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55607A - 一种原笔迹多屏幕适配方法、系统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原笔迹多屏幕适配方法、系统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55607A
CN106155607A CN201510162155.XA CN201510162155A CN106155607A CN 106155607 A CN106155607 A CN 106155607A CN 201510162155 A CN201510162155 A CN 201510162155A CN 106155607 A CN106155607 A CN 1061556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writing
equipment
former person
related data
scre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6215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孟占军
韩澍青
周佳
杜国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Eren Eb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Eren Eb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Eren Eb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Eren Eb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16215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155607A/zh
Publication of CN1061556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5560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笔迹多屏幕适配方法、系统及设备,该方法包括:第一设备接收原笔迹输入并存储该原笔迹相关数据;第二设备接收第一设备存储的原笔迹相关数据,并在第二设备上显示该原笔迹前根据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屏幕密度对该原笔迹相关数据进行相应比例的缩放。第一设备接收用户输入的原笔迹并存储该原笔迹相关数据,在用户需要将第一设备接收和存储的原笔迹相关数据在第二设备上进行显示时,第二设备接收该原笔迹相关数据,并在第二设备上显示该原笔迹前根据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屏幕密度对该原笔迹相关数据进行相应比例的缩放,避免原笔迹在不同设备上进行显示时出现原笔迹物理粗细尺寸变化、原笔迹显示位置发生偏移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原笔迹多屏幕适配方法、系统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原笔迹书写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原笔迹多屏幕适配方法、系统及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各式各样的智能终端设备充斥于人们的生活,为了便于移动办公,手写原笔迹技术在智能终端设备上的使用率逐渐增加。但因智能终端设备屏幕多样化,不同屏幕对应的分辨率及具体尺寸不同,其屏幕密度也不尽相同,导致用户在一个智能终端设备上书写并存储的原笔迹信息在另一个不同屏幕的智能终端设备上进行显示时出现原笔迹物理粗细尺寸变化、原笔迹显示位置发生偏移的情况,视觉效果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原笔迹在不同屏幕上显示时原笔迹物理粗细尺寸变化、显示位置发生偏移的缺陷,提供一种原笔迹多屏幕适配方法、系统及设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原笔迹多屏幕适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第二设备接收第一设备采集的原笔迹相关数据;
在第二设备上显示该原笔迹前根据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屏幕密度对该原笔迹相关数据进行相应比例的缩放。
进一步的,所述原笔迹相关数据至少包括该原笔迹中各采样点的采样点笔宽、采样点坐标;
所述对该原笔迹相关数据进行相应比例的缩放为对原笔迹中各采样点的采样点笔宽、采样点坐标的数值进行相应比例大小的缩放。
进一步的,所述原笔迹相关数据还包括各采样点的采样时间关系的信息;
所述第二设备在显示该原笔迹时根据各采样点的采样时间关系按序显示出该原笔迹。
进一步的,所述各采样点的采样时间关系的信息为采样频率,或各采样点的绝对采样时间或相对采样时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设备接收的所述原笔迹相关数据中还包括第一设备的屏幕密度值N1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设备获取第二设备的屏幕密度值N2,所述进行相应比例的缩放为进行N2/N1倍大小的缩放。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设备屏幕分辨率为a×b,所述第一设备屏幕尺寸为n1英寸,则,
第一设备的屏幕密度值
所述第二设备屏幕分辨率为c×d,所述第二设备屏幕尺寸为n2英寸,则,
第二设备的屏幕密度值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设备接收第一设备采集的原笔迹相关数据的方式为:
第一设备采集原笔迹相关数据并上传该原笔迹相关数据至云存储空间,第二设备从所述云存储空间读取所述原笔迹相关数据;
或,第一设备将采集的原笔迹相关数据通过数据传输的形式直接传输至第二设备。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原笔迹多屏幕适配系统,该系统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设备采集的原笔迹相关数据;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第二设备和第一设备的屏幕密度对该原笔迹相关数据进行相应比例的缩放;
第一控制显示模块,用于将第一处理模块处理后的原笔迹相关数据进行显示。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设备,该显示设备包括上述原笔迹多屏幕适配系统,该原笔迹多屏幕适配系统采用上述原笔迹多屏幕适配方法。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用户在第一设备上进行原笔迹书写,第一设备接收用户输入的原笔迹并存储该原笔迹相关数据,在用户需要将第一设备接收和存储的原笔迹相关数据在第二设备上进行显示时,将该原笔迹相关数据发送至第二设备,第二设备接收该原笔迹相关数据,并在第二设备上显示该原笔迹前根据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屏幕密度对该原笔迹相关数据进行相应比例的缩放,将原笔迹相关数据缩放为适配于第二设备的屏幕的数据之后再进行显示,避免出现在一个设备上书写并存储的原笔迹在另一个不同屏幕的设备上进行显示时出现原笔迹物理粗细尺寸变化、原笔迹显示位置发生偏移的问题,使原笔迹显示时的视觉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原笔迹多屏幕适配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原笔迹在第一设备上显示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原笔迹在第二设备上显示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原笔迹多屏幕适配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原笔迹多屏幕适配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原笔迹多屏幕适配系统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本发明中所描述的设备为手机、平板电脑、电脑等具有显示屏幕且能接收和采集用户手写原笔迹信息的显示设备。
请参阅图1,为本发明原笔迹多屏幕适配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在该原笔迹多屏幕适配方法的第一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
第二设备接收第一设备采集的原笔迹相关数据;
在第二设备上显示该原笔迹前根据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屏幕密度对该原笔迹相关数据进行相应比例的缩放。
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用户在第一设备上进行原笔迹书写时,第一设备在屏幕上进行原笔迹显示、并根据预设的采样频率对用户书写时的触点进行采样,记录各采样点的坐标、笔宽、时间等信息进行存储形成相应的原笔迹相关数据。具体的,该采集的原笔迹相关数据中包括原笔迹中各采样点的采样点坐标(X、Y)、采样点笔宽d(单位为px,Pixel、像素)、原笔迹颜色、采样点压力值等数据信息。进一步的,该原笔迹相关数据中还包括第一设备的屏幕密度值N1
其中,采样点笔宽为以采样点坐标为原点,向原点两端分别纵向延伸d/2宽度形成的宽度。
第一设备采集原笔迹相关数据并将该采集到的原笔迹相关数据传输至第二设备,第二设备接收第一设备采集的原笔迹相关数据,在第二设备上显示该原笔迹之前,第二设备根据第一设备的屏幕密度值N1以及第二设备的屏幕密度值N2对原笔迹相关数据中的各采样点的采样点坐标(X、Y)、采样点笔宽d的数值进行相应比例大小的缩放,然后根据缩放后的原笔迹相关数据在第二设备上进行显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设备仅对原笔迹相关数据中的采样点笔宽和采样点坐标的数值大小进行相应比例大小的缩放处理,不对原笔迹相关数据中的其它数据进行缩放处理。
具体的,在第二设备的屏幕上显示原笔迹相关数据之前将原笔迹中各采样点的采样点坐标缩放为((N2/N1)×X、(N2/N1)×Y),将原笔迹各采样点的采样点笔宽缩放为(N2/N1)×d,然后将缩放处理后采样点坐标和采样点笔宽按缩放后的位置及大小在第二设备的屏幕上进行显示。
其中,第一设备的屏幕分辨率为为a×b,第一设备屏幕尺寸为n1英寸,则,
第一设备的屏幕密度值
第二设备屏幕分辨率为c×d,第二设备屏幕尺寸为n2英寸,则,
第二设备的屏幕密度值
系统根据上述方法以及不同设备的屏幕分辨率和尺寸获取并计算出相应屏幕的屏幕密度。
为便于理解,举例进行说明。如图2、3所示,其中图2为原笔迹在第一设备上显示的示意图,图3为原笔迹在第二设备上显示的示意图。假设根据第一设备的屏幕分辨率和尺寸计算出第一设备屏幕的屏幕密度为240dpi,根据第二设备的屏幕分辨率和尺寸计算出第二设备屏幕的屏幕密度为480dpi,则N2/N1=2。第一设备接收用户进行原笔迹书写形成笔划AB,第一设备采集到该原笔迹包括A、B两个采样点,其中采样点A为采样起点,采样点B为采样终点,第一设备采集到的采样点A的坐标为(3,3),笔宽为2px,采样点B的坐标为(3,14),笔宽为2px,存储上述笔划AB的相关数据信息。第二设备在接收到该笔划AB的相关数据信息后,在第二设备上进行显示之前,先将笔划AB的相关数据信息中的采样点A坐标进行2倍的放大,即为(6,6),同时将采样点A笔宽进行2倍的放大,即为4px;然后将笔划AB的相关数据信息中的采样点B坐标进行2倍的放大,即为(6,28),同时将采样点B笔宽进行2倍的放大,即为4px,再根据缩放后的数据在第二设备的屏幕上显示该原笔迹笔划AB。如此即可实现第二设备上显示该原笔迹时原笔迹的视觉位置与视觉粗细均与在第一设备上相同。
进一步的,该原笔迹相关数据还包括各采样点的采样时间关系的信息,第二设备在显示该原笔迹时根据各采样点的采样时间关系按序显示出该原笔迹。其中,各采样点的采样时间关系的信息为采样频率,或各采样点的绝对采样时间或相对采样时间。在本实施方式中,继续以笔划AB进行举例说明,在本例中,优选采样时间关系为采样点AB之间的相对采样时间,第一设备接收用户进行原笔迹书写形成笔划AB,第一设备采集到该原笔迹包括A、B两个采样点,其中采样点A为采样起点,采样点B为采样终点,采集到的采样点A的坐标为(3,3),笔宽为2px,采样时间为时间起点0,采样点B的坐标为(3,14),笔宽为2px,采样时间为相对时间起点之后的0.1s,存储上述笔划AB的相关数据信息。第二设备在接收到该笔划AB的相关数据信息后,在第二设备上进行显示之前,先将笔划AB的相关数据信息中的采样点A坐标进行2倍的放大,即为(6,6),同时将采样点A笔宽进行2倍的放大,即为4px;然后将笔划AB的相关数据信息中的采样点B坐标进行2倍的放大,即为(6,28),同时将采样点B笔宽进行2倍的放大,即为4px,再根据缩放后的数据在第二设备的屏幕上先显示A点,然后在0.1s之后显示B点,形成笔划AB。若某一笔迹包括N个采样点,N个采样点之间按时间顺序进行显示,如此即可实现笔划AB在第二设备上再次动态呈现,便于用户了解用户书写的过程。
可以理解的,上述原笔迹可以为一个点、一个笔划、一个字、一个词、一个词组、多个字或多个词等。每个笔划由多个采样点组成,每个字由多个笔划组成,在第二设备进行显示之前,对原笔迹中各个采样点的采样点坐标和采样点笔宽数值进行缩放,即可实现对整个原笔迹字的缩放显示,从而实现在不同屏幕密度的屏幕上显示时原笔迹的视觉位置与视觉宽度均不会随着屏幕密度的变化为产生显示差异。
进一步的,该第一设备为设有电磁屏的第一设备,第一设备内设有电磁感应天线板,该第一设备包括与该电磁感应天线板配合的电磁笔,电磁感应天线板接收电磁笔输入信息并记录用户输入的原笔迹相关数据。
可以理解的,第二设备也可以是第一设备,即第一设备接受原笔迹输入并存储该原笔迹相关数据,第一设备在存储之后再次对存储的原笔迹相关数据进行显示。第一设备既进行存储又进行显示,由于第一设备的屏幕密度不会变化,原笔迹相关数据在第一设备上再次显示时不会发生缩放,或经过一次一倍大小的缩放,仍按照原笔迹原来粗细和坐标进行显示。
其中,在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中,第二设备接收第一设备存储的原笔迹相关数据的接收方式为:
第一设备存储原笔迹相关数据并上传该原笔迹相关数据至云存储空间,第二设备从云存储空间读取原笔迹相关数据;
或,第一设备将存储的原笔迹相关数据通过数据传输的形式直接传输至第二设备。
该数据传输的形式可以是通过邮件、即时通信、蓝牙传输、网络传输、USB接口传输等形式。
请参阅图4,为本发明原笔迹多屏幕适配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在该原笔迹多屏幕适配方法的第二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
预设一基准屏幕密度值N;
第一设备获取第一设备屏幕密度值N1,并将第一设备采集的原笔迹相关数据进行N/N1倍大小的缩放后存储;
第二设备接收第一设备采集的原笔迹相关数据,获取第二设备的屏幕密度值N2,并将该原笔迹存储数据进行N2/N倍大小的缩放后在第二设备上进行显示。
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第一设备在接收用户进行原笔迹输入之前,在第一设备内预设一基准屏幕密度值N,第一设备在采集到用户输入的原笔迹之后获取第一设备的屏幕密度值N1,并将采集到的原笔迹相关数据进行N/N1倍大小的缩放后在第一设备上进行存储。第一设备将存储的原笔迹相关数据传输至第二设备,第二设备接收第一设备采集的原笔迹相关数据,在显示该原笔迹之前获取第二设备的屏幕密度值N2,并将该原笔迹存储数据进行N2/N倍大小的缩放后在第二设备上进行显示。
用户在第一设备上进行原笔迹书写时,第一设备在屏幕上进行原笔迹显示、并根据预设的采样频率对用户书写时的触点进行采样,记录各采样点的坐标、笔宽、时间等信息进行存储形成相应的原笔迹相关数据。具体的,该采集的原笔迹相关数据中包括原笔迹中各采样点的采样点坐标(X、Y)、采样点笔宽d(单位为px,Pixel、像素)、原笔迹颜色、采样点压力值等数据信息。进一步的,该原笔迹相关数据中还包括第一设备的屏幕密度值N1
第一设备采集的用户输入的原笔迹,对该原笔迹相关数据中的采样点坐标(X、Y)、采样点笔宽d进行N/N1倍大小缩放,存储缩放后的采样点坐标((N/N1)×X、(N/N1)×Y)、采样点笔宽(N/N1)×d。
第二设备接受第一设备采集的原笔迹相关数据,对原笔迹相关数据中的采样点坐标((N/N1)×X、(N/N1)×Y)、采样点笔宽(N/N1)×d进行N2/N倍大小的缩放,根据缩放后的采样点坐标((N/N1)×(N2/N)×X、(N/N1)×(N2/N)×Y)=((N2/N1)×X、(N2/N1)×Y)、采样点笔宽(N/N1)×(N2/N)×d=(N2/N1)×d在第二设备上进行显示。
请参阅图5,为本发明原笔迹多屏幕适配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在该原笔迹多屏幕适配系统的第一实施例中,该系统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设备采集的原笔迹相关数据;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第二设备和第一设备的屏幕密度对该原笔迹相关数据进行相应比例的缩放;
第一控制显示模块,用于将第一处理模块处理后的原笔迹相关数据进行显示。
请参阅图6,为本发明原笔迹多屏幕适配系统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在该原笔迹多屏幕适配系统的第二实施例中,该系统包括:
第一采集模块,用于接收原笔迹输入并采集原笔迹相关数据;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采集模块采集的原笔迹相关数据;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第二设备和第一设备的屏幕密度对该原笔迹相关数据进行相应比例的缩放;
第一控制显示模块,用于将第一处理模块处理后的原笔迹相关数据进行显示。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设备的实施方式,其中,该显示设备包括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原笔迹多屏幕适配系统,该原笔迹多屏幕适配系统采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原笔迹多屏幕适配方法。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原笔迹多屏幕适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二设备接收第一设备采集的原笔迹相关数据;
在第二设备上显示该原笔迹前根据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屏幕密度对该原笔迹相关数据进行相应比例的缩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笔迹相关数据至少包括该原笔迹中各采样点的采样点笔宽、采样点坐标;
所述对该原笔迹相关数据进行相应比例的缩放为对原笔迹中各采样点的采样点笔宽、采样点坐标的数值进行相应比例大小的缩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笔迹相关数据还包括各采样点的采样时间关系的信息;
所述第二设备在显示该原笔迹时根据各采样点的采样时间关系按序显示出该原笔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采样点的采样时间关系的信息为采样频率,或各采样点的绝对采样时间或相对采样时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备接收的所述原笔迹相关数据中还包括第一设备的屏幕密度值N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备获取第二设备的屏幕密度值N2,所述进行相应比例的缩放为进行N2/N1倍大小的缩放。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屏幕分辨率为a×b,所述第一设备屏幕尺寸为n1英寸,则,
第一设备的屏幕密度值
所述第二设备屏幕分辨率为c×d,所述第二设备屏幕尺寸为n2英寸,则,
第二设备的屏幕密度值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备接收第一设备采集的原笔迹相关数据的方式为:
第一设备采集原笔迹相关数据并上传该原笔迹相关数据至云存储空间,第二设备从所述云存储空间读取所述原笔迹相关数据;
或,第一设备将采集的原笔迹相关数据通过数据传输的形式直接传输至第二设备。
9.一种原笔迹多屏幕适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设备采集的原笔迹相关数据;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第二设备和第一设备的屏幕密度对该原笔迹相关数据进行相应比例的缩放;
第一控制显示模块,用于将第一处理模块处理后的原笔迹相关数据进行显示。
10.一种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设备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原笔迹多屏幕适配系统,该原笔迹多屏幕适配系统采用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原笔迹多屏幕适配方法。
CN201510162155.XA 2015-04-08 2015-04-08 一种原笔迹多屏幕适配方法、系统及设备 Pending CN10615560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62155.XA CN106155607A (zh) 2015-04-08 2015-04-08 一种原笔迹多屏幕适配方法、系统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62155.XA CN106155607A (zh) 2015-04-08 2015-04-08 一种原笔迹多屏幕适配方法、系统及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55607A true CN106155607A (zh) 2016-11-23

Family

ID=573354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62155.XA Pending CN106155607A (zh) 2015-04-08 2015-04-08 一种原笔迹多屏幕适配方法、系统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155607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32754A (zh) * 2017-12-28 2018-06-08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笔迹回放显示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8513158A (zh) * 2017-02-27 2018-09-07 上海谦问万答吧云计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在线答疑内容的播放方法及装置
CN111352599A (zh) * 2019-05-07 2020-06-30 鸿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白板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37848A (zh) * 2012-12-04 2013-02-20 上海合合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对手写笔迹进行编辑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JP2014048819A (ja) * 2012-08-30 2014-03-17 Fujitsu Ltd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3702181A (zh) * 2013-12-13 2014-04-02 乐视网信息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图像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3744555A (zh) * 2014-01-06 2014-04-23 溢洋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即时通信手写笔迹双向显示还原方法及相关系统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048819A (ja) * 2012-08-30 2014-03-17 Fujitsu Ltd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2937848A (zh) * 2012-12-04 2013-02-20 上海合合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对手写笔迹进行编辑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3702181A (zh) * 2013-12-13 2014-04-02 乐视网信息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图像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3744555A (zh) * 2014-01-06 2014-04-23 溢洋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即时通信手写笔迹双向显示还原方法及相关系统和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13158A (zh) * 2017-02-27 2018-09-07 上海谦问万答吧云计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在线答疑内容的播放方法及装置
CN108513158B (zh) * 2017-02-27 2021-03-09 苏州谦问万答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在线答疑内容的播放方法及装置
CN108132754A (zh) * 2017-12-28 2018-06-08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笔迹回放显示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1352599A (zh) * 2019-05-07 2020-06-30 鸿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白板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00888B (zh) 信息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2110148B (zh) 文件夹内容的展现方法和终端
KR101491592B1 (ko) 단말 및 그의 컨텐츠 표시 방법
WO2014162659A1 (ja) 表示制御装置、表示制御方法および表示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07426322A (zh) 一种推送消息目标匹配方法、服务器、终端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2880709A (zh) 数据仓库管理系统和数据仓库管理方法
CN106155607A (zh) 一种原笔迹多屏幕适配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3761303A (zh) 一种图片的排列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3530175A (zh) 应用程序的分类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3500060A (zh) 电子地图的制作方法、制作装置、显示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1997980A (zh) 一种基于地图的天气信息显示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469000A (zh) 一种屏幕内容放大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3714127A (zh) 表格分信息组展示方法和系统
CN109446199A (zh) 单元格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0519645A (zh) 视频内容的播放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WO201616190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gnifying and/or highlighting objects on screens
CN104572816B (zh) 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WO2015067166A1 (zh) 一种触摸式输入方法及装置
CN106155608A (zh) 一种原笔迹存储及显示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6528141B (zh) 任务清除方法及系统
CN107094241B (zh) 一种机载sar的实时成像显示方法及系统
CN102368800A (zh) 用于手机中构建通讯录的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CN103123750A (zh) 结合语言学习功能的数字相框及其显示方法
CN106980642A (zh) 一种业务数据实时展示系统及方法
CN101930363A (zh) 一种移动终端获取界面元素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12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