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76099B - 用以使气垫床换气时高度恒定的方法与其气阀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用以使气垫床换气时高度恒定的方法与其气阀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76099B
CN106176099B CN201510228911.4A CN201510228911A CN106176099B CN 106176099 B CN106176099 B CN 106176099B CN 201510228911 A CN201510228911 A CN 201510228911A CN 106176099 B CN106176099 B CN 10617609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ppendix
noumenon
admission space
sp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2891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176099A (zh
Inventor
吴上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R KINETIC TECHNOLOGIE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IR KINETIC TECHNOLOGIE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R KINETIC TECHNOLOGIES CORP filed Critical AIR KINETIC TECHNOLOGIES CORP
Priority to CN20151022891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176099B/zh
Publication of CN1061760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760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1760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760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用以使气垫床换气时高度恒定的方法与其气阀结构,该气阀结构包括一第一本体与一第二本体,该第二本体能相对于该第一本体旋转,该第一本体与该第二本体能因旋转而改变内部气流的流向,本申请在进行换气时,具有一暂时挡止排气的结构;因此,该气垫床不会因为进行换气而使病患躺卧时出现高度忽高忽低的困扰,能使高度恒定,以增加舒适感。

Description

用以使气垫床换气时高度恒定的方法与其气阀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以使气垫床换气时高度恒定的方法与其气阀结构,涉及一种气垫床进气且能进行换气的气阀相关技术领域,尤指在换气时具有维持高度恒定功能的气阀结构。
背景技术
人的一生难免要历经生老病死,人若因为疾病而长期躺卧在病床上,往往会因为人体体重长时间压迫,造成人体与床面接触的部位因为长时间血液循环不良,而有组织坏死的褥疮现象。为避免病人得褥疮,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病人躺卧交换进气式气垫床,该种交换式气垫床中区分有可交换进气与排气的气囊条组,利用气体交换充、排气,可对病人身体达到交替且暂时不接触的减压作用,借以降低褥疮发生的机率。
现有气垫床,以具有两组间隔气囊条组的结构来说(可参考图1),当奇数气囊条组8与偶数气囊条组9全部进气后,要进行交换排气时,该奇数气囊条组8与该偶数气囊条组9将会轮流交换执行一进气和一排气的动作,在两者进行换气时,该气垫床顶面会因为气囊条组的一进一排动作,产生顶部平面高度忽高忽低的状况,病患躺卧其上也随之忽高忽低,相当不舒服,现有设备都存在此缺陷。
发明人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遂特以研创成本申请,期望能通过本申请的提出,改进现有技术的缺点,使气垫床能臻致完善、理想与实用。
发明内容
为改善现有气垫床顶面于交换进排气时高度忽高忽低的缺陷,本发明其主要目的为:当该气垫床进行交换进排气作业时,使气阀增加一挡止气流的结构,使其对一气囊条组进行挡气,直到另一气囊条组完成进气。借此,该气垫床顶面的高度可以维持恒定,不会忽高忽低,能达到使病患躺卧舒适的目的。
为达上述目的,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为:该气垫床至少包括有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气囊条组,利用一气阀对该些气囊条组充气、排气且能交换进排气;该其中任一气囊条组完成排气后,要再充气时,使该气阀对另一仍为进气状态的气囊条组提供一挡气作用,使该另一气囊条组内仍保有气体,顶面继续维持原有高度,直到该气囊条组完成充气。
本发明的具体的结构为:该气阀结构,包括一第一本体与一第二本体,该第二本体能相对于该第一本体旋转,该第一本体与该第二本体能因旋转而改变内部气流的流向。
所述该第一本体,中央穿设有一第一轴孔。该第一本体包括有一进气管,该第一本体内部凹设有一进气环,该进气管内端与该进气环连通;该第一本体还包括一输气管A、一输气管B与一输气管C,于该第一本体的进气环边缘分别设有一进气空间A、一进气空间B与一进气空间C,该输气管A的内端与该进气空间A连通,该输气管B的内端与该进气空间B连通,该输气管C的内端与该进气空间C连通;另外,该第一本体的外侧面设有一侧管,该侧管内端与该进气环连通。
所述第二本体,中央穿设有一第二轴孔,该第二本体的一侧面设有一进气空间,该进气空间外围再设置有一挡墙,该挡墙外部设置有一排气空间;另外,该排气空间中特定位置处隔出有一第一导气空间与一第二导气空间;另外,该挡墙于特定位置处设置有一挡体,该挡体的面积略大于该进气空间A与进气空间B的面积;该进气空间与该第一本体的进气环邻接。
该排气空间与该进气空间C连通。
本申请能实现气垫床换气时高度恒定的关键,即在于该第二本体中所设置的挡体,该挡体能适时先将原本应该进行排气的其中任一进气空间A或进气空间B遮挡,使其无法排气,以避免气垫床的高度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气阀配接气垫床的示意图。
图2:本发明气阀整体的立体分解图。
图3:本发明中第一本体的立体外观图。
图4:本发明气阀整体的另一立体分解图。
图5:本发明中输气管A与输气管B都有进气时的气阀示意图。
图6:本发明中输气管A与输气管B都进行排气且执行体重检测时的气阀示意图。
图7:本发明中输气管A排气但输气管B进气时的气阀示意图。
图8:本发明中输气管A进气但输气管B挡气时的气阀示意图。
图9:本发明中输气管A与输气管B都有进气时的气阀示意图。
图10:本发明中输气管A与输气管B都进行排气且执行体重检测时的气阀示意图。
图11:本发明中输气管A进气但输气管B排气时的气阀示意图。
图12:本发明中输气管A挡气但输气管B进气时的气阀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第一本体
10 第一轴孔
11 进气管
12 进气环
13 输气管A
131 进气空间A
14 输气管B
141 进气空间B
15 输气管C
151 进气空间C
16 侧管
2 第二本体
20 第二轴孔
21 进气空间
22 挡墙
23 排气空间
24 第一导气空间
25 第二导气空间
26 挡体
8 奇数气囊条组
9 偶数气囊条组。
具体实施方式
现就本发明提供的用以使气垫床换气时高度恒定的方法与其气阀结构,及其所产生的功效,配合附图,举一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首先请参阅图1、图2、图3与图4所示,本发明的用以使气垫床换气时高度恒定的气阀结构,该气阀结构,包括一第一本体1与一第二本体2,该第二本体2能相对于该第一本体1旋转,该第一本体1与该第二本体2能因旋转而改变内部气流的流向。
所述第一本体1,中央穿设有一第一轴孔10。该第一本体1包括一进气管11,该进气管11前端与一泵(图中未示)连接;该第一本体1内部凹设有一进气环12,该进气管11内端与该进气环12连通;该第一本体1还包括一输气管A13、一输气管B14与一输气管C15,于该第一本体1的进气环12边缘分别设有一进气空间A131、一进气空间B141与一进气空间C151,该输气管A13的内端与该进气空间A131连通,该输气管B14的内端与该进气空间B141连通,该输气管C15的内端与该进气空间C151连通;另外,该第一本体1的外侧面设有一侧管16,该侧管16内端与该进气环12连通。
所述第二本体2,中央穿设有一第二轴孔20,该第二本体2的一侧面设有一进气空间21,该进气空间21外围再设置有一挡墙22,该挡墙22外部设置有一排气空间23;另外,该排气空间23中特定位置处隔出有一第一导气空间24与一第二导气空间25;另外,该挡墙22于特定位置处设置有一挡体26,该挡体26的面积略大于该进气空间A131与进气空间B141的面积;该进气空间21与该第一本体1的进气环12邻接,即该第一本体1会与该第二本体2密接。
再请配合图5,将空气由进气管11送入该第一本体1,空气进入该进气环12,接着转进进气空间21,由于该进气空间21刚好套置于该进气空间A131与进气空间B141,因此空气会通过该进气空间A131与进气空间B141送入输气管A13与输气管B14,此时能使气垫床呈现全部充气状态。
再请配合图6,使该第二本体2转动45度角,该第二导气空间25恰好贴近于该进气空间A131,该输气管A13内的部份空气将会通过该进气空间A131顺着该第二导气空间25排入进气空间C151,最后由输气管C15送出;另外,该输气管A13内的部份空气也会进入进气空间21,再由进气环12转由侧管16排出。另外,该输气管B14内的空气,将会通过该进气空间B141顺着该进气空间21移动,部份由进气环12转由侧管16排出,部份由第二导气空间25排入进气空间C151。本申请之所以让空气由侧管16排出,是因为该侧管16与一压力传感器(图中未示)连接,其能用以检测压力值与时间的变化关系,以换算出躺卧于气垫床上病患的体重数据。
再请配合图7,使该第二本体2再转动45度角,将空气由进气管11送入该第一本体1,空气进入该进气环12,接着转进进气空间21,由于该进气空间21刚好套置于该进气空间B141,因此空气会通过该进气空间B141送入输气管B14,此时能使气垫床的偶数气囊条组9呈现充气状态;另外,由于该第一导气空间24恰与该进气空间A131罩合,因此该输气管A13内的空气将会通过该进气空间A131顺着该第一导气空间24经该排气空间23最后再由进气空间C151转经输气管C15送出。此时,该气垫床的奇数气囊条组8呈现排气状态。
再请配合图8,使该第二本体2再转动45度角,将空气由进气管11送入该第一本体1,空气进入该进气环12,接着转进进气空间21,由于该进气空间21刚好套置于该进气空间A131,因此空气会通过该进气空间A131送入输气管A13,此时能使气垫床的奇数气囊条组8呈现充气状态。另外,此时由于挡体26恰好罩覆于该进气空间B141处,因此原本位于输气管B14内的空气无处可去,继续存留于输气管B14内,此时能使气垫床的偶数气囊条组9持续呈现充气状态,此即为本申请独特之处,能于进行换气过程中,具有挡止的作用,维持偶数气囊条组9的高度,避免过早的排气而降低高度,以增加躺卧舒适感。
再请配合图9,使该第二本体2再转动45度角,将空气由进气管11送入该第一本体1,空气进入该进气环12,接着转进进气空间21,由于该进气空间21刚好套置于该进气空间A131与进气空间B141,因此空气会通过该进气空间A131与进气空间B141送入输气管A13与输气管B14,此时能使气垫床呈现全部充气状态。
再请配合图10,使该第二本体2再转动45度角,该第二导气空间25恰好贴近于该进气空间B141,该输气管B14内的部份空气将会通过该进气空间B141顺着该第二导气空间25排入进气空间C151,最后由输气管C15送出;另外,该输气管B14内的部份空气也会进入进气空间21,再由进气环12转由侧管16排出。另外,该输气管A13内的空气,将会通过该进气空间A131顺着该进气空间21移动,部份由进气环12转由侧管16排出,部份由第二导气空间25排入进气空间C151。本申请之所以让空气由侧管16排出,是因为该侧管16与一压力传感器(图中未示)连接,其能用以检测压力值与时间的变化关系,以换算出躺卧于气垫床上病患的体重数据。
再请配合图11,使该第二本体2再转动45度角,将空气由进气管11送入该第一本体1,空气进入该进气环12,接着转进进气空间21,由于该进气空间21刚好套置于该进气空间A131,因此空气会通过该进气空间A131送入输气管A13,此时能使气垫床的奇数气囊条组8呈现充气状态;另外,由于该第一导气空间24恰与该进气空间B141罩合,因此该输气管B14内的空气将会通过该进气空间B141顺着该第一导气空间24经该排气空间23最后再由进气空间C151转经输气管C15送出。此时,该气垫床的偶数气囊条组9呈现排气状态。
再请配合图12,使该第二本体2再转动45度角,将空气由进气管11送入该第一本体1,空气进入该进气环12,接着转进进气空间21,由于该进气空间21刚好套置于该进气空间B141,因此空气会通过该进气空间B141送入输气管B14,此时能使气垫床的偶数气囊条组9呈现充气状态。另外,此时由于挡体26恰好罩覆于该进气空间A131处,因此原本位于输气管A13内的空气无处可去,继续存留于输气管A13内,此时能使气垫床的奇数气囊条组8持续呈现充气状态,此即为本申请独特之处,能于进行换气时,具有挡止之的作用,维持奇数气囊条组8的高度,以增加舒适感。
若使该第二本体2再转动45度角,即回复到图5的状态。
本申请实施时,并不需要完全依照上述流程进行,能根据需要自行调整设定该第二本体2转动的角度,以取得所需的功能。

Claims (4)

1.一种用以使气垫床换气时高度恒定的气阀结构,包括有互呈连组关系的一第一本体与一第二本体,该第二本体能相对于该第一本体旋转,其特征在于:
该第一本体,包括一进气管,该第一本体内部凹设有一进气环,该进气管内端与该进气环连通;该第一本体还包括有一输气管A、一输气管B与一输气管C,于该第一本体的进气环边缘分别设有一进气空间A、一进气空间B与一进气空间C,该输气管A的内端与该进气空间A连通,该输气管B的内端与该进气空间B连通,该输气管C的内端与该进气空间C连通;另外,该第一本体的外侧面设有一侧管,该侧管内端与该进气环连通;
该第二本体,一侧面设有一进气空间D,该进气空间D外围再设置有一挡墙,该挡墙外部设置有一排气空间;另外,该挡墙设置有一挡体,该挡体的面积分别大于该进气空间A与进气空间B的面积;该进气空间D与该第一本体的进气环邻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以使气垫床换气时高度恒定的气阀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本体中央穿设有一第一轴孔,且该第二本体中央穿设有一第二轴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以使气垫床换气时高度恒定的气阀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排气空间中隔出有一第一导气空间与一第二导气空间。
4.如权利要求1所的用以使气垫床换气时高度恒定的气阀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排气空间与该进气空间C连通。
CN201510228911.4A 2015-05-07 2015-05-07 用以使气垫床换气时高度恒定的方法与其气阀结构 Active CN1061760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28911.4A CN106176099B (zh) 2015-05-07 2015-05-07 用以使气垫床换气时高度恒定的方法与其气阀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28911.4A CN106176099B (zh) 2015-05-07 2015-05-07 用以使气垫床换气时高度恒定的方法与其气阀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76099A CN106176099A (zh) 2016-12-07
CN106176099B true CN106176099B (zh) 2019-01-29

Family

ID=574596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28911.4A Active CN106176099B (zh) 2015-05-07 2015-05-07 用以使气垫床换气时高度恒定的方法与其气阀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17609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03438B (zh) * 2017-07-28 2021-08-17 唐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气垫床的压力基准重设方法与结构
CN113558897A (zh) * 2021-07-22 2021-10-29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一种预防压力性损伤及低体温的控温系统以及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584857A5 (zh) * 1974-11-29 1977-02-15 Inventa Ag
CN2771586Y (zh) * 2005-01-31 2006-04-12 苏铭哲 气垫床的控制气阀结构
CN200999898Y (zh) * 2007-01-29 2008-01-02 陈鼎然 气垫床的节流阀组件改良构造
CN102160837A (zh) * 2011-03-02 2011-08-24 江南大学 交变式充气防褥疮床垫
CN202027837U (zh) * 2011-04-09 2011-11-09 王明燕 防潮湿床垫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584857A5 (zh) * 1974-11-29 1977-02-15 Inventa Ag
CN2771586Y (zh) * 2005-01-31 2006-04-12 苏铭哲 气垫床的控制气阀结构
CN200999898Y (zh) * 2007-01-29 2008-01-02 陈鼎然 气垫床的节流阀组件改良构造
CN102160837A (zh) * 2011-03-02 2011-08-24 江南大学 交变式充气防褥疮床垫
CN202027837U (zh) * 2011-04-09 2011-11-09 王明燕 防潮湿床垫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76099A (zh) 2016-1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76099B (zh) 用以使气垫床换气时高度恒定的方法与其气阀结构
US6604252B1 (en) Air mattress with alternate lifting function and sideguards
CN106691049A (zh) 智能枕头及智能枕头的控制方法
CN103016877B (zh) 设有逆止装置的快速接头
TW202010443A (zh) 翻身氣墊床、翻身氣囊及翻身氣墊床之翻身控制方法
CN102225032A (zh) 实施现场救治传染病患者的充气式移动负压隔离间
CN202489601U (zh) 一种充气垫
CN206660042U (zh) 流体的多功能调变装置
CN200999898Y (zh) 气垫床的节流阀组件改良构造
CN206239640U (zh) 工效翻身气垫
CN106555890B (zh) 具有泄压调节功能的进气切换阀
US20230248090A1 (en) Technically improved medical protective clothing
CN215900878U (zh) 一种肺活量提升的训练装置
CN2496333Y (zh) 充气按摩床垫
CN208838406U (zh) 一种翻身气垫
CN205459511U (zh) 翻身型防褥疮气床垫
CN106176098B (zh) 气垫床的气阀调变结构
CN109386629A (zh) 具有可调整流量的充泄气阀座
CN209897205U (zh) 一种单兵背负式中继台
CN101940526A (zh) 性保健用仿真充气人
CN209059603U (zh) 一种升降式颈托
CN219750108U (zh) 一种安全的多气室游泳圈
CN203107520U (zh) 一种护理垫
CN101732789A (zh) 呼吸苏醒器的气压调节阀
CN206761866U (zh) 一种多功能侧倾床垫及医疗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