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62877A -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62877A
CN106162877A CN201510194372.7A CN201510194372A CN106162877A CN 106162877 A CN106162877 A CN 106162877A CN 201510194372 A CN201510194372 A CN 201510194372A CN 106162877 A CN106162877 A CN 1061628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gw
base station
sends
terminal
me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9437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162877B (zh
Inventor
丁颖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cells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icells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icells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icells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19437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162877B/zh
Publication of CN1061628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628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1628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628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其中,该方法包括:第一基站的第一本地网关LGW接收发送至终端的下行数据;在确定该终端为空闲状态时,该第一LGW向该第一基站发送寻呼指令,以便该第一基站根据该寻呼指令与该终端建立连接;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接收到该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一连接建立消息时,该第一LGW通过该第一基站将该下行数据发送至该终端。本发明解决了在数据传输过程中资源浪费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定义的EPS(Evolved Packet System,演进分组系统)系统中,对于网络发起的业务请求过程,SGW(Serving Gateway,服务网关)在收到发往一个空闲状态终端的数据包后,会向终端可能驻留的位置区内的基站发送寻呼消息,这些基站会在自己覆盖范围内寻呼该终端。终端收到寻呼消息后,发起业务请求流程,并建立与SGW之间的链路连接,之后SGW把缓存的发往该终端的数据包通过该链路连接发送至终端。
但是,由于寻呼本身需要占用基站宝贵的空中接口资源,终端可能驻留的跟踪区域内的所有基站都要对该终端进行寻呼,从而浪费基站的空口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以至少解决在数据传输过程中资源浪费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包括:
第一基站的第一本地网关LGW接收发送至终端的下行数据;在确定所述终端为空闲状态时,所述第一LGW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寻呼指令,以便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寻呼指令与所述终端建立连接;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接收到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一连接建立消息时,所述第一LGW通过所述第一基站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至所述终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设备,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发送至终端的下行数据;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在确定所述终端为空闲状态时,向第一基站发送寻呼指令,以便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寻呼指令与所述终端建立连接;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接收到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一连接建立消息时,通过所述第一基站将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下行数据发送至所述终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基站的第一LGW(Local Gateway,本地网关)接收发送至终端的下行数据,并在确定该终端为空闲状态时,向该第一基站发送寻呼指令,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接收到该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一连接建立消息时,通过该第一基站将该下行数据发送至该终端,这样,通过LGW进行数据缓存和寻呼,节约了宏基站的寻呼资源,解决了在数据传输过程中资源浪费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可选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种可选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四种可选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数据传输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可选的数据传输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种可选的数据传输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四种可选的数据传输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五种可选的数据传输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六种可选的数据传输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102、第一基站的第一LGW接收发送至终端的下行数据。
其中,该第一LGW在接收到该下行数据后,缓存该下行数据。
步骤S104、在确定该终端为空闲状态时,该第一LGW向该第一基站发送寻呼指令,以便该第一基站根据该寻呼指令与该终端建立连接。
其中,在确定该第一LGW上没有该终端对应的第一LGW和第一基站之间的数据隧道时,则确定该终端为空闲状态。
步骤S106、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接收到该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一连接建立消息时,该第一LGW通过该第一基站将该下行数据发送至该终端。
其中,该第一LGW可以设置定时器,在该第一LGW向该第一基站发送寻呼指令时,启动该定时器,并记录第一预设时间段。
可选地,在步骤S106中,第一LGW通过该第一基站将该下行数据发送至该终端可以为:建立该终端与该第一LGW的承载,通过该承载将该下行数据发送至该终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增强第一L-GW,使其支持S1-U和S1-MME(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移动管理模块)的接口数据的解析功能,实现直接协商建立承载(如EPS(Evolved Packet System,演进分组系统)承载)的能力,从而建立终端到第一基站以及第一基站到第一LGW的连接,避免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对核心网过多的信令冲击,进一步降低第一基站对核心网的信令负荷。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基站的第一LGW接收发送至终端的下行数据,并在确定该终端为空闲状态时,向该第一基站发送寻呼指令,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接收到该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一连接建立消息时,通过该第一基站将该下行数据发送至该终端,这样,通过在LGW进行数据缓存和寻呼,节约了宏基站的寻呼资源,解决了在数据传输过程中资源浪费的技术问题。
可选地,在该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未接收到该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一连接建立消息时,该第一LGW通过连接隧道向至少一个第二基站的第二LGW发送第一下行数据通知消息,其中,该第一下行数据通知消息包括该终端的标识信息,以便该至少一个第二基站根据该终端的标识信息与该终端建立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二LGW向该第一LGW发送第二连接建立消息;
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接收到该第二LGW发送的该第二连接建立消息时,该第一LGW通过该连接隧道将该下行数据发送至该第二LGW,以便该第二LGW通过该第二基站将该下行数据发送至该终端。
其中,该第一LGW可以向终端注册的位置区域内的全部第二基站的第二LGW发送该第一下行数据通知消息,该第二LGW在接收到该第一下行数据通知消息后,通过内部命令触发第二基站对该终端进行寻呼,该内部命令包括该终端的标识信息,该第二基站根据该终端的标识信息与该终端建立连接并向该第一LGW发送第二连接建立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该第一LGW向终端注册的位置区域内的全部第二基站的第二LGW发送该第一下行数据通知消息时,启动定时器,并记录第二预设时间,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接收到该第二LGW发送的该第二连接建立消息时,该第一LGW通过该连接隧道将该下行数据发送至该第二LGW,以便该第二LGW通过该第二基站将该下行数据发送至该终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增强第二L-GW,使其支持S1-U和S1-MME的接口数据的解析功能,实现直接协商建立承载(如EPS承载)的能力,从而建立终端到第二基站以及第二基站到第二LGW的连接,避免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对核心网过多的信令冲击,进一步降低第一基站对核心网的信令负荷。
另外,在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该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未接收到该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一连接建立消息时,该第一LGW也可以删除该缓存的下行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可以包括小基站。
可选地,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未接收到该第二LGW发送的第二连接建立消息时,该第一LGW将该下行数据发送至SGW。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LGW将该下行数据发送至SGW后,SGW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通过宏基站向终端发起寻呼,并将下行数据发送至SGW,从而避免了对全部第二基站的寻呼,节约了空口资源。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以下各实施例中描述的宏基站是指传统的蜂窝基站,部署在运营商网络内实现广覆盖,且覆盖范围较大,可以服务的用户较多,通常覆盖半径至少可以达到500米,甚至达到1000米左右;描述的小基站是指用于覆盖热点、盲点的覆盖范围较小的基站,位于本地局域网内,其覆盖面积小,服务的用户比宏基站少,通常指的小基站的覆盖半径小于500米;在功能上,宏基站可以提供广覆盖,负责控制信令,而小基站则可以提供用户数据增强,负责全部或者部分的用户业务数据。本发明中的宏基站和小基站的划分没有严格的限定,仅为两类覆盖不同的基站。
方式一:在第一LGW将该下行数据发送至SGW后,该SGW向MME发送第二下行数据通知消息,其中,该第二下行数据通知消息包括该终端对应的宏基站的寻呼指示消息,以便该MME根据该寻呼指示消息通过该宏基站向该终端发送寻呼消息;在该终端根据该寻呼消息通过该宏基站与该SGW建立连接后,该SGW通过宏基站将该下行数据发送至该终端。
方式二:在该第一LGW将该下行数据发送至SGW后,MME接收该SGW发送的第三下行数据通知消息,MME接收该SGW发送的第三下行数据通知消息,并根据该第三下行数据通知消息向该至少一个第二基站发送寻呼消息;其中,该寻呼消息包括寻呼标识;
在该寻呼标识指示该至少一个第二基站中的宏基站发起寻呼时,该至少一个第二基站中的宏基站建立该终端与该SGW的连接,以便该SGW通过该宏基站将该下行数据发送至该终端,其中,该至少一个第二基站中的小基站不发起寻呼。
在本发明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寻呼标识可以包括预置位,当该预置位被置为0时,该至少一个第二基站中的小基站向终端发起寻呼(即该至少一个第二基站中的宏基站和小基站都向该终端发起寻呼),当该预置位被置为1时,该至少一个第二基站中的宏基站向该终端发起寻呼,而至少一个第二基站中的小基站不向该终端发起寻呼,当然,该预置位也可以设置成:当该预置位被置为1时,该至少一个第二基站中的小基站向终端发起寻呼(即该至少一个第二基站中的宏基站和小基站都向该终端发起寻呼),当该预置位被置为0时,该至少一个第二基站中的宏基站向该终端发起寻呼,而至少一个第二基站中的小基站不向该终端发起寻呼,上述只是举例说明,本发明对该预置位的设置不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该寻呼标识还可以指示至少一个第二基站中的小基站不向终端发起寻呼,则该至少一个第二基站中的小基站不向该终端发起寻呼,而该至少一个第二基站中的宏基站向该终端发起寻呼,并建立该终端与该SGW的连接,以便该SGW通过该宏基站将该下行数据发送至该终端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由上可知,方式一与方式二的区别在于,方式一是通过SGW向MME发送的第二下行数据通知消息中携带宏基站的寻呼指示消息,使得MME通过宏基站向终端发起寻呼,以使得该SGW通过该宏基站将该下行数据发送至该终端;方式二中则是MME在接收到SGW发送的第三下行数据通知消息后,向全部基站(包括小基站和宏基站)发送寻呼消息且该寻呼消息中携带寻呼标识,使得接收到该寻呼标识的宏基站向该终端发起寻呼,建立该终端与该SGW的连接,以使得该SGW通过该宏基站将该下行数据发送至该终端,其中,该至少一个第二基站中的小基站不向终端发起寻呼。
可选地,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未接收到该第二LGW发送的第二连接建立消息时,该第一LGW删除缓存的该下行数据。
可选地,在通过连接隧道向第二LGW发送第一下行数据通知消息前,该第一LGW建立与该第二LGW之间的连接隧道。
具体地,连接隧道的建立可以包括以下两种实现方式:
方式一、该第一LGW根据本地网段内的IP地址向该IP地址对应的设备发送回环应答报文;在该第二LGW接收到该回环应答报文后,该第一LGW接收该第二LGW根据该回环应答报文发送的回环响应报文,并向该第二LGW发送隧道建立请求消息;在接收到该第二LGW根据该隧道建立请求消息发送的隧道建立响应消息后,该第一LGW与该第二LGW建立该连接隧道。
需要说明的是,在方式一中,第一LGW根据本地网段内的IP地址(如一栋楼的本地路由器内部网段、或者一个小区的本地路由器内部网段等)发送回环应答报文(Ping报文),在该第二LGW接收到该第一LGW发送的回环应答报文后,则向该第一LGW发送隧道建立请求消息,在该连接隧道建立成功后,记录该第二LGW对应的第二基站的小区标识。
方式二、该第一LGW从网管设备中获取该第二LGW的IP地址,其中,该网管设备中存储有本地网段内的全部基站分别对应的LGW的IP地址,该第一LGW根据该第二LGW的IP地址向该第二LGW发送隧道建立请求消息,在接收到该第二LGW根据该隧道建立请求消息发送的隧道建立响应消息后,该第一LGW与该第二LGW建立该连接隧道。
需要说明的是,在方式二中,在本地网段的路由器侧,部署一个网管设备,所有的基站在开机后均主动连接到该网管设备进行注册,该网管设备则记录全部注册的基站的本地IP地址。第一LGW向网管设备查询本网段内的其他基站的IP地址,并主动发起隧道建立的流程,和其他基站的第二LGW建立连接隧道。在该连接隧道建立成功后,记录该第二LGW对应的第二基站的小区标识。
由上可知,方式一是向本地网段内全部IP地址对应的设备发送回环应答报文,若该第一LGW接收到回环响应报文,则发送隧道建立请求消息,由于第一LGW不知道接收的回环响应报文的发送端是否是第二基站的第二LGW,因此,若该发送端是除第二基站的第二LGW以外的其他设备,则该第一LGW不会收到隧道建立响应消息,若该发送端是第二基站的第二LGW,则该第二LGW向该第一LGW发送该隧道建立响应消息,并与该第一LGW建立连接隧道。在该连接隧道建立成功后,记录该第二LGW对应的第二基站的小区标识;方式二是第一LGW从网管设备中获取全部第二基站的第二LGW的IP地址,并根据该第二LGW的IP地址向该第二LGW发送隧道建立请求消息,在接收到该第二LGW根据该隧道建立请求消息发送的隧道建立响应消息后,该第一LGW与该第二LGW建立该连接隧道。
因此,方式一与方式二的区别在于,方式一是向本地网段内全部IP地址对应的设备发送回环应答报文,若该第一LGW接收到回环响应报文,则发送隧道建立请求消息,采用方式一,该隧道建立请求消息可能并不是发送至第二LGW的,也可能是其他设备,而在方式二中,只需要根据获取的第二LGW的IP地址向第二LGW发送隧道建立请求消息,从而完成连接隧道的建立。因此,采用方式二能够减少信令的交互,节约网络资源。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LGW可以合设在第一基站中,也可以是独立于第一基站设置的设备,同样地,上述第二LGW可以合设在第二基站中,也可以是独立于第二基站设置的设备,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基站的第一LGW接收发送至终端的下行数据,并在确定该终端为空闲状态时,向该第一基站发送寻呼指令,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接收到该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一连接建立消息时,通过该第一基站将该下行数据发送至该终端,这样,通过LGW进行数据缓存和寻呼,节约了宏基站的寻呼资源,解决了在数据传输过程中资源浪费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基站为小基站,即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基站可以为第一小基站,第二基站可以为第二小基站,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该方法包括:
步骤S201、第一小基站的第一LGW接收并缓存发送至终端的下行数据。
步骤S202、在确定该终端为空闲状态时,该第一LGW向该第一小基站发送寻呼指令。
其中,在确定该第一LGW上没有该终端对应的第一LGW和第一小基站之间的数据隧道时,则确定该终端为空闲状态。
步骤S203、该第一小基站根据该寻呼指令与该终端建立连接。
步骤S204、在连接建立后,第一LGW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接收到该第一小基站发送的第一连接建立消息。
其中,该第一LGW可以设置定时器,在该第一LGW向该第一小基站发送寻呼指令时,启动该定时器,并记录第一预设时间段。
步骤S205、第一LGW将缓存的下行数据发送至第一小基站。
步骤S206、第一小基站在接收到该第一LGW发送的下行数据后,将该下行数据发送至终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增强第一L-GW,使其支持S1-U和S1-MME的接口数据的解析功能,实现直接协商建立承载(如EPS承载)的能力,从而建立终端到第一小基站以及第一小基站到第一LGW的连接,避免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对核心网过多的信令冲击,进一步降低第一小基站对核心网的信令负荷。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LGW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未接收到该第一小基站发送的第一连接建立消息时,删除缓存的下行数据。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通过LGW进行数据缓存和寻呼,节约了宏基站的寻呼资源,解决了在数据传输过程中资源浪费的技术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上述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发明所必须的。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基站为小基站,即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基站可以为第一小基站,第二基站可以为第二小基站,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该方法包括:
步骤S301、第一小基站的第一LGW接收并缓存发送至终端的下行数据。
步骤S302、在确定该终端为空闲状态时,该第一LGW向该第一小基站发送寻呼指令。
其中,在确定该第一LGW上没有该终端对应的第一LGW和第一小基站之间的数据隧道时,则确定该终端为空闲状态。
步骤S303、该第一小基站根据该寻呼指令与该终端建立连接。
步骤S304、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未接收到该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一连接建立消息时,该第一LGW建立与该第二LGW之间的连接隧道。
具体地,连接隧道的建立可以包括以下两种实现方式:
方式一、该第一LGW根据本地网段内的IP地址向该IP地址对应的设备发送回环应答报文;在该第二LGW接收到该回环应答报文后,该第一LGW接收该第二LGW根据该回环应答报文发送的回环响应报文,并向该第二LGW发送隧道建立请求消息;在接收到该第二LGW根据该隧道建立请求消息发送的隧道建立响应消息后,该第一LGW与该第二LGW建立该连接隧道。
需要说明的是,在方式一中,第一LGW根据本地网段内的IP地址(如一栋楼的本地路由器内部网段、或者一个小区的本地路由器内部网段等)发送回环应答报文(Ping报文),在该第二LGW接收到该第一LGW发送的回环应答报文后,则向该第一LGW发送隧道建立请求消息,在该连接隧道建立成功后,记录该第二LGW对应的第二小基站的小区标识。
方式二、该第一LGW从网管设备中获取该第二LGW的IP地址,其中,该网管设备中存储有本地网段内的全部小基站分别对应的LGW的IP地址,该第一LGW根据该第二LGW的IP地址向该第二LGW发送隧道建立请求消息,在接收到该第二LGW根据该隧道建立请求消息发送的隧道建立响应消息后,该第一LGW与该第二LGW建立该连接隧道。
需要说明的是,在方式二中,在本地网段的路由器侧,部署一个网管设备,所有的小基站在开机后均主动连接到该网管设备进行注册,该网管设备则记录全部注册的小基站的本地IP地址。第一LGW向网管设备查询本网段内的其他小基站的IP地址,并主动发起隧道建立的流程,和其他小基站的第二LGW建立连接隧道。在该连接隧道建立成功后,记录该第二LGW对应的第二小基站的小区标识。
由上可知,方式一是向本地网段内全部IP地址对应的设备发送回环应答报文,若该第一LGW接收到回环响应报文,则发送隧道建立请求消息,由于第一LGW不知道接收的回环响应报文的发送端是否是第二小基站的第二LGW,因此,若该发送端是除第二小基站的第二LGW以外的其他设备,则该第一LGW不会收到隧道建立响应消息,若该发送端是第二小基站的第二LGW,则该第二LGW向该第一LGW发送该隧道建立响应消息,并与该第一LGW建立连接隧道。在该连接隧道建立成功后,记录该第二LGW对应的第二小基站的小区标识;方式二是第一LGW从网管设备中获取全部第二小基站的第二LGW的IP地址,并根据该第二LGW的IP地址向该第二LGW发送隧道建立请求消息,在接收到该第二LGW根据该隧道建立请求消息发送的隧道建立响应消息后,该第一LGW与该第二LGW建立该连接隧道。
因此,方式一与方式二的区别在于,方式一是向本地网段内全部IP地址对应的设备发送回环应答报文,若该第一LGW接收到回环响应报文,则发送隧道建立请求消息,采用方式一,该隧道建立请求消息可能并不是发送至第二LGW的,也可能是其他设备,而在方式二中,只需要根据获取的第二LGW的IP地址向第二LGW发送隧道建立请求消息,从而完成连接隧道的建立。因此,采用方式二能够减少信令的交互,节约网络资源。
步骤S305、第一LGW通过连接隧道向至少一个第二小基站的第二LGW发送第一下行数据通知消息。
其中,该第一LGW可以设置定时器,在该第一LGW向该第一小基站发送寻呼指令时,启动该定时器,并记录第一预设时间段。
其中,该第一下行数据通知消息包括该终端的标识信息。
步骤S306、该第二LGW在接收到该第一下行数据通知消息后,通过内部命令将该终端的标识信息发送至第二小基站。
步骤S307、该第二小基站根据该终端的标识信息与该终端建立连接。
步骤S308、在连接建立后,该第二小基站的第二LGW向该第一LGW发送第二连接建立消息。
步骤S309、该第一LGW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接收到该第二LGW发送的该第二连接建立消息后,该第一LGW通过该连接隧道将该下行数据发送至该第二LGW。
步骤S310、该第二LGW将该下行数据发送至第二小基站。
步骤S311、该第二小基站将该下行数据发送至终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增强第二L-GW,使其支持S1-U和S1-MME的接口数据的解析功能,实现直接协商建立承载(如EPS承载)的能力,从而建立终端到第二小基站以及第二小基站到第二LGW的连接,避免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对核心网过多的信令冲击,进一步降低第一小基站对核心网的信令负荷。
需要说明的是,在该第一LGW向本网段内的全部第二小基站的第二LGW发送该第一下行数据通知消息时,启动定时器,并记录第二预设时间,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接收到该第二LGW发送的该第二连接建立消息时,该第一LGW通过该连接隧道将该下行数据发送至该第二LGW,以便该第二LGW通过该第二小基站将该下行数据发送至该终端。
另外,在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LGW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未接收到该第二LGW发送的该第二连接建立消息,删除缓存的下行数据。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LGW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未接收到该第一小基站发送的第一连接建立消息时,通过连接隧道向至少一个第二小基站的第二LGW发送第一下行数据通知消息,最终通过第二LGW和第二小基站将下行数据发送至终端,从而解决在数据传输过程中资源浪费的技术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上述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发明所必须的。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基站为小基站,即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基站可以为第一小基站,第二基站可以为第二小基站,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该方法包括:
步骤S401、第一小基站的第一LGW接收并缓存发送至终端的下行数据。
步骤S402、在确定该终端为空闲状态时,该第一LGW向该第一小基站发送寻呼指令。
其中,在确定该第一LGW上没有该终端对应的第一LGW和第一小基站之间的数据隧道时,则确定该终端为空闲状态。
步骤S403、该第一小基站根据该寻呼指令与该终端建立连接。
步骤S404、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未接收到该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一连接建立消息时,该第一LGW建立与该第二LGW之间的连接隧道。
步骤S405、第一LGW通过连接隧道向至少一个第二小基站的第二LGW发送第一下行数据通知消息。
其中,该第一LGW可以设置定时器,在该第一LGW向该第一小基站发送寻呼指令时,启动该定时器,并记录第一预设时间段。
其中,该第一下行数据通知消息包括该终端的标识信息。
步骤S406、该第二LGW在接收到该第一下行数据通知消息后,通过内部命令将该终端的标识信息发送至第二小基站。
步骤S407、该第二小基站根据该终端的标识信息与该终端建立连接。
步骤S408、在连接建立后,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未接收到该第二LGW发送的第二连接建立消息时,该第一LGW将该下行数据发送至SGW。
步骤S409、该SGW向MME发送第二下行数据通知消息。
其中,该第二下行数据通知消息包括该终端对应的宏基站的寻呼指示消息。
步骤S410、该MME根据该寻呼指示消息通过该宏基站向该终端发送寻呼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该第二下行数据通知消息不包括该终端对应的宏基站的寻呼指示消息,则MME向注册的位置区域内的全部基站(包括宏基站和小基站)发送寻呼请求,以便网络内的全部基站向该终端发送寻呼消息。
步骤S411、该终端根据该寻呼消息通过该宏基站与该SGW建立连接。
可选地,在该第一LGW将该下行数据发送至SGW后,上述步骤S409至步骤S411还可以是:MME接收该SGW发送的第三下行数据通知消息;该MME根据该第三下行数据通知消息向该至少一个第二基站发送寻呼消息,其中,该寻呼消息包括寻呼标识,在该寻呼标识指示该至少一个第二基站中的宏基站发起寻呼时,该至少一个第二基站中的宏基站建立该终端与该SGW的连接。
在本发明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寻呼标识可以包括预置位,当该预置位被置为0时,该至少一个第二基站中的小基站向终端发起寻呼(即该至少一个第二基站中的宏基站和小基站都向该终端发起寻呼),当该预置位被置为1时,该至少一个第二基站中的宏基站向该终端发起寻呼,而至少一个第二基站中的小基站不向该终端发起寻呼,当然,该预置位也可以设置成:当该预置位被置为1时,该至少一个第二基站中的小基站向终端发起寻呼(即该至少一个第二基站中的宏基站和小基站都向该终端发起寻呼),当该预置位被置为0时,该至少一个第二基站中的宏基站向该终端发起寻呼,而至少一个第二基站中的小基站不向该终端发起寻呼,上述只是举例说明,本发明对该预置位的设置不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该寻呼标识还可以指示至少一个第二基站中的小基站不向终端发起寻呼,则该至少一个第二基站中的小基站不向该终端发起寻呼,而该至少一个第二基站中的宏基站向该终端发起寻呼,并建立该终端与该SGW的连接。
步骤S412、在连接建立后,该SGW通过该宏基站将该下行数据发送至该终端。
需要说明的是,SGW将后续第一LGW发来的下行数据,通过第一小基站发送至该终端。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LGW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未接收到该第一小基站发送的第一连接建立消息时,将该下行数据发送至SGW,并最终通过SGW将下行数据发送至终端,从而解决在数据传输过程中资源浪费的技术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上述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发明所必须的。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数据传输设备包括:
接收单元51,用于接收发送至终端的下行数据;
第一发送单元52,用于在确定该终端为空闲状态时,向第一基站发送寻呼指令,以便该第一基站根据该寻呼指令与该终端建立连接;
第二发送单元53,用于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接收到该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一连接建立消息时,通过该第一基站将该接收单元51接收的下行数据发送至该终端。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设备,该数据传输设备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未接收到该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一连接建立消息时,将该下行数据发送至SGW,并最终通过SGW将下行数据发送至终端,从而解决在数据传输过程中资源浪费的技术问题。
可选地,该第二发送单元53,还用于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未接收到该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一连接建立消息时,通过连接隧道向至少一个第二基站的第二LGW发送第一下行数据通知消息,其中,该第一下行数据通知消息包括该终端的标识信息,以便该至少一个第二基站根据该终端的标识信息与该终端建立连接并通过该第二LGW向第一LGW发送第二连接建立消息;
该第二发送单元53,还用于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接收到该第二LGW发送的该第二连接建立消息时,通过该连接隧道将该下行数据发送至该第二LGW,以便该第二LGW通过该第二基站将该下行数据发送至该终端。
可选地,如图6所示,该数据传输设备还包括:
第三发送单元54,用于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未接收到该第二LGW发送的第二连接建立消息时,将该下行数据发送至服务网关SGW。
可选地,如图7所示,该数据传输设备还包括:
删除单元55,用于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未接收到该第二LGW发送的第二连接建立消息时,删除缓存的该下行数据。
可选地,如图8所示,该数据传输设备还包括:建立单元56,用于在通过连接隧道向第二LGW发送第一下行数据通知消息前,建立与该第二LGW之间的连接隧道。
可选地,如图9所示,该建立单元56还包括:
第一发送子单元561,用于根据本地网段内的IP地址向该IP地址对应的设备发送回环应答报文;
接收子单元562,用于在该第二LGW接收到该回环应答报文后,接收该第二LGW根据该回环应答报文发送的回环响应报文;
第二发送子单元563,用于在该接收子单元562接收到该回环响应报文后,向该第二LGW发送隧道建立请求消息;
第一隧道建立子单元564,用于在接收到该第二LGW根据该第二发送子单元发送的隧道建立请求消息发送的隧道建立响应消息后,与该第二LGW建立该连接隧道。
可选地,如图10所示,该建立单元56还包括:
获取子单元565,用于从网管设备中获取该第二LGW的IP地址,其中,该网管设备中存储有本地网段内的全部基站分别对应的LGW的IP地址;
第三发送子单元566,用于根据该获取子单元565获取的第二LGW的IP地址向该第二LGW发送隧道建立请求消息;
第二隧道建立子单元567,在接收到该第二LGW根据该第三发送子单元566发送的隧道建立请求消息发送的隧道建立响应消息后,该第一LGW与该第二LGW建立该连接隧道。
可选地,该第二发送单元53用于通过以下步骤执行通过该第一基站将该下行数据发送至该终端:建立该终端与该第一LGW的承载,通过该承载将该下行数据发送至该终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数据传输设备可以是LGW,也可以是设置有该LGW的基站,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所属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数据传输设备的具体工作过程和描述,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技术内容,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其中,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单元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8)

1.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基站的第一本地网关LGW接收发送至终端的下行数据;
在确定所述终端为空闲状态时,所述第一LGW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寻呼指令,以便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寻呼指令与所述终端建立连接;
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接收到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一连接建立消息时,所述第一LGW通过所述第一基站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至所述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未接收到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一连接建立消息时,所述第一LGW通过连接隧道向至少一个第二基站的第二LGW发送第一下行数据通知消息,其中,所述第一下行数据通知消息包括所述终端的标识信息,以便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基站根据所述终端的标识信息与所述终端建立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二LGW向所述第一LGW发送第二连接建立消息;
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接收到所述第二LGW发送的所述第二连接建立消息时,所述第一LGW通过所述连接隧道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LGW,以便所述第二LGW通过所述第二基站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至所述终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未接收到所述第二LGW发送的第二连接建立消息时,所述第一LGW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至服务网关SGW。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LGW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至SGW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SGW向移动性管理实体MME发送第二下行数据通知消息,其中,所述第二下行数据通知消息包括所述终端对应的宏基站的寻呼指示消息,以便所述MME根据所述寻呼指示消息通过所述宏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寻呼消息;
在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寻呼消息通过所述宏基站与所述SGW建立连接后,所述SGW通过所述宏基站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至所述终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LGW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至SGW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MME接收所述SGW发送的第三下行数据通知消息;
所述MME根据所述第三下行数据通知消息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基站发送寻呼消息;其中,所述寻呼消息包括寻呼标识;
在所述寻呼标识指示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基站中的宏基站向所述终端发起寻呼时,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基站中的宏基站建立所述终端与所述SGW的连接,以便所述SGW通过所述宏基站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至所述终端,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基站中的小基站不向所述终端发起寻呼。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未接收到所述第二LGW发送的第二连接建立消息时,所述第一LGW删除缓存的所述下行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通过连接隧道向第二LGW发送第一下行数据通知消息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LGW建立与所述第二LGW之间的连接隧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LGW建立与所述第二LGW之间的连接隧道包括:
所述第一LGW根据本地网段内的IP地址向所述IP地址对应的设备发送回环应答报文;
在所述第二LGW接收到所述回环应答报文后,所述第一LGW接收所述第二LGW根据所述回环应答报文发送的回环响应报文,并向所述第二LGW发送隧道建立请求消息;
在接收到所述第二LGW根据所述隧道建立请求消息发送的隧道建立响应消息后,所述第一LGW与所述第二LGW建立所述连接隧道。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LGW建立与所述第二LGW之间的连接隧道包括:
所述第一LGW从网管设备中获取所述第二LGW的IP地址,其中,所述网管设备中存储有本地网段内的全部基站分别对应的LGW的IP地址;
所述第一LGW根据所述第二LGW的IP地址向所述第二LGW发送隧道建立请求消息;
在接收到所述第二LGW根据所述隧道建立请求消息发送的隧道建立响应消息后,所述第一LGW与所述第二LGW建立所述连接隧道。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LGW通过所述第一基站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至所述终端包括:
建立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一LGW的承载;
通过所述承载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至所述终端。
11.一种数据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发送至终端的下行数据;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在确定所述终端为空闲状态时,向第一基站发送寻呼指令,以便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寻呼指令与所述终端建立连接;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接收到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一连接建立消息时,通过所述第一基站将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下行数据发送至所述终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发送单元,还用于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未接收到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一连接建立消息时,通过连接隧道向至少一个第二基站的第二LGW发送第一下行数据通知消息,其中,所述第一下行数据通知消息包括所述终端的标识信息,以便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基站根据所述终端的标识信息与所述终端建立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二LGW向第一LGW发送第二连接建立消息;
所述第二发送单元,还用于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接收到所述第二LGW发送的所述第二连接建立消息时,通过所述连接隧道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LGW,以便所述第二LGW通过所述第二基站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至所述终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发送单元,用于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未接收到所述第二LGW发送的第二连接建立消息时,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至服务网关SGW。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删除单元,用于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未接收到所述第二LGW发送的第二连接建立消息时,删除缓存的所述下行数据。
15.根据权利要求12至14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建立单元,用于在通过连接隧道向第二LGW发送第一下行数据通知消息前,建立与所述第二LGW之间的连接隧道。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单元还包括:
第一发送子单元,用于根据本地网段内的IP地址向所述IP地址对应的设备发送回环应答报文;
接收子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LGW接收到所述回环应答报文后,接收所述第二LGW根据所述回环应答报文发送的回环响应报文;
第二发送子单元,用于在所述接收子单元接收到所述回环响应报文后,向所述第二LGW发送隧道建立请求消息;
第一隧道建立子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二LGW根据所述第二发送子单元发送的隧道建立请求消息发送的隧道建立响应消息后,与所述第二LGW建立所述连接隧道。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单元还包括:
获取子单元,用于从网管设备中获取所述第二LGW的IP地址,其中,所述网管设备中存储有本地网段内的全部基站分别对应的LGW的IP地址;
第三发送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获取子单元获取的第二LGW的IP地址向所述第二LGW发送隧道建立请求消息;
第二隧道建立子单元,在接收到所述第二LGW根据所述第三发送子单元发送的隧道建立请求消息发送的隧道建立响应消息后,所述第一LGW与所述第二LGW建立所述连接隧道。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送单元用于通过以下步骤执行通过所述第一基站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至所述终端:
建立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一LGW的承载;
通过所述承载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至所述终端。
CN201510194372.7A 2015-04-22 2015-04-22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Active CN1061628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94372.7A CN106162877B (zh) 2015-04-22 2015-04-22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94372.7A CN106162877B (zh) 2015-04-22 2015-04-22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62877A true CN106162877A (zh) 2016-11-23
CN106162877B CN106162877B (zh) 2019-07-16

Family

ID=573463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94372.7A Active CN106162877B (zh) 2015-04-22 2015-04-22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162877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70740A1 (zh) * 2017-03-21 2018-09-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寻呼方法及装置
WO2020042113A1 (zh) * 2018-08-30 2020-03-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2788782A (zh) * 2020-12-31 2021-05-11 瑞斯康达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小基站、小基站系统和小基站系统的开通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54326A (zh) * 2008-12-22 2010-06-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寻呼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801089A (zh) * 2009-02-05 2010-08-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寻呼优化方法和系统
CN101895986A (zh) * 2009-05-21 2010-11-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本地ip接入中实现寻呼的方法及系统
CN104186023A (zh) * 2012-03-30 2014-12-03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为启用本地内容共享而进行的本地因特网协议接入(lipa)扩展
WO2015021597A1 (en) * 2013-08-13 2015-02-19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Traffic offload in small cell system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54326A (zh) * 2008-12-22 2010-06-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寻呼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801089A (zh) * 2009-02-05 2010-08-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寻呼优化方法和系统
CN101895986A (zh) * 2009-05-21 2010-11-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本地ip接入中实现寻呼的方法及系统
CN104186023A (zh) * 2012-03-30 2014-12-03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为启用本地内容共享而进行的本地因特网协议接入(lipa)扩展
WO2015021597A1 (en) * 2013-08-13 2015-02-19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Traffic offload in small cell systems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70740A1 (zh) * 2017-03-21 2018-09-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寻呼方法及装置
CN110463295A (zh) * 2017-03-21 2019-11-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寻呼方法及装置
CN110463295B (zh) * 2017-03-21 2021-06-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寻呼方法及装置
US11184875B2 (en) 2017-03-21 2021-11-2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ag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WO2020042113A1 (zh) * 2018-08-30 2020-03-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2788782A (zh) * 2020-12-31 2021-05-11 瑞斯康达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小基站、小基站系统和小基站系统的开通方法
CN112788782B (zh) * 2020-12-31 2023-08-22 瑞斯康达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小基站、小基站系统和小基站系统的开通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62877B (zh) 2019-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02743B (zh) 家用基站连接的网络的泛在接入
CN102869116B (zh) 一种本地网络和实现本地网关和家庭基站建立连接的方法
CN108605383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用于基于网络切片的nr的小区规范过程的方法和装置
CN103517264B (zh) 用于切换网络的方法和装置
CN103686883B (zh) 用于在多无线接入网络中进行数据流迁移的方法与装置
CN103650573B (zh) 拥塞状态上报方法及接入网设备
CN106488386B (zh) 一种进行数据处理的方法和设备
CN103428768B (zh) 一种接入方法、基站、接入点和用户设备
CN101297522A (zh) 用于通用移动通信系统网络和无线局域网网络之间的服务连续性的装置和方法
CN106031236A (zh) 连接割接的系统和方法
CN107889175A (zh) 网络切换方法、装置及系统,网络接入方法及装置
CN106412996A (zh) 转发报文的方法及装置
CN107257553A (zh) 用户面链路建立方法、基站及移动性管理设备
CN102480714B (zh) 查询网关的方法及系统
CN103107901B (zh) 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选择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6162877A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CN102868997A (zh) 本地网关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2917386B (zh) 一种lte无线网s1接口一致性协议验证装置及方法
CN110381495A (zh) 漫游限制方法及装置
CN105991787A (zh) 分组数据业务的处理系统、方法及装置
CN110167102A (zh) 一种网络接入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2282807A (zh) 实现本地路由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329598B (zh) 分组数据网连接处理方法及系统、锚点设备和用户设备
CN103731829B (zh) 资源授权的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JP6651239B2 (ja) ワイヤレスローカルエリアネットワークのアクセスポイントに関する情報を収集するための方法、装置、および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100080 9th and 10th floors, building 1, zone 1, No. 81, Beiqing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baicaiba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80 the 10 floor of block B, Ding Hao Electronics Building, 3 Haidian Avenue,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Bai Caibang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