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39439A - 可随身携带供吸取洁净空气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可随身携带供吸取洁净空气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39439A
CN106139439A CN201510111778.4A CN201510111778A CN106139439A CN 106139439 A CN106139439 A CN 106139439A CN 201510111778 A CN201510111778 A CN 201510111778A CN 106139439 A CN106139439 A CN 1061394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transmission frame
gas transmission
carry
air 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1177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锦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11177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139439A/zh
Publication of CN1061394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3943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随身携带供吸取洁净空气的装置,它包括至少一台空气泵、至少一套空气过滤器、至少一副输气架以及至少一组连接空气泵、空气过滤器和输气架的空气管道组成。空气泵输出压力被提高的空气,经空气过滤器净化处理,输送至输气架,输出洁净空气。本发明能让使用者在雾霾天等污染的空气中吸取到洁净空气。

Description

可随身携带供吸取洁净空气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和日常防护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随身携带供吸取洁净空气的装置。
背景技术
细颗粒物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研究表明,颗粒物直径越小,进入呼吸道的部位越深。10μm直径的颗粒物通常沉积在上呼吸道,2μm以下的可深入到细支气管和肺泡。细颗粒物进入人体到肺泡后,直接影响肺的通气功能,使机体容易处在缺氧状态,因而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更大。
为防御细颗粒物给人们带来的危害,有些人带上了口罩,然而普通的口罩并不能过滤掉细颗粒物;能过滤掉细颗粒物的口罩,不仅价格贵,而且容易造成呼吸不畅。现有的动力空气净化呼吸器(PAPR)等呼吸装置,体积大,难以佩戴和长时间使用。因此,各种改良呼吸装置也就应运而生,这些改良呼吸装置,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仍无法获得使用者的广泛认可,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因为轻便不够、噪声偏大、使用不便和成本偏高。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可随身携带供吸取洁净空气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随身携带供吸取洁净空气的装置,它解决了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其佩戴轻便、工作安静、使用方便和成本更低,可以满足人们抵御细颗粒物危害的要求。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可随身携带供吸取洁净空气的装置,它包括至少一台空气泵、至少一套空气过滤器、至少一副输气架以及至少一组连接空气泵、空气过滤器和输气架的空气管道组成;
所述空气泵输出压力被提高的空气,经空气过滤器净化处理,输送至输气架,输出洁净空气。
所述输气架由实心结构的架与可输送气体的管复合而成。
所述输气架为中空结构,既是架又可输送气体。
所述输气架首选为耳戴式或头戴式。
所述输气架首选为双侧戴双出气孔组合方式。
所述空气管道优选为软管。
所述空气泵受呼吸传感器反馈控制,仅在吸气时输出空气。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可随身携带供吸取洁净空气的装置具有佩戴轻便、工作安静和使用成本更低的优点,能更有效地抵御细颗粒物给人们带来的危害,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可随身携带供吸取洁净空气的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可随身携带供吸取洁净空气的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可随身携带供吸取洁净空气的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双侧耳戴双出气孔复合输气架正视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单侧耳戴双出气孔复合输气架正视图。
图6为图4和图5的侧向视图。
图7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双侧耳戴双出气孔中空输气架正视图。
图8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单侧耳戴双出气孔中空输气架正视图。
图9为图7和图8的侧向视图。
图10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双侧头戴双出气孔复合输气架正视图。
图11为图10的侧向视图。
图中标号:
1为空气泵;1a空气泵电源线,1b为空气泵进气口;1c为空气泵出气口;2为空气过滤器;2a为空气过滤器进气端;2b为空气过滤器出气端;3为输气架;3a为输气架进气口;3b为输气架出气口;3c为搁耳朵处的输气架腿;3d为抱头部的输气架箍;4为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参看图1至图11,本发明的一种可随身携带供吸取洁净空气的装置,它包括至少一台空气泵、至少一套空气过滤器、至少一副输气架以及至少一组连接空气泵、空气过滤器和输气架的空气管道组成。
图1显示了本发明的可随身携带供吸取洁净空气的装置的第一实施例,该装置由一台空气泵1、一套空气过滤器2、一副输气架3以及一组连接空气泵1、空气过滤器2和输气架3的空气管道4组成。
接通空气泵1的电源,空气泵1输出压力被提高的空气,经空气过滤器2净化处理,输送至输气架3,输出洁净空气。
输气架3由实心结构的架与可输送气体的管复合而成。
输气架3为耳戴式。
输气架3为双侧双出气孔组合方式或单侧双出气孔组合方式。
空气管道4为软管。
图2显示了本发明的可随身携带供吸取洁净空气的装置的第二实施例,该装置由二台空气泵1、二套空气过滤器2、一副输气架3以及一组连接空气泵1、过滤器2和输气架3的空气管道4组成。
接通二台空气泵1的电源,二台空气泵1输出压力被提高的空气,经二套空气过滤器2净化处理,输送至输气架3,输出洁净空气。
输气架3为中空结构,既是架又可输送气体。
输气架3为耳戴式。
输气架3为双侧双出气孔组合方式或单侧双出气孔组合方式。
空气管道4为软管。
本实施例相比第一实施例而言,本实施例中的二台空气泵1所输出的空气量更大,可满足更大的吸气量的需求。由此可以设想,本发明能够通过继续增设更多台的空气泵1,来增加输出的空气量。
图3显示了本发明的可随身携带供吸取洁净空气的装置的第三实施例,该装置由一台空气泵1、二套空气过滤器2、一副输气架3以及一组连接空气泵1、空气过滤器2和输气架3的空气管道4组成。
接通空气泵1的电源,空气泵1输出压力被提高的空气,经二套空气过滤器2净化处理,输送至输气架3,输出洁净空气。
输气架3由实心结构的架与可输送气体的管复合而成。
输气架3为头戴式。
输气架3为双侧双出气孔组合方式。
空气管道4为软管。
本实施例相比第一实施例而言,本实施例中的二套空气过滤器2所过滤的空气质量更好,可更大地满足吸气者的洁净度需求。由此可以设想,本发明能够通过继续增设更多套的空气过滤器2,来提高输出空气的洁净度。
输气架首选耳戴式,次选头戴式,再选颈戴式或背戴式或肩戴式或胸佩式等等。
无论输气架是耳戴式、头戴式或其它式,均可以有双侧戴双出气孔、双侧戴单出气孔、单侧戴双出气孔以及单侧戴单出气孔等组合方式。
还可以在使用者身上设置呼吸传感器、并反馈使空气泵受控,以保证仅在使用者吸气时输出空气。
当然,本技术领域内的一般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上述诸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用作对本发明的限定,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上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Claims (4)

1.一种可随身携带供吸取洁净空气的装置,它包括至少一台空气泵、至少一套空气过滤器、至少一副输气架以及至少一组连接空气泵、空气过滤器和输气架的空气管道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泵输出压力被提高的空气,经空气过滤器净化处理,输送至输气架,输出洁净空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随身携带供吸取洁净空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气架由实心结构的架与可输送气体的管复合而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随身携带供吸取洁净空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气架为中空结构,既是架又可输送气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随身携带供吸取洁净空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气架为耳戴式或头戴式。
CN201510111778.4A 2015-03-13 2015-03-13 可随身携带供吸取洁净空气的装置 Pending CN10613943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11778.4A CN106139439A (zh) 2015-03-13 2015-03-13 可随身携带供吸取洁净空气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11778.4A CN106139439A (zh) 2015-03-13 2015-03-13 可随身携带供吸取洁净空气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39439A true CN106139439A (zh) 2016-11-23

Family

ID=580635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11778.4A Pending CN106139439A (zh) 2015-03-13 2015-03-13 可随身携带供吸取洁净空气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13943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671697U (zh) 新型呼吸麻醉机
CN105517612B (zh) 麻醉机呼吸系统及麻醉机
CN107224642A (zh) 一种多功能呼吸内科用雾化器
CN204017200U (zh) 一种低阻力鼻塞式空气净化器
CN105146811A (zh) 一种呼吸内镜诊疗用多功能防感染面罩
CN203598332U (zh) 内科临床用呼吸消毒器
CN102671320A (zh) 单人室外有源空气净化器
CN106139439A (zh) 可随身携带供吸取洁净空气的装置
CN204601416U (zh) 一种可随身携带供吸取洁净空气的装置
CN206473638U (zh) 一种呼吸内科用多功能简易呼吸器
CN203777529U (zh) 一种口罩和呼吸器
CN208017895U (zh) 一种用于医疗急诊用人工呼吸装置
CN104548403A (zh) 供气式口罩装置
CN204193242U (zh) 麻醉废气排放装置
CN204838108U (zh) 单向输气开放式口罩
CN204709952U (zh) 用于解决pm2.5问题的杀菌灭病毒净化型过滤芯片
CN208319734U (zh) 穿戴式隐形空气净化器
CN203400428U (zh) 随身呼吸空气过滤器
CN216963134U (zh) 一种用于儿科的专用吸痰装置
CN207341993U (zh) 一种呼吸导管及湿气呼吸医疗装置
CN203677776U (zh) 一种烟尘及重空气污染场合用呼吸器
CN208823706U (zh) 医用防倒流呼吸罩
CN203244699U (zh) 一种自助增氧防尘口罩
CN205041926U (zh) 一种雾化吸气面罩
CN203030156U (zh) 新鲜空气供给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