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66965B - 加密方法、加密装置和加密系统 - Google Patents

加密方法、加密装置和加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66965B
CN106066965B CN201610370784.6A CN201610370784A CN106066965B CN 106066965 B CN106066965 B CN 106066965B CN 201610370784 A CN201610370784 A CN 201610370784A CN 106066965 B CN106066965 B CN 10606696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cryption
password information
terminal
information
feedb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7078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66965A (zh
Inventor
刘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37078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066965B/zh
Publication of CN1060669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669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669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6696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02Providing cryptographic facilities or ser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04Tools and structures for managing or administering access control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Bioeth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加密方法、加密装置和加密系统,其中,加密方法包括:获取对目标访问入口的加密请求;将加密请求发送至可穿戴设备,以根据可穿戴设备的第一反馈信令进行密码设定;在检测到第一反馈信令包括确认加密指令时,提示用户进行密码信息的录入;在检测到完成密码信息的录入时,将密码信息发送至可穿戴设备,以根据可穿戴设备的第二反馈信令判断是否确认密码信息;在检测到第二反馈信令中的反馈密码信息与密码信息匹配时,确定以密码信息对目标访问入口进行加密。通过本发明技术方案,提高了终端加密目标访问入口过程的安全性,进而提升了终端的数据安全。

Description

加密方法、加密装置和加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加密方法、一种加密装置和一种加密系统。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用户对终端的目标访问入口进行加密时,在终端的显示界面生成密码录入区,或通过摄像头采集图像信息,或通过拾音器获取声纹信息等,但是,即使密码信息的复杂度高,也无法避免不法分子从终端偷窥密码信息,进而对终端的数据安全造成威胁。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新的加密方案,以提高终端数据的安全性实现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基于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提出了一种新的加密方案,通过在对终端的目标访问入口进行加密的过程中,将加密请求和密码信息依次发送至可穿戴设备进行校验和编辑,并根据可穿戴设备的反馈信令执行加密步骤,提高了加密过程的安全性,降低了终端数据的泄漏危险。
有鉴于此,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加密方法,包括:获取对目标访问入口的加密请求;将加密请求发送至可穿戴设备,以根据可穿戴设备的第一反馈信令进行密码设定;在检测到第一反馈信令包括确认加密指令时,提示用户进行密码信息的录入;在检测到完成密码信息的录入时,将密码信息发送至可穿戴设备,以根据可穿戴设备的第二反馈信令判断是否确认密码信息;在检测到第二反馈信令中的反馈密码信息与密码信息匹配时,确定以密码信息对目标访问入口进行加密。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对终端的目标访问入口进行加密的过程中,将加密请求和密码信息依次发送至可穿戴设备进行校验和编辑,并根据可穿戴设备的反馈信令执行加密步骤,提高了加密过程的安全性,降低了终端数据的泄漏危险。
其中,目标访问入口可以是用户预设的多个访问入口中的指定访问入口,也可以是根据访问入口的属性划分的,例如,将运行于安全用户域的访问入口设置为目标访问入口,或者将涉及用户私密数据的访问入口设置为目标访问入口。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获取对目标访问入口的加密请求前,还包括:根据访问入口的属性信息确定目标访问入口。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根据访问入口的属性信息确定目标访问入口,提高了加密过程的安全性和加密效率,其中,属性信息包括访问入口的运行系统和访问入口的访问数据的类型等。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在检测到第二反馈信令中的反馈密码信息与密码信息不匹配时,提示用户再次进行密码信息的录入。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检测到第二反馈信令中的反馈密码信息与密码信息不匹配时,提示用户再次录入密码信息,提高了加密效率和用户的使用体验。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加密方法,包括:获取终端发送的加密请求,加密请求用于对终端的目标访问入口进行加密;在检测到获取针对加密请求的确认加密指令时,将确认加密指令存储于第一反馈信令;将第一反馈信令发送至终端,以供终端根据确认加密指令提示用户录入密码信息;在检测到获取终端发送的密码信息后,检测是否获取对密码信息进行编辑的操作指令;根据操作指令对密码信息进行调整,并将调整后的密码信息作为反馈密码信息存储至第二反馈信令;将第二反馈信令发送至终端,以供终端在确定反馈密码信息与密码信息匹配时,以密码信息对目标访问入口进行加密。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对终端的目标访问入口进行加密的过程中,将加密请求和密码信息依次发送至可穿戴设备进行校验和编辑,并根据可穿戴设备的反馈信令执行加密步骤,提高了加密过程的安全性,降低了终数据的泄漏危险。
其中,可穿戴设备可以是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或虚拟显示终端等。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密码信息包括字符信息、生物特征信息和终端的姿态变化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定密码信息为字符信息、生物特征信息和姿态变化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提高了密码信息的复杂性,同时,不增加加密过程的繁琐度。
其中,字符信息包括数字、字母、标点和表情等信息,生物特征信息包括人脸信息、声纹信息、指纹信息、耳纹信息和虹膜信息等,姿态变化信息可以通过加速度计确定,例如翻转手机、摇晃手机、震动手机和颠倒手机等操作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加密装置,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对目标访问入口的加密请求;发送单元,用于将加密请求发送至可穿戴设备,以根据可穿戴设备的第一反馈信令进行密码设定;提示单元,用于在检测到第一反馈信令包括确认加密指令时,提示用户进行密码信息的录入;发送单元还用于:在检测到完成密码信息的录入时,将密码信息发送至可穿戴设备,以根据可穿戴设备的第二反馈信令判断是否确认密码信息;加密装置还包括:加密单元,用于在检测到第二反馈信令中的反馈密码信息与密码信息匹配时,确定以密码信息对目标访问入口进行加密。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对终端的目标访问入口进行加密的过程中,将加密请求和密码信息依次发送至可穿戴设备进行校验和编辑,并根据可穿戴设备的反馈信令执行加密步骤,提高了加密过程的安全性,降低了终数据的泄漏危险。
其中,目标访问入口可以是用户预设的多个访问入口中的指定访问入口,也可以是根据访问入口的属性划分的,例如,将运行于安全用户域的访问入口设置为目标访问入口,或者将涉及用户私密数据的访问入口设置为目标访问入口。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确定单元,用于根据访问入口的属性信息确定目标访问入口。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根据访问入口的属性信息确定目标访问入口,提高了加密过程的安全性和加密效率,其中,属性信息包括访问入口的运行系统和访问入口的访问数据的类型等。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提示单元还用于:在检测到第二反馈信令中的反馈密码信息与密码信息不匹配时,提示用户再次进行密码信息的录入。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检测到第二反馈信令中的反馈密码信息与密码信息不匹配时,提示用户再次录入密码信息,提高了加密效率和用户的使用体验。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的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加密装置,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终端发送的加密请求,加密请求用于对终端的目标访问入口进行加密;存储单元,用于在检测到获取针对加密请求的确认加密指令时,将确认加密指令存储于第一反馈信令;发送单元,用于将第一反馈信令发送至终端,以供终端根据确认加密指令提示用户录入密码信息;检测单元,用于在检测到获取终端发送的密码信息后,检测是否获取对密码信息进行编辑的操作指令;存储单元还用于:根据操作指令对密码信息进行调整,并将调整后的密码信息作为反馈密码信息存储至第二反馈信令;发送单元还用于:将第二反馈信令发送至终端,以供终端在确定反馈密码信息与密码信息匹配时,以密码信息对目标访问入口进行加密。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对终端的目标访问入口进行加密的过程中,将加密请求和密码信息依次发送至可穿戴设备进行校验和编辑,并根据可穿戴设备的反馈信令执行加密步骤,提高了加密过程的安全性,降低了终数据的泄漏危险。
其中,可穿戴设备可以是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或虚拟显示终端等。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密码信息包括字符信息、生物特征信息和终端的姿态变化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定密码信息为字符信息、生物特征信息和姿态变化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提高了密码信息的复杂性,同时,不增加加密过程的繁琐度。
其中,字符信息包括数字、字母、标点和表情等信息,生物特征信息包括人脸信息、声纹信息、指纹信息、耳纹信息和虹膜信息等,姿态变化信息可以通过加速度计确定,例如翻转手机、摇晃手机、震动手机和颠倒手机等操作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还提出了一种加密系统,包括如上述任一项的加密装置,因此,该加密系统具有和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的加密装置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通过在对终端的目标访问入口进行加密的过程中,将加密请求和密码信息依次发送至可穿戴设备进行校验和编辑,并根据可穿戴设备的反馈信令执行加密步骤,提高了加密过程的安全性,降低了终端数据的泄漏危险。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加密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加密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加密装置的示意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加密装置的示意框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加密系统的示意框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加密方案的示意框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加密方案的示意框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的加密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第三方不同于在此描述的第三方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加密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加密方法,包括:步骤102,获取对目标访问入口的加密请求;步骤104,将加密请求发送至可穿戴设备,以根据可穿戴设备的第一反馈信令进行密码设定;步骤106,在检测到第一反馈信令包括确认加密指令时,提示用户进行密码信息的录入;步骤108,在检测到完成密码信息的录入时,将密码信息发送至可穿戴设备,以根据可穿戴设备的第二反馈信令判断是否确认密码信息;步骤110,在检测到第二反馈信令中的反馈密码信息与密码信息匹配时,确定以密码信息对目标访问入口进行加密。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对终端的目标访问入口进行加密的过程中,将加密请求和密码信息依次发送至可穿戴设备进行校验和编辑,并根据可穿戴设备的反馈信令执行加密步骤,提高了加密过程的安全性,降低了终数据的泄漏危险。
其中,目标访问入口可以是用户预设的多个访问入口中的指定访问入口,也可以是根据访问入口的属性划分的,例如,将运行于安全用户域的访问入口设置为目标访问入口,或者将涉及用户私密数据的访问入口设置为目标访问入口。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获取对目标访问入口的加密请求前,还包括:根据访问入口的属性信息确定目标访问入口。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根据访问入口的属性信息确定目标访问入口,提高了加密过程的安全性和加密效率,其中,属性信息包括访问入口的运行系统和访问入口的访问数据的类型等。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在检测到第二反馈信令中的反馈密码信息与密码信息不匹配时,提示用户再次进行密码信息的录入。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检测到第二反馈信令中的反馈密码信息与密码信息不匹配时,提示用户再次录入密码信息,提高了加密效率和用户的使用体验。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加密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加密方法,包括:步骤202,获取终端发送的加密请求,加密请求用于对终端的目标访问入口进行加密;步骤204,在检测到获取针对加密请求的确认加密指令时,将确认加密指令存储于第一反馈信令;步骤206,将第一反馈信令发送至终端,以供终端根据确认加密指令提示用户录入密码信息;步骤208,在检测到获取终端发送的密码信息后,检测是否获取对密码信息进行编辑的操作指令;步骤210,根据操作指令对密码信息进行调整,并将调整后的密码信息作为反馈密码信息存储至第二反馈信令;步骤212,将第二反馈信令发送至终端,以供终端在确定反馈密码信息与密码信息匹配时,以密码信息对目标访问入口进行加密。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对终端的目标访问入口进行加密的过程中,将加密请求和密码信息依次发送至可穿戴设备进行校验和编辑,并根据可穿戴设备的反馈信令执行加密步骤,提高了加密过程的安全性,降低了终数据的泄漏危险。
其中,可穿戴设备可以是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或虚拟显示终端等。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密码信息包括字符信息、生物特征信息和终端的姿态变化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定密码信息为字符信息、生物特征信息和姿态变化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提高了密码信息的复杂性,同时,不增加加密过程的繁琐度。
其中,字符信息包括数字、字母、标点和表情等信息,生物特征信息包括人脸信息、声纹信息、指纹信息、耳纹信息和虹膜信息等,姿态变化信息可以通过加速度计确定,例如翻转手机、摇晃手机、震动手机和颠倒手机等操作信息。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加密装置的示意框图。
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加密装置300,包括:获取单元302,用于获取对目标访问入口的加密请求;发送单元304,用于将加密请求发送至可穿戴设备,以根据可穿戴设备的第一反馈信令进行密码设定;提示单元306,用于在检测到第一反馈信令包括确认加密指令时,提示用户进行密码信息的录入;发送单元304还用于:在检测到完成密码信息的录入时,将密码信息发送至可穿戴设备,以根据可穿戴设备的第二反馈信令判断是否确认密码信息;加密装置300还包括:加密单元308,用于在检测到第二反馈信令中的反馈密码信息与密码信息匹配时,确定以密码信息对目标访问入口进行加密。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对终端的目标访问入口进行加密的过程中,将加密请求和密码信息依次发送至可穿戴设备进行校验和编辑,并根据可穿戴设备的反馈信令执行加密步骤,提高了加密过程的安全性,降低了终数据的泄漏危险。
其中,目标访问入口可以是用户预设的多个访问入口中的指定访问入口,也可以是根据访问入口的属性划分的,例如,将运行于安全用户域的访问入口设置为目标访问入口,或者将涉及用户私密数据的访问入口设置为目标访问入口。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确定单元310,用于根据访问入口的属性信息确定目标访问入口。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根据访问入口的属性信息确定目标访问入口,提高了加密过程的安全性和加密效率,其中,属性信息包括访问入口的运行系统和访问入口的访问数据的类型等。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提示单元306还用于:在检测到第二反馈信令中的反馈密码信息与密码信息不匹配时,提示用户再次进行密码信息的录入。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检测到第二反馈信令中的反馈密码信息与密码信息不匹配时,提示用户再次录入密码信息,提高了加密效率和用户的使用体验。
其中,获取单元302和发送单元304可以集成于终端侧的天线中,或集成于USB接口,或集成于耳机接口,或集成于射频模块等,提示单元306可以是终端侧的显示屏、LED指示灯和扬声器等,加密单元308和确定单元310可以集成于终端侧的微处理器或数字逻辑电路。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加密装置的示意框图。
如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加密装置400,包括:获取单元402,用于获取终端发送的加密请求,加密请求用于对终端的目标访问入口进行加密;存储单元404,用于在检测到获取针对加密请求的确认加密指令时,将确认加密指令存储于第一反馈信令;发送单元406,用于将第一反馈信令发送至终端,以供终端根据确认加密指令提示用户录入密码信息;检测单元408,用于在检测到获取终端发送的密码信息后,检测是否获取对密码信息进行编辑的操作指令;存储单元404还用于:根据操作指令对密码信息进行调整,并将调整后的密码信息作为反馈密码信息存储至第二反馈信令;发送单元406还用于:将第二反馈信令发送至终端,以供终端在确定反馈密码信息与密码信息匹配时,以密码信息对目标访问入口进行加密。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对终端的目标访问入口进行加密的过程中,将加密请求和密码信息依次发送至可穿戴设备进行校验和编辑,并根据可穿戴设备的反馈信令执行加密步骤,提高了加密过程的安全性,降低了终数据的泄漏危险。
其中,可穿戴设备可以是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或虚拟显示终端等。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密码信息包括字符信息、生物特征信息和终端的姿态变化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定密码信息为字符信息、生物特征信息和姿态变化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提高了密码信息的复杂性,同时,不增加加密过程的繁琐度。
其中,字符信息包括数字、字母、标点和表情等信息,生物特征信息包括人脸信息、声纹信息、指纹信息、耳纹信息和虹膜信息等,姿态变化信息可以通过加速度计确定,例如翻转手机、摇晃手机、震动手机和颠倒手机等操作信息。
另外,获取单元402和发送单元406可以集成于可穿戴设备的无线收发设备中,如射频模块和蓝牙模块等,存储单元404可以采用闪存器、ROM、RAM和EPROM等,检测单元408可以集成于数字逻辑电路或微处理器中。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加密系统的示意框图。
如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加密系统500,包括如上述任一项的加密装置300和/或加密装置400,因此,该加密系统具有和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的加密装置300和/或加密装置400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下面结合图6至图8对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加密方案进行具体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6所示,可穿戴设备和终端之间通过蓝牙信道进行通信,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可穿戴设备可以是智能手环602,智能手环602包括存储模块6022、微处理器模块6024、蓝牙模块6026、输入模块6028和显示模块60210。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终端可以是手机终端604,手机终端604包括存储模块6042、微处理器模块6044、蓝牙模块6046、输入模块6048和显示模块60410。通过蓝牙模块6026和蓝牙模块6046实现“请求指令”和“反馈指令”的传输。
实施例二:
如图7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可穿戴设备可以是智能手环702,终端可以是手机终端704,通过蓝牙、Wi-Fi和移动蜂窝网络等无线信道实现信令传输,具体地,手机终端704在接收到用户请求对目标访问入口的加密请求时,向智能手环702发送密码设定请求706,智能手环702发送第一反馈信令,也即密码设定回应708,手机终端704在获取密码设定回应708后,提示用户进行密码信息的录入,并发送密码710至智能手环702,在智能手环702确定密码信息后,向手机终端704发送第二反馈信令,也即接收密码确认712,手机终端704在确认第二反馈信令中的反馈密码信息与密码信息匹配后,向智能手环702发送密码设定完成714。
实施例三:
如图8所示,在完成对目标访问入口的加密后,如用户请求访问加密的目标访问入口(例如私密域的访问入口),需要执行以下步骤:步骤802,接收可穿戴设备发送的校验密码信息;步骤804,从存储器中读取密码信息;步骤806,判断校验密码信息是否存储器(终端侧)中的密码信息一致,若是,则执行步骤808,若否,则结束;步骤808,进入私密域。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考虑到相关技术中如何设计一种新的加密方案以提高终端数据安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的加密方法,通过在对终端的目标访问入口进行加密的过程中,将加密请求和密码信息依次发送至可穿戴设备进行校验和编辑,并根据可穿戴设备的反馈信令执行加密步骤,提高了加密过程的安全性,降低了终端数据的泄漏危险。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加密方法,适用于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密方法包括:
获取对目标访问入口的加密请求;
将所述加密请求发送至可穿戴设备,以根据所述可穿戴设备的第一反馈信令进行密码设定;
在检测到所述第一反馈信令包括确认加密指令时,提示用户进行密码信息的录入;
在检测到完成所述密码信息的录入时,将所述密码信息发送至所述可穿戴设备,以根据所述可穿戴设备的第二反馈信令判断是否确认所述密码信息;
在检测到所述第二反馈信令中的反馈密码信息与所述密码信息匹配时,确定以所述密码信息对所述目标访问入口进行加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对目标访问入口的加密请求前,还包括:
根据访问入口的属性信息确定所述目标访问入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检测到所述第二反馈信令中的反馈密码信息与所述密码信息不匹配时,提示用户再次进行密码信息的录入。
4.一种加密方法,适用于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密方法包括:
获取终端发送的加密请求,所述加密请求用于对所述终端的目标访问入口进行加密;
在检测到获取针对所述加密请求的确认加密指令时,将所述确认加密指令存储于第一反馈信令;
将所述第一反馈信令发送至所述终端,以供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确认加密指令提示用户录入密码信息;
在检测到获取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密码信息后,检测是否获取对所述密码信息进行编辑的操作指令;
根据所述操作指令对所述密码信息进行调整,并将调整后的密码信息作为反馈密码信息存储至第二反馈信令;
将所述第二反馈信令发送至终端,以供所述终端在确定所述反馈密码信息与所述密码信息匹配时,以所述密码信息对所述目标访问入口进行加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密码信息包括字符信息、生物特征信息和所述终端的姿态变化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6.一种加密装置,适用于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密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对目标访问入口的加密请求;
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加密请求发送至可穿戴设备,以根据所述可穿戴设备的第一反馈信令进行密码设定;
提示单元,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第一反馈信令包括确认加密指令时,提示用户进行密码信息的录入;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在检测到完成所述密码信息的录入时,将所述密码信息发送至所述可穿戴设备,以根据所述可穿戴设备的第二反馈信令判断是否确认所述密码信息;
所述加密装置还包括:
加密单元,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第二反馈信令中的反馈密码信息与所述密码信息匹配时,确定以所述密码信息对所述目标访问入口进行加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访问入口的属性信息确定所述目标访问入口。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加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提示单元还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第二反馈信令中的反馈密码信息与所述密码信息不匹配时,提示用户再次进行密码信息的录入。
9.一种加密装置,适用于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密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终端发送的加密请求,所述加密请求用于对所述终端的目标访问入口进行加密;
存储单元,用于在检测到获取针对所述加密请求的确认加密指令时,将所述确认加密指令存储于第一反馈信令;
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反馈信令发送至所述终端,以供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确认加密指令提示用户录入密码信息;
检测单元,用于在检测到获取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密码信息后,检测是否获取对所述密码信息进行编辑的操作指令;
所述存储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操作指令对所述密码信息进行调整,并将调整后的密码信息作为反馈密码信息存储至第二反馈信令;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将所述第二反馈信令发送至终端,以供所述终端在确定所述反馈密码信息与所述密码信息匹配时,以所述密码信息对所述目标访问入口进行加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加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码信息包括字符信息、生物特征信息和所述终端的姿态变化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11.一种加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加密装置和/或如权利要求9和10中任一项所述的加密装置。
CN201610370784.6A 2016-05-30 2016-05-30 加密方法、加密装置和加密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0669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70784.6A CN106066965B (zh) 2016-05-30 2016-05-30 加密方法、加密装置和加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70784.6A CN106066965B (zh) 2016-05-30 2016-05-30 加密方法、加密装置和加密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66965A CN106066965A (zh) 2016-11-02
CN106066965B true CN106066965B (zh) 2020-03-17

Family

ID=574214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70784.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066965B (zh) 2016-05-30 2016-05-30 加密方法、加密装置和加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06696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29251A (zh) * 2019-10-28 2020-03-2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内容控制方法及终端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31139B1 (en) * 1999-09-28 2006-10-31 Swatch Ag Method for authorizing access to computer applications
CN104933353A (zh) * 2015-07-07 2015-09-23 北京展扬金卡科技有限公司 密码操作方法及装置
CN105592056A (zh) * 2015-09-24 2016-05-18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移动设备的密码安全系统及其密码安全输入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68997A (zh) * 2015-03-30 2015-08-26 廖小谦 安全智能硬件、智能终端用户数据保护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31139B1 (en) * 1999-09-28 2006-10-31 Swatch Ag Method for authorizing access to computer applications
CN104933353A (zh) * 2015-07-07 2015-09-23 北京展扬金卡科技有限公司 密码操作方法及装置
CN105592056A (zh) * 2015-09-24 2016-05-18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移动设备的密码安全系统及其密码安全输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66965A (zh) 2016-1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926335B1 (en) Wireless device monitoring system
EP2696615B1 (en) Authentication requesting apparatus, authentic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authentication execution method based on physically unclonable function
US7930556B2 (en) Fingerprint system and method for access control
EP3076632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cessing a network
KR20130037710A (ko) 간접적인 디바이스 통신
CN104125055A (zh) 加密、解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6060098B (zh) 验证码的处理方法、处理装置及处理系统
EP3376421A1 (en) Method for authenticating a user and corresponding device, first and second servers and system
US10009834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ccessing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hot spot function
US10872327B2 (en) Mobile payment systems and mobile payment methods thereof
CN107852603B (zh) 终端认证的方法及设备
CN104852800B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8696361A (zh) 智能卡的配置方法、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4980919A (zh) 网络服务信息的获取方法及设备
CN104837133A (zh) Sim卡鉴权方法和装置
CN106066965B (zh) 加密方法、加密装置和加密系统
KR101482321B1 (ko) 생체 인식을 이용한 인증서 비밀번호 대체 방법
KR20190045486A (ko) 분산형 출퇴근 이력 관리 방법
KR20190045495A (ko) 음파신호를 이용한 분산형 출퇴근 이력 관리 방법
KR20120089388A (ko) 데이터 통신망을 이용한 음성 통화망의 발신자 인증을 요청하는 방법과 이를 위한 발신측의 스마트폰 및 프로그램
US20220261485A1 (en) Data processing device,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KR20190045489A (ko) 근거리 무선신호를 이용한 분산형 출퇴근 이력 관리 방법
KR101607234B1 (ko) 사용자 인증 시스템 및 방법
KR20190045491A (ko) Nfc를 이용한 분산형 출퇴근 이력 관리 방법
KR20190044790A (ko) 음파신호를 이용한 분산형 시설물 접근 제어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317

Termination date: 202105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