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69011A - 一种在城市规划设计下设定视觉通廊三维尺度的核算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在城市规划设计下设定视觉通廊三维尺度的核算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69011A
CN106169011A CN201610307603.5A CN201610307603A CN106169011A CN 106169011 A CN106169011 A CN 106169011A CN 201610307603 A CN201610307603 A CN 201610307603A CN 106169011 A CN106169011 A CN 1061690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sual
vestibule
city
corridor
bui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0760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169011B (zh
Inventor
庞峰
孟丹
袁梦霄
郭翔
于佳璐
徐彤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Qingda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61030760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169011B/zh
Publication of CN1061690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690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1690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690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Z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16Z99/00Subject matter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main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城市设计规划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在城市规划设计下设定视觉通廊三维尺度的核算方法,通过对城市设计规划视觉通廊长度、宽度、目标建筑物高度的具体分析,将通廊横轴方向的建筑物进行分层限高;通廊内纵向轴线位置的建筑物高度,依视点与目标物高度关系进行具体数据核算,保证城市重要视点与代表性目标景观间通畅的视觉联系,满足城市合理视距范围内的借景、对景的规划设计要求,有效减少盲目一刀切的城市管控方式,让城市规划和历史城市保护中视觉通廊的设置有据可依,并结合城市实际环境情况进行具体核算、设计落实,保证城市设计的科学化和系统化。

Description

一种在城市规划设计下设定视觉通廊三维尺度的核算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城市设计规划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在城市规划设计下设定视觉通廊三维尺度的核算方法,特别是视觉通廊的设定位置及在不同视距条件下设定其内部三维尺度的核算方法,通过对城市设计规划视觉通廊长度、宽度、目标建筑物高度(三维尺度)的具体分析,将通廊横轴方向的建筑物进行分层限高;通廊内纵向轴线位置(不同视距)的建筑物高度,依视点与目标物高度关系进行具体数据核算,保证城市重要视点与代表性目标景观间通畅的视觉联系,满足城市合理视距范围内的借景、对景的规划设计要求,有效减少了盲目“一刀切”的城市管控方式,让城市规划和历史城市保护中视觉通廊的设置有据可依,并结合城市实际环境情况进行具体核算、设计落实,保证城市设计的科学化和系统化。
背景技术:
在历史城市保护规划中,为突出城市特色,常将具有一定高度和城市地域文化代表性的建筑物同城市各主要视点进行视线连接,使进入城市的游客能从城市的各个角度无遮挡地看到城市标志物,感受浓郁的城市地方特色,即形成城市的视觉通廊。作为保证视觉连接的重要手段,需要在通廊区域内合理控制现有建筑横轴宽度及高程关系,并严控后建建筑的高度和体量。视觉通廊采用三维度设计方式~结合通廊的横向视觉宽度、建筑高程关系,以及纵向轴(进深)方向不同视距关系条件下后建建筑物的合理高度值,综合考虑城市视觉通廊的位置及相关尺度设定。
现有的城市规划理论中对于视觉通廊的阐述仅限于基本原则的论述,缺少结合城市现状的精准技术操作方法的研究。在历史文化名城中通视线分析方面,阮仪三、王景慧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中,仅对特色景观视廊的分级控高,进行了理论论述。并结合西安旧城区保护中旧城区内、外的8条“通视走廊”设置结果进行介绍。而在实际操作中,如何结合人的视线能力及周边现有建筑物情况,进行通廊内部纵向、横向的尺度控制,没有提供具体计算依据;国内也有少量涉及视觉通廊的研究论文,例如中国艺术研究院王胜利的《视线分析与高度控制~以北京和西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为例》为题目的论文,相对较完整地论述了视觉通廊问题,但是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人的视觉能力分析中仅仅从视线角度进行分析(P19),而在观者的观察过程通常处于环视状态中。因此,只能说视线角度对通廊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对人眼视距能力的分析才是影响通廊设置的重要因素;二是论文中引入“视觉景观控制面”的概念(P23),这是一种理想的视觉环境分析,在实际工作中会出现协调原有建筑、在建建筑及待建建筑与通廊目标物之间关系的问题,而视点与目标物间高度控制,也会随着视距的变化呈现动态变化过程,仅从建筑遮蔽系数角度分析,不能全面解决实际问题;三是通廊设计不能不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强搬硬套的强制性规定。论文中对北京古城的竖向6°视角内的建筑控高,采用“建筑控制高度表”分级方式(P30),刻板而不具有实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寻求设计提供一种在城市规划设计下设定视觉通廊三维尺度的核算方法,结合现场勘测、理论分析、公式推导、实际校正等手段,通过对城市设计规划视觉通廊长度、宽度、目标建筑物高度(三维尺度)的具体分析,将通廊横轴方向的建筑物进行分层限高;通廊内纵向轴线位置(不同视距)的建筑物高度,依视点与目标物高度关系进行具体数据核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在不同视距条件下设定三维尺度的具体过程为:
第一步,将具有城市代表性、自身具有一定体量和高度的目标建筑物,与城市各主要视点进行连接,形成城市视觉通廊前期虚拟位置,按照目标物重要性分为视觉通廊和辅助通廊两大类,先选取视觉通廊的主要视点,根据城市重要交通枢纽与城市主干道位置,以及与主要目标建筑的距离,来确定视觉通廊的视点数量与位置,重要城市交通枢纽包括国际机场、火车站、长途汽车站、国道和铁路,再设定视觉通廊的目标标志物,目标标志物为代表城市文化特点、反映历史变化规律、在当地居民意识中共同认可的、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要历史保护建筑或现代建筑;然后初步确定视觉通廊的位置,将视点与目标标志物进行连接,形成视觉通廊的初步位置,作为极其重要的目标标志物,除设置主要视觉通廊外,还可配合设置多条辅助视觉通廊;
第二步:以第一步确定的视点为中心,根据正常人眼视力能力范围,划定视觉中心区、清晰衬景区和模糊衬景区,在视力的有效范围内,以目标物平面轮廓外切圆等距离外移的方式,调整确定主要视点位置;正常人眼睛清晰辨别物体细节及形状的能力范围,是以视点为中心0~100m为半径的圆形立体区域,其中50~100m范围为视觉中心区;100~300m半径的立体范围内,人眼可清晰辨别物体外轮廓及大体明暗关系,为清晰衬景区;300m半径以外范围,人的视力只能看到模糊的物体外轮廓,其他内容无法辨识,为模糊衬景区,分析视觉清晰范围的目的在于将视点与目标物的距离关系控制在视力有效范围内,使视觉通廊在保持通畅的情况下,根据城市对景的需要,合理确定主要视点的观测位置;
第三步:将所调整视点与原定目标物再次连接,形成符合视觉能力的视觉通廊最终确定位置;
第四步:根据视觉通廊在城市景观系统中的重要性,将视觉通廊宽度值分为两级,即一级视觉通廊和二级视觉通廊,各级通廊横向宽度方向分成绝对控制区及协调控制区,其宽度各不相同,视觉通廊宽度根据其在城市景观系统中的重要性来分级确定的,城市主通道与城区重要城市标志物间的视觉连线,属于城区景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确定为一级视觉通廊;以创造、保护局部街道对景,形成独特城市风貌为目的的视觉通廊,确定为二级通廊,即辅助通廊;以视点与目标标志物之间的连线作为视觉通廊的中轴线,中轴线两侧作为通廊绝对控制区,宽度为50~100m,绝对控制区两侧各划出宽度为20m的距离,作为通廊协调控制区;
第五步:在有效保证目标物的可视尺度前提下,协调观景点与景观对象间纵向高程关系,及目标物与周边环境间的横向高程关系,通廊长度与目标物可视尺度关系要求为:当L=3H时,h=1H;当L=200m时,h=1/3H;当L=300m时,h=1/2H;当L=600m时,h=2/3H,其中L为视点与目标标志物间的距离,H为目标标志物的高度,h为目标标志物可视尺度;
第六步:根据所建立的视觉通廊内不同视距建筑高度核算公式,将通廊长度、平均高度、目标物实际高度进行核算,确定通廊内各点建筑高度值,在视觉通廊内部参照目标物实际尺寸,将通廊绝对控制区和协调控制区范围内的建筑物实行分级高度控制,通廊绝对控制区非道路地带,必须严格控制现有建筑物高度,不得插建遮挡通廊视线的后续建筑物及构筑物,对过分遮挡视线的已有建筑物、构筑物应予以拆除;通廊协调控制区范围内的建筑高度应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起到协调、突出绝对控制区目标物的作用。
本发明所述视觉通廊内不同视距建筑高度核算公式的建立过程为: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GB 50357-2005)中“3.3建筑高度控制”条款为基础,建立视觉通廊内部不同视距的建筑高度核算公式:先建立坐标系,其中横坐标为视点与目标标志物间的距离L,纵坐标为目标标志物的高度H,再选取目标高h 0 和目标距离L0,然后建立任意点矩高关系式:
h=tanθ·L
· · · tan Θ = h 0 L 0 ‾
· · · h ‾ = h 0 L 0 ‾ · L
式中θ为视原点O点(viewpoint)与目标物体(the proposed objects)最高点间的连线,同水平线所构成的夹角,利用上式求解任意点建筑物高度(h1、L1)(h2、L2)(h3、L3)……,
同时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以下优点:(1)在历史城市保护规划中,视觉通廊作为保证视觉连接的重要手段,需要在通廊区域内合理控制现有建筑横轴宽度及高程关系,并严控后建建筑的高度和体量,本发明结合现场勘测、理论分析、公式推导、实际校正等手段,首次给出适合城市不同位置的视觉通廊三维计算方法~结合通廊的横向视觉宽度、建筑高程关系,以及纵向轴(进深)方向不同视距关系,根据自主研发的不同视距建筑高度核算公式,将通廊长度、平均高度、目标物实际高度进行核算,确定通廊内各点建筑高度值,综合考虑城市视觉通廊的位置及相关尺度设定;(2)通过对城市规划中视觉通廊的长度、宽度、目标建筑物高度的三维尺度分析,将通廊内横轴方向建筑物进行分层限高;通廊内纵向轴线位置(不同视距)的建筑物高度,依视点与目标物高度关系进行具体数据核算,保证城市重要视点与代表性目标景观间通畅的视觉联系,满足城市合理视距范围内的借景、对景的规划设计要求;(3)现有城市规划理论中对于视觉通廊的阐述仅限于基本原则、分级控高的论述,缺少结合城市现状的精准技术操作方法,没有提供具体设计依据,本发明所涉及的相关计算方法的建立,有效减少了盲目“一刀切”的城市管控方式,让城市规划和历史城市保护中视觉通廊的设置有据可依,并结合城市实际环境情况,代入相关数据,进行具体核算,保证城市设计的科学化和系统化;(4)本发明从人眼视距能力角度进行研究分析,并将设计中的视点校正作为重要工作程序予以强调,国内对视觉通廊的研究,还仅限于从某一固定视线角度进行分析,但观者的观察过程通常处于环视状态中,因此只能说视线角度对通廊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而从视距能力角度进行研究分析才更具实用性;(5)本申请则从视点与目标物间的高度控制,会随着视距变化呈现动态变化的特点中寻找规律,针对国内现有视觉通廊研究中的“视觉景观控制面”的概念具有推动作用,解决在实际工作中对原有建筑、在建建筑及待建建筑与通廊目标物之间的协调问题,避免了仅从刻板的建筑遮蔽系数角度分析,所带来的不能全面解决实际问题的弊端;(6)对城市视觉通廊的设定采取逐步分解、校正确定的方式,将前期的虚拟位置与人的视觉能力相结合,形成科学合理的视觉通廊最终位置;(7)在视觉有效范围内,以视点为中心,采用目标物平面轮廓外切圆等距离偏移的方式,调整、确定主要视点位置,从环视的视觉角度将视觉景观区分为视觉中心区、清晰衬景区、模糊衬景区,分析视觉清晰范围的目的,在于将视点与目标物的距离关系控制在视力有效范围内,使视觉通廊在保持通畅的情况下,多层次引用不同视距景观,根据城市对景的需要,合理确定主要视点的观测位置,创造视觉层次;(8)根据视觉通廊在城市景观系统中的重要性,将通廊宽度值分为两级,即一级视觉通廊和二级视觉通廊,并按照景观的控制强度,分别确定不同宽度的绝对控制区及协调控制区,使通廊内部的控制更具灵活性,主次关系分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作流程原理示意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喀什主要交通路线与枢纽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喀什老城区视觉通廊位置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远望时人的视力清晰度范围分析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视觉通廊中对原视觉控制点拟调整的新视点位置。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根据人的视觉能力调整的新视点最终确定位置。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喀什老城区视觉通廊调整后位置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喀什老城区一级视觉通廊位置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喀什老城区二级视觉通廊位置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高台民居的视觉通廊数量与位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本实施例以以新疆喀什为例,在不同视距条件下设定三维尺度,具体过程为:
第一步:喀什所确定的位于主要交通路线与枢纽的市区视点有四个:
视点1:喀什国际机场、国际长途汽车站的人流进入市区的迎宾大道交叉点;
视点2:喀什火车站的客流由315国道与世纪大道交叉点;
视点3:喀什市南侧城南绕城高速和315国道向北进入市区的车流在克孜都维路(健康路)与解放南路交叉路口的汇聚点;
视点4:城区东侧314国道的车流延西域大道向东进入市区的道路西端点。
喀什的悠久历史,给它带来大量的古城遗址、伊斯兰教建筑古迹~麻扎、经文学校等文物建筑,在科研工作中通过实际测绘和权衡,确定能成为喀什城市标志的建筑物或构筑物,自身顶点海拔高度至少应该在1295.00m以上,结合当地居民调查问卷结果与当地主管部门意见,确定以下重要历史建筑作为城市标志物:艾提尕尔清真寺、老城高台民居、伊斯坎德尔王墓、玉素甫·哈斯·哈吉甫墓;通过对喀什市现场考察研究可得到七条主要视觉通廊:
通廊一:视线控制点1(1-THE VIEWPOINT)至艾提尕尔清真寺;
通廊二:视线控制点1(1-THE VIEWPOINT)至高台民居中心点;
通廊三:视线控制点2(2-THE VIEWPOINT)至艾提尕尔清真寺(穿过高台民居中心点);
通廊四:视线控制点3(3-THE VIEWPOINT)至艾提尕尔清真寺;
通廊五:视线控制点3(3-THE VIEWPOINT)至高台民居中心点;
通廊六:视线控制点4(4-THE VIEWPOINT)至艾提尕尔清真寺;
辅助通廊:作为重要的历史文物建筑——伊斯坎德尔王墓和玉素甫·哈斯·哈吉甫墓从城市街道对景角度设立辅助视觉通廊;
第二步:以第一步确定的视点为中心,根据正常人眼视力能力范围,划定视觉中心区、清晰衬景区和模糊衬景区(如图3所示),在视力的有效范围内,以目标物平面轮廓外切圆等距离外移的方式,调整确定主要视点位置;以喀什老城区中心点为第一基准点,同时再以高台民居中心点为第二基准点,各以距离圆心最远点的目标景观地域边线为半径画外切圆,向外偏移600m作为模糊衬景区视点的边缘位置,圆边与视线控制点至目标标志物连线的交点(即图4中A~G点)位置,目标标志物即成为模糊衬景;根据人的视觉能力调整的新视点最终确定位置如图6所示,图6中圆周上A’~G’各点,就是根据人眼视觉能力将目标物作为模糊衬景使用的极限距离。A’~G’各点确定为最终视觉通廊视点位置;
第三步:将所调整视点与原定目标物再次连接,形成符合视觉能力的视觉通廊最终确定位置,喀什老城区视觉通廊调整后位置图如图7所示,调整后通廊位置为:
通廊一:视线控制点1(1-THE VIEWPOINT)至艾提尕尔清真寺(国际机场人流);
通廊二:视线控制点1(1-THE VIEWPOINT)至高台民居中心点(国际机场人流);
通廊三:视线控制点2(2-THE VIEWPOINT)至艾提尕尔清真寺(火车站人流);
通廊四:视线控制点3(3-THE VIEWPOINT)至艾提尕尔清真寺(城南绕城高速和315国道人流);
通廊五:视线控制点3(3-THE VIEWPOINT)至高台民居中心点(城南绕城高速和315国道人流);
通廊六:视线控制点4(4-THE VIEWPOINT)至艾提尕尔清真寺(314国道人流);
通廊七:视线控制点7(7-THE VIEWPOINT)至高台民居中心点(314国道人流);
辅助通廊:从市中心至伊斯坎德尔王墓和玉素甫·哈斯·哈吉甫墓,形成道路对景,设立辅助视觉通廊(城市主要道路人流)。
第四步:根据通廊在城市景观系统中的重要性,将视觉通廊宽度值分为两级,即一级视觉通廊和二级视觉通廊,各级通廊横向宽度方向分成绝对控制区及协调控制区,其宽度各不相同,喀什老城区内部形成的“通廊A”~“通廊L”为一级视觉通廊,即通廊绝对控制区宽度100m,协调控制区宽度两侧各20m;老城区内部形成的“通廊M”~“通廊T”为二级视觉通廊。即通廊绝对控制区宽度50m,协调控制区宽度两侧各20m;
第五步:在有效保证目标物的可视尺度前提下,协调观景点与景观对象间纵向高程关系,及目标物与周边环境间的横向高程关系,通廊长度与目标物可视尺度关系要求为:当L=3H时,h=1H;当L=200m时,h=1/3H;当L=300m时,h=1/2H;当L=600m时,h=2/3H,其中L为视点与目标标志物间的距离,H为目标标志物的高度,h为目标标志物可视尺度;
第六步:根据所建立的视觉通廊内不同视距建筑高度核算公式,将通廊长度、平均高度、目标物实际高度进行核算,确定通廊内各点建筑高度值,在视觉通廊内部参照目标物实际尺寸,将通廊绝对控制区和协调控制区范围内的建筑物实行分级高度控制,通廊绝对控制区非道路地带,必须严格控制现有建筑物高度,不得插建遮挡通廊视线的后续建筑物及构筑物,对过分遮挡视线的已有建筑物、构筑物应予以拆除;通廊协调控制区范围内的建筑高度应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起到协调、突出绝对控制区目标物的作用。
本实施例所述视觉通廊内不同视距建筑高度核算公式的建立过程为: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GB 50357-2005)中“3.3建筑高度控制”条款为基础,建立视觉通廊内部不同视距的建筑高度核算公式:先建立坐标系,其中横坐标为视点与目标标志物间的距离L,纵坐标为目标标志物的高度H,再选取目标高h 0 和目标距离L0,然后建立任意点矩高关系式:
h=tanθ·L
· · · tan Θ = h 0 L 0 ‾
· · · h ‾ = h 0 L 0 ‾ · L
式中θ为视原点O点(viewpoint)与目标物体(the proposed objects)最高
点间的连线,同水平线所构成的夹角,利用上式求解任意点建筑物高度(h1、L1)(h2、L2)(h3、L3)……,
同时
以新疆喀什玉素甫·哈斯·哈吉甫墓为例:L0=200M,要求目标物可视高度为1/3,即h0>10.933M;通视走廊内建筑物矩高比关系式为:
h ‾ = 10.933 200 L
拟L=50
h ‾ = 10.933 200 × 50
h=2.733
即在目标物为16.400M,视距为200M的通视走廊内部,距离目标物为150M距离上,可保证视觉通畅的建筑物限高为2.733M。
将现有视觉通视走廊进行加权运算,可得到各通视走廊的平均高度值:
根据目标物实际高度,可将喀什老城区视觉通廊内建筑高度确定为:
表3喀什老城区视觉通廊区域建筑高度控制表
本实施例得到的喀什市老城区视觉通廊设计结论如下:
(1)喀什老城区内部视觉通廊共计18条:一级视觉通廊为城市重要交通枢纽至老城核心区中心的视觉联系通道,共计11条。“通廊A”~“通廊L”为一级视觉通廊。即通廊绝对控制区宽度100M,协调控制区宽度两侧各20M;
二级视觉通廊为城市主要街道视点与城市标志建筑物的街区对景视觉通道,共计7条。“通廊M”~“通廊T”为二级视觉通廊。即通廊绝对控制区宽度50M,协调控制区宽度两侧各20M;
一级视觉通廊内部建筑高度根据目标物的实际高度,可以分成≤3M、≤4M、≤5M、≤6M、≤7M、≤9M六种高度,绝对控制区为≤3M、≤4M、≤5M、≤6M四种建筑高度,协调控制区为≤7M、≤9M两种建筑高度;
(2)喀什市老城区高台民居视觉通廊共计5条:皆为一级视觉通廊~即通廊C、E、F、H、G,视觉通廊绝对控制区内建筑高度应≤3M,协调控制区内部建筑高度应≤7M。

Claims (2)

1.一种在城市规划设计下设定视觉通廊三维尺度的核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不同视距条件下设定三维尺度的具体过程为:
第一步,将具有城市代表性、自身具有体量和高度的目标建筑物,与城市各主要视点进行连接,形成城市视觉通廊前期虚拟位置,按照目标物重要性分为视觉通廊和辅助通廊两大类,先选取视觉通廊的主要视点,根据城市重要交通枢纽与城市主干道位置,以及与主要目标建筑的距离,来确定视觉通廊的视点数量与位置,重要城市交通枢纽包括国际机场、火车站、长途汽车站、国道和铁路,再设定视觉通廊的目标标志物,目标标志物为代表城市文化特点、反映历史变化规律、在当地居民意识中共同认可的、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要历史保护建筑或现代建筑;然后初步确定视觉通廊的位置,将视点与目标标志物进行连接,形成视觉通廊的初步位置,作为极其重要的目标标志物,除设置主要视觉通廊外,还可配合设置多条辅助视觉通廊;
第二步:以第一步确定的视点为中心,根据正常人眼视力能力范围,划定视觉中心区、清晰衬景区和模糊衬景区,在视力的有效范围内,以目标物平面轮廓外切圆等距离外移的方式,调整确定主要视点位置;正常人眼睛清晰辨别物体细节及形状的能力范围,是以视点为中心0~100m为半径的圆形立体区域,其中50~100m范围为视觉中心区;100~300m半径的立体范围内,人眼可清晰辨别物体外轮廓及大体明暗关系,为清晰衬景区;300m半径以外范围,人的视力只能看到模糊的物体外轮廓,其他内容无法辨识,为模糊衬景区,分析视觉清晰范围的目的在于将视点与目标物的距离关系控制在视力有效范围内,使视觉通廊在保持通畅的情况下,根据城市对景的需要,合理确定主要视点的观测位置;
第三步:将所调整视点与原定目标物再次连接,形成符合视觉能力的视觉通廊最终确定位置;
第四步:根据视觉通廊在城市景观系统中的重要性,将视觉通廊宽度值分为两级,即一级视觉通廊和二级视觉通廊,各级通廊横向宽度方向分成绝对控制区及协调控制区,其宽度各不相同,视觉通廊宽度根据其在城市景观系统中的重要性来分级确定的,城市主通道与城区重要城市标志物间的视觉连线,属于城区景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确定为一级视觉通廊;以创造、保护局部街道对景,形成独特城市风貌为目的的视觉通廊,确定为二级通廊,即辅助通廊;以视点与目标标志物之间的连线作为视觉通廊的中轴线,中轴线两侧作为通廊绝对控制区,宽度为50~100m,绝对控制区两侧各划出宽度为20m的距离,作为通廊协调控制区;
第五步:在有效保证目标物的可视尺度前提下,协调观景点与景观对象间纵向高程关系,及目标物与周边环境间的横向高程关系,通廊长度与目标物可视尺度关系要求为:当L=3H时,h=1H;当L=200m时,h=1/3H;当L=300m时,h=1/2H;当L=600m时,h=2/3H,其中L为视点与目标标志物间的距离,H为目标标志物的高度,h为目标标志物可视尺度;
第六步:根据所建立的视觉通廊内不同视距建筑高度核算公式,将通廊长度、平均高度、目标物实际高度进行核算,确定通廊内各点建筑高度值,在视觉通廊内部参照目标物实际尺寸,将通廊绝对控制区和协调控制区范围内的建筑物实行分级高度控制,通廊绝对控制区非道路地带,必须严格控制现有建筑物高度,不得插建遮挡通廊视线的后续建筑物及构筑物,对过分遮挡视线的已有建筑物、构筑物应予以拆除;通廊协调控制区范围内的建筑高度应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起到协调、突出绝对控制区目标物的作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在城市规划设计下设定视觉通廊三维尺度的核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视觉通廊内不同视距建筑高度核算公式的建立过程为: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中“3.3建筑高度控制”条款为基础,建立视觉通廊内部不同视距的建筑高度核算公式:先建立坐标系,其中横坐标为视点与目标标志物间的距离L,纵坐标为目标标志物的高度H,再选取目标高h 0 和目标距离L0,然后建立任意点矩高关系式:
h ‾ = t a n θ · L
式中θ为视原点O点与目标物体最高点间的连线同水平线所构成的夹角,利用上式求解任意点建筑物高度(h1、L1)(h2、L2)(h3、L3)……,同时
CN201610307603.5A 2016-05-10 2016-05-10 一种在城市规划设计下设定视觉通廊三维尺度的核算方法 Active CN1061690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07603.5A CN106169011B (zh) 2016-05-10 2016-05-10 一种在城市规划设计下设定视觉通廊三维尺度的核算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07603.5A CN106169011B (zh) 2016-05-10 2016-05-10 一种在城市规划设计下设定视觉通廊三维尺度的核算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69011A true CN106169011A (zh) 2016-11-30
CN106169011B CN106169011B (zh) 2019-02-22

Family

ID=573589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07603.5A Active CN106169011B (zh) 2016-05-10 2016-05-10 一种在城市规划设计下设定视觉通廊三维尺度的核算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169011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77800A (zh) * 2017-12-21 2018-05-01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一种城市道路景观规划方法
CN111213191A (zh) * 2017-10-19 2020-05-29 大陆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创建视距集合的方法和视距采集装置
CN113642077A (zh) * 2021-08-16 2021-11-12 青岛理工大学 城市快行交通环境的视线通廊规划设计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39665A (zh) * 2013-06-20 2014-12-24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gis的视觉景观影响定量评价方法
CN105469410A (zh) * 2015-12-03 2016-04-06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一种基于gis的景观视域分析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39665A (zh) * 2013-06-20 2014-12-24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gis的视觉景观影响定量评价方法
CN105469410A (zh) * 2015-12-03 2016-04-06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一种基于gis的景观视域分析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童滋雨: "基于视线的建筑高度控制GIS模型研究", 《2009全国建筑院系建筑数字技术教学研讨会》 *
苏东宾 等: "浅谈如何通过建筑物高度控制来形成良好的城市景观", 《国际城市规划》 *
郑阳: "城市视线通廊控制方法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Ⅱ辑》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13191A (zh) * 2017-10-19 2020-05-29 大陆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创建视距集合的方法和视距采集装置
US11482101B2 (en) 2017-10-19 2022-10-25 Continental Automotive Gmbh Method for generating a visual range collection and visual range collecting device
CN107977800A (zh) * 2017-12-21 2018-05-01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一种城市道路景观规划方法
CN113642077A (zh) * 2021-08-16 2021-11-12 青岛理工大学 城市快行交通环境的视线通廊规划设计方法及系统
CN113642077B (zh) * 2021-08-16 2023-09-15 青岛理工大学 城市快行交通环境的视线通廊规划设计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69011B (zh) 2019-0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Gu et al. Spatial planning for urban ventilation corridors by urban climatology
Gordon et al. Gross density and new urbanism: Comparing conventional and new urbanist suburbs in Markham, Ontario
CN106169011A (zh) 一种在城市规划设计下设定视觉通廊三维尺度的核算方法
Garnero et al. Visibility analysis in urban spaces: a raster-based approach and case studies
Farhan et al. Revitalizing the historical center of Al-Najaf city in Iraq: learning from the British conservation experiences
CN108763775B (zh) 一种基于限制因素对高速公路进行立体改扩建的定线方法及其系统
CN105469410A (zh) 一种基于gis的景观视域分析方法
Lin et al. Bird eye analysis of skyline views from an elevated recreation trail—The case of the Fu Forest Trail, Fuzhou, China
Liu et al. The research on the impact assessment of visual landscape of country parks in Beijing
Van der Hoeven et al. Developing Rotterdam’s skyline
CN113361144B (zh) 一种基于bim的道路驾驶模拟环境建立方法
CN114971061A (zh) 一种应急救援基地选址优化方法
Ren et al. Gis-Based Viewshed Analysis on the Conservation Planning of Historic Towns: The Case Study of Xinchang, Shanghai
Dedekargınoğlu Architecture of the state: Ankara istasyon caddesi in the late ottoman and early republican periods
Kolontay Spatial Navigation Modelling Technology in Urban Planning Project
Zhang et al. Mountain View Corridor Protection Urban Design Hefei City Dashu Hill Area
Mo Study on urban morphology from perspective of thermal environment mitigation for a grid pattern city in tropical zone
Kocak et al. A Digital-based Model Proposal for Optimum Building Orientation in Architecture in Ecological Context
Kurniawan et al. Building conservation base on assessment of facade quality on Basuki Rachmat Street, Malang
Thabit et al. The Environmental Dimension and its Impact on the Sustainability of the Road Network in Ramadi City
Sazak et al. Three Dimensional Digital Terrain Model Approach for the Projection of Urban Silhoutte–The Case of Edirne
Sun et 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otential of Public Space in Traditional Villages: Taking Yincheng, Shanx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De Abreu et al. Vulnerability on the way to school
Teodor et al. A Roman frontier crossing the City
Samy Abdeen ANALYTICAL METHODOLOGY FOR REGENERATING URBAN IDENTITY AS A SUSTAINABLE CULTURAL HERITAGE LANDMARK IN EGYPT, CASE STUDY: EGYPTIAN MUSEUM (G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