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06231A - 野生动物防呛奶奶瓶 - Google Patents

野生动物防呛奶奶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06231A
CN106106231A CN201610739387.1A CN201610739387A CN106106231A CN 106106231 A CN106106231 A CN 106106231A CN 201610739387 A CN201610739387 A CN 201610739387A CN 106106231 A CN106106231 A CN 1061062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le
bending section
feeding bottle
wild animal
pa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73938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106231B (zh
Inventor
桓宗锦
王强
余建秋
陈红卫
敬世敏
孙洪涛
赵波
刘选珍
毛杰
左智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ZOO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ZO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ZOO filed Critical CHENGDU ZOO
Priority to CN20161073938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106231B/zh
Publication of CN1061062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062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1062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062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9/00Sucking apparatus for young stock ; Devices for mixing solid food with liquid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Feeding And Watering For Cattle Raising And Animal Husbandr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野生动物防呛奶奶瓶,属于奶瓶领域,包括瓶体、弯曲部、瓶口部和设置有奶嘴的瓶盖,瓶体设置有开口端,开口端与弯曲部的一端可拆卸连接,弯曲部的另一端与瓶口部可拆卸连接,瓶口部与瓶盖螺纹连接,弯曲部的圆心角范围为75度至90度。该奶瓶结构简单,可防止动物呛奶,利用奶瓶的自身结构,可实现加速对奶瓶内的牛奶进行降温,同时,还能够对奶瓶内的牛奶进行加热。

Description

野生动物防呛奶奶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奶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野生动物防呛奶奶瓶。
背景技术
野生动物在饲养过程中,偶尔会遇到动物母亲不带崽或者动物母亲生病不适宜带崽,不得不进行人工育幼的情况。
野生动物生下来后会比人类活泼,如灵长类、猫科动物、草食动物等,让其躺着饮奶会让其比较紧张和容易呛奶,同时,由于野生动物饮奶量较大,野生动物的数量较多且对饮用奶的温度较敏感,温度过低或者过高均不适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野生动物防呛奶奶瓶,该奶瓶可以避免动物饮奶时出现呛奶的情况,同时,还能够实现对奶瓶内的牛奶进行快速冷却和增温,另外,该奶瓶还能满足多只动物同时饮奶。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野生动物防呛奶奶瓶,包括瓶体、弯曲部、瓶口部和设置有奶嘴的瓶盖,所述瓶体设置有开口端,所述开口端与所述弯曲部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弯曲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瓶口部可拆卸连接,所述瓶口部与所述瓶盖螺纹连接,所述弯曲部的圆心角范围为75度至90度。
可选的,所述瓶体设有通道,所述通道由所述瓶体的一端向所述瓶体的内部延伸,所述通道呈圆柱形,所述通道内可滑动地设置有瓶塞,所述瓶塞与所述通道为过盈配合。
可选的,所述瓶塞设有拉杆,所述拉杆位于所述瓶塞的远离所述弯曲部的一侧,所述拉杆远离所述瓶塞的一端设有拉钩。
可选的,所述通道的两端均设置有环状凸缘,所述瓶塞位于所述通道两端的环状凸缘之间。
可选的,所述瓶体的内表面设有螺旋形的凹槽,所述凹槽呈圆弧形,所述凹槽由所述瓶体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瓶体的另一端。
可选的,所述奶瓶还包括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设置于所述瓶塞,且所述加热装置位于所述瓶塞的靠近所述弯曲部的一侧,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底座和环形导电圈,所述底座与所述瓶塞连接,所述环形导电圈设置于所述底座,所述底座通过导线与外部的电源连接。
可选的,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导电罩,所述导电罩设置于所述环形导电圈,所述导电罩呈圆柱形且内部中空,所述导电罩的远离所述环形导电圈的一端开设有通孔。
可选的,所述弯曲部包括一个入口端和至少两个出口端,所述入口端与所述瓶体的开口端螺纹连接,所述出口端的开口方向朝向所述弯曲部的四周,每个所述出口端分别螺纹连接有一个瓶口部,每个所述瓶口部对应设置有一个所述瓶盖。
可选的,所述奶瓶还包括用于使外界气体单向进入所述瓶体内部的单向进气阀,所述单向进气阀设置于所述瓶塞。
可选的,所述瓶体两端的直径均大于所述瓶体中部的直径。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该奶瓶结构简单,通过设置弯曲部,并且该弯曲部的圆心角范围为75度至90度,从而使得该奶瓶以倒置的形式设置,方便喂养站着的动物,避免动物饮奶时被呛奶,同时,该奶瓶主要包括瓶体、弯曲部、瓶口部和设置有奶嘴的瓶盖,并且各个部分可以拆卸,方便对奶瓶的各个部分进行定期的清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野生动物防呛奶奶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图3为图1的第一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第二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的第三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连接部和瓶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奶嘴和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5中环形导电圈和导电罩的放大示意图;
图9为图8中一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野生动物防呛奶奶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瓶体100;弯曲部110;瓶口部120;瓶盖130;奶嘴140;凹槽150;通道160;瓶塞170;拉杆180;外螺纹190;内螺纹200;拉钩210;环状凸缘220;单向进气阀230;加热装置240;底座241;环形导电圈242;导电罩24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野生动物在饲养过程中,偶尔会遇到动物母亲不带崽或者动物母亲生病不适宜带崽,不得不进行人工育幼的情况。
由于野生动物出生以后较人类更加活泼,如灵长类、猫科动物和草食动物等,让其躺着饮奶会让其比较紧张和容易呛奶,而此类动物一般为站着饮奶,因此常规的奶瓶不适宜于此类动物,同时,由于野生动物饮奶量较大,如遇到动物母亲不带崽或者动物母亲生病不宜带崽的情况,且由于许多动物可能为多胎,此种情况下则需要同时多只动物进行喂养,而动物对饮用奶的温度较为敏感,过高或者过低都不适宜,因此则需要对奶瓶内的牛奶进行快速降温或增温,以便在较短时间内满足对一只或多只动物喂养的需要。
实施例1
参阅图1和图2,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野生动物防呛奶奶瓶,该奶瓶包括瓶体100、弯曲部110、瓶口部120、瓶盖130和奶嘴140。
其中,瓶体100与弯曲部110的一端可拆卸连接,而弯曲部110的另一端与瓶口部120可拆卸连接,其中,可拆卸连接可以为螺纹连接,也可以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连接,即在分别设置环状的凹槽、与该凹槽配合的凸起,通过挤压的方式进行连接;瓶口部120与瓶盖130螺纹连接,奶嘴140则设在瓶盖130上,而弯曲部110的圆心角范围为75度至90度。
参阅图3和图4,瓶体100两端的直径大于瓶体100中部的直径,也即为由瓶体100的一端至另一端,其直径由大变小再由小变大,这样的作用在于以方便握持奶瓶,防止奶瓶相对人的手掌滑动。
为了加强对奶瓶内的牛奶快速降温,本实施例中,在瓶体100内设置有通道160,参阅图2,该通道160由瓶体100的一端向瓶体100靠近弯曲部110的另一端延伸,并且该通道160呈圆柱形,该通道160由圆柱形的环形侧壁形成,而环形侧壁与瓶体100的内壁具有一定的距离,使得环形侧壁与瓶体100的内壁形成一个环形的空间。
具体地,该通道160与瓶体100的内部连通,并在该通道160内设有瓶塞170,瓶塞170用于阻断该通道160沿瓶体100轴向的外部与瓶体100内部的连通,由于通道160呈圆柱形,因此瓶塞170也呈圆柱形,并且,为了避免通道160与瓶塞170之间具有间隙,因此将通道160与瓶塞170设置为过盈配合,这样则可避免瓶体100内部的液体由通道160向瓶体100的外部渗漏。
具体地,参阅图2,瓶塞170可滑动地设置在通道160内,为了便于瓶塞170相对通道160推进或者拉出,在瓶塞170上还设置有拉杆180,其中,拉杆180与瓶塞170固定连接,拉杆180也可以与瓶塞170为一体成型,并且拉杆180位于瓶塞170的远离弯曲部110的一侧。
同时,本实施例中,在拉杆180上还设置有拉钩210,便于工作人员用手指将拉杆180向瓶体100内部推进或者相对瓶体100内部拉出,而拉钩210与拉杆180二者的长度之和则大于通道160的长度,以方便瓶塞170位于瓶体100的最里端时,工作人员的手指仍然可以接触到拉钩210。
需要说明的是,瓶塞170可滑动地设置于通道160内,则瓶塞170可能较容易地滑出通道160的两端,致使瓶体100内部的牛奶溢出,因而,在本实施例中,参阅图2和图5,在通道160的两端设置有环状凸缘220,即在通道160的一端设置一环状凸缘220,在通道160的另一端设置另一环状凸缘220,而瓶塞170即位于两个环状凸缘220之间,这样,瓶塞170则可限制在两个环状凸缘220之间移动,避免瓶塞170滑出通道160的两端,并且由于瓶塞170与通道160为过盈配合,这样就保证了瓶体100内部的牛奶不会溢出。
参阅图2,环状凸缘220的直径大小与通道160的内径一致,其中,相对弯曲部110较远的环状凸缘220的中部开设有孔,用于拉杆180的通过;而相对弯曲部110较近的环状凸缘220的中部也开设有孔,此孔的作用在于:将瓶体100倒置(将图2所示状态的瓶体100倒置),并将瓶塞170由拉杆180相对瓶体100内部向外部拉出时,瓶体100内部的牛奶则可逐渐进入到通道160内,而当瓶塞170到达相对弯曲部110较远的环状凸缘220位置时,此时,该通道160内则可容置有较多的牛奶。
当瓶体100内部的牛奶温度较高时,将瓶体100倒置(将图2所示状态的瓶体100倒置),推动拉杆180,使瓶塞170达到相对弯曲部110较近的环状凸缘220位置,此时,通道160内的牛奶均由瓶塞170挤入瓶体100内,而通道160的环形侧壁与瓶体100的内壁之间则充满牛奶,由于通道160此时与外界接触的面积较大,继而相当于间接地增加瓶体100内的牛奶与外界热交换的面积,因此,可以加速瓶体100内牛奶温度的降低。
当瓶体100内部的牛奶温度适宜时,仍然将瓶体100倒置(将图2所示状态的瓶体100倒置),拉动拉杆180,使瓶塞170达到相对弯曲部110较远的环状凸缘220位置,此时,牛奶由瓶体100的内部逐步进入到通道160并充满通道160,此时的通道160仅有瓶塞170部分与外界进行热交换,相对于瓶塞170位于相对弯曲部110较近的环状凸缘220位置,此时的瓶体100内的牛奶外界进行热交换的面积更小,因而适于保持瓶体100内牛奶的温度。
为加强对瓶体100内的牛奶的降温作用,参阅图2,本实施例中,瓶体100的内表面还开设有螺旋形的凹槽150,且凹槽150呈圆弧形,凹槽150由瓶体100的一端延伸至瓶体100的另一端,也即为凹槽150由相对弯曲部110较远的环状凸缘220位置附近延伸到瓶体100的开口端,凹槽150的作用在于:当瓶体100内的牛奶温度较高时,在通道160与外界热交换面积较大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加强对瓶体100的牛奶进行快速降温,仍然将将瓶体100倒置(将图2所示状态的瓶体100倒置),通过手持瓶体100外壁的中上部,旋转摇动瓶体100,而瓶体100内的牛奶依据螺旋形的凹槽150,将顺势而上,加速瓶体100内上部和下部的牛奶交换,使下部温度较低的牛奶和上部温度较高的牛奶的温度趋于一致,进而加速对瓶体100内牛奶的整体降温速度。
某些情况下,又需要对瓶体100内的牛奶进行加热,而通过将奶瓶置于温水中的加热方式,其加热速度较慢,因此,参阅图2,在本实施例,该奶瓶还设置有加热装置240,其中,该加热装置240设置在瓶塞170上,且该加热装置240位于瓶塞170的靠近弯曲部110的一侧,加热装置240主要包括底座241和环形导电圈242,而底座241与瓶塞170固定连接,环形导电圈242设置于底座241上并与底座241固定连接,另外,加热装置240通过导线连接有插头(图中未示出),以便加热装置240和外部的电源连接,当需要加热时,将带导线的插头与电源连接即可。
另外,为增强加热装置240的加热效果,参阅图8和图9,加热装置240还设置有导电罩243,导电罩243设置在环形导电圈242上,并且导电罩243呈圆柱形且内部为中空状,而在导电罩243的远离环形导电圈242的一端开设有通孔,这样,瓶体100内部的牛奶则可通过此通孔进入到导电罩243内,使用加热装置240时,由于导电罩243增加了与瓶体100内牛奶的接触面积,则可加快加热装置240对牛奶的加热速度。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的环形导电圈242和导电罩243皆为金属材质,具体地,环形导电圈242和导电罩243的材质为铜。
本实施例中,参阅图2,该奶瓶还包括单向进气阀230,该单向进气阀230设置于瓶塞170。
本实施例中,参阅图6和图7,弯曲部110包括一个入口端和一个出口端,在弯曲部110的入口端设置有外螺纹190,在瓶体100的开口端内壁设置有内螺纹200,这样则使弯曲部110的入口端与瓶体100的开口端螺纹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仅仅是以牛奶为例,而奶瓶内也可以盛装水、药液等其他液体,并用于水和药液的冷却或加热。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野生动物防呛奶奶瓶,参阅图10,包括瓶体100、弯曲部110、瓶口部120、瓶盖130和奶嘴140,其中,瓶体100与弯曲部110的一端连接,弯曲部110的另一端与瓶口部120连接,瓶口部120则与具有奶嘴140的瓶盖130连接。
其中,参阅图10,弯曲部110包括一个入口端和至少两个出口端,入口端与出口端为螺纹连接,而出口端的开口方向朝向弯曲部110的四周,每个出口端分别螺纹连接有一个瓶口部120,而每个瓶口部120对应设置有一个瓶盖130,即该奶瓶设置有多个奶嘴140,且多个奶嘴140分布在弯曲部110的四周,以便该奶瓶对多只动物同时进行喂养。
当弯曲部110的出口端为两个时,即相当于该奶瓶具有两个奶嘴140,两个奶嘴140最好相对对称设置,而当弯曲部110的出口端为三个时,即相当于该奶瓶具有三个奶嘴140,三个奶嘴140则分布在弯曲部110的四周。
本实施例中,参阅图10,瓶体100内设置有通道160和螺旋形的凹槽150,通道160内设置有瓶塞170和环状凸缘220,瓶塞170上设置有拉杆180和拉钩210,且瓶塞170上也设置有加热装置240,以上结构均与实施例1部分的结构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综上可知,本发明提供的野生动物防呛奶奶瓶一方面可避免动物饮奶时出现呛奶的情况,另一方面,该奶瓶通过在瓶体100内设置的通道160,通过变换瓶塞170的位置,使瓶体100内的牛奶与外界进行热交换的面积变大或者变小,以加强对奶瓶内的牛奶进行降温或者保持其温度,同时,该奶瓶内还设置有加热装置240,该加热装置240包括环形导电圈242和导电罩243,可以实现对奶瓶内的牛奶进行快速加热,且该奶瓶还设置能设置多个奶嘴140,可以用于对多只动物同时进行喂养。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野生动物防呛奶奶瓶,其特征在于,包括瓶体、弯曲部、瓶口部和设置有奶嘴的瓶盖,所述瓶体设置有开口端,所述开口端与所述弯曲部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弯曲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瓶口部可拆卸连接,所述瓶口部与所述瓶盖螺纹连接,所述弯曲部的圆心角范围为75度至90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生动物防呛奶奶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设有通道,所述通道由所述瓶体的一端向所述瓶体的内部延伸,所述通道呈圆柱形,所述通道内可滑动地设置有瓶塞,所述瓶塞与所述通道为过盈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野生动物防呛奶奶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塞设有拉杆,所述拉杆位于所述瓶塞的远离所述弯曲部的一侧,所述拉杆远离所述瓶塞的一端设有拉钩。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野生动物防呛奶奶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的两端均设置有环状凸缘,所述瓶塞位于所述通道两端的环状凸缘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生动物防呛奶奶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的内表面设有螺旋形的凹槽,所述凹槽呈圆弧形,所述凹槽由所述瓶体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瓶体的另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野生动物防呛奶奶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奶瓶还包括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设置于所述瓶塞,且所述加热装置位于所述瓶塞的靠近所述弯曲部的一侧,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底座和环形导电圈,所述底座与所述瓶塞连接,所述环形导电圈设置于所述底座,所述底座通过导线与外部的电源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野生动物防呛奶奶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导电罩,所述导电罩设置于所述环形导电圈,所述导电罩呈圆柱形且内部中空,所述导电罩的远离所述环形导电圈的一端开设有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生动物防呛奶奶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部包括一个入口端和至少两个出口端,所述入口端与所述瓶体的开口端螺纹连接,所述出口端的开口方向朝向所述弯曲部的四周,每个所述出口端分别螺纹连接有一个瓶口部,每个所述瓶口部对应设置有一个所述瓶盖。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野生动物防呛奶奶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奶瓶还包括用于使外界气体单向进入所述瓶体内部的单向进气阀,所述单向进气阀设置于所述瓶塞。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生动物防呛奶奶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两端的直径均大于所述瓶体中部的直径。
CN201610739387.1A 2016-08-26 2016-08-26 野生动物防呛奶奶瓶 Active CN1061062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39387.1A CN106106231B (zh) 2016-08-26 2016-08-26 野生动物防呛奶奶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39387.1A CN106106231B (zh) 2016-08-26 2016-08-26 野生动物防呛奶奶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06231A true CN106106231A (zh) 2016-11-16
CN106106231B CN106106231B (zh) 2022-04-29

Family

ID=572754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739387.1A Active CN106106231B (zh) 2016-08-26 2016-08-26 野生动物防呛奶奶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10623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20866A (zh) * 2018-10-30 2019-01-18 南安市泰谷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仿生式含咬出奶的多只宠物同时喂奶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21329A (zh) * 1996-06-11 1999-06-30 卡斯帕尔·特格比耶格 奶瓶
US20070012254A1 (en) * 2005-07-12 2007-01-18 Peg Clark Small animal feeding station
CN200998428Y (zh) * 2005-07-29 2008-01-02 王凌海 新型结构奶瓶
CN201558323U (zh) * 2009-12-06 2010-08-25 李国涛 一种待冲保温奶瓶
CN202168399U (zh) * 2011-07-20 2012-03-21 东北农业大学 犊牛哺乳瓶
CN203087193U (zh) * 2013-01-25 2013-07-31 朱文渊 一种畜用喂奶器
US20140261204A1 (en) * 2013-03-15 2014-09-18 Evanjelina Cruz Pet Feeder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21329A (zh) * 1996-06-11 1999-06-30 卡斯帕尔·特格比耶格 奶瓶
US20070012254A1 (en) * 2005-07-12 2007-01-18 Peg Clark Small animal feeding station
CN200998428Y (zh) * 2005-07-29 2008-01-02 王凌海 新型结构奶瓶
CN201558323U (zh) * 2009-12-06 2010-08-25 李国涛 一种待冲保温奶瓶
CN202168399U (zh) * 2011-07-20 2012-03-21 东北农业大学 犊牛哺乳瓶
CN203087193U (zh) * 2013-01-25 2013-07-31 朱文渊 一种畜用喂奶器
US20140261204A1 (en) * 2013-03-15 2014-09-18 Evanjelina Cruz Pet Feeder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20866A (zh) * 2018-10-30 2019-01-18 南安市泰谷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仿生式含咬出奶的多只宠物同时喂奶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06231B (zh) 2022-04-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06231A (zh) 野生动物防呛奶奶瓶
CN205698561U (zh) 保温奶瓶
CN205993350U (zh) 野生动物防呛奶奶瓶
CN208448168U (zh) 一种防摔婴儿奶瓶
CN105231819B (zh) 一种便携式加热装置
CN202236403U (zh) 一种多功能奶瓶
CN205922506U (zh) 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连通组合式鱼缸
CN209437693U (zh) 一种基于内科静养用喂食装置
CN202981412U (zh) 即饮饮品调温器
CN201375678Y (zh) 精神病患者鼻饲袋保温器
CN201361258Y (zh) 一种奶瓶吸头
CN209186237U (zh) 一种盖被
CN207006520U (zh) 电磁淋浴加热器
CN203428237U (zh) 鼻饲流质饮食保温袋
CN209713709U (zh) 一种新型流食喂饲器
CN210114676U (zh) 一种老年卧床患者护理用流食喂食装置
CN218899810U (zh) 一种开口器及灌药装置
CN203107531U (zh) 一种重病患者分体式洗头用具
CN203954221U (zh) 儿科护理用奶瓶
CN210331162U (zh) 一种多功能的奶瓶
CN211781924U (zh) 一种电热水器加热结构
CN213788917U (zh) 一种鼻饲器
CN205411835U (zh) 一种多功能门诊用输液装置
CN201168218Y (zh) 分体式调温奶瓶
CN208492720U (zh) 一种医疗重症监护用鼻饲喂药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