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78234A - 分娩仪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分娩仪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78234A
CN106178234A CN201610527769.8A CN201610527769A CN106178234A CN 106178234 A CN106178234 A CN 106178234A CN 201610527769 A CN201610527769 A CN 201610527769A CN 106178234 A CN106178234 A CN 1061782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ag
electromagnetic valve
diameter
controller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52776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178234B (zh
Inventor
田扬顺
赵庭畅
胡金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uokangde medical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uokangde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uokangde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Nuokangde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52776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178234B/zh
Publication of CN1061782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782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1782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782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9/00Dilators with or without means for introducing media, e.g. remedi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42Gynaecological or obstetrical instruments or metho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5/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 A61M2205/33Controlling, regulating or measur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10/00Anatomical parts of the body
    • A61M2210/14Female reproductive, genital organs
    • A61M2210/1475Vagina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Gynecology & Obstetrics (AREA)
  • Pregnancy & Childbirth (AREA)
  • Reproductive Health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Hemat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娩仪及其控制方法,分娩仪包括气泵、气囊手柄、储气罐、泄放管路及控制器,气囊手柄包括手柄及设置于手柄的一端的气囊;储气罐具有一进气口及一出气口,进气口与气泵相连以接收并存储气泵提供的气体,出气口通过一第一电磁阀与手柄的另一端相连以向气囊内充气;泄放管路包括泄放管及设置于泄放管上的第二电磁阀,泄放管的一端与手柄的所述另一端相连,泄放管的另一端具有一用以将气囊内的气体排出的排气口;控制器用以控制气泵启动和停止、第二电磁阀打开和关闭,以及以脉冲控制方式控制第一电磁阀打开和关闭。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分娩仪控制方法,利用充气次数计算气囊的直径则可以确保气囊直径更加准确,提高助产效率。

Description

分娩仪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分娩仪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自古以来人类繁衍生殖以“阴道分娩”为绝大多数,公认妇女自然的、安全的阴道生产为最佳途径。然而,因骨盆狭窄、头盆不称、胎儿胎位异常发生难产时或产前出血、胎儿窘迫、孕妇严重合并症等阴道分娩对母婴生命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气囊助产术能显著缩短产程、减轻产妇分娩痛苦、减少母婴并发症、促进自然分娩而降低剖宫产率、提高产科质量,并能协助解决产科领域内诸多疑难棘手问题,显示了新技术的生命力。
气囊分娩仪一般包括手柄、设置在手柄上的气囊以及为气囊充气的充气装置,具体使用时,医务人员手握该气囊手柄,将气囊深入至阴道中,再向气囊内充气,使得气囊扩张对宫颈、宫口产生机械性的刺激,使其被动的伸展,可使附着的蜕膜细胞通过机械损伤融化裂解。由于蜕膜细胞中含有丰富的花生四烯酸,在蜕膜细胞激活后使花生四烯酸的释放和前列腺素的合成及释放增加。前列腺素又可以使子宫基层缩宫素受体增加。而生成的前列腺素扩散至临近的子宫肌层,可以加强缩宫素所诱发的子宫收缩。在达到诱发宫缩后,再将气囊内的气体排出,以便于将气囊从阴道中取出。
由于使用过程中,气囊是伸入至阴道内的,所以,无法直观的观察到气囊大小变化,进而影响了医生的判断。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的气囊分娩仪一般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气囊的压力值,再根据气囊的压力值估算气囊的直径,然而,这种方式估算得到的气囊的直径不准确,因此,医生无法准确判断气囊直径,进而造成助产过程中操作困难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分娩仪。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该分娩仪的控制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分娩仪,包括:
气泵;
气囊手柄,所述气囊手柄包括手柄及设置于所述手柄的一端的气囊;
储气罐,所述储气罐具有一进气口及一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气泵相连以接收并存储所述气泵提供的气体,所述出气口通过一第一电磁阀与所述手柄的另一端相连以向所述气囊内充气;
泄放管路,所述泄放管路包括泄放管及设置于所述泄放管上的第二电磁阀,所述泄放管的一端与所述手柄的所述另一端相连,所述泄放管的另一端具有一用以将所述气囊内的气体排出的排气口;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以控制所述气泵启动和停止、所述第二电磁阀打开和关闭,以及以脉冲控制方式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打开和关闭;
所述脉冲控制方式为:所述控制器向所述第一电磁阀发送脉冲信号以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开关,且根据充气过程中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开关次数计算所述气囊的直径,当所述气囊的直径达到设定的直径上限值时向所述第一电磁阀发送停止信号以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关闭。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分娩仪,控制器采用脉冲控制方式控制第一电磁阀打开和关闭,进而实现对气囊充气过程的控制,也即是每个脉冲信号到来时,第一电磁阀打开一次,进而为气囊充气一次;而且控制器根据充气过程中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开关次数计算所述气囊的直径,当所述气囊的直径达到设定的直径上限值时向所述第一电磁阀发送停止信号以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关闭。根据气囊的材质及特性,气囊的充气次数与气囊直径具有对应的关系,所以,利用充气次数计算气囊的直径则可以确保气囊直径更加准确,进而使得医生在操作过程中能够准确判断气囊直径,提高助产效率。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分娩仪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所述控制器相连;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所述气囊的直径模拟充气过程中所述气囊变化的 动态图像并通过所述显示屏显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控制器中存储有预设的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开关次数与所述气囊直径的对应关系表;所述控制器获取充气过程中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开关次数,并查找所述对应关系表以得到与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开关次数对应的所述气囊的直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气囊为硅胶材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储气罐上设置用于检测所述储气罐内压力值的压力传感器,所述控制器在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的压力值大于设定值时控制所述气泵停止。
另一方面,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分娩仪控制方法,所述分娩仪为如上所述的分娩仪,该方法包括:
启动所述气泵向所述储气罐内充气,当所述储气罐内的压力值达到设定值时,控制所述气泵停止;
控制器接收用户输入的充气指令控制所述第二电磁阀关闭并以脉冲控制方式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打开和关闭,通过所述储气罐向与所述手柄相连的气囊内充气;
控制器根据充气过程中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开关次数计算所述气囊的直径,当所述气囊的直径达到直径上限值时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关闭;
控制器接收用户输入的泄气指令控制所述第二电磁阀打开,通过所述泄放管将所述气囊内的气体排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
控制器根据所述气囊的直径模拟充气过程中所述气囊变化的动态图像并通过所述显示屏显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控制器中存储有预设的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开关次数与所述气囊直径的对应关系表;所述控制器获取充气过程中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开关次数,并查找所述对应关系表以得到与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开关次数对应的所述气囊的直径。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分娩仪控制方法,控制器采用脉冲控制方式控制第一电磁阀打开和关闭,进而实现对气囊充气过程的控制,也即是每个脉冲信号到来时,第一电磁阀打开一次,进而为气囊充气一次;而且控制器根据充气 过程中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开关次数计算所述气囊的直径,当所述气囊的直径达到设定的直径上限值时向所述第一电磁阀发送停止信号以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关闭。根据气囊的材质及特性,气囊的充气次数与气囊直径具有对应的关系,所以,利用充气次数计算气囊的直径则可以确保气囊直径更加准确,进而使得医生在操作过程中能够准确判断气囊直径,提高助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分娩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分娩仪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娩仪100,包括气泵10、气囊手柄11、储气罐12、泄放管路13及控制器14。
具体的,气泵10用以提供起源向储气罐12内充入气体。气囊手柄11包括手柄111及设置于所述手柄111的一端的气囊112。
储气罐12具有一进气口及一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气泵10相连以接收并存储所述气泵10提供的气体,所述出气口通过一第一电磁阀15与所述手柄111的另一端相连以向所述气囊112内充气。也就是说,气泵10与储气罐12的进气口之前形成进气管路,气泵10提供的气体可以通过该进气管路进入至储气罐12内,而储气罐12的出气口、第一电磁阀15、手柄111与气囊112之间形成充气管路,第一电磁阀15是用于控制该充气管路的通断的,当第一电磁阀15打开时,储气罐12内的气体则可以通过出气口、第一电磁阀15、手柄111进入至气囊112内,为气囊112充气;当第一电磁阀15关闭时,储气罐12内的气体不能进入至气囊112,进而停止充气,由此,通过第一电磁阀15的打开和关闭实现对气囊112的充气控制。
泄放管路13包括泄放管131及设置于所述泄放管131上的第二电磁阀132,所述泄放管131的一端与所述手柄111的所述另一端相连,所述泄放管131的另一端具有一用以将所述气囊112内的气体排出的排气口。也就是说,气囊112、手柄111、泄放管路13依次相连,而第二电磁阀132是用于控制泄放管131的开关的,当第二电磁阀132打开时,气囊112内的气体可以通过手柄111、泄放管131、第二电磁阀132及排气口排出,实现对气囊112泄气;而当第二电磁阀132关闭时,气囊112内的气体不能排出,由此,通过第二电磁阀132的打开和关闭实现对气囊112的泄放气控制。
控制器14用以控制所述气泵10启动和停止、所述第二电磁阀132打开和关闭,以及以脉冲控制方式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15打开和关闭。
所述脉冲控制方式为:所述控制器14向所述第一电磁阀15发送脉冲信号以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15开关,且根据充气过程中所述第一电磁阀15的开关次数计算所述气囊112的直径,当所述气囊112的直径达到设定的直径上限值时向所述第一电磁阀15发送停止信号以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15关闭。
也就是说,控制器14向第一电磁阀15发送脉冲信号,而第一电磁阀15响应每一个脉冲信号,每一个脉冲信号到来时第一电磁阀15打开一次,即在脉冲信号的上升沿时打开,在脉冲信号的下降沿时关闭,第一电磁阀15每次打开的时间是由脉冲信号的脉宽决定的,因此,可以通过预先设置脉冲信号的脉宽进而使得第一电磁阀15每次打开的预定时间相等;而第一电磁阀15每打开一次,则为气囊112充气一次。如此,连续多个脉冲信号,则第一电磁阀15打开多次,进而为气囊112充气多次,通过多次充气即可使得气囊112的直径达到所需大小。
与此同时,控制器14可以根据第一电磁阀15打开的次数,也即是脉冲信号的个数或者充气次数,来计算气囊112的直径。对于相同材质、尺寸和构造的气囊112而言,加工成型后,其性能是恒定的,也就是说,如果确保第一电磁阀15每次打开的时间相等,则对于这一类型的气囊112而言,充气次数相同,则其达到直径尺寸也相同,当然,同一气囊112,充气次数相同,则其达到直径尺寸也相同。例如,对于某一类型的气囊112,第一电磁阀15打开次数(充气次数)与气囊112直径关系如下表:
由此可知,只要预先测量的该气囊112的每次充气后的直径,再将该直径与充气次数建立对应关系,即可作为此类气囊112充气过程中直径的计算依据。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发明人经过大量实验发现,气囊112的直径与气囊112内的压力并非呈线性关系,也并不符合特定规律,因此,如果采用压力传感器测量气囊112的压力值,再根据压力值计算气囊112的直径,则计算得到的气囊112直径误差非常大,基本上不具有参考作用。而本发明中, 采用充气次数与气囊112直径之间的对应关系作为依据,由于上述对应关系是通过预先测量的该气囊112的每次充气后的直径建立的,所以,利用充气次数得到的气囊112直径是准确可靠的。
由于可以根据充气次数计算得到气囊112直径的大小,则只要气囊112直径达到预先设定的直径上限值,即可控制第一电磁阀15关闭而停止充气,如此,即可确保气囊112直径在得到所需尺寸时自动停止充气。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分娩仪100,控制器14采用脉冲控制方式控制第一电磁阀15打开和关闭,进而实现对气囊112充气过程的控制,也即是每个脉冲信号到来时,第一电磁阀15打开一次,进而为气囊112充气一次;而且控制器14根据充气过程中所述第一电磁阀15的开关次数计算所述气囊112的直径,当所述气囊112的直径达到设定的直径上限值时向所述第一电磁阀15发送停止信号以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15关闭。根据气囊112的材质及特性,气囊112的充气次数与气囊112直径具有对应的关系,所以,利用充气次数计算气囊112的直径则可以确保气囊112直径更加准确,进而使得医生在操作过程中能够准确判断气囊112直径,提高助产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采用脉冲控制方式控制第一电磁阀15的打开和关闭进而为气囊112间隙性充气,还可以使得每次充气时气囊112产生一次膨胀动作,这种膨胀动作可以对宫颈和宫口产生更加明显的刺激,进而提高其诱发宫缩的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显示屏16,所述显示屏16与所述控制器14相连。控制器14还用于根据所述气囊112的直径模拟充气过程中所述气囊112变化的动态图像并通过所述显示屏16显示。
也就是说,控制器14计算出气囊112当前充气状态的直径时,同时模拟生成气囊112变化的动态图像,并将该动态图像通过显示屏16显示,如此,医生在操作该分娩仪100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显示屏16了解气囊112充气的状态,进而帮助医生更加准确的判断气囊112当前状态,进而有利于助产操作。
更为具体的,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中,控制器14中存储有预设的所述第一电磁阀15的开关次数与所述气囊112直径的对应关系表。控制器14获取充气过程中所述第一电磁阀15的开关次数,并查找所述对应关系表以得到与 所述第一电磁阀15的开关次数对应的所述气囊112的直径。
也就是说,预先测量气囊112的每次充气后的直径,再将该直径与充气次数建立对应关系存储至控制器14中,在助产操作中,控制器14向第一电磁阀15发送脉冲信号,控制第一电磁阀15打开关闭而气囊112充气,控制器14每发送一个脉冲信号计数一次,并对应的查找对应关系中与该次数相对的气囊112直径,由此,即可得到当前气囊112的直径,而且得到的气囊112的直径准确可靠。
现有的气囊是采用乳胶材质,通过浸渍工艺加工形成的,其形成的壁厚不均匀,充气膨胀不均匀,造成气囊112直径变化不稳定,计算得到的气囊112直径也不准确。
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中,气囊112为硅胶材质,硅胶材质制作形成的气囊112,硅胶材质一般通过注塑成型,因此,可以确保其壁厚更加均匀,进而得到充气时膨胀更加均匀,直径变化稳定。同时,由于硅胶的特性,其不会发生爆炸等问题,其使用更加安全。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硅胶材质的气囊112是通过注塑成型的,所以,可以确保每个气囊112的壁厚、尺寸及构造一致性好。而本发明中,预先测量气囊112的每次充气后的直径是作为以后的气囊112直径计算依据,而由于助产使用的气囊112一般为一次性使用,所以,测量时所用的气囊112与以后在助产操作中使用的各个气囊112并不是同一个气囊112,因此,一致性更好的各个气囊112,可以保证气囊112直径计算的结果更加准确。
更为有利的,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储气罐12上设置用于检测所述储气罐12内压力值的压力传感器,所述控制器14在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的压力值大于设定值时控制所述气泵10停止。如此,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储气罐12内的压力值,当储气罐12内的气压值达到设定值时控制气泵10停止,此时,即可利用储气罐12为气囊112充气,而当储气罐12内的压力值小于设定值,控制器14再控制气泵10为储气罐12充气,如此,可以确保储气罐12内具有恒压的气体,进而确保可充气更加可靠,而且气囊112直径的计算结果也更加准确。
参照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娩仪控制方法,所述分娩仪为如上述实施例的分娩仪100,该方法包括:
S10、启动所述气泵10向所述储气罐12内充气,当所述储气罐12内的压力值达到设定值时,控制所述气泵10停止。
S11、控制器14接收用户输入的充气指令控制所述第二电磁阀132关闭并以脉冲控制方式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15打开和关闭,通过所述储气罐12向与所述手柄111相连的气囊112内充气。
S12、控制器14根据充气过程中所述第一电磁阀15的开关次数计算所述气囊112的直径,当所述气囊112的直径达到直径上限值时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15关闭。
S13、控制器14接收用户输入的泄气指令控制所述第二电磁阀132打开,通过所述泄放管131将所述气囊112内的气体排出。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控制器14根据所述气囊112的直径模拟充气过程中所述气囊112变化的动态图像并通过所述显示屏16显示。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14中存储有预设的所述第一电磁阀15的开关次数与所述气囊112直径的对应关系表;所述控制器14获取充气过程中所述第一电磁阀15的开关次数,并查找所述对应关系表以得到与所述第一电磁阀15的开关次数对应的所述气囊112的直径。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分娩仪控制方法,控制器14采用脉冲控制方式控制第一电磁阀15打开和关闭,进而实现对气囊112充气过程的控制,也即是每个脉冲信号到来时,第一电磁阀15打开一次,进而为气囊112充气一次;而且控制器14根据充气过程中所述第一电磁阀15的开关次数计算所述气囊112的直径,当所述气囊112的直径达到设定的直径上限值时向所述第一电磁阀15发送停止信号以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15关闭。根据气囊112的材质及特性,气囊112的充气次数与气囊112直径具有对应的关系,所以,利用充气次数计算气囊112的直径则可以确保气囊112直径更加准确,进而使得医生在操作过程中能够准确判断气囊112直径,提高助产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S11以脉冲控制方式对第一电磁阀15的控制及步骤S12根据充气过程中所述第一电磁阀15的开关次数计算所述气囊112的直径等过程、原理及效果在本申请中上述内容中均有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 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8)

1.一种分娩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气泵;
气囊手柄,所述气囊手柄包括手柄及设置于所述手柄的一端的气囊;
储气罐,所述储气罐具有一进气口及一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气泵相连以接收并存储所述气泵提供的气体,所述出气口通过一第一电磁阀与所述手柄的另一端相连以向所述气囊内充气;
泄放管路,所述泄放管路包括泄放管及设置于所述泄放管上的第二电磁阀,所述泄放管的一端与所述手柄的所述另一端相连,所述泄放管的另一端具有一用以将所述气囊内的气体排出的排气口;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以控制所述气泵启动和停止、所述第二电磁阀打开和关闭,以及以脉冲控制方式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打开和关闭;
所述脉冲控制方式为:所述控制器向所述第一电磁阀发送脉冲信号以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开关,且根据充气过程中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开关次数计算所述气囊的直径,当所述气囊的直径达到设定的直径上限值时向所述第一电磁阀发送停止信号以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述的分娩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所述控制器相连;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所述气囊的直径模拟充气过程中所述气囊变化的动态图像并通过所述显示屏显示。
3.根据权利要求1述的分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中存储有预设的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开关次数与所述气囊直径的对应关系表;所述控制器获取充气过程中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开关次数,并查找所述对应关系表以得到与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开关次数对应的所述气囊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为硅胶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气罐上设置用于检测所述储气罐内压力值的压力传感器,所述控制器在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的压力值大于设定值时控制所述气泵停止。
6.一种分娩仪控制方法,所述分娩仪为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分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启动所述气泵向所述储气罐内充气,当所述储气罐内的压力值达到设定值时,控制所述气泵停止;
控制器接收用户输入的充气指令控制所述第二电磁阀关闭并以脉冲控制方式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打开和关闭,通过所述储气罐向与所述手柄相连的气囊内充气;
控制器根据充气过程中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开关次数计算所述气囊的直径,当所述气囊的直径达到直径上限值时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关闭;
控制器接收用户输入的泄气指令控制所述第二电磁阀打开,通过所述泄放管将所述气囊内的气体排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娩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器根据所述气囊的直径模拟充气过程中所述气囊变化的动态图像并通过所述显示屏显示。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娩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中存储有预设的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开关次数与所述气囊直径的对应关系表;所述控制器获取充气过程中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开关次数,并查找所述对应关系表以得到与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开关次数对应的所述气囊的直径。
CN201610527769.8A 2016-07-06 2016-07-06 分娩仪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061782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27769.8A CN106178234B (zh) 2016-07-06 2016-07-06 分娩仪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27769.8A CN106178234B (zh) 2016-07-06 2016-07-06 分娩仪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78234A true CN106178234A (zh) 2016-12-07
CN106178234B CN106178234B (zh) 2019-07-16

Family

ID=574661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27769.8A Active CN106178234B (zh) 2016-07-06 2016-07-06 分娩仪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178234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14167Y (zh) * 1995-05-25 1995-12-06 滕艳平 可控气囊助产仪
CN1252732A (zh) * 1997-04-15 2000-05-10 威廉·霍凯尔 产前准备和易于分娩的装置以及产前准备的操练方法
CN201157392Y (zh) * 2008-01-16 2008-12-03 张同合 全自动仿生助产仪
DE202009001363U1 (de) * 2008-02-04 2009-05-14 Horkel, Wilhelm, Dr. med. Vorrichtung zur Geburtsvorbereitung und Geburtserleichterung
CN103565498A (zh) * 2012-07-25 2014-02-12 无锡中大影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控超导可视仿生助产仪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14167Y (zh) * 1995-05-25 1995-12-06 滕艳平 可控气囊助产仪
CN1252732A (zh) * 1997-04-15 2000-05-10 威廉·霍凯尔 产前准备和易于分娩的装置以及产前准备的操练方法
CN201157392Y (zh) * 2008-01-16 2008-12-03 张同合 全自动仿生助产仪
DE202009001363U1 (de) * 2008-02-04 2009-05-14 Horkel, Wilhelm, Dr. med. Vorrichtung zur Geburtsvorbereitung und Geburtserleichterung
CN103565498A (zh) * 2012-07-25 2014-02-12 无锡中大影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控超导可视仿生助产仪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78234B (zh) 2019-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78234A (zh) 分娩仪及其控制方法
CN104127205A (zh) 水囊助产双腔仿生专用探头
CN104042224A (zh) 产后子宫内压实时监测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02908817U (zh) 新型助产用宫颈扩张装置
CN103720506A (zh) 一种数控超导可视仿生仪
CN202776502U (zh) 一种数控超导可视仿生助产仪
CN100509080C (zh) 子宫颈扩张器
CN204765840U (zh) 助产仪
CN104107082B (zh) 一种水囊扩张精准可控的超导可视仿生仪
CN203341804U (zh) 助产器
CN210466955U (zh) 孕妇模拟分娩探查宫口模型
CN203059870U (zh) 自助气囊助产器
CN103565498B (zh) 一种数控超导可视仿生助产仪
CN104814775A (zh) 助产仪及仿生气囊直径的控制方法
CN201157392Y (zh) 全自动仿生助产仪
CN201079622Y (zh) 子宫颈扩张器
CN204106154U (zh) 一种水囊扩张精准可控的超导可视仿生仪
CN207707993U (zh) 一种易于调节的妇产科用宫颈扩张装置
CN207637390U (zh) 基于临床教学的新型多功能阴道检查装置
CN201091604Y (zh) 充气式扩张产钳
CN209900010U (zh) 一种具有气压传感器的按摩椅
CN206714806U (zh) 分娩仪
CN204618356U (zh) 一种液囊扩张可控的高清超导可视助产仪
CN204619146U (zh) 液囊助产双腔仿生高清专用探头
CN215458499U (zh) 一种适用于宫颈环扎术的球囊推送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321

Address after: 518000, Qianhai, Shenzhen,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Shenzhen Hong Kong cooperation zone, No. 1 qianfang Road, 201 A building (Shenzhen Qianhai business secretary Co., Ltd.) business location, Shenzhen, Baoan District Xin'an street, the east side of the road, a 6B608A of Fidelity industrial area.

Applicant after: Nuokangde medical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Qianhai Shenzhen Hong Kong cooperation zone before Bay Road No. 1 building 201 room A (located in Shenzhen Qianhai business secretary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Nuokangde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