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20720B - 一种建筑基础施工设备以及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基础施工设备以及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20720B
CN106120720B CN201610508562.6A CN201610508562A CN106120720B CN 106120720 B CN106120720 B CN 106120720B CN 201610508562 A CN201610508562 A CN 201610508562A CN 106120720 B CN106120720 B CN 1061207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pipe
diameter
cone
internal
imp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50856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120720A (zh
Inventor
成张佳宁
彭洁
王宏
陈凯
钱莉
郑鑫
殷红星
谢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yang Chengjian Group Co Ltd
Nan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Liyang Chengjian Group Co Ltd
Nan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yang Chengjian Group Co Ltd, Nan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Liyang Chengjia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50856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120720B/zh
Publication of CN1061207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207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1207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2072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5/00Bulkheads, piles, or other structural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foundation engineering
    • E02D5/22Piles
    • E02D5/34Concrete or concrete-like piles cast in position ; Apparatus for making same
    • E02D5/38Concrete or concrete-like piles cast in position ; Apparatus for making same making by use of mould-pipes or other moulds
    • E02D5/385Concrete or concrete-like piles cast in position ; Apparatus for making same making by use of mould-pipes or other moulds with removal of the outer mould-pip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placing sheet pile bulkheads, piles, mouldpipes, or other moul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一种建筑基础施工设备,包括:多个钢管,其具有不同的直径,形成地基混凝土灌注桩的施工护筒的筒身;多个冲击锥体,其对应于不同直径的多个钢管,能够与不同直径的钢管组合;所述冲击锥体包括圆柱形的上半部分以及圆锥形的下半部分;所述钢管的内表面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冲击锥体的上半部分的直径等于所述钢管的内径,其外表面设置有对应的外螺纹,使所述冲击锥体的上半部分能够通过螺纹连接固定于所述钢管;所述冲击锥体的下半部分的最大直径等于所述钢管的内径。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基础施工设备以及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基础使用的混凝土灌注桩的施工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在许多工业建筑及民用建筑施工过程中,都采用不同的桩基础结构来进行施工。桩基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建筑结构的稳定性,提高了建筑结构
的承载能力,能够有效避免发生不均匀沉降。
混凝土灌注桩是建筑中常采用的基础结构,具有适应性强、成本适中、施工简便等特点,已被广泛采用公路及城市桥梁建筑中。混凝土桩基的施工技术与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项目的工程质量。好的桩基质量能增强建筑物的安全性,提高建筑物的被使用寿命,进一步满足人们对建筑物的质量要求。
具体的,混凝土灌注桩是一种可以直接在工地孔桩的桩位上打成孔,然后可以在孔内浇筑混凝土或安先安放钢筋笼再浇注混凝土而成的一种桩基形式。套管成孔灌注桩是混凝土灌注桩的一种常用的施工工艺,其利用锤击打桩法或振动打桩法,将带有钢筋混凝土桩靴或带有活瓣式桩靴的钢套管沉入土中,然后灌注混凝土并拔管而成混凝土灌注桩。其中利用锤击沉桩设备沉管称为锤击灌注桩;利用激振器的振动沉管称为振动灌注桩。
现有技术中,201410351906.8的发明专利提出了一种建筑地基中成孔的护筒装置以及施工方法,其中通过在护筒下设置直径大于护筒的尖锥体,将其通过条状钢板焊接在护筒上,从而在通过尖锥体的冲击能够提高成孔效率。但是,该发明技术方案中,由于焊接了护筒顶端尖锥体,在填注桩孔时需要将具有尖锥体的护筒从桩孔中取出,然后将其他护筒放入桩孔进行填充,这样一方面增加施工流程,从而导致施工效率降低,并且还需要增加施工设备;另一方面,护筒的取出和沉入会对桩孔造成损害,从而影响施工质量。
本发明是针对上述发明的改进,提出了改进的一种建筑基础成孔的施工设备,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建筑基础施工设备,包括:多个钢管,其具有不同的直径,形成地基混凝土灌注桩的施工护筒的筒身;多个冲击锥体,其对应于不同直径的多个钢管,能够与不同直径的钢管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锥体包括圆柱形的上半部分以及圆锥形的下半部分;所述钢管的内表面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冲击锥体的上半部分的直径等于所述钢管的内径,其外表面设置有对应的外螺纹,使所述冲击锥体的上半部分能够通过螺纹连接固定于所述钢管;所述冲击锥体的下半部分的最大直径等于所述钢管的内径。
优选的,还包括环状结合体,其具有环形结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外表面设置多个竖条;所述钢管与所述冲击锥体结合部分外表面设置与其对应的外螺纹,从而能够将所述环状结合体与所述钢管结合固定。
优选的,所述冲击锥体的上半部分设置有盲孔,所述盲孔内表面设置内螺纹,所述盲孔的内螺纹的方向与所述钢管的内表面的内螺纹的方向相反;所述建筑基础施工设备还包括取出杆,其直径与所述盲孔的直径相等,长度高于所述钢管的长度,底部设置与所述盲孔内表面螺纹对应的外螺纹。
优选的,所述钢管内表面的螺纹为贯通整根钢管的内螺纹。
优选的,通过所述取出杆能够将所述冲击锥体通过所述钢管内部旋转取出。
优选的,所述取出杆底部螺纹尽头后设置突出条,使该位置的直径大于所述盲孔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多根钢管的不同直径,对应于不同直径的灌注桩的需求,其中同一直径的钢管中,具有多根不同长度的钢管。
优选的,所述钢管的底部和顶部,设置有外螺纹,通过所述环状结合体的内螺纹能够将同一直径的钢管固定连接在一起。
作为本发明的另外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建筑基础施工方法,其中通过上述建筑基础施工设备制作混凝土桩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建筑基础施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冲击锥体和取出杆的配合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使用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实施例获取其他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发明的公开范围。
参见图1和图2,本发明实施例的建筑基础施工设备,包括钢管1,冲击锥体2,环状结合体3以及取出杆4。其中包括多根钢管1,其具有不同的直径,形成地基混凝土灌注桩的施工护筒的筒身。与其对应的,还包括不同直径的冲击锥体2,其对应于不同直径的多个钢管1,能够与不同直径的钢管1组合。
冲击锥体2包括圆柱形的上半部分21以及圆锥形的下半部分22,其上半部分21用于与钢管2相连接,下半部分22用于在重锤作用下对于地基土体产生冲击能量,从而生成桩坑。
钢管1的内表面设置有贯穿钢管1的内螺纹11,冲击锥体2的上半部分21的外表面设置有对应的外螺纹211,使冲击锥体2的上半部分21能够通过螺纹连接固定于钢管1。冲击锥体2的下半部分22的下半部分为圆锥形,其最大直径等于钢管1的内径。
冲击锥体2的上半部分21设置有盲孔212,盲孔212内表面设置内螺纹,盲孔212的内螺纹的方向与钢管1的内表面的内螺纹的方向相反。建筑基础施工设备还包括取出杆4,其直径与盲孔212的直径相等,长度高于钢管1的长度,底部设置与盲孔212内表面螺纹对应的外螺纹。取出杆4在其螺纹的尽头设置有突出条41,使取出杆4在该位置的直径大于盲孔212的直径。取出杆4用于在桩孔成孔后,将其升入钢管1内,旋转从而通过螺纹固定盲孔212;在旋转到取出杆4的突出条41后,继续旋转取出杆4将带动冲击锥体2向上运动,从而将冲击锥体2通过钢管内部取出,从而可以在护筒内继续进行后续的桩端以及桩身的施工,不需要将通过将护筒整体取出后,沉入其他护筒进行桩端以及桩身的施工。
环状结合体3,其具有环形结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外表面设置多个竖条31。竖条31用于在成孔时在孔壁上形成数条竖向的孔槽。钢管1与冲击锥体2结合部分的外表面设置与其对应的外螺纹,从而能够将环状结合体3与钢管1结合固定。
本发明的建筑基础施工设备,在施工过程中,先将冲击锥体2的上半部分21与钢管2通过螺纹连接,然后将环状结合体3螺纹连接于钢管1与冲击锥体2结合部分的外表面;将组合成的护筒装置放置于桩位处,通过底端为平底的细长重锤击打冲击锥体2,形成桩孔;然后,将取出杆4升入钢管1内,将冲击锥体2旋转从钢管1的内部取出;通过钢管1进行桩端和桩身的施工;在施工完毕后,将钢管1全部拔出地面。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多根钢管1的不同直径,对应于不同直径的灌注桩的需求,优选的,可以在同一直径的钢管中,设置多根不同长度的钢管。其中,各个不同长度的钢管的底部和顶部,设置有外螺纹,通过环状结合体的内螺纹能够将同一直径的钢管固定连接在一起。通过上述设置,能够将不同长度的钢管结合,从而适应不同深度的灌注桩的需求。
可替换的,上述实施例中的冲击锥体2的上半部分21可以设置十字形的开槽,取出杆4的底部设置对应的十字凸条,通过该开槽与凸条的配合,也能够将冲击锥体2从钢管1的内部取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3)

1.一种建筑基础施工设备,包括:多个钢管,其具有不同的直径,形成地基混凝土灌注桩的施工护筒的筒身;多个冲击锥体,其对应于不同直径的多个钢管,能够与不同直径的钢管组合;所述冲击锥体包括圆柱形的上半部分以及圆锥形的下半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的内表面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冲击锥体的上半部分的直径等于所述钢管的内径,其外表面设置有对应的外螺纹,使所述冲击锥体的上半部分能够通过螺纹连接固定于所述钢管;所述钢管内表面的螺纹为贯通整根钢管的内螺纹;所述冲击锥体的下半部分的最大直径等于所述钢管的内径;所述冲击锥体的上半部分设置有盲孔,所述盲孔内表面设置内螺纹,所述盲孔的内螺纹的方向与所述钢管的内表面的内螺纹的方向相反;所述建筑基础施工设备还包括取出杆,其直径与所述盲孔的直径相等,长度高于所述钢管的长度,底部设置与所述盲孔内表面螺纹对应的外螺纹;所述取出杆底部螺纹尽头后设置突出条,使该位置的直径大于所述盲孔的直径;通过所述取出杆能够将所述冲击锥体通过所述钢管内部旋转取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基础施工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环状结合体,其具有环形结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外表面设置多个竖条;所述钢管与所述冲击锥体结合部分外表面设置与其对应的外螺纹,从而能够将所述环状结合体与所述钢管结合固定。
3.一种建筑基础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建筑基础施工设备制作混凝土桩基。
CN201610508562.6A 2016-07-02 2016-07-02 一种建筑基础施工设备以及施工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1207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08562.6A CN106120720B (zh) 2016-07-02 2016-07-02 一种建筑基础施工设备以及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08562.6A CN106120720B (zh) 2016-07-02 2016-07-02 一种建筑基础施工设备以及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20720A CN106120720A (zh) 2016-11-16
CN106120720B true CN106120720B (zh) 2018-02-13

Family

ID=574687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08562.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120720B (zh) 2016-07-02 2016-07-02 一种建筑基础施工设备以及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120720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12968Y (zh) * 1997-10-13 1999-04-07 李训华 快速打桩器
CN101245598A (zh) * 2007-02-16 2008-08-20 夏传清 复合式沉管灌注桩施工工艺及其沉管桩尖和沉管
CN104060604A (zh) * 2014-05-29 2014-09-24 国鼎(南通)管桩有限公司 一种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方法
CN104074186A (zh) * 2014-07-22 2014-10-01 王继忠 一种建筑地基中成孔的护筒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204252131U (zh) * 2014-07-22 2015-04-08 王继忠 一种建筑地基中成孔的护筒装置
CN105178290A (zh) * 2015-08-14 2015-12-23 太原理工大学 带有爆扩装置的钢管桩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99166B2 (ja) * 2009-03-31 2013-05-15 三谷セキサン株式会社 現場造成による基礎杭構造及び基礎杭の構築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12968Y (zh) * 1997-10-13 1999-04-07 李训华 快速打桩器
CN101245598A (zh) * 2007-02-16 2008-08-20 夏传清 复合式沉管灌注桩施工工艺及其沉管桩尖和沉管
CN104060604A (zh) * 2014-05-29 2014-09-24 国鼎(南通)管桩有限公司 一种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方法
CN104074186A (zh) * 2014-07-22 2014-10-01 王继忠 一种建筑地基中成孔的护筒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204252131U (zh) * 2014-07-22 2015-04-08 王继忠 一种建筑地基中成孔的护筒装置
CN105178290A (zh) * 2015-08-14 2015-12-23 太原理工大学 带有爆扩装置的钢管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20720A (zh) 2016-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97842C (zh) 一种底部撞击式钢管混凝土桩及其施工方法
CN101831906B (zh) 一种干式气动凿岩钻孔桩机及其工法
CN105780763A (zh) 中孔振动套管护壁长螺旋钻孔压灌桩的施工方法
CN106013096B (zh) 一种建筑基础施工方法
CN105672307A (zh) 一种扩底组合端承桩基础
CN102383431A (zh) 中掘预应力离心管桩(方桩)沉桩装置及其新型沉桩法
CN103243712A (zh) 一种步履式气动潜孔锤扩大头灌注桩及其快速施工方法
CN207260151U (zh) 一种旋挖钻机起拔灌注桩长护筒的旋拔钻头
CN109853534B (zh) 一种劲芯扩底桩施工方法
CN106120720B (zh) 一种建筑基础施工设备以及施工方法
CN210507399U (zh) 小型夯扩灰土挤密桩成套设备
CN102535452A (zh) 一种新型工程桩
CN201148617Y (zh) 一种包边开口形桩尖
CN205501998U (zh) 一种扩底组合端承桩基础
CN202416309U (zh) 浅海河流混凝土桩柱钢护筒
CN110258504B (zh) 一种利用内置夯锤进行底部夯击的沉管挤密桩施工工艺
CN110206012B (zh) 一种可连接式螺旋板深层强夯装置及施工方法
CN209195263U (zh) 一种伸缩钻头
CN108005079B (zh) 植入式预制桩注浆装置和植入式注浆工艺
CN102758434A (zh) 中掘预应力离心管桩(方桩)沉桩装置及其新型沉桩法
CN206173949U (zh) 一种拼接式无弃土的自旋加强钢桩
CN111119262A (zh) 一种基于可回收注浆管的对既有桩基进行加固的方法及其应用
CN211948380U (zh) 一种建筑基础灌注桩
CN107190739A (zh) 一种组合式抗拔管桩
CN203905025U (zh) 一种异形钢筋混凝土与水泥土分列式基坑支护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Cheng Zhangjianing

Inventor after: Peng Jie

Inventor after: Wang Hong

Inventor after: Chen Kai

Inventor after: Qian Li

Inventor after: Zheng Xin

Inventor after: Yin Hongxing

Inventor after: Xie Kuan

Inventor before: Han Shaopeng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124

Address after: 226019 Jiangsu Province, Nantong City Chongchuan District sik Road No. 9

Applicant after: Nantong University

Applicant after: Liyang ChengJian Group Co., Ltd

Address before: 054000 Xingtai Province, Gao Qiao Road, No. 79, Hebei

Applicant before: Han Shaopen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213

Termination date: 2021070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