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26980A - 一种代码保护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代码保护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26980A
CN106126980A CN201610628570.4A CN201610628570A CN106126980A CN 106126980 A CN106126980 A CN 106126980A CN 201610628570 A CN201610628570 A CN 201610628570A CN 106126980 A CN106126980 A CN 1061269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program
code
information
program n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62857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勇
董罡
王中民
张天昌
谢栓虎
王伟平
段敏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Inbasi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Inbasi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Inbasi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Inbasi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62857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126980A/zh
Publication of CN1061269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2698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10Protecting distributed programs or content, e.g. vending or licensing of copyrighted material ;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DRM]
    • G06F21/12Protecting executable softwar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Storage Device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代码保护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接收用户输入的程序名称,判断所述程序名称对应的程序是否为受保护程序;若是,则判断所述用户是否为受限制用户;若所述用户为非受限制用户,则允许所述用户获取所述程序名称对应的程序代码。通过对程序是否受保护以及用户是否为受限用户的双重判断,实现了对开放代码的保护,规避了代码泄露的安全漏洞,在节省成本的同时,达到了安全生产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代码保护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代码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代码保护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SAP(System Applications and Products)系统是世界上应用范围最广的ERP系统,世界500强中超过80%的企业都在使用SAP系统实现对生产、管理等业务的管理。
SAP系统中的ABAP(Advanced Business Application Programming)语言是SAP公司其ERP系统开发的第四代高级语言,是一种面向对象的高级语言。SAP系统是开放的,其系统内的所有代码不需经编译即可直接运行,代码内容对赋与权限的用户都是开放的。
系统的开放性在给用户带来极大方便的同时也给企业安全管理带来极大隐患,技术方案的保密性大大降低,企业可能面临关键技术成果及研发程序源代码及开发成果泄露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代码保护方法及系统,实现了对代码的保护,规避了代码泄露的安全漏洞。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代码保护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输入的程序名称,判断所述程序名称对应的程序是否为受保护程序;
若是,则判断所述用户是否为受限制用户;
若所述用户为非受限制用户,则允许所述用户获取所述程序名称对应的程序代码。
可选的,所述判断所述程序名称对应的程序是否为受保护程序,包括:
若预设目标程序列表中不存在所述程序名称,则所述程序名称对应的程序为受保护程序。
可选的,在判断所述程序名称对应的程序是否为受保护程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程序名称对应的程序为非受保护程序,则对所述程序中的代码进行关键词过滤;
在所述程序中的代码不存在关键词时,允许所述用户获取所述程序名称对应的程序代码。
可选的,所述判断所述用户是否为受限制用户,包括:
将所述用户的信息与预设用户登记表中用户的信息进行比较;
若所述用户登记表中存在所述用户的信息,则所述用户为受限制用户。
可选的,所述用户的信息包括:用户的注册信息、用户注册的期限信息和/或用户输入的验证码信息。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代码保护系统,包括: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程序名称,判断所述程序名称对应的程序是否为受保护程序;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在所述程序名称对应的程序是受保护程序时,判断所述用户是否为受限制用户;
权限模块,用于在所述用户为非受限制用户时,允许所述用户获取所述程序名称对应的程序代码。
可选的,所述第一判断模块,具体包括:
若预设目标程序列表中不存在所述程序名称,则所述程序名称对应的程序为受保护程序。
可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关键词过滤模块,用于在所述程序名称对应的程序为非受保护程序时,对所述程序中的代码进行关键词过滤;
所述权限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程序中的代码不存在关键词时,允许所述用户获取所述程序名称对应的程序代码。
可选的,所述第二判断模块,用于:
将所述用户的信息与预设用户登记表中用户的信息进行比较;
若所述用户登记表中存在所述用户的信息,则所述用户为受限制用户。
可选的,所述用户的信息包括:用户的注册信息、用户注册的期限信息和/或用户输入的验证码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代码保护方法及系统,通过对程序是否受保护以及用户是否为受限用户的双重判断,实现了对开放代码的保护,规避了代码泄露的安全漏洞,在节省成本的同时,达到了安全生产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代码保护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代码保护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代码保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代码保护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1、接收用户输入的程序名称,判断所述程序名称对应的程序是否为受保护程序;
102、若是,则判断所述用户是否为受限制用户;
103、若所述用户为非受限制用户,则允许所述用户获取所述程序名称对应的程序代码。
上述方法通过对程序是否受保护以及用户是否为受限用户的双重判断,实现了对开放代码的保护,规避了代码泄露的安全漏洞,在节省成本的同时,达到了安全生产的目的。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上述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从受保护系统出发,通过远程功能调用(RFC)的方式,将安全验证信息存储在另外的服务器上,从而实现受保护信息与密钥信息进行物理隔离,通过信息认证实现信息安全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通过安全信息接口对程序代码进行保护,安全信息接口涉及两个系统,ECC(ERP Central Componet)系统和SRM(Suppli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供应商关系管理)系统,受保护信息在ECC系统中,而安全验证信息存储在另外一台远程(RFC)服务器上。优选的涉及三种程序:增强,RFC FM和程序。其中增强在ECC系统,属于标准程序修改,用于调用RFC进行权限验证;SRM系统里有RFC何程序,RFC FM负责权限验证,程序负责用户和程序的注册。
创建代码安全保护程序登记表和代码安全验证用户登记表,其中代码安全保护程序登记表存储受保护程序名称,代码安全验证用户登记表用来存储需要屏蔽的用户名。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代码保护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01、接收用户输入的程序名称,判断所述程序名称对应的程序是否为受保护程序;
若预设目标程序列表中不存在所述程序名称,则所述程序名称对应的程序为受保护程序。
可理解的是,该预设目标程序列表可以理解为上述的代码安全保护程序登记表。
202、若是,则执行步骤203,否则,执行步骤205;
203、判断所述用户是否为受限制用户,若否,则执行步骤204,否则,该进程直接DUMP,结束技术校验。
具体的,上述步骤203判断所述用户是否为受限制用户,具体包括:
将所述用户的信息与预设用户登记表中用户的信息进行比较;
若所述用户登记表中存在所述用户的信息,则所述用户为受限制用户。
可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所述用户的信息包括:用户的注册信息、用户注册的期限信息和/或用户输入的验证码信息。
另外,该预设用户登记表可以理解为上述预先创建的代码安全验证用户登记表。
204、若所述用户为非受限制用户,则允许所述用户获取所述程序名称对应的程序代码。
205、若所述程序名称对应的程序为非受保护程序,则对所述程序中的代码进行关键词过滤;
206、在所述程序中的代码不存在关键词时,允许所述用户获取所述程序名称对应的程序代码。
上述实施例中从受保护系统出发,通过远程功能调用(RFC)的方式,将安全验证信息存储在另外的服务器上,从而实现受保护信息与密钥信息进行物理隔离,通过信息认证实现信息安全的目的。
具体上述方法中功能的主要实现方式是:设置一个安全服务器,以屏蔽用户对ECC系统的操作。在ECC用户打开程序时,调用检查程序完成权限检查。检查不通过则直接退出程序;通过验证后再远程调用SRM系统的权限验证接口,而在验证接口内,会根据程序名和用户名验证是否被符合保护的条件,如果符合,报错。否则还要检查程序是否有限制语句,有则报错。
验证消息:
001权限检查不通过-用户&未注册。
002权限检查不通过-用户&不在有效期。
003权限检查不通过-用户&验证码不对。
004程序&代码检查不通过,有禁止关键字存在!
005程序&在目标系统不存在
当用户登录系统后,通过进行修改、查看受保护程序时,本实施例的方法将对登录分别进行人员信息、程序名称及其代码中的敏感关键词等时行认证检查,提高了代码的安全性。
具体验证逻辑如下:首先对用户输入的程序名称进行检查,确定该程序是否标记为受保护:如果该程序为非标记保护程序,则对该程序中的代码进行关键词过滤,确定是否存在下载源代码功能,如果存在关键词,则该进程直接DUMP,避免用户对进程进行DEBUG,如果不存在,则技术校验结束,用户可进行后续操作;
如果该程序标记为受保护,则检查当前登录用户是否标记为受限制访问用户,如果是受限制用户,该进程直接DUMP,结束技术校验;如果用户不是受限制用户,则用户可进行后续正常操作。
上述实施例在技术实现方面,开拓性的通过常规开发的技术方式,将用户和程序分别分为受保护和受限制两类,并结合系统的自身技术特性,以最小的开发成本和管理成本规避了企业在使用SAP ERP系统过程中所面临的安全漏洞,达到了安全生产的目的。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代码保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系统包括:
第一判断模块31,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程序名称,判断所述程序名称对应的程序是否为受保护程序;
第二判断模块32,用于在所述程序名称对应的程序是受保护程序时,判断所述用户是否为受限制用户;
权限模块33,用于在所述用户为非受限制用户时,允许所述用户获取所述程序名称对应的程序代码。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判断模块,具体包括:
若预设目标程序列表中不存在所述程序名称,则所述程序名称对应的程序为受保护程序。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系统还包括:
关键词过滤模块,用于在所述程序名称对应的程序为非受保护程序时,对所述程序中的代码进行关键词过滤;
所述权限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程序中的代码不存在关键词时,允许所述用户获取所述程序名称对应的程序代码。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判断模块,用于:
将所述用户的信息与预设用户登记表中用户的信息进行比较;
若所述用户登记表中存在所述用户的信息,则所述用户为受限制用户。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用户的信息包括:用户的注册信息、用户注册的期限信息和/或用户输入的验证码信息。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代码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用户输入的程序名称,判断所述程序名称对应的程序是否为受保护程序;
若是,则判断所述用户是否为受限制用户;
若所述用户为非受限制用户,则允许所述用户获取所述程序名称对应的程序代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程序名称对应的程序是否为受保护程序,包括:
若预设目标程序列表中不存在所述程序名称,则所述程序名称对应的程序为受保护程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判断所述程序名称对应的程序是否为受保护程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程序名称对应的程序为非受保护程序,则对所述程序中的代码进行关键词过滤;
在所述程序中的代码不存在关键词时,允许所述用户获取所述程序名称对应的程序代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用户是否为受限制用户,包括:
将所述用户的信息与预设用户登记表中用户的信息进行比较;
若所述用户登记表中存在所述用户的信息,则所述用户为受限制用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的信息包括:用户的注册信息、用户注册的期限信息和/或用户输入的验证码信息。
6.一种代码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程序名称,判断所述程序名称对应的程序是否为受保护程序;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在所述程序名称对应的程序是受保护程序时,判断所述用户是否为受限制用户;
权限模块,用于在所述用户为非受限制用户时,允许所述用户获取所述程序名称对应的程序代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判断模块,具体包括:
若预设目标程序列表中不存在所述程序名称,则所述程序名称对应的程序为受保护程序。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关键词过滤模块,用于在所述程序名称对应的程序为非受保护程序时,对所述程序中的代码进行关键词过滤;
所述权限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程序中的代码不存在关键词时,允许所述用户获取所述程序名称对应的程序代码。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判断模块,用于:
将所述用户的信息与预设用户登记表中用户的信息进行比较;
若所述用户登记表中存在所述用户的信息,则所述用户为受限制用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的信息包括:用户的注册信息、用户注册的期限信息和/或用户输入的验证码信息。
CN201610628570.4A 2016-08-03 2016-08-03 一种代码保护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0612698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28570.4A CN106126980A (zh) 2016-08-03 2016-08-03 一种代码保护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28570.4A CN106126980A (zh) 2016-08-03 2016-08-03 一种代码保护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26980A true CN106126980A (zh) 2016-11-16

Family

ID=572544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28570.4A Pending CN106126980A (zh) 2016-08-03 2016-08-03 一种代码保护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126980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25121A (zh) * 2003-12-05 2005-06-0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分层协同的网络病毒和恶意代码识别方法
CN101231682A (zh) * 2007-01-26 2008-07-30 李贵林 计算机信息安全的方法
CN102456113A (zh) * 2011-10-31 2012-05-16 中标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软件包编译平台针对用户设置权限的方法
CN103095482A (zh) * 2011-11-07 2013-05-08 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程序开发维护系统
CN103106572A (zh) * 2013-02-01 2013-05-15 重庆亚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办公自动化系统生成平台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25121A (zh) * 2003-12-05 2005-06-0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分层协同的网络病毒和恶意代码识别方法
CN101231682A (zh) * 2007-01-26 2008-07-30 李贵林 计算机信息安全的方法
CN102456113A (zh) * 2011-10-31 2012-05-16 中标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软件包编译平台针对用户设置权限的方法
CN103095482A (zh) * 2011-11-07 2013-05-08 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程序开发维护系统
CN103106572A (zh) * 2013-02-01 2013-05-15 重庆亚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办公自动化系统生成平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Bonatti et al. Driving and monitoring provisional trust negotiation with metapolicies
Firesmith Common concepts underlying safety, security, and survivability engineering
Long The CERT Oracle secure coding standard for Java
US7340469B1 (en) Implementing security policies in software development tools
Ko Execution Monitoring of security-critical programs in a distributed system: a specification-based approach
Lindqvist Mandatory access control
US20090178102A1 (en) Implementing Security Policies in Software Development Tools
Houmb et al. Towards a UML profile for model-based risk assessment
CN104202296A (zh) 一种国产操作系统可信安全增强方法
Alvi et al. A natural classification scheme for software security patterns
Azzopardi et al. On observing contracts: deontic contracts meet smart contracts
CN108229115A (zh) 一种鉴权方法及装置
CN109657462A (zh) 数据检测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Mohsin et al. Uml-sr: A novel security requirements specification language
CN105653904B (zh) 应用锁屏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de Carvalho et al. Evaluating ISO 14441 privacy requirements on role based access control (RBAC) restrict mode via Colored Petri Nets (CPN) modeling
CN106126980A (zh) 一种代码保护方法及系统
Firesmith Analyzing the security significance of system requirements
Jain et al. Sniffdroid: Detection of inter-app privacy leaks in android
Santos et al. Achilles’ heel of plug-and-Play software architectures: a grounded theory based approach
Schulz et al. Continuous Secure Software Development and Analysis.
Buchheit et al. Software trustworthiness best practices
Li Boosting static security analysis of android apps through code instrumentation
Büchler Semi-automatic security testing of web applications with fault models and properties
Mouelhi Testing and Modeling Security Mechanisms in Web Applica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11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