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01362A - 一种储存配置信息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储存配置信息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01362A
CN106201362A CN201610582241.0A CN201610582241A CN106201362A CN 106201362 A CN106201362 A CN 106201362A CN 201610582241 A CN201610582241 A CN 201610582241A CN 106201362 A CN106201362 A CN 1062013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subregion
storage
environment
quantiz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58224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201362B (zh
Inventor
蓝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va Electronic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va Electronic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va Electronic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va Electronic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58224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201362B/zh
Publication of CN1062013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013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2013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013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02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0604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storage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29Configuration or reconfiguration of storage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38Organizing or formatting or addressing of dat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46Horizontal data movement in storage systems, i.e. moving data in between storage devices or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6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adopting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0671In-line storage system
    • G06F3/0673Single storage device
    • G06F3/0679Non-volatile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e.g. flash memory, one time programmable memory [OT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 Techniques For Improving Reliability Of Stor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储存配置信息方法,应用于具有嵌入式系统的设备,其中,设备提供一内存储器,内存储单元包括第一环境变量分区,第一环境变量分区包括第一分区和第二分区;设备提供储存单元,储存单元包括第二环境变量分区,第二环境变量分区的结构与第一环境变量分区的结构相同;还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获取配置信息并加载至内存储器中;步骤S2、根据一外部的第一系统命令将配置信息写入第一环境变量分区内;步骤S3、通过一外部的第二系统命令,将保存于第一环境变量分区内的配置信息写入第二环境变量分区内。其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可将配置信息关联的数据方便快速的储存至设备的储存单元中。

Description

一种储存配置信息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储存配置信息方法。
背景技术
环境变量在操作系统中是一个具有特定名字的对象,它包含了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所将使用到的信息。在嵌入式设备中环境变量的数据通常是以字符串的形式储存在环境变量分区中,如以下所示:
变量名称 = 变量名称对应的值(值为字符串格式)
例如: ip_address = 192.168.1.1 device_name = embedded_robot
而保存简单的字符串变量的分区,无法满足方便快速的将配置信息对应的数据块进行储存,因为数据块具体为2进制的比特流,不便于使用字符串来表示其数据值或者名称,例如位图数据、加密信息教难以字符串的方式储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在嵌入式系统设备的环境变量中储存配置信息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旨在实现操作简单,可方便的将配置信息储存至嵌入式设备的环境变量中的储存配置信息方法。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储存配置信息方法,应用于具有嵌入式系统的设备,其中,
所述设备提供一内存储器,所述内存储单元包括一第一环境变量分区,所述第一环境变量分区包括一第一分区和一第二分区;
所述设备提供一储存单元,所述储存单元包括一第二环境变量分区,所述第二环境变量分区的结构与所述第一环境变量分区的结构相同;
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获取所述配置信息并加载至所述内存储器中;
步骤S2、根据一外部的第一系统命令将所述配置信息写入所述第一环境变量分区内;
步骤S3、通过一外部的第二系统命令,将保存于所述第一环境变量分区内的所述配置信息写入所述第二环境变量分区内;
所述步骤S2中,将所述配置信息写入所述第一环境变量分区内的方法包括:
将关联于所述配置信息的标识数据写入所述第一环境变量分区的所述第一分区内,以及
将关联于所述配置信息的数据块写入所述第一环境变量分区的所述第二分区内。
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所述设备向一远程管理终端发送一连接请求;
步骤S12、所述远程管理终端根据所述连接请求与所述设备建立连接;
步骤S13、所述设备于所述远程管理终端获取所述配置信息并加载至所述内存储器中。
优选的,所述连接请求为基于TFTP协议的请求。
优选的,所述数据块为所述配置信息转化形成的2进制比特流。
优选的,所述第一分区和所述第二分区的存储地址连续,所述第二分区的初始存储地址位于所述第一分区的终止存储地址之后。
优选的,所述标识数据包括数据块名称、起始地址参数、数据块的长度参数。
优选的,提供一环境变量的操作界面,供使用者输入系统命令。
优选的,所述操作界面为U-BOOT操作界面。
优选的,所述储存单元为非易失性存储器。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可将配置信息关联的数据块方便快速的储存至设备的储存单元中。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将配置信息对应的配置数据写入到设备中存在的操作不便的缺陷。
附图说明
参考所附附图,以更加充分的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然而,所附附图仅用于说明和阐述,并不构成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
图1为本发明一种储存配置信息方法的 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储存配置信息方法的实施例中,关于设备获取配置信息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储存配置信息方法的实施例中,关于内存储器的第一环境变量分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发明的限定。
本发明包括一种储存配置信息方法。
一种储存配置信息方法的实施例,应用于具有嵌入式系统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设备提供一内存储器,内存储单元包括一第一环境变量分区A,第一环境变量分区A包括一第一分区B和一第二分区C;
设备提供一储存单元,储存单元包括一第二环境变量分区,第二环境变量分区的结构与第一环境变量分区A的结构相同;
如图1所示,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获取配置信息并加载至内存储器中;
步骤S2、根据一外部的第一系统命令将配置信息写入第一环境变量分区A内;
步骤S3、通过一外部的第二系统命令,将保存于第一环境变量分区A内的配置信息写入第二环境变量分区内;
步骤S2中,将配置信息写入第一环境变量分区A内的方法包括:
将关联于配置信息的标识数据写入第一环境变量分区A的第一分区B内,以及
将关联于配置信息的数据块写入第一环境变量分区A的第二分区C内。
上述技术方案中,使用者在内存储器中预先创建第一环境变量分区A,并在第一环境变量分区A中创建第一分区B和第二分区C;
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包括第二环境变量分区,因为第二环境变量分区与第一环境变量分区A的结构相同,即提供一第三分区和第四分区;
当获取到配置信息并加载至内存储器后,使用者通过执行外部的第一系统命令将配置信息中的标识数据写入第一分区B中,将与配置信息关联的数据块写入第二分区C中,当配置信息成功写入第一环境变量分区A后,使用者通过执行外部的第二系统命令将第一分区B中的标识数据写入到非易失性存储器的第三分区内,将第二分区C中的数据块写入到非易失性存储器的第四分区内。
在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步骤S1中,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设备于环境变量系统中向一远程管理终端发送一连接请求;
步骤S12、远程终端根据连接请求与设备建立连接;
步骤S13、设备于远程终端获取配置信息并加载至内存储器中。
在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中,连接请求为基于TFTP协议的请求。
上述技术方案中,若配置信息存在于远程管理终端,则设备需要通过与远程管理终端建立连接,其具体是设备向远程管理终端发送基于TFTP协议的连接请求至远程管理终端,远程管理终端根据该连接请求与设备建立连接,设备在于远程管理终端建立连接后获取到远程管理终端的配置信息并加载至内存储器中。
上述技术方案中,配置信息不局限于从远程管理端获取,还通过其它方式如在应用网站获取。
在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中,数据块为配置信息转化形成的2进制比特流。
在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A表示第一环境变量分区A,B表示第一分区B,C表示第二分区C;
第一分区B和第二分区C的存储地址连续,第二分区C的初始存储地址位于第一分区B的终止存储地址之后。
在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中,步骤S2中根据第一系统命令将标识信息包括数据块名称、起始地址参数、数据块的长度参数写入第一分区B,以及将关联于配置信息的数据块写入第二分区C。
上述技术方案中,数据块名称、起始地址参数、数据块的长度参数为字符串格式,第二分区C仅用以写入与配置信息关联的数据块,通过将第一分区B与第二分区C的存储地址连续,并且第二分区C的初始存储地址位于第一分区B的终止存储地址之后,从而可以将配置信息中的标识信息包括数据块名称、起始地址参数、数据块的长度参数写入至第一分区B中,将数据块写入至第二分区C中。
其中保存至第一分区B中的数据块名称,用以表示配置信息中的数据块的名称;
数据块的长度参数,用以表示数据块的大小;
起始地址参数,用以表示数据块写入第二分区C中的起始位置;
偏移值,上述起始地址参数的偏移量。
进一步的,系统还可根据起始地址参数,使用上述偏移值自动分配数据块在内存储器中的第二分区C中保存的起始地址。
在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环境变量的操作界面,用以使用者于操作界面中输入系统命令。
在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中,操作界面为U-BOOT操作界面。
上述的配置信息写入方法适用于U-BOOT启动阶段。
在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中,储存单元为非易失性存储器。
以下以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储存单元为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实施例下,在配置信息为block_data = config 0x8000 0x1000;
其中
block_data为数据块名称;
0x8000 起始地址参数,使用偏移值;
0x1000数据块的长度参数;
“config 0x8000 0x1000”标识该变量的值为配置信息的数据块。
使用者在内存储器的第一环境变量分区A中预先创建第一分区B和第二分区C后,在非易失性存储器中的环境变量分区预先创建与第一环境变量结构相同的分区即第三分区和第四分区,其中第三分区与第一分区B相同,第四分区与第二分区C相同,第三分区和第四分区之间的存储位置关系同样等同于上文中所述的第一分区B和第二分区C之间的存储位置关系;
在非易失性存储单元中,系统在对第二分区C进行初始地址设置时,根据同样的偏移值在非易失性存储单元中的第四分区中保存起始地址。
当配置数据存在于远程管理终端时,通过设备与与远程终端建立连接,从而获取到需要储存的配置信息,并将配置信息加载至内存储器中,在配置信息成功加载至内存储器中后,在U-BOOT操作界面中通过执行第一系统命令“setenv logo_data config <0x1000>”,将配置信息中的标识数据写入到第一分区B中,将 “config 0x8000 0x1000”数据块写入到第二分区C中,使用者通过执行第二系统命令“saveenv”可将配置信息中的标识信息,block_data,0x8000 ,0x1000写入第三分区内,将“config 0x8000 0x1000”写入到第四分区内,即完成了将配置信息成功储存至非易失性存储器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储存配置信息方法,应用于具有嵌入式系统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备提供一内存储器,所述内存储单元包括一第一环境变量分区,所述第一环境变量分区包括一第一分区和一第二分区;
所述设备提供一储存单元,所述储存单元包括一第二环境变量分区,所述第二环境变量分区的结构与所述第一环境变量分区的结构相同;
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获取所述配置信息并加载至所述内存储器中;
步骤S2、根据一外部的第一系统命令将所述配置信息写入所述第一环境变量分区内;
步骤S3、通过一外部的第二系统命令,将保存于所述第一环境变量分区内的所述配置信息写入所述第二环境变量分区内;
所述步骤S2中,将所述配置信息写入所述第一环境变量分区内的方法包括:
将关联于所述配置信息的标识数据写入所述第一环境变量分区的所述第一分区内,以及
将关联于所述配置信息的数据块写入所述第一环境变量分区的所述第二分区内。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储存配置信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所述设备向一远程管理终端发送一连接请求;
步骤S12、所述远程管理终端根据所述连接请求与所述设备建立连接;
步骤S13、所述设备于所述远程管理终端获取所述配置信息并加载至所述内存储器中。
3.根据权利要求1的储存配置信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请求为基于TFTP协议的请求。
4.根据权利要求1的储存配置信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块为所述配置信息转化形成的2进制比特流。
5.根据权利要求1的储存配置信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区和所述第二分区的存储地址连续,所述第二分区的初始存储地址位于所述第一分区的终止存储地址之后。
6.根据权利要求1的储存配置信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数据包括数据块名称、起始地址参数、数据块的长度参数。
7.根据权利要求1的储存配置信息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一环境变量的操作界面,供使用者输入系统命令。
8.根据权利要求7的储存配置信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界面为U-BOOT操作界面。
9.根据权利要求1的储存配置信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单元为非易失性存储器。
CN201610582241.0A 2016-07-22 2016-07-22 一种储存配置信息方法 Active CN1062013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82241.0A CN106201362B (zh) 2016-07-22 2016-07-22 一种储存配置信息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82241.0A CN106201362B (zh) 2016-07-22 2016-07-22 一种储存配置信息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01362A true CN106201362A (zh) 2016-12-07
CN106201362B CN106201362B (zh) 2019-04-30

Family

ID=574924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82241.0A Active CN106201362B (zh) 2016-07-22 2016-07-22 一种储存配置信息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201362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91322A (zh) * 2017-07-04 2017-12-19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参数储存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9783021A (zh) * 2018-12-28 2019-05-21 北京星际荣耀空间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存储系统及数据存储、读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
CN110764704A (zh) * 2019-10-18 2020-02-07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环境变量写入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28554A (zh) * 2005-01-31 2006-09-06 美国博通公司 保持便携式数据存储驱动器的功能性和运行配置的方法和系统
CN102541572A (zh) * 2010-12-08 2012-07-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操作系统内核引导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2708001A (zh) * 2012-04-26 2012-10-03 深圳市九思泰达技术有限公司 Linux嵌入式设备及其用户模式与工程模式切换的方法
US20140122833A1 (en) * 2009-09-24 2014-05-01 Mark Bradley Davis Server on a chip and node cards comprising one or more of same
CN104035757A (zh) * 2013-03-07 2014-09-10 深圳国人通信有限公司 基于MIPS处理器的u-boot移植的实现方法
CN105607923A (zh) * 2015-12-10 2016-05-25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跨平台的航空电子系统配置数据生成与恢复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28554A (zh) * 2005-01-31 2006-09-06 美国博通公司 保持便携式数据存储驱动器的功能性和运行配置的方法和系统
US20140122833A1 (en) * 2009-09-24 2014-05-01 Mark Bradley Davis Server on a chip and node cards comprising one or more of same
CN102541572A (zh) * 2010-12-08 2012-07-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操作系统内核引导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2708001A (zh) * 2012-04-26 2012-10-03 深圳市九思泰达技术有限公司 Linux嵌入式设备及其用户模式与工程模式切换的方法
CN104035757A (zh) * 2013-03-07 2014-09-10 深圳国人通信有限公司 基于MIPS处理器的u-boot移植的实现方法
CN105607923A (zh) * 2015-12-10 2016-05-25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跨平台的航空电子系统配置数据生成与恢复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91322A (zh) * 2017-07-04 2017-12-19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参数储存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9783021A (zh) * 2018-12-28 2019-05-21 北京星际荣耀空间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存储系统及数据存储、读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
CN110764704A (zh) * 2019-10-18 2020-02-07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环境变量写入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0764704B (zh) * 2019-10-18 2023-09-05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环境变量写入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01362B (zh) 2019-04-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217871A1 (zh) 微服务集群部署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201362A (zh) 一种储存配置信息方法
CN110019081A (zh) 数据持久化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4079596B (zh) 一种远程唤醒方法及装置
JP2005085281A (ja) モバイル装置構成の設定を管理するomadm拡張の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WO2005096746B1 (en) Data storage for distributed sensor networks
CN102843436A (zh) 一种设备管理方法、设备、服务器以及系统
CN103530114A (zh) 一种图片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06020875A (zh) 嵌入式终端的固件更新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03744699A (zh) 一种智能电器设备软件升级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3761136A (zh) 一种基于插件的数据模型动态加载的方法
CN104168309A (zh) 基于云服务的数据备份与操作方法
CN104778129A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虚拟存储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03595566A (zh) 一种检测空闲ip地址的方法及装置
CN109445820A (zh) 一种智能合约升级方法、系统、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5573918A (zh) 一种轻量级闪存系统和方法
CN106033322A (zh) 一种数据存储方法及装置
CN104158895A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联系人头像的管理方法和远程服务器
CN101616430B (zh) 一种管理家庭网关软件版本的方法及家庭网关
CN101771557A (zh) 管理对象实例别名的方法和设备
US20100211699A1 (en) Wireless access apparatus with firmware upgrading function and the method thereof
CN102156731B (zh) 闪存的数据存储方法和装置
CN103064749A (zh) 一种进程间通信方法
CN106959906A (zh) 信息处理方法、信息处理装置及电子设备
US8498622B2 (en) Data processing system with synchronization polic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Method for Storing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025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430

Pledgee: Industrial Bank Co.,Ltd. Shanghai Huashan sub branch

Pledgor: NAWA ELECTRONICS (SHANGHAI)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310000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