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34170A - 动态线路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动态线路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34170A
CN106134170A CN201580017430.7A CN201580017430A CN106134170A CN 106134170 A CN106134170 A CN 106134170A CN 201580017430 A CN201580017430 A CN 201580017430A CN 106134170 A CN106134170 A CN 1061341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sl
virtual noise
line
noise level
connec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1743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134170B (zh
Inventor
L·D·汉弗莱
I·E·霍斯利
A·D·华莱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LC
Original Assignee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LC filed Critical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LC
Publication of CN1061341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341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1341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341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3/00Lin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3/02Details
    • H04B3/32Reducing cross-talk, e.g. by compensa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01Broadband local area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54Wide area networks, e.g. public data networks
    • H04L12/2856Access arrangements, e.g. Internet access
    • H04L12/2869Operational details of access network equipments
    • H04L12/2878Access multiplexer, e.g. DSLA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1/00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mbination with other electrical systems
    • H04M11/06Simultaneous speech and data transmission, e.g. telegraphic transmission over the same conductors
    • H04M11/062Simultaneous speech and data transmission, e.g. telegraphic transmission over the same conductors using different frequency bands for speech and other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22Arrangements for supervision, monitoring or testing
    • H04M3/26Arrangements for supervision, monitoring or testing with means for applying test signals or for measuring
    • H04M3/28Automatic routine testing ; Fault testing; Installation testing; Test methods, test equipment or test arrangements therefor
    • H04M3/30Automatic routine testing ; Fault testing; Installation testing; Test methods, test equipment or test arrangements therefor for subscriber's lines, for the local loop
    • H04M3/305Automatic routine testing ; Fault testing; Installation testing; Test methods, test equipment or test arrangements therefor for subscriber's lines, for the local loop testing of physical copper line parameters, e.g. capacitance or resistance
    • H04M3/306Automatic routine testing ; Fault testing; Installation testing; Test methods, test equipment or test arrangements therefor for subscriber's lines, for the local loop testing of physical copper line parameters, e.g. capacitance or resistance for frequencies above the voice frequency, e.g. xDSL line qualif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Cable Transmission Systems, Equalization Of Radio And Reduction Of Echo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控制数字用户线路DSL连接的方法和动态线路管理DLM系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第一线路配置应用于DSL连接,该第一线路配置指定用于DSL连接的第一虚拟噪声模板,其中,第一虚拟噪声模板指定用于DSL连接的第一组与频率有关的虚拟噪声级;基于第一组与频率有关的虚拟噪声级,来配置DSL连接的(诸如数据速率这样的)连接参数;将第二线路配置应用于DSL收发器单元,第二线路配置指定用于DSL连接的第二虚拟噪声模板,其中,第二虚拟噪声模板指定用于DSL连接的第二组与频率有关的虚拟噪声级;并且基于第二组与频率有关的虚拟噪声级来重新设置DSL连接的连接参数。

Description

动态线路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通信。具体地,本发明涉及控制数字用户线路(DSL)连接。
背景技术
数字用户线路(DSL)是一种用于通过现有铜质双绞用户线来提供数字通信的常见技术。用户线在两个DSL调制解调器之间延伸。第一DSL调制解调器通常位于客户端,而第二台调制解调器可以位于本地交换局(US术语中称为“中心站”)、街柜(street cabinet)、或分配点(有时称为“落点”)。通常地,本地交换局、街柜或分配点包括DSL接入多路复用器(DSLAM)(一种聚合收发器的形式),该DSLAM包括若干DSL调制解调器(每条用户线一个)。DSLAM(在本地交换局、街柜或分配点处)将位于客户端的第一DSL调制解调器连接到核心网络和网络管理系统。
网络运营商采用动态线路管理(DLM)系统来管理DSL连接。动态线路管理系统选择线路配置(line profile)(也仅称为“配置(profile)”),该线路配置设定对DSL连接的各种参数的限制(例如,通过设定某些参数的绝对值,以及其它参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网络运营商可以具有大量配置,每个具有一组不同的参数。网络运营商经由DSLAM将线路配置应用于DSL连接。
在DSL连接的训练阶段(即,同步阶段),两个DSL调制解调器对线路进行了多次测量,并协商适当的参数值(例如,用于连接的数据速率、功率谱密度、容限、正向纠错参数和载波掩码)。然后,DSL线路基于由配置设定的限值和这些测量来建立了连接(即,基于线路测量,连接使用由配置指定的任何绝对值或由配置设定的最大限值和最小限值之间的值)。
一旦训练阶段结束,这两个调制解调器使用这些参数彼此通信。该正常操作阶段被称为“表现时间(Showtime)”。如果在低噪声期间训练DSL连接,则DSL连接可能具有接近由配置设定的最高速率的数据速率。然而,如果线路上的噪声级随后增加,则DSL连接可能经受高比特误差率(BER)。如果BER增加到无法承受的级别,则线路可能需要重新同步(即,“重新训练”),以应用一组更合适的参数(例如,更低的数据速率)。由于数分钟的服务丢失,这些重新训练期令用户深感沮丧。
通常地,该问题由网络运营商通过选择设定数据速率的最大限值(其远远低于该线路上的最大可承受速率)的配置来解决(即,即使在高噪声期间,将经历可令人接受的BER的数据速率)。该技术被称为是速率封盖(rate capping),但将导致线路上的数据速率严重受损。作为改进,引入了被称为信噪比(SNR)容限的技术。
SNR代表信号功率级超过背景噪声的程度。根据该信道的SNR来确定DSL连接的每个信道的比特数(即,“比特加载”)。如果DSL连接的大多数信道的SNR为高,则每个信道可以携带大量比特,并且DSL连接可以支持高数据速率。然而,如果大多数信道的SNR为低,则每个信道仅可以携带相对少量的比特,并且DSL连接可以仅支持相对较低的数据速率。
在训练阶段,DSLAM测量线路的SNR,并基于所测量的SNR减去与固定的与音调无关的SNR容限,来确定每个信道的比特加载(以及相应的数据速率)(通常6dB,如果噪声级波动,则充当缓冲器)。因此,如果初始化期间所测得的SNR相当高(即,当噪声级为低时),DSLAM基于所测得的SNR减去SNR容限,来计算相应高的数据速率。然而,如果线路上的SNR随后降低了比所应用的SNR容限更大的量,则连接无法承受数据速率,且线路必须重新训练。网络运营商可以在训练阶段分配更大的SNR容限,以解决该问题,但是(如与使用速率封盖技术一样),所得到的数据速率受到损害。
引入虚拟噪声的概念作为对SNR容限技术的改进。虚拟噪声是由网络运营商指定的与音调有关的噪声,并被发送到DSLAM。在训练阶段,DSLAM测量线路的噪声,并使用基准噪声(即,比线路上的所测噪声或虚拟噪声更大),用于计算每个音调上的比特加载。还可以应用SNR容限(虽然通常远小于6dB)来补偿任何噪声波动。网络运营商采用不同算法来估计DSL连接的虚拟噪声(可包括估计线路上的串话)和历史噪声数据。
虚拟噪声方法是对速率封盖和SNR容限技术的改进。然而,现有虚拟噪声估计算法并未准确地反映出线路上可能经历的噪声级。相应地,如果训练阶段线路的基准噪声是已被评估为过高或过低的虚拟噪声级,则DSLAM仍可以为线路选择不适当的数据速率。
因此,期望的是,减轻部分或全部的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过外部动态线路管理(DLM)系统控制第一数字用户线路(DSL)收发器单元和第二DSL收发器单元之间的DSL连接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外部DLM系统将第一线路配置应用于DSL收发器单元,第一线路配置指定用于DSL连接的第一虚拟噪声模板,其中,第一虚拟噪声模板指定用于DSL连接的第一组与频率有关的虚拟噪声级;基于第一组与频率有关的虚拟噪声级,设置DSL连接的参数;外部DLM系统将第二线路配置应用于DSL收发器单元,第二线路配置指定用于DSL连接的第二虚拟噪声模板,其中,第二虚拟噪声模板指定用于DSL连接的第二组与频率有关的虚拟噪声级;并且基于第二组与频率有关的虚拟噪声级,重新设置DSL连接的参数。
因此,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基于更新的(且更准确的)虚拟噪声模板,重新设置用于DSL连接的连接参数。因此,如果将初始虚拟噪声模板设定为过低(例如,使得所得数据速率被设定为高于可承受速率),则DLM系统可以随后选择具有更合适的虚拟噪声模板的新的线路配置。然后,DSL连接可以重新设置连接参数(例如,通过重新训练或通过在线重新设置)。
此外,初始虚拟噪声模板可以准确地反映出线路上的噪声级,但是该噪声级可能在一段时间后改变。在此情形下,本发明可以随后调整虚拟噪声模板并重新设置连接参数,以便为新的噪声状况选择更合适值。
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初始步骤:估计DSL连接的噪声级,其中,基于所估计的噪声级,选择用于DSL连接的第一虚拟噪声模板。因此,该方法可以初始地估计线路上的噪声状况,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随后调整新的虚拟噪声模板。此外,可以基于所估计的噪声级和信噪比(SNR)容限,选择用于DSL连接的第一虚拟噪声模板(进一步障碍噪声波动)。
由于DSL连接的SNR容限小于目标SNR容限,所以触发了调整第一组与频率有关的虚拟噪声级,并重新设置参数的步骤。
调整第一组与频率有关的虚拟噪声级的步骤可以是:当虚拟噪声级增加时,在第一速率下调整第一组与频率有关的虚拟噪声级,并当虚拟噪声级减少时,在第二速率下调整第一组与频率有关的虚拟噪声级。第一速率可以快于第二速率。因而,虚拟噪声级(及相应参数,例如,数据速率)可以快速地调整线路上的新噪声状况。如果噪声级增加,则虚拟噪声级所调整的速率可以更快(相比于当噪声级减少时),因为如果对新的噪声状况来说,当前数据速率过高,则存在线路可能变得不稳定的风险。
还提供了一种包括计算机可执行代码的计算机程序,当该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执行时,它使得计算机执行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能够连接到数字用户线路(DSL)连接的DSL收发器单元,该DSL收发器单元包括:收发器,该收发器适于从外部动态线路管理(DLM)系统接收第一线路配置,该第一线路配置指定用于DSL连接的第一虚拟噪声模板,其中,第一虚拟噪声模板指定用于DSL连接的、第一组与频率有关的虚拟噪声级;以及处理器,该处理器适于基于第一组与频率有关的虚拟噪声级,设置DSL连接的参数,其中,收发器还适于从外部DLM系统接收第二线路配置,第二线路配置指定用于DSL连接的第二虚拟噪声模板,其中,第二虚拟噪声模板指定用于DSL连接的、第二组与频率有关的虚拟噪声级,并且处理器还适于基于第二组与频率有关的虚拟噪声级,重新设置DSL连接的参数。
处理器可以被设置为,调整第一组与频率有关的虚拟噪声级,并响应于用于DSL连接的SNR容限小于目标SNR容限来重新设置DSL连接的参数。
DSL收发器单元可以是DSL接入多路复用器设备的一部分。收发器单元或DSLAM可以是接入网络的一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动态线路管理(DLM)系统,该DLM系统用于控制第一收发器单元和第二收发器单元之间DSL连接,该DLM系统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适于存储多个线路配置,其中,该多个线路配置中的每个线路配置指定虚拟噪声模板,并且每个虚拟噪声模板包括一组与频率有关的虚拟噪声级;处理器,该处理器适于选择用于DSL连接的多个线路配置中的第一线路配置;以及发送器,该发送器适于将第一线路配置发送到DSL收发器单元,其中,该处理器还适于随后选择用于DSL连接的多个线路配置中的第二线路配置,并且发送器还适于将第二线路配置发送到DSL收发器单元。
发送器可以是适于接收用于DSL连接的测量数据的收发器,处理器还可以适于从测量数据估计DSL连接的噪声,并且基于所估计的噪声选择用于DSL连接的第一线路配置。
附图说明
为了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现将仅通过举例的方式参照附图来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其中:
图1是例示了本发明的DSL系统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2是例示了示出本发明的方法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虚拟噪声模板的DSL连接的噪声简况的图;
图3是例示了图2的实施方式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例示了示出本发明的方法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虚拟噪声和额外容限的DSL连接的噪声简况的图;
图5是例示了示出本发明的方法的第一示例的初始和后续虚拟噪声模板的DSL连接的噪声简况的图;以及
图6是例示了示出本发明的方法的第二示例的初始和后续虚拟噪声模板的DSL连接的噪声简况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将参照图1来描述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图1例示了典型的DSL系统1(ADSL系统将在下述描述中说明,虽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其适用于诸如VDSL和VDSL2这样的其它形式的DSL系统)。ADSL系统1包括客户端设备(Customer Premises Equipment,CPE)110(示出为诸如无线路由器这样的网络端接盒(NT盒))。如图1所示,NT盒110包括:ADSL收发器-远程ATU-R 111,其被设置为通过用户线115发送并接收数据,并包括调制解调器,以调制并解调数据。
NT盒110还包括远程管理实体113,该远程管理实体113被设置为控制NT盒110的操作。远程管理实体113还可以作为与ATU-R相同的硬件的一部分。
NT盒110连接到本地交换局130。在本实施方式中,沿着用户线115和街柜117进行DSL连接(虽然对于某些直接连接到本地交换局130的用户而言,街柜117并未包括在此连接中)。DSL连接终止于ADSL收发器单元-中心站ATU-C 121(其还被设置为通过用户线115发送并接收数据,并包括调制解调器,以调制并解调数据)处的本地交换局130中的接入节点120。
ATU-C 121是置于聚合收发器单元中的接入节点120中的若干收发器单元之一。在该实施方式中,聚合收发器单元是DSLAM(DSL接入多路复用器)125,该DSLAM125被设置为容纳并控制若干ATU-C调制解调器(每条用户线一个)。接入节点120还包括:中央管理实体(CME)123,该中央管理实体123被设置为控制ATU-C 121的操作(通常地,中央管理实体123控制DSLAM 125,该DSLAM 125继而控制每条用户线的每个ATU-C 121)。
图1同样示出了网络管理系统(NMS)131,该网络管理系统131被设置为经由中央管理实体123来控制若干DSL连接的操作。NMS还可以通过用户线115经由远程管理实体113的连接,来对远程管理实体113进行控制。在现代DSL系统中,DSL连接由被称为动态线路管理(DLM)系统132的实体所控制。通常地,DLM系统132由网络管理系统131实现,但还可以由远程管理实体113和中央管理实体123来控制或影响。
DLM系统132可以通过应用线路配置,来控制DSL连接的操作。线路配置指定一组诸如某些参数的绝对值和其它参数的最大值/最小值这样的连接特性。DLM系统132通常具有多个线路配置,以从其中进行选择,并经由DSLAM 125将这些线路配置之一应用到DSL连接。在同步化过程(称为“训练”的过程)中,使用该线路配置。
训练过程用于初始化具有一组适当的、用于DSL连接特性的线路。ATU-R 111和ATU-C 121的两个调制解调器对线路进行多次测量(例如,对线路噪音状况的测量),并基于这些测量和线路配置中任何指定的特性,来确定连接参数的适当值(诸如,DSL连接的数据速率)。例如,线路配置可以指定连接的绝对数据速率应当是2Mbps(速率封盖技术),即使测量表明较高数据速率是可实现的,也在2Mbps下训练DSL连接。在另一示例中,线路配置可以指定数据速率的最大限值是8Mbps,并且如果测量表明仅6Mbps是可承受的,则在6Mbps下训练DSL连接。一旦训练阶段结束,DSL连接就使用用于连接参数的这些值,来进入被称为“表现时间”的正常操作阶段。
DLM系统132被设置为实施本发明所述的方法。现将参照图2和图3来描述本发明所述的方法的第一实施方式。
图2是例示了示出低和高噪声期间的典型的DSL连接的噪声级与频率的变化关系的图。DLM系统132可以限定虚拟噪声模板200,该虚拟噪声模板200代表特定频率下该特定DSL连接的最大预期噪声级。可以将虚拟噪声模板200分解成一组频带(其中,每个频段具有相关虚拟噪声级)。
在该实施方式中,DLM系统132限定出多个虚拟噪声模板200a...200n,其中,每个模板代表一组不同的、与频率有关的虚拟噪声级。因此,DLM系统132可以创造多个线路配置,其中,每个配置指定不同的虚拟噪声模板(在其它参数当中)。
图3是例示了在该实施方式中由DLM系统132实施的步骤的流程图。DLM系统132限定多个线路配置(步骤S1),其中,如上所述,每个配置指定不同的虚拟噪声模板(具有一组不同的、与频率有关的虚拟噪声级)。
DLM系统132选择用于DSL连接的多个线路配置200a...200n中的第一线路配置200a(步骤S2)。第一选择的目标是选择具有虚拟噪声模板的线路配置,该虚拟噪声模板准确地反映出线路上预期的噪声级。因此,DLM系统132可以通过分析相似线路(例如,在同一束用户线中,或在相邻地点处)、假定的电缆占用率(即,串话干扰可能的最坏情况次数)和铜装置树突(copper plant dendricity)形成,来估计DSL连接上的噪声级(即,串话的倾向低于多个个体客户沿着电缆的长度在各点处留下多线对电缆的树突状网中的最坏情况,从而降低典型的串话耦合)。DLM系统132还可以通过分析重新训练的历史数据、错误事件和SNR容限偏移,来估计DSL连接的噪声级。
然后,DLM系统132将第一线路配置200a应用于DSLAM 125(步骤S3)。在后续训练(或重新训练)阶段,收发器单元ATU-R 111和ATU-C 121中的两个调制解调器对用户线115进行多次测量并基于测量和线路配置设置DSL连接的一个或多个参数(步骤S4)。例如,收发器单元ATU-C 121可以限定出基准噪声级(为所测噪声级和用于DSL连接的虚拟噪声模板中的较高者),并基于该基准噪声级计算用于DSL连接的比特加载及相应数据速率。
随后,DLM系统132选择具有第二虚拟噪声模板的、用于DSL连接的第二线路配置200b(下面将更详细地解释此步骤的触发)(步骤S5)。DLM系统经由DSLAM 125将该线路配置应用于DSL连接(步骤S6)。
通过使用第二线路配置,DSL连接重新训练。相应地,ATU-R 111和ATU-C 121对用户线115进行多次测量,并基于这些测量和第二线路配置来设置一个或多个DSL连接的参数(步骤S7)。例如,收发器单元ATU-C 121可以限定出第二基准噪声级(为所测噪声级和用于DSL连接的第二虚拟噪声模板中的较高者),并基于该第二基准噪声级计算DSL连接的比特加载及相应数据速率。
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当DLM系统132更新应用于DSL连接的线路配置时,DSL连接因此倾向于一组更合适的连接参数。例如,如果初始数据速率过低(由于指定高于线路上后续噪声的虚拟噪声模板的第一线路配置,且在低噪声期间训练该线路,使得基准噪声是虚拟噪声模板),DSL连接最终将使用更准确的虚拟噪声模板和进而更适合的数据速率来重新训练。
在步骤S6中,DLM系统132可以响应于具有高误码率的DSL连接,来选择用于DSL连接的新的线路配置。另选地,在已经经过了一定的时间段(并且对线路上线路噪声的估计变得更加准确)后,DLM系统132可以选择新的线路配置。
在步骤S7中,通过使用第二线路配置来重新训练DSL连接,使得它可以重新设置其连接参数(这可以在断开后通过DSL连接重新训练,或者可以强制执行)。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DSL连接不必重新训练,因为连接参数可以通过使用诸如无缝速率调节这样的在线重新设置,来进行重新设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该方法可应用于上游连接和下游连接两者。即,可以针对上游收发器和下游收发器两者定义虚拟噪声级,并且可以计算上传数据速率与下载数据速率,并将其相应地应用于DSL连接。
如图2所示,可能出现噪声‘尖峰’(或‘偏移’)211。这可能由用户线附近的不寻常的高射频活动所引起,导致一小段时间内噪声级显著地上升。由于这些噪声尖峰211如此少见(因此仅存在对比特误差率的、可忽略不计的影响),所以DLM系统132不必将其计入在内。相反地,例如,DLM系统132可以通过比特交换,来降低其对比特误差率的影响。
现将参照图4来说明本发明的方法的第二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基本上类似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然而,在第二实施方式中,DSL连接基于基准噪声(所测噪声或虚拟噪声模板的最大值加上额外噪声容限205),来设置连接参数。该噪声容限205提供缓冲器,此时,噪声大于最大预期噪声级,以进一步降低再初始化发生的概率。
现将参照图5来说明本发明的方法的第一示例。DLM系统将具有虚拟噪声模板300的初始线路配置(其被尽可能地估计为接近线路上的最差情形)应用于DSL连接。然后,使用第一组线路测量并通过咨询初始线路配置,来训练DSL连接。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初始线路配置包括虚拟噪声模板,其中,所估计的噪声高于需要的,以及噪声小于虚拟噪声模板期间的线路训练。因此,线路的第一基准噪声级是虚拟噪声模板,并且基于高于必要值的虚拟噪声,来设定DSL连接的数据速率。这导致以低于可实现的、可承受的数据速率的数据速率,来训练DSL连接。
可以定期地监视DSL连接上的噪声级,并且随着对串音等级及相应虚拟噪声级的估计变得更加准确,具有第二虚拟噪声模板310的第二线路配置(即,更准确地代表DSL连接的最大噪声级)可应用于DSL连接。然后,以更高(但可承受的)数据速率重新设置DSL连接。这可以按需重新设置(即,强制的重新训练)或通过在线重新设置(例如,无缝速率调节)。
现将参照图6来说明本发明的方法的第二示例。然而,本示例类似于上述第一示例,在该实施方式中,初始线路配置包括虚拟噪声模板400,其中,所估算的噪声低于所需要的。因此,这可能导致DSL连接以高于可承受的数据速率来进行训练,并且DSL连接可能经历高误码率或重新训练事件。然后,DLM系统可以将具有更高虚拟噪声级410的第二线路配置应用于DSL连接(即,更准确地代表DSL连接的最大噪声级)。然后,以更低但可承受的数据速率来重新设置DSL连接(例如,在下次重新训练时,或者通过在线重新设置)。
如上述第一示例和第二示例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如下技术,其用于调整虚拟噪声模板,并且当改变线路上噪声级的估计时应用更准确的数据速率(即,根据初始虚拟噪声模板,或增加或减少),并且更准确地反映线路上的噪声。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即使初始虚拟噪声模板准确地反映出此时线路上的噪声级,噪声级也可以随时间而改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跟踪变化的噪声级并将新的数据速率应用于线路的方法。因此,此时新的数据速率更适合线路上的噪声状况。
相比于当噪声级降低时,当线路上的噪声级增加时,本发明还可以以更快速率调整虚拟噪声级。因此,当噪声级增加(因此,存在线路变成不稳定的风险)时,数据速率可以通过DLM系统更新虚拟噪声级,来快速地调整,以准确地反映出线路上的新噪声状况和正在应用的新数据速率。动态线路管理系统或网络管理系统可以在增加或减少噪音的状况下,设定虚拟噪声级可能调整的速率。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数据速率用作可以在训练或重新训练阶段被设置的连接参数的示例。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数据速率仅是一个可以从本发明的方法中受益的连接参数。例如,额外容限(用于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交织级别等还可以基于虚拟噪声技术来设置。
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连接参数的值基于基准噪声(是所测噪声或用于DSL连接的虚拟噪声模板的最大值)加上额外容限。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此容限进一步降低了再初始化事件的概率。然而,额外容限的使用不是必要的。
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基于基准噪声(为所测噪声和虚拟噪声模板中的较高者)的DSL连接参数不是必要的,因为它可仅基于虚拟噪声模板。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DLM系统将线路配置应用于每个DSL连接(其可以通过DSLAM应用于每个DSL连接)。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DLM系统可以选择用于子组的(例如,相似的)DSL连接的线路配置,并且DSLAM可将线路配置应用于子组的DSL连接。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DLM系统可以是与NMS不同的系统,或者可以在任一管理实体(例如,NMS、远程管理实体或中央管理实体)上实施。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本发明的方法通常将由实施在有形的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来执行。由于所有管理实体彼此相互通信,所以可以将连接参数的线路配置和/或值发送到任何其它实体用以实施。
上述实施方式描述了一种ADSL系统。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本发明可在任何形式(诸如,ADSL2、ADSL2+、VDSL、VDSL2和G.fast)的xDSL系统上实施。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通过利用虚拟噪声技术,向矢量化运行移动降低了掩盖大幅改变串音的必要性。然而,本发明的方法可被重新参数化,以从非矢量化运行转变为矢量化运行。例如,由于DSL连接的串音级别对矢量线路而言相对较低(使得脉冲噪声和电磁干扰将是噪声的主要原因),相比于非矢量线路,这些线路的虚拟噪声模板可能相对较低。
此外,在一束线路具有矢量线路和非矢量线路的混合物的情形下,每条线路上的串音级别将与进行同源布置的束不同。因为网络运营商逐渐地将线路转换为矢量运行(从而改变串音级别),由于束中噪声级变化,本发明可倾向于更准确的虚拟噪声配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特征的任意组合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通过外部动态线路管理DLM系统控制第一数字用户线路DSL收发器单元和第二DSL收发器单元之间的DSL连接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所述外部DLM系统将第一线路配置应用于DSL收发器单元,所述第一线路配置指定用于所述DSL连接的第一虚拟噪声模板,其中,所述第一虚拟噪声模板指定用于所述DSL连接的、第一组与频率有关的虚拟噪声级;
基于所述第一组与频率有关的虚拟噪声级,设置用于所述DSL连接的参数;
所述外部DLM系统将第二线路配置应用于所述DSL收发器单元,所述第二线路配置指定用于所述DSL连接的第二虚拟噪声模板,其中,所述第二虚拟噪声模板指定用于所述DSL连接的、第二组与频率有关的虚拟噪声级;以及
基于所述第二组与频率有关的虚拟噪声级,重新设置用于所述DSL连接的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如下初始步骤:
估计DSL连接上的噪声级,其中,基于所估计的噪声级,选择用于所述DSL连接的所述第一虚拟噪声模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所估计的噪声级和信噪比SNR容限,选择用于所述DSL连接的所述第一虚拟噪声模板。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由于用于所述DSL连接的所述SNR容限小于目标SNR容限,所以触发应用所述第二线路配置并重新设置所述参数的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1到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所述虚拟噪声级增加时,应用所述第二线路配置的步骤按照第一速率,并且当所述虚拟噪声级减少时,应用所述第二线路配置的步骤按照第二速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速率快于所述第二速率。
7.一种包括计算机可执行代码的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执行时,所述计算机程序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到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8.一种能够连接到数字用户线路DSL连接的DSL收发器单元,所述DSL收发器单元包括:
收发器,所述收发器适于从外部动态线路管理DLM系统接收第一线路配置,所述第一线路配置指定用于DSL连接的第一虚拟噪声模板,其中,所述第一虚拟噪声模板指定用于所述DSL连接的、第一组与频率有关的虚拟噪声级;以及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适于:
基于所述第一组与频率有关的虚拟噪声级,设置用于所述DSL连接的参数,
其中,所述收发器还适于从所述外部DLM系统接收第二线路配置,所述第二线路配置指定用于所述DSL连接的第二虚拟噪声模板,其中,所述第二虚拟噪声模板指定用于所述DSL连接的第二组与频率有关的虚拟噪声级,并且所述处理器还适于:
基于所述第二组与频率有关的虚拟噪声级,重新设置用于所述DSL连接的所述参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DSL收发器单元,其中,所述处理器被设置为,调整所述第一组与频率有关的虚拟噪声级,并响应于用于所述DSL连接的SNR容限小于目标SNR容限,来重新设置用于所述DSL连接的所述参数。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DSL收发器单元,其中,其中,所述处理器适于基于所述第二组与频率有关的虚拟噪声级,当所述虚拟噪声级增加时按照第一速率、而当所述虚拟噪声级减少时按照第二速率,来重新设置所述DSL连接的所述参数。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DSL收发器单元,其中,所述第一速率快于所述第二速率。
12.一种DSL接入多路复用器设备,所述DSL接入多路复用器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8到11中任一项所述的DSL收发器单元。
13.一种接入网络,所述接入网络包括如权利要求8到12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
14.一种动态线路管理DLM系统,该DLM系统用于控制第一收发器单元和第二收发器单元之间的DSL连接,所述DLM系统包括:
存储器,所述存储器适于存储多个线路配置,其中,所述多个线路配置中的每个线路配置指定虚拟噪声模板,并且每个虚拟噪声模板包括一组与频率有关的虚拟噪声级;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适于选择用于DSL连接的所述多个线路配置中的第一线路配置;以及
发送器,所述发送器适于将所述第一线路配置发送到DSL收发器单元,
其中,所述处理器还适于随后选择用于所述DSL连接的所述多个线路配置中的第二线路配置,并且所述发送器还适于将所述第二线路配置发送到所述DSL收发器单元。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DLM系统,其中,所述发送器是适于接收用于所述DSL连接的测量数据的收发器,所述处理器还适于从所述测量数据估计所述DSL连接上的噪声,并基于所估计的噪声选择用于所述DSL连接的第一线路配置。
CN201580017430.7A 2014-03-31 2015-02-19 动态线路管理系统 Active CN10613417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4250062 2014-03-31
EP14250062.8 2014-03-31
PCT/GB2015/050475 WO2015150726A1 (en) 2014-03-31 2015-02-19 Dynamic line management syste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34170A true CN106134170A (zh) 2016-11-16
CN106134170B CN106134170B (zh) 2018-08-21

Family

ID=504791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17430.7A Active CN106134170B (zh) 2014-03-31 2015-02-19 动态线路管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237125B2 (zh)
EP (1) EP3127311B1 (zh)
CN (1) CN106134170B (zh)
WO (1) WO201515072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92951B (zh) * 2019-09-04 2020-05-01 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銅纜電路連線能力判定供裝方法及銅纜電路連線系統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688973A1 (en) * 2017-09-27 2020-08-05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Fault analysis device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254442A1 (en) * 2009-04-06 2010-10-07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Configuring the Virtual Noise Parameters of a Digital Subscriber Line
EP2575261A1 (en) * 2011-09-30 2013-04-03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Digital subscriber line management using virtual noise calcul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56342B (zh) 2006-04-13 2011-04-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在数字用户线技术中进行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US8750353B2 (en) 2006-08-07 2014-06-10 Lantiq Deutschland Gmbh Performance stabilization for multi-carrier DSL
CN101272160B (zh) 2007-03-20 2013-06-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Dsl参考虚拟噪声的确定方法及装置、配置方法及系统
EP2023500B1 (en) 2007-08-10 2017-11-15 Alcatel Lucent A device and associated method for measuring crosstalk
CN101741606B (zh) * 2008-11-24 2011-12-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实际业务应用场景的vdsl2配置管理模型
US8238450B2 (en) 2009-01-30 2012-08-07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Dynamic transmitter noise level adjustment for digital subscriber line systems
US8406416B2 (en) 2009-04-06 2013-03-26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Configuring virtual noise parameters of very high-speed digital subscriber line
WO2011088896A1 (en) 2010-01-21 2011-07-28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Method and device for data processing in a digital subscriber line environment
US9780956B2 (en) * 2012-05-03 2017-10-03 Kenneth Kerpez Apparatu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SM energy management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254442A1 (en) * 2009-04-06 2010-10-07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Configuring the Virtual Noise Parameters of a Digital Subscriber Line
US8280036B2 (en) * 2009-04-06 2012-10-02 Futurewei Technologies Configuring the virtual noise parameters of a digital subscriber line
EP2575261A1 (en) * 2011-09-30 2013-04-03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Digital subscriber line management using virtual noise calculation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92951B (zh) * 2019-09-04 2020-05-01 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銅纜電路連線能力判定供裝方法及銅纜電路連線系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34170B (zh) 2018-08-21
EP3127311B1 (en) 2018-06-06
US10237125B2 (en) 2019-03-19
WO2015150726A1 (en) 2015-10-08
EP3127311A1 (en) 2017-02-08
US20170111216A1 (en) 2017-04-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25826B2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compatibility with VDSL2 legacy customer premises equipment
US800021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pectrum management
US20110206101A1 (en) Technique for noise mitigation in xdsl lines
US7664522B2 (en) Adjusting a transmit power of a subscriber device of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by a transmit/receive means
EP3127314B1 (en) Data communication
AU2012249396B2 (en) Optimal downstream power back-off for digital subscriber lines
US10904089B2 (en) Methods systems, and apparatuses for implementing upstream power control for DSL
US9124723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ata processing in a digital subscriber line environment
CN101326734B (zh) 频谱管理方法、频谱优化系统、设备及客户端设备
US7839919B2 (en) Adjusting transmit power spectra of transceiver devices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06134170A (zh) 动态线路管理系统
JP6382998B2 (ja) 通信装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02165724B (zh) 一种降低用户线路串扰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US8665932B2 (en) Low complexity technique for digital subscriber line (DSL) power control
JP2010522459A (ja) ディジタル加入者線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方法及び装置
CN103229472A (zh) 多线路串扰测试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379182B (zh) 频谱划分的方法及装置
US10230425B1 (en) Transmission power level configuration for crosstalk relationship
US9350420B1 (en) Determining downstream power back-off paramete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