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26182B - 数据输出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数据输出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26182B
CN106126182B CN201610506702.6A CN201610506702A CN106126182B CN 106126182 B CN106126182 B CN 106126182B CN 201610506702 A CN201610506702 A CN 201610506702A CN 106126182 B CN106126182 B CN 1061261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
terminal
data
user
sp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50670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126182A (zh
Inventor
陈婧菲
郭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50670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126182B/zh
Publication of CN1061261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261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1261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261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6Sound input; Sound output
    • G06F3/165Management of the audio stream, e.g. setting of volume, audio stream path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6Sound input; Sound output
    • G06F3/162Interface to dedicated audio devices, e.g. audio drivers, interface to CODEC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Circuit For Audible Band Transducer (AREA)
  • Stereophonic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输出方法及电子设备,所述数据输出方法包括:从连接的第一子终端获得音频输入数据;若所述音频输入数据是来自使用者的语音输入数据,获得响应所述语音输入数据的待输出的音频反馈数据;控制所述第一子终端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判断表明所述使用者的位置状态改变的数据是否满足第一切换条件;若所述使用者的位置状态改变的数据满足所述第一切换条件,控制连接的第二子终端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以使所述使用者位置改变后通过第二子终端感知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的效果优于通过第一子终端感知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的效果。

Description

数据输出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出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数据输出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电子设备如智能手机、智能音箱等应运而生。其中,智能音箱通常配备有两个及以上的麦克风MIC,通过将这些MIC分布在家里/办公区的不同位置,无论使用者处于哪个位置均能够实现对音频数据的良好收听。例如,使用者处于主卧时,向智能音箱的系统发送语音指令,以令放置于主卧中的MIC对音乐A进行播放;当使用者从主卧移动至客厅时,再次向智能音箱的系统发送语音指令,以令放置在客厅中的MIC继续进行音乐A的播放,以实现对音乐A的清晰的收听。这种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实现清晰的收听,但是每改变一个位置使用者需要重新向智能音箱的系统发送语音指令,无疑是降低了使用者收听体验。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数据输出方法及电子设备,至少部分解决上述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数据输出方法,包括:
从连接的第一子终端获得音频输入数据;
若所述音频输入数据是来自使用者的语音输入数据,获得响应所述语音输入数据的待输出的音频反馈数据;
控制所述第一子终端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
判断表明所述使用者的位置状态改变的数据是否满足第一切换条件;
若所述使用者的位置状态改变的数据满足所述第一切换条件,控制连接的第二子终端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以使所述使用者位置改变后通过第二子终端感知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的效果优于通过第一子终端感知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的效果。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若所述使用者的位置状态改变的数据满足所述第一切换条件,控制连接的第二子终端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包括:
当所述使用者的位置状态改变的数据满足所述第一切换条件时,若所述第一子终端已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的第一部分,则控制连接的第二子终端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的第二部分,其中,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相邻;以使所述使用者位置改变后通过第二子终端感知输出所述一部分的效果优于通过第一子终端感知输出所述第二部分的效果。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若所述使用者的位置状态改变的数据满足所述第一切换条件,控制连接的第二子终端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包括:
若所述第一子终端尚未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则控制连接的第二子终端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并从所述音频反馈数据的起始位置开始输出。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判断表明所述使用者的位置状态改变的数据是否满足第一切换条件,包括:
从连接的检测子终端获得表征所述使用者当前位置状态的第一数据;
基于所述第一数据,判断所述使用者的位置状态改变是否满足所述第一切换条件。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从连接的检测子终端获得表征所述使用者当前位置状态的第一数据,包括:
从连接的位于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的交界处的运动传感子终端获得所述第一数据;其中,所述第一空间为所述第一子终端所在空间;所述第二空间为所述第二子终端所在的空间;
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数据,判断所述使用者的位置状态改变是否满足所述第一切换条件,包括:
当所述第一数据表明所述使用者从所述第一空间进入到所述第二空间内,则确定所述使用者的位置状态改变的数据满足所述第一切换条件。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从连接的检测子终端获得表征所述使用者当前位置状态的第一数据,包括:
从连接的且位于不同空间内的多个检测子终端获得所述第一数据;其中,所述第一数据用于表征所述使用者是否进入到所述检测子终端所在空间内的检测数据;
根据第一数据及所述检测子终端所在的空间,确定所述使用者当前所在的空间;
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数据,判断所述使用者的位置状态改变是否满足所述第一切换条件,包括:
若所述使用者当前所在的空间不同于前一个时刻所在的空间,则确定所述使用者的位置状态变化满足所述第一切换条件;
其中,所述第二子终端为位于所述使用者当前所在的空间内的子终端。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从连接的检测子终端获得表征所述使用者当前位置状态的第一数据,包括:
从连接的所述使用者随身携带的检测子终端获得表征所述使用者所在位置的位置数据;
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数据,判断所述使用者的位置状态改变是否满足所述第一切换条件,包括:
根据所述位置数据,判断所述使用者与所述第一子终端之间的第一距离是否大于所述使用者与所述第二子终端之间的第二距离;
当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距离时,确定所述使用者的位置状态变化满足所述第一切换条件。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使用者的位置状态改变的数据不满足所述第一切换条件时,判断所述使用者的位置状态改变的数据是否满足第二切换条件;
若所述使用者的位置状态改变的数据满足所述第一切换条件,调整所述第一子终端的音频输出参数,以使所述使用者感知到的所述音频反馈数据在所述音频输出参数调整之后的效果优于所述音频输出参数调整之前的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通信单元,用于从连接的第一子终端获得音频输入数据;
获得单元,用于若所述音频输入数据是来自使用者的语音输入数据,获得响应所述语音输入数据的待输出的音频反馈数据;
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子终端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表明所述使用者的位置状态改变的数据是否满足第一切换条件;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若所述使用者的位置状态改变的数据满足所述第一切换条件,控制连接的第二子终端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以使所述使用者位置改变后通过第二子终端感知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的效果优于通过第一子终端感知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的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通信接口及与所述通信接口连接的处理器:
所述通信接口,用于从连接的第一子终端获得音频输入数据;
所述处理器,用于若所述音频输入数据是来自使用者的语音输入数据,获得响应所述语音输入数据的待输出的音频反馈数据;控制所述第一子终端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判断表明所述使用者的位置状态改变的数据是否满足第一切换条件;若所述使用者的位置状态改变的数据满足所述第一切换条件,控制连接的第二子终端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以使所述使用者位置改变后通过第二子终端感知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的效果优于通过第一子终端感知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的效果。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当所述使用者的位置状态改变的数据满足所述第一切换条件时,若所述第一子终端已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的第一部分,则控制连接的第二子终端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的第二部分,其中,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相邻;以使所述使用者位置改变后通过第二子终端感知输出所述一部分的效果优于通过第一子终端感知输出所述第二部分的效果。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若所述第一子终端尚未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则控制连接的第二子终端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并从所述音频反馈数据的起始位置开始输出。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通信接口,具体用于从连接的检测子终端获得表征所述使用者当前位置状态的第一数据;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数据,判断所述使用者的位置状态改变是否满足所述第一切换条件。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通信接口,用于从连接的位于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的交界处的运动传感子终端获得所述第一数据;其中,所述第一空间为所述第一子终端所在空间;所述第二空间为所述第二子终端所在的空间;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当所述第一数据表明所述使用者从所述第一空间进入到所述第二空间内,则确定所述使用者的位置状态改变的数据满足所述第一切换条件。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通信接口,具体用于从连接的且位于不同空间内的多个检测子终端获得所述第一数据;其中,所述第一数据用于表征所述使用者是否进入到所述检测子终端所在空间内的检测数据;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根据第一数据及所述检测子终端所在的空间,确定所述使用者当前所在的空间;若所述使用者当前所在的空间不同于前一个时刻所在的空间,则确定所述使用者的位置状态变化满足所述第一切换条件;
其中,所述第二子终端为位于所述使用者当前所在的空间内的子终端。
基于上述方案,所通信接口,具体用于从连接的所述使用者随身携带的检测子终端获得表征所述使用者所在位置的位置数据;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位置数据,判断所述使用者与所述第一子终端之间的第一距离是否大于所述使用者与所述第二子终端之间的第二距离;当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距离时,确定所述使用者的位置状态变化满足所述第一切换条件。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当所述使用者的位置状态改变的数据不满足所述第一切换条件时,判断所述使用者的位置状态改变的数据是否满足第二切换条件;若所述使用者的位置状态改变的数据满足所述第一切换条件,调整所述第一子终端的音频输出参数,以使所述使用者感知到的所述音频反馈数据在所述音频输出参数调整之后的效果优于所述音频输出参数调整之前的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输出方法及电子设备,在控制第一子终端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时,会判断使用者的位置状态改变的数据是否满足第一切换条件,当所述使用者的位置状态改变满足所述第一切换条件,则表示当前的数据输出系统中存在另一个子终端输出该音频反馈数据的效果会优于所述第一子终端的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的效果,故若满足会控制第二子终端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这样将根据所述使用者的状态改变来切换输出音频反馈数据的子终端,从而保持所述使用者感知或收听到的所述音频反馈数据的输出效果是最优的或达到预期的输出效果的,以确保音频输出效果。显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输出方法及电子设备,更好的利用了数据输出系统的软硬件资源,提升了数据输出系统的智能性及用户使用满意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数据输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数据输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执行所述数据输出方法的设备的部署效果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执行所述数据输出方法的设备的部署效果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可执行上述数据输出方法的数据输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阐述。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输出方法,包括:
步骤S110:从连接的第一子终端获得音频输入数据;
步骤S120:若所述音频输入数据是来自使用者的语音输入数据,获得响应所述语音输入数据的待输出的音频反馈数据;
步骤S130:控制所述第一子终端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
步骤S140:判断表明所述使用者的位置状态改变的数据是否满足第一切换条件;
步骤S150:若所述使用者的位置状态改变的数据满足所述第一切换条件,控制连接的第二子终端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以使所述使用者位置改变后通过第二子终端感知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的效果优于通过第一子终端感知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的效果。
本实施例所述的数据输出方法可应用于各种控制所述第一子终端和所述第二子终端的电子设备中,例如,输出控制服务器。例如,在一个较大范围的空间内设置有多个第一子终端和第二子终端,该第一子终端可为音频输出设备,例如影响等,所述第二子终端至少为音频输出设备。当然所述第一子终端还可包括音频采集设备,例如麦克风等。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终端和所述第二子终端与所述电子设备的连接可为有线连接或无线连接,所述有线连接可包括电缆连接或光缆连接,所述无线连接可包括WiFi连接、蓝牙连接或红外连接等。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与多个子终端连接,当接收到第一子终端的音频输入数据之后,就会响应该音频输入数据获得所述音频反馈数据,这里的音频反馈数据为所述音频输入数据的音频反馈数据。例如,使用者输出语音“请播放音乐《传奇》”,则所述音频反馈数据可包括音乐《传奇》的音频数据。
通常情况下,第一子终端采集的音频输入数据,就表明使用者就在第一子终端附近,就控制所述第一子终端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与此同时,使用者可能是移动的,这样使用者的位置状态发生改变。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位置状态发生改变,可包括使用者的位置所在的平行于地表的水平位置参数发生改变,还可包括使用者的垂直地表的垂直位置参数发生改变,还包括使用者面部朝向的位置发生改变等。若第一子终端的位置是固定的,则使用者的位置状态改变了,则音频输出效果就可能会发生变化。与此同时,所述电子设备还会判断所述使用者的位置状态改变的数据是否满足第一切换条件,这里的第一切换条件为表明使用者当前位置会使得用户感知所述第一子终端输出音频反馈数据的效果会很差的条件。
若确定出所述使用者的位置状态满足所述第一切换条件,则会控制第二子终端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这里控制第二子终端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至少包括输出音频反馈数据的部分数据。这里的第二子终端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的效果是要优于所述第一子终端输出效果,这样的话,就能够达到提升音频输出效果的特点。例如,使用者位置发生了改变,使用者从靠近第一子终端的位置移动到靠近第二子终端的位置,控制第二子终端输出音频反馈数据,可能会因为距离以及空间隔离的关系,会使得用户感知到的音频反馈数据的输出清晰度更高及音量更加适中,符合使用者感知或收听音频的需求。
总之,电子设备会在控制与其连接的子终端在输出音频反馈数据时,根据使用者的位置状态的改变,改变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的子终端,以保持总是让使用者感知到最好的音频输出效果。例如,总是控制离使用者最近的音频输出子终端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或总是控制与使用者在同一封闭或半封闭等满足预设封闭条件的空间内的音频输出子终端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这样可以确保使用者在当前位置状态接收音频输出的效果达到预期效果。
在具体应用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二子终端开始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之时,控制所述第一子终端停止所述音频反馈数据的输出。具体如,通过所述电子设备发送输出停止指令,这样所述第一子终端在接收到所述输出停止指令之后,就会停止所述反馈音频数据的输出,一方面可以减少第一子终端输出所需的功耗,且可以避免第一子终端依然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对第二子终端产生干扰。
实施例二: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输出方法,包括:
步骤S110:从连接的第一子终端获得音频输入数据;
步骤S120:若所述音频输入数据是来自使用者的语音输入数据,获得响应所述语音输入数据的待输出的音频反馈数据;
步骤S130:控制所述第一子终端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
步骤S140:判断表明所述使用者的位置状态改变的数据是否满足第一切换条件;
步骤S150:若所述使用者的位置状态改变的数据满足所述第一切换条件,控制连接的第二子终端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以使所述使用者位置改变后通过第二子终端感知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的效果优于通过第一子终端感知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的效果。
所述步骤S1520可包括:
当所述使用者的位置状态改变的数据满足所述第一切换条件时,若所述第一子终端已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的第一部分,则控制连接的第二子终端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的第二部分,其中,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相邻;以使所述使用者位置改变后通过第二子终端感知输出所述一部分的效果优于通过第一子终端感知输出所述第二部分的效果。
在步骤S130中控制所述第一子终端输出音频反馈数据,当第一子终端输出一部分所述音频反馈数据之后,使用者的位置状态改变满足所述第一切换子条件,为了确保音频反馈数据的输出效果,此时控制第二子终端继续输出第一子终端尚未输出的部分。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分为第一子终端已输出的部分,所述第二部分为所述第二子终端待输出的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为相邻的两个部分,避免音频反馈数据输出的遗漏。
在具体的实现过程中,所述步骤S150的可实现方式有多种:
方式一:
所述电子设备预先会将所述音频反馈数据发送到各个子终端,这样第二子终端会预先收到所述音频反馈数据;
所述第一子终端会标记音频反馈数据的已输出部分,形成已输出标记;
当满足所述第一切换条件时,所述电子设备会将第一子终端生成的已输出标记发送给第二子终端,第二子终端根据该已输出标记,确定输出所述第二部分的起始位置,并基于所述电子设备的输出控制指令,会接续第一子终端继续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这样形成音频反馈数据随使用功能者的移动而移动输出的效果。
方式二:
所述第一子终端会标记音频反馈数据的已输出部分,形成已输出标记;
当满足所述第一切换条件时,所述电子设备会将第一子终端生成的已输出标记及全部所述音频反馈数据发送给第二子终端,第二子终端根据该已输出标记,确定输出所述第二部分的起始位置,并基于所述电子设备的输出控制指令,会接续第一子终端继续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这样形成音频反馈数据随使用功能者的移动而移动输出的效果。
方式三:
所述第一子终端会标记音频反馈数据的已输出部分,形成已输出标记;
电子设备接收所述已输出标记,并基于所述已数据标记处理所述音频反馈数据,将处理后第二部分的音频数据发送给第二子终端,供第二子终端输出。
不管采用上述哪种方法,都可以方便第二子终端输出所述第二部分。当然那采用方式一相对于方式二,可以更好的实现无缝切换。方式三:第二子终端的处理更加简便,且电子设备和第二子终端之间交互的数据量少。
实施例三: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输出方法,包括:
步骤S110:从连接的第一子终端获得音频输入数据;
步骤S120:若所述音频输入数据是来自使用者的语音输入数据,获得响应所述语音输入数据的待输出的音频反馈数据;
步骤S130:控制所述第一子终端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
步骤S140:判断表明所述使用者的位置状态改变的数据是否满足第一切换条件;
步骤S150:若所述使用者的位置状态改变的数据满足所述第一切换条件,控制连接的第二子终端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以使所述使用者位置改变后通过第二子终端感知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的效果优于通过第一子终端感知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的效果。
所述步骤S150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子终端尚未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则控制连接的第二子终端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并从所述音频反馈数据的起始位置开始输出。
若当前第一子终端尚未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则直接控制第二子终端输出全部所述音频数据,具体如,电子设备将所述音频反馈数据发送给第二子终端,并向第二子终端发送输出控制指令,这样所述第二子终端接收到所述音频反馈数据及输出控制指令后,基于输出控制指令,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
实施例四: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输出方法,包括:
步骤S110:从连接的第一子终端获得音频输入数据;
步骤S120:若所述音频输入数据是来自使用者的语音输入数据,获得响应所述语音输入数据的待输出的音频反馈数据;
步骤S130:控制所述第一子终端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
步骤S140:判断表明所述使用者的位置状态改变的数据是否满足第一切换条件;
步骤S150:若所述使用者的位置状态改变的数据满足所述第一切换条件,控制连接的第二子终端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以使所述使用者位置改变后通过第二子终端感知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的效果优于通过第一子终端感知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的效果。
如图2所示,所述步骤S140可包括:
步骤S141:从连接的检测子终端获得表征所述使用者当前位置状态的第一数据;
步骤S142:基于所述第一数据,判断所述使用者的位置状态改变是否满足所述第一切换条件。
使用者的位置状态改变是由与该电子设备连接的检测子终端检测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子终端至少可以检测所述使用者当前的位置状态,这样所述电子设备可以根据第一子终端所在的位置,及使用者的当前位置状态,确定使用的位置状态改变是否满足所述第一切换条件。在具体实现时,由于是第一子终端检测的所述音频输入数据,可默认为使用者在说出产生所述音频输入数据的话时,是位于第一子终端附近的,若当前位置状态表征使用者不在所述第一子终端的附件,显然是使用者的位置状态发生了改变,故在本实施例中会触发执行步骤S150。
如何判断所述使用者的位置状态发生改变有多种方式,以下提供几种可选方式:
可选方式一:
所述步骤S141可包括:
从连接的位于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的交界处的运动传感子终端获得所述第一数据;其中,所述第一空间为所述第一子终端所在空间;所述第二空间为所述第二子终端所在的空间。如图3所示,所述检测子终端位于任意两个连通的空间的交界处。例如,在图3中,空间A和空间B的交界处设有检测子终端(对应于所述运动传感子终端),空间B和空间C的交界处设有检测子终端。且在空间A、空间B及空间C都设置有音频子终端,这里的音频子终端对应于所述第一子终端和第二子终端,至少可用于输出音频反馈数据,有的还可用于检测音频输入数据。若所述空间A为所述第一空间,则所述空间B为所述第二空间;若所述空间C为第一空间,则所述空间B为所述第二空间。若所述空间B为所述第一空间,则所述第二空间可为所述空间A或空间B。
所述步骤S142可包括:
当所述第一数据表明所述使用者从所述第一空间进入到所述第二空间内,则确定所述使用者的位置状态改变的数据满足所述第一切换条件。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的交集出设置有运动传感子终端,该运动传感子终端能够在使用者经过时就能够检测到相应的数据,例如可以检测到使用者经过时产生的震动数据等。若第一子终端位于第一空间内第二空间位于第二空间内,使用者从交界处经过,若之前使用者位于第一空间内,则自然使用者是从第一空间进入到第二空间内。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可以根据位于两个空间的交界处的运动传感子终端从连接的多个音频输出子终端中,选择出所述第二子终端,并控制所述第二子终端输出至少部分所述音频反馈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空间和所述第二空间为满足预设封闭条件的空间,且所述第一空间和所述第二空间在所述交界处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空间和所述第二空间的连接通道;其中,所述检测子终端位于所述连接通道内。例如,所述第一空间和所述第二空间是不同的房间,不同的厅室等。所述连接通道可对应于房门等。所述满足预设条件的空间,通常该空间没有一面是完全敞开的,可通过门或窗户等形成部分敞开。
当然所述第一空间和所述第二空间不局限于是满足预设封闭条件的空间,还可以是敞开空间。
可选方式二:
所述步骤S141可包括:
从连接的且位于不同空间内的多个检测子终端获得所述第一数据;其中,所述第一数据用于表征所述使用者是否进入到所述检测子终端所在空间内的检测数据;根据第一数据及所述检测子终端所在的空间,确定所述使用者当前所在的空间;
所述步骤S142可包括:
若所述使用者当前所在的空间不同于前一个时刻所在的空间,则确定所述使用者的位置状态变化满足所述第一切换条件;
其中,所述第二子终端为位于所述使用者当前所在的空间内的子终端。
所述电子设备可实时从位于不同空间内的检测子终端获得第一数据,或按预定时间间隔从多个检测子终端接收第一数据。当使用者进入到一个检测子终端的覆盖范围内,即对应的所述空间内时,检测子终端才上报数据或上报的数据不同于使用者未位于对应空间内的数据,这样电子设备可以根据所述第一数据,简便的确定出用户当前所处的位置,并选择对应的第二子终端输出所述反馈音频数据。在本方式中,一个所述检测子终端对应于一个位于同一空间内的音频输出子终端。所述第一子终端和所述第二子终端都属于所述音频输出子终端。
如图4所示,空间A和空间B及空间C中都设置有检测子终端,这些检测子终端会实时,或按时间间隔,或在检测到有使用者进入时向电子设备上报所述第一数据,这样电子设备将根据第一数据确定使用者的当前位置状态,并控制与检测到有使用者进入的检测子终端所在空间内的音频子终端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
可选方式三:
所述步骤S141可包括:
从连接的所述使用者随身携带的检测子终端获得表征所述使用者所在位置的位置数据;
所述步骤S142可包括:
根据所述位置数据,判断所述使用者与所述第一子终端之间的第一距离是否大于所述使用者与所述第二子终端之间的第二距离;
当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距离时,确定所述使用者的位置状态变化满足所述第一切换条件。
在本实施例中利用使用者随身携带的检测子终端来获取用户的使用者的当前位置。所述检测子终端可为手机、平板或可穿戴式设备等能够方便用户随身携带的设备。所述手机或平板等设备内的陀螺仪以及全球定位系统或辅助定位模块等触感器,检测使用者的位置状态变化满足所述第一切换条件。
可选方式四:
所述步骤S141可包括:
从连接跟随使用者移动的检测子终端获取的第一数据;这里的第一数据可为位置数据或运动轨迹等。
所述步骤S142可包括: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判断所述使用者与所述第一子终端之间的第一距离是否大于所述使用者与所述第二子终端之间的第二距离;当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距离时,确定所述使用者的位置状态变化满足所述第一切换条件。
总之,本实施例提供了具体如何确定所述使用者的位置状态变化满足所述第一切换条件的方法,但是不限于上述方法。
实施例五: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输出方法,包括:
步骤S110:从连接的第一子终端获得音频输入数据;
步骤S120:若所述音频输入数据是来自使用者的语音输入数据,获得响应所述语音输入数据的待输出的音频反馈数据;
步骤S130:控制所述第一子终端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
步骤S140:判断表明所述使用者的位置状态改变的数据是否满足第一切换条件;
步骤S150:若所述使用者的位置状态改变的数据满足所述第一切换条件,控制连接的第二子终端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以使所述使用者位置改变后通过第二子终端感知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的效果优于通过第一子终端感知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使用者的位置状态改变的数据不满足所述第一切换条件时,判断所述使用者的位置状态改变的数据是否满足第二切换条件;
若所述使用者的位置状态改变的数据满足所述第一切换条件,调整所述第一子终端的音频输出参数,以使所述使用者感知到的所述音频反馈数据在所述音频输出参数调整之后的效果优于所述音频输出参数调整之前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使用者虽然位置状态发生了改变,但是还是不足以符合第一切换条件,例如,使用者在空间A内移动,但是还未超出空间A,但是在空间A的不同位置,若在保持第一子终端的音频输出参数不变时,使用者感知所述音频反馈数据的输出效果是不一样的。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升音频输出效果,当所述使用者的位置状态有发生变化,但是不足以符合所述第一切换条件,但是已经符合第二切换条件,就调整所述第一子终端的音频输出参数,例如,根据所述使用者的当前位置调整所述第一子终端的音频输出面的朝向,使所述音频输出面朝向所述使用者所在的方向,例如,调整所述第一子终端的输出音量,避免输出音量太小导致的使用者听不清楚,或避免输出音量过大导致的不良音频输出效果。总之,所述音频输出参数可至少包括音频输出面的朝向或输出音量等参数。所述音频输出面为音频输出过程中声音能量主要辐射面。
当然,在具体的实现过程中,当所述使用者的位置状态改变的数据不满足所述第一切换条件时,也可以维持所述第一子终端的音频输出参数不变,继续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效果即可。
实施例六: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通信单元110,用于从连接的第一子终端获得音频输入数据;
获得单元120,用于若所述音频输入数据是来自使用者的语音输入数据,获得响应所述语音输入数据的待输出的音频反馈数据;
控制单元130,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子终端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
判断单元140,用于判断表明所述使用者的位置状态改变的数据是否满足第一切换条件;
所述控制单元130,还用于若所述使用者的位置状态改变的数据满足所述第一切换条件,控制连接的第二子终端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以使所述使用者位置改变后通过第二子终端感知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的效果优于通过第一子终端感知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的效果。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可为各种类型的电子设备,可连接到所述子终端,另一端也可以连接到网络侧的服务器的电子设备。所述通信单元110可为与第一子终端和第二子终端连接的各种通信接口,例如无线接口或有线接口等。
所述获得单元120、控制单元130及判断单元140,能够对应于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或处理电路,所述处理器可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微处理器MCU、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可编程阵列PLC或应用处理器AP等各种类型的处理器。所述处理电路可包括专用集成电路ASIC等。
所述处理器或处理电路通过执行预定代码,可以执行上述任意单元的功能,从而提升音频输反馈数据的输出效果。
实施例七: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通信接口210及与所述通信接口210连接的处理器220:
所述通信接口210,用于从连接的第一子终端获得音频输入数据;
所述处理器220,用于若所述音频输入数据是来自使用者的语音输入数据,获得响应所述语音输入数据的待输出的音频反馈数据;控制所述第一子终端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判断表明所述使用者的位置状态改变的数据是否满足第一切换条件;若所述使用者的位置状态改变的数据满足所述第一切换条件,控制连接的第二子终端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以使所述使用者位置改变后通过第二子终端感知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的效果优于通过第一子终端感知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的效果。
本实施例所述通信接口210可为与所述第一子终端和所述第二子终端连接的通信接口,该通信接口可为有线接口或无线接口。所述有线接口可为电缆接口或光缆接口。所述无线接口可包括WiFi接口、红外接口或蓝牙接口等各种能够建立通信连接并能够进行数据交互的接口。
所述处理器220可为各种类型的处理器,例如,CPU、MCU、DSP或PLC等各种类型的信息处理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会在控制与其连接的子终端在输出音频反馈数据时,根据使用者的位置状态的改变,改变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的子终端,以保持总是让使用者感知到最好的音频输出效果。具体如,总是控制离使用者最近的音频输出子终端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或总是控制与使用者在同一封闭或半封闭等满足预设封闭条件的空间内的音频输出子终端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这样可以确保使用者在当前位置状态接收音频输出的效果达到预期效果。
所述电子设备控制第二子终端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的至少包括以下两种情形:
第一种:
所述处理器220,具体用于当所述使用者的位置状态改变的数据满足所述第一切换条件时,若所述第一子终端已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的第一部分,则控制连接的第二子终端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的第二部分,其中,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相邻;以使所述使用者位置改变后通过第二子终端感知输出所述一部分的效果优于通过第一子终端感知输出所述第二部分的效果。
在本种方式中,当使用者的位置状态改变的数据满足所述第一切换条件时,第一子终端已输出了部分音频反馈数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终端输出的部分称为第一部分,故此时,所述处理器220具体用于控制第二子终端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中近邻所述第一子部分的第二部分。这里的第二部分可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中除了所述第一部分以外的剩余部分,也可以为剩余部分中紧邻所述第一部分的部分。
第二种:
所述处理器220,具体用于若所述第一子终端尚未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则控制连接的第二子终端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并从所述音频反馈数据的起始位置开始输出。
在本种情形中,所述第一子终端尚未输出音频反馈数据,则所述处理器220直接控制第二子终端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并从所述音频反馈数据的起始位置开始输出,即从头开始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不管怎样,所述处理器220可以通过向所述第一子终端和所述第二子终端发送指令,控制所述第一子终端和第二子终端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的输出状态,以确保使用者感知到的音频输出效果达到预期的输出效果,或确保整个音频输系统感知最佳的音频输出效果。
实施例八: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通信接口210及与所述通信接口210连接的处理器220:
所述通信接口210,用于从连接的第一子终端获得音频输入数据;
所述处理器220,用于若所述音频输入数据是来自使用者的语音输入数据,获得响应所述语音输入数据的待输出的音频反馈数据;控制所述第一子终端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判断表明所述使用者的位置状态改变的数据是否满足第一切换条件;若所述使用者的位置状态改变的数据满足所述第一切换条件,控制连接的第二子终端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以使所述使用者位置改变后通过第二子终端感知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的效果优于通过第一子终端感知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的效果。
所述通信接口210,具体用于从连接的检测子终端获得表征所述使用者当前位置状态的第一数据;所述处理器220,具体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数据,判断所述使用者的位置状态改变是否满足所述第一切换条件。
本实施例中所述通信接口210从检测子终端接收所述第一数据,第一数据可用于表征使用者的当前位置状态。所述处理器220将根据所述第一数据,确定所述使用者的位置状态改变是否满足所述第一切换条件。所述处理器220与所述通信接口210之间可通过电子设备的内部通信接口连接,所述内部通信接口可包括各种通信总线,例如,PCI总线或IIC总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信接口210,可用于从连接的位于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的交界处的运动传感子终端获得所述第一数据;其中,所述第一空间为所述第一子终端所在空间;所述第二空间为所述第二子终端所在的空间;此时,所述处理器220,具体用于当所述第一数据表明所述使用者从所述第一空间进入到所述第二空间内,则确定所述使用者的位置状态改变的数据满足所述第一切换条件。
此处,所述通信接口210可从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交界处的运动传感子终端获得所述第一数据,通过所述运动传感子终端检测的第一数据,可以确定使用者是否切换了所在的空间,从而确定出是否满足所述第一切换条件。
在另一些实施中,所述通信接口210,具体用于从连接的且位于不同空间内的多个检测子终端获得所述第一数据;其中,所述第一数据用于表征所述使用者是否进入到所述检测子终端所在空间内的检测数据;所述处理器220,具体用于根据第一数据及所述检测子终端所在的空间,确定所述使用者当前所在的空间;若所述使用者当前所在的空间不同于前一个时刻所在的空间,则确定所述使用者的位置状态变化满足所述第一切换条件。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子终端可为位于不同空间内的检测子终端,根据不同检测子终端上报的第一数据,确定出所述使用者当前所在的空间,从而确定出所述第二子终端。
在还有一些实施例中,所通信接口210,具体用于从连接的所述使用者随身携带的检测子终端获得表征所述使用者所在位置的位置数据;所述处理器220,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位置数据,判断所述使用者与所述第一子终端之间的第一距离是否大于所述使用者与所述第二子终端之间的第二距离;当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距离时,确定所述使用者的位置状态变化满足所述第一切换条件。
在本实施例中利用使用者随身携带的电子设备检测使用者的当期位置状态,这样所述电子设备依然可以简便的确定出使用者的位置状态是否满足所述第一切换条件,若满足则自然会控制第二子终端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
实施例九: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通信接口210及与所述通信接口210连接的处理器220:
所述通信接口210,用于从连接的第一子终端获得音频输入数据;
所述处理器220,用于若所述音频输入数据是来自使用者的语音输入数据,获得响应所述语音输入数据的待输出的音频反馈数据;控制所述第一子终端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判断表明所述使用者的位置状态改变的数据是否满足第一切换条件;若所述使用者的位置状态改变的数据满足所述第一切换条件,控制连接的第二子终端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以使所述使用者位置改变后通过第二子终端感知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的效果优于通过第一子终端感知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的效果。
所述处理器220,还用于当所述使用者的位置状态改变的数据不满足所述第一切换条件时,判断所述使用者的位置状态改变的数据是否满足第二切换条件;若所述使用者的位置状态改变的数据满足所述第一切换条件,调整所述第一子终端的音频输出参数,以使所述使用者感知到的所述音频反馈数据在所述音频输出参数调整之后的效果优于所述音频输出参数调整之前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不仅会判断所述使用者的位置状态是否满足所述第一切换条件,还会判断是否满足第二切换条件。这里的第二切换条件表征使用者的位置状态有发生改变,但是改变的幅度没有满足所述第一切换条件时的改变幅度大,但是由于使用者的位置状态始终是发生了改变,为了确保输出效果,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220可通过所述通信接口210控制所述第一子终端改变音频输出参数,例如,改变音频输出面的朝向和/或输出音量等改变,从而提升音频输出效果。
以下结合上述任意实施例提供一个具体示例:
示例一:
为了解决音频输出源可以自动跟随用户在位置上发生转移,保证音频内容接收的连贯性和及时性,可以在每个设有独立麦克风MIC的房间门口安装一个运动传感器,当用户从一个房间转移到另外一个房间时,房间门口的运动传感器会检测到有人移动,此时可以联动当前房间的MIC,将音频输出源移动到当前的MIC上,继续播放。例如,用户正通过厨房的MIC收听音乐,此时他转移到卧室,卧室门口的Motion检测到有人移动,继而联动卧室的MIC,继续播放音频内容。
这样的话,当一人在家时,用户正在某一房间收听音频信息,当其转移到其他房间时,音频输出源也相继转移到当前房间的MIC上进行输出,保证用户接收音频信号的连贯性和及时性。用户在移动过程中,音频信号自动跟随并输出,无需用户在此期间发出重复的声音指令。
具体地如,用户在厨房发出指令,要求智能音响播放王菲的《传奇》,厨房的MIC开始播放歌曲;用户从厨房走出,转移到卧室门口,卧室门口的运动传感器检测到有人移动,场景3:用户走进卧室,运动传感器发后,联动卧室内MIC,开始继续播放王菲的《传奇》
示例二:
如图7所示,本示例提供一种数据输出系统,包括电子设备100、检测子终端200以及音频子终端300。所述电子设备100分别与所述检测子终端200以及音频子终端300连接。电子设备100作为所述音频子终端300的控制中心,同时作为所述检测子终端200的上报中心。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与所述音频子终端300和所述检测子终端之间的连接可为有线连接,也可以如图7所示的无线连接,例如,所述电子设备可以通过位于所述数据输出系统所在区域内的WiFi设备连接。在图7一个所述检测子终端200和一个所述音频子终端300形成一个终端组,检测子终端200用于检测使用者是否位于所述音频子终端300所管辖的范围内。所述音频子终端300可用于检测使用者的语音形成音频输入数据,还可以接收电子设备100发送的音频反馈数据,输出音频反馈数据。当然在具体实现时,一个所述检测子终端200可与多个所述音频子终端300配对,形成不同的终端组。
图7所示的音频输出系统可以应用前述任意实施例提供的数据输出方法,具有音频输出效果好的特点。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1)

1.一种数据输出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用于控制第一子终端和第二子终端,包括:
从连接的第一子终端获得音频输入数据;
若所述音频输入数据是来自使用者的语音输入数据,获得响应所述语音输入数据的待输出的音频反馈数据;
控制所述第一子终端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
从连接的检测子终端获得表征所述使用者当前位置状态的第一数据;
基于所述第一数据,判断所述使用者的位置状态改变是否满足第一切换条件;
若所述使用者的位置状态改变的数据满足所述第一切换条件,控制连接的第二子终端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以使所述使用者位置改变后通过第二子终端感知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的效果优于通过第一子终端感知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的效果;其中,在所述第二子终端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时,控制所述第一子终端停止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
其中,所述从连接的检测子终端获得表征所述使用者当前位置状态的第一数据,包括:从连接的位于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的交界处的运动传感子终端获得所述第一数据;其中,所述第一空间为所述第一子终端所在空间;所述第二空间为所述第二子终端所在的空间;
对应的,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数据,判断所述使用者的位置状态改变是否满足所述第一切换条件,包括:当所述第一数据表明所述使用者从所述第一空间进入到所述第二空间内,则确定所述使用者的位置状态改变的数据满足所述第一切换条件;
或者,所述从连接的检测子终端获得表征所述使用者当前位置状态的第一数据,包括:从连接的且位于不同空间内的多个检测子终端获得所述第一数据;其中,所述第一数据用于表征所述使用者是否进入到所述检测子终端所在空间内的检测数据;根据第一数据及所述检测子终端所在的空间,确定所述使用者当前所在的空间;
对应的,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数据,判断所述使用者的位置状态改变是否满足所述第一切换条件,包括:若所述使用者当前所在的空间不同于前一个时刻所在的空间,则确定所述使用者的位置状态变化满足所述第一切换条件;其中,所述第二子终端为位于所述使用者当前所在的空间内的子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若所述使用者的位置状态改变的数据满足所述第一切换条件,控制连接的第二子终端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包括:
当所述使用者的位置状态改变的数据满足所述第一切换条件时,若所述第一子终端已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的第一部分,则控制连接的第二子终端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的第二部分,其中,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相邻;以使所述使用者位置改变后通过第二子终端感知输出所述一部分的效果优于通过第一子终端感知输出所述第二部分的效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若所述使用者的位置状态改变的数据满足所述第一切换条件,控制连接的第二子终端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包括:
若所述第一子终端尚未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则控制连接的第二子终端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并从所述音频反馈数据的起始位置开始输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输出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从连接的检测子终端获得表征所述使用者当前位置状态的第一数据,包括:
从连接的所述使用者随身携带的检测子终端获得表征所述使用者所在位置的位置数据;
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数据,判断所述使用者的位置状态改变是否满足所述第一切换条件,包括:
根据所述位置数据,判断所述使用者与所述第一子终端之间的第一距离是否大于所述使用者与所述第二子终端之间的第二距离;
当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距离时,确定所述使用者的位置状态变化满足所述第一切换条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输出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使用者的位置状态改变的数据不满足所述第一切换条件时,判断所述使用者的位置状态改变的数据是否满足第二切换条件;
若所述使用者的位置状态改变的数据满足所述第二切换条件,调整所述第一子终端的音频输出参数,以使所述使用者感知到的所述音频反馈数据在所述音频输出参数调整之后的效果优于所述音频输出参数调整之前的效果。
6.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通信单元,用于从连接的第一子终端获得音频输入数据;
获得单元,用于若所述音频输入数据是来自使用者的语音输入数据,获得响应所述语音输入数据的待输出的音频反馈数据;
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子终端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
判断单元,用于从连接的检测子终端获得表征所述使用者当前位置状态的第一数据;基于所述第一数据,判断所述使用者的位置状态改变是否满足第一切换条件;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若所述使用者的位置状态改变的数据满足所述第一切换条件,控制连接的第二子终端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以使所述使用者位置改变后通过第二子终端感知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的效果优于通过第一子终端感知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的效果;其中,在所述第二子终端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时,控制所述第一子终端停止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
其中,所述判断单元,用于从连接的检测子终端获得表征所述使用者当前位置状态的第一数据时,包括:从连接的位于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的交界处的运动传感子终端获得所述第一数据;其中,所述第一空间为所述第一子终端所在空间;所述第二空间为所述第二子终端所在的空间;
对应的,所述判断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数据,判断所述使用者的位置状态改变是否满足所述第一切换条件时,包括:当所述第一数据表明所述使用者从所述第一空间进入到所述第二空间内,则确定所述使用者的位置状态改变的数据满足所述第一切换条件;
或者,所述判断单元,用于从连接的检测子终端获得表征所述使用者当前位置状态的第一数据时,包括:从连接的且位于不同空间内的多个检测子终端获得所述第一数据;其中,所述第一数据用于表征所述使用者是否进入到所述检测子终端所在空间内的检测数据;
对应的,所述判断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数据,判断所述使用者的位置状态改变是否满足所述第一切换条件时,包括:根据第一数据及所述检测子终端所在的空间,确定所述使用者当前所在的空间;若所述使用者当前所在的空间不同于前一个时刻所在的空间,则确定所述使用者的位置状态变化满足所述第一切换条件;其中,所述第二子终端为位于所述使用者当前所在的空间内的子终端。
7.一种电子设备,包括通信接口及与所述通信接口连接的处理器:
所述通信接口,用于从连接的第一子终端获得音频输入数据,从连接的检测子终端获得表征使用者当前位置状态的第一数据;
所述处理器,用于若所述音频输入数据是来自使用者的语音输入数据,获得响应所述语音输入数据的待输出的音频反馈数据;控制所述第一子终端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基于所述第一数据,判断所述使用者的位置状态改变是否满足第一切换条件;若所述使用者的位置状态改变的数据满足所述第一切换条件,控制连接的第二子终端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以使所述使用者位置改变后通过第二子终端感知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的效果优于通过第一子终端感知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的效果;其中,在所述第二子终端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时,控制所述第一子终端停止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
其中,所述通信接口,还用于从连接的检测子终端获得表征所述使用者当前位置状态的第一数据时,具体用于:从连接的位于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的交界处的运动传感子终端获得所述第一数据;其中,所述第一空间为所述第一子终端所在空间;所述第二空间为所述第二子终端所在的空间;
对应的,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数据,判断所述使用者的位置状态改变是否满足所述第一切换条件时,具体用于:当所述第一数据表明所述使用者从所述第一空间进入到所述第二空间内,则确定所述使用者的位置状态改变的数据满足所述第一切换条件;
或者,所述通信接口,还用于从连接的检测子终端获得表征所述使用者当前位置状态的第一数据时,具体用于:从连接的且位于不同空间内的多个检测子终端获得所述第一数据;其中,所述第一数据用于表征所述使用者是否进入到所述检测子终端所在空间内的检测数据:
对应的,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数据,判断所述使用者的位置状态改变是否满足所述第一切换条件时,具体用于:根据第一数据及所述检测子终端所在的空间,确定所述使用者当前所在的空间;若所述使用者当前所在的空间不同于前一个时刻所在的空间,则确定所述使用者的位置状态变化满足所述第一切换条件;其中,所述第二子终端为位于所述使用者当前所在的空间内的子终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当所述使用者的位置状态改变的数据满足所述第一切换条件时,若所述第一子终端已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的第一部分,则控制连接的第二子终端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的第二部分,其中,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相邻;以使所述使用者位置改变后通过第二子终端感知输出所述一部分的效果优于通过第一子终端感知输出所述第二部分的效果。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若所述第一子终端尚未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则控制连接的第二子终端输出所述音频反馈数据并从所述音频反馈数据的起始位置开始输出。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通信接口,具体用于从连接的所述使用者随身携带的检测子终端获得表征所述使用者所在位置的位置数据;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位置数据,判断所述使用者与所述第一子终端之间的第一距离是否大于所述使用者与所述第二子终端之间的第二距离;当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距离时,确定所述使用者的位置状态变化满足所述第一切换条件。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当所述使用者的位置状态改变的数据不满足所述第一切换条件时,判断所述使用者的位置状态改变的数据是否满足第二切换条件;若所述使用者的位置状态改变的数据满足所述第二切换条件,调整所述第一子终端的音频输出参数,以使所述使用者感知到的所述音频反馈数据在所述音频输出参数调整之后的效果优于所述音频输出参数调整之前的效果。
CN201610506702.6A 2016-06-30 2016-06-30 数据输出方法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061261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06702.6A CN106126182B (zh) 2016-06-30 2016-06-30 数据输出方法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06702.6A CN106126182B (zh) 2016-06-30 2016-06-30 数据输出方法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26182A CN106126182A (zh) 2016-11-16
CN106126182B true CN106126182B (zh) 2022-06-24

Family

ID=574676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06702.6A Active CN106126182B (zh) 2016-06-30 2016-06-30 数据输出方法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12618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06067B (zh) 2018-10-09 2022-09-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语音切换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
CN109547645B (zh) * 2018-12-29 2021-02-19 Tcl移动通信科技(宁波)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通话声音控制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9473109A (zh) * 2018-12-29 2019-03-15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6009753A (zh) * 2021-10-21 2023-04-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人机交互控制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45253A (zh) * 2014-04-04 2014-07-23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音量控制方法和设备、多媒体播放控制方法和设备
US20150325241A1 (en) * 2013-08-26 2015-11-1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for processing data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of
CN105549947A (zh) * 2015-12-21 2016-05-0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音频设备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325241A1 (en) * 2013-08-26 2015-11-1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for processing data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of
CN103945253A (zh) * 2014-04-04 2014-07-23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音量控制方法和设备、多媒体播放控制方法和设备
CN105549947A (zh) * 2015-12-21 2016-05-0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音频设备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26182A (zh) 2016-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933505U (zh) 显示助理设备
CN107135443B (zh)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6126182B (zh) 数据输出方法及电子设备
JP5882550B2 (ja) 協調的サウンドシステム
US11791790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 headset with integrated environmental sensors
WO2017057443A1 (ja) パラメータ制御装置、パラメータ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パラメータ制御方法
EP3798685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of ultrasonic sensing in smart devices
JP2019527956A (ja) 仮想、拡張、および複合現実
US10976432B2 (en) Acoustic locationing for smart environments
CN108319445B (zh) 一种音频播放方法及移动终端
WO2018126632A1 (zh) 一种扬声器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0049428B (zh) 用于实现多声道环绕立体声播放的方法、播放设备及系统
CN114245267B (zh) 多设备协同工作的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1641916B (zh) 音频共享方法及电子设备
KR20210094167A (ko) 스피커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CN110072177B (zh) 空间划分信息获取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026886A (zh) 用于自动跨设备内容传递的用户接近度感测
US20170238114A1 (en) Wireless speaker system
EP3376781B1 (en) Speaker location identifying system, speaker location identifying device, and speaker location identifying method
JP6876122B2 (ja) 無線音声/ビデオ記録及び通信デバイスについての無線スピーカデバイス
CN105101013A (zh) 一种播放语音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JP2015186206A (ja) 制御システム、端末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US10616684B2 (en) Environmental sensing for a unique portable speaker listening experience
US20230370774A1 (en) Bluetooth speaker control method and system, storage medium, and mobile terminal
WO2020105466A1 (ja)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