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00623A - 一种并联型电子开关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并联型电子开关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00623A
CN106100623A CN201610609583.7A CN201610609583A CN106100623A CN 106100623 A CN106100623 A CN 106100623A CN 201610609583 A CN201610609583 A CN 201610609583A CN 106100623 A CN106100623 A CN 1061006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lay
circuit
load
parallel
electronic switc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60958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素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Liwe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Liw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Liwe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Liw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60958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100623A/zh
Publication of CN1061006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006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17/00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 H03K17/51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nents used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17/00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 H03K17/51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nents used
    • H03K17/56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nents used by the use, as active element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 H03K17/72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nents used by the use, as active element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more than two PN junctions; having more than three electrodes; having more than one electrode connected to the same conductivity region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17/00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 H03K17/51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nents used
    • H03K2017/515Mechanical switches; Electronic switches controlling mechanical switches, e.g. relais

Landscapes

  • Rectifi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并联型电子开关电路,设置有交流负载RL、继电器及直流电源电路,且交流负载RL与直流电源电路相并联,直流电源电路的输出端与继电器的线圈端KB相并联,继电器的控制端K1与交流负载RL串联,所述继电器连接控制交流负载RL;将集合电子开关、直流电源供电的直流电源电路与交流负载电路相并联,并通过直流电源电路进行继电器的控制,从而进一步的控制交流负载的供电通断,利用小电流进行大电流的控制方式,避免触电危险的情况发生。

Description

一种并联型电子开关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电路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并联型电子开关电路。
背景技术
电子开关是指利用电子电路以及电力电子器件实现电路通断的运行单元,至少包括一个可控的电子驱动器件,如晶闸管、晶体管、场效应管、可控硅、继电器等。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电子开关主要是指触摸开关、感应开关、声控开关、无线开关等墙壁开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并联型电子开关电路,将集合电子开关、直流电源供电的直流电源电路与交流负载电路相并联,并通过直流电源电路进行继电器的控制,从而进一步的控制交流负载的供电通断,利用小电流进行大电流的控制方式,避免触电危险的情况发生。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并联型电子开关电路,设置有交流负载RL、继电器及直流电源电路,且交流负载RL与直流电源电路相并联,直流电源电路的输出端与继电器的线圈端KB相并联,继电器的控制端K1与交流负载RL串联,所述继电器连接控制交流负载RL。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在所述直流电源电路内设置有输入端Ui、整流桥IC1、控制电路及蓄能滤波电路,所述继电器的控制端K1与交流负载RL串联后并联在输入端Ui上,且输入端Ui与整流桥IC1的输入端相连接;蓄能滤波电路与所述继电器的线圈端KB相并联。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在所述蓄能滤波电路内设置有电容C1,所述电容C1并联与所述继电器的线圈端KB相并联,在所述整流桥IC1输出端的一端与继电器的线圈端KB的第二端之间设置有开关K2。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在所述控制电路内设置有可控硅BG1和二极管D1,所述可控硅BG1的阳极A和阴极K分别与整流桥IC1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可控硅BG1的控制极G通过二极管D1与电容C1的第一端和可控硅BG1的阳极A相连接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可控硅BG1的阳极A与二极管D1的负极相连接。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通过二极管D2与电容C1的第一端相连接。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与电容C1的第一端相连接。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二极管D1采用稳压二极管。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整流桥IC1采用贴片mini桥结构的全桥整流芯片。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发明将集合电子开关、直流电源供电的直流电源电路与交流负载电路相并联,并通过直流电源电路进行继电器的控制,从而进一步的控制交流负载的供电通断,利用小电流进行大电流的控制方式,避免触电危险的情况发生。
本发明能够与交流负载相并联,采用电容滤波方式进行滤波,得到几乎不含纹波电压的直流电,为后级电路提供稳定可靠的直流电压,具有插入损耗小、效率高、可靠性好等特点。
本发明的整流桥采用贴片mini桥结构的全桥整流芯片可以保证电子开关电路使用性能、散热性能的同时,将电子开关电路设计得更加小巧,从而提升空间利用率。
本发明对负载影响小,电路简单,输出电流在小于电器负载的电流范围内均可正常使用;必要时可增加电流变换电路以加大输出电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一种并联型电子开关电路,将集合电子开关、直流电源供电的直流电源电路与交流负载电路相并联,并通过直流电源电路进行继电器的控制,从而进一步的控制交流负载的供电通断,利用小电流进行大电流的控制方式,避免触电危险的情况发生,如图1所示,特别设置成下述结构:设置有交流负载RL、继电器及直流电源电路,且交流负载RL与直流电源电路相并联,直流电源电路的输出端与继电器的线圈端KB相并联,继电器的控制端K1与交流负载RL串联,所述继电器连接控制交流负载RL。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如图1所示,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在所述直流电源电路内设置有输入端Ui、整流桥IC1、控制电路及蓄能滤波电路,所述继电器的控制端K1与交流负载RL串联后并联在输入端Ui上,且输入端Ui与整流桥IC1的输入端相连接;蓄能滤波电路与所述继电器的线圈端KB相并联;所述输入端Ui连接~220v交流电。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如图1所示,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在所述蓄能滤波电路内设置有电容C1,所述电容C1并联与所述继电器的线圈端KB相并联,在所述整流桥IC1输出端的一端与继电器的线圈端KB的第二端之间设置有开关K2。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如图1所示,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在所述控制电路内设置有可控硅BG1和二极管D1,所述可控硅BG1的阳极A和阴极K分别与整流桥IC1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可控硅BG1的控制极G通过二极管D1与电容C1的第一端和可控硅BG1的阳极A相连接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如图1所示,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可控硅BG1的阳极A与二极管D1的负极相连接。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如图1所示,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通过二极管D2与电容C1的第一端相连接。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如图1所示,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与电容C1的第一端相连接。
实施例8: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如图1所示,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二极管D1采用稳压二极管。
实施例9: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如图1所示,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整流桥IC1采用贴片mini桥结构的全桥整流芯片。
本发明用单向可控硅作为电子开关器件,先经过整流电路整流后再通过电子开关电路获取直流电源电路,BG1为单向可控硅;D1是稳压二极管(其击穿电压可根据需要具体选择,一般是等于或稍大于输出电源的电压值),接在单向可控硅的控制极G与阳极A上,构成触发电路,上述元件组成电子开关;D2是二极管,起防止电容反放电作用;电容C1构成滤波电路,对整流后输出的电源进行纹波滤除处理。
在设计使用时,当开关K2闭合后,从电容C1输出的直流电将对继电器的线圈端KB供电,从而使得继电器的控制端K1闭合,从而使得交流负载RL供电工作,有效的继电器采用直流继电器。
所述可控硅BG1采用单向可控硅,可控硅,是可控硅整流元件的简称,是一种具有三个PN结的四层结构的大功率半导体器件,亦称为晶闸管。具有体积小、结构相对简单、功能强等特点。
整流桥采用贴片mini桥结构的全桥整流芯片可以保证电子开关电路使用性能、散热性能的同时,将电子开关电路设计得更加小巧,从而提升空间利用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并联型电子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设置有交流负载RL、继电器及直流电源电路,且交流负载RL与直流电源电路相并联,直流电源电路的输出端与继电器的线圈端KB相并联,继电器的控制端K1与交流负载RL串联,所述继电器连接控制交流负载R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并联型电子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直流电源电路内设置有输入端Ui、整流桥IC1、控制电路及蓄能滤波电路,所述继电器的控制端K1与交流负载RL串联后并联在输入端Ui上,且输入端Ui与整流桥IC1的输入端相连接;蓄能滤波电路与所述继电器的线圈端KB相并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并联型电子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蓄能滤波电路内设置有电容C1,所述电容C1并联与所述继电器的线圈端KB相并联,在所述整流桥IC1输出端的一端与继电器的线圈端KB的第二端之间设置有开关K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并联型电子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电路内设置有可控硅BG1和二极管D1,所述可控硅BG1的阳极A和阴极K分别与整流桥IC1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可控硅BG1的控制极G通过二极管D1与电容C1的第一端和可控硅BG1的阳极A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并联型电子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控硅BG1的阳极A与二极管D1的负极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并联型电子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通过二极管D2与电容C1的第一端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并联型电子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与电容C1的第一端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4-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并联型电子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极管D1采用稳压二极管。
9.根据权利要求2-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并联型电子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桥IC1采用贴片mini桥结构的全桥整流芯片。
CN201610609583.7A 2016-07-29 2016-07-29 一种并联型电子开关电路 Pending CN10610062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09583.7A CN106100623A (zh) 2016-07-29 2016-07-29 一种并联型电子开关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09583.7A CN106100623A (zh) 2016-07-29 2016-07-29 一种并联型电子开关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00623A true CN106100623A (zh) 2016-11-09

Family

ID=574783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09583.7A Pending CN106100623A (zh) 2016-07-29 2016-07-29 一种并联型电子开关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10062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60233A (zh) * 2018-12-11 2019-04-19 北京动力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直流继电切换电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60233A (zh) * 2018-12-11 2019-04-19 北京动力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直流继电切换电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57506B (zh) 一种宽输入单级双向升降压逆变器
CN108736702A (zh) 图腾柱无桥pfc电路、电源转换装置及空调器
CN104506039A (zh) 一种双向隔离直流-直流变换器
CN105024534B (zh) 具功率因数修正的转换器电路
CN107204717A (zh) 一种无桥升压型cuk pfc电路
CN205725513U (zh) 一种单相ac‑dc/dc‑ac双用电路及三相ac‑dc/dc‑ac双用电路
CN108235509B (zh) 一种集成降压Cuk和LLC电路的单级LED驱动电路
CN104201927B (zh) 一种单级耦合电感zeta电抗源逆变器
CN105356784A (zh) 一种具有直流母线电压平衡功能的并网逆变器
CN104253549A (zh) 一种基于lcl滤波的大功率pwm整流器电路拓扑结构
CN103312211A (zh) 一种单相并网逆变器的控制方法
CN104780692A (zh) 一种单级无桥双Boost与Flyback集成的LED驱动电路
CN204068745U (zh) 一种变压器漏感能量利用型反激电源系统
CN108964450A (zh) 一种直流电源接入交流电源的复合电路及其应用
CN103701342B (zh) 一种准z源逆变器
CN104868708A (zh) 一种变频器上电缓冲及母线放电电路
CN102263513A (zh) 一种ac-dc隔离变换电路
CN106100623A (zh) 一种并联型电子开关电路
CN203608092U (zh) 变频器、变频空调及空调系统
CN203747679U (zh) 一种抗高频干扰的电源适配器电路
CN105429445A (zh) 一种交直流微网双向变换器
CN201839206U (zh) 一种改进的交直流通用开关电源电路结构
CN205051585U (zh) 单相交流逆变三相交流的逆变器
CN205921572U (zh) 一种基于π型LC滤波器技术设计的并联型电子开关电路
CN104980008A (zh) 一种改进的交直流通用开关电源电路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