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26525A - 联系人信息获取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联系人信息获取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26525A
CN106126525A CN201610410818.XA CN201610410818A CN106126525A CN 106126525 A CN106126525 A CN 106126525A CN 201610410818 A CN201610410818 A CN 201610410818A CN 106126525 A CN106126525 A CN 1061265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contact person
input area
input
bi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41081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艳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41081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126525A/zh
Publication of CN1061265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2652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03Querying
    • G06F16/90335Query processing
    • G06F16/90344Query processing by using string matching techniqu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5Retrieval from the web
    • G06F16/951Indexing; Web crawling techniqu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1Social networ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conom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联系人信息获取方法和装置,接收在输入区域内输入的联系人的第一信息。判断联系人的第一信息是否与输入区域相匹配;若否,则根据联系人的第一信息获取与输入区域相匹配的联系人的第二信息。用户在添加联系人时,只需在输入区域内输入联系人的第一信息,在第一信息与输入区域不匹配时,可自动根据联系人的第一信息获取与输入区域相匹配的联系人的第二信息,不需要进行繁琐的操作便可查找到联系人,简化了用户操作。

Description

联系人信息获取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终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联系人信息获取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手机已经成为人们交流沟通时经常使用的通信工具,手机上的聊天工具也使用越来越广泛。人们可通过各种聊天工具添加好友以便时时联系。
在聊天工具中添加好友时,需要找到相关的好友信息。传统的联系信息查找方式是将手机通讯录中的手机号码复制粘贴到查找好友的输入框内,或者通过查找好友的功能键跳转至通讯录内去添加好友。用户需要进行繁琐的操作才能添加好友,给用户操作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简化用户操作的联系人信息获取方法和装置。
一种联系人信息获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在输入区域内输入的联系人的第一信息;
判断所述联系人的第一信息是否与所述输入区域相匹配;
若否,则根据所述联系人的第一信息获取与所述输入区域相匹配的所述联系人的第二信息,其中,所述联系人的第一信息与第二信息具有预设的绑定关系。
一种联系人信息获取装置,包括:
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在输入区域内输入的联系人的第一信息;
信息匹配模块,用于判断所述联系人的第一信息是否与所述输入区域相匹配;
信息筛选模块,用于在所述联系人的第一信息与所述输入区域不匹配时,根据所述联系人的第一信息获取与所述输入区域相匹配的所述联系人的第二信息,其中,所述联系人的第一信息与第二信息具有预设的绑定关系。
上述联系人信息获取方法和装置,接收在输入区域内输入的联系人的第一信息。判断联系人的第一信息是否与输入区域相匹配;若否,则根据联系人的第一信息获取与输入区域相匹配的联系人的第二信息。用户在添加联系人时,只需在输入区域内输入联系人的第一信息,在第一信息与输入区域不匹配时,可自动根据联系人的第一信息获取与输入区域相匹配的联系人的第二信息,不需要进行繁琐的操作便可查找到联系人,简化了用户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联系人信息获取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另一实施例中联系人信息获取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一实施例中联系人信息获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联系人信息获取方法,可适用于智能终端,智能终端具体可包括手机、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计算机)、平板电脑、穿戴设备和智能家居等电子设备。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20:接收在输入区域内输入的联系人的第一信息。
输入区域用于提供联系人信息获取入口,用户可在输入区域内输入联系人的标识信息,以便获取联系人信息。输入区域具体可以是应用中的输入区域,应用可包括即时通讯应用等。第一信息的具体类型并不唯一,具体可包括联系人的姓名、住址、身份证号码、手机号、QQ号和邮箱地址等。当用户在输入区域输入联系人的信息之后,直接获取输入的信息作为联系人的第一信息。
步骤S140:判断联系人的第一信息是否与输入区域相匹配。
与输入区域相匹配,即是指与输入区域所支持的信息类型相符合。在获取到输入区域内输入的联系人的第一信息之后,判断是否与输入区域相匹配,若是,则可结束,不需要获取信息,根据第一信息即可进行联系人查找;若否,则进行步骤S160。
步骤S160:根据联系人的第一信息获取与输入区域相匹配的联系人的第二信息。
其中,联系人的第一信息与第二信息具有预设的绑定关系。可预先建立联系人的第一信息与第二信息之间的绑定关系,第二信息的具体类型也并不唯一。当联系人的第一信息与输入区域不匹配时,根据第一信息获取与输入区域相匹配的第二信息,以便于进行后续添加联系人的操作。
上述联系人信息获取方法,用户在添加联系人时,只需在输入区域内输入联系人的第一信息,在第一信息与输入区域不匹配时,可自动根据联系人的第一信息获取与输入区域相匹配的联系人的第二信息,不需要进行繁琐的操作便可查找到联系人,简化了用户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140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42:获取输入区域需要输入的字符串的类型。
字符串的类型具体可以包括数字、字母、汉字和符号等,不同的应用中输入区域需要输入的字符串的具体类型并不唯一。当字符串的类型包括数字时,输入区域需要输入的字符串可以是手机号码、QQ号或身份证号码等。当字符串的类型包括汉字时,输入区域需要输入的字符串可以是姓名。当字符串的类型包括数字和字母时,输入区域需要输入的字符串可以是手机号码、QQ号、身份证号码或邮箱地址等。
获取输入区域需要输入的字符串的类型,以确定输入区域所支持的信息类型,具体可以是通过获取应用的控制参数以确定输入区域需要输入的字符串的类型。此外,当输入区域所在的显示界面显示有输入指引信息时,也可直接根据输入指引信息确定输入区域需要输入的字符串的类型,例如,在输入区域前面显示有类似“请输入身份证号码”的信息,则可确定输入区域需要输入的字符串为身份证号码。
步骤144:判断联系人的第一信息是否为输入区域需要输入的字符串的类型。
判断输入区域中输入的第一信息是否为输入区域需要输入的字符串的类型,若是,则说明联系人的第一信息与输入区域相匹配;若否,则说明联系人的第一信息与输入区域不匹配。
本实施例中,通过获取输入区域需要输入的字符串的类型与联系人的第一信息进行比较,从而确定联系人的第一信息是否与输入区域相匹配,检测方便且准确度高。
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140包括:将联系人的第一信息发送至服务器,判断第一信息是否能通过服务器验证。
服务器具体可以是网络服务器,可预先在服务器中存储输入区域所支持的信息类型。在得到联系人的第一信息之后,将第一信息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在检测到第一信息属于输入区域所支持的信息类型时,则第一信息通过服务器验证,联系人的第一信息与输入区域相匹配。
步骤S160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62:获取与第一信息绑定的第三信息。
具体可从预存的本地信息中获取与第一信息绑定的信息作为第三信息,也可以是获取与第一信息对应的信息集合中的信息作为第三信息。此外,也可获取第一信息绑定的社交网络信息作为第三信息。其中,社交网络信息可以从即时通信应用、论坛、贴吧等获取。
本实施例中,步骤162包括:从第一信息对应的信息集合中获取第三信息,信息集合通过获取多个应用中同一联系人的信息得到。获取多个应用中同一联系人的信息建议对应的信息集合,例如获取多个即时通信应用的本地联系人信息以及网络服务器中存储的联系人信息,将相同联系人的信息放入同一集合中。当用户将某一联系人的任意一信息作为第一信息在输入区域中输入时,可以获取该联系人对应的信息集合中的信息作为第三信息。通过从根据多个应用中获取的信息建立的信息集合中获取与第一信息绑定的第三信息,提高了信息获取的全面性。
步骤164:将第三信息发送至服务器进行验证,判断第三信息是否能通过服务器验证。
判断第三信息是否能通过服务器验证的具体方式与步骤S140判断第一信息是否能通过服务器验证类似。若第三信息通过服务器认证,则说明第三信息与输入区域相匹配,可进行步骤166;若第三信息没有通过服务器认证,则可结束。
步骤166:将第三信息确定为与输入区域相匹配的联系人的第二信息。
当第三信息通过服务器认证后,说明第三信息与输入区域相匹配,可直接将第三信息作为与输入区域相匹配的联系人的第二信息。
本实施例中,通过服务器对第一信息以及与第一信息绑定的第三信息进行验证,以判断是否与输入区域相匹配。利用服务器对信息进行验证,降低了终端的运行负载。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162包括:获取并显示与第一信息绑定的信息;接收信息确认指令,并获取与第一信息绑定的信息中,信息确认指令所确认的信息作为第三信息。
在获取与第一信息绑定的信息之后进行显示,用户可通过输入信息确认指令,从显示的信息中选择相应的信息作为第三信息。输入信息确认指令的具体形式并不唯一,可以是通过选中相关信息作为第三信息,也可以是通过选择相关信息进行滤除,将剩余信息作为第三信息。
本实施例中,在获取到与第一信息绑定的信息之后,还将获取的信息进行显示,根据信息确认指令对获取的信息进行筛选,将筛选后的信息作为第三信息发送至服务器进行验证。用户可通过输入信息确认指令,过滤掉一些不需要的信息,提高后续服务器的验证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160之后,上述方法还可包括在输入区域内显示第二信息的步骤。
在获取与输入区域相匹配的第二信息后,在输入区域显示第二信息以供用户查看,还可以供后续进行联系人查找操作,提高了操作便利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联系人信息获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2:接收在输入区域内输入的联系人的第一信息。
当用户在输入区域输入联系人的信息之后,直接获取输入的信息作为联系人的第一信息。
步骤S204:将联系人的第一信息发送至服务器,判断第一信息是否能通过服务器验证。
服务器判断联系人的第一信息是否为输入区域需要输入的字符串的类型。若是,则第一信息通过服务器验证,联系人的第一信息与输入区域相匹配。若否,则第一信息没有通过验证,进行步骤S206。
步骤S206:获取并显示与第一信息绑定的信息。
具体可从第一信息对应的信息集合中获取与第一信息绑定的信息,信息集合通过获取多个应用中同一联系人的信息得到。在获取与第一信息绑定的信息之后进行显示。
步骤S208:接收信息确认指令,并获取与第一信息绑定的信息中,信息确认指令所确认的信息作为第三信息。
用户可通过输入信息确认指令,从显示的信息中选择相应的信息作为第三信息。
步骤S210:将第三信息发送至服务器进行验证,判断第三信息是否能通过服务器验证。
判断第三信息是否能通过服务器验证的具体方式与步骤S204类似。若第三信息通过服务器认证,则说明第三信息与输入区域相匹配,可进行步骤S210;若第三信息没有通过服务器认证,则可结束。
步骤S212:将第三信息确定为与输入区域相匹配的联系人的第二信息。
当第三信息通过服务器认证后,说明第三信息与输入区域相匹配,可直接将第三信息作为与输入区域相匹配的联系人的第二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联系人信息获取装置,可适用于智能终端,智能终端具体可包括手机、PC、平板电脑、穿戴设备和智能家居等电子设备。如图3所示,该装置包括信息接收模块120、信息匹配模块140和信息筛选模块160。
信息接收模块120用于接收在输入区域内输入的联系人的第一信息。
输入区域具体可以是应用中的输入区域,应用可包括即时通讯应用等。第一信息的具体类型并不唯一,具体可包括联系人的姓名、住址、身份证号码、手机号、QQ号和邮箱地址等。当用户在输入区域输入联系人的信息之后,直接获取输入的信息作为联系人的第一信息。
信息匹配模块140用于判断联系人的第一信息是否与输入区域相匹配。
在获取到输入区域内输入的联系人的第一信息之后,判断是否与输入区域相匹配在获取到输入区域内输入的联系人的第一信息之后,判断是否与输入区域相匹配。
信息筛选模块160用于在联系人的第一信息与输入区域不匹配时,根据联系人的第一信息获取与输入区域相匹配的联系人的第二信息。
其中,联系人的第一信息与第二信息具有预设的绑定关系。可预先建立联系人的第一信息与第二信息之间的绑定关系,第二信息的具体类型也并不唯一。当联系人的第一信息与输入区域不匹配时,根据第一信息获取与输入区域相匹配的第二信息,以便于进行后续添加联系人的操作。
上述联系人信息获取装置,用户在添加联系人时,只需在输入区域内输入联系人的第一信息,在第一信息与输入区域不匹配时,可自动根据联系人的第一信息获取与输入区域相匹配的联系人的第二信息,不需要进行繁琐的操作便可查找到联系人,简化了用户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信息匹配模块140判断联系人的第一信息是否与输入区域相匹配,包括:获取输入区域需要输入的字符串的类型;判断联系人的第一信息是否为输入区域需要输入的字符串的类型。
判断输入区域中输入的第一信息是否为输入区域需要输入的字符串的类型,若是,则说明联系人的第一信息与输入区域相匹配;若否,则说明联系人的第一信息与输入区域不匹配。
本实施例中,通过获取输入区域需要输入的字符串的类型与联系人的第一信息进行比较,从而确定联系人的第一信息是否与输入区域相匹配,检测方便且准确度高。
在一个实施例中,信息匹配模块140判断联系人的第一信息是否与输入区域相匹配,包括:将联系人的第一信息发送至服务器,判断第一信息是否能通过服务器验证。
服务器在检测到第一信息属于输入区域所支持的信息类型时,则第一信息通过服务器验证,联系人的第一信息与输入区域相匹配。
信息筛选模块160根据联系人的第一信息获取与输入区域相匹配的联系人的第二信息,包括:获取与第一信息绑定的第三信息;将第三信息发送至服务器进行验证,判断第三信息是否能通过服务器验证;若是,则将第三信息确定为与输入区域相匹配的联系人的第二信息。
本实施例中,通过服务器对第一信息以及与第一信息绑定的第三信息进行验证,以判断是否与输入区域相匹配。利用服务器对信息进行验证,降低了终端的运行负载。
进一步地,信息筛选模块160获取与第一信息绑定的第三信息,包括:从第一信息对应的信息集合中获取第三信息,信息集合通过获取多个应用中同一联系人的信息得到。通过从根据多个应用中获取的信息建立的信息集合中获取与第一信息绑定的第三信息,提高了信息获取的全面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信息筛选模块160获取与第一信息绑定的第三信息,包括:获取并显示与第一信息绑定的信息;接收信息确认指令,并获取与第一信息绑定的信息中,信息确认指令所确认的信息作为第三信息。
本实施例中,在获取到与第一信息绑定的信息之后,还将获取的信息进行显示,根据信息确认指令对获取的信息进行筛选,将筛选后的信息作为第三信息发送至服务器进行验证。用户可通过输入信息确认指令,过滤掉一些不需要的信息,提高后续服务器的验证效率。
此外,信息筛选模块160在根据联系人的第一信息获取与输入区域相匹配的联系人的第二信息之后,还用于在输入区域内显示第二信息。
在获取与输入区域相匹配的第二信息后,在输入区域显示第二信息以供用户查看,还便于后续进行联系了查找操作,提高了操作便利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联系人信息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在输入区域内输入的联系人的第一信息;
判断所述联系人的第一信息是否与所述输入区域相匹配;
若否,则根据所述联系人的第一信息获取与所述输入区域相匹配的所述联系人的第二信息,其中,所述联系人的第一信息与第二信息具有预设的绑定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联系人的第一信息是否与所述输入区域相匹配,包括:
获取所述输入区域需要输入的字符串的类型;
判断所述联系人的第一信息是否为所述输入区域需要输入的字符串的类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联系人的第一信息是否与所述输入区域相匹配,包括:
将所述联系人的第一信息发送至服务器,判断所述第一信息是否能通过服务器验证;
所述根据所述联系人的第一信息获取与所述输入区域相匹配的所述联系人的第二信息,包括:
获取与所述第一信息绑定的第三信息;
将所述第三信息发送至所述服务器进行验证,判断所述第三信息是否能通过服务器验证;
若是,则将所述第三信息确定为所述与所述输入区域相匹配的所述联系人的第二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与所述第一信息绑定的第三信息,包括:从所述第一信息对应的信息集合中获取所述第三信息,所述信息集合通过获取多个应用中同一联系人的信息得到。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与所述第一信息绑定的第三信息,包括:
获取并显示与所述第一信息绑定的信息;
接收信息确认指令,并获取与所述第一信息绑定的信息中,所述信息确认指令所确认的信息作为所述第三信息。
6.一种联系人信息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在输入区域内输入的联系人的第一信息;
信息匹配模块,用于判断所述联系人的第一信息是否与所述输入区域相匹配;
信息筛选模块,用于在所述联系人的第一信息与所述输入区域不匹配时,根据所述联系人的第一信息获取与所述输入区域相匹配的所述联系人的第二信息,其中,所述联系人的第一信息与第二信息具有预设的绑定关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匹配模块判断所述联系人的第一信息是否与所述输入区域相匹配,包括:
获取所述输入区域需要输入的字符串的类型;
判断所述联系人的第一信息是否为所述输入区域需要输入的字符串的类型。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匹配模块判断所述联系人的第一信息是否与所述输入区域相匹配,包括:
将所述联系人的第一信息发送至服务器,判断所述第一信息是否能通过服务器验证;
所述信息筛选模块根据所述联系人的第一信息获取与所述输入区域相匹配的所述联系人的第二信息,包括:
获取与所述第一信息绑定的第三信息;
将所述第三信息发送至所述服务器进行验证,判断所述第三信息是否能通过服务器验证;
若是,则将所述第三信息确定为所述与所述输入区域相匹配的所述联系人的第二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筛选模块获取与所述第一信息绑定的第三信息,包括:从所述第一信息对应的信息集合中获取所述第三信息,所述信息集合通过获取多个应用中同一联系人的信息得到。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筛选模块获取与所述第一信息绑定的第三信息,包括:
获取并显示与所述第一信息绑定的信息;
接收信息确认指令,并获取与所述第一信息绑定的信息中,所述信息确认指令所确认的信息作为所述第三信息。
CN201610410818.XA 2016-06-13 2016-06-13 联系人信息获取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0612652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10818.XA CN106126525A (zh) 2016-06-13 2016-06-13 联系人信息获取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10818.XA CN106126525A (zh) 2016-06-13 2016-06-13 联系人信息获取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26525A true CN106126525A (zh) 2016-11-16

Family

ID=572702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10818.XA Pending CN106126525A (zh) 2016-06-13 2016-06-13 联系人信息获取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12652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43973A (zh) * 2020-03-26 2020-07-2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备注信息的填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42147A (zh) * 2004-01-16 2005-07-2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在即时通讯中联系人的快速定位方法
CN103235683A (zh) * 2013-03-15 2013-08-07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实现移动终端快捷操作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5357398A (zh) * 2015-12-09 2016-02-2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过拨号盘查找联系人的方法及装置
CN105512231A (zh) * 2015-11-30 2016-04-20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联系人搜索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42147A (zh) * 2004-01-16 2005-07-2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在即时通讯中联系人的快速定位方法
CN103235683A (zh) * 2013-03-15 2013-08-07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实现移动终端快捷操作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5512231A (zh) * 2015-11-30 2016-04-20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联系人搜索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05357398A (zh) * 2015-12-09 2016-02-2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过拨号盘查找联系人的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43973A (zh) * 2020-03-26 2020-07-2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备注信息的填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443973B (zh) * 2020-03-26 2021-10-0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备注信息的填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47288B (zh) 一种验证码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2298533B (zh) 激活应用程序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3501374B (zh) 电话簿排序方法及装置、终端
CN102958008B (zh) 一种实现即时通讯的方法、系统和移动终端
CN102594987A (zh) 一种实现蓝牙安全快速配对连接的方法
CN103124267B (zh) 通过移动终端进行登录/注册的方法、系统和云端服务器
CN103117914B (zh) 基于即时通信工具的好友推荐方法及系统
CN103259820B (zh) 选择通信方式的方法及其通信终端
CN101677442A (zh) 用于应用程序自动登录的方法和设备
CN105338659B (zh) 一种设备连接方法及终端
CN107347054A (zh) 一种身份验证方法和装置
CN103856918B (zh) 一种获取移动通信系统gsm手机号码的方法及系统
CN105049608B (zh) 短信验证码处理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3780641B (zh) 接入云桌面的方法、家庭网关和系统
CN103943110A (zh) 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2497333B (zh) 用以输出联系人对象天气信息的方法、客户端及系统
US20080270613A1 (en) Method of Processing a Contact for a Mobile Device and Related Device
CN101702840A (zh) 一种自动处理消息内容的方法及装置
CN105376419A (zh) 在电子终端中进行电话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CN107742067A (zh) 一种身份验证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3313430A (zh) 一种用移动终端通过WiFi配置入网设备的WiFi连接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2868819B (zh) 一种处理公共账户下通信业务的方法及装置
CN103227980A (zh) 信息输出方法和装置
CN106126525A (zh) 联系人信息获取方法和装置
CN101345966A (zh) 一种自动匹配菜单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11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