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68613B - 终端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终端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68613B
CN106068613B CN201580012547.6A CN201580012547A CN106068613B CN 106068613 B CN106068613 B CN 106068613B CN 201580012547 A CN201580012547 A CN 201580012547A CN 106068613 B CN106068613 B CN 10606861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signal
interference
terminal installation
down 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1254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68613A (zh
Inventor
加藤胜也
山田良太
留场宏道
横枕梢
横枕一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60686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686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686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686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11/0023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 H04J11/0026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of multi-user interfere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11/0023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 H04J11/005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of intercell interfere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the level of interfere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6Receivers
    • H04B1/10Means associated with receiver for limi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or interfere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Noise Elimination (AREA)

Abstract

终端装置抑制干扰信号的控制信息的同时改善吞吐量。终端装置具备:上级层,其对是否应用NAICS的指示进行判断;接收部,其接收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和控制部,其在所述上级层被指示了应用NAICS的意思的情况下,基于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包含的表示是否进行干扰消除或者抑制的信息,来判断是否进行干扰消除或者抑制。此外,所述接收部在用户固有搜索空间中接收包括所述表示是否进行干扰消除或者抑制的信息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

Description

终端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终端装置、基站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伴随智能手机、平板终端的普及,移动传输中的业务指数级地持续增大,并且预测今后还会进一步增大。作为这种无线业务的增大的对策之一,正在研究基于异构网络(Heterogeneous Network)的基站的高密度配置。基站的高密度配置是在宏小区内配置小功率基站(Low Power Node:LPN,低功率节点)等,通过终端装置连接于小功率基站,来减轻宏基站的负载。此时,小区间干扰(Inter-Cell Interference)成为问题。
此外,为了提高小区吞吐量,也正在研究对多个终端装置进行空间复用的MU-MIMO(Multi-User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在MU-MIMO中,终端装置间的干扰(用户间干扰)成为问题。
针对这种小区间干扰、用户间干扰,在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中,正在研究终端装置抑制或消除干扰信号的NAICS(Network Assisted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and Suppression,网络辅助干扰消除和抑制)。在NAICS中,终端装置获得与成为干扰的其他终端装置相关的参数,使用所述参数来检测发往成为干扰的其他终端装置的信号,消除干扰信号。据此,终端装置得到发往本终端装置的期望信号。针对NAICS,在非专利文献1中有记载。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RP-130404、“Study on Network-Assisted InterferenceCancellation and Suppression for LTE、”3GPP TSG RAN Meeting#59、2013年3月。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为了终端装置消除或者抑制干扰信号,需要干扰信号的信息。但是,若基站装置向终端装置发送干扰信号的信息则控制信号增大,所以存在吞吐量劣化这样的问题。
本发明鉴于这种情况而研发,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干扰信号的控制信息并且改善吞吐量的终端装置、基站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本发明所涉及的终端装置、基站装置以及通信方法的构成如下。
本发明的终端装置具备:上级层,其从所述基站装置被设定NAICS信息;接收部,其接收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和控制部,其在设定了所述NAICS信息的情况下,基于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包括的表示是否进行干扰消除或者抑制的信息,来判断是否进行干扰消除或者抑制。
此外,在本发明的终端装置中,所述接收部在用户固有搜索空间中接收包括所述表示是否进行干扰消除或者抑制的信息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
此外,在本发明的终端装置中,所述控制部在所述表示是否进行干扰消除或者抑制的信息表示否的情况下,仅使用发往本终端装置的信号的控制信息进行信号检测。
本发明的基站装置是与终端装置进行通信的基站装置,具备:上级层,其对所述终端装置设定NAICS信息;和发送部,其在设定了所述NAICS信息的情况下,发送包括表示是否进行干扰消除或者抑制的信息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
此外,在本发明的基站装置中,所述发送部在将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分配到用户固有搜索空间的情况下,将所述表示是否进行干扰消除或者抑制的信息包括在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
本发明的通信方法是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的终端装置中的通信方法,具备:在上级层从所述基站装置被设定NAICS信息的过程;接收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接收过程;和在所述上级层被指示了应用NAICS的意思的情况下,基于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包括的表示是否进行干扰消除或者抑制的信息,来判断是否进行干扰消除或者抑制的控制过程。
本发明的通信方法是与终端装置进行通信的基站装置中的通信方法,具备:在上级层对所述终端装置设定NAICS信息的过程;和在设定了所述NAICS信息的情况下,发送包括表示是否进行干扰消除或者抑制的信息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发送过程。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终端装置能够抑制干扰信号的控制信息的同时改善吞吐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通信系统的示例的图。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基站装置1的构成的概略框图。
图3是表示控制部102设定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处理流程的图。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终端装置2的构成的概略框图。
图5是表示复用分离部2042和信号检测部2043的处理流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中的通信系统具备基站装置(发送装置、小区、发送点、发送天线群、发送天线端口群、分量载波、eNodeB)以及终端装置(终端、移动终端、接收点、接收终端、接收装置、接收天线群、接收天线端口群、UE)。
在本实施方式中,“X/Y”包括“X或者Y”的意思。在本实施方式中,“X/Y”包括“X以及Y”的意思。在本实施方式中,“X/Y”包括“X以及/或者Y”的意思。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通信系统的示例的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通信系统具备基站装置1、终端装置2A、2B。此外,覆盖范围1-1是基站装置1能够与终端装置连接的范围(通信区)。以下,也将终端装置2A、2B记载为终端装置2。
在图1中,基站装置1对发往终端装置2A的信号和发往终端装置2B的信号进行空间复用。终端装置2中的接收信号包括发往本终端装置(也称为第1终端装置)的期望信号和发往成为干扰的终端装置(也称为第2终端装置)的信号。具体而言,终端装置2A中的接收信号包括从基站装置1发送的发往本终端装置的期望信号和发往终端装置2B的信号即干扰信号。此外,终端装置2B中的接收信号包括从基站装置1发送的发往本终端装置的期望信号和发往终端装置2A的信号即干扰信号。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只要是通过基站装置对多个终端装置进行空间复用从而终端装置受到用户间干扰的情况即可,不限定于图1的通信系统。
在图1中,在从终端装置2向基站装置1的上行链路无线通信中,使用以下的上行链路物理信道。上行链路物理信道用于发送从上级层输出的信息。
·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
·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
·PRACH(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物理随机接入信道)
PUCCH用于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UCI)。这里,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针对下行链路数据(下行链路传输块、Downlink-Shared Channel(下行链路共享信道):DL-SCH)的ACK(a positive acknowledgement,肯定应答)或者NACK(anegative acknowledgement,否定应答)(ACK/NACK)。也将针对下行链路数据的ACK/NACK称为HARQ-ACK、HARQ反馈。
此外,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针对下行链路的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Information:CSI)。此外,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用于请求上行链路共享信道(Uplink-Shared Channel:UL-SCH)的资源的调度请求(Scheduling Request:SR)。
PUSCH用于发送上行链路数据(上行链路传输块、UL-SCH)。此外,PUSCH也可以用于与上行链路数据一起发送ACK/NACK以及/或者信道状态信息。此外,PUSCH也可以用于仅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
此外,PUSCH用于发送RRC消息。RRC消息是在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Control:RRC)层中处理的信息/信号。此外,PUSCH用于发送MAC CE(Control Element,控制元素)。这里,MAC CE是在介质访问控制(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层中处理(发送)的信息/信号。
例如,功率余量可以包含在MAC CE中,通过PUSCH进行报告。即,MAC CE的字段可以用于表示功率余量的级别。
PRACH用于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
此外,在上行链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上行链路参考信号(Uplink ReferenceSignal:UL RS)作为上行链路物理信号。上行链路物理信号虽然不用于发送从上级层输出的信息,但是由物理层来使用。这里,上行链路参考信号中包括DMRS(DemodulationReference Signal,解调参考信号)、SRS(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探测参考信号)。
DMRS与PUSCH或者PUCCH的发送相关联。例如,基站装置1为了进行PUSCH或者PUCCH的传输路径补正而使用DMRS。SRS与PUSCH或者PUCCH的发送不相关。例如,基站装置1为了测量上行链路的信道状态而使用SRS。
在图1中,在从基站装置1向终端装置2的下行链路无线通信中,使用以下的下行链路物理信道。下行链路物理信道用于发送从上级层输出的信息。
·PBCH(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物理广播信道)
·PCFICH(Physical Control Format Indicator Channel,物理控制格式指示符信道)
·PHICH(Physical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Indicator Channel,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符信道)
·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
·EPDCCH(Enhanced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
·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
PBCH用于广播由终端装置2共同使用的主信息块(Master Information Block:MIB,Broadcast Channel(广播信道):BCH)。PCFICH用于发送指示PDCCH的发送中使用的区域(例如,OFDM符号的数量)的信息。
PHICH用于发送针对基站装置1接收到的上行链路数据的ACK/NACK。即,PHICH用于发送表示针对上行链路数据的ACK/NACK的HARQ指示符(HARQ反馈)。
PDCCH以及EPDCCH用于发送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这里,对于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发送,定义多个DCI格式。即,针对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字段在DCI格式中定义,向信息比特进行映射。
例如,作为针对下行链路的DCI格式,定义用于调度一个小区中的一个PDSCH(发送一个下行链路传输块)的DCI格式1A。
例如,在针对下行链路的DCI格式中,包括与PDSCH的资源分配相关的信息、与针对PDSCH的MCS(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调制和编码方案)相关的信息、针对PUCCH的TPC命令等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这里,将针对下行链路的DCI格式也称为下行链路许可(或者下行链路分配)。
此外,例如,作为针对上行链路的DCI格式,定义用于调度一个小区中的一个PUSCH(发送一个上行链路传输块)的DCI格式0。
例如,在针对上行链路的DCI格式中,包括与PUSCH的资源分配相关的信息、与针对PUSCH的MCS相关的信息、针对PUSCH的TPC命令等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将针对上行链路的DCI格式也称为上行链路许可(或者上行链路分配)。
终端装置2在使用下行链路分配调度了PDSCH的资源的情况下,使用被调度的PDSCH接收下行链路数据。此外,终端装置2在使用上行链路许可调度了PUSCH的资源的情况下,使用被调度的PUSCH发送上行链路数据以及/或者上行链路控制信息。
PDSCH用于发送下行链路数据(下行链路传输块、DL-SCH)。此外,PDSCH用于发送系统信息块类型1消息。系统信息块类型1消息是小区特定(小区固有)的信息。
此外,PDSCH用于发送系统信息消息。系统信息消息包括系统信息块类型1以外的系统信息块X。系统信息消息是小区特定(小区固有)的信息。
此外,PDSCH用于发送RRC消息。这里,从基站装置1发送的RRC消息对于小区内的多个终端装置2可以是公共的。此外,从基站装置1发送的RRC消息也可以是某终端装置2专用的消息(也称为专用信令(dedicated signaling))。即,用户装置特定(用户装置固有)的信息对于某终端装置2使用专用的消息来进行发送。此外,PDSCH用于发送MAC CE。
这里,将RRC消息以及/或者MAC CE也称为上级层的信号(higher layersignaling,上级层信令)。
此外,在下行链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同步信号(Synchronization signal:SS)、下行链路参考信号(Downlink Reference Signal:DL RS)作为下行链路物理信号。下行链路物理信号不用于发送从上级层输出的信息,但是由物理层来使用。
同步信号用于终端装置2取得下行链路的频域以及时域的同步。此外,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用于终端装置2进行下行链路物理信道的传输路径补正。例如,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用于终端装置2计算下行链路的信道状态信息。
这里,在下行链路参考信号中包括CRS(Cell-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小区特定参考信号)、与PDSCH关联的URS(UE-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UE特定参考信号)、与EPDCCH关联的DMRS(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解调参考信号)、NZP CSI-RS(Non-Zero Power Chanel State Information-Reference Signal,非零功率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ZP CSI-RS(Zero Power Chanel State Information-Reference Signal,零功率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CRS在子帧的全频带进行发送,用于进行PBCH/PDCCH/PHICH/PCFICH/PDSCH的解调。与PDSCH关联的URS在URS关联的PDSCH的发送中所使用的子帧以及频带进行发送,用于进行URS关联的PDSCH的解调。
与EPDCCH关联的DMRS在DMRS关联的EPDCCH的发送中所使用的子帧以及频带进行发送。DMRS用于进行DMRS关联的EPDCCH的解调。
NZP CSI-RS的资源由基站装置1来设定。例如,终端装置2使用NZP CSI-RS进行信号的测量(信道的测量)。ZP CSI-RS的资源由基站装置1来设定。基站装置1以零输出发送ZPCSI-RS。例如,终端装置2在NZP CSI-RS对应的资源中进行干扰的测量。
这里,将下行链路物理信道以及下行链路物理信号也总称为下行链路信号。此外,将上行链路物理信道以及上行链路物理信号也总称为上行链路信号。此外,将下行链路物理信道以及上行链路物理信道也总称为物理信道。此外,将下行链路物理信号以及上行链路物理信号也总称为物理信号。
此外,BCH、UL-SCH以及DL-SCH是传输信道。将在MAC层所使用的信道称为传输信道。此外,将在MAC层所使用的传输信道的单位称为传输块(Transport Block:TB)、或者MACPDU(Protocol Data Unit,协议数据单元)。传输块是MAC层向物理层传递(deliver)的数据的单位。在物理层中,传输块被映射到码字,按每个码字进行编码处理等。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基站装置1的构成的概略框图。如图2所示,基站装置1构成为包括上级层处理部101、控制部102、发送部103、接收部104和收发天线105。此外,上级层处理部101构成为包括无线资源控制部1011、调度部1012、以及NAICS信息生成部1013。此外,发送部103构成为包括编码部1031、调制部1032、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生成部1033、复用部1034、无线发送部1035。此外,接收部104构成为包括无线接收部1041、复用分离部1042、解调部1043、解码部1044。
上级层处理部101进行介质访问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层、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Control:RLC)层、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层的处理。此外,上级层处理部101生成用于进行发送部103以及接收部104的控制而需要的信息,并输出给控制部102。
无线资源控制部1011生成或者从上级节点取得配置于下行链路的PDSCH的下行链路数据(传输块)、系统信息、RRC消息、MAC CE等。无线资源控制部1011将下行链路数据输出给发送部103,将其他信息输出给控制部102。此外,无线资源控制部1011进行终端装置2的各种设定信息的管理。
调度部1012决定分配物理信道(PDSCH以及PUSCH)的频率以及子帧、物理信道(PDSCH以及PUSCH)的编码率以及调制方式(或者MCS)以及发送功率等。调度部1012将所决定的信息输出给控制部102。
调度部1012基于调度结果生成用于调度物理信道(PDSCH以及PUSCH)的信息。调度部1012将所生成的信息输出给控制部102。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调度部1012将终端装置2A以及终端装置2B调度到相同的资源。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简单而设为了相同的资源,但是在终端装置2A能够取得终端装置2B的资源分配的条件下,也可以调度到不同的资源。
NAICS信息生成部1013生成NAICS信息,并且输出给控制部102。NAICS信息是表示基站装置1对终端装置2是否指示基于NAICS的干扰信号的消除或者抑制的信息。NAICS信息在基站装置1生成终端装置2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时使用。例如,在终端装置2A的NAICS信息表示指示NAICS的意思的情况下,基站装置1能够生成终端装置2A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使得包括终端装置2A进行基于NAICS的接收处理所需要的信息。另外,NAICS信息生成部1013可以基于从终端装置2通知的终端信息中包含的信息来生成NAICS信息,也可以不按照终端信息由基站装置1生成。例如,在基站装置1作为下行链路控制信息而通知与成为干扰的终端装置相关的信息的情况下,NAICS信息生成部1013可以生成NAICS信息,使得指示NAICS的终端装置的数量与作为下行链路控制信息而通知的终端装置的数量一致。此外,NAICS信息不限定于使用NAICS方式的情况,只要是使用消除或者抑制干扰信号的方式的情况就能够适用。
控制部102基于从上级层处理部101输入的信息,生成进行发送部103以及接收部104的控制的控制信号。此外,控制部102基于从上级层处理部101输入的信息来决定MCS。此外,控制部102基于从上级层处理部101输入的信息来决定码字数。此外,控制部102基于从上级层处理部101输入的信息来决定层数、天线端口编号、扰频识别符(扰频标识符、scrambling identity)。
控制部102基于从上级层处理部101输入的信息,生成下行链路控制信息,输出给发送部103。控制部102在NAICS信息表示指示NAICS的意思的情况下,能够在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包括表示是否进行干扰消除或者抑制的信息。控制部102在将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分配到用户固有搜索空间(UE-specific Search Space、USS)的情况下,能够将表示是否进行干扰消除或者抑制的信息包括在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此外,控制部102能够使用包括表示是否进行干扰消除或者抑制的信息的DCI format来生成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另外,在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也可以包括NAICS信息。
发送部103按照从控制部102输入的控制信号生成下行链路参考信号,对从上级层处理部101输入的HARQ指示符、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以及下行链路数据进行编码以及调制,对PHICH、PDCCH、EPDCCH、PDSCH、以及下行链路参考信号进行复用,通过收发天线105向终端装置2发送信号。
编码部1031对从上级层处理部101输入的HARQ指示符、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以及下行链路数据使用块编码、卷积编码、Turbo编码等预先决定的编码方式来进行编码,或者使用无线资源控制部1011决定的编码方式来进行编码。调制部1032以BPSK(Binary PhaseShift Keying,二进制相移键控)、QPSK(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正交相移键控)、16QAM(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正交幅度调制)、64QAM、256QAM等预先决定的、或者无线资源控制部1011决定的调制方式,对从编码部1031输入的编码比特进行调制。
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生成部1033基于用于识别基站装置1的物理小区标识符(PCI)等,生成按预先决定的规则求取的终端装置2已知的序列,作为下行链路参考信号。此外,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生成部1033能够基于扰频识别符来生成DMRS。
复用部1034对调制后的各信道的调制符号和所生成的下行链路参考信号和下行链路控制信息进行复用。也就是说,复用部1034将调制后的各信道的调制符号和所生成的下行链路参考信号和下行链路控制信息配置于资源元素。
无线发送部1035对被复用的调制符号等进行高速傅立叶逆变换(Inverse FastFourier Transform:IFFT)之后,进行OFDM方式的调制,针对OFDM调制过的OFDM符号附加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CP),生成基带的数字信号。无线发送部1035通过使用滤波、DA(Digital-to-Analog,数字-模拟)变换、频率变换、功率放大等,从而将所生成的基带的数字信号变换为期望频带的模拟信号。无线发送部1035将所生成的模拟信号输出给收发天线105进行发送。
接收部104按照从控制部102输入的控制信号,对通过收发天线105从终端装置2接收到的接收信号进行分离、解调、解码,并将解码后的信息输出给上级层处理部101。
无线接收部1041通过使用频率变换、滤波、AD(Analog-to-Digital)变换、振幅控制等,从而将通过收发天线105而接收到的上行链路的信号变换为基带的数字信号。
无线接收部1041从变换后的数字信号中消除相当于CP的部分。无线接收部1041针对消除了CP后的信号进行高速傅立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提取频域的信号,并输出给复用分离部1042。
复用分离部1042将从无线接收部1041输入的信号分离为PUCCH、PUSCH、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等信号。另外,该分离,基于预先由基站装置1的无线资源控制部1011决定并且通知给各终端装置2的上行链路许可中包含的无线资源的分配信息来进行。
此外,复用分离部1042进行PUCCH和PUSCH的传输路径的补偿。此外,复用分离部1042将上行链路参考信号进行分离。
解调部1043对PUSCH进行离散傅立叶逆变换(Inverse Discrete FourierTransform:IDFT),取得调制符号,分别针对PUCCH和PUSCH的调制符号,使用BPSK、QPSK、16QAM、64QAM、256QAM等预先决定的、或者本装置对各个终端装置2使用上行链路许可预先通知的调制方式,来进行接收信号的解调。另外,离散傅立叶逆变换也可以是与PUSCH的子载波数相应的高速傅立叶逆变换。
解码部1044对解调后的PUCCH和PUSCH的编码比特,以预先决定的编码方式的、预先决定的或者本装置使用上行链路许可对终端装置2预先通知的编码率进行解码,将解码后的上行链路数据和上行链路控制信息输出给上级层处理部101。在重传PUSCH的情况下,解码部1044使用从上级层处理部101输入的HARQ缓冲器中所保持的编码比特、和解调后的编码比特来进行解码。
图3是表示控制部102设定终端装置2A和终端装置2B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处理的流程的图。
在S301中,控制部102判断是否存在NAICS信息表示指示NAICS的意思的终端装置。
在S302中,控制部102判断是否对被指示了NAICS的终端装置指示干扰消除或者抑制。
在S303中,控制部102将指示干扰消除或者抑制的信息、以及发往被指示了NAICS的终端装置的信号和干扰信号各自的信息,包含在发往所述终端装置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
在S304中,控制部102将不指示干扰消除或者抑制的信息、以及发往被指示了NAICS的终端装置的信号的信息,包含在发往所述终端装置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
在S305中,控制部102将发往各终端装置的信号的信息包含在发往所述终端装置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
在S306中,发送部103向各终端装置发送下行链路控制信息。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终端装置2的构成的概略框图。如图4所示,终端装置2构成为包括上级层处理部201、控制部202、发送部203、接收部204和收发天线205。此外,上级层处理部201构成为包括无线资源控制部2011、调度信息解释部2012、以及NAICS信息解释部2013。此外,发送部203构成为包括编码部2031、调制部2032、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生成部2033、复用部2034、无线发送部2035。此外,接收部204构成为包括无线接收部2041、复用分离部2042、信号检测部2043。
上级层处理部201将通过用户的操作等而生成的上行链路数据(传输块)输出给发送部203。此外,上级层处理部201进行介质访问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层、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无线链路控制(RadioLink Control:RLC)层、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层的处理。
无线资源控制部2011进行本终端装置的各种设定信息的管理。此外,无线资源控制部2011生成配置于上行链路的各信道的信息,输出给发送部203。
调度信息解释部2012对通过接收部204而接收到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进行解释,判定调度信息。此外,调度信息解释部2012基于调度信息,为了进行接收部204以及发送部203的控制而生成控制信息,输出给控制部202。
NAICS信息解释部2013对通过接收部204而接收到的NAICS信息进行解释,判定是否存在NAICS指示。此外,NAICS信息解释部2013将NAICS信息的判定结果输出给控制部202。另外,NAICS信息解释部2013也可以根据终端装置2的状况(接收质量等)来决定NAICS信息的判定结果。
此外,NAICS信息解释部2013生成终端信息,输出给控制部202。另外,终端信息是与终端装置2具有的功能相关的信息。例如,可以是表示终端装置2是否具有NAICS的功能的信息,也可以是无论终端装置2是否具有NAICS的功能都考虑接收质量等来决定了是否进行NAICS的信息。
控制部202基于从上级层处理部201输入的信息,生成进行接收部204以及发送部203的控制的控制信号。控制部202将所生成的控制信号输出给接收部204以及发送部203,来进行接收部204以及发送部203的控制。控制部202将NAICS信息的判定结果输出给接收部204,将包含终端信息等在内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以及上行链路数据输出给发送部203。
控制部202基于NAICS信息的判定结果和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能够包括的是否进行干扰消除或者抑制的信息,对通过接收部204而接收到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进行解释。例如,是否进行干扰消除或者抑制的信息,能够根据用户固有搜索空间进行解释。
例如,在NAICS信息表示指示NAICS的意思,并且是否进行干扰消除或者抑制的信息表示指示干扰消除或者抑制的意思的情况下,控制部202能够判断用于对发往本终端装置进行信号检测的信息、和用于消除或者抑制干扰信号的信息。
例如,在NAICS信息表示指示NAICS的意思,并且下行链路控制信息能够包括的表示是否进行干扰消除或者抑制的信息表示否的情况下,终端装置能够仅判断发往本终端装置的控制信息。如此,能够将用于干扰信号的控制信息的信息分配给发往本终端装置,能够改善吞吐量。
接收部204按照从控制部202输入的控制信号,对通过收发天线205从基站装置1接收到的接收信号进行分离、解调、解码,并将解码后的信息输出给上级层处理部201。
无线接收部2041通过使用频率变换、滤波、AD变换、振幅控制等,从而将通过收发天线205而接收到的上行链路的信号变换为基带的数字信号。
此外,无线接收部2041从变换后的数字信号中消除相当于CP的部分,对消除了CP后的信号进行高速傅立叶变换,提取频域的信号。
复用分离部2042将提取到的信号分别分离为PHICH、PDCCH、EPDCCH、PDSCH、以及下行链路参考信号。此外,复用分离部2042基于从信道测量得到的期望信号的信道的估计值,进行PHICH、PDCCH、以及EPDCCH的信道的补偿,检测下行链路控制信息,输出给控制部202。此外,控制部202将PDSCH以及期望信号的信道估计值输出给信号检测部2043。另外,基于从控制部202输入的发往本终端的层数、天线端口编号、扰频识别符,进行信道估计。
此外,复用分离部2042在有NAICS指示的情况下,基于从控制部202输入的干扰信号的层数、天线端口编号、扰频识别符,来进行干扰信号的信道估计。复用分离部2042将干扰信号的信道估计值输出给信号检测部2043。
信号检测部2043使用PDSCH、信道估计值、以及NAICS信息的判定结果、表示是否进行干扰消除或者抑制的信息,来检测下行链路数据(传输块),并输出给上级层处理部201。信号检测部2043在NAICS信息的判定结果表示指示NAICS的意思,并且表示是否进行干扰消除或者抑制的信息表示指示干扰消除或者抑制的意思的情况下,基于从复用分离部2042输入的信道估计值、和从控制部202输入的干扰信号的层数、天线端口编号,来进行干扰信号的消除以及抑制。另外,关于消除或者抑制干扰信号的方法,只要是需要与干扰信号相关的参数的方法即可,可以是线性检测、最大似然估计、干扰消除等。线性检测是LMMSE-IRC(Linear 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Interference Rejection Combining,线性最小均方误差-干扰抑制组合)、Enhanced LMMSE-IRC、WLMMSE-IRC(Widely Linear MMSE-IRC,广泛线性MMSE-IRC)等。最大似然估计是ML(Maximum Likelihood,最大似然)、R-ML(Reducedcomplexity ML,降低复杂性ML)、Iterative ML、Iterative R-ML等。干扰消除是Turbo SIC(Success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连续干扰消除)、PIC(Parallel InterferenceCancellation,并行干扰消除)、L-CWIC(Linear Code Word level SIC,线性码字级SIC)、ML-CWIC(MLCode Word level SIC,ML码字级SIC)、SLIC(Symbol Level IC,符号级IC)等。如此能够改善吞吐量。
此外,信号检测部2043在NAICS信息的判定结果表示指示NAICS的意思,并且表示是否进行干扰消除或者抑制的信息表示否的情况下,能够进行不伴随干扰消除的信号检测。此时,能够仅对发往本终端装置的控制信息进行判断。这样一来,能够增加发往本终端装置的信号的控制信息,能够改善吞吐量。
发送部203按照从控制部202输入的控制信号,生成上行链路参考信号,对从上级层处理部201输入的上行链路数据(传输块)进行编码以及调制,对PUCCH、PUSCH、以及所生成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进行复用,通过收发天线205发送给基站装置1。
编码部2031对从上级层处理部201输入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进行卷积编码、块编码等的编码。此外,编码部2031基于PUSCH的调度中所使用的信息,进行Turbo编码。
调制部2032对从编码部2031输入的编码比特,以BPSK、QPSK、16QAM、64QAM等由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所通知的调制方式、或者按每个信道预先决定的调制方式进行调制。
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生成部2033基于用于识别基站装置1的物理小区标识符(physical cell identity:称为PCI、Cell ID等)、配置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的带宽、由上行链路许可所通知的循环移位、与DMRS序列的生成相对应的参数的值等,生成按预先决定的规则(公式)求取的序列。
复用部2034按照从控制部202输入的控制信号,将PUSCH的调制符号并列排列之后进行离散傅立叶变换(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DFT)。此外,复用部2034按每个发送天线端口对PUCCH和PUSCH的信号和所生成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进行复用。也就是说,复用部2034按每个发送天线端口将PUCCH和PUSCH的信号和所生成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配置到资源元素。另外,离散傅立叶变换也可以是与PUCCH、PUSCH的子载波数相应的高速傅立叶变换。
无线发送部2035对复用后的信号进行高速傅立叶逆变换,进行SC-FDMA方式的调制,生成SC-FDMA符号,对所生成的SC-FDMA符号附加CP,生成基带的数字信号。无线发送部2035通过使用滤波、DA变换、频率变换、功率放大等,从而将所生成的基带的数字信号变换为期望频带的模拟信号。无线发送部2035将所生成的模拟信号输出给收发天线205进行发送。
图5是表示复用分离部2042和信号检测部2043的处理的流程的图。
在S501中,信号检测部2043判定终端装置2的NAICS信息的判定结果是否表示指示NAICS的意思。在终端装置2的NAICS信息的判定结果表示指示NAICS的意思的情况下,进入S502,在表示不指示NAICS的意思的情况下,进入S504。
在S502中,信号检测部2043判定终端装置2的表示是否进行干扰消除或者抑制的信息的判定结果是否指示干扰消除或者抑制。在指示了干扰消除或者抑制的情况下,进入S503,在未指示的情况下,进入S504。
在S503中,信号检测部2043消除或者抑制干扰信号,进行发往本终端装置的信号的解调、解码。
在S504中,信号检测部2043进行发往本终端装置的信号的解调、解码。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将产生用户间干扰的通信系统作为了对象,但是也可以是产生小区间干扰的通信系统。在产生小区间干扰的通信系统中,终端装置的接收信号包括发往本终端装置(第1终端装置)的期望信号、和成为小区间干扰的发往终端装置(第2终端装置)的信号。与第1终端装置连接的基站装置,与其他基站装置协作,获得用于消除或者抑制第2终端装置的信号的信息(第2终端装置的层数、天线端口编号、扰频识别符等)。与第1终端装置连接的基站装置决定是否对第1终端装置指示NAICS,在指示NAICS的情况下,向第1终端装置发送包括表示是否进行干扰消除或者抑制的信息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终端装置在从上级层处理部201通知的NAICS信息的判定结果表示指示NAICS的意思,并且表示是否进行干扰消除或者抑制的信息的判定结果表示干扰消除或者抑制的情况下,从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掌握与终端装置相关的参数,消除或者抑制干扰信号。
如此,本发明的终端装置是与基站装置通信的第1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上级层处理部,其判定表示是否指示NAICS的NAICS信息;接收部,其接收从所述基站装置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和控制部,其基于所述上级层处理部判定出的设定,变更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解释。此外,所述控制部在由所述上级层处理部判定的NAICS信息的判定结果表示指示NAICS的意思,并且表示是否进行干扰消除或者抑制的信息的判定结果表示干扰消除或者抑制的情况下,消除或者抑制因所述第2终端装置的通信而导致的干扰。
此外,本发明的基站装置是与第1终端装置通信的基站装置,具备:上级层处理部,其对所述第1终端装置设定表示是否指示NAICS的NAICS信息;控制部,其基于所述NAICS信息是否表示指示NAICS的意思,变更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参数;和发送部,其发送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此外,在本发明的基站装置中,在所述NAICS信息表示指示NAICS的意思的情况下,在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包括表示是否进行干扰消除或者抑制的信息,发送给所述第1终端装置。
另外,上述的本发明的终端装置在NAICS信息表示指示NAICS的意思,并且表示是否进行干扰消除或者抑制的信息表示进行干扰消除或者抑制的意思的情况下,基于基站装置发送的干扰信号的控制信息进行干扰消除,但也可以对基站装置未发送控制信息的干扰信号进行盲检,消除或者抑制所述盲检出的干扰信号。如此一来,消除的干扰信号增加,能够改善吞吐量。
通过进行上述那样的处理,能够抑制为了消除或者抑制干扰信号而需要的干扰信号的信息,能够改善吞吐量。
另外,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基站装置以及终端装置动作的程序,是控制CPU等使得实现本发明所涉及的上述实施方式的功能的程序(使计算机发挥功能的程序)。而且,在这些装置所处理的信息,在其处理时临时积蓄在RAM,之后,存储在各种ROM、HDD,根据需要由CPU读出,进行修正/写入。作为存储程序的记录介质,可以是半导体介质(例如,ROM、非易失性存储卡等)、光记录介质(例如,DVD、MO、MD、CD、BD等)、磁记录介质(例如,磁带、软盘等)等的任一种。此外,不仅可以通过执行加载的程序,来实现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功能,还存在基于该程序的指示,与操作系统或者其他应用程序等共同进行处理,由此实现本发明的功能的情况。
此外,流通到市场的情况下,可以将程序存储在可移动型的记录介质中进行流通,或者通过因特网等网络传送到所连接的服务器计算机中。在该情况下,服务器计算机的存储装置也包含在本发明中。此外,可以将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终端装置以及基站装置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典型地实现为作为集成电路的LSI。接收装置的各功能模块可以分别芯片化,也可以集成一部分或全部来芯片化。在将各功能模块集成电路化的情况下,附加对它们进行控制的集成电路控制部。
此外,集成电路化的方法不局限于LSI,也可以由专用电路或通用处理器来实现。此外,在由于半导体技术的进步而出现了代替LSI的集成电路化技术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基于该技术的集成电路。
另外,本申请发明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本申请发明的终端装置当然不限定于应用于移动站装置,也能够应用于设置于室内外的固定式或者非可动式的电子设备,例如,AV设备、厨房设备、清洁/洗涤设备、空调设备、办公设备、自动售货机、其他生活设备等。
以上,参考附图详细叙述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具体的构成不局限于该实施方式,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的设计等也包含在权利要求书中。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适合用于终端装置、基站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另外,本国际申请主张基于2014年3月20日申请的日本国特许申请第2014-057350号的优先权,并且将日本国特许申请第2014-057350号的全部内容援引于本国际申请。
标号说明
1 基站装置
2A、2B 终端装置
1-1 覆盖范围
101 上级层处理部
102 控制部
103 发送部
104 接收部
105 收发天线
1011 无线资源控制部
1012 调度部
1013 NAICS信息生成部
1031 编码部
1032 调制部
1033 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生成部
1034 复用部
1035 无线发送部
1041 无线接收部
1042 复用分离部
1043 解调部
1044 解码部
201 上级层处理部
202 控制部
203 发送部
204 接收部
205 收发天线
2011 无线资源控制部
2012 调度信息解释部
2013 NAICS信息解释部
2031 编码部
2032 调制部
2033 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生成部
2034 复用部
2035 无线发送部
2041 无线接收部
2042 复用分离部
2043 信号检测部

Claims (4)

1.一种终端装置,具备:
上级层处理部,其通过上级层对表示是否指示消除或者抑制干扰信号的方式的信息进行解释;
接收部,其接收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和下行链路共享信道;和
控制部,其在所述表示是否指示消除或者抑制干扰信号的方式的信息表示指示消除或者抑制干扰信号的方式的意思的情况下,基于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包含的表示是否进行干扰消除或者抑制的信息,来判断是否进行干扰消除或者抑制,
在所述表示是否指示消除或者抑制干扰信号的方式的信息表示不指示消除或者抑制干扰信号的方式的意思的情况下,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含与所述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资源分配相关的信息,
在所述表示是否指示消除或者抑制干扰信号的方式的信息表示指示消除或者抑制干扰信号的方式的意思的情况下,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含与所述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资源分配相关的信息以及所述表示是否进行干扰消除或者抑制的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装置,其中,
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根据规定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来生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装置,其中,
所述信号检测部在所述表示是否进行干扰消除或者抑制的信息表示干扰消除或者抑制的情况下,基于本终端装置的层数和天线端口编号和扰频识别符、以及干扰信号的层数和天线端口编号和扰频识别符来进行干扰信号的消除或者抑制,并解调所述下行链路共享信道,在所述表示是否进行干扰消除或者抑制的信息不表示干扰消除或者抑制的情况下,基于所述本终端装置的层数和天线端口编号和扰频识别符来解调所述下行链路共享信道。
4.一种通信方法,是安装于终端装置的通信方法,具备:
上级层处理过程,通过上级层对表示是否指示消除或者抑制干扰信号的方式的信息进行解释;
接收过程,接收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和下行链路共享信道;和
控制过程,在所述表示是否指示消除或者抑制干扰信号的方式的信息表示指示消除或者抑制干扰信号的方式的意思的情况下,基于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包含的表示是否进行干扰消除或者抑制的信息,来判断是否进行干扰消除或者抑制,
在所述表示是否指示消除或者抑制干扰信号的方式的信息表示不指示消除或者抑制干扰信号的方式的意思的情况下,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含与所述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资源分配相关的信息,
在所述表示是否指示消除或者抑制干扰信号的方式的信息表示指示消除或者抑制干扰信号的方式的意思的情况下,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含与所述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资源分配相关的信息以及所述表示是否进行干扰消除或者抑制的信息。
CN201580012547.6A 2014-03-20 2015-02-25 终端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Active CN10606861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57350 2014-03-20
JP2014057350 2014-03-20
PCT/JP2015/055491 WO2015141418A1 (ja) 2014-03-20 2015-02-25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68613A CN106068613A (zh) 2016-11-02
CN106068613B true CN106068613B (zh) 2019-07-05

Family

ID=541443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12547.6A Active CN106068613B (zh) 2014-03-20 2015-02-25 终端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244520B2 (zh)
JP (1) JP6472031B2 (zh)
CN (1) CN106068613B (zh)
WO (1) WO201514141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141689A1 (ja) * 2014-03-20 2015-09-2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集積回路
CN111356232B (zh) * 2018-12-21 2022-08-30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参数配置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34503A (zh) * 2010-04-05 2013-02-13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基站装置以及用户终端
WO2013157894A1 (en) * 2012-04-20 2013-10-2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downlink data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670432B2 (en) 2009-06-22 2014-03-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ordination of sending reference signals from multiple cells
JP5864199B2 (ja) 2011-05-20 2016-02-17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受信装置、送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GB2512653B (en) * 2013-04-05 2018-04-11 Broadcom Corp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US10348432B2 (en) * 2013-06-11 2019-07-09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Network signaling for network-assisted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and suppression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34503A (zh) * 2010-04-05 2013-02-13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基站装置以及用户终端
WO2013157894A1 (en) * 2012-04-20 2013-10-2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downlink data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ignaling and Coordination in NAICS》;Broadcom Corporation;《R1-135547,3GPP TSG RAN WG1#75》;20131115;1-3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68613A (zh) 2016-11-02
JPWO2015141418A1 (ja) 2017-04-06
JP6472031B2 (ja) 2019-02-20
WO2015141418A1 (ja) 2015-09-24
US20170019885A1 (en) 2017-01-19
US10244520B2 (en) 2019-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555827B2 (ja) 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CN106063314A (zh) 终端装置以及基站装置
CN108540255A (zh) 基站装置、终端装置以及集成电路
CN106105351B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以及集成电路
CN106465475A (zh) 基站装置、终端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CN106664579A (zh) 基站装置、终端装置以及方法
WO2016043019A1 (ja)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WO2016136779A1 (ja)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CN107251459B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JP6698350B2 (ja)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集積回路
JPWO2015166865A1 (ja) 端末装置および集積回路
JP6461825B2 (ja) 端末装置
CN106664578A (zh) 基站装置、终端装置以及方法
JPWO2016043018A1 (ja)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CN105940745B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以及集成电路
WO2015137112A1 (ja)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集積回路
JPWO2015166861A1 (ja) 端末装置および集積回路
CN106068613B (zh) 终端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JP6723150B2 (ja) 端末装置および集積回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