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95701A - 一种闹铃提示方法、装置及耳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闹铃提示方法、装置及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95701A
CN106095701A CN201610409327.3A CN201610409327A CN106095701A CN 106095701 A CN106095701 A CN 106095701A CN 201610409327 A CN201610409327 A CN 201610409327A CN 106095701 A CN106095701 A CN 1060957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arphone
alarm clock
wearing state
terminal
vib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40932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索浩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TV Holding Beijing Co Ltd
LeTV Mobile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TV Holding Beijing Co Ltd
LeTV Mobile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TV Holding Beijing Co Ltd, LeTV Mobile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LeTV Holding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40932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095701A/zh
Publication of CN1060957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9570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10Program control for peripheral devices
    • G06F13/102Program control for peripheral devices where the programme performs an interfacing function, e.g. device driv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9Time management, e.g. calendars, reminders, meetings or time accoun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Marketing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闹铃提示方法、装置及耳机,本发明提供的闹铃提示方法,包括:在指定时间段内检测耳机是否处于佩戴状态,若检测到所述耳机处于佩戴状态,获取连接所述耳机的终端中所设置的闹钟的响铃条件,当满足所述闹钟的响铃条件时,控制所述耳机进行振动。本发明提供的闹铃提示方法,实现了在用户佩戴耳机进入睡眠状态后,通过耳机自身振动来提醒用户终端中所设置的闹钟的响铃时刻已到,使得用户根据耳机的振动及时得到提醒,提高了闹钟提醒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闹铃提示方法、装置及耳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闹铃提示方法、装置及耳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终端的使用越来越普及,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在生活中占有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近年来,为了符合用户的需求,终端中集成的功能也越来越多,例如,拍照、听音乐、看视频等。
用户在使用终端听音乐的时候,为了不打扰他人,或者希望听到高音质的音乐时,就会使用耳机。由于很多用户具有睡前听音乐的习惯,用户佩戴耳机后在听音乐的过程中处于一个较放松的状态,进而进入睡眠状态。
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用户在使用现有技术中的耳机时,若用户佩戴耳机进入睡眠状态后,当终端闹钟响起时,用户会因为佩戴耳机而错过闹钟提醒,闹钟提醒的可靠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耳机的振动方法及耳机,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用户佩戴耳机进入睡眠状态后,用户会因为佩戴耳机而错过闹钟,所以闹钟提醒的可靠性较低的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闹铃提示方法,包括:
在指定时间段内检测耳机是否处于佩戴状态;
若检测到所述耳机处于佩戴状态,获取连接所述耳机的终端中所设置的闹钟的响铃条件;
当满足所述闹钟的所述响铃条件时,控制所述耳机进行振动。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中,在指定时间段内检测耳机是否处于佩戴状态,包括:
检测所述终端中是否设置有闹钟;
若检测到所述终端中设置有闹钟,在指定时间段内检测所述耳机是否处于佩戴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耳机振动过程中,若检测到所述耳机处于非佩戴状态,则控制所述耳机停止振动。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中,在指定时间段内检测耳机是否处于佩戴状态,包括:
在指定时间段内,检测所述耳机的物理数据;
根据所述物理数据,检测所述耳机是否处于佩戴状态;
所述物理数据包括所述耳机的压力数据或温度数据中的至少一个。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中,所述耳机为Type-C耳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闹铃提示方法,通过在指定时间段内检测耳机是否处于佩戴状态,当检测到耳机处于佩戴状态后,确定用户正在佩戴耳机,获取到与耳机连接的终端中所设置的闹钟的响铃条件,当满足响铃条件时,通过控制耳机振动的方式告知用户响铃时刻已到,实现了在用户佩戴耳机进入睡眠状态后,通过耳机自身振动来提醒用户终端中所设置的闹钟的响铃时刻已到,使得用户根据耳机的振动及时得到提醒,提高了闹钟提醒的可靠性,避免了因为用户因佩戴耳机进入睡眠状态而错过闹钟的提醒,可靠性较低的问题。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闹铃提示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在指定时间段内检测耳机是否处于佩戴状态;
获取模块,用于若检测到所述耳机处于佩戴状态,获取连接所述耳机的终端中所设置的闹钟的响铃条件;
振动模块,用于当满足所述闹钟的响铃条件时,控制所述耳机进行振动。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模块,具体用于:
检测所述终端中是否设置有闹钟;
若检测到所述终端中设置有闹钟,在指定时间段内检测所述耳机是否处于佩戴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振动模块,具体用于:
在振动过程中,若检测到所述耳机处于非佩戴状态,则控制所述耳机停止振动。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模块,具体用于:
在指定时间段内,检测所述耳机的物理数据;
根据所述物理数据,检测所述耳机是否处于佩戴状态;
所述物理数据包括压力数据和/或温度数据中的至少一个。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闹铃提示装置,通过检测模块在指定时间段内检测耳机是否处于佩戴状态,若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耳机处于佩戴状态,由获取模块获取连接所述耳机的终端中所设置的闹钟的响铃条件,当满足闹钟的所述响铃条件时,由振动模块控制所述耳机进行振动,告知用户响铃时刻已到,实现了在用户佩戴耳机进入睡眠状态后,通过耳机自身振动来提醒用户终端中所设置的闹钟的响铃时刻已到,使得用户根据耳机的振动及时得到提醒,提高了闹钟提醒的可靠性,避免了因为用户因佩戴耳机进入睡眠状态而错过闹钟的提醒,可靠性较低的问题。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耳机,包括上述闹铃提示装置。
进一步地,上述耳机中,所述耳机为Type-C耳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闹铃提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闹铃提示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闹铃提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类似地,取决于语境,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可以被解释成为“当确定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当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时”或“响应于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闹铃提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闹铃提示方法,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101、在指定时间段内检测耳机是否处于佩戴状态。
在使用终端播放音乐的时候,由于扬声器自身音效的限制,对于高清晰度音质的音乐还原度不是很高,因此很多用户更原意使用耳机作为播放音乐的工具,并且使用耳机还可以避免干扰他人。而且用户在睡眠之前听音乐,还有助于精神放松,能够更快进入睡眠状态,因而提高睡眠质量。但是,由于用户在播放音乐的过程中进入了睡眠状态而没有将终端中播放音乐的应用关闭,所以耳机内会持续播放音乐,若用户设定的闹钟在播放音乐过程中响铃,耳机内播放音乐的声音会对响铃的声音产生干扰,进而使得用户会错过闹钟,给用户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可靠性较低。
因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闹铃提示方法,通过用户佩戴的耳机自身进行振动代替终端中设定的闹钟响铃,提高了闹钟的提醒效率,增强了耳机的可靠性。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检测终端中是否设置有闹钟,若检测到终端中设置有闹钟,在指定时间段内检测耳机是否处于佩戴状态。
其中,指定时间段可以为用户睡眠时间。例如,可以设定为22:00至次日8:00为指定时间段,代表用户晚间睡眠时间,或者,还可以设定为13:00至15:00为指定时间段,代表用户午休睡眠时间。
当耳机与终端连接后,耳机开始检测在指定时间段内终端中是否设置有闹钟,以确定用户是否处于在睡眠状态中且正在播放音乐或准备播放音乐。若检测到在指定时间段内终端中设置有闹钟,则耳机检测自身是否处于佩戴状态,进一步可以确定用户是否正在使用耳机。
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检测耳机在指定时间段内是否处于佩戴状态,可以通过在指定时间段内,检测耳机的物理数据,根据物理数据,检测耳机是否处于佩戴状态。
例如,物理数据可以包括耳机的压力数据或温度数据中至少一个。
例如,可以通过在耳机内设置的压力传感器检测压力数据,用户佩戴耳机时会产生的压力数据,当压力数据大于预设阈值时,确定耳机自身处于佩戴状态。或者,又例如,可以通过在耳机内设置的温度传感器检测温度数据,通过温度传感器来检测用户的体温,即温度数据,温度数据大于预设阈值时,确定耳机自身处于佩戴状态。
102、若检测到耳机处于佩戴状态,获取连接耳机的终端中所设置的闹钟的响铃条件。响铃条件包括响铃时刻、响铃时长、响铃频率、响铃音乐、响铃声音大小等等。
当通过检测温度数据和/或压力数据来确定耳机处于佩戴状态时,可以认为用户可能正在睡眠状态中,耳机通过与终端的连接获取到终端中设置的闹钟的响铃条件。
例如,耳机向终端发送获取请求,然后可以接收终端返回的指示信号,其中,指示信号内包含终端中设置的闹钟的响铃时刻。又例如,耳机可以通过读取终端中设定的闹钟的响铃时刻信息,获取到终端中设置的闹钟的响铃时刻。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耳机可以是有线耳机,例如,配置有Type-A、Type-B或Type-C型号接口的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耳机,或者,还可以是无线耳机,例如通过使用蓝牙与终端连接的耳机。
103、当满足闹钟的响铃条件时,控制耳机进行振动。
在获取到终端中设置的闹钟的响铃时刻后,可以检测终端中的时刻是否到达闹钟的响铃时刻。当检测到终端中的时刻到达闹钟的响铃时刻时,控制耳机进行振动,以提醒用户。
或者,在获取到终端中设置的闹钟的响铃时刻后,还可以通过终端自身进行检测,当终端中的时刻到达闹钟的响铃时刻时,终端向耳机发送振动指示信号,接收到终端发送的振动指示信号后,控制耳机进行振动,以提醒用户。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终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无线手持设备、平板电脑(Tablet Computer)、手机、MP3播放器、MP4播放器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闹铃提示方法,在指定时间段内检测耳机是否处于佩戴状态,当检测到耳机处于佩戴状态后,确定用户正在佩戴耳机,获取到与耳机连接的终端中所设置的闹钟的响铃时刻,当响铃时刻达到时,耳机通过振动的方式告知用户响铃时刻已到,实现了在用户佩戴耳机进入睡眠状态后,通过耳机自身振动来提醒用户终端中所设置的闹钟的响铃时刻已到,使得用户根据耳机的振动及时得到提醒,提高了闹钟提醒的可靠性,避免了因为用户因佩戴耳机进入睡眠状态而错过闹钟的提醒,可靠性较低的问题。
实施例二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闹铃提示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闹铃提示方法,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201、在指定时间段内检测耳机是否处于佩戴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指定时间段内检测耳机是否处于佩戴状态的过程,详见上述实施例中步骤101中的描述,本发明实施例中其原理和实现过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202、若检测到耳机处于佩戴状态,获取与耳机连接的终端中所设置的闹钟的响铃条件。响铃条件包括响铃时刻、响铃时长、响铃频率、响铃音乐、响铃声音大小等等。
本发明实施例中,获取所连接的终端中所设置的闹钟的响铃条件的具体过程,详见上述实施例中步骤102中的描述,本发明实施例中其原理和实现过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203、当满足闹钟的响铃条件时,控制耳机进行振动。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获取到连接耳机的终端中的闹钟的响铃条件后,当满足闹钟的响铃条件时,控制耳机进行振动的过程,详见上述实施例中步骤103中的描述,本发明实施例中其原理和实现过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204、在振动过程中,若检测到耳机变为非佩戴状态,控制耳机停止振动。
具体地,当终端中的时刻到达闹钟的响铃时刻时,耳机进行振动,当佩戴耳机的用户感知到耳机在振动,则会从睡眠状态中清醒,用户将耳机摘下,即耳机检测到自身由佩戴状态变为非佩戴状态,则耳机停止振动,同时,终端中的到达响铃时刻的闹钟关闭。
例如,耳机在振动过程中,由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温度数据发生变化,则可以判定为耳机自身变为非佩戴状态,耳机停止振动。
或者,又例如,耳机在振动过程中,由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压力数据发生变化,则可以判定为耳机自身变为非佩戴状态,耳机停止振动。
可以提高耳机的使用灵活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的振动方法,通过耳机在指定时间段内检测自身是否处于佩戴状态,当检测到耳机处于佩戴状态后,确定用户正在佩戴耳机,耳机获取到与其连接的终端中所设置的闹钟的响铃时刻,当响铃时刻达到时,耳机通过振动的方式告知用户响铃时刻已到,并在耳机检测到自身为非佩戴状态后,停止振动,实现了在用户佩戴耳机进入睡眠状态后,通过耳机自身振动来提醒用户终端中所设置的闹钟的响铃时刻已到,使得用户根据耳机的振动及时得到提醒,提高了闹钟提醒的可靠性,避免了因为用户因佩戴耳机进入睡眠状态而错过闹钟的提醒,可靠性较低的问题。
实施例三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闹铃提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闹铃提示装置,具体可以包括:检测模块11、获取模块12和振动模块13。
检测模块11,用于在指定时间段内检测耳机是否处于佩戴状态;
获取模块12,用于若检测模块11检测到耳机处于佩戴状态,获取连接耳机的终端中所设置的闹钟的响铃条件;
振动模块13,用于当满足获取模块12获取的闹钟的响铃条件时,控制耳机进行振动。
其中,检测模块11,具体用于:
检测在指定时间段内终端中是否设置有闹钟;
若检测到在指定时间段内终端中设置有闹钟,在指定时间段内检测是否处于佩戴状态。
检测模块11,具体用于:
在指定时间段内,检测物理数据;
根据物理数据,检测是否处于佩戴状态;
物理数据包括压力数据和温度数据中至少一个。
振动模块13,具体用于:
振动过程中,若检测到变为非佩戴状态,停止振动。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耳机为Type-C耳机。
本发明实施例的闹铃提示装置,可以用于执行图1或图2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耳机,可以用于执行图1或图2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本发明实施例的耳机,可以包括如上的闹铃提示装置。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单元,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单元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装置(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装置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闹铃提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指定时间段内检测耳机是否处于佩戴状态;
若检测到所述耳机处于佩戴状态,获取连接所述耳机的终端中所设置的闹钟的响铃条件;
当满足所述闹钟的所述响铃条件时,控制所述耳机进行振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指定时间段内检测耳机是否处于佩戴状态,包括:
检测所述终端中是否设置有闹钟;
若检测到所述终端中设置有闹钟,在指定时间段内检测所述耳机是否处于佩戴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耳机的振动过程中,若检测到所述耳机处于非佩戴状态,则控制所述耳机停止振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指定时间段内检测耳机是否处于佩戴状态,包括:
在指定时间段内,检测所述耳机的物理数据;
根据所述物理数据,检测所述耳机是否处于佩戴状态;
所述物理数据包括所述耳机的压力数据或温度数据中的至少一个。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为Type-C耳机。
6.一种闹铃提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在指定时间段内检测耳机是否处于佩戴状态;
获取模块,用于若检测到所述耳机处于佩戴状态,获取连接所述耳机的终端中所设置的闹钟的响铃条件;
振动模块,用于当满足所述闹钟的所述响铃条件时,控制所述耳机进行振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具体用于:
检测所述终端中是否设置有闹钟;
若检测到所述终端中设置有闹钟,在指定时间段内检测所述耳机是否处于佩戴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模块,具体用于:
在振动过程中,若检测到所述耳机处于非佩戴状态,则控制所述耳机停止振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具体用于:
在指定时间段内,检测所述耳机的物理数据;
根据所述物理数据,检测所述耳机是否处于佩戴状态;
所述物理数据包括压力数据或温度数据中的至少一个。
10.一种耳机,包括根据权利要求6~9中任一项所述的闹铃提示装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为Type-C耳机。
CN201610409327.3A 2016-06-12 2016-06-12 一种闹铃提示方法、装置及耳机 Pending CN10609570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09327.3A CN106095701A (zh) 2016-06-12 2016-06-12 一种闹铃提示方法、装置及耳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09327.3A CN106095701A (zh) 2016-06-12 2016-06-12 一种闹铃提示方法、装置及耳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95701A true CN106095701A (zh) 2016-11-09

Family

ID=572287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09327.3A Pending CN106095701A (zh) 2016-06-12 2016-06-12 一种闹铃提示方法、装置及耳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095701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30613A (zh) * 2016-11-11 2017-03-22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提示方法及系统、智能设备
CN107426437A (zh) * 2017-08-08 2017-12-01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闹钟提醒方法及装置
CN111429746A (zh) * 2020-04-09 2020-07-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公共交通到站提醒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12311942A (zh) * 2020-11-27 2021-02-02 珠海读书郎网络教育有限公司 一种电话手表的来电接听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56456A (zh) * 2008-12-31 2009-10-14 上海市延安中学 一种耳机式闹钟
CN103686515A (zh) * 2013-12-06 2014-03-26 青岛歌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自动感应检测及控制功能的耳机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5162957A (zh) * 2015-07-30 2015-12-1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振动提醒方法和相关装置以及提醒系统
CN204971850U (zh) * 2015-07-25 2016-01-20 鲁建辉 一种降噪耳塞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56456A (zh) * 2008-12-31 2009-10-14 上海市延安中学 一种耳机式闹钟
CN103686515A (zh) * 2013-12-06 2014-03-26 青岛歌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自动感应检测及控制功能的耳机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04971850U (zh) * 2015-07-25 2016-01-20 鲁建辉 一种降噪耳塞
CN105162957A (zh) * 2015-07-30 2015-12-1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振动提醒方法和相关装置以及提醒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30613A (zh) * 2016-11-11 2017-03-22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提示方法及系统、智能设备
CN107426437A (zh) * 2017-08-08 2017-12-01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闹钟提醒方法及装置
CN111429746A (zh) * 2020-04-09 2020-07-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公共交通到站提醒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12311942A (zh) * 2020-11-27 2021-02-02 珠海读书郎网络教育有限公司 一种电话手表的来电接听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94796B (zh) 屏幕发声方法、装置、电子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6415721B (zh) 音频数据传输的协调切换
CN108833638B (zh) 发声方法、装置、电子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1795323B (zh) 一种电子闹铃运行方法、电子闹铃及一种移动通信终端
CN109062535B (zh) 发声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装置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6095701A (zh) 一种闹铃提示方法、装置及耳机
CN105138319B (zh) 事件提醒方法及装置
CN108900728B (zh) 提醒方法、装置、电子装置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8320751B (zh) 一种语音交互方法、装置、设备和服务器
CN104881121A (zh) 提醒方法及装置
CN109656511A (zh) 一种音频播放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646971A (zh) 屏幕发声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装置
CN109086024B (zh) 屏幕发声方法、装置、电子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6303018A (zh) 一种闹钟控制方法与终端
CN108762711A (zh) 屏幕发声的方法、装置、电子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6293601A (zh) 一种音频播放方法和装置
CN107453779A (zh) 一种多模式闹钟提醒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9040919A (zh) 发声方法、装置、电子装置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5895126A (zh) 指示和控制播放音频/音视频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CN108712706B (zh) 发声方法、装置、电子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7682560A (zh) 提醒模式切换方法、装置、计算机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257498A (zh) 一种声音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5872158A (zh) 一种闹钟响铃方法及装置
CN108111664A (zh) 一种铃声控制的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8900688B (zh) 发声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装置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