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60801B -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及基站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及基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60801B
CN106160801B CN201510134771.4A CN201510134771A CN106160801B CN 106160801 B CN106160801 B CN 106160801B CN 201510134771 A CN201510134771 A CN 201510134771A CN 106160801 B CN106160801 B CN 1061608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array
fed back
downtilt
user terminal
downtil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3477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160801A (zh
Inventor
凌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13477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160801B/zh
Publication of CN1061608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608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1608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608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22Site diversity; Macro-diversity
    • H04B7/024Co-operative use of antennas of several sites, e.g. in co-ordinated multipoint or co-operat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17Feedback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所述信号处理方法包括:在所述M个下倾角所对应的时频资源块上分别发送测量导频;以使用户终端对M个所述测量导频进行检测来确定出功率最大的所述测量导频;接收所述用户终端反馈的各自的功率最大的所述测量导频对应的下倾角标识信息;基于所述用户终端反馈的下倾角标识信息,确定出下倾角集合,其中,所述下倾角集合中包含至少一个下倾角,反馈所述至少一个下倾角的用户终端数量满足预设条件;基于所述至少一个下倾角确定与所述至少一个下倾角对应的垂直维度的天线阵列;利用所述收发单元通过所述至少一个下倾角对应的垂直维度的天线阵列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下行信号。

Description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及基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信号处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系统的R13中,为满足定向通信,需要在基站端配置全维多输入多输出(FD-MIMO,Full Dimensional Multiple Input MultipleOutput)天线阵列,该天线阵列是由水平维度和垂直维度的天线阵列组成,因此相对于R12不仅能获得水平维度的空间分集和复用,还能获得垂直维度的空间分集和复用。而基站的天线阵列是由收发单元(T-XRU,Transceiver Unit)控制的,尽管天线阵列的数量可以任意配置较多,但考虑到功耗及工艺复杂度等原因,TXRU的配置数量却相当有限。TXRU最终决定了天线阵列所能形成的波束个数,而由于FD-MIMO有垂直和水平两个维度,因此水平和垂直维度上的天线对TXRU的映射关系决定了波束在水平维度的最大可分辨个数和垂直维度的最大可分辨个数。如何根据用户的分布来自适应调整TXRU对天线阵列的映射,是当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应用于基站中,所述基站具有天线系统和收发单元,所述天线系统包括水平维度和垂直维度的天线阵列,所述收发单元通过所述天线阵列进行数据的接收与发送;其特征在于,将垂直维度的天线阵列的下倾角量化为M个,并为M个下倾角设置标识;为所述垂直维度的天线阵列的M个下倾角分别分配不同的时频资源块;所述信号处理方法包括:
在所述M个下倾角所对应的时频资源块上分别发送测量导频;以使用户终端对M个所述测量导频进行检测来确定出功率最大的所述测量导频;
接收所述用户终端反馈的各自的功率最大的所述测量导频对应的下倾角标识信息;
基于所述用户终端反馈的下倾角标识信息,确定出下倾角集合,其中,所述下倾角集合中包含至少一个下倾角,反馈所述至少一个下倾角的用户终端数量满足预设条件;
基于所述至少一个下倾角确定与所述至少一个下倾角对应的垂直维度的天线阵列;
利用所述收发单元通过所述至少一个下倾角对应的垂直维度的天线阵列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下行信号。
一种基站,所述基站具有天线系统和收发单元,所述天线系统包括水平维度和垂直维度的天线阵列,所述收发单元通过所述天线阵列进行数据的接收与发送;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包括:设置单元、第一发送单元、接收单元、第一确定单元、第二确定单元和第二发送单元,其中:
设置单元,用于将垂直维度的天线阵列的下倾角量化为M个,并为M个下倾角设置标识;为所述垂直维度的天线阵列的M个下倾角分别分配不同的时频资源块;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M个下倾角所对应的时频资源块上分别发送测量导频,以使用户终端对M个所述测量导频进行检测来确定出功率最大的所述测量导频;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用户终端反馈的各自的功率最大的所述测量导频对应的下倾角标识信息;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用户终端反馈的下倾角标识信息,确定出下倾角集合,其中,所述下倾角集合中包含至少一个下倾角,反馈所述至少一个下倾角的用户终端数量满足预设条件;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至少一个下倾角确定与所述至少一个下倾角对应的垂直维度的天线阵列;
第二发送单元,利用所述收发单元通过所述至少一个下倾角对应的垂直维度的天线阵列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下行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通过在不同的下倾角发送无线信号,并接收用户终端在不同下倾角接收信号的位置信息,从而确定出用户终端在不同下倾角的分布状况,并根据用户终端当前的分布状况,选择下倾角数量最少而分布用户终端较多的下倾角方向,从而使垂直维度的天线阵列映射的T-XRU较少,通过在所确定的下倾角方向发送无线信号,保证大部分用户终端的无线通信质量的同时,使垂直维度的天线阵列映射的T-XRU尽量少,从而使水平维度的天线阵列所映射的T-XRU尽量多,而且能够根据用户的分布状况自适应地调整T-XRU和天线阵列之间的映射关系,保证了整体通信质量的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信号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信号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信号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信号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发明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信号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示例的信号处理方法应用于基站中,所述基站具有天线系统和收发单元(T-XRU),所述天线系统包括水平维度和垂直维度的天线阵列,所述收发单元通过所述天线阵列进行数据的接收与发送;将垂直维度的天线阵列的下倾角量化为M个,并为M个下倾角设置标识;为所述垂直维度的天线阵列的M个下倾角分别分配不同的时频资源块;本发明实施例中,需对基站的垂直维度的天线阵列所对应的下倾角进行划分,以确定每一用户终端所具体对应的下倾角方向;本发明实施例的信号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在所述M个下倾角所对应的时频资源块上分别发送测量导频;以使用户终端对M个所述测量导频进行检测来确定出功率最大的所述测量导频。
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对垂直维度的天线阵列进行下倾角划分,垂直维度的天线阵列所覆盖的用户终端用户区域一般从0度至60度(以竖直方向为基准),对该覆盖用户终端的区域对应的下倾角进行划分,如可以以5度为单位进行下倾角划分,也可以根据下倾角覆盖的区域面积进行划分。
下倾角划分完毕后,为M个下倾角对应设置时频资源块,基站在M个下倾角所对应的时频资源块上分别发送测量导频。
用户终端在M个下倾角所对应的时频资源块上接收测量导频,并对测量导频进行功率检测,将检测出的功率最大的时频资源块对应的下倾角,作为用户终端当前所处的与天线阵列的下倾角。也即,基站在不同的下倾角方向发送无线信号,只有用户终端处于与基站发送信号方向一致时,此时所接收信号的信号强度最强,功率也最大。因此,通过检测所接收信号的功率大小,能确定出用户终端当前所处的位置。
步骤102,接收所述用户终端反馈的各自的功率最大的所述测量导频对应的下倾角标识信息。
当用户终端确定出自身与基站的阵列天线之间的下倾角后,将自身所在下倾角的标识信息通知给基站。
步骤103,基于所述用户终端反馈的下倾角标识信息,确定出下倾角集合,其中,所述下倾角集合中包含至少一个下倾角,反馈所述至少一个下倾角的用户终端数量满足预设条件。
本发明实施例中,预设条件包括反馈所述至少一个下倾角的用户终端数量与进行了反馈的所有用户终端数量的比率至少达到第一阈值。该第一阈值可以为80%、或85%、或90%等,可根据经验确定。
步骤104,基于所述至少一个下倾角确定与所述至少一个下倾角对应的垂直维度的天线阵列。
当确定出能够覆盖大多数用户终端的下倾角后,基站为不同的垂直维度天线分别确定待映射的天线阵列,即为沿每一下倾角发送无线信号的天线阵列分别分配一T-XRU,通过T-XRU来控制天线阵列的无线信号发射方向。
步骤105,利用所述收发单元通过所述至少一个下倾角对应的垂直维度的天线阵列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下行信号。
当确定出能够覆盖大部分用户终端的至少一个下倾角后,利用为天线阵列分配的T-XRU来控制相应的天线阵列按相应的下倾角进行无线信号发送。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信号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本示例的信号处理方法应用于基站中,所述基站具有天线系统和收发单元(T-XRU),所述天线系统包括水平维度和垂直维度的天线阵列,所述收发单元通过所述天线阵列进行数据的接收与发送;将垂直维度的天线阵列的下倾角量化为M个,并为M个下倾角设置标识;为所述垂直维度的天线阵列的M个下倾角分别分配不同的时频资源块;本发明实施例中,需对基站的垂直维度的天线阵列所对应的下倾角进行划分,以确定每一用户终端所具体对应的下倾角方向;本发明实施例的信号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在所述M个下倾角所对应的时频资源块上分别发送测量导频;以使用户终端对M个所述测量导频进行检测来确定出功率最大的所述测量导频。
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对垂直维度的天线阵列进行下倾角划分,垂直维度的天线阵列所覆盖的用户终端用户区域一般从0度至60度(以竖直方向为基准),对该覆盖用户终端的区域对应的下倾角进行划分,如可以以5度为单位进行下倾角划分,也可以根据下倾角覆盖的区域面积进行划分。
下倾角划分完毕后,为M个下倾角对应设置时频资源块,基站在M个下倾角所对应的时频资源块上分别发送测量导频。
用户终端在M个下倾角所对应的时频资源块上接收测量导频,并对测量导频进行功率检测,将检测出的功率最大的时频资源块对应的下倾角,作为用户终端当前所处的与天线阵列的下倾角。也即,基站在不同的下倾角方向发送无线信号,只有用户终端处于与基站发送信号方向一致时,此时所接收信号的信号强度最强,功率也最大。因此,通过检测所接收信号的功率大小,能确定出用户终端当前所处的位置。
步骤202,接收所述用户终端反馈的各自的功率最大的所述测量导频对应的下倾角标识信息。
当用户终端确定出自身与基站的阵列天线之间的下倾角后,将自身所在下倾角的标识信息通知给基站。
步骤203,在所述用户终端反馈的下倾角标识信息中,按所反馈的用户终端数量进行排序。
接收到用户终端反馈的下倾角信息后,根据所反馈的每一下倾角对应的反馈用户终端数量进行排序,将对应用户终端数量最多的下倾角排在首位。
步骤204,计算所反馈的用户终端数量最多的下倾角所对应的用户终端数量占进行了反馈的所有用户终端数量的第一比率,并判断所述第一比率是否达到第一阈值。
计算反馈的用户终端数量最多的下倾角的用户终端数量占进行了反馈的所有用户终端数量的第一比率,并判断该第一比率是否达到设定阈值如80%等。
步骤205,所述第一比率达到第一阈值时,将所述所反馈的用户终端数量最多的下倾角组成所述下倾角集合。
当第一比率达到第一比率时,将该所反馈的用户终端数量最多的下倾角作为唯一元素组成所述下倾角集合。即当前基站仅在该反馈的用户终端数量最多的下倾角方向发送无线信号,即可满足大多数用户终端的通信需求。
步骤206,所述第一比率未达到第一阈值时,逐次累加所反馈的用户数量次多的下倾角所对应的用户数量,并判断累加后的用户数量占进行了反馈的所有用户终端数量的第二比率是否达到第一阈值,在所述第二比率达到第一阈值时,确定所累加的所有下倾角组成所述下倾角集合。
当所反馈的用户终端数量最多的下倾角占进行了反馈的所有用户终端数量的第一比率未达到第一阈值如80%时,依次选取反馈用户终端次多的下倾角,将两下倾角反馈的用户终端数量进行累加,并确定累加后的用户数量占进行了反馈的所有用户终端数量的第二比率是否达到第一阈值,如果达到,则将该反馈最多用户终端和反馈次多用户终端的两下倾角作为元素组成所述下倾角集合,如果第二比率仍未达到第一阈值,将依次累加下一下倾角对应的反馈用户终端数量,直到所累加的用户终端数量达到第一阈值。
步骤207,基于所述至少一个下倾角确定与所述至少一个下倾角对应的垂直维度的天线阵列。
当确定出能够覆盖大多数用户终端的下倾角后,基站为不同的垂直维度天线分别确定待映射的天线阵列,即为沿每一下倾角发送无线信号的天线阵列分别分配一T-XRU,通过T-XRU来控制天线阵列的无线信号发射方向。
步骤208,利用所述收发单元通过所述至少一个下倾角对应的垂直维度的天线阵列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下行信号。
当确定出能够覆盖大部分用户终端的至少一个下倾角后,利用为天线阵列分配的T-XRU来控制相应的天线阵列按相应的下倾角进行无线信号发送。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信号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本示例的信号处理方法应用于基站中,所述基站具有天线系统和收发单元(T-XRU),所述天线系统包括水平维度和垂直维度的天线阵列,所述收发单元通过所述天线阵列进行数据的接收与发送;将垂直维度的天线阵列的下倾角量化为M个,并为M个下倾角设置标识;为所述垂直维度的天线阵列的M个下倾角分别分配不同的时频资源块。
本发明实施例中,收发单元T-XRU的数量由天线阵列的水平维度和垂直维来确定。具体地,当天线阵列为交叉极化时,所述收发单元数量小于两倍的天线阵列的水平维度与垂直维度乘积;
当天线阵列为非交叉极化时,所述收发单元数量小于天线阵列的水平维度与垂直维度乘积。假设基站的天线阵列为垂直维度和水平维度分别为V、H,TXRU个数为P,则如果天线阵列是交叉极化的话,P<2×V×H,如果天线阵列是非交叉极化,P<V×H。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天线阵列为交叉极化时,所述M的最小取值为1、以及所述收发单元数量与天线阵列的水平维度之商的二分之一中的最大者,所述M的最大取值为所述收发单元数量的二分之一、以及天线阵列的垂直维度中的最小者;当天线阵列为非交叉极化时,所述M的最小取值为1、以及所述收发单元数量与天线阵列的水平维度之商中的最大者,所述M的最大取值为所述收发单元数量、以及天线阵列的垂直维度中的最小者。基站预存垂直维度不同下倾角配置个数M对应的TXRU到天线阵列的映射关系,且M的取值范围为Mmin~Mmax,如果天线阵列是交叉极化Mmin=max(1,P/2/H),Mmax=min(P/2,V),如果是非交叉极化Mmin=max(1,P/H),Mmax=min(P,V)。其中,max()表示取最大运算,min()表示取最小运算。
本发明实施例中,不同的时频资源块为固定配置;
或者,所述不同的时频资源块由所述基站根据当前的资源库进行资源配置;所述基站通过系统消息将所配置的所述不同的时频资源块通知所述用户终端。
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信号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在所述M个下倾角所对应的时频资源块上分别发送测量导频;以使用户终端对M个所述测量导频进行检测来确定出功率最大的所述测量导频。
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对垂直维度的天线阵列进行下倾角划分,垂直维度的天线阵列所覆盖的用户终端用户区域一般从0度至60度(以竖直方向为基准),对该覆盖用户终端的区域对应的下倾角进行划分,如可以以5度为单位进行下倾角划分,也可以根据下倾角覆盖的区域面积进行划分。
下倾角划分完毕后,为M个下倾角对应设置时频资源块,基站在M个下倾角所对应的时频资源块上分别发送测量导频。
用户终端在M个下倾角所对应的时频资源块上接收测量导频,并对测量导频进行功率检测,将检测出的功率最大的时频资源块对应的下倾角,作为用户终端当前所处的与天线阵列的下倾角。也即,基站在不同的下倾角方向发送无线信号,只有用户终端处于与基站发送信号方向一致时,此时所接收信号的信号强度最强,功率也最大。因此,通过检测所接收信号的功率大小,能确定出用户终端当前所处的位置。
步骤302,接收所述用户终端反馈的各自的功率最大的所述测量导频对应的下倾角标识信息。
当用户终端确定出自身与基站的阵列天线之间的下倾角后,将自身所在下倾角的标识信息通知给基站。
步骤303,在所述用户终端反馈的下倾角标识信息中,按所反馈的用户终端数量进行排序。
接收到用户终端反馈的下倾角信息后,根据所反馈的每一下倾角对应的反馈用户终端数量进行排序,将对应用户终端数量最多的下倾角排在首位。
步骤304,计算所反馈的用户终端数量最多的下倾角所对应的用户终端数量占进行了反馈的所有用户终端数量的第一比率,并判断所述第一比率是否达到第一阈值。
计算反馈的用户终端数量最多的下倾角的用户终端数量占进行了反馈的所有用户终端数量的第一比率,并判断该第一比率是否达到设定阈值如80%等。
步骤305,所述第一比率达到第一阈值时,将所述所反馈的用户终端数量最多的下倾角组成所述下倾角集合。
当第一比率达到第一比率时,将该所反馈的用户终端数量最多的下倾角作为唯一元素组成所述下倾角集合。即当前基站仅在该反馈的用户终端数量最多的下倾角方向发送无线信号,即可满足大多数用户终端的通信需求。
步骤306,所述第一比率未达到第一阈值时,逐次累加所反馈的用户数量次多的下倾角所对应的用户数量,并判断累加后的用户数量占进行了反馈的所有用户终端数量的第二比率是否达到第一阈值,在所述第二比率达到第一阈值时,确定所累加的所有下倾角组成所述下倾角集合。
当所反馈的用户终端数量最多的下倾角占进行了反馈的所有用户终端数量的第一比率未达到第一阈值如80%时,依次选取反馈用户终端次多的下倾角,将两下倾角反馈的用户终端数量进行累加,并确定累加后的用户数量占进行了反馈的所有用户终端数量的第二比率是否达到第一阈值,如果达到,则将该反馈最多用户终端和反馈次多用户终端的两下倾角作为元素组成所述下倾角集合,如果第二比率仍未达到第一阈值,将依次累加下一下倾角对应的反馈用户终端数量,直到所累加的用户终端数量达到第一阈值。
步骤307,基于所述至少一个下倾角确定与所述至少一个下倾角对应的垂直维度的天线阵列。
当确定出能够覆盖大多数用户终端的下倾角后,基站为不同的垂直维度天线分别确定待映射的天线阵列,即为沿每一下倾角发送无线信号的天线阵列分别分配一T-XRU,通过T-XRU来控制天线阵列的无线信号发射方向。
步骤308,利用所述收发单元通过所述至少一个下倾角对应的垂直维度的天线阵列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下行信号。
当确定出能够覆盖大部分用户终端的至少一个下倾角后,利用为天线阵列分配的T-XRU来控制相应的天线阵列按相应的下倾角进行无线信号发送。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信号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本示例的信号处理方法应用于基站中,所述基站具有天线系统和收发单元(T-XRU),所述天线系统包括水平维度和垂直维度的天线阵列,所述收发单元通过所述天线阵列进行数据的接收与发送;将垂直维度的天线阵列的下倾角量化为M个,并为M个下倾角设置标识;为所述垂直维度的天线阵列的M个下倾角分别分配不同的时频资源块。
本发明实施例中,收发单元T-XRU的数量由天线阵列的水平维度和垂直维来确定。具体地,当天线阵列为交叉极化时,所述收发单元数量小于两倍的天线阵列的水平维度与垂直维度乘积;
当天线阵列为非交叉极化时,所述收发单元数量小于天线阵列的水平维度与垂直维度乘积。假设基站的天线阵列为垂直维度和水平维度分别为V、H,TXRU个数为P,则如果天线阵列是交叉极化的话,P<2×V×H,如果天线阵列是非交叉极化,P<V×H。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天线阵列为交叉极化时,所述M的最小取值为1、以及所述收发单元数量与天线阵列的水平维度之商的二分之一中的最大者,所述M的最大取值为所述收发单元数量的二分之一、以及天线阵列的垂直维度中的最小者;当天线阵列为非交叉极化时,所述M的最小取值为1、以及所述收发单元数量与天线阵列的水平维度之商中的最大者,所述M的最大取值为所述收发单元数量、以及天线阵列的垂直维度中的最小者。基站预存垂直维度不同下倾角配置个数M对应的TXRU到天线阵列的映射关系,且M的取值范围为Mmin~Mmax,如果天线阵列是交叉极化Mmin=max(1,P/2/H),Mmax=min(P/2,V),如果是非交叉极化Mmin=max(1,P/H),Mmax=min(P,V)。其中,max()表示取最大运算,min()表示取最小运算。
本发明实施例中,不同的时频资源块为固定配置;
或者,所述不同的时频资源块由所述基站根据当前的资源库进行资源配置;所述基站通过系统消息将所配置的所述不同的时频资源块通知所述用户终端。
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信号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在所述M个下倾角所对应的时频资源块上分别发送测量导频;以使用户终端对M个所述测量导频进行检测来确定出功率最大的所述测量导频。
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对垂直维度的天线阵列进行下倾角划分,垂直维度的天线阵列所覆盖的用户终端用户区域一般从0度至60度(以竖直方向为基准),对该覆盖用户终端的区域对应的下倾角进行划分,如可以以5度为单位进行下倾角划分,也可以根据下倾角覆盖的区域面积进行划分。
下倾角划分完毕后,为M个下倾角对应设置时频资源块,基站在M个下倾角所对应的时频资源块上分别发送测量导频。
用户终端在M个下倾角所对应的时频资源块上接收测量导频,并对测量导频进行功率检测,将检测出的功率最大的时频资源块对应的下倾角,作为用户终端当前所处的与天线阵列的下倾角。也即,基站在不同的下倾角方向发送无线信号,只有用户终端处于与基站发送信号方向一致时,此时所接收信号的信号强度最强,功率也最大。因此,通过检测所接收信号的功率大小,能确定出用户终端当前所处的位置。
步骤402,接收所述用户终端反馈的各自的功率最大的所述测量导频对应的下倾角标识信息。
当用户终端确定出自身与基站的阵列天线之间的下倾角后,将自身所在下倾角的标识信息通知给基站。
步骤403,基于所述用户终端反馈的下倾角标识信息,确定出下倾角集合,其中,所述下倾角集合中包含至少一个下倾角,反馈所述至少一个下倾角的用户终端数量满足预设条件。
本发明实施例中,预设条件包括反馈所述至少一个下倾角的用户终端数量与进行了反馈的所有用户终端数量的比率至少达到第一阈值。该第一阈值可以为80%、或85%、或90%等,可根据经验确定。
步骤404,基于所述至少一个下倾角确定与所述至少一个下倾角对应的垂直维度的天线阵列。
当确定出能够覆盖大多数用户终端的下倾角后,基站为不同的垂直维度天线分别确定待映射的天线阵列,即为沿每一下倾角发送无线信号的天线阵列分别分配一T-XRU,通过T-XRU来控制天线阵列的无线信号发射方向。
步骤405,利用所述收发单元通过所述至少一个下倾角对应的垂直维度的天线阵列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下行信号。
当确定出能够覆盖大部分用户终端的至少一个下倾角后,利用为天线阵列分配的T-XRU来控制相应的天线阵列按相应的下倾角进行无线信号发送。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所述基站具有天线系统(图5中未示出)和收发单元(图5中未示出),所述天线系统包括水平维度和垂直维度的天线阵列,所述收发单元通过所述天线阵列进行数据的接收与发送;所述基站包括:设置单元50、第一发送单元51、接收单元52、第一确定单元53、第二确定单元54和第二发送单元55,其中:
设置单元50,用于将垂直维度的天线阵列的下倾角量化为M个,并为M个下倾角设置标识;为所述垂直维度的天线阵列的M个下倾角分别分配不同的时频资源块;
第一发送单元51,用于在所述M个下倾角所对应的时频资源块上分别发送测量导频,以使用户终端对M个所述测量导频进行检测来确定出功率最大的所述测量导频;
接收单元52,用于接收所述用户终端反馈的各自的功率最大的所述测量导频对应的下倾角标识信息;
第一确定单元53,用于基于所述用户终端反馈的下倾角标识信息,确定出下倾角集合,其中,所述下倾角集合中包含至少一个下倾角,反馈所述至少一个下倾角的用户终端数量满足预设条件;
第二确定单元54,用于基于所述至少一个下倾角确定与所述至少一个下倾角对应的垂直维度的天线阵列;
第二发送单元55,利用所述收发单元通过所述至少一个下倾角对应的垂直维度的天线阵列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下行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确定单元包括:排序子单元(图5中未示出)、计算子单元(图5中未示出)、判断子单元(图5中未示出)、第一生成子单元(图5中未示出)和第二生成子单元(图5中未示出),其中:
排序子单元,用于在所述用户终端反馈的下倾角标识信息中,按所反馈的用户终端数量进行排序;
计算子单元,用于计算所反馈的用户终端数量最多的下倾角所对应的用户终端数量占进行了反馈的所有用户终端数量的第一比率;
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比率是否达到第一阈值,所述第一比率达到第一阈值时,触发所述第一生成子单元;所述第一比率未达到第一阈值时,触发所述第二生成子单元;
第一生成子单元,用于将所述所反馈的用户终端数量最多的下倾角组成所述下倾角集合;
第二生成子单元,用于逐次累加所反馈的用户数量次多的下倾角所对应的用户数量,并判断累加后的用户数量占进行了反馈的所有用户终端数量的第二比率是否达到第一阈值,在所述第二比率达到第一阈值时,确定所累加的所有下倾角组成所述下倾角集合。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天线阵列为交叉极化时,所述收发单元数量小于两倍的天线阵列的水平维度与垂直维度乘积;
当天线阵列为非交叉极化时,所述收发单元数量小于天线阵列的水平维度与垂直维度乘积。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天线阵列为交叉极化时,所述M的最小取值为1、以及所述收发单元数量与天线阵列的水平维度之商的二分之一中的最大者,所述M的最大取值为所述收发单元数量的二分之一、以及天线阵列的垂直维度中的最小者;
当天线阵列为非交叉极化时,所述M的最小取值为1、以及所述收发单元数量与天线阵列的水平维度之商中的最大者,所述M的最大取值为所述收发单元数量、以及天线阵列的垂直维度中的最小者。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不同的时频资源块为固定配置;
或者,所述不同的时频资源块由所述基站根据当前的资源库进行资源配置;所述基站通过系统消息将所配置的所述不同的时频资源块通知所述用户终端。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图5中所示的基站中的各处理单元的实现功能可参照前述信号处理方法及其实施例的相关描述而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图5所示的基站中各处理单元的功能可通过运行于处理器上的程序而实现,也可通过具体的逻辑电路而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之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应用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或者,本发明实施例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应用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应用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应用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应用于基站中,所述基站具有天线系统和收发单元,所述天线系统包括水平维度和垂直维度的天线阵列,所述收发单元通过所述天线阵列进行数据的接收与发送;其特征在于,将垂直维度的天线阵列的下倾角量化为M个,并为M个下倾角设置标识;为所述垂直维度的天线阵列的M个下倾角分别分配不同的时频资源块;所述信号处理方法包括:
在所述M个下倾角所对应的时频资源块上分别发送测量导频;以使用户终端对M个所述测量导频进行检测来确定出功率最大的所述测量导频;
接收所述用户终端反馈的各自的功率最大的所述测量导频对应的下倾角标识信息;
基于所述用户终端反馈的下倾角标识信息,确定出下倾角集合,其中,所述下倾角集合中包含至少一个下倾角,反馈所述至少一个下倾角的用户终端数量满足预设条件;所述预设条件包括反馈所述至少一个下倾角的用户终端数量与进行了反馈的所有用户终端数量的比率至少达到第一阈值;
基于所述至少一个下倾角确定与所述至少一个下倾角对应的垂直维度的天线阵列;
利用所述收发单元通过所述至少一个下倾角对应的垂直维度的天线阵列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下行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用户终端反馈的下倾角标识信息,确定出下倾角集合,包括:
在所述用户终端反馈的下倾角标识信息中,按所反馈的用户终端数量进行排序;
计算所反馈的用户终端数量最多的下倾角所对应的用户终端数量占进行了反馈的所有用户终端数量的第一比率,并判断所述第一比率是否达到第一阈值;
所述第一比率达到第一阈值时,将所述所反馈的用户终端数量最多的下倾角组成所述下倾角集合;
所述第一比率未达到第一阈值时,逐次累加所反馈的用户数量次多的下倾角所对应的用户数量,并判断累加后的用户数量占进行了反馈的所有用户终端数量的第二比率是否达到第一阈值,在所述第二比率达到第一阈值时,确定所累加的所有下倾角组成所述下倾角集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天线阵列为交叉极化时,所述收发单元数量小于两倍的天线阵列的水平维度与垂直维度乘积;
当天线阵列为非交叉极化时,所述收发单元数量小于天线阵列的水平维度与垂直维度乘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号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天线阵列为交叉极化时,所述M的最小取值为1、以及所述收发单元数量与天线阵列的水平维度之商的二分之一中的最大者,所述M的最大取值为所述收发单元数量的二分之一、以及天线阵列的垂直维度中的最小者;
当天线阵列为非交叉极化时,所述M的最小取值为1、以及所述收发单元数量与天线阵列的水平维度之商中的最大者,所述M的最大取值为所述收发单元数量、以及天线阵列的垂直维度中的最小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号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不同的时频资源块为固定配置;
或者,所述不同的时频资源块由所述基站根据当前的资源库进行资源配置;所述基站通过系统消息将所配置的所述不同的时频资源块通知所述用户终端。
6.一种基站,所述基站具有天线系统和收发单元,所述天线系统包括水平维度和垂直维度的天线阵列,所述收发单元通过所述天线阵列进行数据的接收与发送;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包括:设置单元、第一发送单元、接收单元、第一确定单元、第二确定单元和第二发送单元,其中:
设置单元,用于将垂直维度的天线阵列的下倾角量化为M个,并为M个下倾角设置标识;为所述垂直维度的天线阵列的M个下倾角分别分配不同的时频资源块;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M个下倾角所对应的时频资源块上分别发送测量导频,以使用户终端对M个所述测量导频进行检测来确定出功率最大的所述测量导频;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用户终端反馈的各自的功率最大的所述测量导频对应的下倾角标识信息;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用户终端反馈的下倾角标识信息,确定出下倾角集合,其中,所述下倾角集合中包含至少一个下倾角,反馈所述至少一个下倾角的用户终端数量满足预设条件;所述预设条件包括反馈所述至少一个下倾角的用户终端数量与进行了反馈的所有用户终端数量的比率至少达到第一阈值;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至少一个下倾角确定与所述至少一个下倾角对应的垂直维度的天线阵列;
第二发送单元,利用所述收发单元通过所述至少一个下倾角对应的垂直维度的天线阵列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下行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单元包括:排序子单元、计算子单元、判断子单元、第一生成子单元和第二生成子单元,其中:
排序子单元,用于在所述用户终端反馈的下倾角标识信息中,按所反馈的用户终端数量进行排序;
计算子单元,用于计算所反馈的用户终端数量最多的下倾角所对应的用户终端数量占进行了反馈的所有用户终端数量的第一比率;
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比率是否达到第一阈值,所述第一比率达到第一阈值时,触发所述第一生成子单元;所述第一比率未达到第一阈值时,触发所述第二生成子单元;
第一生成子单元,用于将所述所反馈的用户终端数量最多的下倾角组成所述下倾角集合;
第二生成子单元,用于逐次累加所反馈的用户数量次多的下倾角所对应的用户数量,并判断累加后的用户数量占进行了反馈的所有用户终端数量的第二比率是否达到第一阈值,在所述第二比率达到第一阈值时,确定所累加的所有下倾角组成所述下倾角集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当天线阵列为交叉极化时,所述收发单元数量小于两倍的天线阵列的水平维度与垂直维度乘积;
当天线阵列为非交叉极化时,所述收发单元数量小于天线阵列的水平维度与垂直维度乘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当天线阵列为交叉极化时,所述M的最小取值为1、以及所述收发单元数量与天线阵列的水平维度之商的二分之一中的最大者,所述M的最大取值为所述收发单元数量的二分之一、以及天线阵列的垂直维度中的最小者;
当天线阵列为非交叉极化时,所述M的最小取值为1、以及所述收发单元数量与天线阵列的水平维度之商中的最大者,所述M的最大取值为所述收发单元数量、以及天线阵列的垂直维度中的最小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不同的时频资源块为固定配置;
或者,所述不同的时频资源块由所述基站根据当前的资源库进行资源配置;所述基站通过系统消息将所配置的所述不同的时频资源块通知所述用户终端。
CN201510134771.4A 2015-03-25 2015-03-25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及基站 Active CN1061608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34771.4A CN106160801B (zh) 2015-03-25 2015-03-25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及基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34771.4A CN106160801B (zh) 2015-03-25 2015-03-25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及基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60801A CN106160801A (zh) 2016-11-23
CN106160801B true CN106160801B (zh) 2020-01-31

Family

ID=573392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34771.4A Active CN106160801B (zh) 2015-03-25 2015-03-25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及基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160801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78523A (zh) * 2003-06-27 2005-02-09 诺基亚公司 天线调整方法、系统和网络单元
CN103178882A (zh) * 2011-12-23 2013-06-2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3d mimo下倾角调整方法、装置及基站
CN104283596A (zh) * 2013-11-25 2015-01-14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3d波束赋形方法及设备
EP2833662A1 (en) * 2012-03-30 2015-02-04 NTT DOCOMO, Inc. Wireless base st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24903A (ja) * 2000-10-12 2002-04-2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通信装置
GB0602530D0 (en) * 2006-02-09 2006-03-22 Quintel Technology Ltd Phased array antenna system with multiple beams
WO2013129984A1 (en) * 2012-03-02 2013-09-0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Radio base station and method therein for transmitting a data signal to a user equipment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s network
JP2016516338A (ja) * 2013-03-11 2016-06-02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チャネル状態情報報告方法及び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78523A (zh) * 2003-06-27 2005-02-09 诺基亚公司 天线调整方法、系统和网络单元
CN103178882A (zh) * 2011-12-23 2013-06-2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3d mimo下倾角调整方法、装置及基站
EP2833662A1 (en) * 2012-03-30 2015-02-04 NTT DOCOMO, Inc. Wireless base st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4283596A (zh) * 2013-11-25 2015-01-14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3d波束赋形方法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60801A (zh) 2016-1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177804B1 (ko) 다중입력 다중출력 시스템에서 스케줄링 방법 및 장치
US10250312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multi-user beamforming
US10057029B2 (en) Pilot time slot allocation for a MIMO system
US11152983B2 (en) Data transmission control method, network side device and terminal side device
EP3499739A1 (en) Feedback method and acquisition method for grouping indication information and device
JPWO2016163542A1 (ja) ビーム選択方法、移動局及び基地局
JP6995874B2 (ja) 上り信号の伝送方法及びデバイス
US20170201363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feedback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6612559B (zh) 时隙调度方法及装置
US1071522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eeding back information about channel between antenna arrays
CN106068620B (zh) 定向方向选择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164677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illimeter-wave MIMO mode selection
CN105245265B (zh) 3d波束下的用户服务模式选择方法、导频信息发送及装置
CN109155687A (zh) 用于确定数据流支持的传输速率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6160801B (zh)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及基站
EP3621384B1 (en) Precoding matrix indication method, terminal, and network apparatus
WO2015145226A1 (en)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terminal for determining channel properties in a cellular multiple-input and multiple-output system
US11057094B2 (en)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obtain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11328441B (zh) 波束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6464327B (zh) 控制蜂窝mimo系统中的信号传输的方法、基站和蜂窝mimo系统
WO2020167201A1 (en) Methods for beam correspondence signalling, related wireless devices and related network nodes
KR102193538B1 (ko) 멀티 셀 협력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피드백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US10615858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RU2007139402A (ru) Системы и способы обратной связи формирования лучей в многоантенных системах связи
CN116996189A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芯片、芯片模组、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