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05725B - 一种土壤分层种植西红柿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土壤分层种植西红柿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05725B
CN106105725B CN201610565884.4A CN201610565884A CN106105725B CN 106105725 B CN106105725 B CN 106105725B CN 201610565884 A CN201610565884 A CN 201610565884A CN 106105725 B CN106105725 B CN 1061057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soil
plantation
parts
tomat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56588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105725A (zh
Inventor
张文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Huowanghuo Brand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chang Dachuandian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chang Dachuandian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chang Dachuandian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56588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105725B/zh
Publication of CN1061057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057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1057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057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Fertilizers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种植领域,具体为一种土壤分层种植西红柿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准备进行种植的土壤进行分层处理:从深到浅依次设置硬质层、蓄水层、储肥层、第一透气层、种植层以及第二透气层;将西红柿幼苗种于种植层中部;铺设第二透气层,并进行饱和灌溉,其通过对土壤的分层管理,实现土地保水保肥的功能,有效避免了对土壤的污染。

Description

一种土壤分层种植西红柿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种植领域,具体为一种土壤分层种植西红柿的方法。
技术背景
西红柿是生活中经常食用的果实,其营养丰富,每100克鲜果含水分94克左右、碳水化合物2.5~3.8克、蛋白质0.6~1.2克、维生素C20~30毫克,以及胡萝卜素、矿物盐、有机酸等;且风味特殊,具有减肥瘦身、消除疲劳、增进食欲、提高对蛋白质的消化、减少胃胀食积等功效,深受人们的喜爱。另外,西红柿的根系发达,分布广而深,发根力很强,茎部也易生不定根,移栽容易,亦可行扦插繁殖。因此,其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广泛的种植。
但现有技术中在种植过程中为了满足高产量的目的,种植人员会施用大量的化肥来增产,这样虽然保证了当季种植物的产量与抗病害能力,但其所造成的水资源的浪费以及对土地的污染特别严重,不利于下季种植也不理种植物的连续种植。
争对这个问题现已有一些技术手段:如中国专利CN105367204A“一种保水缓释肥料”,其各组分的重量份数比为:磷、钾化肥原料50-60,风化煤腐殖酸类胶结键合材料20-30,包膜材料5-10,保水剂5-10,所述的氮、磷、钾化肥原料,氮为尿素,磷为磷酸一铵或磷酸镁,钾为氯化钾,所述的包膜材料为水微溶性无机营养包膜材料,所述保水剂为淀粉系保水剂或聚合物保水剂,其作用在于有效控制肥料的释放过程。但其制造成本较高,制造过程中存在的隐形污染也是容易被忽略的;同时其在遇雨天时也无法保证肥料的释放量,很容易造成雨天时肥料过塑释放造成的烧苗情况。现有技术中也有另外一种个技术方案,如中国专利CN104396672A“一种果园土壤分层管理节水节肥养根壮树技术方法”,其是结合苹果根系功能特性采取表层覆盖、中层微补、下层贮水,建立局部稳定、适宜根系生长的优良环境,实现节水、节肥和保叶、养根壮树的目标。这种方法的主要目的在于控制种植层的水分,但在植物成长过程中需要按时补充肥料,增加劳动成本。
如果按照常规技术手段将上述两种技术手段结合,即将缓释肥料与这种土壤分层管理进行简单的结合,虽然能同时实现部分植被的保水与自动补肥的功能,但这种方法极易造成地表水倍肥料污染的情况。
而现在没有一种很好的技术手段能有效的将保水与满足植被所需肥料两者同时结合,进而减少人工成本也降低对自然环境的污染。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土壤分层种植西红柿的方法,其通过对土壤的分层管理,实现土地保水保肥的功能,有效避免了对土壤的污染。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取的具体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土壤分层种植西红柿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准备进行种植的土壤进行分层处理:从深到浅依次设置硬质层、蓄水层、储肥层、第一透气层、种植层以及第二透气层,并且在种植西红柿幼苗前完成硬质层、蓄水层、储肥层、第一透气层以及种植层的建设;其中,硬质层主要为硬质土壤层;蓄水层为塘泥与秸秆颗粒按体积比3:1铺设而成,厚度为4-10cm;储肥层为缓释肥料、农家肥与秸秆粉末按质量比为1:(2-3):5的混合物铺设而成,厚度为5-10cm;第一透气层为秸秆与膨润土按质量比(3-6):1的混合物铺设而成,厚度为5-10cm;种植层为松软土壤层,厚度为30-40cm;第二透气层为椰砖土层,厚度为6-12cm;B、将西红柿幼苗按照株距0.5-0.8m、行距0.5-0.8m种于种植层中,并沿着西红柿幼苗的根部铺设第二透气层,最后进行一次饱和灌溉。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的技术方案,西红柿幼苗是采用扦插的方式培育的,包括如下步骤:采用草炭土、水稻土、沼渣、椰砖土与水的混合物建立培育苗床,其中草炭土10-20重量份、水稻土15-18重量份、沼渣8-19重量份、椰砖土10-18重量份、水20-25重量份;选取健康的西红柿母体进行截枝,并将截枝的切口采用消毒液消毒;将完成消毒的截枝在苗床上进行扦插,待截枝的根系长出后,逐颗取出发根的截枝,其中,发根的截枝即为西红柿幼苗。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的技术方案,第二次种植时,先将初次种植的植株与第二透气层全部清除,对种植层施加一次农家肥、化肥与水按质量比6:1:20的混合物,进行饱和灌溉,在1-3天后进行第二次植株的种植。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的技术方案,对种植西红柿区域的土壤每隔1.2-1.4米开设一条沟渠。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沟渠的底部与硬质层的表面平齐。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的技术方案,松软土壤为椰砖土与水稻土按体积比(3-5):2的混合物。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的技术方案,缓释肥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物质:菌肥20-30份,固体农家肥10-15份,β-环糊精1-3份,磷肥2-4份。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的技术方案,缓释肥料采用纤维系渗透膜包覆。
有益效果
在土壤的设置时,从深到浅依次设置硬质层、蓄水层、储肥层、第一透气层、种植层以及第二透气层,硬质层的作用在于避免蓄水层中的水过快的通过地下渗漏深入地下;将储肥层设置于蓄水层上方,并在畜肥层的上方设置透气层,使得在雨水过量的时候,雨水不会直接将储肥层的肥料带入至种植层,进而灼伤植株;而在种植层的上面设置第二透气层主要目的在于防止种植层水分蒸发过快,造成植株干枯,而种植层下方设置第一透气层另一个目的在于在种植层过干的时候,种植层的根系会自然生长到第一透气层获得水分,而不会直接生长到储肥层造成植株灼烧,保持了植株的生长。而在植株需要肥料的时候,只需浇水就可实现储肥层的肥料成分上升至种植层,满足了植株生长需求,并且避免了植株过烧,有效降低植株生长过程中的用肥量与用水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和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定义,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实施例1
一种土壤分层种植西红柿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准备进行种植的土壤进行分层处理:从深到浅依次设置硬质层、蓄水层、储肥层、第一透气层、种植层以及第二透气层,并且在种植西红柿幼苗前完成硬质层、蓄水层、储肥层、第一透气层以及种植层的建设;其中,硬质层主要为硬质土壤层;蓄水层为塘泥与秸秆颗粒按体积比3:1铺设而成,厚度为4cm;储肥层为缓释肥料、农家肥与秸秆粉末按质量比为1:2:5的混合物铺设而成,厚度为5cm;第一透气层为秸秆与膨润土按质量比3:1的混合物铺设而成,厚度为5cm;种植层为松软土壤层,厚度为30cm,其中,松软土壤为椰砖土与水稻土按体积比3:2的混合物;第二透气层为椰砖土层,厚度为6cm;B、将西红柿幼苗按照株距0.5m、行距0.5m种于种植层中,并沿着西红柿幼苗的根部铺设第二透气层,最后进行一次饱和灌溉。
其中,西红柿幼苗是采用扦插的方式培育的,包括如下步骤:采用草炭土、水稻土、沼渣、椰砖土与水的混合物建立培育苗床,其中草炭土10重量份、水稻土15重量份、沼渣8重量份、椰砖土10重量份、水20重量份;选取健康的西红柿母体进行截枝,并将截枝的切口采用消毒液消毒;将完成消毒的截枝在苗床上进行扦插,待截枝的根系长出后,逐颗取出发根的截枝,其中,发根的截枝即为西红柿幼苗。
缓释肥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物质:菌肥20份,固体农家肥10份,β-环糊精1份,磷肥2份;缓释肥料采用纤维系渗透膜包覆。
进一步的有,第二次种植时,先将初次种植的植株与第二透气层全部清除,对种植层施加一次农家肥、化肥与水按质量比6:1:20的混合物,进行饱和灌溉,在1-3天后进行第二次植株的种植。
为了使得饱和灌溉时累积于储肥层区域的肥料不会被蓄水层中的水带走流失,对种植西红柿区域的土壤每隔1.2米开设一条沟渠,沟渠用于减缓饱和灌溉时,水流对储肥层肥料的溶解。进一步的有沟渠的底部与硬质层的表面平齐。
实施效果
西红柿种植土壤中径流量减少了60%,径流液中的氮、磷、钾元素,分别相对减排70%,60%和65%;经济效益增加30.2%;产量提高30%。
实施例2
一种土壤分层种植西红柿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准备进行种植的土壤进行分层处理:从深到浅依次设置硬质层、蓄水层、储肥层、第一透气层、种植层以及第二透气层,并且在种植西红柿幼苗前完成硬质层、蓄水层、储肥层、第一透气层以及种植层的建设;其中,硬质层主要为硬质土壤层;蓄水层为塘泥与秸秆颗粒按体积比3:1铺设而成,厚度为10cm;储肥层为缓释肥料、农家肥与秸秆粉末按质量比为1:3:5的混合物铺设而成,厚度为10cm;第一透气层为秸秆与膨润土按质量比6:1的混合物铺设而成,厚度为10cm;种植层为松软土壤层,厚度为40cm,其中,松软土壤为椰砖土与水稻土按体积比5:2的混合物;第二透气层为椰砖土层,厚度为12cm;B、将西红柿幼苗按照株距0.8m、行距0.8m种于种植层中,并沿着西红柿幼苗的根部铺设第二透气层,最后进行一次饱和灌溉。
其中,西红柿幼苗是采用扦插的方式培育的,包括如下步骤:采用草炭土、水稻土、沼渣、椰砖土与水的混合物建立培育苗床,其中草炭土20重量份、水稻土18重量份、沼渣19重量份、椰砖土18重量份、水25重量份;选取健康的西红柿母体进行截枝,并将截枝的切口采用消毒液消毒;将完成消毒的截枝在苗床上进行扦插,待截枝的根系长出后,逐颗取出发根的截枝,其中,发根的截枝即为西红柿幼苗。
缓释肥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物质:菌肥30份,固体农家肥15份,β-环糊精3份,磷肥4份;缓释肥料采用纤维系渗透膜包覆。
进一步的有,第二次种植时,先将初次种植的植株与第二透气层全部清除,对种植层施加一次农家肥、化肥与水按质量比6:1:20的混合物,进行饱和灌溉,在1-3天后进行第二次植株的种植。
为了使得饱和灌溉时累积于储肥层区域的肥料不会被蓄水层中的水带走流失,对种植西红柿区域的土壤每隔1.4米开设一条沟渠,沟渠用于减缓饱和灌溉时,水流对储肥层肥料的溶解。进一步的有沟渠的底部与硬质层的表面平齐。
实施效果
西红柿种植土壤中径流量减少了61%,径流液中的氮、磷、钾元素,分别相对减排69%,63%和64%;经济效益增加31%;产量提高31%。
实施例3
一种土壤分层种植西红柿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准备进行种植的土壤进行分层处理:从深到浅依次设置硬质层、蓄水层、储肥层、第一透气层、种植层以及第二透气层,并且在种植西红柿幼苗前完成硬质层、蓄水层、储肥层、第一透气层以及种植层的建设;其中,硬质层主要为硬质土壤层;蓄水层为塘泥与秸秆颗粒按体积比3:1铺设而成,厚度为6cm;储肥层为缓释肥料、农家肥与秸秆粉末按质量比为1:2.5:5的混合物铺设而成,厚度为7cm;第一透气层为秸秆与膨润土按质量比4:1的混合物铺设而成,厚度为8cm;种植层为松软土壤层,厚度为35cm,其中,松软土壤为椰砖土与水稻土按体积比4:2的混合物;第二透气层为椰砖土层,厚度为9cm;B、将西红柿幼苗按照株距0.7m、行距0.6m种于种植层中,并沿着西红柿幼苗的根部铺设第二透气层,最后进行一次饱和灌溉。
其中,西红柿幼苗是采用扦插的方式培育的,包括如下步骤:采用草炭土、水稻土、沼渣、椰砖土与水的混合物建立培育苗床,其中草炭土16重量份、水稻土16重量份、沼渣14重量份、椰砖土15重量份、水23重量份;选取健康的西红柿母体进行截枝,并将截枝的切口采用消毒液消毒;将完成消毒的截枝在苗床上进行扦插,待截枝的根系长出后,逐颗取出发根的截枝,其中,发根的截枝即为西红柿幼苗。
缓释肥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物质:菌肥25份,固体农家肥12份,β-环糊精2份,磷肥3份;缓释肥料采用纤维系渗透膜包覆。
进一步的有,第二次种植时,先将初次种植的植株与第二透气层全部清除,对种植层施加一次农家肥、化肥与水按质量比6:1:20的混合物,进行饱和灌溉,在1-3天后进行第二次植株的种植。
为了使得饱和灌溉时累积于储肥层区域的肥料不会被蓄水层中的水带走流失,对种植西红柿区域的土壤每隔1.3米开设一条沟渠,沟渠用于减缓饱和灌溉时,水流对储肥层肥料的溶解。进一步的有沟渠的底部与硬质层的表面平齐。
实施效果
西红柿种植土壤中径流量减少了64%,径流液中的氮、磷、钾元素,分别相对减排72%,61%和60%;经济效益增加32%;产量提高33%。
实施例4
一种土壤分层种植西红柿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准备进行种植的土壤进行分层处理:从深到浅依次设置硬质层、蓄水层、储肥层、第一透气层、种植层以及第二透气层,并且在种植西红柿幼苗前完成硬质层、蓄水层、储肥层、第一透气层以及种植层的建设;其中,硬质层主要为硬质土壤层;蓄水层为塘泥与秸秆颗粒按体积比3:1铺设而成,厚度为8cm;储肥层为缓释肥料、农家肥与秸秆粉末按质量比为1:2:5的混合物铺设而成,厚度为6cm;第一透气层为秸秆与膨润土按质量比4:1的混合物铺设而成,厚度为8cm;种植层为松软土壤层,厚度为34cm,其中,松软土壤为椰砖土与水稻土按体积比3:2的混合物;第二透气层为椰砖土层,厚度为10cm;B、将西红柿幼苗按照株距0.6m、行距0.7m种于种植层中,并沿着西红柿幼苗的根部铺设第二透气层,最后进行一次饱和灌溉。
其中,西红柿幼苗是采用扦插的方式培育的,包括如下步骤:采用草炭土、水稻土、沼渣、椰砖土与水的混合物建立培育苗床,其中草炭土14重量份、水稻土16重量份、沼渣12重量份、椰砖土11重量份、水23重量份;选取健康的西红柿母体进行截枝,并将截枝的切口采用消毒液消毒;将完成消毒的截枝在苗床上进行扦插,待截枝的根系长出后,逐颗取出发根的截枝,其中,发根的截枝即为西红柿幼苗。
缓释肥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物质:菌肥23份,固体农家肥12份,β-环糊精2份,磷肥4份;缓释肥料采用纤维系渗透膜包覆。
进一步的有,第二次种植时,先将初次种植的植株与第二透气层全部清除,对种植层施加一次农家肥、化肥与水按质量比6:1:20的混合物,进行饱和灌溉,在1-3天后进行第二次植株的种植。
为了使得饱和灌溉时累积于储肥层区域的肥料不会被蓄水层中的水带走流失,对种植西红柿区域的土壤每隔1.2米开设一条沟渠,沟渠用于减缓饱和灌溉时,水流对储肥层肥料的溶解。进一步的有沟渠的底部与硬质层的表面平齐。
实施效果
西红柿种植土壤中径流量减少了65%,径流液中的氮、磷、钾元素,分别相对减排65%,55%和66%;经济效益增加29%;产量提高29%。
实施例5
一种土壤分层种植西红柿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准备进行种植的土壤进行分层处理:从深到浅依次设置硬质层、蓄水层、储肥层、第一透气层、种植层以及第二透气层,并且在种植西红柿幼苗前完成硬质层、蓄水层、储肥层、第一透气层以及种植层的建设;其中,硬质层主要为硬质土壤层;蓄水层为塘泥与秸秆颗粒按体积比3:1铺设而成,厚度为5cm;储肥层为缓释肥料、农家肥与秸秆粉末按质量比为1:2:5的混合物铺设而成,厚度为9cm;第一透气层为秸秆与膨润土按质量比3:1的混合物铺设而成,厚度为9cm;种植层为松软土壤层,厚度为38cm,其中,松软土壤为椰砖土与水稻土按体积比4:2的混合物;第二透气层为椰砖土层,厚度为7cm;B、将西红柿幼苗按照株距0.6m、行距0.7m种于种植层中,并沿着西红柿幼苗的根部铺设第二透气层,最后进行一次饱和灌溉。
其中,西红柿幼苗是采用扦插的方式培育的,包括如下步骤:采用草炭土、水稻土、沼渣、椰砖土与水的混合物建立培育苗床,其中草炭土19重量份、水稻土17重量份、沼渣10重量份、椰砖土11重量份、水21重量份;选取健康的西红柿母体进行截枝,并将截枝的切口采用消毒液消毒;将完成消毒的截枝在苗床上进行扦插,待截枝的根系长出后,逐颗取出发根的截枝,其中,发根的截枝即为西红柿幼苗。
缓释肥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物质:菌肥24份,固体农家肥12份,β-环糊精1份,磷肥4份;缓释肥料采用纤维系渗透膜包覆。
进一步的有,第二次种植时,先将初次种植的植株与第二透气层全部清除,对种植层施加一次农家肥、化肥与水按质量比6:1:20的混合物,进行饱和灌溉,在1-3天后进行第二次植株的种植。
为了使得饱和灌溉时累积于储肥层区域的肥料不会被蓄水层中的水带走流失,对种植西红柿区域的土壤每隔1.2米开设一条沟渠,沟渠用于减缓饱和灌溉时,水流对储肥层肥料的溶解。进一步的有沟渠的底部与硬质层的表面平齐。
实施效果
西红柿种植土壤中径流量减少了61%,径流液中的氮、磷、钾元素,分别相对减排68%,60%和65%;经济效益增加30%;产量提高30%。
实施例6
一种土壤分层种植西红柿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准备进行种植的土壤进行分层处理:从深到浅依次设置硬质层、储肥层、第一透气层、种植层、第二透气层,并且在种植西红柿幼苗前完成硬质层、储肥层、第一透气层、种植层的建设;其中,硬质层主要为硬质土壤层;储肥层为缓释肥料、农家肥与秸秆粉末按质量比为1:2:5的混合物铺设而成,厚度为5cm;第一透气层为秸秆与膨润土按质量比3:1的混合物铺设而成,厚度为5cm;种植层为松软土壤层,厚度为30cm,其中,松软土壤为椰砖土与水稻土按体积比3:2的混合物;第二透气层为椰砖土层,厚度为6cm;B、将西红柿幼苗按照株距0.5m、行距0.5m种于种植层中,并沿着西红柿幼苗的根部铺设第二透气层,最后进行一次饱和灌溉。
其中,西红柿幼苗是采用扦插的方式培育的,包括如下步骤:采用草炭土、水稻土、沼渣、椰砖土与水的混合物建立培育苗床,其中草炭土10重量份、水稻土15重量份、沼渣8重量份、椰砖土10重量份、水20重量份;选取健康的西红柿母体进行截枝,并将截枝的切口采用消毒液消毒;将完成消毒的截枝在苗床上进行扦插,待截枝的根系长出后,逐颗取出发根的截枝,其中,发根的截枝即为西红柿幼苗。
缓释肥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物质:菌肥20份,固体农家肥10份,β-环糊精1份,磷肥2份;缓释肥料采用纤维系渗透膜包覆。
进一步的有,第二次种植时,先将初次种植的植株与第二透气层全部清除,对种植层施加一次农家肥、化肥与水按质量比6:1:20的混合物,进行饱和灌溉,在1-3天后进行第二次植株的种植。
实施效果
西红柿种植土壤中径流量减少了30%,径流液中的氮、磷、钾元素,分别相对减排20%,40%和25%;经济效益增加10.2%;产量提高10%。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土壤分层种植西红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将准备进行种植的土壤进行分层处理:从深到浅依次设置硬质层、蓄水层、储肥层、第一透气层、种植层以及第二透气层,并且在种植西红柿幼苗前完成硬质层、蓄水层、储肥层、第一透气层以及种植层的建设;其中,硬质层主要为硬质土壤层;蓄水层为塘泥与秸秆颗粒按体积比3:1铺设而成,厚度为4-10cm;储肥层为缓释肥料、农家肥与秸秆粉末按质量比为1:(2-3):5的混合物铺设而成,厚度为5-10cm;第一透气层为秸秆与膨润土按质量比(3-6):1的混合物铺设而成,厚度为5-10cm;种植层为松软土壤层,厚度为30-40cm;第二透气层为椰砖土层,厚度为6-12cm;B、将西红柿幼苗按照株距0.5-0.8m、行距0.5-0.8m种于种植层中,并沿着西红柿幼苗的根部铺设第二透气层,最后进行一次饱和灌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分层种植西红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西红柿幼苗是采用扦插的方式培育的,包括如下步骤:采用草炭土、水稻土、沼渣、椰砖土与水的混合物建立培育苗床,其中草炭土10-20重量份、水稻土15-18重量份、沼渣8-19重量份、椰砖土10-18重量份、水20-25重量份;选取健康的西红柿母体进行截枝,并将截枝的切口采用消毒液消毒;将完成消毒的截枝在苗床上进行扦插,待截枝的根系长出后,逐颗取出发根的截枝,其中,发根的截枝即为西红柿幼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分层种植西红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次种植时,先将初次种植的植株与第二透气层全部清除,对种植层施加一次农家肥、化肥与水按质量比6:1:20的混合物,进行饱和灌溉,在1-3天后进行第二次植株的种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分层种植西红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种植西红柿区域的土壤每隔1.2-1.4米开设一条沟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土壤分层种植西红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沟渠的底部与硬质层的表面平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分层种植西红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松软土壤为椰砖土与水稻土按体积比(3-5):2的混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分层种植西红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缓释肥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物质:菌肥20-30份,固体农家肥10-15份,β-环糊精1-3份,磷肥2-4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土壤分层种植西红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缓释肥料采用纤维系渗透膜包覆。
CN201610565884.4A 2016-07-19 2016-07-19 一种土壤分层种植西红柿的方法 Active CN1061057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65884.4A CN106105725B (zh) 2016-07-19 2016-07-19 一种土壤分层种植西红柿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65884.4A CN106105725B (zh) 2016-07-19 2016-07-19 一种土壤分层种植西红柿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05725A CN106105725A (zh) 2016-11-16
CN106105725B true CN106105725B (zh) 2019-05-28

Family

ID=572836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65884.4A Active CN106105725B (zh) 2016-07-19 2016-07-19 一种土壤分层种植西红柿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10572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64354A (zh) * 2020-02-24 2020-06-12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一种农业精准浇灌系统及方法
CN111248061B (zh) * 2020-02-24 2021-11-02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一种循环可调节式农作物用水灌溉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03657A (zh) * 2012-06-27 2014-01-15 易良娟 番茄侧枝扦插育苗方法
CN103583203A (zh) * 2013-10-22 2014-02-19 重庆市才诗科技发展中心 有机土壤西红柿农场
CN104396672A (zh) * 2014-11-27 2015-03-11 山东农业大学 果园土壤分层管理节水节肥养根壮树技术方法
CN105612990A (zh) * 2015-12-29 2016-06-01 安徽有机良庄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小西红柿日光温室绿色种植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03657A (zh) * 2012-06-27 2014-01-15 易良娟 番茄侧枝扦插育苗方法
CN103583203A (zh) * 2013-10-22 2014-02-19 重庆市才诗科技发展中心 有机土壤西红柿农场
CN104396672A (zh) * 2014-11-27 2015-03-11 山东农业大学 果园土壤分层管理节水节肥养根壮树技术方法
CN105612990A (zh) * 2015-12-29 2016-06-01 安徽有机良庄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小西红柿日光温室绿色种植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椰糠复合基质对设施大棚番茄栽培的影响;郑冬梅等;《亚热带农业研究》;20151130;第11卷(第4期);第236-240页
番茄扦插育苗技术;陶玉祥等;《种子科技》;20121231(第11期);第31-33页
营养基质和栽培槽对番茄生长的影响研究;曹桂凤等;《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00731;第33卷(第04期);第149-152页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05725A (zh) 2016-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50914B (zh) 设施嫁接枣苗早春移植保苗方法
CN103975817A (zh) 无花果树的高产种植方法
CN103141254B (zh) 一种sh系苹果矮化砧木无性繁殖的方法
CN102919033B (zh) 麻核桃嫩枝扦插生根的方法
CN103404347A (zh) 一种芋头的栽培方法
CN103283453A (zh) 一种金森女贞的规模化扦插繁殖方法
CN102805022A (zh) 一种提高常绿树种裸根幼苗造林成活率的前处理技术
CN105325147A (zh) 一种黑枸杞的栽培种植方法
CN104025893A (zh) 紫薇老枝扦插繁殖方法
CN104170695A (zh) 无花果树的高产种植方法
CN103283455A (zh) 一种白茶的栽种方法
CN103749105A (zh) 甘蓝露地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CN103947531A (zh) 一种曼地亚红豆杉水培盆景制作方法
CN105918053A (zh) 一种柿子快速成园方法
CN102870566A (zh) 桑苗整株水平种植建园方法
CN104770173B (zh) 促进甘蔗组培苗早发分蘖的高效育苗方法
CN104082109B (zh) 一种苗木的容器培育方法
CN104885842A (zh) 一种欧洲红豆杉扦插繁育的方法
CN104365359A (zh) 一种茶树的种植方法
CN102405837A (zh) 甘蔗组培苗小拱棚大田移栽方法
CN113796257A (zh) 一种闽楠大苗移栽的种植方法
CN107047215B (zh) 一种提高杜梨苗木移栽成活率的方法
CN106105725B (zh) 一种土壤分层种植西红柿的方法
CN103081703A (zh) 一种四倍体刺槐组培苗瓶外扦插生根方法
CN104756713A (zh) 一种北美红枫扦插快速繁殖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507

Address after: 312599 No. 35 Shizhuwan Village, Qixing Street, Xinchang County, Shao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XINCHANG DACHUANFAN BIO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51100 Oasis District, Putian Xiuyu District, Fujian Province, 21

Applicant before: PUTIAN XIUYU DISTRICT QUNTAO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226

Address after: 666108 No.14, manlina village committee, Menghan Town, Jinghong City, Xishuangbanna Dai Autonomous Prefecture, Yun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Xishuangbanna xinjuhuo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312599 No. 35 Shizhuwan Village, Qixing Street, Xinchang County, Shao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XINCHANG DACHUANFAN BIO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703

Address after: 510000 Room 201, No.106, South Sanxiang, Tanwei, Liwan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Huaren cross border trade Co.,Ltd.

Address before: 666108 No.14, manlina village committee, Menghan Town, Jinghong City, Xishuangbanna Dai Autonomous Prefecture, Yun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Xishuangbanna xinjuhuo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0000 Room 201, No. 106, nansanxiang, Tanwei, Liwan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Huowanghuo Brand Manage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000 Room 201, No. 106, nansanxiang, Tanwei, Liwan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Huaren cross border trad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