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29858A - 一种便于散热的保护性强的变电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散热的保护性强的变电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29858A
CN106129858A CN201610679459.8A CN201610679459A CN106129858A CN 106129858 A CN106129858 A CN 106129858A CN 201610679459 A CN201610679459 A CN 201610679459A CN 106129858 A CN106129858 A CN 1061298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drainage screen
bar
framework
ca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67945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1067945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129858A/zh
Publication of CN1061298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2985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BOARDS,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1/00Frameworks, boards, panels, desks, casings; Details of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 H02B1/26Casings; Part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H02B1/46Boxes; Part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BOARDS,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1/00Frameworks, boards, panels, desks, casings; Details of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 H02B1/56Cooling; Venti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一种便于散热的保护性强的变电箱,包括箱体、过滤装置、扇叶装置、抽气装置、支架装置及出气装置,箱体上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第一连接杆及第一冷却管,过滤装置包括若干第三过滤网、第二冷却管、第一海绵块及第四过滤网,扇叶装置包括保护框、电机、第一固定杆、第一转轴、扇叶及第一斜杆,抽气装置包括第一框体、集中块、第三冷却管、第一弹簧、第五过滤网、抽气管、第一风机、第一阀门及第一支撑杆,支架装置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斜杆、第一横杆、第一弯曲杆,出气装置包括第二框体、第六过滤网、第二固定杆、出气管、第二风机、第二连接杆,本发明能够对变电箱进行快速有效的散热,散热效果显著。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散热的保护性强的变电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散热的保护性强的变电箱。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变电箱的散热性能差,内部的电力调节设备长时间的工作,温度会逐渐升高,散热性差,在温度升高在一定温度时,可能会导致电力调节设备发生损坏或产生爆炸,影响调节工作的进行。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便于散热的保护性强的变电箱。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散热的保护性强的变电箱,所述便于散热的保护性强的变电箱包括箱体、收容于所述箱体内的过滤装置、位于所述箱体左右两侧的扇叶装置、位于所述箱体上方的抽气装置、位于所述箱体下方的支架装置及出气装置,所述箱体上设有位于其左右表面的第一通孔、位于其上表面的第二通孔、位于其下表面的第三通孔、收容于所述第一通孔内的第一过滤网、收容于所述箱体内的第二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下方的第一连接杆及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杆下方的第一冷却管,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若干第三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三过滤网下方的第二冷却管、位于所述第二冷却管下方的第一海绵块及位于所述第一海绵块下方的第四过滤网,所述扇叶装置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箱体的左右两侧,所述扇叶装置包括保护框、收容于所述保护框内的电机、位于所述电机上下两侧的第一固定杆、设置于所述电机上的第一转轴、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上的扇叶及位于所述保护框上下两侧的第一斜杆,所述抽气装置包括第一框体、收容于所述第一框体内左右两侧的集中块、设置于所述集中块之间的第三冷却管、设置于所述第三冷却管与所述集中块之间的第一弹簧、位于所述第三冷却管之间的第五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一框体上方的抽气管、设置于所述抽气管上的第一风机、第一阀门及位于所述第一风机下方的第一支撑杆,所述支架装置包括第一支架、位于所述第一支架上方的第二斜杆、位于所述第一支架左侧的第一横杆、位于所述第一支架左侧的第一弯曲杆、设置于所述第一弯曲杆上的第二横杆,所述出气装置包括第二框体、收容于所述第二框体内的第六过滤网、位于所述第六过滤网上方左右两侧的第二固定杆、位于所述第二框体下方的出气管、设置于所述出气管上的第二风机、位于所述第二风机上方的第二连接杆、位于所述出气管右侧的第七过滤网、位于所述出气管下方的第二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杆左侧的第三支撑杆及位于所述第三支撑杆下方的底板。
所述第一过滤网呈圆柱体且收容于所述第一通孔内且与所述箱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过滤网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二过滤网的侧面与所述箱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设有若干个,所述第一连接杆呈竖直状,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过滤网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冷却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冷却管设有若干个。
所述第三过滤网设有若干个,所述第三过滤网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三过滤网的上表面与所述箱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二通孔的下方,所述第二冷却管设有若干个,所述第二冷却管与所述第三过滤网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海绵块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海绵块的侧面与所述箱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海绵块的下表面与所述第四过滤网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过滤网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四过滤网的侧面与所述箱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过滤网上设有若干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四通孔。
所述保护框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保护框对准所述第一通孔且与所述箱体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杆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一端与所述电机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保护框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呈圆柱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扇叶设有两个,所述扇叶呈竖直状,所述扇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杆设有两个,所述第一斜杆呈倾斜状,所述第一斜杆的一端与所述保护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箱体的侧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框体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一框体的下表面与所述箱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框体位于所述第二通孔的上方,所述第一框体的上表面设有第五通孔,所述集中块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框体内的左右两侧,所述集中块的横截面呈直角三角形,所述集中块的侧面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集中块的下表面与所述箱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冷却管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弹簧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弹簧呈水平状,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集中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冷却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五过滤网呈空心的半球状,所述第五过滤网的上端对准所述第五通孔且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抽气管的左端对准所述第五通孔且与所述第一框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呈竖直状,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框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风机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支架呈L型,所述第一支架的上端与所述箱体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下端呈竖直状,所述第二斜杆呈倾斜状,所述第二斜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杆的上端与所述箱体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设有两个,所述第一横杆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横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弯曲杆呈弯曲状,所述第一弯曲杆的上端与所述箱体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呈水平状,所述第二横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一弯曲杆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框体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二框体的上表面与所述箱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框体位于所述第三通孔的下方,所述第二框体的下表面设有第六通孔,所述第六过滤网呈空心的圆柱体,所述第六过滤网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六过滤网位于所述第六通孔的上方,所述第二固定杆设有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杆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下端与所述第六过滤网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上端与所述箱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出气管的左端对准所述第六通孔且与所述第二框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出气管的右端与所述第七过滤网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呈竖直状,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上端与所述箱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二风机固定连接,所述第七过滤网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七过滤网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七过滤网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呈竖直状,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出气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杆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出气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三支撑杆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底板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弯曲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下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便于散热的保护性强的变电箱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对变电箱进行快速有效的散热,散热效果显著,从而可以保证变电箱内适宜的温度,保证电器设备的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便于散热的保护性强的变电箱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便于散热的保护性强的变电箱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便于散热的保护性强的变电箱包括箱体1、收容于所述箱体1内的过滤装置2、位于所述箱体1左右两侧的扇叶装置3、位于所述箱体1上方的抽气装置4、位于所述箱体1下方的支架装置5及出气装置6。
如图1所示,所述箱体1呈空心的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箱体1上设有位于其左右表面的第一通孔11、位于其上表面的第二通孔12、位于其下表面的第三通孔13、收容于所述第一通孔11内的第一过滤网14、收容于所述箱体1内的第二过滤网15、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15下方的第一连接杆16及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杆16下方的第一冷却管17。所述第一通孔11、第二通孔12及第三通孔13呈圆形且与所述箱体1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一通孔11设有两个且呈圆形,所述第二通孔12及第三通孔13呈圆形且与所述箱体1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一过滤网14呈圆柱体且收容于所述第一通孔11内且与所述箱体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过滤网15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二过滤网15的侧面与所述箱体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16设有若干个,所述第一连接杆16呈竖直状,所述第一连接杆16的上端与所述第二过滤网1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16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冷却管17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16及第二过滤网15采用导热材料制成。所述第一冷却管17设有若干个,所述第一冷却管17内放置有温度较低的冷却水,所述第一冷却管17采用导热材料制成。
如图1所示,所述过滤装置2包括若干第三过滤网21、位于所述第三过滤网21下方的第二冷却管22、位于所述第二冷却管22下方的第一海绵块23及位于所述第一海绵块23下方的第四过滤网24。所述第三过滤网21设有若干个,所述第三过滤网21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三过滤网21的横截面呈凹字形,所述第三过滤网21的上表面与所述箱体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过滤网21位于所述第二通孔12的下方。所述第二冷却管22设有若干个,所述第二冷却管22与所述第三过滤网2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冷却管22采用导热材料制成,所述第二冷却管22内放置有温度较低的冷却水。所述第一海绵块23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海绵块23的侧面与所述箱体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海绵块23的下表面与所述第四过滤网2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过滤网24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四过滤网24的侧面与所述箱体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过滤网24上设有若干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四通孔25。
如图1所示,所述扇叶装置3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箱体1的左右两侧。所述扇叶装置3包括保护框31、收容于所述保护框31内的电机32、位于所述电机32上下两侧的第一固定杆33、设置于所述电机32上的第一转轴34、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34上的扇叶35及位于所述保护框31上下两侧的第一斜杆36。所述保护框31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保护框31的横截面呈侧放的凹字形,所述保护框31对准所述第一通孔11且与所述箱体1的侧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保护框31的内部通过所述第一通孔11与所述箱体1的内部相通。所述电机32与电源电性连接,为所述电机32提供电能。所述第一固定杆33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杆33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固定杆33的一端与所述电机3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33的另一端与所述保护框3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34呈圆柱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转轴34的一端与所述电机32连接,使得所述电机32带动所述第一转轴34旋转。所述扇叶35设有两个,所述扇叶35呈竖直状,所述扇叶35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轴3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杆36设有两个,所述第一斜杆36呈倾斜状,所述第一斜杆36的一端与所述保护框3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杆36的另一端与所述箱体1的侧面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抽气装置4包括第一框体41、收容于所述第一框体41内左右两侧的集中块42、设置于所述集中块42之间的第三冷却管43、设置于所述第三冷却管43与所述集中块42之间的第一弹簧44、位于所述第三冷却管43之间的第五过滤网45、位于所述第一框体41上方的抽气管47、设置于所述抽气管47上的第一风机48、第一阀门49及位于所述第一风机48下方的第一支撑杆46。所述第一框体41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一框体41的横截面呈倒置的凹字形,所述第一框体41的下表面与所述箱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框体41位于所述第二通孔12的上方,所述第一框体41的内部通过所述第二通孔12与所述箱体1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一框体41的上表面设有第五通孔411,所述第五通孔411呈圆形且与所述第一框体41的内部相通。所述集中块42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框体41内的左右两侧,所述集中块42的横截面呈直角三角形,所述集中块42的侧面与所述第一框体4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集中块42的下表面与所述箱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集中块42可以将空气集中到中间。所述第三冷却管43设有两个,所述第三冷却管43采用导热材料制成,且其内部放置有温度较低的冷却水。所述第一弹簧44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弹簧44呈水平状,所述第一弹簧44的一端与所述集中块4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4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冷却管43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第三冷却管43起到固定作用。所述第五过滤网45呈空心的半球状,所述第五过滤网45的上端对准所述第五通孔411且与所述第一框体4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从而可以对从所述第五通孔411进入的空气进行过滤。所述抽气管47的左端对准所述第五通孔411且与所述第一框体4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抽气管47的内部与所述第一框体41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一风机48与电源电性连接,为搜书第一风机48提供电能。所述第一阀门49用于控制所述抽气管47内气体的流量。所述第一支撑杆46呈竖直状,所述第一支撑杆46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框体4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46的上端与所述第一风机48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支架装置5包括第一支架51、位于所述第一支架51上方的第二斜杆52、位于所述第一支架51左侧的第一横杆53、位于所述第一支架51左侧的第一弯曲杆54、设置于所述第一弯曲杆54上的第二横杆55。所述第一支架51呈L型,所述第一支架51的上端与所述箱体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51的下端呈竖直状。所述第二斜杆52呈倾斜状,所述第二斜杆52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支架5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杆52的上端与所述箱体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53设有两个,所述第一横杆53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横杆53的右端与所述第一支架5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弯曲杆54呈弯曲状,所述第一弯曲杆54的上端与所述箱体1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55呈水平状,所述第二横杆55的左端与所述第一弯曲杆54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出气装置6包括第二框体61、收容于所述第二框体61内的第六过滤网62、位于所述第六过滤网62上方左右两侧的第二固定杆63、位于所述第二框体61下方的出气管64、设置于所述出气管64上的第二风机65、位于所述第二风机65上方的第二连接杆66、位于所述出气管64右侧的第七过滤网67、位于所述出气管64下方的第二支撑杆68、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杆68左侧的第三支撑杆69及位于所述第三支撑杆69下方的底板60。所述第二框体61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二框体61的横截面呈凹字形,所述第二框体61的上表面与所述箱体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框体61位于所述第三通孔13的下方,所述第二框体61通过所述第三通孔13与所述箱体1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二框体61的下表面设有第六通孔611,所述第六通孔611与所述第二框体61的内部相通。所述第六过滤网62呈空心的圆柱体,所述第六过滤网62的横截面呈倒置的凹字形,所述第六过滤网62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框体6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六过滤网62位于所述第六通孔611的上方。所述第二固定杆63设有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杆63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二固定杆63的下端与所述第六过滤网6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63的上端与所述箱体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出气管64的左端对准所述第六通孔611且与所述第二框体6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出气管64的内部与所述第二框体61的内部相通,所述出气管64的右端与所述第七过滤网67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风机65与电源电性连接,为所述第二风机65提供电能。所述第二连接杆66呈竖直状,所述第二连接杆66的上端与所述箱体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66的下端与所述第二风机65固定连接。所述第七过滤网67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七过滤网67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6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53的左端与所述第七过滤网67的右表面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第七过滤网67起到支撑作用。所述第二支撑杆68呈竖直状,所述第二支撑杆68的上端与所述出气管6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68的下端与所述底板6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杆69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三支撑杆69的上端与所述出气管64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杆69的下端与所述底板6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55的右端与所述第三支撑杆69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底板60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弯曲杆54的下端与所述底板6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51的下端与所述底板6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本发明便于散热的保护性强的变电箱使用时,首先变电箱在平常使用时,可以启动电机32,使得所述第一转轴34旋转,进而带动扇叶35随之旋转,从而可以通过第一过滤网14将空气吹到箱体1内,促进箱体1内空气的流动,进而可以对变电箱1内的电器进行散热。同时变电箱1内的热量可以通过第二过滤网15传递第一连接杆16上,然后传递至第一冷却管17上,使得第一冷却管17内的冷却水吸收其热量,从而可以在平时工作过程中对变电箱1内进行散热。当变电箱1内的温度过高时,启动第二风机65,使得箱体1内的热空气迅速的经过第二过滤网15的过滤后进入到其下方,然后经过第三通孔13进入到所述第二框体61内,然后经过第六过滤网62的过滤后进入到所述出气管64内,然后经过第七过滤网67的过滤后排出,从而可以防止箱体1内的温度继续上升。然后打开第一风机48及第一阀门49,使得外界的冷空气进入到所述抽气管47内,然后进入到所述第一框体41内,经过所述第五过滤网45的过滤后与第三冷却管43接触,从而第三冷却管43可以对空气进行初步的降温,然后空气经过第二通孔12进入到所述箱体1内,然后经过第三过滤网21的过滤后与第二冷却管22接触,进而使得第二冷却管22可以对进入的空气再次进行降温,然后经过第一海绵块23的过滤后再经过第四过滤网24的过滤后进入到第四过滤网24的下方,然后与变电箱1内的电器接触,对其进行充分的降温,使得降温效果显著。所述第四通孔25可以使得部分空气快速的进入到第四过滤网24的下方,使其降温更加的迅速。至此,本发明便于散热的保护性强的变电箱使用过程描述完毕。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7)

1.一种便于散热的保护性强的变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便于散热的保护性强的变电箱包括箱体、收容于所述箱体内的过滤装置、位于所述箱体左右两侧的扇叶装置、位于所述箱体上方的抽气装置、位于所述箱体下方的支架装置及出气装置,所述箱体上设有位于其左右表面的第一通孔、位于其上表面的第二通孔、位于其下表面的第三通孔、收容于所述第一通孔内的第一过滤网、收容于所述箱体内的第二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下方的第一连接杆及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杆下方的第一冷却管,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若干第三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三过滤网下方的第二冷却管、位于所述第二冷却管下方的第一海绵块及位于所述第一海绵块下方的第四过滤网,所述扇叶装置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箱体的左右两侧,所述扇叶装置包括保护框、收容于所述保护框内的电机、位于所述电机上下两侧的第一固定杆、设置于所述电机上的第一转轴、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上的扇叶及位于所述保护框上下两侧的第一斜杆,所述抽气装置包括第一框体、收容于所述第一框体内左右两侧的集中块、设置于所述集中块之间的第三冷却管、设置于所述第三冷却管与所述集中块之间的第一弹簧、位于所述第三冷却管之间的第五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一框体上方的抽气管、设置于所述抽气管上的第一风机、第一阀门及位于所述第一风机下方的第一支撑杆,所述支架装置包括第一支架、位于所述第一支架上方的第二斜杆、位于所述第一支架左侧的第一横杆、位于所述第一支架左侧的第一弯曲杆、设置于所述第一弯曲杆上的第二横杆,所述出气装置包括第二框体、收容于所述第二框体内的第六过滤网、位于所述第六过滤网上方左右两侧的第二固定杆、位于所述第二框体下方的出气管、设置于所述出气管上的第二风机、位于所述第二风机上方的第二连接杆、位于所述出气管右侧的第七过滤网、位于所述出气管下方的第二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杆左侧的第三支撑杆及位于所述第三支撑杆下方的底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散热的保护性强的变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网呈圆柱体且收容于所述第一通孔内且与所述箱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过滤网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二过滤网的侧面与所述箱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设有若干个,所述第一连接杆呈竖直状,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过滤网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冷却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冷却管设有若干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散热的保护性强的变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过滤网设有若干个,所述第三过滤网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三过滤网的上表面与所述箱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二通孔的下方,所述第二冷却管设有若干个,所述第二冷却管与所述第三过滤网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海绵块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海绵块的侧面与所述箱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海绵块的下表面与所述第四过滤网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过滤网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四过滤网的侧面与所述箱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过滤网上设有若干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四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散热的保护性强的变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框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保护框对准所述第一通孔且与所述箱体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杆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一端与所述电机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保护框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呈圆柱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扇叶设有两个,所述扇叶呈竖直状,所述扇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杆设有两个,所述第一斜杆呈倾斜状,所述第一斜杆的一端与所述保护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箱体的侧面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于散热的保护性强的变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体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一框体的下表面与所述箱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框体位于所述第二通孔的上方,所述第一框体的上表面设有第五通孔,所述集中块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框体内的左右两侧,所述集中块的横截面呈直角三角形,所述集中块的侧面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集中块的下表面与所述箱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冷却管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弹簧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弹簧呈水平状,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集中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冷却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五过滤网呈空心的半球状,所述第五过滤网的上端对准所述第五通孔且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抽气管的左端对准所述第五通孔且与所述第一框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呈竖直状,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框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风机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于散热的保护性强的变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呈L型,所述第一支架的上端与所述箱体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下端呈竖直状,所述第二斜杆呈倾斜状,所述第二斜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杆的上端与所述箱体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设有两个,所述第一横杆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横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弯曲杆呈弯曲状,所述第一弯曲杆的上端与所述箱体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呈水平状,所述第二横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一弯曲杆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于散热的保护性强的变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框体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二框体的上表面与所述箱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框体位于所述第三通孔的下方,所述第二框体的下表面设有第六通孔,所述第六过滤网呈空心的圆柱体,所述第六过滤网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六过滤网位于所述第六通孔的上方,所述第二固定杆设有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杆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下端与所述第六过滤网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上端与所述箱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出气管的左端对准所述第六通孔且与所述第二框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出气管的右端与所述第七过滤网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呈竖直状,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上端与所述箱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二风机固定连接,所述第七过滤网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七过滤网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七过滤网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呈竖直状,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出气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杆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出气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三支撑杆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底板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弯曲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下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CN201610679459.8A 2016-08-17 2016-08-17 一种便于散热的保护性强的变电箱 Pending CN10612985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79459.8A CN106129858A (zh) 2016-08-17 2016-08-17 一种便于散热的保护性强的变电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79459.8A CN106129858A (zh) 2016-08-17 2016-08-17 一种便于散热的保护性强的变电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29858A true CN106129858A (zh) 2016-11-16

Family

ID=572786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79459.8A Pending CN106129858A (zh) 2016-08-17 2016-08-17 一种便于散热的保护性强的变电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129858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49621A (ja) * 1994-11-18 1996-06-07 Sansha Electric Mfg Co Ltd 密閉型電源冷却装置
CN204732759U (zh) * 2015-06-18 2015-10-28 沈阳铁路局沈阳供电段 一种箱变自动控温系统
CN204967066U (zh) * 2015-09-28 2016-01-13 河南华拓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带有控温散热装置的电力jp柜
CN105846325A (zh) * 2016-06-12 2016-08-10 周末 一种散热良好的配电箱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49621A (ja) * 1994-11-18 1996-06-07 Sansha Electric Mfg Co Ltd 密閉型電源冷却装置
CN204732759U (zh) * 2015-06-18 2015-10-28 沈阳铁路局沈阳供电段 一种箱变自动控温系统
CN204967066U (zh) * 2015-09-28 2016-01-13 河南华拓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带有控温散热装置的电力jp柜
CN105846325A (zh) * 2016-06-12 2016-08-10 周末 一种散热良好的配电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86300A (zh) 一种电力设备用冰雪清除装置
CN105896349A (zh) 一种电力配电柜
CN106329353A (zh) 一种降温式电力绝缘外壳
CN106057378B (zh) 一种使用方便的电缆快速干燥设备
CN106129858A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保护性强的变电箱
CN105932575B (zh) 一种高压电力柜
CN106492552A (zh) 一种雾霾吸收净化装置
CN106835566A (zh) 一种高效环保的服装面料用干燥设备
CN205882497U (zh) 一种具有除尘功能的配电柜
CN106123536A (zh) 一种高效的电缆干燥系统
CN106848973A (zh) 一种电缆除冰装置
CN106410726A (zh) 一种高效的电缆加热除冰装置
CN107413789A (zh) 一种生物试验用试剂瓶清洗设备
CN105299995B (zh) 一种石油钻井机冷却系统
CN106679346B (zh) 一种鞋子加工用的高效的干燥系统
CN207708740U (zh) 一种空压机用的空气滤清设备
CN108411843A (zh) 一种道路工程领域的除雪装置
CN106659020B (zh) 一种可以有效提高安全性的户外用电力设备箱
CN205882498U (zh) 一种具有三重散热功能的户外用电力配电柜
CN105625505A (zh) 一种空气制饮用水装置
CN106300075A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实用性强的变电箱
CN106579658B (zh) 一种鞋子加工用清渣除湿设备
CN106505436A (zh) 一种利于散热及除尘的电控配电柜
CN205170918U (zh) 一种退火炉的冷却装置
CN106451119A (zh) 一种新型高效散热性的高压电力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