CN106201516A - 计算机软件系统中代码编程管理框架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计算机软件系统中代码编程管理框架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01516A
CN106201516A CN201610547749.7A CN201610547749A CN106201516A CN 106201516 A CN106201516 A CN 106201516A CN 201610547749 A CN201610547749 A CN 201610547749A CN 106201516 A CN106201516 A CN 1062015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de
multiplexing
event
reuse
cla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54774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连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1054774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201516A/zh
Publication of CN1062015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015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40Transformation of program code
    • G06F8/41Compilation
    • G06F8/43Checking; Contextual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30Creation or generation of source code
    • G06F8/35Creation or generation of source code model drive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30Creation or generation of source code
    • G06F8/36Software reus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Abstract

一种计算机软件系统中代码编程管理框架,包括:代码库,用于存储软件代码、开发者信息、代码提交时间信息、代码功能信息、代码bug信息;代码上下文分析单元,用于将上下文代码复用事件发送给复用事件数据库;代码库事件监控单元,用于监控代码库发生的提交事件,并将提交事件信息发送到代码复用探测单元;代码复用探测单元,用于监控到代码库发生提交事件时候启动代码复用的检测并触发与代码复用相关的事件;复用事件数据库,用于存储未经代码复用监控规则过滤的上下文代码复用事件;上下文信息库,用于存储上下文信息;复用监控策略单元,用于基于代码复用监控描述语言完成代码复用事件监控的配置;事件通知器,用于将复用事件推送给管理涉众。

Description

计算机软件系统中代码编程管理框架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软件编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计算机软件系统中代码编程管理框架及方法。
背景技术
当今计算机工业发展迅速, 软件产业更是如此,技术和产品的更新换代之迅速常令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感到明显的压力。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促使各种先进技术和产品广泛应用,为国内的软件开发注入了活力。然而,值得注意的是, 各种先进的操作系统,开发工具等在带来效益的同时, 也使得开发环境日益复杂化而难以管理。无组织的开发环境会导致潜在问题的产生,甚至影响整个系统。比如,团队沟通困难,软件重用率低下,开发人员各自为政,代码冗余度高,文档不健全等;结果造成研发过程中数据丢失,开发周期漫长,产品可靠性差,质量低劣导致用户体验差, 且软件维护困难,以及项目开发风险增加等。
事实表明,随着整个软件业的迅速发展,在没有得到有效管理的软件开发过程中所出现的风险和挑战将越来越突出。加强软件开发管理,通过管理和追踪软件开发环境中产生的变更,建立规范化的软件开发环境,早已为西方发达国家软件产业的发展实践所证明,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唯一有效途径,并已在软件业发展领先的国家和地区得到普及。
以往,对研发应用代码的管理上存在诸多问题。其一,是在研发应用代码管理过程中整体规划不清晰,会使得多人修改同一文件夹下的文件内容而造成代码混乱,由此大大延长研发时间,使得研发效率低下。其二,研发应用代码管理过程中每个研发人员的读写权限不清晰而造成自己设计的代码常有被人误操作的可能性,从而无法保障代码的安全性。其三,无法确保研发代码版本的有序性和稳定性。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实现对研发应用程序代码有序管理的方法,能够对研发应用代码管理过程清晰地进行整体规划,提高研发效率,并保证每个研发人员的读写权限设置清晰,以及确保研发代码版本的有序性和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计算机软件系统中代码编程管理框架及方法。
一种计算机软件系统中代码编程管理框架,其包括如下组件:
代码库,用于存储软件代码、开发者信息、代码提交时间信息、代码功能信息、代码bug信息;
代码上下文分析单元,用于从上下文信息库中动态采集读取上下文信息,从代码复用探测单元中获取代码复用相关的事件并获取外部静止的开发者信息,并根据代码复用相关的事件、上下文信息生成上下文复用事件,并将上下文代码复用事件发送给复用事件数据库;
代码库事件监控单元,用于监控代码库发生的提交事件,并将提交事件信息发送到代码复用探测单元;
代码复用探测单元,用于在监控到代码库发生提交事件时候启动代码复用的检测并触发与代码复用相关的事件;
复用事件数据库,用于存储未经代码复用监控规则过滤的上下文代码复用事件;
上下文信息库,用于存储上下文信息;
复用监控策略单元,用于接收管理涉众制定的监控策略,并根据监控策略生成代码复用监控规则;基于代码复用监控描述语言完成代码复用事件监控的配置;
事件通知器,用于根据复用监控策略单元发送的代码复用监控规则对复用事件数据库中的代码复用事件进行监控;并将经过代码复用监控规则过滤的上下文代码复用事件推送给管理涉众。
在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计算机软件系统中代码编程管理框架中,所述复用监控策略单元中信息管理模型如下:
复用实体,用于表示与其相关联的代码复用事件,包括复用类以及复用实例;
代码实体,用于体现复用实体所驻留的空间属性;
时间粒度元素,用于表示代码在时间维度上的演化;
结果元素,用于表示代码复用的业务价值权值。
在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计算机软件系统中代码编程管理框架中,
复用类与复用实例之间具有关联关系;每个复用类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复用实例;在前后两个版本的复用实例的变化没有超过预设设置的门限值时,认为该复用实例发生了修改,但是仍然属于同一复用类;在前后两个版本的复用实例的变化超过预设设置的门限值时,则判定原有复用实例消失,并同时创建了一个新的复用实例。
在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计算机软件系统中代码编程管理框架中,
所述复用类包括创建复用类、更新复用类、删除复用类;所述创建复用类用于表示在代码中发现新的复用类;所述更新复用类用于表示一个存在的复用类的复用实例增加、删除或改变;删除复用类用于表示一个存在的复用类在新的版本中被删除;
所述复用实例包括新增复用实例、更新复用实例、删除复用实例;所述新增复用实例用于表示在代码中新增了复用实例;所述更新复用实例用于表示在代码中更新了复用实例;所述删除复用实例用于表示在代码中删除了复用实例。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软件系统中代码编程管理方法,其通过上述的计算机软件系统中代码编程管理框架实现,包括如下步骤:
S1、代码库接收提交事件,所述提交事件包括开发者提交的软件代码、开发者信息、代码提交时间信息、代码功能信息、代码bug信息;
S2、代码库事件监控单元,用于监控代码库发生的提交事件,并将提交事件信息发送到代码复用探测单元;
S3、代码复用探测单元在监控到代码库发生提交事件时候启动代码复用的检测并触发与代码复用相关的事件;
S4、代码上下文分析单元从上下文信息库中动态采集读取上下文信息,从代码复用探测单元中获取代码复用相关的事件并获取外部静止的开发者信息,并根据代码复用相关的事件、上下文信息生成上下文复用事件,并将上下文代码复用事件发送给复用事件数据库;
S5、复用监控策略单元接收管理涉众制定的监控策略,并根据监控策略生成代码复用监控规则;基于代码复用监控描述语言完成代码复用事件监控的配置;
S6、事件通知器根据复用监控策略单元发送的代码复用监控规则对复用事件数据库中的代码复用事件进行监控;并将经过代码复用监控规则过滤的上下文代码复用事件推送给管理涉众。
在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计算机软件系统中代码编程管理方法中,所述复用监控策略单元中信息管理模型如下:
复用实体,用于表示与其相关联的代码复用事件,包括复用类以及复用实例;
代码实体,用于体现复用实体所驻留的空间属性;
时间粒度元素,用于表示代码在时间维度上的演化;
结果元素,用于表示代码复用的业务价值权值。
在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计算机软件系统中代码编程管理方法中,
复用类与复用实例之间具有关联关系;每个复用类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复用实例;在前后两个版本的复用实例的变化没有超过预设设置的门限值时,认为该复用实例发生了修改,但是仍然属于同一复用类;在前后两个版本的复用实例的变化超过预设设置的门限值时,则判定原有复用实例消失,并同时创建了一个新的复用实例。
在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计算机软件系统中代码编程管理方法中,
所述复用类包括创建复用类、更新复用类、删除复用类;所述创建复用类用于表示在代码中发现新的复用类;所述更新复用类用于表示一个存在的复用类的复用实例增加、删除或改变;删除复用类用于表示一个存在的复用类在新的版本中被删除;
所述复用实例包括新增复用实例、更新复用实例、删除复用实例;所述新增复用实例用于表示在代码中新增了复用实例;所述更新复用实例用于表示在代码中更新了复用实例;所述删除复用实例用于表示在代码中删除了复用实例。
实施本发明提供的计算机软件系统中代码编程管理框架及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构建代码库、代码上下文分析单元、代码库事件监控单元、代码复用探测单元、复用事件数据库、上下文信息库、复用监控策略单元、事件通知器,能够在监控到代码库发生提交事件时候启动代码复用的检测并触发与代码复用相关的事件,并根据复用监控策略单元发送的代码复用监控规则对复用事件数据库中的代码复用事件进行监控;并将经过代码复用监控规则过滤的上下文代码复用事件推送给管理涉众;使得在进行代码复用提高效率的同时,能够监控、管理代码复用过程,使得代码的健壮性、安全性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软件系统中代码编程管理框架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计算机软件系统中代码编程管理框架,其包括如下组件:
代码库,用于存储软件代码、开发者信息、代码提交时间信息、代码功能信息、代码bug信息。
代码上下文分析单元,用于从上下文信息库中动态采集读取上下文信息,从代码复用探测单元中获取代码复用相关的事件并获取外部静止的开发者信息,并根据代码复用相关的事件、上下文信息生成上下文复用事件,并将上下文代码复用事件发送给复用事件数据库。外部静止的开发者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组织结构、团队成员角色。
代码库事件监控单元,用于监控代码库发生的提交事件,并将提交事件信息发送到代码复用探测单元。
代码复用探测单元,用于在监控到代码库发生提交事件时候启动代码复用的检测并触发与代码复用相关的事件。
复用事件数据库,用于存储未经代码复用监控规则过滤的上下文代码复用事件;
上下文信息库,用于存储上下文信息。
复用监控策略单元,用于接收管理涉众制定的监控策略,并根据监控策略生成代码复用监控规则;基于代码复用监控描述语言完成代码复用事件监控的配置。
事件通知器,用于根据复用监控策略单元发送的代码复用监控规则对复用事件数据库中的代码复用事件进行监控;并将经过代码复用监控规则过滤的上下文代码复用事件推送给管理涉众。
管理涉众包括大,不限于开发者、项目经理、架构师等的关注点和工作策略都和代码克隆紧密相关。可选地,可以配置各个管理涉众的关注点信息,并以此为依据对代码复用事件进行监控。当特定事件发生时,将该涉众的关注点信息推送给该涉众。可选地,可以通过绑定特定涉众的邮件地址,将该涉众的关注点信息推送给该涉众。
在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计算机软件系统中代码编程管理框架中,所述复用监控策略单元中信息管理模型如下:
复用实体,用于表示与其相关联的代码复用事件,包括复用类以及复用实例。
代码实体,用于体现复用实体所驻留的空间属性。
时间粒度元素,用于表示代码在时间维度上的演化。
结果元素,用于表示代码复用的业务价值权值。
在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计算机软件系统中代码编程管理框架中,
复用类与复用实例之间具有关联关系;每个复用类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复用实例;在前后两个版本的复用实例的变化没有超过预设设置的门限值时,认为该复用实例发生了修改,但是仍然属于同一复用类;在前后两个版本的复用实例的变化超过预设设置的门限值时,则判定原有复用实例消失,并同时创建了一个新的复用实例。
在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计算机软件系统中代码编程管理框架中,
所述复用类包括创建复用类、更新复用类、删除复用类;所述创建复用类用于表示在代码中发现新的复用类;所述更新复用类用于表示一个存在的复用类的复用实例增加、删除或改变;删除复用类用于表示一个存在的复用类在新的版本中被删除。
所述复用实例包括新增复用实例、更新复用实例、删除复用实例;所述新增复用实例用于表示在代码中新增了复用实例;所述更新复用实例用于表示在代码中更新了复用实例;所述删除复用实例用于表示在代码中删除了复用实例。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软件系统中代码编程管理方法,其通过上述的计算机软件系统中代码编程管理框架实现,包括如下步骤:
S1、代码库接收提交事件,所述提交事件包括开发者提交的软件代码、开发者信息、代码提交时间信息、代码功能信息、代码bug信息。
S2、代码库事件监控单元,用于监控代码库发生的提交事件,并将提交事件信息发送到代码复用探测单元。
S3、代码复用探测单元在监控到代码库发生提交事件时候启动代码复用的检测并触发与代码复用相关的事件。
S4、代码上下文分析单元从上下文信息库中动态采集读取上下文信息,从代码复用探测单元中获取代码复用相关的事件并获取外部静止的开发者信息,并根据代码复用相关的事件、上下文信息生成上下文复用事件,并将上下文代码复用事件发送给复用事件数据库。
S5、复用监控策略单元接收管理涉众制定的监控策略,并根据监控策略生成代码复用监控规则;基于代码复用监控描述语言完成代码复用事件监控的配置。
S6、事件通知器根据复用监控策略单元发送的代码复用监控规则对复用事件数据库中的代码复用事件进行监控;并将经过代码复用监控规则过滤的上下文代码复用事件推送给管理涉众。
在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计算机软件系统中代码编程管理方法中,所述复用监控策略单元中信息管理模型如下:
复用实体,用于表示与其相关联的代码复用事件,包括复用类以及复用实例;
代码实体,用于体现复用实体所驻留的空间属性;
时间粒度元素,用于表示代码在时间维度上的演化;
结果元素,用于表示代码复用的业务价值权值。
在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计算机软件系统中代码编程管理方法中,
复用类与复用实例之间具有关联关系;每个复用类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复用实例;在前后两个版本的复用实例的变化没有超过预设设置的门限值时,认为该复用实例发生了修改,但是仍然属于同一复用类;在前后两个版本的复用实例的变化超过预设设置的门限值时,则判定原有复用实例消失,并同时创建了一个新的复用实例。
在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计算机软件系统中代码编程管理方法中,
所述复用类包括创建复用类、更新复用类、删除复用类;所述创建复用类用于表示在代码中发现新的复用类;所述更新复用类用于表示一个存在的复用类的复用实例增加、删除或改变;删除复用类用于表示一个存在的复用类在新的版本中被删除。
所述复用实例包括新增复用实例、更新复用实例、删除复用实例;所述新增复用实例用于表示在代码中新增了复用实例;所述更新复用实例用于表示在代码中更新了复用实例;所述删除复用实例用于表示在代码中删除了复用实例。
可选地,计算机软件系统中代码编程管理框架还包括权限配置单元,用于配置不同项目中不同开发者的代码提交权限。通过设置权限配置单元,大大提高了项目开发的安全性。
代码模型生成单元,用于根据历次开发者提交的软件代码、开发者信息、代码提交时间信息、代码功能信息、代码bug信息生成不同项目的不同代码模型,并根据复用事件数据库发送的上下文代码复用事件对代码模型进行修正。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与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与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计算机软件系统中代码编程管理框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组件:
代码库,用于存储软件代码、开发者信息、代码提交时间信息、代码功能信息、代码bug信息;
代码上下文分析单元,用于从上下文信息库中动态采集读取上下文信息,从代码复用探测单元中获取代码复用相关的事件并获取外部静止的开发者信息,并根据代码复用相关的事件、上下文信息生成上下文复用事件,并将上下文代码复用事件发送给复用事件数据库;
代码库事件监控单元,用于监控代码库发生的提交事件,并将提交事件信息发送到代码复用探测单元;
代码复用探测单元,用于在监控到代码库发生提交事件时候启动代码复用的检测并触发与代码复用相关的事件;
复用事件数据库,用于存储未经代码复用监控规则过滤的上下文代码复用事件;
上下文信息库,用于存储上下文信息;
复用监控策略单元,用于接收管理涉众制定的监控策略,并根据监控策略生成代码复用监控规则;
事件通知器,用于根据复用监控策略单元发送的代码复用监控规则对复用事件数据库中的代码复用事件进行监控;并将经过代码复用监控规则过滤的上下文代码复用事件推送给管理涉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软件系统中代码编程管理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复用监控策略单元中信息管理模型如下:
复用实体,用于表示与其相关联的代码复用事件,包括复用类以及复用实例;
代码实体,用于体现复用实体所驻留的空间属性;
时间粒度元素,用于表示代码在时间维度上的演化;
结果元素,用于表示代码复用的业务价值权值。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计算机软件系统中代码编程管理框架,其特征在于,
复用类与复用实例之间具有关联关系;每个复用类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复用实例;在前后两个版本的复用实例的变化没有超过预设设置的门限值时,认为该复用实例发生了修改,但是仍然属于同一复用类;在前后两个版本的复用实例的变化超过预设设置的门限值时,则判定原有复用实例消失,并同时创建了一个新的复用实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计算机软件系统中代码编程管理框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复用类包括创建复用类、更新复用类、删除复用类;所述创建复用类用于表示在代码中发现新的复用类;所述更新复用类用于表示一个存在的复用类的复用实例增加、删除或改变;删除复用类用于表示一个存在的复用类在新的版本中被删除;
所述复用实例包括新增复用实例、更新复用实例、删除复用实例;所述新增复用实例用于表示在代码中新增了复用实例;所述更新复用实例用于表示在代码中更新了复用实例;所述删除复用实例用于表示在代码中删除了复用实例。
5.一种计算机软件系统中代码编程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通过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计算机软件系统中代码编程管理框架实现,包括如下步骤:
S1、代码库接收提交事件,所述提交事件包括开发者提交的软件代码、开发者信息、代码提交时间信息、代码功能信息、代码bug信息;
S2、代码库事件监控单元,用于监控代码库发生的提交事件,并将提交事件信息发送到代码复用探测单元;
S3、代码复用探测单元在监控到代码库发生提交事件时候启动代码复用的检测并触发与代码复用相关的事件;
S4、代码上下文分析单元从上下文信息库中动态采集读取上下文信息,从代码复用探测单元中获取代码复用相关的事件并获取外部静止的开发者信息,并根据代码复用相关的事件、上下文信息生成上下文复用事件,并将上下文代码复用事件发送给复用事件数据库;
S5、复用监控策略单元接收管理涉众制定的监控策略,并根据监控策略生成代码复用监控规则;基于代码复用监控描述语言完成代码复用事件监控的配置;
S6、事件通知器根据复用监控策略单元发送的代码复用监控规则对复用事件数据库中的代码复用事件进行监控;并将经过代码复用监控规则过滤的上下文代码复用事件推送给管理涉众。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计算机软件系统中代码编程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用监控策略单元中信息管理模型如下:
复用实体,用于表示与其相关联的代码复用事件,包括复用类以及复用实例;
代码实体,用于体现复用实体所驻留的空间属性;
时间粒度元素,用于表示代码在时间维度上的演化;
结果元素,用于表示代码复用的业务价值权值。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计算机软件系统中代码编程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复用类与复用实例之间具有关联关系;每个复用类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复用实例;在前后两个版本的复用实例的变化没有超过预设设置的门限值时,认为该复用实例发生了修改,但是仍然属于同一复用类;在前后两个版本的复用实例的变化超过预设设置的门限值时,则判定原有复用实例消失,并同时创建了一个新的复用实例。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计算机软件系统中代码编程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复用类包括创建复用类、更新复用类、删除复用类;所述创建复用类用于表示在代码中发现新的复用类;所述更新复用类用于表示一个存在的复用类的复用实例增加、删除或改变;删除复用类用于表示一个存在的复用类在新的版本中被删除;
所述复用实例包括新增复用实例、更新复用实例、删除复用实例;所述新增复用实例用于表示在代码中新增了复用实例;所述更新复用实例用于表示在代码中更新了复用实例;所述删除复用实例用于表示在代码中删除了复用实例。
CN201610547749.7A 2016-07-12 2016-07-12 计算机软件系统中代码编程管理框架及方法 Pending CN10620151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47749.7A CN106201516A (zh) 2016-07-12 2016-07-12 计算机软件系统中代码编程管理框架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47749.7A CN106201516A (zh) 2016-07-12 2016-07-12 计算机软件系统中代码编程管理框架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01516A true CN106201516A (zh) 2016-12-07

Family

ID=574765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47749.7A Pending CN106201516A (zh) 2016-07-12 2016-07-12 计算机软件系统中代码编程管理框架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20151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63912A (zh) * 2018-02-28 2018-08-03 苏州国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程序代码的密保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26987A (zh) * 2010-04-27 2010-09-08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融合开放网络的混合服务支撑系统及方法
US20130205280A1 (en) * 2012-02-06 2013-08-08 Microsoft Corporation Debugging code visually on a canvas
US20130339936A1 (en) * 2012-06-18 2013-12-19 Talaria Technologies, Inc. Optimized Execution of Dynamic Languages
CN104123133A (zh) * 2014-07-01 2014-10-29 曾安里 DragonVVP-VBF组件化开发框架平台工具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26987A (zh) * 2010-04-27 2010-09-08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融合开放网络的混合服务支撑系统及方法
US20130205280A1 (en) * 2012-02-06 2013-08-08 Microsoft Corporation Debugging code visually on a canvas
US20130339936A1 (en) * 2012-06-18 2013-12-19 Talaria Technologies, Inc. Optimized Execution of Dynamic Languages
CN104123133A (zh) * 2014-07-01 2014-10-29 曾安里 DragonVVP-VBF组件化开发框架平台工具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英梅: "基于构件的软件复用度量的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信息科技辑》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63912A (zh) * 2018-02-28 2018-08-03 苏州国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程序代码的密保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43067B (zh) 一种实现实时增量同步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CN107220142B (zh) 执行数据恢复操作的方法及装置
CN103678494B (zh) 客户端同步服务端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CN110447017A (zh) 数据存储装备监视器中基于规则的修改
EP3258393A1 (en) Data revision control in large-scale data analytic systems
CN112685433B (zh) 元数据更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5095393A (zh) 一种数据存储方法及装置
CN107798037A (zh) 用户特征数据的获取方法及服务器
CN103827810A (zh) 资产模型导入连接器
CN108134696A (zh) 一种微服务配置更新方法及装置
CN103268226A (zh) 一种测试脚本文件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3473256A (zh) 利用域专用语言来定义内容保留规则
CN106407092B (zh) 界面操作数据上报及装置、界面操作数据统计方法及装置
CN104679500B (zh) 实体类自动生成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13420026B (zh) 数据库表结构变更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460031A (zh) 一种数据同步的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06815342A (zh) 一种分布式文件系统用户配额系统及方法
CN104636130A (zh) 用于生成事件树的方法和系统
CN103946794A (zh) 数据特征的滚动升级的系统和方法
CN113407284A (zh) 导航界面的生成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5978802B (zh) 一种消息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06201515A (zh) 改进型计算机软件系统中代码编程管理框架及方法
CN106201461A (zh) 一种界面的生成方法、系统及后台服务器
JP2013513143A (ja) 照会リネージの自動生成のための方法、システム、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06201516A (zh) 计算机软件系统中代码编程管理框架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20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