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97375A - 一种远程自动化测斜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远程自动化测斜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197375A CN106197375A CN201610798782.7A CN201610798782A CN106197375A CN 106197375 A CN106197375 A CN 106197375A CN 201610798782 A CN201610798782 A CN 201610798782A CN 106197375 A CN106197375 A CN 10619737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eviational survey
- inclinometer
- motor
- steel wire
- remote autom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9/00—Measuring inclination, e.g. by clinometers, by leve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Testing Or Calibration Of Command Recor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远程自动化测斜方法及装置。接收控制终端发送的测斜参数,测斜参数包括至少一个测斜高度;根据测斜参数确定电机的控制系数;根据控制系数控制电机进行工作,以便与电机连接的闭合钢丝在电机的工作下带动闭合钢丝上的测斜仪进行升降,并在至少一个测斜高度进行测斜测量,得到至少一个测斜结果。本发明实施例测量人员仅需要通过控制终端向远程自动化测斜装置发送测斜参数,即可通过远程自动化测斜装置的自动化处理获取到多个测量位置对应的测斜结果。测量人员无需手动拉动测斜仪以及通过读数仪进行现场读数,进而大幅提高测斜效率,同时避免测量人员到危险的测量现场进行测量操作,提高测斜操作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深部位移智能监测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远程自动化测斜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地下位移监测是一种可以深入岩土体内部进行地面以下位移监测的方法,可以有效地确定地质灾害体的变形模式,滑移面的位置和深度,掌握灾害体的内部变形范围以及动态变形等情况,从而可以为地质灾害体的变形机制、稳定分析及治理工程设计提供更科学、更全面、更可靠的依据。地下位移监测主要特点是为了获得所监测地质灾害点或岩土工程项目地面以下的位移,事先在岩土体内部通过钻孔等方式安装、预埋地下测斜仪,一旦地下岩土体内部产生滑动、沉降、旋转、剪切等位移或变形作用,测斜仪能够自动检测到上述地质结构参数的变化,并完成从地表至地下不同深度各处水平位移量、垂直位移量及倾斜角度等主要地质参数的测量过程。
现有倾斜仪一般采用倾斜传感器配套专用读数仪使用。测量时,测量人员将测斜仪放入测斜管,使测斜仪上的导向滚轮卡在测斜管内壁的导槽中。测斜仪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沿槽滚动,测量人员根据测斜仪尾端固定的测距绳确定测斜仪的下降高度,当测斜仪到达测斜高度时,测量人员勒紧测距绳,使得测量仪滞留在测斜高度进行测量,测量完毕后,测量人员通过测距绳将测斜仪从测斜管中拉出,通过读数仪获取测斜结果。
然后,由于仪器本身长度固定、量测的范围有限,因此测量时需要多次抽出再重复动作,方可达到对多个测量位置进行测斜,导致费时费力,测斜效率低。此外,由于测斜仪所监测的是深埋地下的岩土体,存在成灾时间上的突发性和随机性,监测空间上的掩蔽性和不可见性,监测环境的恶劣性和复杂性,因此在危险的测斜环境下进行测量验证威胁测量人员的人身安全,安全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远程自动化测斜方法及装置,以实现提高测斜自动化和测斜效率,同时提高测斜操作的安全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远程自动化测斜方法,包括:
接收控制终端发送的测斜参数,所述测斜参数包括至少一个测斜高度;
根据所述测斜参数确定电机的控制系数;
根据所述控制系数控制所述电机进行工作,以便与所述电机连接的闭合钢丝在所述电机的工作下带动所述闭合钢丝上的测斜仪进行升降,并在所述至少一个测斜高度进行测斜测量,得到至少一个测斜结果。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远程自动化测斜装置,包括:电机、测斜管、测斜仪和第一信号收发单元,
所述电机位于所述测斜管顶部开口处;
所述测斜管内侧底部设有定滑轮,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定滑轮通过闭合钢丝连接;
所述测斜仪位于所述测斜管内侧,所述闭合钢丝与所述测斜仪的两端连接;
所述第一信号收发单元与所述电机的电机控制器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在接收到控制终端发送的测斜参数后,根据测斜参数自动控制电机进行工作,以便与所述电机连接的闭合钢丝在所述电机的工作下带动所述闭合钢丝上的测斜仪进行升降,并在所述至少一个测斜高度进行测斜测量,得到至少一个测斜结果。现有技术中需要人工手动控制测斜仪进行升降,效率低且安全性差。本发明实施例测量人员仅需要通过控制终端向远程自动化测斜装置发送测斜参数,即可通过远程自动化测斜装置的自动化处理获取到多个测量位置对应的测斜结果。测量人员无需手动拉动测斜仪以及通过读数仪进行现场读数,进而大幅提高测斜效率,同时避免测量人员到危险的测量现场进行测量操作,提高测斜操作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远程自动化测斜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一个远程自动化测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远程自动化测斜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远端控制测斜仪进行测斜测量的情况,该方法可以由主采集控制器来执行,主采集控制器可以为电机控制器,还可以为与电机控制器连接的具有处理功能的处理芯片等,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10、接收控制终端发送的测斜参数,测斜参数包括至少一个测斜高度。
其中,控制终端可以为便携式控制终端也可以为固定式控制终端,便携式控制终端可以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等,固定式控制终端可以为个人电脑(PersonalComputer,PC)。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采用有线方式接收控制终端发送的测斜参数。有线方式不仅可以接收控制终端发送测斜参数,还可以通过电缆方式进行供电。有线方式能够保证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同时,电缆供电方式能够为主采集控制器提供持久稳定的电能。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采用无线方式接收控制终端发送的测斜参数。测斜场地位置的不确定性,例如测斜场地位置距离固定的供电设备(如供电站)过远,导致电缆无法到达,或者该距离的电缆成本过高等原因,导致无法通过线缆方式向主采集控制器发送测斜参数。此时,可通过无线方式对测斜参数进行传输。可以根据控制终端与主采集控制器之间的距离选择相应的无线协议进行传输。具体的,可通过下述任意一种或多种方式进行接收:接收基站转发的测斜参数、通过蓝牙信号接收测斜参数、通过激光信号接收测斜信号、通过无线保真Wi-Fi接收测斜参数。
在进行测斜测量时,除了需要测斜高度,还需要获取每个测斜高度对应的测量时长。可选的,测量时长为固定值(如30秒),且该测量时长预置在主采集控制器中。当测斜仪到达某个测斜高度时,根据预置的测量时长进行测量。
然而,对于某些测量场景,不同的测斜高度对应的测量时长不同,且同一个自动化测斜装置在不同的测量场景中对应的测量时长不尽相同。通过预置固定值的测量时长无法满足上述使用需求。基于此,进一步的,所述测斜参数还包括每个测斜高度对应的测量时长。
测量人员在确定每个测斜高度的测量时长后,可通过控制终端将N个(N可以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测斜高度以及每个测斜高度对应的测量时长发送给主采集控制器。可以通过两个序列分别表示测斜高度以及每个测斜高度对应的测量时长,或者通过(测斜高度,测量时长)的关系对表示N个测斜高度以及每个测斜高度对应的测量时长。
在测量参数中添加测量时长能够使测量人员能够对不同测斜高度上的测量时长进行定义,提高可用性。同时能够适应更多的测量场景,提高测量效率。
步骤S120、根据测斜参数确定电机的控制系数。
由于可通过不同类型的参数对电机进行控制,因此可根据电机的类型建立测量参数与控制系数类型的对应关系。例如,如果电机的类型为步进电机,则将测斜参数转换为脉冲系数(控制系数)。或者如果点击的类型为伺服电机,则将测斜参数转换为转矩系数。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为步进电机,步骤S120、根据所述测斜参数确定电机的控制系数,可实施为:步骤S120a、根据所述至少一个测斜高度确定所述步进电机的前进或后退步数。
当电机为步进电机时,可计算不同测斜高度对应的前进或后退的步数。例如,测斜高度分别为1.5米、2米、2.5米、3米,则计算得到1.5米对应的前进步数N1,从1.5米前进至2米对应的前进步数N2、从2米前进至2.5米对应的前进步数N3、以及从2.5米前进至3米对应的前进步数N4。步进电机启动后,默认测斜仪位于测斜管开口处(默认位置),因此步进电机前进N1距离后,测斜仪随着钢丝的带动移动到从默认位置前进N1步时对应的1.5米距离处。优选的,如果各测斜高度之间的差值相同,则可根据该差值确定等量测量调整步数N5。上例中,1.5米、2米、2.5米以及3米的差值均为0.5米,因此将0.5米对应的调整步数N5,即N2=N3=N4=N5,确定为等量测量调整步数N5。测斜仪运动到1.5米的测量位置并完成测量后,步进电机每次前进的步数为N5。
可选的,可通过行程检测传感器对步进电机前进或后退的步数进行检测。
进一步的,测斜参数包含的测斜高度序列除了上例中的有序序列外(测斜高度的数值从大到小排列或从小到大排列),还可以为无需序列,例如5米、4.5米、5.5米,7米、6.5米、7.5米,此时,计算出默认位置到5米对应的前进步数N6,5米到4.5米对应的后退步数N7以及从4.5米到5.5米的前几步数N8,进而得到前进N6,后退N7再前进N8步的步进电机控制系数。
步骤S130、根据控制系数控制电机进行工作,以便与电机连接的闭合钢丝在电机的工作下带动闭合钢丝上的测斜仪进行升降,并在至少一个测斜高度进行测斜测量,得到至少一个测斜结果。
电机与钢丝连接且钢丝上固定有测斜仪,电机输出轴的转动带动钢丝滚动,进而实现对测斜仪位置的调整。测斜仪在每个测斜高度上进行测量,并得到每个高度对应的测斜结果。测斜仪可以在每测得一个测斜结果时,实时地将测斜结果发送到主采集控制器。或者,测斜仪记录测斜高度与测斜结果的对应关系以及多个测斜结果,当一组测斜高度(包括至少一个测斜高度)测试完毕后,将该组测斜高度对应的至少一个测斜结果发送到主采集控制器,进而减少数据传输次数,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倾角传感器(又称测斜仪)是一种用于系统的水平测量或者测量相对于水平面的倾角变化量的传感器,从工作原理上可分为“固体摆”式、“液体摆”式、“气体摆”三种倾角传感器。倾角传感器的理论基础为牛顿第二定律,根据基本的物理原理,在一个系统内部,速度是无法测量的,但却可以测量其加速度。如果初速度已知,则可通过积分计算出线速度,进而可以计算出直线位移。因此测斜仪是一种运用了惯性原理的一种加速度传感器。
当测斜仪(倾角传感器)静止时,即侧面和垂直方向没有加速度作用时,作用在测斜仪上的力只有重力加速度。因此,将重力垂直轴与加速度传感器灵敏轴之间的夹角确定为倾斜角。
随着微机电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MEMS)技术的发展,惯性传感器件在过去的几年中成为最成功,应用最广泛的微机电系统器件之一,而微加速度计(microaccelerometer)就是惯性传感器件的杰出代表。作为成熟的惯性传感器应用,现在的MEMS加速度计有非常高的集成度,即传感系统与接口线路可集成在一个芯片(主采集控制器)上。
示例性的,测斜仪把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 Unit,MCU)、MEMS加速度计、模数转换电路以及通讯单元全都集成在一块电路板上。可实现输出倾斜角度等倾斜数据,提高便捷性。具体的,硅微机械传感器测量(Mechanical Microsensors Survey)以水平面为参面的单轴倾角变化。输出角度以水准面为参考,基准面可被再次校准。可选的,测斜仪将测斜结果通过有线方式向主采集控制器反馈测斜结果。有线方式的接口形式可以包括RS232、RS485和可定制等多种方式。有线方式抗外界电磁干扰能力强,可承受冲击振动10000G。优先传输时,可通过在钢丝上缠绕数据通信线缆,以实现优先方式的硬件基础。
进一步的,可通过无线方式向主采集控制器反馈测斜结果,相应的,上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测斜仪发送的无线测斜结果。
无线方式可采用红外数据传输或蓝牙数据传输等方式。
通过无线阐述方式能够减轻线缆重量,即无需再钢丝上缠绕数据通信线缆,进而减轻测斜仪重量,降低电机的输出功率,使得在选用电机时可以选用成本较低功率较小的电机,进而降低整体测斜设备的成本。
进一步的,还包括,根据预设充电位置和预设充电时间间隔对所述测斜仪进行无线充电。
预设充电位置可以为测斜仪移动到测斜管开口处的位置。预设充电时间间隔用可以为固定值也可以为变化值,固定值可以为大于1分钟,如10分钟或30分钟。根据测斜仪已充电时间确定测斜仪携带电量对应的可工作时长,若预设充电时间间隔为变化值,则预设充电时间间隔的时长小于可工作时长。
无线充电方式能够进一步降低测斜仪的重量,进而减轻电机输出功率,降低电机成本。
进一步的,还包括:将所述至少一个测斜结果发送至所述控制终端。
可通过传输测斜参数使用的传输方式向控制终端反馈至少一个测斜结果。如有线方式或无线方式。
测斜结果可以存储在主采集控制器或测斜仪中,当测试完毕后由测量人员从测斜仪或主采集控制器中导出测斜结果。但是这种方式实时性较差,无法使测量人员快速的获取到测斜结果,以便及时进行相应。因此,本实施例中将至少一个测斜结果发送到控制终端,能够避免测量人员到测量现场进行数据导出造成的实时性差的问题,提高测量效率和实时性。
首先,可使用统一的电源管理系统,分别给主采集控制器、电机控制器(如步进电机控制器)供电。然后,由主采集控制器负责采集测斜仪(如滑轮式测斜仪)的数据,并与步进电机控制器进行交互,以控制测斜仪的测斜高度。最终,将数据通过RS485或无线的方式传送到控制终端(又称上位机)。示例性的,对于步进电机,步进电机控制器控制步进电机驱动器,并通过行程传感的闭环反馈,控制步进电机所走距离。由步进电机驱动的减速卷轴器,则卷动钢丝上下移动,以达到通过钢丝将于钢丝固定连接的测斜仪进行上下移动的目的。减速卷轴器通过钢丝与测斜管底部固定的带导槽定滑轮进行配合,将钢丝绷紧并上下卷动,让行程控制更精确。
自动化控制可模拟测量人员的人工式滑轮测斜仪对整根测斜管进行测量,测斜仪每次上升或下降的高度可以为固定值,如半米、一米等。测斜结果通过由测斜仪直接传输到主采集控制器,或者通过主采集控制器发送到控制终端(又称上位机),进而避免每次测量后,均需要将测斜仪从测斜管中拿出进行读数的问题,实现自动化地对多个测斜位置进行测量,并将测斜结果进行反馈,提高测斜效率。
本实施例能够在接收到控制终端发送的测斜参数后,根据测斜参数自动控制电机进行工作,以便与所述电机连接的闭合钢丝在所述电机的工作下带动所述闭合钢丝上的测斜仪进行升降,并在所述至少一个测斜高度进行测斜测量,得到至少一个测斜结果。现有技术中需要人工手动控制测斜仪进行升降,效率低且安全性差。本实施例中测量人员仅需要通过控制终端向远程自动化测斜装置发送测斜参数,即可通过远程自动化测斜装置的自动化处理获取到多个测量位置对应的测斜结果。测量人员无需手动拉动测斜仪以及通过读数仪进行现场读数,进而大幅提高测斜效率,同时避免测量人员到危险的测量现场进行测量操作,提高测斜操作的安全性。
实施例二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远程自动化测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包括:电机1、测斜管2、测斜仪3和第一信号收发单元4,
所述电机1位于所述测斜管2顶部开口处;
所述测斜管2内侧底部设有定滑轮5,所述电机1的输出轴与所述定滑轮5通过闭合钢丝6(又称钢丝绳)连接;
所述测斜仪3位于所述测斜管2内侧,所述闭合钢丝6与所述测斜仪3的两端连接;
所述第一信号收发单元4与所述电机1的电机控制器连接。
第一信号收发单元4可以为有线信号收发单元,也可以为无线信号收发单元。第一信号收发单元4可以位于电机1的电机控制器中。所述闭合钢丝6的一端通过电机1的输出端与测斜仪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闭合钢丝6的另一端通过定滑轮5与测斜仪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可通过钢丝扣将钢丝与测斜仪进行固定连接。电机控制器连接可用于实现实施例一所示的方法。可选的,可在电机控制器中添加具有运算功能的处理芯片,并通过该处理芯片控制远程自动化测斜装置中的各个部件实现实施例一所示的方法。处理芯片可采用8位、16位或32位的处理芯片。
进一步的,定滑轮5上设有导槽,闭合钢丝6嵌入到导槽中进行配合,避免钢丝滑动,提高行程控制的准确性。
本实施例中测斜仪3结构内部可以为中空,因此其重量相比普通滑动式测斜仪3的实心滑杆要轻。测斜仪3向下移动的力不再是靠测斜仪3本身的重力,而是靠钢丝的上下牵引来动作。因此本实施例中的测斜仪3的整体重量较轻,在不影响测量的同时,可以降低电机1的载重,并降低驱动的功耗,使整体的备电续航时间更久。
此外,测斜仪3内部通过可以进行无线充电的锂电池进行供电。使用无线充电方式充电和无线通信,整个传感器使用全密闭结构。可选的,在测量过程中,传感器与采集器不进行通信,传感器通过测量探头的算法自动判断测斜仪3的静止点,并将测量结果存入传感器内的存储器中,待整根测斜管2测量完成,测斜仪3上升到固定位置时(如测斜管开口处),进行无线通信和充电,取出内部存储的数据,并发送给上位机。其中整个结构中,钢丝起牵引作用。
可选的,为了降低测斜仪3的重量,可选用比现有技术中测斜仪使用的材料比重更轻的材料。例如,将测斜仪的外壳材料由现有的合金材料替换为更加轻便的塑料材料等。
进一步的,电机1输出轴通过减速卷轴器与所述闭合钢丝6配合连接。
减速卷轴器能够按一定比例降低电机1(如步进电机1-1)的输出转速,并增加转轴的输出扭矩。此外,对于步进电机1-1,减速卷轴器能够在步进电机1-1步进角度一定的情况下,可以提高输出轴的步进精度。
进一步的,所述减速卷轴器通过钢丝张紧装置与所述闭合钢丝6配合连接。
钢丝张紧装置能够使闭合钢丝6紧绷,避免闭合钢丝6因松弛导致缠绕,同时防止钢丝与卷轴器之间的滑动,提高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测斜仪3两侧分别设有至少一个滑轮,所述测斜管2对应每个滑轮设置有滑道。
滑道嵌入在测斜管的侧壁中。设有滑轮的测斜仪3又被称为滑轮式测斜仪。可选的,滑轮为三个,测斜仪3一侧通过一支撑杆与第一滑轮7-1连接,测斜仪3另一侧分别于第二滑轮7-2和第三滑轮7-3连接。第一滑轮7-1与测斜管2中的第一滑道配合,第一滑轮7-1可沿第一滑道滑动。第二滑轮7-2或第三滑轮7-3与测斜管2中的第二滑道配合,第二滑轮7-2或第三滑轮7-3可沿第二滑道滑动。或者,第二滑轮7-2与测斜管2中的第二滑道配合,第三滑轮7-3与测斜管2中的第三滑道配合。通过滑轮与滑道的配合方式使测斜仪3能够保持与测斜管2的相对位置关系,提高测斜操作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测斜仪3中设置有第二无线信号收发单元。
第二无线信号收发单元位于测斜仪3中。
可选的,所述第一信号收发单元4为第一无线信号收发单元。
当第一信号收发单元4具有无线信号收发功能时,即第一信号收发单元4为第一无线信号收发单元时,第二无线信号收发单元可以与第一信号收发单元4的信号进行耦合配合,实现无线信号的传输。
此外,第一无线信号收发单还可以接收控制终端发送的无线信号形式的测斜参数。
进一步的,电机1通过底座8安装在地面上。
底座8的可通过预设长度的铆钉或螺钉固定在地面上,并与电机1进行固定。可选的,底座8通过焊接或螺钉连接的方式与电机1固定连接。
底座8能够使电机1更加稳固的进行工作,防止电机1在工作时由于震动或地面局部沉降等原因导致电机1工作异常,达到提高电机1工作稳定性的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1为步进电机。
进一步的,还包括电源模块,所述电机1和所述无线信号接收模块与电源模块连接。
如果使用钢筋连接测斜仪3,并依靠钢筋以及测斜仪3的重力向下移动时,与钢筋连接的电机1的输出功率较高。本实施例中由于采用钢丝与测斜仪3连接且测斜仪3可采用中空结构,因此本实施例中电机1在将测斜仪3向测斜管2开口方向进行牵拉时,所需要的输出功率小于使用钢筋时的电机1输出功率,降低电机1成本,同时避免电机1工作超负荷,提高安全性。
进一步的,还包括无线充电模块,所述无线充电模块与所述电源模块连接。
无线充电模块用于当测斜仪3达到预设充电位置时,对测斜仪3进行无线充电。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远程自动化测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控制终端发送的测斜参数,所述测斜参数包括至少一个测斜高度;
根据所述测斜参数确定电机的控制系数;
根据所述控制系数控制所述电机进行工作,以便与所述电机连接的闭合钢丝在所述电机的工作下带动所述闭合钢丝上的测斜仪进行升降,并在所述至少一个测斜高度进行测斜测量,得到至少一个测斜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程自动化测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为步进电机,所述根据所述测斜参数确定电机的控制系数,包括: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测斜高度确定所述步进电机的前进或后退步数;和/或,
还包括:接收所述测斜仪发送的无线测斜结果;和/或,
还包括:根据预设充电位置和预设充电时间间隔对所述测斜仪进行无线充电;和/或,
还包括:将所述至少一个测斜结果发送至所述控制终端;和/或,
所述测斜参数还包括每个测斜高度对应的测量时长。
3.一种远程自动化测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测斜管、测斜仪和第一信号收发单元,
所述电机位于所述测斜管顶部开口处;
所述测斜管内侧底部设有定滑轮,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定滑轮通过闭合钢丝连接;
所述测斜仪位于所述测斜管内侧,所述闭合钢丝与所述测斜仪的两端连接;
所述第一信号收发单元与所述电机的电机控制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远程自动化测斜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机输出轴通过减速卷轴器与所述闭合钢丝配合连接;和/或,
所述减速卷轴器通过钢丝张紧装置与所述闭合钢丝配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远程自动化测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斜仪两侧分别设有至少一个滑轮,所述测斜管对应每个滑轮设置有滑道。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远程自动化测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斜仪中设置有第二无线信号收发单元;和/或,所述第一信号收发单元为第一无线信号收发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远程自动化测斜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机通过底座安装在地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远程自动化测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为步进电机。
9.根据权利要求3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远程自动化测斜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源模块,所述电机和所述无线信号接收模块与电源模块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远程自动化测斜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无线充电模块,所述无线充电模块与所述电源模块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798782.7A CN106197375A (zh) | 2016-08-31 | 2016-08-31 | 一种远程自动化测斜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798782.7A CN106197375A (zh) | 2016-08-31 | 2016-08-31 | 一种远程自动化测斜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197375A true CN106197375A (zh) | 2016-12-07 |
Family
ID=580859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798782.7A Pending CN106197375A (zh) | 2016-08-31 | 2016-08-31 | 一种远程自动化测斜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197375A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300376A (zh) * | 2017-08-28 | 2017-10-27 | 江苏金土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蓝牙传输型活动式测斜仪 |
CN108469247A (zh) * | 2018-03-22 | 2018-08-31 | 湖南科技大学 | 一种岩溶地区超长锚索成孔质量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
KR101991492B1 (ko) * | 2018-02-13 | 2019-06-19 | 주식회사 누림 | 자동 지중경사계 |
CN111121690A (zh) * | 2020-02-11 | 2020-05-08 | 天津市北洋水运水利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双管全自动化分层测斜系统及测斜方法 |
CN112393713A (zh) * | 2020-12-08 | 2021-02-23 | 上海富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地质运动变形量的全自动测量系统、测量方法及控制方法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090021864A (ko) * | 2007-08-28 | 2009-03-04 | (주)아주엔지니어링 | 경사 및 수평, 수직구조의 정밀경사측정장치 |
CN203502017U (zh) * | 2013-10-18 | 2014-03-26 | 中国有色金属长沙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全自动滑动式测斜系统 |
CN104179484A (zh) * | 2014-08-18 | 2014-12-03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一种内磁流量计式智能可投捞配注器 |
CN204007634U (zh) * | 2014-08-27 | 2014-12-10 | 西南交通大学 | 用于路基垂直管道倾斜度的检测装置 |
CN105604540A (zh) * | 2016-03-24 | 2016-05-25 | 中国葛洲坝集团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 一种悬浮式重锤测斜仪及测量方法 |
CN206146414U (zh) * | 2016-08-31 | 2017-05-03 | 广州市吉华勘测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远程自动化测斜装置 |
-
2016
- 2016-08-31 CN CN201610798782.7A patent/CN106197375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090021864A (ko) * | 2007-08-28 | 2009-03-04 | (주)아주엔지니어링 | 경사 및 수평, 수직구조의 정밀경사측정장치 |
CN203502017U (zh) * | 2013-10-18 | 2014-03-26 | 中国有色金属长沙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全自动滑动式测斜系统 |
CN104179484A (zh) * | 2014-08-18 | 2014-12-03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一种内磁流量计式智能可投捞配注器 |
CN204007634U (zh) * | 2014-08-27 | 2014-12-10 | 西南交通大学 | 用于路基垂直管道倾斜度的检测装置 |
CN105604540A (zh) * | 2016-03-24 | 2016-05-25 | 中国葛洲坝集团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 一种悬浮式重锤测斜仪及测量方法 |
CN206146414U (zh) * | 2016-08-31 | 2017-05-03 | 广州市吉华勘测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远程自动化测斜装置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300376A (zh) * | 2017-08-28 | 2017-10-27 | 江苏金土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蓝牙传输型活动式测斜仪 |
KR101991492B1 (ko) * | 2018-02-13 | 2019-06-19 | 주식회사 누림 | 자동 지중경사계 |
CN108469247A (zh) * | 2018-03-22 | 2018-08-31 | 湖南科技大学 | 一种岩溶地区超长锚索成孔质量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
CN111121690A (zh) * | 2020-02-11 | 2020-05-08 | 天津市北洋水运水利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双管全自动化分层测斜系统及测斜方法 |
CN112393713A (zh) * | 2020-12-08 | 2021-02-23 | 上海富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地质运动变形量的全自动测量系统、测量方法及控制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197375A (zh) | 一种远程自动化测斜方法及装置 | |
CN105937898A (zh) | 一种全智能测斜装置及测斜方法 | |
CN111521140A (zh) | 土体位移监测系统 | |
CN103145040B (zh) | 起重机及其吊钩起吊控制方法、设备和系统 | |
US9546545B2 (en) | Multi-level wellsite monitor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 |
EP2674383B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identifying and tracking 3d location of precast components | |
CN106761686B (zh) | 自适应式智能井深测量装置以及测量方法 | |
CN105804127B (zh) | 自动智能基坑测斜系统 | |
CN205748352U (zh) | 一种全智能测斜装置 | |
CN106645421B (zh) | 一种海底沉积物声学原位测量与同步取样装置及方法 | |
CN110608691B (zh) | 基于声源定位的滑坡深部位移实时监测系统及方法 | |
RU2012112419A (ru) | Устройство,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контроля провеса провода на линии электропередач | |
CN206146414U (zh) | 一种远程自动化测斜装置 | |
CN112097739A (zh) | 一种测斜机器人及倾斜度测量方法 | |
CN208635785U (zh) | 一种全自动机械式智能测斜装置 | |
CN203669851U (zh) | 一种地下矿山测量深部溜井矿位装置 | |
EP1174585A9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downhole measurements | |
CN104061891B (zh) | 一种地表高精度大量程位移测量装置 | |
CN203259152U (zh) | 高深溜井井筒观测装置 | |
CN110345909B (zh) | 一种全自动机械式智能分层沉降仪 | |
CN207515846U (zh) | 一种圆形煤场自行式监测系统 | |
CN211715123U (zh) | 一种大功率远探测电阻率测井仪 | |
CN206872202U (zh) | 快速测量轿厢与井道壁距离的检测仪 | |
CN203237871U (zh) | 测距式信息采集处理装置以及楼层指示控制系统 | |
CN209469434U (zh) | 掘进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207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