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896A - 内部位置反馈式高精度分流阀 - Google Patents
内部位置反馈式高精度分流阀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0896A CN1060896A CN 90108474 CN90108474A CN1060896A CN 1060896 A CN1060896 A CN 1060896A CN 90108474 CN90108474 CN 90108474 CN 90108474 A CN90108474 A CN 90108474A CN 1060896 A CN1060896 A CN 106089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pool
- feedback
- valve
- compensation device
- load compens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luid-Pressure Circuits (AREA)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Abstract
一种内部位置反馈式高精度分流阀属于流体传
动与控制系统中实现高精度分流控制的装置。这种
阀采用了内部位置反馈,把液动力、摩擦力等扰动点
包围在反馈回路内,在稳定工作的前提下,适当加大
开环增益。大大减少了干扰因素的影响,达到了提高
精度,扩大通流范围和实现了三路分流及三路以上的
多路分流的目的。
Description
本发明属流体传动与控制系统中实现高精度分流控制的装置。
目前,采用分流阀的同步方案用得较广。我国3FL系列换向活塞式和挂钩式分流(集流)阀,是由两个固定节流口和一个负载补偿阀组成,这类阀的稳态分流精度随流量的减小而降低,小到额定流量的60%以下时,误差显著增大。其次是由于稳态轴向液动力、摩擦力和弹簧力等因素的影响,其分流误差着较大,一般只能达到+1.5~+2.5%,即使参数经过优化,精度也不高于+1%。
自调式分流阀是在3FL系列阀基础上,将两个固定节流孔改为可调式(自动调节),使阀口开口面积大小自动随流量的变化而变化,在规定的精度下,扩大了通流范围,但精度并没有大的提高。
武汉工业大学张运祺教授提出的“分配阀外置唇边活塞式同步阀”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分流精度,但也只达到+1.5%。
日本SumiToMo精仪有限公司研制的带补偿活塞的节流型分流阀,相当于一种和执行机构联合作用的阀,用两个固定节流孔检测执行机构的速度,形成速度反馈,构成大闭环以补偿负载变化、泄漏、制造误差等因素的影响,但补偿阀上稳态液动力的影响并没有消除。西德和美国的一些分流阀,例如:Buchen公司的MTEA、MTRA和MTDA系列流阀,Henon公司MT系列分流阀,Hawe公司TQ系列分流阀,虽然在结构上各有特点,但原理上都属于固定节流式阀,分流精度最高也只能达到+1.5%,且不能实现三路分流。
本发明的目的是用一种新原理的分流阀,克服传统阀原理上的缺陷,在较宽通流范围内提高稳态分流精度。这种阀采用了内部位置反馈,把液动力、摩擦力等扰动点包围在反馈回路内,在稳定工作的前提下,适当加大开环增益,可大大减少这些干扰因素的影响,以达到提高精度,扩大通流范围的目的。采用新原理阀还可以实现三路分流及三路以上的多路分流。
本发明是一种具有内部位置反馈的高精度分流阀,其特征是,它包括阀体(1),装于阀体(1)中的负荷补偿器阀芯(2),装于阀芯(2)两侧的对中弹簧(3),装于阀体(1)中的流量检测和位置反馈阀芯(4),同轴装于每个阀芯(4)上端的复位弹簧(5),置于进油腔和阀芯(4)上位置反馈节流口a、b(a、b、c)之间薄刃口固定节流孔(6),位于阀芯(2)两侧控制腔和阀芯(4)上位置反馈节流口a、b(a、b、c)之间的动态阻尼(7),位于每个阀芯(4)出油口和上控制腔之间的速度反馈阻尼(8)。
本发明所述的流量检测和位置反馈阀芯(4)采用分离式插装结构,视阀芯(4)的数目可构成两路、三路或三路以上的分流装置,阀芯(4)的数目等于分流路数。
本发明所述的位置反馈节流口a、b(a、b、c)置于流量检测和位置反馈阀芯(4)上,数目随位置反馈阀芯(4)的数目而定。负荷补偿器阀芯(2)的工作位置由节流口a、b(a、b、c)的位置差来控制。其负荷补偿器阀芯(2)的数目等于流量检测和位置反馈阀芯(4)的数目减1,各阀芯(4)的位置同步由负荷补偿器阀芯(2)的位置控制。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对照附图1进一步说明。图中P1和P2分别为管道9和10的压力,P3和P4分别为两出口的负载压力,P5和P6分别为控制腔12和11的压力,P7和P8分别为补偿阀左、右控制腔中的压力,P9和P10分别为两个阀芯(4)上腔的压力,QA和QB分别为流经开口XA(ZA)和XB(ZB)的流量。功率油流首先经负荷补偿器(2)的控制开口XA和XB,然后流入两个流量检测和位置反馈单元(4)中,再通过两个控制开口ZA与ZB,分别流进两个负载元件LA和LB中,最后流回油箱。
先导反馈油流首先经两个固定节流孔(6)再经由位置反馈节流口C和D流回油箱。控制压力P5和P6之差和位置反馈节流口C和D的通流截面积差有关,用P5和P6的压力差来控制负荷补偿器阀芯(2)的位置,以补偿负载偏差。控制点的工作压力随通流量而变,因此,额定工作点的先导压力P50和P60的选择,要兼顾通流范围和下限。
两个流量检测和位置反馈阀芯(4)的主阀口的通流量分别为:
QA=* *ZA2/ PA
QB=* *ZB2/ PB
式中为流量系数,为主阀口面积梯度,ZA和ZB为两个主阀口开口量,PA和PB分别为两主阀口前后压差,其值为:
PA=P1-P3=P1-P9=KZ(ZO+ZA)/AZ
PB=P2-P4=P2-P10=KZ(ZO+ZB)/AZ
式中ZO为复位弹簧(5)的予压缩量,KZ为复位弹簧(5)的弹簧刚度,AZ为流量检测阀芯(4)的控制面积,若满足ZO>>ZA和ZO>>ZB,则
PA=PB=KZZO/AZ=常数
因而,通流量QA、QB分别正比于开口量ZA、ZB,反馈节流口C和D检测出的位移ZA和ZB,即表示了流量QA和QB。QA和QB的变化,立刻转化为节流口的位置变化,形成位置反馈,并产生先导油路中控制压力的变化,作用到负荷补偿器阀芯(2)两控制腔,用以补偿负载偏差对流量的影响。只要适当设计反馈节流口的面积梯度和固定节流孔(6)通流截面间的比例关系,即可在较宽通流范围内,达到较高分流精度。调节负荷补偿器的弹簧(3),可以修正反馈节流口的位置和尺寸误差,从而降低了加工精度要求。
当两个出口的负载压力相等(P5=P4)时,ZA=ZB,XA=XB,因而,QA=QB。
当某端压力升高时,例如,P3突然升高,QA减少,ZA减少,反馈节流开口C减小,控制压力P6升高(P8亦升高),负荷补偿器阀芯(2)失去平衡而左移,XB关小,XA开大,P2降低,P1升高,从而使QA重新增大,QB略有减小(ZA重又开大,ZB略有减小),在新的条件下,P5近似等于P6(即P7=P8),阀进入新的平衡状态,QA近似等于QB。
P4升高后的自动调节过程与此类似。
两个阻尼孔(7)起速度反馈作用,用以提高流量检测和位置反馈阀芯(4)的动态稳定性,两个阻尼孔(8)的作用,可以提高负荷补偿器阀芯(2)的动态稳定性。
和传统分流阀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一是可以在较宽通流范围内有较高的稳态分流精度,二是由于流量检测和位置反馈阀芯(4)采用分离式结构,可方便地构成三路以上分流阀。其缺点是存在先导泄漏流量(qmax=3%QN),无功损耗略大于传统分流阀。
实施例1,按新原理构成的两路分流阀,其结构如图2所示,工作原理如前述。主要技术参数和指标是:
额定流量:QN=200l/min(QAN=QBN=100l/min)
额定压力:PN=31.5MPa
通流范围:Q/QN=40~100%(根据计算和试验)
负载偏差:PAB=P3-P4<10MPa
负载补偿器弹簧刚度k=15N/min时,稳态分流误差:Tf<+0.5%。
实施例2,按新原理设计的三路分流阀,其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
这种阀主要由下列单元构成:阀体(1),两个负荷补偿器阀芯(2),三个对中弹簧(3),三个流量检测和位置反馈阀芯(4),三个复位弹簧(5),三个先导反馈油路的固定节流孔(6),三个动态反馈阻尼(7)和三个速度反馈阻尼(8)。
阀的工作原理如下(见图3):功率油流分三路经负荷补偿器的阀口XA、XB1+XB2和XC作用到三个流量检测和位置反馈阀芯(4),再经阀口ZA、ZB和ZC流入负载元件LA、LB和LC,然后回到油箱。
先导反馈油流首先经三个固定节流孔(6)流入三个流量检测和位置反馈阀芯(4)的反馈控制腔中,再经位置反馈节流口a、b和c,最后流回油箱,反馈压力Pa、Pb和Pc分别引入负载补偿器的左、中、右三个控制腔。当三个负载相同时,即P4=P5=P6时,P1=P2=P3,ZA=ZB=ZB,XA=XB1+XB2=XB=XC=XO,故负载流量QA=QB=QC。
当某负载突然增大时,例如LA增大,则P4升高,QA减小,ZA减小,Pa升高,负载补偿器左阀芯右移,通过中间弹簧(3),右阀芯也右移,于是XA增大,XC减小,XB1减小,XB2增大,但由于中间弹簧变形的影响,XB1的减小量大于XB2的增加量,所以(XB1+XB2)的总效果是减小,因而QA重新增加,QB和QC略有降低,ZB和ZC略减小,在新的条件下,达到一个新的平均平衡状态,使QA=QB=QC(QB=QB1+QB2),其他负载变化所引起的调节过程与此类似。
经计算,当额定流量QN=240l/min(QNA=QNB=QNC=80l/min),额定压力PN=31.5MPa,通流范围Q/QN=40~100%,负载压差PAB(或PAC或PBC)<10MPa,负载补偿器对中弹簧(3)的刚度k=12.8N/mm时,稳态分流误差Tf<+0.8%。先导油漏量q<QN*3%。
附图说明:
图1为内部位置反馈分流阀原理图。
1、阀体 2、负荷补偿器阀芯
3、对中弹簧 4、流量检测和位置反馈阀芯
5、复位弹簧 6、先导反馈油路固定节流孔
7、动态反馈阻尼 8、速度反馈阻尼
P1~P10为各腔中压力
a、b为两流量检测阀芯(4)位置反馈节流开口
QA、QB分别为两个负载流量
XA、XB为负荷补偿阀的两个开口
ZA、ZB为流量检测阀芯(4)的开口量
LA、LB为两个负载
图2为正视剖面图
1、阀体 2、负荷补偿器阀芯
3、对中弹簧 4、流量检测和位置反馈阀芯
5、复位弹簧 6、先导反馈油路固定节流孔
7、动态反馈阻尼 8、速度反馈阻尼
尺寸说明:
250-阀的最大轮廓尺寸(mm) 226-阀盖间距离 (mm)
208-阀体长度 (mm)
图3为三路分流阀原理结构图
1、阀体 2、负荷补偿器阀芯
3、对中弹簧 4、流量检测和位置反馈阀芯
5、复位弹簧 6、先导反馈油路固定节流孔
7、动态反馈阻尼 8、速度反馈阻尼
a、b、c为各流量检测阀芯上的位置反馈节流开口
XO为负荷补偿器的予开口量
XA、XB1、XB2、XC分别为负荷补偿器的四个开口量
ZA、ZB、ZC分别为三个流量检测阀芯的开口量
P1~P6为各腔的压力 LA、LB、LC为三个出口的负载
QA、QB、QC为三个出口流量
Pa、Pb、Pc分别为负载补偿器的三个控制腔压力
Claims (4)
1、一种具有内部位置反馈的高精度分流阀,其特征是,它包括阀体(1),装于阀体(1)中的负荷补偿器阀芯(2),同轴装于阀芯(2)两侧的对中弹簧(3),装于阀体(1)中的流量检测和位置反馈阀芯(4),同轴装于每个阀芯(4)上端的复位弹簧(5),置于进油腔和阀芯(4)上位置反馈节流口a、b(a、b、c)之间薄刃口固定节流孔(6),位于阀芯(2)两侧控制腔和阀芯(4)上位置反馈节流口a、b(a、b、c)之间的动态阻尼(7),位于每个阀芯(4)出油口和上控制腔之间的速度反馈阻尼(8)。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部位置反馈高精度分流阀,其特征是流量检测和位置反馈阀芯(4),采用分离式插装结构,视阀芯(4)的数目可构成两路、三路或三路以上的分流装置,阀芯(4)的数目等于分流路数。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部位置反馈高精度分流阀,其特征在于位置反馈节流口a、b(a、b、c)置于流量检测和位置反馈阀芯(4)上,其负荷补偿器阀芯(2)的工作位置由节流口a、b(a、b、c)的位置差来控制。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部位置反馈高精度分流阀,其特征在于,负荷补偿器阀芯(2)的数目等于流量检测阀芯(4)的数目减1,各阀芯(4)的位置同步由负荷补偿器阀芯(2)的位置控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90108474 CN1021989C (zh) | 1990-10-15 | 1990-10-15 | 内部位置反馈式高精度分流阀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90108474 CN1021989C (zh) | 1990-10-15 | 1990-10-15 | 内部位置反馈式高精度分流阀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0896A true CN1060896A (zh) | 1992-05-06 |
CN1021989C CN1021989C (zh) | 1993-09-01 |
Family
ID=48810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90108474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989C (zh) | 1990-10-15 | 1990-10-15 | 内部位置反馈式高精度分流阀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1989C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740790A (zh) * | 2017-10-13 | 2018-02-27 | 华南理工大学 | 一种液压阀 |
CN110500330A (zh) * | 2019-08-30 | 2019-11-26 | 中国矿业大学 | 一种抗偏载可调速同步阀、同步控制系统及工作方法 |
-
1990
- 1990-10-15 CN CN 90108474 patent/CN1021989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740790A (zh) * | 2017-10-13 | 2018-02-27 | 华南理工大学 | 一种液压阀 |
CN110500330A (zh) * | 2019-08-30 | 2019-11-26 | 中国矿业大学 | 一种抗偏载可调速同步阀、同步控制系统及工作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1989C (zh) | 1993-09-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221506B (zh) | 一种负载敏感阀及负载敏感液压系统 | |
US4420935A (en) | Hydraulic system | |
CN111577680B (zh) | 一种负载敏感分流阀、变速同步驱动系统及工作方法 | |
CN103727082B (zh) | 液压系统和工程机械 | |
CN101581338B (zh) | 液压伺服控制节流装置 | |
CN1823230A (zh) | 用于控制至少两个液压消耗设备的控制布置和方法 | |
CN201461362U (zh) | 一种柱塞变量泵的变量控制机构 | |
WO2015182268A1 (ja) | ロードセンシング制御回路 | |
CN101253342A (zh) | 静压型轨导引装置 | |
CN108980208B (zh) | 一种超高精度压力控制装置 | |
CN105604996B (zh) | 负载敏感控制系统、控制方法及液压系统 | |
CN1021989C (zh) | 内部位置反馈式高精度分流阀 | |
CN110500330B (zh) | 一种抗偏载可调速同步阀、同步控制系统及工作方法 | |
CN114622618A (zh) | 新型负载转速双敏感系统、工程机械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9306976B (zh) | 一种负载敏感控制系统 | |
CN106438555A (zh) | 液压控制阀和液压系统 | |
CN108278236A (zh) | 一种双向缓冲溢流阀 | |
CN201693363U (zh) | 横梁可变压力平衡系统 | |
CN103867511B (zh) | 流量控制阀 | |
CN110185670A (zh) | 工程机械液压系统流量分配方法 | |
CN110410532A (zh) | 一种基于阻尼桥路的可变压差分流阀及液压控制系统 | |
US4566274A (en) | Control device for a hydrostatic drive | |
US4531367A (en) | Control and regulating means for an adjustable hydrostatic unit | |
CN210344387U (zh) | 一种基于阻尼桥路的可变压差分流阀及液压控制系统 | |
CN114658708A (zh) | 一种负载转速双敏感抗流量饱和系统及其工程机械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