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66972B - 终端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终端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66972B
CN106066972B CN201610363696.3A CN201610363696A CN106066972B CN 106066972 B CN106066972 B CN 106066972B CN 201610363696 A CN201610363696 A CN 201610363696A CN 106066972 B CN106066972 B CN 1060669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nfc chip
protective shell
distance
flip l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6369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66972A (zh
Inventor
陆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ng Xue Li
Original Assignee
张学利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张学利 filed Critical 张学利
Priority to CN20161036369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066972B/zh
Publication of CN1060669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669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669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669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70Protecting specific internal or peripheral components, in which the protection of a component leads to protection of the entire computer
    • G06F21/86Secure or tamper-resistant hous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终端的控制方法与装置。本发明终端的控制方法,包括:检测终端中的第一近场通讯NFC芯片与接近所述终端的第二NFC芯片之间的距离,以及,检测所述第二NFC芯片是否为设置在所述终端的保护壳的翻盖中的NFC芯片,以获得检测结果;根据所述距离和所述检测结果,启动或者关闭所述终端中的保护壳模式。本发明中利用NFC芯片代替霍尔传感器,进而利用NFC芯片来开启和关闭保护壳模式,还可以在提高检测灵敏度的同时,还能降低终端成本。

Description

终端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终端的使用越来越普及,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在生活中占有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近年来,为增强用户的视觉效果,终端的屏幕通常较大,且屏幕的厚度也越来越薄。具有较大屏幕的终端,在使用过程中因为操作不当,如掉落、重物覆盖等情况,容易造成屏幕破损。
为了延长终端的使用寿命,用户会选择使用保护壳将终端包裹。现有技术中的保护壳中设置有霍尔传感器,通过霍尔传感器与终端之间的配合,使得终端可以感知保护壳的状态是处于打开还是关闭。例如,当保护壳离开屏幕时,屏幕自动唤醒;当保护壳靠近屏幕时,屏幕自动休眠。
现有技术中的使用霍尔传感器的保护壳,由于霍尔传感器的感应区域较小,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灵敏度下降的现象,从而导致终端控制效果不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终端的控制方法及装置,以克服使用霍尔传感器的保护壳,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灵敏度下降的现象,从而导致终端控制效果不良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终端的控制方法,包括:
检测终端中的第一近场通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芯片与接近所述终端的第二NFC芯片之间的距离,以及,检测所述第二NFC芯片是否为设置在所述终端的保护壳的翻盖中的NFC芯片,以获得检测结果;
根据所述距离和所述检测结果,启动或者关闭所述终端中的保护壳模式。
进一步地,上述终端的控制方法中,根据所述距离和所述检测结果,启动或者关闭所述终端中的保护壳模式,包括:
若所述距离小于或者等于预设的启动阈值,且检测到所述第二NFC芯片是设置在所述终端的保护壳的翻盖中的NFC芯片,在所述终端中启动保护壳模式。
进一步地,上述终端的控制方法中,根据所述距离和所述检测结果,启动或者关闭所述终端中的保护壳模式,包括:
若所述距离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的关闭阈值,且检测到所述第二NFC芯片是设置在所述终端的保护壳的翻盖中的NFC芯片,关闭所述终端中启动的保护壳模式。
进一步地,上述终端的控制方法中,检测所述第二NFC芯片是否为设置在所述终端的保护壳的翻盖中的NFC芯片,包括:
读取所述第二NFC芯片中内置的标识信息;
将所述标识信息与预设的所述终端的保护壳的标识信息进行比对,若两个标识信息一致,确定所述第二NFC芯片是设置在所述终端的保护壳的翻盖中的NFC芯片。
进一步地,上述终端的控制方法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检测到所述第二NFC芯片不是设置在所述终端的保护壳的翻盖中的NFC芯片,保持所述终端当前状态。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终端的控制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终端中的第一近场通讯NFC芯片与接近所述终端的第二NFC芯片之间的距离,以及,检测所述第二NFC芯片是否为设置在所述终端的保护壳的翻盖中的NFC芯片,以获得检测结果;
执行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距离和所述检测结果,启动或者关闭所述终端中的保护壳模式。
进一步地,上述终端的控制装置中,所述执行模块具体用于:
若所述距离小于或者等于预设的启动阈值,且检测到所述第二NFC芯片是设置在所述终端的保护壳的翻盖中的NFC芯片,在所述终端中启动保护壳模式。
进一步地,上述终端的控制装置中,所述执行模块具体用于:
若所述距离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的关闭阈值,且检测到所述第二NFC芯片是设置在所述终端的保护壳的翻盖中的NFC芯片,关闭所述终端中启动的保护壳模式。
进一步地,上述终端的控制装置中,所述检测模块具体用于:
读取所述第二NFC芯片中内置的标识信息;将所述标识信息与预设的所述终端的保护壳的标识信息进行比对,若两个标识信息一致,确定所述第二NFC芯片是设置在所述终端的保护壳的翻盖中的NFC芯片。
进一步地,上述终端的控制装置中,所述执行模块还用于:
若检测到所述第二NFC芯片不是设置在所述终端的保护壳的翻盖中的NFC芯片,保持所述终端当前状态。
本发明终端的控制方法及装置,通过检测终端中的第一NFC芯片与接近终端的第二NFC芯片之间的距离,以及,检测第二NFC芯片是否为设置在终端的保护壳的翻盖中的NFC芯片,实现启动或者关闭终端中的保护壳模式,由于本发明中采用NFC芯片,不再使用霍尔传感器,因此避免了由于使用设置了霍尔传感器的保护壳,导致的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灵敏度下降,以及终端控制效果不良的问题。而且,利用NFC芯片代替霍尔传感器的方式来开启和关闭保护壳模式,还可以在提高检测灵敏度的同时,还能降低终端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终端的控制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终端的控制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终端的控制方法实施例三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终端的控制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终端的控制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终端的控制方法,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101、检测终端中的第一NFC芯片与接近终端的第二NFC芯片之间的距离,以及,检测第二NFC芯片是否为设置在终端的保护壳的翻盖中的NFC芯片,以获得检测结果。
用户使用的终端的屏幕通常较大,且屏幕的厚度也比较薄,为了延长终端的使用寿命,通常会选择使用保护壳将终端包裹住,以减少磕碰或重物掉落时造成的屏幕破损。本发明中终端使用的保护壳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底托,用于包裹终端的底部,使得终端可以嵌入其内,另一部分为翻盖,用于覆盖屏幕的上方,两部分相互连接形成一个整体。其中,在翻盖部分内嵌入一块NFC芯片,用于与终端内设置的第一NFC芯片进行通信。
为辨别保护壳是否覆盖在屏幕的上方,需要检测两个条件,得到两个检测结果。因为在日常生活中,带有NFC芯片的装置会有很多种,例如,手机、公交卡、门禁卡等,当终端接近其他带有NFC芯片的装置时,相互之间均可以检测到,因此,其他带有NFC芯片的装置会容易与终端的保护壳中的NFC芯片混淆。
因此,为了将终端的保护壳中的NFC芯片与其他带有NFC芯片的装置区分开,需要检测终端中的第一NFC芯片与接近终端的第二NFC芯片之间的距离,用于判断第二NFC芯片是否已经靠近终端的屏幕,以及,检测第二NFC芯片是否为设置在终端的保护壳的翻盖中的NFC芯片,用于判断第二NFC芯片是否为保护壳内的NFC芯片。通过上述两个检测,可以判断与终端相匹配的保护壳的翻盖与屏幕之间的状态。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两个检测可以同时执行,或者,也可以先后执行,本发明实施例对两个检测的执行顺序不进行特别限定。
102、根据距离和检测结果,启动或者关闭终端中的保护壳模式。
得到距离和检测结果后,可以确定保护壳的翻盖与屏幕之间的状态,即翻盖是打开状态还是关闭状态。当翻盖为关闭状态时,启动终端中的保护壳模式,当翻盖为打开状态时,关闭终端中的保护壳模式。
例如,终端中的保护壳模式,可以是小窗口模式,且小窗口模式下,屏幕上显示的内容尺寸与翻盖中的透明部分相匹配,或者,还可以是局部显示模式,如当终端处于被叫状态时,仅仅显示部分区域,通过该部分区域显示接听按钮或者拒接按钮,使得用户可以接听电话或拒接。
另外,本实施例中,检测过程可以为持续进行,用以提高检测的灵敏度与准确性。
本实施例的终端的控制方法,通过检测终端中的第一NFC芯片与接近终端的第二NFC芯片之间的距离,以及,检测第二NFC芯片是否为设置在终端的保护壳的翻盖中的NFC芯片,以获得检测结果,并根据距离和检测结果,启动或者关闭终端中的保护壳模式,解决了使用霍尔传感器的保护壳,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灵敏度下降的现象,从而导致终端控制效果不良的问题,实现了利用NFC芯片代替霍尔传感器的方式来开启和关闭保护壳模式,检测灵敏度高的同时还能降低成本。
实施例二
图2为本发明终端的控制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终端的控制方法,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201、检测终端中的第一NFC芯片与接近终端的第二NFC芯片之间的距离。
本实施例中以先检测距离,后检测是否为匹配NFC芯片的顺序为例进行描述,首先检测终端中的第一NFC芯片与接近终端的第二NFC芯片之间的距离。
202、判断距离是否小于或者等于预设的启动阈值,若是,执行步骤203;若否,执行步骤205。
因为终端分为屏幕所在的面和屏幕相对的终端的背面,屏幕所在的面与背面均可以接触到带有NFC芯片的装置,容易导致终端的控制错误。例如,终端的保护壳中,因为终端的保护壳的翻盖部分,即可以覆盖在终端的屏幕上,也可以翻至终端的背面将终端的背面覆盖,当翻盖覆盖至终端的背面时,终端中的第一NFC芯片也可以检测到翻盖中的第二NFC芯片,从而错误的开启了保护壳模式。
为了避免这样的现象发生,预先在终端中的第一NFC芯片中设置一个启动阈值,该启动阈值可以小于终端的厚度,使得当检测到的第一NFC芯片与接近终端的第二NFC芯片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该启动阈值时,可以认定为是设置有第二NFC芯片的装置覆盖在终端的屏幕。
203、检测第二NFC芯片是否为设置在终端的保护壳的翻盖中的NFC芯片,若是,执行步骤204,若否,执行步骤205。为了方便确认终端的保护壳为该终端专属的保护壳,预先在保护壳的翻盖中设置的第二NFC芯片中内置标识信息。
在确认设置有第二NFC芯片的装置覆盖在终端的屏幕后,需要检测第二NFC芯片是否为设置在终端的保护壳的翻盖中的NFC芯片,终端中的第一NFC芯片读取该第二NFC芯片中内置的标识信息,将标识信息与预设的终端的保护壳的标识信息进行比对。
若两个标识信息一致,确定第二NFC芯片是设置在终端的保护壳的翻盖中的NFC芯片,不是其他装置中的NFC芯片,然后执行步骤204。
反之,若两个标识信息不一致,确定第二NFC芯片不是设置在终端的保护壳的翻盖中的NFC芯片,而是其他装置中的NFC芯片,然后执行步骤205。
其中,标识信息可以为键(Key)值,或者,也可以为密码,或者,还可以是其他便于比对的标识信息。
204、在终端中启动保护壳模式。
205、保持终端当前状态。
当检测到的距离大于预设的启动阈值时,说明设置有第二NFC芯片的装置没有覆盖在终端的屏幕;和/或,当检测到第二NFC芯片不是设置在终端的保护壳的翻盖中的NFC芯片时,说明设置有NFC芯片的装置或接近该终端的设置有NFC芯片的装置不是与该终端的保护壳中的NFC芯片,保持终端当前状态即可。
本实施例的终端的控制方法,通过检测终端中的第一NFC芯片与接近终端的第二NFC芯片之间的距离,以及,检测第二NFC芯片是否为设置在终端的保护壳的翻盖中的NFC芯片,实现启动或者关闭终端中的保护壳模式,由于本发明中采用NFC芯片,不再使用霍尔传感器,因此避免了由于使用设置了霍尔传感器的保护壳,导致的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灵敏度下降,以及终端控制效果不良的问题。而且,利用NFC芯片代替霍尔传感器的方式来开启和关闭保护壳模式,还可以在提高检测灵敏度的同时,还能降低终端成本。
实施例三
图3为本发明终端的控制方法实施例三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终端的控制方法,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301、检测终端中的第一NFC芯片与接近终端的第二NFC芯片之间的距离。
本实施例中的检测顺序与实施例二中相同,在此处不再赘述。
302、判断距离是否大于预设的关闭阈值,若是,执行步骤303;若否,执行步骤305。
当终端中已经启动保护壳模式后,用户想要对终端进行其他操作时,需要将保护壳模式关闭,在终端的第一NFC芯片中预设一个关闭阈值,用于判断是否关闭保护壳模式时使用。当检测的距离大于该关闭阈值时,可以认为设置有第二NFC芯片的装置正在远离终端,然后执行步骤303。反之,如果检测的举例小于或者等于关闭阈值,执行步骤305。
303、检测第二NFC芯片是否为设置在终端的保护壳的翻盖中的NFC芯片,若是,执行步骤304,若否,执行步骤305。
为了方便确认终端的保护壳为该终端专属的保护壳,预先在保护壳的翻盖中设置的第二NFC芯片中内置标识信息。
在确认设置有第二NFC芯片的装置覆盖在终端的屏幕后,需要检测第二NFC芯片是否为设置在终端的保护壳的翻盖中的NFC芯片,终端中的第一NFC芯片读取该第二NFC芯片中内置的标识信息,将标识信息与预设的终端的保护壳的标识信息进行比对。
若两个标识信息一致,确定第二NFC芯片是设置在终端的保护壳的翻盖中的NFC芯片,不是其他装置中的NFC芯片,然后执行步骤304。
反之,若两个标识信息不一致,确定第二NFC芯片不是设置在终端的保护壳的翻盖中的NFC芯片,而是其他装置中的NFC芯片,然后执行步骤305。
其中,标识信息可以为键(Key)值,或者,也可以为密码,或者,还可以是其他便于比对的标识信息。
304、关闭终端中启动的保护壳模式。
305、保持终端当前状态。
当检测到的距离小于预设的启动阈值时,说明设置有第二NFC芯片的装置正在覆盖在终端的屏幕;和/或,当检测到第二NFC芯片不是设置在终端的保护壳的翻盖中的NFC芯片时,说明设置有NFC芯片的装置或远离该终端的设置有NFC芯片的装置不是与该终端的保护壳中的NFC芯片,保持终端当前状态即可。
本实施例的终端的控制方法,通过检测终端中的第一NFC芯片与接近终端的第二NFC芯片之间的距离,以及,检测第二NFC芯片是否为设置在终端的保护壳的翻盖中的NFC芯片,实现启动或者关闭终端中的保护壳模式,由于本发明中采用NFC芯片,不再使用霍尔传感器,因此避免了由于使用设置了霍尔传感器的保护壳,导致的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灵敏度下降,以及终端控制效果不良的问题。而且,利用NFC芯片代替霍尔传感器的方式来开启和关闭保护壳模式,还可以在提高检测灵敏度的同时,还能降低终端成本。
实施例四
图4为本发明终端的控制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终端的控制装置可以包括:检测模块11和控制模块12。
检测模块11,用于检测终端中的第一NFC芯片与接近终端的第二NFC芯片之间的距离,以及,检测第二NFC芯片是否为设置在终端的保护壳的翻盖中的NFC芯片,以获得检测结果。
控制模块12,用于根据检测模块11检测的距离和检测结果,启动或者关闭终端中的保护壳模式。
具体地,控制模块12,具体用于:若距离小于或者等于预设的启动阈值,且检测到第二NFC芯片是设置在终端的保护壳的翻盖中的NFC芯片,在终端中启动保护壳模式。
控制模块12,具体用于:若距离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的关闭阈值,且检测到第二NFC芯片是设置在终端的保护壳的翻盖中的NFC芯片,关闭终端中启动的保护壳模式。
具体地,检测模块11,具体用于:读取第二NFC芯片中内置的标识信息;将标识信息与预设的终端的保护壳的标识信息进行比对,若两个标识信息一致,确定第二NFC芯片是设置在终端的保护壳的翻盖中的NFC芯片。
具体地,控制模块12还可以用于,若检测模块11检测到第二NFC芯片不是设置在终端的保护壳的翻盖中的NFC芯片,保持终端当前状态。
本实施例的装置,可以用于执行图1-图3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至少两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终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终端中的第一近场通讯NFC芯片与接近所述终端的第二NFC芯片之间的距离,以及,检测所述第二NFC芯片是否为设置在所述终端的保护壳的翻盖中的NFC芯片,以获得检测结果;
根据所述距离和所述检测结果,启动或者关闭所述终端中的保护壳模式;
所述根据所述距离和所述检测结果,启动或者关闭所述终端中的保护壳模式包括:
判断距离是否小于或者等于预设的启动阈值;
若所述距离小于或者等于预设的启动阈值,且检测到所述第二NFC芯片是设置在所述终端的保护壳的翻盖中的NFC芯片,在所述终端中启动保护壳模式;
所述判断距离是否小于或者等于预设的启动阈值包括:
预先在终端中的第一NFC芯片中设置一个启动阈值,该启动阈值小于终端的厚度;
判断检测到的第一NFC芯片与接近终端的第二NFC芯片之间的距离是否小于或等于该启动阈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距离和所述检测结果,启动或者关闭所述终端中的保护壳模式,包括:
若所述距离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的关闭阈值,且检测到所述第二NFC芯片是设置在所述终端的保护壳的翻盖中的NFC芯片,关闭所述终端中启动的保护壳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所述第二NFC芯片是否为设置在所述终端的保护壳的翻盖中的NFC芯片,包括:
读取所述第二NFC芯片中内置的标识信息;
将所述标识信息与预设的所述终端的保护壳的标识信息进行比对,若两个标识信息一致,确定所述第二NFC芯片是设置在所述终端的保护壳的翻盖中的NFC芯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检测到所述第二NFC芯片不是设置在所述终端的保护壳的翻盖中的NFC芯片,保持所述终端当前状态。
5.一种终端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终端中的第一近场通讯NFC芯片与接近所述终端的第二NFC芯片之间的距离,以及,检测所述第二NFC芯片是否为设置在所述终端的保护壳的翻盖中的NFC芯片,以获得检测结果;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距离和所述检测结果,启动或者关闭所述终端中的保护壳模式;
所述根据所述距离和所述检测结果,启动或者关闭所述终端中的保护壳模式包括:
判断距离是否小于或者等于预设的启动阈值;
若所述距离小于或者等于预设的启动阈值,且检测到所述第二NFC芯片是设置在所述终端的保护壳的翻盖中的NFC芯片,在所述终端中启动保护壳模式;
所述判断距离是否小于或者等于预设的启动阈值包括:
预先在终端中的第一NFC芯片中设置一个启动阈值,该启动阈值小于终端的厚度;
判断检测到的第一NFC芯片与接近终端的第二NFC芯片之间的距离是否小于或等于该启动阈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
若所述距离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的关闭阈值,且检测到所述第二NFC芯片是设置在所述终端的保护壳的翻盖中的NFC芯片,关闭所述终端中启动的保护壳模式。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具体用于:
读取所述第二NFC芯片中内置的标识信息;
将所述标识信息与预设的所述终端的保护壳的标识信息进行比对,若两个标识信息一致,确定所述第二NFC芯片是设置在所述终端的保护壳的翻盖中的NFC芯片。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
若检测到所述第二NFC芯片不是设置在所述终端的保护壳的翻盖中的NFC芯片,保持所述终端当前状态。
CN201610363696.3A 2016-05-27 2016-05-27 终端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60669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63696.3A CN106066972B (zh) 2016-05-27 2016-05-27 终端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63696.3A CN106066972B (zh) 2016-05-27 2016-05-27 终端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66972A CN106066972A (zh) 2016-11-02
CN106066972B true CN106066972B (zh) 2019-11-08

Family

ID=574214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63696.3A Active CN106066972B (zh) 2016-05-27 2016-05-27 终端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06697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07219B (zh) * 2019-11-20 2021-06-2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5379049A (zh) * 2022-08-19 2022-11-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近场通信交互方法、终端、近场通信芯片与终端外壳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85588A (zh) * 2014-03-05 2014-06-25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自动切换方法及装置
CN203840653U (zh) * 2013-08-19 2014-09-1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保护壳及具有该保护壳的电子装置
CN105577908A (zh) * 2015-04-28 2016-05-1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视窗模式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840653U (zh) * 2013-08-19 2014-09-1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保护壳及具有该保护壳的电子装置
CN103885588A (zh) * 2014-03-05 2014-06-25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自动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5577908A (zh) * 2015-04-28 2016-05-1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视窗模式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66972A (zh) 2016-1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898438C (en) Method of controlling power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of
AU2014309577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display on basis of information of accessory device and accessory device related thereto
CN104301461B (zh) 一种设备皮套状态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7852016A (zh) 电子设备的操作方法和支持该操作方法的电子设备
CN109376592A (zh) 活体检测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3970575B (zh) 一种快速启动移动终端中的应用程序的方法及装置
US20110069823A1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thereof
CN103458111B (zh) 一种手机智能睡眠的方法
CN105896666A (zh) 终端的充电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6066972B (zh) 终端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KR102381445B1 (ko) 전자 장치의 플립 커버 인식 방법, 전자 장치, 및 플립 커버
US20150100804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04820469B (zh) 一种电子设备及识别外壳的方法
CN107395867A (zh) 一种移动终端便捷通话方法及系统
CN109887494A (zh) 重构语音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08108972A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收/付款方法和具有储存功能的装置
US9380138B2 (en) Electronic device cover
CN107402787A (zh) 虹膜识别模式开启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7391399A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sd卡检测频率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07681727A (zh) 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4571861B (zh) 一种提醒用户的方法及装置
WO2017101212A1 (zh) 一种指纹识别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8236456A (zh) 检测体温计放置的方法、装置及电子体温计
CN105709400A (zh) 确定用于记录用户运动时长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03200303B (zh) 一种安全提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015

Address after: 317 000 No. 117, Shaojiadu Street, Linhai City,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Zhang Xue Li

Address before: 518053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Nanshan District overseas Chinese town in Eastern Industrial Zone H3 building 501B

Applicant before: Shenzhen Tinno Wireless Technology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AI Zhi technology building, Gulou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ang Xueli

Address before: 317 000 No. 117, Shaojiadu Street, Linhai City,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ang Xue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