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58350A - 一种无线充电线圈的制备方法及穿戴产品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线充电线圈的制备方法及穿戴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58350A
CN106158350A CN201610741241.0A CN201610741241A CN106158350A CN 106158350 A CN106158350 A CN 106158350A CN 201610741241 A CN201610741241 A CN 201610741241A CN 106158350 A CN106158350 A CN 1061583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wireless charging
housing
product
pr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74124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均
陈其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svit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svit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svit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svit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74124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158350A/zh
Publication of CN1061583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5835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 H01F41/04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for manufacturing coi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无线充电线圈的制备方法及穿戴产品,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3D打印设备在预先成型好的穿戴产品的壳体上打印导电油墨;将经过3D打印的穿戴产品进行烘烤,使导电油墨在壳体上固化,形成3D打印线圈;将金属导电馈点粘接到3D打印线圈的端点,进而制得无线充电线圈。本发明利用导电油墨的可打印性,同时利用3D打印技术将导电油墨打印到穿戴产品各种结构的壳体上,形成导电线圈,使壳体实现无线充电功能;因3D打印的可编辑性,使得充电线圈很容易进行调整,可满足不同充电效率对线路调整的各种需求;因3D打印导电油墨与壳体的良好结合力,使得线路与壳体成为一个整体而不会出现翘起、剥离等不良状况。

Description

一种无线充电线圈的制备方法及穿戴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3D打印无线充电线圈的制备方法及防水穿戴产品。
背景技术
穿戴产品已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出行的必备电子产品,其便携性成为提高用户体验度的一个重要标准,特别是其充电的便携性,当前许多厂家都在推出无线充电穿戴产品,因此也可以实现防水功能,同时也有部分产品使用触点式充电方式来达到防水效果。
当前各大穿戴设备品牌场所使用的无线充电方案中的无线充电接收端都是采用普通双面胶将线圈粘接到产品壳体上的,因充电线圈内应力的存在使得线圈边缘容易变形翘起,影响其充电功能,同时双面胶也存在耐久性问题,使用时间长或充电时线圈发热也会导致充电线圈翘起甚至会掉落;线圈的圈数及形状都已确定,如果调试中出现问题需要很长时间对线圈尺寸及圈数等参数进行调整;对于一些特殊结构的产品,特别是一些小产品,如有凸台结构或凹槽等特殊结构普通充电线圈将无法粘接在其上面;另外使用触点式充电方式需要特殊结构进行配合,使得穿戴产品结构变得十分复杂,也很难使产品尺寸做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充电线圈的制备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无线充电线圈易变形翘起、不易调整以及无法使用在特殊结构产品上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线圈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利用3D打印设备在预先成型好的穿戴产品的壳体上打印导电油墨;
将经过3D打印的所述穿戴产品进行烘烤,使所述导电油墨在所述壳体上固化,形成3D打印线圈;
将金属导电馈点粘接到所述3D打印线圈的端点,进而制得无线充电线圈。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穿戴产品,包括壳体、主板充电线路,以及由上述所述的无线充电线圈的制备方法制得的无线充电线圈,所述无线充电线圈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所述无线充电线圈的金属导电馈点与所述主板充电线路连接。
实施本发明的一种无线充电线圈的制备方法及穿戴产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首先,利用导电油墨的可打印性,同时利用3D打印技术将导电油墨打印到穿戴产品各种结构的壳体上,形成导电线圈,再将金属导电馈点粘接到线圈的端点,使壳体实现无线充电功能;其次,因3D打印的可编辑性,使得充电线圈很容易进行调整,可满足不同充电效率对线路调整的各种需求;再次,因3D打印导电油墨与壳体的良好结合力,使得线路与壳体成为一个整体而不会出现翘起、剥离等不良状况;最后,因穿戴产品的壳体具有无线充电功能,可以使壳体实现防水功能,极大提高穿戴产品的使用场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线圈的制备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穿戴产品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穿戴产品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线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或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或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如图1所示,同时结合图2至图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线圈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利用3D打印设备在预先成型好的穿戴产品的壳体1上打印导电油墨;
S2、将经过3D打印的穿戴产品进行烘烤,使导电油墨在壳体1上固化,形成3D打印线圈2;
S3、将金属导电馈点3粘接到3D打印线圈2的端点,进而制得无线充电线圈。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3D打印技术将导电油墨打印到具有特殊结构的壳体1上形成无线充电线圈,使穿戴产品实现无线充电功能,同时因没有USB等类型充电口,使产品实现轻薄化设计及极易实现防水功能。
具体地,在上述步骤S1之前还包括预先在3D打印设备内设定3D打印线圈2的尺寸和圈数。此时利用3D打印的可编辑性,使得充电线圈很容易进行调整,可满足不同充电效率对线路调整的各种需求。
在上述步骤S3之后,即在制得无线充电线圈后,将金属导电馈点3与穿戴产品的主板充电线路连接便可以使穿戴产品实现无线充电功能。
在上述步骤S2中,将经过3D打印的穿戴产品在烘烤炉中进行烘烤,烘烤温度为60℃-80℃,烘烤时间为3min-10min。本发明实施例中烘烤温度与烘烤时间的选择均是为了在保证导电油墨能够固化的同时,不会使形成的3D打印线圈2存在开裂等缺陷。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穿戴产品,其包括壳体1、主板充电线路,以及由上述无线充电线圈的制备方法制得的无线充电线圈,该无线充电线圈设置在壳体1上且无线充电线圈的金属导电馈点3与主板充电线路连接,进而使得穿戴产品实现无线充电功能。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壳体1只是一个示例,其具体结构不受限制。
进一步地,通过导电双面胶或导电银浆等导电材料将金属导电馈点3粘接到3D打印线圈2的端点。优选地,金属导电馈点3由镀金铜块材料制成,以使其导电性能良好。
优选地,3D打印线圈所使用的导电油墨可以是导电银浆或导电银钯浆等导电材料,该种材料打印性良好,且与壳体1的结合力良好,使得线路与壳体1成为一个整体而不会出现翘起,剥离等不良状况。
进一步优选地,壳体1的材料为塑胶材料。具体地,可以为PC或PC/ABS或PC/GF等塑胶材料,此处PC/ABS为PC与ABS的共聚物,PC/GF为PC与GF的共聚物。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利用导电油墨的可打印性,同时利用3D打印技术将导电油墨打印到穿戴产品各种结构的壳体1上,形成导电线圈,再将金属导电馈点3粘接到3D打印线圈2的端点,使壳体1实现无线充电功能;因3D打印的可编辑性,使得充电线圈很容易进行调整,可满足不同充电效率对线路调整的各种需求;因3D打印导电油墨与壳体1的良好结合力,使得线路与壳体1成为一个整体而不会出现翘起、剥离等不良状况;因穿戴产品的壳体1具有无线充电功能,可以使壳体1实现防水功能,极大提高穿戴产品的使用场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无线充电线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利用3D打印设备在预先成型好的穿戴产品的壳体上打印导电油墨;
将经过3D打印的所述穿戴产品进行烘烤,使所述导电油墨在所述壳体上固化,形成3D打印线圈;
将金属导电馈点粘接到所述3D打印线圈的端点,进而制得无线充电线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线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利用3D打印设备在预先成型好的穿戴产品壳体上打印导电油墨的步骤之前还包括:预先在3D打印设备内设定所述3D打印线圈的尺寸和圈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线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制得所述无线充电线圈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金属导电馈点与所述穿戴产品的主板充电线路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线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经过3D打印的所述穿戴产品在烘烤炉中进行烘烤,烘烤温度为60℃-80℃,烘烤时间为3min-10min。
5.一种穿戴产品,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主板充电线路,以及无线充电线圈,所述无线充电线圈通过3D打印方式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无线充电线圈包括3D打印线圈和设置于所述3D打印线圈端点处的金属导电馈点,所述金属导电馈点与所述主板充电线路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穿戴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导电馈点通过导电双面胶或导电银浆粘接到所述3D打印线圈的端点。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穿戴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3D打印线圈的材料为导电银浆或导电银钯浆。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穿戴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导电馈点由镀金铜块材料制成。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穿戴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材料为塑胶材料。
CN201610741241.0A 2016-08-26 2016-08-26 一种无线充电线圈的制备方法及穿戴产品 Pending CN10615835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41241.0A CN106158350A (zh) 2016-08-26 2016-08-26 一种无线充电线圈的制备方法及穿戴产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41241.0A CN106158350A (zh) 2016-08-26 2016-08-26 一种无线充电线圈的制备方法及穿戴产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58350A true CN106158350A (zh) 2016-11-23

Family

ID=573421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741241.0A Pending CN106158350A (zh) 2016-08-26 2016-08-26 一种无线充电线圈的制备方法及穿戴产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15835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13592A (zh) * 2017-05-27 2017-09-29 李贤章 一种可连接手机的智能腹部健身器
CN108306463A (zh) * 2017-01-13 2018-07-20 通用电气航空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制造电气机器的定子组件的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119585U (zh) * 2013-04-03 2013-08-07 高庆泽 一种柔性的无线充电接收装置
CN103490482A (zh) * 2013-10-15 2014-01-01 络派模切(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CN203406659U (zh) * 2013-07-09 2014-01-22 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充电接收器
CN203691071U (zh) * 2013-09-02 2014-07-02 陈业军 一种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可穿戴设备
CN104465067A (zh) * 2014-11-18 2015-03-25 东莞劲胜精密组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充电线圈的制作方法及无线充电结构
CN104505265A (zh) * 2014-12-08 2015-04-08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采用3d打印技术制造微型超级电容器的方法
CN105030374A (zh) * 2015-08-26 2015-11-11 王少立 一种可长期监测人体生理参数的智能人工晶体
CN105751502A (zh) * 2016-03-03 2016-07-13 深圳市微纳集成电路与系统应用研究院 基于3d打印制作智能鞋垫的方法及智能鞋垫、智能鞋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119585U (zh) * 2013-04-03 2013-08-07 高庆泽 一种柔性的无线充电接收装置
CN203406659U (zh) * 2013-07-09 2014-01-22 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充电接收器
CN203691071U (zh) * 2013-09-02 2014-07-02 陈业军 一种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可穿戴设备
CN103490482A (zh) * 2013-10-15 2014-01-01 络派模切(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CN104465067A (zh) * 2014-11-18 2015-03-25 东莞劲胜精密组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充电线圈的制作方法及无线充电结构
CN104505265A (zh) * 2014-12-08 2015-04-08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采用3d打印技术制造微型超级电容器的方法
CN105030374A (zh) * 2015-08-26 2015-11-11 王少立 一种可长期监测人体生理参数的智能人工晶体
CN105751502A (zh) * 2016-03-03 2016-07-13 深圳市微纳集成电路与系统应用研究院 基于3d打印制作智能鞋垫的方法及智能鞋垫、智能鞋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06463A (zh) * 2017-01-13 2018-07-20 通用电气航空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制造电气机器的定子组件的方法
CN107213592A (zh) * 2017-05-27 2017-09-29 李贤章 一种可连接手机的智能腹部健身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58350A (zh) 一种无线充电线圈的制备方法及穿戴产品
US20180325452A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 garment for work with ems/emg/egg, and such a garment
CN104332764B (zh) 片式接触件及使用该片式接触件的电连接器
CN106231779B (zh) 用于移动终端的fpc排线及移动终端
CN107951483A (zh) 心电监护电极及信号采集上衣
CN104752864B (zh) 电连接器端子组
JP2020523210A (ja) カスタムつけまつ毛を製造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209660455U (zh) 一种加热组件及低温烟
CN210225780U (zh) 一种电加热片
CN211152230U (zh) 一种耐高温的石墨烯加热板
CN209463846U (zh) 一种加热保温装置
CN106229370A (zh) 太阳能电池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9152111A (zh) 一种电热膜
CN207518811U (zh) 颈戴式蓝牙耳机
CN207010262U (zh) 一种带有呼吸灯的充电数据连接线
CN206116686U (zh) 接口和移动终端
CN210611893U (zh) 一种带无线充电功能的加热装置
CN213819916U (zh) 一种带有定位功能的多功能校服
CN207802416U (zh) 一种发热模块结构
CN217307980U (zh) 一种激光雷达罩曲面电路连接结构
CN218338805U (zh) 一种电流刺激的虚拟味觉装置
CN210745516U (zh) 一种颈戴耳机
CN104901050B (zh) 一种双面usb接口结构及双面usb接口的制备方法
CN219382269U (zh) 一种汽车加热垫
CN210381316U (zh) 石墨烯汽车座椅加热织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