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31848A - 防止接入伪基站的方法及具有防止接入伪基站系统的终端 - Google Patents

防止接入伪基站的方法及具有防止接入伪基站系统的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31848A
CN106131848A CN201610822931.9A CN201610822931A CN106131848A CN 106131848 A CN106131848 A CN 106131848A CN 201610822931 A CN201610822931 A CN 201610822931A CN 106131848 A CN106131848 A CN 1061318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pseudo
system message
community
identif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2293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祖栋
车晓东
杨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ubi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ub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ubi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ubia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1318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3184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8Access secur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12Detection or prevention of frau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04W48/10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using broadcasted information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止接入伪基站的方法,应用于终端,包括步骤:接收小区在广播控制信道上传输的系统消息;根据系统消息获取包括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标识、周期位置更新定时器、同频点邻区的位置区标识、第二类系统消息广播标识的具体消息内容;若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标识、周期位置更新定时器、同频点邻区的位置区标识、第二类系统消息广播标识中的至少两项满足预设条件,则判定小区所属基站为伪基站。预设条件包括: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标识表明不支持通用无线分组业务;周期位置更新定时器的取值为第一预设值;同频点邻区的位置区标识与所述小区的位置区标识不一致;第二类系统消息广播标识表明不广播第二类系统消息。本发明还提出具有防止接入伪基站系统的终端,本发明能有效防止接入伪基站。

Description

防止接入伪基站的方法及具有防止接入伪基站系统的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止接入伪基站的方法及具有防止接入伪基站系统的终端。
背景技术
"伪基站"即假基站,是一种高科技仪器,它通过短信群发器等相关设备搜取以其为中心、一定半径范围内的手机卡信息,并将用户的手机信号强制连接到伪基站上,使用户无法连接到公用电信网络。伪基站通过伪装成运营商的基站,任意冒用他人手机号码强行向用户手机发送诈骗、广告推销等短信息,对用户进行骚扰,影响手机用户的正常手机使用。并且伪基站并无正常基站所拥有的语音通信资源,一旦接入到伪基站,用户将无法进行语音通信,给用户带来不便。并且目前对于伪基站并未很好的应对措施。
以下罗列几点伪基站的危害:
(1)欺骗用户终端在伪基站驻留,导致终端脱离正常GSM服务网络,造成用户无法进行主被叫,严重影响用户通信业务的正常使用。
(2)导致用户终端频繁交互信令,使得伪基站覆盖区域无线资源紧张,严重影响用户的正常通信。
(3)骗取用户标识信息,进而利用其对用户进行窃听,位置跟踪,给用户隐私带来威胁。
(4)模拟任意主叫用户号码,发送任意数量、任意内容短信,恶意骚扰用户。目前发现的伪基站主要是发送商业广告,但是如果伪基站被不法分子利用发送反动短信,则将造成更为严重的社会危害。
关于上述危害,目前市面上已有的伪基站检测技术有利用无线扫描设备主动扫描或者利用短信中心号码进行鉴别。但主导扫描设备扫描效率低,成效不高,短信中心号码鉴别的方法,伪基站可以对短信中心号码进行伪装导致该方法难以进行精确扫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防止接入伪基站的方法及具有防止接入伪基站系统的终端,旨在解决移动终端因无法判定伪基站而接入伪基站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防止接入伪基站的方法,应用于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接收小区在广播控制信道上传输的系统消息;
根据所述系统消息获取包括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标识(General Packet RadioService indicator flag)、周期位置更新定时器、同频点邻区的位置区标识、第二类系统消息广播标识(SI2quater indicator flag)的具体消息内容;
若所述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标识、周期位置更新定时器、同频点邻区的位置区标识、第二类系统消息广播标识中的至少两项满足预设条件,则判定所述小区所属基站为伪基站,不接受在所述小区驻留。
所述预设条件包括:
所述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标识表明不支持通用无线分组业务(General PacketRadio Service,GRRS);
所述周期位置更新定时器的取值为第一预设值;
所述同频点邻区的位置区标识与所述小区的位置区标识不一致;
所述第二类系统消息广播标识表明不广播第二类系统消息。
可选的,所述第一预设值的取值范围为1~3。
可选的,所述第一预设值为1。
可选的,所述第一预设值为2。
可选的,所述第一预设值为3。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具有防止接入伪基站系统的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系统消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小区在广播控制信道上传输的系统消息;
消息内容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系统消息获取包括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标识、周期位置更新定时器、同频点邻区的位置区标识、第二类系统消息广播标识的具体消息内容;
伪基站判断模块,用于若所述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标识、周期位置更新定时器、同频点邻区的位置区标识、第二类系统消息广播标识中的至少两项满足预设条件,则判定所述小区所属基站为伪基站,不接受在所述小区驻留。
所述预设条件包括:
所述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标识表明不支持通用无线分组业务;
所述周期位置更新定时器的取值为第一预设值;
所述同频点邻区的位置区标识与所述小区的位置区标识不一致;
所述第二类系统消息广播标识表明不广播第二类系统消息
可选的,所述伪基站判断模块用于若所述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标识、周期位置更新定时器、同频点邻区的位置区标识、第二类系统消息广播标识全部满足预设条件,则判定所述小区所属基站为伪基站,不接受在所述小区驻留。
可选的,所述第一预设值的取值范围为1~3。
可选的,所述第一预设值为1。
可选的,所述第一预设值为2。
可选的,所述第一预设值为3。
本发明提出的具有防止接入伪基站系统的终端及应用于终端的防止接入伪基站的方法有效的综合了各项伪基站特征参数,从而使得相关判别更加准确,有效防止接入伪基站。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如图1所示的移动终端的无线通信系统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防止接入伪基站系统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防止接入伪基站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现在将参考附图描述实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发明的说明,其本身并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与"部件"可以混合地使用。
移动终端可以以各种形式来实施。例如,本发明中描述的终端可以包括诸如移动电话、智能电话、笔记本电脑、数字广播接收器、PDA(个人数字助理)、PAD(平板电脑)、PMP(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导航装置等等的移动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等的固定终端。下面,假设终端是移动终端。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除了特别用于移动目的的元件之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构造也能够应用于固定类型的终端。
图1为实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
移动终端100可以包括无线通信单元110、A/V(音频/视频)输入单元120、用户输入单元130、输出单元150、存储器160、接口单元170、控制器180和电源单元190等等。图1示出了具有各种组件的移动终端,但是应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所有示出的组件。可以替代地实施更多或更少的组件。将在下面详细描述移动终端的元件。
无线通信单元110通常包括一个或多个组件,其允许移动终端100与无线通信系统或网络之间的无线电通信。例如,无线通信单元可以包括广播接收模块111、移动通信模块112、无线互联网模块113、短程通信模块114和位置信息模块115中的至少一个。
广播接收模块111经由广播信道从外部广播管理服务器接收广播信号和/或广播相关信息。广播信道可以包括卫星信道和/或地面信道。广播管理服务器可以是生成并发送广播信号和/或广播相关信息的服务器或者接收之前生成的广播信号和/或广播相关信息并且将其发送给终端的服务器。广播信号可以包括TV广播信号、无线电广播信号、数据广播信号等等。而且,广播信号可以进一步包括与TV或无线电广播信号组合的广播信号。广播相关信息也可以经由移动通信网络提供,并且在该情况下,广播相关信息可以由移动通信模块112来接收。广播信号可以以各种形式存在,例如,其可以以数字多媒体广播(DMB)的电子节目指南(EPG)、数字视频广播手持(DVB-H)的电子服务指南(ESG)等等的形式而存在。广播接收模块111可以通过使用各种类型的广播系统接收信号广播。特别地,广播接收模块111可以通过使用诸如多媒体广播-地面(DMB-T)、数字多媒体广播-卫星(DMB-S)、数字视频广播-手持(DVB-H),前向链路媒体(MediaFLO@)的数据广播系统、地面数字广播综合服务(ISDB-T)等等的数字广播系统接收数字广播。广播接收模块111可以被构造为适合提供广播信号的各种广播系统以及上述数字广播系统。经由广播接收模块111接收的广播信号和/或广播相关信息可以存储在存储器160(或者其它类型的存储介质)中。
移动通信模块112将无线电信号发送到基站(例如,接入点、节点B等等)、外部终端以及服务器中的至少一个和/或从其接收无线电信号。这样的无线电信号可以包括语音通话信号、视频通话信号、或者根据文本和/或多媒体消息发送和/或接收的各种类型的数据。
无线互联网模块113支持移动终端的无线互联网接入。该模块可以内部或外部地耦接到终端。该模块所涉及的无线互联网接入技术可以包括WLAN(无线LAN)(Wi-Fi)、Wibro(无线宽带)、Wimax(全球微波互联接入)、HSDPA(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等等。
短程通信模块114是用于支持短程通信的模块。短程通信技术的一些示例包括蓝牙TM、射频识别(RFID)、红外数据协会(IrDA)、超宽带(UWB)、紫蜂TM等等。
位置信息模块115是用于检查或获取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的模块。位置信息模块的典型示例是GPS(全球定位系统)。根据当前的技术,GPS模块115计算来自三个或更多卫星的距离信息和准确的时间信息并且对于计算的信息应用三角测量法,从而根据经度、纬度和高度准确地计算三维当前位置信息。当前,用于计算位置和时间信息的方法使用三颗卫星并且通过使用另外的一颗卫星校正计算出的位置和时间信息的误差。此外,GPS模块115能够通过实时地连续计算当前位置信息来计算速度信息。
A/V输入单元120用于接收音频或视频信号。A/V输入单元120可以包括相机121和麦克风122,相机121对在视频捕获模式或图像捕获模式中由图像捕获装置获得的静态图片或视频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图像帧可以显示在显示单元151上。经相机121处理后的图像帧可以存储在存储器160(或其它存储介质)中或者经由无线通信单元110进行发送,可以根据移动终端的构造提供两个或更多相机121。麦克风122可以在电话通话模式、记录模式、语音识别模式等等运行模式中经由麦克风接收声音(音频数据),并且能够将这样的声音处理为音频数据。处理后的音频(语音)数据可以在电话通话模式的情况下转换为可经由移动通信模块112发送到移动通信基站的格式输出。麦克风122可以实施各种类型的噪声消除(或抑制)算法以消除(或抑制)在接收和发送音频信号的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或者干扰。
用户输入单元130可以根据用户输入的命令生成键输入数据以控制移动终端的各种操作。用户输入单元130允许用户输入各种类型的信息,并且可以包括键盘、锅仔片、触摸板(例如,检测由于被接触而导致的电阻、压力、电容等等的变化的触敏组件)、滚轮、摇杆等等。特别地,当触摸板以层的形式叠加在显示单元151上时,可以形成触摸屏。
接口单元170用作至少一个外部装置与移动终端100连接可以通过的接口。例如,外部装置可以包括有线或无线头戴式耳机端口、外部电源(或电池充电器)端口、有线或无线数据端口、存储卡端口、用于连接具有识别模块的装置的端口、音频输入/输出(I/O)端口、视频I/O端口、耳机端口等等。识别模块可以是存储用于验证用户使用移动终端100的各种信息并且可以包括用户识别模块(UIM)、客户识别模块(SIM)、通用客户识别模块(USIM)等等。另外,具有识别模块的装置(下面称为"识别装置")可以采取智能卡的形式,因此,识别装置可以经由端口或其它连接装置与移动终端100连接。接口单元170可以用于接收来自外部装置的输入(例如,数据信息、电力等等)并且将接收到的输入传输到移动终端100内的一个或多个元件或者可以用于在移动终端和外部装置之间传输数据。
另外,当移动终端100与外部底座连接时,接口单元170可以用作允许通过其将电力从底座提供到移动终端100的路径或者可以用作允许从底座输入的各种命令信号通过其传输到移动终端的路径。从底座输入的各种命令信号或电力可以用作用于识别移动终端是否准确地安装在底座上的信号。输出单元150被构造为以视觉、音频和/或触觉方式提供输出信号(例如,音频信号、视频信号、警报信号、振动信号等等)。输出单元150可以包括显示单元151、音频输出模块152、警报单元153等等。
显示单元151可以显示在移动终端100中处理的信息。例如,当移动终端100处于电话通话模式时,显示单元151可以显示与通话或其它通信(例如,文本消息收发、多媒体文件下载等等)相关的用户界面(UI)或图形用户界面(GUI)。当移动终端100处于视频通话模式或者图像捕获模式时,显示单元151可以显示捕获的图像和/或接收的图像、示出视频或图像以及相关功能的UI或GUI等等。
同时,当显示单元151和触摸板以层的形式彼此叠加以形成触摸屏时,显示单元151可以用作输入装置和输出装置。显示单元151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薄膜晶体管LCD(TFT-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柔性显示器、三维(3D)显示器等等中的至少一种。这些显示器中的一些可以被构造为透明状以允许用户从外部观看,这可以称为透明显示器,典型的透明显示器可以例如为TOLED(透明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等等。根据特定想要的实施方式,移动终端100可以包括两个或更多显示单元(或其它显示装置),例如,移动终端可以包括外部显示单元(未示出)和内部显示单元(未示出)。触摸屏可用于检测触摸输入压力以及触摸输入位置和触摸输入面积。
音频输出模块152可以在移动终端处于呼叫信号接收模式、通话模式、记录模式、语音识别模式、广播接收模式等等模式下时,将无线通信单元110接收的或者在存储器160中存储的音频数据转换音频信号并且输出为声音。而且,音频输出模块152可以提供与移动终端100执行的特定功能相关的音频输出(例如,呼叫信号接收声音、消息接收声音等等)。音频输出模块152可以包括扬声器、蜂鸣器等等。
警报单元153可以提供输出以将事件的发生通知给移动终端100。典型的事件可以包括呼叫接收、消息接收、键信号输入、触摸输入等等。除了音频或视频输出之外,警报单元153可以以不同的方式提供输出以通知事件的发生。例如,警报单元153可以以振动的形式提供输出,当接收到呼叫、消息或一些其它进入通信(incomingcommunication)时,警报单元153可以提供触觉输出(即,振动)以将其通知给用户。通过提供这样的触觉输出,即使在用户的移动电话处于用户的口袋中时,用户也能够识别出各种事件的发生。警报单元153也可以经由显示单元151或音频输出模块152提供通知事件的发生的输出。
存储器160可以存储由控制器180执行的处理和控制操作的软件程序等等,或者可以暂时地存储己经输出或将要输出的数据(例如,电话簿、消息、静态图像、视频等等)。而且,存储器160可以存储关于当触摸施加到触摸屏时输出的各种方式的振动和音频信号的数据。
存储器160可以包括至少一种类型的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包括闪存、硬盘、多媒体卡、卡型存储器(例如,SD或DX存储器等等)、随机访问存储器(RAM)、静态随机访问存储器(S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磁性存储器、磁盘、光盘等等。而且,移动终端100可以与通过网络连接执行存储器160的存储功能的网络存储装置协作。
控制器180通常控制移动终端的总体操作。例如,控制器180执行与语音通话、数据通信、视频通话等等相关的控制和处理。另外,控制器180可以包括用于再现(或回放)多媒体数据的多媒体模块1810,多媒体模块1810可以构造在控制器180内,或者可以构造为与控制器180分离。控制器180可以执行模式识别处理,以将在触摸屏上执行的手写输入或者图片绘制输入识别为字符或图像。
电源单元190在控制器180的控制下接收外部电力或内部电力并且提供操作各元件和组件所需的适当的电力。
这里描述的各种实施方式可以以使用例如计算机软件、硬件或其任何组合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来实施。对于硬件实施,这里描述的实施方式可以通过使用特定用途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装置(DSPD)、可编程逻辑装置(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被设计为执行这里描述的功能的电子单元中的至少一种来实施,在一些情况下,这样的实施方式可以在控制器180中实施。对于软件实施,诸如过程或功能的实施方式可以与允许执行至少一种功能或操作的单独的软件模块来实施。软件代码可以由以任何适当的编程语言编写的软件应用程序(或程序)来实施,软件代码可以存储在存储器160中并且由控制器180执行。
至此,己经按照其功能描述了移动终端。下面,为了简要起见,将描述诸如折叠型、直板型、摆动型、滑动型移动终端等等的各种类型的移动终端中的滑动型移动终端作为示例。因此,本发明能够应用于任何类型的移动终端,并且不限于滑动型移动终端。
如图1中所示的移动终端100可以被构造为利用经由帧或分组发送数据的诸如有线和无线通信系统以及基于卫星的通信系统来操作。
现在将参考图2描述其中根据本发明的移动终端能够操作的通信系统。
这样的通信系统可以使用不同的空中接口和/或物理层。例如,由通信系统使用的空中接口包括例如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码分多址(CDMA)和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特别地,长期演进(LTE))、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等等。作为非限制性示例,下面的描述涉及CDMA通信系统,但是这样的教导同样适用于其它类型的系统。
参考图2,CDMA无线通信系统可以包括多个移动终端100、多个基站(BS)270、基站控制器(BSC)275和移动交换中心(MSC)280。MSC280被构造为与公共电话交换网络(PSTN)290形成接口。MSC280还被构造为与可以经由回程线路耦接到基站270的BSC275形成接口。回程线路可以根据若干己知的接口中的任一种来构造,所述接口包括例如E1/T1、ATM,IP、PPP、帧中继、HDSL、ADSL或xDSL。将理解的是,如图2中所示的系统可以包括多个BSC2750。
每个BS270可以服务一个或多个分区(或区域),由多向天线或指向特定方向的天线覆盖的每个分区放射状地远离BS270。或者,每个分区可以由用于分集接收的两个或更多天线覆盖。每个BS270可以被构造为支持多个频率分配,并且每个频率分配具有特定频谱(例如,1.25MHz,5MHz等等)。
分区与频率分配的交叉可以被称为CDMA信道。BS270也可以被称为基站收发器子系统(BTS)或者其它等效术语。在这样的情况下,术语"基站"可以用于笼统地表示单个BSC275和至少一个BS270。基站也可以被称为"蜂窝站"。或者,特定BS270的各分区可以被称为多个蜂窝站。
如图2中所示,广播发射器(BT)295将广播信号发送给在系统内操作的移动终端100。如图1中所示的广播接收模块111被设置在移动终端100处以接收由BT295发送的广播信号。在图2中,示出了几个全球定位系统(GPS)卫星300。卫星300帮助定位多个移动终端100中的至少一个。
在图2中,描绘了多个卫星300,但是理解的是,可以利用任何数目的卫星获得有用的定位信息。如图1中所示的GPS模块115通常被构造为与卫星300配合以获得想要的定位信息。替代GPS跟踪技术或者在GPS跟踪技术之外,可以使用可以跟踪移动终端的位置的其它技术。另外,至少一个GPS卫星300可以选择性地或者额外地处理卫星DMB传输。
作为无线通信系统的一个典型操作,BS270接收来自各种移动终端100的反向链路信号。移动终端100通常参与通话、消息收发和其它类型的通信。特定基站270接收的每个反向链路信号被在特定BS270内进行处理。获得的数据被转发给相关的BSC275。BSC提供通话资源分配和包括BS270之间的软切换过程的协调的移动管理功能。BSC275还将接收到的数据路由到MSC280,其提供用于与PSTN290形成接口的额外的路由服务。类似地,PSTN290与MSC280形成接口,MSC与BSC275形成接口,并且BSC275相应地控制BS270以将正向链路信号发送到移动终端100。
上述基站270可以用于建个接收到的空中帧与网际协议(IP)分组进行相互转换,作为终端与接入网的其余部分之间的路由器,其中接入网的其余部分可包括IP网络。基站还可协调对空中接口的属性管理。
基站包含一个或多个小区,小区可持续发送广播消息。终端100及时接收广播消息或在需要时才接收广播消息(例如,周期性接收或者在进行小区搜索时再接收)。终端100可根据接收到的广播消息,发现小区,并可以通过选择来确定是否接入该小区。一个终端可能会接收多个小区基站发送的广播消息,并可从中选择合适的小区,比如信号质量较好的小区等,从而驻留在该小区基站。
移动终端无论是在空闲还是通话状态下,都要保持与网络的联系,通过接收系统发送的消息,手机才能够正确地接入和进行网络选择,充分利用网络提供的各种服务,与网络达到良好的配合,而这些消息就是我们常说的系统消息。系统消息包括了网络识别参数、小区选择参数、系统控制参数和网络功能参数。系统消息可以分为在广播控制信道(Broadcast Control Channel,BCCH)信道上发送的系统消息,以及在SACCH信道上发送的系统消息;其中在BCCH信道上发送的系统消息主要包括系统消息1、2、2BIS、2TER、3、4,在SACCH信道上发送的系统消息包括系统消息5、5BIS、5TER、6。本发明主要针对的是在BCCH信道上传输的系统消息,尤其是系统消息3,系统消息3主要描述了位置区标识、小区标识、随机接入控制信息(RACH)以及和小区选择有关的参数。它是必选的,在BCCH信道上发送,是系统消息中最重要的消息之一。
系统消息3具体包括以下消息内容:小区标识(Cell Identity,CI)、位置区标识(Location Area Identification,LAI)、控制信道描述(Control Channel Description)、小区选项(Cell Option)、小区重选信息(Cell Selection Parameters)、随机接入控制信息(RACH Control Parameters)等。
其中,位置区识别码(LAI)和小区识别码(CI)可以组成小区全球识别码(CG I)。LAI又包括了移动国家码(MCC)、移动网号(MNC)和位置区码(LAC)。MCC是全球统一分配的,由三个十进制数组成,如中国为460。MNC是由国家统一分配的,由两个十进制数组成,如中国移动为00,中国联通为01。LAC和CI则由每一个GSM网络运营者统一规划,均由两个字节组成,CI的取值范围是:0X0001<CI 0<XFFFE。系统消息3、6和4包含了CG I的全部或部分信息。终端根据接收到的系统消息,解码出其中的CGI,根据CGI指示的MCC和MNC确定是否可以在该小区上网,同时可以判断当前的位置区是否发生了变化,以确定是否需要启动位置更新过程。
控制信道描述包括的参数及其定义如下所示:
IMSI结合和分离允许(ATT,Attach-Detach allowed):用于通知手机,在本小区内是否允许进行IMSI结合和分离允许过程。设置为“是”,则MS关机后网络不再处理该用户的被叫接续,节省网络处理时间和资源。否则,网络不能及时知道这一情况;
公共控制信道配置(CCCH-CONF):决定了小区中的公共控制信道采用的组合方式。
接入允许保留块数(BS_AG_BLKS_RES):表示在CCCH信道消息块数中有多少块数是保留给准许接入信道专用的;
寻呼信道复帧数(BS-PA-MFRAMS):是指以多少复帧数作为一个寻呼子信道的一个循环,实际上该参数确定了将一个小区中的寻呼信道分配成多少寻呼子信道;
周期位置更新定时器(T3212):定义了位置更新的周期长度。
小区选项包括的参数及其定义如下所示:
功率控制指示(PWRC):用于指示终端在跳频过程中测量接收电平时,应减去从BCCH载频的时隙上获得的接收电平值。它是1bit编码,为0表示不考虑BCCH载频上接收电平的影响,为1则按上述方式进行处理;
非连续发送(DTX):指示终端是否可以使用DTX功能。在系统消息3中为2bit编码;在系统消息6中为3bit编码;
无线链路超时(Radio_Link_Timeout):为4bit编码,范围0--15对应数值4--64。当MS每收到一个正确的SACCH消息时,该值加2;当MS在应该收到SACCH消息的时刻无法解码出一个正确的SACCH消息时,该值减1。当该值为0时,MS向基站上报无线链路故障。
小区选择参数影响终端开机后的行为,主要包括如下所示参数:
小区重选滞后(CellSelection Hysteresis):表示终端进行小区重选时,要求临近小区的电平和本小区的C2差必须大于小区重选滞后规定的值,终端才能动小区重选;其中,C2是小区重选信道质量标准参数;
小区重选偏置(Cell Reselect Offset):用于C2的计算,取较大的值时可赋予小区较高的接入优先级;
控制信道最大功率电平(MS_TXPWR_MAX_CCH):是在系统设定的移动终端最大发射功率与移动终端实际最大发射功率的差值和0之间取一个最大值,输出结果是一个>=0的值。其意义就是当移动终端最大发射功率小于系统设定的最大发射功率是,在计算C1时就给予一个惩罚值,缩小这类手机在小区边缘的接入范围,避免由于手机发射功率不足导致掉话和接入失败等问题。而当移动终端实际发射功率大于网络设定值时,该惩罚值为0,手机可按网络设定的最大功率正常接入,其中,C1为路径损耗原则参数,根据无线信道的质量来选择小区或重选;
允许接入的最小接收电平(RXLEV_ACCESS_MIN):是移动终端允许接入的最小接收电平:为避免移动终端在接收信号电平很低的情况下接入系统,造成通信质量很差甚至掉话,无谓地浪费网络的无线资源,在GSM系统中规定,移动终端需接入网络时,其接收电平必须大于一个门限,即“移动终端允许接入的最小接收电平(RXLEV ACCESS MIN)”一般取值范围为-110~-47dbm。对于某些话务量过高拥塞严重的小区,可以适当提高小区的RXLEVACCESS MIN,从而使该小区的C1和C2值变小,小区的有效覆盖范围随之缩小。但应该注意设置不能过大造成覆盖不连续和“信号波动”的投诉。一般建议RXLEV ACCESS MIN的值不超过-90dbm。
附加重选参数指示(ACS):用于通知移动终端在小区重选过程中是否采用C2。
半速率指示(NECI):用于通知移动终端当前小区是否支持半速率业务。
随机接入控制信息的参数及其含义如下所示:
最大重发次数(MAX retrans):表示允许移动终端收到立即指配消息前重新发送的信道请求消息的个数;
扩展传输时隙数目(Tx interger):表示移动终端在连续发送多个信道请求消息时,每次发送之间间隔的时隙数目;
小区禁止接入(Cell Bar Access):指示小区是否允许移动终端接入;
接入等级控制(AC):表示当前小区不允许具有对应等级的移动终端接入本小区,否则就允许接入。
呼叫重建允许(RE):用于指示是否允许当移动终端掉话启动呼叫重建;
紧急呼叫允许(EC):用于指示用于在没有客户识别模块卡时或接入等级被当前小区关闭的情况下是否允许发起紧急呼叫。
此外,在系统消息3中还包括同频点邻区的位置区标识(Location AreaIdentification,LAI);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标识(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indicator flag),用于指示该小区是否支持通用无线分组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Service,GRRS);第二类系统消息广播标识(SI2quater indicator flag),用于表明是否广播第二类系统消息消息;。
基于上述移动终端硬件结构以及通信系统,提出本发明方法各个实施例。
如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防止接入伪基站系统的终端,包括:
系统消息接收模块11,用于接收小区在广播控制信道上传输的系统消息;
消息内容获取模块12,用于根据所述系统消息获取包括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标识、周期位置更新定时器、同频点邻区的位置区标识、第二类系统消息广播标识的具体消息内容;
伪基站判断13,用于若所述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标识、周期位置更新定时器、同频点邻区的位置区标识、第二类系统消息广播标识均满足预设条件,则判定所述小区所属基站为伪基站,不接受在所述小区驻留。
所述预设条件包括:
预设条件1,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标识表明不支持通用无线分组业务;
预设条件2,周期位置更新定时器的取值为第一预设值;
预设条件3,同频点邻区的位置区标识与所述小区的位置区标识不一致;
预设条件4,第二类系统消息广播标识表明不广播第二类系统消息。
具体地,关于预设条件1,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标识这个参数用于指示该基站是否支持通用无线分组业务(GPRS),由于伪基站一般都不支持通用无线分组业务,所以伪基站广播的系统消息中一般不包含该参数,也就是说,一般伪基站,根本不存在这个参数或该参数的值为“0”以示不支持通用无线分组业务。
关于预设条件2,周期位置更新的频度是由网络控制的,周期长度由参数T3212确定,对应移动终端有一个定时器,一旦移动终端收到系统消息并正确解读T3212参数,客户识别模块卡就会存储此参数,当记时器超过此值时,即触发位置更新程序。周期时间越短,网络的总体服务性能越好,但网络的信令流量增大,对无线资源的利用率降低,此外,还会使移动终端的功耗增大,使系统中移动终端的平均待机时间大大缩短。在设定本参数值时,MSC、BSC的处理能力,A接口、Abi s接口、Um接口以及HLR、VLR的流量等都要全面考虑。一般市区连续覆盖区域设置较大,郊区、农村或盲区较多地方设置较小。
一般建议在业务量和信令流量较大的地区,选择较大的T3212(如16小时、20小时,甚至25小时等),而对业务量较小、信令流量较低的地区,可以设置T3212较小(如3小时、2小时等)。对于业务量严重超过系统容量的地区,建议设置T3212为0(不进行周期位置更新)。T3212是周期性位置更新的定时器。一般现网如果流量较大,可以设置为几个小时,移动联通现网设置的是1个小时,如果该值设置的过小,会增加网络的信令负担。
而伪基站在移动终端发生位置更新请求(Location Update Request)后,为了使得移动终端尽快的周期性位置更新且踢出移动终端,需要将该值设置的很小,一般地,伪基站设置的T3212为1,对应6分钟,这对于现网来说,几乎不可能,根据网络优化原则,如果6分钟就做一次位置更新,很可能对网络产生灾难性影响。因此,理论上一般正常基站不可能设置为1。
对于伪基站而言,该定时器的配置越短,在该小区网络容量一定的情况下,越有利于伪基站及时的将已经收到短信的用户踢出然后吸入更多还没有收到短信的用户来达到伪基站的商业目的,所以一般伪基站会将该值设置的很小,如1,对应的是6min。但是,这个值如果过小会导致小区的信令负载过大,同时会大幅增加的终端的功耗。所以正常的基站小区不会进行这样的配置。本实施例中,周期位置更新定时器的取值为第一预设值,若第一预设值的取值范围为1~3,尤其是当第一预设值为1时,则有很大可能是伪基站;当第一预设值为2或3时,也有可能是伪基站。
对于预设条件3,频点,亦称为绝对无线频道编号(Absolute Radio FrequencyChannel Number,ARFCN),是在GSM无线系统中用来鉴别特殊射频通道的编号方案。若本小区的邻区中有与本小区同频点(Absolute Radio Frequency Channel Number,ARFCN绝对无线频道编号)的小区,但该同频点邻区中的位置区标识(Location AreaIdentification,LAI)与本小区的位置区标识不一样,则本小区很有可能是伪基站;因为一般地,本小区与其邻区的位置区标识有很大几率应当是一样的,而伪基站由于其位置区标识是编造的,因此,其与邻区的位置区标识很可能是不一样的。
对于预设条件4,第二类系统消息广播标识这个参数正常的基站中会存在;而伪基站由于不广播第二类系统消息,因此一般不存在该参数。也就是说,一般伪基站,根本不存在这个参数或该参数的值为“0”以示不支持第二类系统消息。
本实施例中,若所述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标识、周期位置更新定时器、同频点邻区的位置区标识、第二类系统消息广播标识均满足预设条件,就会判断小区所属基站为伪基站。
如图4所示,本发明还提出一种防止接入伪基站的方法,应用于终端,包括步骤:
S1、接收小区在广播控制信道上传输的系统消息;
S2、根据所述系统消息获取包括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标识、周期位置更新定时器、同频点邻区的位置区标识、第二类系统消息广播标识的具体消息内容;
S3、判断所述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标识、周期位置更新定时器、同频点邻区的位置区标识、第二类系统消息广播标识是否均满足预设条件,若是,则如步骤S4所示,判定所述小区所属基站为伪基站,不接受在所述小区驻留;若否,则如步骤S5所示,判断所述小区所属基站不是伪基站,接受在所述小区驻留。
所述预设条件包括:
预设条件1,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标识表明不支持通用无线分组业务;
预设条件2,周期位置更新定时器的取值为第一预设值;
预设条件3,同频点邻区的位置区标识与所述小区的位置区标识不一致;
预设条件4,第二类系统消息广播标识表明不广播第二类系统消息。
具体地,关于预设条件1,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标识这个参数用于指示该基站是否支持通用无线分组业务(GPRS),由于伪基站一般都不支持通用无线分组业务,所以伪基站广播的系统消息中一般不包含该参数,也就是说,一般伪基站,根本不存在这个参数或该参数的值为“0”以示不支持通用无线分组业务。
关于预设条件2,周期位置更新的频度是由网络控制的,周期长度由参数T3212确定,对应移动终端有一个定时器,一旦移动终端收到系统消息并正确解读T3212参数,客户识别模块卡就会存储此参数,当记时器超过此值时,即触发位置更新程序。周期时间越短,网络的总体服务性能越好,但网络的信令流量增大,对无线资源的利用率降低,此外,还会使移动终端的功耗增大,使系统中移动终端的平均待机时间大大缩短。在设定本参数值时,MSC、BSC的处理能力,A接口、Abis接口、Um接口以及HLR、VLR的流量等都要全面考虑。一般市区连续覆盖区域设置较大,郊区、农村或盲区较多地方设置较小。
一般建议在业务量和信令流量较大的地区,选择较大的T3212(如16小时、20小时,甚至25小时等),而对业务量较小、信令流量较低的地区,可以设置T3212较小(如3小时、2小时等)。对于业务量严重超过系统容量的地区,建议设置T3212为0(不进行周期位置更新)。T3212是周期性位置更新的定时器。一般现网如果流量较大,可以设置为几个小时,移动联通现网设置的是1个小时,如果该值设置的过小,会增加网络的信令负担。
而伪基站在移动终端发生位置更新请求(Location Update Request)后,为了使得移动终端尽快的周期性位置更新且踢出移动终端,需要将该值设置的很小,一般地,伪基站设置的T3212为1,对应6分钟,这对于现网来说,几乎不可能,根据网络优化原则,如果6分钟就做一次位置更新,很可能对网络产生灾难性影响。因此,理论上一般正常基站不可能设置为1。
对于伪基站而言,该定时器的配置越短,在该小区网络容量一定的情况下,越有利于伪基站及时的将已经收到短信的用户踢出然后吸入更多还没有收到短信的用户来达到伪基站的商业目的,所以一般伪基站会将该值设置的很小,如1,对应的是6min。但是,这个值如果过小会导致小区的信令负载过大,同时会大幅增加的终端的功耗。所以正常的基站小区不会进行这样的配置。本实施例中,周期位置更新定时器的取值为第一预设值,若第一预设值的取值范围为1~3,尤其是当第一预设值为1时,则有很大可能是伪基站;当第二预设值为2或3时,也可能是伪基站。
对于预设条件3,频点,亦称为绝对无线频道编号(Absolute Radio FrequencyChannel Number,ARFCN),是在GSM无线系统中用来鉴别特殊射频通道的编号方案。若本小区的邻区中有与本小区同频点(Absolute Radio Frequency Channel Number,ARFCN绝对无线频道编号)的小区,但该同频点邻区中的位置区标识(Location AreaIdentification,LAI)与本小区的位置区标识不一样,则本小区很有可能是伪基站;因为一般地,本小区与其邻区的位置区标识有很大几率应当是一样的,而伪基站由于其位置区标识是编造的,因此,其与邻区的位置区标识很可能是不一样的。
对于预设条件4,第二类系统消息广播标识这个参数正常的基站中会存在;而伪基站由于不广播第二类系统消息,因此一般不存在该参数。也就是说,一般伪基站,根本不存在这个参数或该参数的值为“0”以示不支持第二类系统消息。
本实施例中,为了更准确的判断伪基站,只有在所述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标识、周期位置更新定时器、同频点邻区的位置区标识、第二类系统消息广播标识全部满足预设条件时,才会判断小区所属基站为伪基站。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止接入伪基站方法及具有防止接入伪基站系统的终端,通过对系统消息的解析,判断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标识、周期位置更新定时器、同频点邻区的位置区标识、第二类系统消息广播标识是否满足预设条件时,从而判断小区所属基站为伪基站,提高了伪基站判断的准确性,便利性;在移动终端就能解析伪基站,有效全面的防止接入伪基站。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至少两个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防止接入伪基站的方法,应用于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接收小区在广播控制信道上传输的系统消息;
根据所述系统消息获取包括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标识、周期位置更新定时器、同频点邻区的位置区标识、第二类系统消息广播标识的具体消息内容;
若所述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标识、周期位置更新定时器、同频点邻区的位置区标识、第二类系统消息广播标识均满足预设条件,则判定所述小区所属基站为伪基站,不接受在所述小区驻留。
所述预设条件包括:
所述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标识表明不支持通用无线分组业务;
所述周期位置更新定时器的取值为第一预设值;
所述同频点邻区的位置区标识与所述小区的位置区标识不一致;
所述第二类系统消息广播标识表明不广播第二类系统消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接入伪基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值的取值范围为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接入伪基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值为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接入伪基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值为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接入伪基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值为3。
6.一种具有防止接入伪基站系统的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系统消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小区在广播控制信道上传输的系统消息;
消息内容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系统消息获取包括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标识、周期位置更新定时器、同频点邻区的位置区标识、第二类系统消息广播标识的具体消息内容;
伪基站判断模块,用于若所述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标识、周期位置更新定时器、同频点邻区的位置区标识、第二类系统消息广播标识均满足预设条件,则判定所述小区所属基站为伪基站,不接受在所述小区驻留。
所述预设条件包括:
所述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标识表明不支持通用无线分组业务;
所述周期位置更新定时器的取值为第一预设值;
所述同频点邻区的位置区标识与所述小区的位置区标识不一致;
所述第二类系统消息广播标识表明不广播第二类系统消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防止接入伪基站系统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值的取值范围为1~3。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止接入伪基站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值为1。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止接入伪基站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值为2。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止接入伪基站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值为3。
CN201610822931.9A 2016-09-05 2016-09-14 防止接入伪基站的方法及具有防止接入伪基站系统的终端 Pending CN10613184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028983 2016-09-05
CN201610802898 2016-09-0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31848A true CN106131848A (zh) 2016-11-16

Family

ID=572717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22931.9A Pending CN106131848A (zh) 2016-09-05 2016-09-14 防止接入伪基站的方法及具有防止接入伪基站系统的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131848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51654A (zh) * 2017-04-13 2017-06-1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伪基站识别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7105433A (zh) * 2017-05-15 2017-08-29 奇酷互联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识别伪基站的方法和装置
CN107911822A (zh) * 2017-10-31 2018-04-13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伪基站检测方法及装置、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948982A (zh) * 2018-01-09 2018-04-2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接入基站的方法和装置
CN110208822A (zh) * 2019-05-28 2019-09-06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一种基于低轨移动通信卫星的通信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22090A (zh) * 2016-01-29 2016-06-29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自动识别伪基站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5848159A (zh) * 2016-05-24 2016-08-10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伪基站的识别方法及终端
CN105873067A (zh) * 2016-05-31 2016-08-17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伪基站的识别的方法及终端
CN105873178A (zh) * 2016-05-06 2016-08-17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识别伪基站的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22090A (zh) * 2016-01-29 2016-06-29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自动识别伪基站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5873178A (zh) * 2016-05-06 2016-08-17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识别伪基站的方法和装置
CN105848159A (zh) * 2016-05-24 2016-08-10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伪基站的识别方法及终端
CN105873067A (zh) * 2016-05-31 2016-08-17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伪基站的识别的方法及终端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51654A (zh) * 2017-04-13 2017-06-1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伪基站识别方法、装置及终端
WO2018188316A1 (en) * 2017-04-13 2018-10-18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dentifying pseudo base-station, and terminal
US10462764B2 (en) 2017-04-13 2019-10-29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dentifying pseudo base-station, and terminal
CN107105433A (zh) * 2017-05-15 2017-08-29 奇酷互联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识别伪基站的方法和装置
CN107911822A (zh) * 2017-10-31 2018-04-13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伪基站检测方法及装置、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948982A (zh) * 2018-01-09 2018-04-2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接入基站的方法和装置
CN107948982B (zh) * 2018-01-09 2021-04-2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接入基站的方法和装置
CN110208822A (zh) * 2019-05-28 2019-09-06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一种基于低轨移动通信卫星的通信方法
CN110208822B (zh) * 2019-05-28 2021-06-11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一种基于低轨移动通信卫星的通信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48268B (zh) 一种降低功耗的方法及终端
CN105873178A (zh) 识别伪基站的方法和装置
CN106332087A (zh) 伪基站信息上报服务器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131848A (zh) 防止接入伪基站的方法及具有防止接入伪基站系统的终端
CN106060830A (zh) 一种伪基站识别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5306457B (zh) 数据缓存装置及方法
CN103501482A (zh) 网络接入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6851752A (zh) 一种用户设备及其实现语音业务的方法
CN105101175B (zh) 移动终端切换sim卡的方法及装置
CN106028404A (zh) 一种终端功耗优化装置和方法
CN106060910A (zh) 动态调整寻呼周期的装置和方法
CN106385685A (zh) 防止接入伪基站的方法及具有防止接入伪基站系统的终端
CN106231600A (zh) 终端及信息处理方法
CN105939517B (zh) 一种防止移动终端接入伪基站的方法和装置
CN105657789A (zh) 一种漫游状态下搜网的装置和方法
CN106792612A (zh) 一种无卡紧急呼叫处理方法及终端
CN106412892A (zh) 移动终端的掉网重连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211173A (zh) 防止接入伪基站的方法及具有防止接入伪基站系统的终端
CN106162651A (zh) 一种识别伪基站的方法和装置
CN106211171A (zh) 防止接入伪基站的方法及具有防止接入伪基站系统的终端
CN106484534A (zh) 用于展示的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CN106485163A (zh) 移动终端数据库访问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CN106507460A (zh) 一种智能省电方法、终端
CN106385669A (zh) 一种识别伪基站的方法和装置
CN106385686A (zh) 防止接入伪基站的方法及具有防止接入伪基站系统的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