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61626A - 一种云终端管理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云终端管理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61626A
CN106161626A CN201610547395.6A CN201610547395A CN106161626A CN 106161626 A CN106161626 A CN 106161626A CN 201610547395 A CN201610547395 A CN 201610547395A CN 106161626 A CN106161626 A CN 1061616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oud
cloud terminal
state
management system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54739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接凤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Feixun Data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Feixun Data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Feixun Data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Feixun Data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54739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161626A/zh
Publication of CN1061616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6162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1Discovery or management thereof, e.g. service location protocol [SLP] or web ser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云终端管理系统,包括:一通信模块,用于接收云终端发送的状态报文;一存储模块,用于存储云终端状态表,所述云终端状态表包括一个或多个云终端的云终端状态信息;当通信模块接收一个或多个云终端发送的状态报文时,所述一个或多个云终端的状态信息设置为在线。在本发明中,云终端主动向云终端管理系统发送状态报文,云终端管理系统根据状态报文确认该终端在线,而不需要云终端管理系统不断产生状态请求报文和向所有云终端发送状态请求报文的流量,在确保及时跟踪云终端的在线情况的同时,降低了云终端管理系统的计算量,也大大节约了通信流量。

Description

一种云终端管理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云计算技术,尤其是一种云终端管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云终端是利用云计算的模式,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和通信协议,共享服务器或普通PC机上的操作系统、软件以及硬件资源的终端设备。每个云终端上配备了丰富的显示器,键盘鼠标,网络以及U盘等外设接口,从而替代从前贵重繁杂,维护性差的电脑主机使用,每个终端匹配一个用户,每个用户之间互相独立,操作互不影响。云终端在房地产中介,政券行业以及银行体系等对稳定性要求高的行业大受欢迎。
云终端管理系统是一种管理某个部署范围内所有云终端的系统,在该系统中需要维护管理范围内的所有终端的连接状态信息。在现有的管理技术中,管理系统首先会向其管理的云终端定时发送状态请求信息。在线的云终端在接收到状态请求信息后,回复响应信息,系统接收响应信息并保持此云终端的状态为在线。离线的云终端既接收不到云终端管理系统发送的发送状态请求信息,也不能回复响应信息,因此管理系统会将此云终端的状态更新为不在线。在这种方法中,云终端管理系统必须先发送状态请求信息,甚至不管云终端是否在线其都会发送状态请求信息,因此大大耗费了通信流量。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云终端管理系统,包括:
一通信模块,用于接收云终端发送的状态报文;
一存储模块,用于存储云终端状态表,所述云终端状态表包括一个或多个云终端的云终端状态信息;当通信模块接收一个或多个云终端发送的状态报文时,所述一个或多个云终端的状态信息设置为在线。
优选的,所述云终端状态表还包括一个或多个状态计时器,对应一个或多个所述云终端;
当通信模块接收一个或多个云终端发送的状态报文时,所述一个或多个云终端的状态计时器归零并开始计时;
当所述状态计时器的计时数值等于或大于预设的计时阈值时,所述云终端状态信息设置为离线。
优选的,所述云终端状态表中还包括一个或多个状态计数器,对应一个或多个所述云终端;
当通信模块接收一个或多个云终端发送的状态报文时,所述一个或多个云终端的状态计数器归零;
所述云终端管理系统包括一状态扫描模块,用于每隔固定时间扫描所述存储模块内的云终端状态表;
当所述状态扫描模块扫描所述存储模块内的云终端状态表时,所述存储模块内各云终端的状态计数器加1;
当所述状态计数器大于或等于预先设置的计数阈值时,所述云终端状态信息设置为离线。
优选的,所述状态报文是心跳报文。
优选的,所述云终端状态表中还包括一个或多个云终端标识信息,所述云终端标识信息用于标志各云终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云终端管理方法,应用于云终端管理系统,设置云终端状态表,所述云终端状态表包括一个或多个云终端的云终端状态信息;
接收一个或多个云终端发送的状态报文;
当接收一个或多个云终端发送的状态报文时,所述一个或多个云终端的状态信息设置为在线。
优选的,所述云终端状态表还包括一个或多个状态计时器,对应一个或多个所述云终端;
当接收一个或多个云终端发送的状态报文时,所述一个或多个云终端的状态计时器归零并开始计时;
当所述状态计时器的计时数值等于或大于预设的计时阈值时,所述云终端状态信息设置为离线。
优选的,所述云终端状态表中还包括一个或多个状态计数器,对应一个或多个所述云终端;
当接收一个或多个云终端发送的状态报文时,所述一个或多个云终端的状态计数器归零;
所述云终端管理系统每隔固定时间扫描所述存储模块内的云终端状态表;
当所述云终端管理系统扫描所述云终端状态表时,所述各云终端的状态计数器加1;
当所述状态计数器大于或等于预先设置的计数阈值时,所述云终端状态信息设置为离线。
优选的,所述状态报文是心跳报文。
优选的,各所述云终端的属性信息还包括云终端标识信息,所述云终端标识信息用于标志各云终端。
在本发明中,云终端主动向云终端管理系统发送状态报文,云终端管理系统根据状态报文确认该终端在线,而不需要云终端管理系统不断产生状态请求报文和向所有云终端发送状态请求报文的流量,在确保及时跟踪云终端的在线情况的同时,降低了云终端管理系统的计算量,也大大节约了通信流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模块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四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五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六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相关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一是一种云终端管理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
一通信模块11,用于接收云终端发送的状态报文;
一存储模块12,用于存储云终端状态表,所述云终端状态表包括一个或多个云终端的云终端状态信息;当通信模块11接收一个或多个云终端发送的状态报文时,所述一个或多个云终端的状态信息设置为在线。
云终端通过有线网络或无线网络定期或不定期地向其云终端管理系统发送状态报文。云终端管理系统的通信模块11接收该状态报文。该云终端管理系统的通信模块11用于与云终端的信息通讯,除了可接收云终端发送的状态报文,还可接收其他类型的报文以及向云终端发送各种类型的报文。状态报文可以是任意类型的报文,其作用是云终端向云终端管理系统报告其在线。状态报文优选心跳报文。
云终端管理系统的存储模块12用于存储云终端状态表,也可用来存储其他类型的信息。该云终端状态表包括一个或多个云终端的云终端状态信息。该云终端状态信息包括在线状态或离线状态。当通信模块11接收某一个或多个云终端发送的状态报文后,云终端管理系统的控制模块13产生云终端状态更新指令给存储模块,将发送状态报文的该一个或多个云终端的状态信息设置为在线。该云终端状态表还包括一个或多个云终端IP地址,对应一个或多个所述云终端。该云终端状态表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云终端标识信息,该云终端标识信息用于标志各云终端。该云终端标识信息可以是云终端名称,或其他标识信息。在状态信息表中添加云终端标识信息是方便管理员在查看云终端状态表时识别各个云终端。
本实施例一的一种云终端状态表如表一所示,包括云终端标识信息、云终端IP、云终端状态信息。其中云终端IP和云终端状态信息是必须属性,云终端标识信息可选。
表1
本实施例一,云终端主动向云终端管理系统发送状态报文,云终端管理系统根据状态报文确认该终端在线,而不需要云终端管理系统不断产生状态请求报文和向所有云终端发送状态请求报文的流量,在确保及时跟踪云终端的在线情况的同时,降低了云终端管理系统的计算量,也大大节约了通信流量。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二也是一种云终端管理系统,本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还包括以下特征:
所述云终端状态表还包括一个或多个状态计时器,对应一个或多个所述云终端;
当通信模块接收一个或多个云终端发送的状态报文时,所述一个或多个云终端的状态计时器归零并开始计时;
当所述状态计时器的计时数值等于或大于预设的计时阈值时,所述云终端状态信息设置为离线。
云终端状态表中包括一个或多个状态计时器,状态计时器与云终端一一对应。
如表2所示,云终端状态表包括云终端标识信息、云终端IP、状态信息和状态计时。其中云终端IP和云终端状态信息是两个必要属性。
表2
云终端通过有线网络或无线网络定期或定期地向其云终端管理系统发送状态报文。云终端管理系统的通信模块接收该状态报文后,该云终端管理系统的控制模块产生状态更新指令。存储模块接收该状态更新指令,将发送状态报文的云终端对应的状态信息设置为在线,并且将发送状态报文的云终端对应的状态计时器归零并重新开始计时。对于未发送状态报文的云终端对应的状态计时器继续计时。当某云终端的状态计时器的计时数值等于或大于预设的计时阈值时,该云终端对应的状态信息设置为离线,且其状态计时器继续计时,此时状态计时器的计时数值表明该对应云终端的离线时长。状态信息为离线的云终端,当云终端管理系统再次接收到该云终端发送的状态报文,该云终端对应的状态信息设为在线,且该云终端对应的状态计时器归零并重新开始计时。
本实施例二分别为每一个云终端设置一个状态计时器,当某一个云终端的计时数值超过计时阈值时,则判断该云终端为离线,这样可以使得云终端管理系统及时地发现云终端的离线状态以及离线时间,以便后续再做进一步处理,避免了云终端管理系统继续为该云终端分配资源所造成的资源浪费问或者云终端管理系统继续向该云终端发送信息所造成的信息丢失问题。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三也是一种云终端管理系统,如图3所示,其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还包括以下特征:
所述云终端状态表中还包括一个或多个状态计数器,对应一个或多个所述云终端;
当通信模块接收一个或多个云终端发送的状态报文时,所述一个或多个云终端的状态计数器归零;
所述云终端管理系统包括一状态扫描模块,用于每隔固定时间扫描所述存储模块内的云终端状态表;
当所述状态扫描模块扫描所述存储模块内的云终端状态表时,所述存储模块内各云终端的状态计数器加1;
当所述状态计数器大于或等于预先设置的计数阈值时,所述云终端状态信息设置为离线。
云终端状态表中包括一个或多个状态计数器,状态计数器与云终端一一对应。
如表3所示,本实施例三的云终端状态表包括云终端标识信息、云终端IP、状态信息和状态计数。其中云终端IP和云终端状态信息是两个必要属性。
表3
云终端通过有线网络或无线网络定期或定期地向其云终端管理系统发送状态报文。云终端管理系统的通信模块接收该状态报文后,该云终端管理系统的控制模块产生状态更新指令。存储模块接收该状态更新指令,将发送状态报文的云终端对应的状态信息设置为在线,并且将发送状态报文的云终端对应的状态计数器归零。另外,云终端管理系统的状态扫描模块每隔固定时间扫描存储模块内的云终端状态表,云终端管理系统的状态扫描模块每扫描云终端状态表一次,其云终端状态表内的所有状态计数器加1。如此,当某个状态计数器大于或等于预先设置的计数阈值时,该状态计数器相应的状态信息设为离线。对于状态信息为离线的云终端,当云终端管理系统再次接收其发送的状态报文时,该云终端对应的状态信息重新设为在线,且该云终端对应的状态计数器归零。一方面,状态计数器每隔一段时间更新一次,不需要像状态计时器一样经常更新,以免增加云终端管理系统的负担。另外一方面,这样可以使得云终端管理系统及时地发现云终端的离线状态以及离线时间,以便后续再做进一步处理,避免了云终端管理系统继续为该云终端分配资源所造成的资源浪费问或者云终端管理系统继续向该云终端发送信息所造成的信息丢失问题。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四是一种云终端管理方法,应用于云终端管理系统,如图2所示,包括步骤:
S41,设置云终端状态表,所述云终端状态表包括一个或多个云终端的云终端状态信息;
S42,接收一个或多个云终端发送的状态报文;
S43,当接收一个或多个云终端发送的状态报文时,所述一个或多个云终端的状态信息设置为在线。
云终端管理系统在其存储模块中建立云终端状态表,该云终端状态表包括该云终端管理系统所控制的云终端的状态信息,在云终端状态表在最初建立时,各云终端的默认状态信息可设置为离线。
云终端通过有线网络或无线网络定期或不定期向云终端管理系统发送状态报文。云终端管理系统接收该状态报文,将发送该状态报文的云终端所对应的状态信息设为在线。状态报文可以是任意类型的报文,其作用是云终端向云终端管理系统报告其在线。状态报文优选心跳报文。
云终端状态表还包括一个或多个云终端IP地址,对应一个或多个所述云终端。该云终端状态表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云终端标识信息,该云终端标识信息用于标志各云终端。该云终端标识信息可以是云终端名称,或其他标识信息。在状态信息表中添加云终端标识信息是方便管理员在查看云终端状态表时识别各个云终端。
本实施例四的云终端状态表与实施例一的云终端状态表类似。
在本实施例四中,云终端主动向云终端管理系统发送状态报文,云终端管理系统根据状态报文确认该终端在线,而不需要云终端管理系统不断产生状态请求报文和向所有云终端发送状态请求报文的流量,在确保及时跟踪云终端的在线情况的同时,降低了云终端管理系统的计算量,也大大节约了通信流量。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五也是一种云终端管理方法,应用于云终端管理系统,如图3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S51,设置云终端状态表,所述云终端状态表包括一个或多个云终端的云终端状态信息,还包括一个或多个状态计时器,对应一个或多个所述云终端;
S52,当接收一个或多个云终端发送的状态报文时,所述一个或多个云终端状态计时器归零并开始计时,所述一个或多个云终端的状态信息设为在线;
S53,当所述状态计时器的计时数值等于或大于预设的计时阈值时,所述云终端状态信息设为离线。
云终端状态表中包括一个或多个状态计时器,状态计时器与云终端一一对应。
以上步骤S52和S53的执行顺序不以本实施例为限,可以根据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调整。
本实施例五的云终端状态表与实施例二的云终端状态表类似。
云终端通过有线网络或无线网络定期或定期地向其云终端管理系统发送状态报文。云终端管理系统接收该状态报文后,将发送状态报文的云终端对应的状态信息设置为在线,并且将发送状态报文的云终端对应的状态计时器归零并重新开始计时。对于未发送状态报文的云终端对应的状态计时器继续计时。当某云终端的状态计时器的计时数值等于或大于预设的计时阈值时,该云终端对应的状态信息设置为离线,且其状态计时器继续计时,此时状态计时器的计时数值表明该对应云终端的离线时长。状态信息为离线的云终端,当云终端管理系统再次接收到该云终端发送的状态报文,该云终端对应的状态信息设为在线,且该云终端对应的状态计时器归零并重新开始计时。
本实施例五分别为每一个云终端设置一个状态计时器,当某一个云终端的计时数值超过计时阈值时,则判定该云终端为离线,这样可以使得云终端管理系统及时地发现云终端的离线状态以及离线时间,以便后续再做进一步处理,避免了云终端管理系统继续为该云终端分配资源所造成的资源浪费问题或者云终端管理系统继续向该云终端发送信息所造成的信息丢失问题。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六也是一种云终端管理方法,如图4所示,包括以下内容:
S61,设置云终端状态表,所述云终端状态表包括一个或多个云终端的云终端状态信息,还包括一个或多个状态计数器,对应一个或多个所述云终端;
S62,当接收一个或多个云终端发送的状态报文时,所述一个或多个云终端状态计时器归零,所述一个或多个云终端的状态信息设为在线;
S63,所述云终端管理系统每隔固定时间扫描所述存储模块内的云终端状态表;
S64,当所述云终端管理系统扫描所述云终端状态表时,所述各云终端的状态计数器加1;
S65,当所述状态计数器大于或等于预先设置的计数阈值时,所述云终端状态信息设置为离线。
以上步骤S62、S63、S64和S65的执行顺序不以本实施例为限,可以根据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调整。
本实施例六的云终端状态表与实施例三的云终端状态表类似。
云终端通过有线网络或无线网络定期或定期地向其云终端管理系统发送状态报文。云终端管理系统的通信模块接收该状态报文后,该云终端管理系统的控制模块产生状态更新指令。存储模块接收该状态更新指令,将发送状态报文的云终端对应的状态信息设置为在线,并且将发送状态报文的云终端对应的状态计数器归零。另外,云终端管理系统的状态扫描模块每隔固定时间扫描存储模块内的云终端状态表,云终端管理系统的状态扫描模块每扫描云终端状态表一次,其云终端状态表内的所有状态计数器加1。如此,当某个状态计数器大于或等于预先设置的计数阈值时,该状态计数器相应的状态信息设为离线。对于状态信息为离线的云终端,当云终端管理系统再次接收其发送的状态报文时,该云终端对应的状态信息重新设为在线,且该云终端对应的状态计数器归零。本实施例五中,云终端管理系统每固定时间扫描云终端状态表,每扫描一次状态计数器加1,结合状态计数器的数值和固定时间就能得到云终端的离线时间。一方面,状态计数器每隔一段时间更新一次,不需要像状态计时器一样经常更新,以免增加云终端管理系统的负担。另外一方面,这样可以使得云终端管理系统及时地发现云终端的离线状态以及离线时间,以便后续再做进一步处理,避免了云终端管理系统继续为该云终端分配资源所造成的资源浪费问题或者云终端管理系统继续向该云终端发送信息所造成的信息丢失问题。
以上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云终端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通信模块,用于接收云终端发送的状态报文;
一存储模块,用于存储云终端状态表,所述云终端状态表包括一个或多个云终端的云终端状态信息;当通信模块接收一个或多个云终端发送的状态报文时,所述一个或多个云终端的状态信息设置为在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云终端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云终端状态表还包括一个或多个状态计时器,对应一个或多个所述云终端;
当通信模块接收一个或多个云终端发送的状态报文时,所述一个或多个云终端的状态计时器归零并开始计时;
当所述状态计时器的计时数值等于或大于预设的计时阈值时,所述云终端状态信息设置为离线。
3.根据所述权利要求1所述的云终端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云终端状态表中还包括一个或多个状态计数器,对应一个或多个所述云终端;
当通信模块接收一个或多个云终端发送的状态报文时,所述一个或多个云终端的状态计数器归零;
所述云终端管理系统包括一状态扫描模块,用于每隔固定时间扫描所述存储模块内的云终端状态表;
当所述状态扫描模块扫描所述存储模块内的云终端状态表时,所述存储模块内各云终端的状态计数器加1;
当所述状态计数器大于或等于预先设置的计数阈值时,所述云终端状态信息设置为离线。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云终端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报文是心跳报文。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云终端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云终端状态表中还包括一个或多个云终端标识信息,所述云终端标识信息用于标志各云终端。
6.一种云终端管理方法,应用于云终端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设置云终端状态表,所述云终端状态表包括一个或多个云终端的云终端状态信息;
接收一个或多个云终端发送的状态报文;
当接收一个或多个云终端发送的状态报文时,所述一个或多个云终端的状态信息设置为在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云终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云终端状态表还包括一个或多个状态计时器,对应一个或多个所述云终端;
当接收一个或多个云终端发送的状态报文时,所述一个或多个云终端的状态计时器归零并开始计时;
当所述状态计时器的计时数值等于或大于预设的计时阈值时,所述云终端状态信息设置为离线。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云终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云终端状态表中还包括一个或多个状态计数器,对应一个或多个所述云终端;
当接收一个或多个云终端发送的状态报文时,所述一个或多个云终端的状态计数器归零;
所述云终端管理系统每隔固定时间扫描所述存储模块内的云终端状态表;
当所述云终端管理系统扫描所述云终端状态表时,所述各云终端的状态计数器加1;
当所述状态计数器大于或等于预先设置的计数阈值时,所述云终端状态信息设置为离线。
9.根据权利要求6-8任意一项所述的云终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报文是心跳报文。
10.根据权利要求6-8任意一项所述的云终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各所述云终端的属性信息还包括云终端标识信息,所述云终端标识信息用于标志各云终端。
CN201610547395.6A 2016-07-13 2016-07-13 一种云终端管理系统及方法 Pending CN10616162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47395.6A CN106161626A (zh) 2016-07-13 2016-07-13 一种云终端管理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47395.6A CN106161626A (zh) 2016-07-13 2016-07-13 一种云终端管理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61626A true CN106161626A (zh) 2016-11-23

Family

ID=580616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47395.6A Pending CN106161626A (zh) 2016-07-13 2016-07-13 一种云终端管理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161626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17280A (zh) * 2017-01-20 2017-06-09 山东大学 一种物联网设备的控制端计时方法及系统
CN108881407A (zh) * 2018-05-30 2018-11-23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9634260A (zh) * 2018-12-18 2019-04-16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控制器在线监控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67194A (zh) * 2011-10-24 2013-04-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在线状态监控方法及系统
CN103117999A (zh) * 2012-11-29 2013-05-22 无锡华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云架构的安全计算机系统及方法
CN103370111A (zh) * 2012-10-31 2013-10-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送云服务器地址的方法、设备
CN105515900A (zh) * 2015-12-07 2016-04-20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终端在线状态的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67194A (zh) * 2011-10-24 2013-04-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在线状态监控方法及系统
CN103370111A (zh) * 2012-10-31 2013-10-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送云服务器地址的方法、设备
CN103117999A (zh) * 2012-11-29 2013-05-22 无锡华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云架构的安全计算机系统及方法
CN105515900A (zh) * 2015-12-07 2016-04-20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终端在线状态的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17280A (zh) * 2017-01-20 2017-06-09 山东大学 一种物联网设备的控制端计时方法及系统
CN106817280B (zh) * 2017-01-20 2021-10-26 山东大学 一种物联网设备的控制端计时方法及系统
CN108881407A (zh) * 2018-05-30 2018-11-23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9634260A (zh) * 2018-12-18 2019-04-16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控制器在线监控方法及系统
CN109634260B (zh) * 2018-12-18 2020-07-24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控制器在线监控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23103B (zh) 一种工业监控网络数据采集结点
CN104335137B (zh) 管理计算系统的功耗和性能
CN106161626A (zh) 一种云终端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9766201A (zh) 任务分发方法、服务器、客户端和系统
CN105786592A (zh) 一种分布式事务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3135732A (zh) 服务器机柜系统
CN108710534A (zh) 多进程的调起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0362511A (zh) 一种pcie设备
CN104348645A (zh) 服务器和服务器传送数据的方法
CN109828826A (zh) 一种任务进度的轮询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487621A (zh) 一种电子装置
CN108845613B (zh) 交互智能平板及其数据处理方和装置
CN208079095U (zh) 一种电梯远程信息集成系统
CN110704198B (zh) 数据操作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处理器
KR100625517B1 (ko) 온라인망을 기반으로 하는 해킹·바이러스 대응훈련 관리 시스템
CN105721169A (zh) 面向云制造的3d打印适配接入装置
CN115586882A (zh) 多设备投屏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3094131A (zh) 提示资源的显示方法、装置、终端、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07343038A (zh) 一种基于ipmi的远程实时监控装置及方法
CN103929335A (zh) 管理云端主机的监控系统及其监控方法
CN207903729U (zh) 一种自动扶梯远程信息集成系统
CN113641688A (zh) 节点更新方法、相关装置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WO2016180082A1 (zh) 通用化设备综合管理器
WO2018010420A1 (zh) 一种无线网络接入方法、设备、终端、系统、存储介质
WO2018033159A1 (zh) 一种社区中智能电器的拟人化管理方法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