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27259A - 基于可分离度和相异度的电子鼻信号特征融合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可分离度和相异度的电子鼻信号特征融合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27259A
CN106127259A CN201610513254.2A CN201610513254A CN106127259A CN 106127259 A CN106127259 A CN 106127259A CN 201610513254 A CN201610513254 A CN 201610513254A CN 106127259 A CN106127259 A CN 1061272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ature
dimensional
features
optimal
separabil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51325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127259B (zh
Inventor
彭超
闫嘉
段书凯
王丽丹
贾鹏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west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outhwest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west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outhwest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61051325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127259B/zh
Publication of CN1061272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272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1272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272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8/00Pattern recognition
    • G06F18/20Analysing
    • G06F18/25Fusion techniques
    • G06F18/253Fusion techniques of extracted fea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18/00Aspects of pattern recogni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signal processing
    • G06F2218/08Feature extra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18/00Aspects of pattern recogni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signal processing
    • G06F2218/12Classification; Match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omputational Biology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Evolutionary Biology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可分离度和相异度的电子鼻信号特征融合方法,属于电子鼻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领域,该方法步骤一对电子鼻信号进行特征提取,步骤二进行特征选择,步骤三特征加权融合,本发明在降维去冗余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保留了分类信息,大大提高了分类识别率,从而提高了电子鼻的分类识别性能。

Description

基于可分离度和相异度的电子鼻信号特征融合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鼻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可分离度和相异度的电子鼻信号特征融合方法。
背景技术
电子鼻作为一种模仿生物嗅觉系统的智能装置能够可靠并且快速的实现对简单或者复杂气味的辨别,相对于传统的气相色谱仪等昂贵的气体分析仪器,它操作简单,分析结果可靠,且适合现场检测,因而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农业、医疗、环境检测等领域。
现有电子鼻信号特征融合方法主要有三类:1、采用多种类型的传感器构成阵列并获取信号,然后对这些信号进行特征提取,比如在时域上的最大值、最大斜率、曲线积分、曲线拟合系数等,在变换域上的傅里叶变换系数、小波变换系数等,再将这些特征直接融合后送入分类器识别;2、在提取的原始数据的基础上进行降维处理,比如主成分分析、线性判别分析、局部保留映射等等,再将降维后的特征送入分类器识别;3、采用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蚁群算法等生物优化算法对提取的原始数据进行优化选择,优化后的数据再送入分类器识别。
以上电子鼻信号特征融合方法的不足之处:1、方法1并没有考虑到传感器阵列提取的信号可能包含的冗余信息对分类识别的影响;2、方法2只能处理一些有线性相关关系的特征且有信息损失;3、方法3所用的生物智能优化算法对提取的特征进行优化时会消耗大量的时间,而且容易陷入局部最优;4、现有的电子鼻特征提取以后都是直接作为分类器输入进行模式识别,并没有进一步提高决策层即分类器层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申请通过提供一种基于可分离度和相异度的电子鼻信号特征融合方法,既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子鼻信号特征间的冗余问题,又避免了生物优化算法的耗时的技术问题,且大大提高了电子鼻分类识别性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基于可分离度和相异度的电子鼻信号特征融合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对电子鼻信号进行特征提取,得到原始模式样本,原始特征矩阵为:X={X1,X2,...,XM},式中,Xj(j=1,2,…,M)为矩阵X的子集,M为原始模式样本的维数,电子鼻信号总类别数为C,第n类样本的个数为Kn,n=1,2,…,C,总的样本个数第n类的第i个样本的第m维特征为Xmn(i),其中,i=1,2,…,Kn,m=1,2,…,M;
S2:特征选择:
S21:计算每个特征的可分离度CS,选择可分离度最大的特征作为最优一维特征,并计算该特征的分类识别率;
S22:从剩余的特征中任意选择一个特征与最优一维特征组成一个二维特征集,此时可得到M-1个不同的二维特征集,分别计算这M-1个二维特征集的可分离度CS和相异度DI之和,将该和最大的两个特征作为选择二维特征时的最优特征集,并计算该最优二维特征的分类识别率;
S23:从除了步骤S22选择的最优二维特征以外剩余的特征中任意选择一个新的特征,加入最优二维特征后组成一个三维特征集,此时可得到M-2个不同的三维特征集,分别计算这M-2个三维特征的平均可分离度式中D=3为将要选择的最优特征集的维度数,fi为选择的某个特征,分别计算M-2个三维特征集中两两特征组合的相异度之和DI,其中三维特征的两两组合共有6种情况,算得这六种情况的平均相异度为最后把平均可分离度CS′和平均相异度DI'相加;
S24:选择平均可分离度和平均相异度之和最大的三个特征作为选择三维特征的最优特征集,并计算该最优三维特征集的分类识别率;
S25:设置D=D+1,判断D是否大于M,如果是,则进入步骤S28,否则,跳转至步骤S26;
S26:从除了最优D-1维特征以外的剩余特征中任意选择一个新的特征,加入之前选择的最优D-1维特征组成D维特征集,可得到M-D+1个不同的D维特征集,计算这M-D+1个D维特征集的平均可分离度同时计算这M-D+1个D个特征集中两两特征组合的相异度之和DI,算得这D个特征的平均相异度为然后把平均可分离度CS′和平均相异度DI'相加,为D个特征集中两两特征组合的组合数;
S27:选择D维平均可分离度和平均相异度之和最大的D维特征作为选择D维特征的最优特征集,并计算该最优D维特征集的分类识别率,随后进入步骤S25;
S28:选择分类识别率最高的特征维数为最优维度,其对应的特征集为最优特征集;
S3:特征加权融合:设有L种基特征,C个类别:
S31:L种基特征对所有样本进行识别,得到L个分类正确率a=[a1,a2,…,aL],通过准确率计算权重w=[w1,w2,…wL],其中,
S32:对L种基特征对每个样本的分类结果进行量化编码,如果对第一种基特征分类器判别为第一类,则编码为δ1=[1,0,…0]1×C,如果判别为第二类,则编码为δ1=[0,1,…0]1×C,以此类推,如果对第L种基特征,分类器判别为第C类,则编码为δL=[0,0,…1]1×C,最后得到这L种基特征对该样本的分类结果为:
S33:对分类结果进行融合,融合后的结果如下:f=[f1,f2,…fC]=w·δ;
S34:最后的融合策略为:predict_label=max[f1,f2,…,fC],即融合结果的值最大的类别为最后融合判别的类。
进一步地,步骤S2中可分离度的具体计算方法为:
第n类第m维特征的均值向量为:
每一类样本中的每一个样本和均值向量μmn之间的欧式距离为:dmn(i)=||Xmn(i)-μmn||;
欧式距离dmn(i)的均值为:
欧式距离dmn(i)的方差为:
则特征的类内离散度为:
定义均值向量μmn和所有样本的总均值向量μm的欧式距离为:dmn=||μmnm||;其中,
dmn的均值为:
dmn的方差为:
可看作特征的类间离散度,则特征的可分离度
进一步地,相异度DI(fi,fj)=1-|ρ(fi,fj)|,式中,ρ(fi,fj)是特征fi和fj之间的相关系数,i,j=1,2,…,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的技术效果或优点是:本发明在降维去除冗余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保留了分类信息,大大提高了电子鼻的分类识别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基于可分离度和相异度的电子鼻信号特征融合方法,既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子鼻信号特征间的冗余问题,又避免了生物优化算法的耗时的技术问题,且大大提高了电子鼻分类识别性能。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
一种基于可分离度和相异度的电子鼻信号特征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对电子鼻信号进行特征提取,得到原始模式样本,原始特征矩阵为:X={X1,X2,...,XM},式中,Xj(j=1,2,…,M)为矩阵X的子集,M为原始模式样本的维数,电子鼻信号总类别数为C,第n类样本的个数为Kn,n=1,2,…,C,总的样本个数第n类的第i个样本的第m维特征为Xmn(i),其中,i=1,2,…,Kn,m=1,2,…,M;
S2:特征选择:
S21:计算每个特征的可分离度CS,选择可分离度最大的特征作为最优一维特征,并计算该特征的分类识别率;
可分离度的具体计算方法为:
第n类第m维特征的均值向量为:
每一类样本中的每一个样本和均值向量μmn之间的欧式距离为:dmn(i)=||Xmn(i)-μmn||;
欧式距离dmn(i)的均值为:
欧式距离dmn(i)的方差为:
则特征的类内离散度为:
定义均值向量μmn和所有样本的总均值向量μm的欧式距离为:dmn=||μmnm||;其中,
dmn的均值为:
dmn的方差为:
可看作特征的类间离散度,则特征的可分离度
S22:从剩余的特征中任意选择一个特征与最优一维特征组成一个二维特征集,此时可得到M-1个不同的二维特征集,分别计算这M-1个二维特征集的可分离度CS和相异度DI之和,将该和最大的两个特征作为选择二维特征时的最优特征集,并计算该最优二维特征的分类识别率;
S23:从除了步骤S22选择的最优二维特征以外剩余的特征中任意选择一个新的特征,加入最优二维特征后组成一个三维特征集,此时可得到M-2个不同的三维特征集。分别计算这M-2个三维特征的平均可分离度式中D=3,为将要选择的最优特征集的维度数,fi为选择的某个特征。分别计算M-2个三维特征集中两两特征组合的相异度之和DI,其中三维特征的两两组合共有6种情况,算得这六种情况的平均相异度为最后把平均可分离度CS′和平均相异度DI'相加;
S24:选择平均可分离度和平均相异度之和最大的三个特征作为选择三维特征的最优特征集,并计算该最优三维特征集的分类识别率;
S25:设置D=D+1,判断D是否大于M,如果是,则进入步骤S28,否则,跳转至步骤S26;
S26:从除了最优D-1维特征以外的剩余特征中任意选择一个新的特征,加入之前选择的最优D-1维特征组成D维特征集,可得到M-D+1个不同的D维特征集。计算这M-D+1个D维特征集的平均可分离度同时计算这M-D+1个D个特征集中两两特征组合的相异度之和DI,最后算得这D个特征的平均相异度为 为D个特征集中两两特征组合的组合数,最后把平均可分离度CS′和平均相异度DI'相加;
S27:选择D维平均可分离度和平均相异度之和最大的D维特征作为选择D维特征的最优特征集,并计算该最优D维特征集的分类识别率,随后进入步骤S25;
S28:选择分类识别率最高的特征维数为最优维度,其对应的特征集为最优特征集;
S3:特征加权融合:设有L种基特征,C个类别,
S31:L种基特征对所有样本进行识别,得到L个分类正确率a=[a1,a2,…,aL],通过准确率计算权重w=[w1,w2,…wL],其中,
S32:对L种基特征对每个样本的分类结果进行量化编码,如果对第一种基特征分类器判别为第一类,则编码为δ1=[1,0,…0]1×C,如果判别为第二类,则编码为δ1=[0,1,…0]1×C,以此类推,如果对第L种基特征,分类器判别为第C类,则编码为δL=[0,0,…1]1×C。最后得到这L种基特征对该样本的分类结果为:
S33:对分类结果进行融合,融合后的结果如下:f=[f1,f2,…fC]=w·δ
S34:最后的融合策略为:predict_label=max[f1,f2,…,fC],即融合结果的值最大的类别为最后融合判别的类。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方法流程图。
为了进一步验证本发明的效果,本实施例选择14个金属氧化物传感器和1个电化学传感器构建电子鼻传感器阵列,对三种细菌感染(各20组实验)和非感染伤口(20组实验)一共做了80组实验,即样本总数N=80。对原始实验数据提取响应最大值、傅里叶系数直流分量和一阶谐波、5个小波近似系数作为原始特征,即L=8。为了验证本方法效果,我们采用K最邻近分类算法作为分类器。表1为不同特征融合方法得到的分类识别率。
表1 不同特征融合方法得到的分类识别率
从表1可以看出,特征矩阵如果不进行特征选择直接送入分类器进行模式识别的分类正确率仅为83.75%和87.50%,而进行特征选择后的识别率对应为88.75%、96.25%,说明特征之间存在很多冗余信息影响分类效果。而本专利提出的特征选择方法,在降维去除冗余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保留了分类信息,提高了分类识别率。
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中,通过提供一种基于可分离度和相异度的电子鼻信号特征融合方法,该方法步骤一对电子鼻信号进行特征提取,步骤二进行特征选择,步骤三特征加权融合,本发明在降维去冗余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保留了分类信息,大大提高了分类识别率,从而提高了电子鼻的分类识别性能。
应当指出的是,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性、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3)

1.一种基于可分离度和相异度的电子鼻信号特征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对电子鼻信号进行特征提取,得到原始模式样本,原始特征矩阵为:X={X1,X2,…,XM},式中,Xj(j=1,2,…,M)为矩阵X的子集,M为原始模式样本的维数,电子鼻信号总类别数为C,第n类样本的个数为Kn,n=1,2,…,C,总的样本个数第n类的第i个样本的第m维特征为Xmn(i),其中,i=1,2,…,Kn,m=1,2,…,M;
S2:特征选择:
S21:计算每个特征的可分离度CS,选择可分离度最大的特征作为最优一维特征,并计算该特征的分类识别率;
S22:从剩余的特征中任意选择一个特征与最优一维特征组成一个二维特征集,此时可得到M-1个不同的二维特征集,分别计算这M-1个二维特征集的可分离度CS和相异度DI之和,将该和最大的两个特征作为选择二维特征时的最优特征集,并计算该最优二维特征的分类识别率;
S23:从除了步骤S22选择的最优二维特征以外剩余的特征中任意选择一个新的特征,加入最优二维特征后组成一个三维特征集,此时可得到M-2个不同的三维特征集,分别计算这M-2个三维特征的平均可分离度式中,D=3为将要选择的最优特征集的维度数,fi为选择的某个特征,分别计算M-2个三维特征集中两两特征组合的相异度之和DI,其中,三维特征的两两组合共有6种情况,算得这六种情况的平均相异度为最后把平均可分离度CS′和平均相异度DI'相加;
S24:选择平均可分离度和平均相异度之和最大的三个特征作为选择三维特征的最优特征集,并计算该最优三维特征集的分类识别率;
S25:设置D=D+1,判断D是否大于M,如果是,则进入步骤S28,否则,跳转至步骤S26;
S26:从除了最优D-1维特征以外的剩余特征中任意选择一个新的特征,加入之前选择的最优D-1维特征组成D维特征集,可得到M-D+1个不同的D维特征集,计算这M-D+1个D维特征集的平均可分离度同时计算这M-D+1个D个特征集中两两特征组合的相异度之和DI,算得这D个特征的平均相异度为然后把平均可分离度CS′和平均相异度DI'相加,为D个特征集中两两特征组合的组合数;
S27:选择D维平均可分离度和平均相异度之和最大的D维特征作为选择D维特征的最优特征集,并计算该最优D维特征集的分类识别率,随后进入步骤S25;
S28:选择分类识别率最高的特征维数为最优维度,其对应的特征集为最优特征集;
S3:特征加权融合:设有L种基特征,C个类别,
S31:L种基特征对所有样本进行识别,得到L个分类正确率a=[a1,a2,…,aL],通过准确率计算权重w=[w1,w2,…wL],其中,
S32:对L种基特征对每个样本的分类结果进行量化编码,如果对第一种基特征分类器判别为第一类,则编码为δ1=[1,0,…0]1×C,如果判别为第二类,则编码为δ1=[0,1,…0]1×C,以此类推,如果对第L种基特征,分类器判别为第C类,则编码为δL=[0,0,…1]1×C,最后得到这L种基特征对该样本的分类结果为:
S33:对分类结果进行融合,融合后的结果为:f=[f1,f2,…fC]=w·δ;
S34:最后的融合策略为:predict_label=max[f1,f2,…,fC],即融合结果的值最大的类别为最后融合判别的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可分离度和相异度的电子鼻信号特征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可分离度的具体计算方法为:
第n类第m维特征的均值向量为:
每一类样本中的每一个样本和均值向量μmn之间的欧式距离为:dmn(i)=||Xmn(i)-μmn||;
欧式距离dmn(i)的均值为:
欧式距离dmn(i)的方差为:
则特征的类内离散度为:
定义第n类样本第m维特征的均值向量μmn和所有样本的总均值向量μm的欧式距离为:dmn=||μmnm||;其中,
dmn的均值为:
dmn的方差为:
可看作特征的类间离散度,则特征的可分离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可分离度和相异度的电子鼻信号特征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相异度DI(fi,fj)=1-|ρ(fi,fj)|,式中,ρ(fi,fj)是特征fi和fj之间的相关系数,i,j=1,2,…,M。
CN201610513254.2A 2016-07-04 2016-07-04 基于可分离度和相异度的电子鼻信号特征融合方法 Active CN1061272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13254.2A CN106127259B (zh) 2016-07-04 2016-07-04 基于可分离度和相异度的电子鼻信号特征融合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13254.2A CN106127259B (zh) 2016-07-04 2016-07-04 基于可分离度和相异度的电子鼻信号特征融合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27259A true CN106127259A (zh) 2016-11-16
CN106127259B CN106127259B (zh) 2019-08-27

Family

ID=574679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13254.2A Active CN106127259B (zh) 2016-07-04 2016-07-04 基于可分离度和相异度的电子鼻信号特征融合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127259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20670A (zh) * 2017-05-27 2017-09-29 重庆大学 基于离散小波变换的有监督式人工味觉系统特征提取方法
CN110146652A (zh) * 2019-05-17 2019-08-20 西南大学 基于全局和局部融合特征提取的电子鼻低浓度样本检测方法
CN110426612A (zh) * 2019-08-17 2019-11-08 福州大学 一种两级式变压器油纸绝缘时域介电响应特征量优选方法
CN114586546A (zh) * 2022-03-14 2022-06-07 西南大学 基于电子鼻与图像识别的草莓自动采摘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6577473A (zh) * 2023-07-14 2023-08-11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一种草莓机械损伤发生时间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07240A (zh) * 2014-06-13 2014-08-27 重庆大学 一种基于双目识别与电子鼻网络气体检测的融合定位技术
CN104102818A (zh) * 2014-06-24 2014-10-15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物质气味嗅频提取方法
CN104504407A (zh) * 2014-12-17 2015-04-08 西南大学 基于多核Fisher判别分析的电子鼻特征选择优化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07240A (zh) * 2014-06-13 2014-08-27 重庆大学 一种基于双目识别与电子鼻网络气体检测的融合定位技术
CN104102818A (zh) * 2014-06-24 2014-10-15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物质气味嗅频提取方法
CN104504407A (zh) * 2014-12-17 2015-04-08 西南大学 基于多核Fisher判别分析的电子鼻特征选择优化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IA YAN等: ""Electronic Nose Feature Extraction Methods: A Review"", 《SENSORS》 *
LIJUN DANG等: ""A novel classifier ensemble for recognition of multiple indoor air contaminants by an electronic nose"", 《SENSORS AND ACTUATORS A: PHYSICAL》 *
T.T.SUNIL等: ""Optimal selection of SAW sensors for E-Nose applications"", 《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 *
YUEWEN DAI等: ""Longjing tea quality classification by fusion of features collected from E-nose"", 《CHEMOMETRICS AND INTELLIGENT LABORATORY SYSTEMS》 *
彭雄伟: ""电子鼻传感器阵列信号的差异校正及漂移补偿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信息科技辑》 *
杨磊: ""基于仿生嗅觉的味源定位系统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信息科技辑》 *
贾鹏飞: ""面向伤口感染检测的电子鼻智能数据处理算法研究"",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Ⅱ辑》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20670A (zh) * 2017-05-27 2017-09-29 重庆大学 基于离散小波变换的有监督式人工味觉系统特征提取方法
CN107220670B (zh) * 2017-05-27 2020-07-14 重庆大学 基于离散小波变换的有监督式人工味觉系统特征提取方法
CN110146652A (zh) * 2019-05-17 2019-08-20 西南大学 基于全局和局部融合特征提取的电子鼻低浓度样本检测方法
CN110426612A (zh) * 2019-08-17 2019-11-08 福州大学 一种两级式变压器油纸绝缘时域介电响应特征量优选方法
CN114586546A (zh) * 2022-03-14 2022-06-07 西南大学 基于电子鼻与图像识别的草莓自动采摘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6577473A (zh) * 2023-07-14 2023-08-11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一种草莓机械损伤发生时间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27259B (zh) 2019-08-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27259B (zh) 基于可分离度和相异度的电子鼻信号特征融合方法
CN113050042B (zh) 基于改进UNet3+网络的雷达信号调制类型识别方法
CN114492768B (zh) 一种基于小样本学习的孪生胶囊网络入侵检测方法
CN110188829B (zh) 神经网络的训练方法、目标识别的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1564163B (zh) 一种基于rnn的多种伪造操作语音检测方法
EP394413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age recognition
CN111144522B (zh) 一种基于硬件本征差异的电网nfc设备指纹认证方法
CN111224998B (zh) 一种基于极限学习机的僵尸网络识别方法
CN103942526B (zh) 一种离散数据点集的线特征提取方法
CN109617864B (zh) 一种网站识别方法及网站识别系统
CN117649621A (zh) 一种伪造视频检测方法、装置及设备
Briceno et al. Biometric identification based on hand-shape features using a hmm kernel
CN103207993A (zh) 基于核的判别随机近邻嵌入分析的人脸识别方法
CN114495265B (zh) 多跨域场景下基于活动图加权的人体行为识别方法
CN104778479B (zh) 一种基于稀疏编码提取子的图像分类方法及系统
Harrison et al. Novel consensus approaches to the reliable ranking of features for seabed imagery classification
CN113505716A (zh) 静脉识别模型的训练方法、静脉图像的识别方法及装置
Balachander et al. An empirical comparison of dimensionality reduction techniques for pattern classification
CN115251953B (zh) 运动想象脑电信号识别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Hemalatha et al. An efficient steganalysis of medical images by using deep learning based discrete scalable alex net convolutionary neural networks classifier
CN117877590B (zh) 基于测序数据的细胞聚类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516180B (zh) 一种针对Z-Wave智能设备识别的方法
Kaur et al. A survey of image processing technique for wheat disease detection
CN117593311B (zh) 基于对抗生成网络的深度合成图像检测增强方法及装置
Somvanshi et al. Boosting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by Genetic Algorith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