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59836B - 一种对使用ip地址访问的站点实现cdn的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对使用ip地址访问的站点实现cdn的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59836B
CN106059836B CN201610613914.4A CN201610613914A CN106059836B CN 106059836 B CN106059836 B CN 106059836B CN 201610613914 A CN201610613914 A CN 201610613914A CN 106059836 B CN106059836 B CN 10605983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bsite
interface
address
router
cd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61391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59836A (zh
Inventor
李伟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Knownse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Knownse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Knownse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Knownse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61391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059836B/zh
Publication of CN1060598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598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598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598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45Network directories; Name-to-address mapping
    • H04L61/4505Network directories; Name-to-address mapping using standardised directories; using standardised 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s
    • H04L61/4511Network directories; Name-to-address mapping using standardised directories; using standardised 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s using domain name system [D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54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network fault recovery
    • H04L41/0659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network fault recovery by isolating or reconfiguring faulty entities
    • H04L41/0661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network fault recovery by isolating or reconfiguring faulty entities by reconfiguring faulty ent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0Traffic polic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09Mapping addresses
    • H04L61/25Mapping addresses of the same type
    • H04L61/2503Translation of 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09Mapping addresses
    • H04L61/25Mapping addresses of the same type
    • H04L61/2503Translation of 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es
    • H04L61/2521Translation architectures other than single NAT servers
    • H04L61/2532Clique of NAT ser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6Provisioning of proxy services
    • H04L67/568Storing data temporarily at an intermediate stage, e.g. cach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60Scheduling or organising the servicing of application requests, e.g. requests for application data transmissions using the analysis and optimisation of the required network resour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使用IP地址访问的站点实现CDN的方法,包括:在双向NAT路由器的第一接口处接收用户对站点的访问请求;根据第一接口预先配置的第一NAT策略,在第一接口处将访问请求的目的IP地址转换为CDN节点的IP地址,根据双向NAT路由器的缺省路由,在双向NAT路由器的第二接口处将访问请求发送至CDN节点;在CDN节点处响应访问请求,将缓存的站点的资源返回至用户。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相应的对使用IP地址访问的站点实现CDN的系统。

Description

一种对使用IP地址访问的站点实现CDN的系统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对使用IP地址访问的站点实现CDN的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CDN(内容分发网络)是指一种通过互联网互相连接的电脑网络系统,利用最靠近每位用户的服务器,更快、更可靠地将音乐、图片、视频、应用程序及其他文件发送给用户,来提供高性能、可扩展性及低成本的网络内容传递给用户。其基本思路是尽可能避开互联网上有可能影响数据传输速度和稳定性的瓶颈和环节,使内容传输的更快、更稳定。其目的是使用户可就近取得所需内容,解决网络拥挤的状况,提高用户访问网站的响应速度。
现有的实现CDN的方案是通过修改DNS服务器上的域名记录,把购买CDN服务的网站域名对应的IP地址指向CDN的数据中心,使得WEB客户端访问网站时,首先访问CDN服务商的服务器,以此完成CDN服务。然而在并不是所有的网站都能够通过域名访问,有些网站由于历史原因或者其它特殊考虑,并没有注册域名。尤其是在企业网内部,不少业务系统都是直接通过IP地址访问,因此现有的实现CDN的方案无法对使用IP地址访问的站点发挥作用。
因此,需要一种能对使用IP地址访问的站点实现CDN的方案。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方法以及系统,以力图解决或者至少缓解上面存在的至少一个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对使用IP地址访问的站点实现CDN的方法,包括:在双向NAT路由器的第一接口处接收用户对站点的访问请求,该访问请求的目的IP地址为该站点的IP地址;根据第一接口预先配置的第一NAT策略,在第一接口处将访问请求的目的IP地址转换为CDN节点的IP地址,其中第一NAT策略指示:对于第一接口接收的、目的IP地址为该站点的IP地址的请求,将其目的IP地址转换为双向NAT路由器的第二接口连接的局域网内CDN节点的IP地址;根据双向NAT路由器的缺省路由,在双向NAT路由器的第二接口处将访问请求发送至CDN节点;以及在CDN节点处响应访问请求,将缓存的站点的资源返回至用户。
可选地,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中,还包括:在CDN节点处发送对站点请求获取资源的资源获取请求至双向NAT路由器的第二接口;在双向NAT路由器的第二接口处接收该资源获取请求;根据双向NAT路由器的缺省路由,在双向NAT路由器的第一接口处将该资源获取请求发送至该站点。
可选地,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中,在双向NAT路由器的第一接口处将该资源获取请求发送至站点的步骤包括:根据第一接口预先配置的第二NAT策略,在第一接口处将资源获取请求的源IP地址转换为第一接口的IP地址,其中第二NAT策略指示:对于第一接口接收的、从该接口流出的请求,将其源IP地址转换为第一接口的IP地址。
可选地,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中,还包括步骤:在网管系统处响应于用户添加站点为要实现CDN的站点,下发更新BGP表项的命令至双向NAT路由器,其中更新BGP表项的命令指示:将目的IP地址为该站点的IP地址的请求导向双向NAT路由器;以及在双向NAT路由器处响应于接收到更新BGP表项的命令,将目的IP地址为站点的IP地址的请求导向双向NAT路由器的路由添加至双向NAT路由器的BGP路由表。
可选地,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中,还包括步骤:在网管系统处响应于用户添加站点为要实现CDN的站点,下发第一NAT策略至双向NAT路由器的第一接口;以及在双向NAT路由器处响应于接收到第一NAT策略,为第一接口配置第一NAT策略。
可选地,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中,还包括步骤:在网管系统处响应于用户添加站点为要实现CDN的站点,下发为该站点配置CDN的命令至CDN节点,该命令指示该CDN节点为站点配置CDN服务;以及在CDN节点处响应于接收到为站点配置CDN的命令,为该站点配置CDN服务。
可选地,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中,在双向NAT路由器的第一接口处将该资源获取请求发送至站点的步骤还包括:根据双向NAT路由器的缺省路由,在双向NAT路由器的第一接口处将该资源获取请求发送至双向NAT路由器的网关;在双向NAT路由器的网关处接收资源获取请求;根据网关预先配置的策略路由,在该网关所在路由器的另一个靠近该站点的接口处将CDN节点对该站点的资源获取请求发送至站点,其中策略路由指示:对于网关接收的、目的IP地址为该站点的IP地址的请求,从靠近该站点的接口发出。
可选地,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中,还包括步骤:在网关所在的路由器处与双向NAT路由器建立BGP邻居关系;在双向NAT路由器处根据BGP协议将目的IP地址为站点的IP地址的请求导向双向NAT路由器的路由传递至该路由器,以便该路由器根据该路由将对站点的访问请求导向双向NAT路由器。
可选地,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中,该方法还包括步骤:在网管系统处响应于用户添加站点为要实现CDN的站点,下发配置策略路由的命令至双向NAT路由器的网关;在网关处响应于接收到配置策略路由的命令,配置该策略路由。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对使用IP地址访问的站点实现CDN的系统,包括:CDN节点和双向NAT路由器,双向NAT路由器包括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第一接口与外网连接,第二接口与CDN节点所在局域网连接,其中双向NAT路由器适于通过第一接口接收用户对站点的访问请求,该访问请求的目的IP地址为站点的IP地址;第一接口预先配置有第一NAT策略,第一NAT策略指示:对于第一接口接收的、目的IP地址为站点的IP地址的请求,将其目的IP地址转换为第二接口连接的局域网内CDN节点的IP地址,双向NAT路由器适于根据第一NAT策略,将访问请求的目的IP地址转换为CDN节点的IP地址;还适于根据缺省路由,通过第二接口将访问请求发送至该CDN节点;CDN节点适于响应该访问请求,将缓存的所述站点的资源返回至用户。
可选地,在根据本发明的系统中,CDN节点还适于发送对站点请求获取资源的资源获取请求至双向NAT路由器的第二接口,双向NAT路由器适于通过第二接口接收该资源获取请求,并根据缺省路由,将该资源获取请求通过第一接口发送至站点。
可选地,在根据本发明的系统中,双向NAT路由器还适于根据第一接口预先配置的第二NAT策略,将资源获取请求的源IP地址转换为第一接口的IP地址,其中第二NAT策略指示:对于第一接口接收的、访问外网的请求,将其源IP地址转换为第一接口的IP地址。
可选地,在根据本发明的系统中,还包括网管系统,网管系统适于响应于用户添加站点为要实现CDN的站点,下发更新BGP表项的命令至双向NAT路由器,其中更新BGP表项的命令指示:将目的IP地址为站点的IP地址的请求导向双向NAT路由器;双向NAT路由器还适于响应于接收到更新BGP表项的命令,将目的IP地址为站点的IP地址的请求导向双向NAT路由器的路由添加至双向NAT路由器的BGP路由表。
可选地,在根据本发明的系统中,网管系统还适于响应于用户添加站点为要实现CDN的站点,下发第一NAT策略至双向NAT路由器的第一接口;双向NAT路由器还适于响应于接收到第一NAT策略,为第一接口配置第一NAT策略。
可选地,在根据本发明的系统中,网管系统还适于响应于用户添加站点为要实现CDN的站点,下发为站点配置CDN的命令至CDN节点,该命令指示CDN节点为站点配置CDN服务;CDN节点还适于响应于接收到为站点配置CDN的命令,为站点配置CDN服务。
可选地,在根据本发明的系统中,还包括双向NAT路由器的网关所在的路由器,双向NAT路由器还适于根据缺省路由,通过第一接口将该资源获取请求发送至双向NAT路由器的网关;该路由器适于通过网关接收资源获取请求,并根据网关预先配置的策略路由,通过路由器的另一个靠近站点的接口将CDN节点对站点的资源获取请求发送至站点,其中策略路由指示:对于网关接收的、目的IP地址为站点的IP地址的请求,从靠近站点的接口发出。
可选地,在根据本发明的系统中,该路由器还适于与双向NAT路由器建立BGP邻居关系;双向NAT路由器还适于根据BGP协议将目的IP地址为站点的IP地址的请求导向双向NAT路由器的路由传递至路由器,以便该路由器根据该路由将对站点的访问请求导向双向NAT路由器。
可选地,在根据本发明的系统中,网管系统还适于响应于用户添加站点为要实现CDN的站点,下发配置策略路由的命令至双向NAT路由器的网关;路由器适于响应于接收到配置策略路由的命令,为网关配置策略路由。
根据本发明的实现CDN的方案结合策略路由、BGP等路由协议、NAT技术和CDN技术,为那些没有域名、仅使用IP地址访问的站点提供了一种可行的实现CDN的方案,同时也降低了单点故障的概率。
附图说明
为了实现上述以及相关目的,本文结合下面的描述和附图来描述某些说明性方面,这些方面指示了可以实践本文所公开的原理的各种方式,并且所有方面及其等效方面旨在落入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内。通过结合附图阅读下面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遍及本公开,相同的附图标记通常指代相同的部件或元素。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对使用IP地址访问的站点实现CDN的系统100的结构框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对使用IP地址访问的站点实现CDN的系统100的结构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对使用IP地址访问的站点实现CDN的系统100的结构框图;以及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对使用IP地址访问的站点实现CDN的方法200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对使用IP地址访问的站点实现CDN的系统100的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该系统100可以包括双向NAT路由器110和CDN节点120。双向NAT路由器110包括第一接口111和第二接口112(图中未示出),其中第一接口111与在CDN节点120之外的网络连接,第二接口112与CDN节点120所在局域网连接。
双向NAT路由器110适于通过第一接口111来接收用户对使用IP地址访问的站点的访问请求,显然地,该访问请求的目的IP地址为该站点的IP地址。
第一接口111预先配置有第一NAT策略,该第一NAT策略指示:对于第一接口接收的、目的IP地址为上述站点的IP地址的请求,将其目的IP地址转换为双向NAT路由器的第二接口112连接的局域网内CDN节点的IP地址。
双向NAT路由器110的第一接口111接收到访问请求后,根据该第一NAT策略,将访问请求的目的IP地址转换为与第二接口112通过局域网连接的CDN节点120的IP地址。
双向NAT路由器110上存储有路由表,可以理解地,路由表记录有缺省路由,缺省路由指示访问CDN节点120所在局域网的请求通过与该局域网连接的第二接口112发出。
双向NAT路由器110可以根据第一接口111接收的该访问请求的目的IP地址查询缺省路由,并根据该缺省路由,将该访问请求发送至第二接口112,通过第二接口112将该访问请求发送至CDN节点120。
另外,第二接口112还可以预先配置有第三NAT策略,该第三NAT策略指示:对于第二接口112接收的、从接口流出的请求,将其源IP地址转换为该第二接口112的IP地址。因此双向NAT路由器110可以在第二接口112处根据第三NAT策略,将访问请求的源IP地址转换为第二接口112的IP地址后,再发出。
CDN节点120上缓存有配置了CDN服务的站点的资源,当CDN节点120接收到访问请求时,可以响应该访问请求,将缓存的该站点的资源返回至用户。
当用户访问的资源未被缓存时,CDN节点120可以主动向站点获取资源。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CDN节点120可以发送对上述站点请求获取资源的资源获取请求至双向NAT路由器110的第二接口112。具体地,可以将CDN节点120的网关设置为第二接口112的IP地址。
双向NAT路由器110通过第二接口112接收该资源获取请求。可以理解地,双向NAT路由器110的路由表还记录有指示访问上述站点的IP地址的请求通过第一接口111发出的缺省路由。双向NAT路由器110可以根据该缺省路由,将该资源获取请求通过第一接口111发送至上述站点。
其中,第一接口111还预先配置有第二NAT策略,该第二NAT策略指示:对于第一接口111接收的、从该接口流出的请求,将其源IP地址转换为第一接口的IP地址。双向NAT路由器110可以根据该第二NAT策略,将资源获取请求的源IP地址转换为第一接口的IP地址,而后通过第一接口111发送至上述站点。
上述的第二NAT策略和第三NAT策略都可利用路由器的配置命令预先在路由器接口上进行配置,其余策略则需要基于用户添加使用IP地址访问的站点为要实现CDN的站点后再进行相应的配置。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对使用IP地址访问的站点实现CDN的系统100还可以包括网管系统130,网管系统130适于对双向NAT路由器110、CDN节点120以及涉及到的相关网络进行配置和管理。
具体地,双向NAT路由器110运行有BGP协议(边界网关协议),网管系统130适于响应于用户添加使用IP地址访问的站点为要实现CDN的站点,下发更新BGP表项的命令至双向NAT路由器,其中该更新BGP表项的命令指示:将目的IP地址为上述站点的IP地址的请求导向双向NAT路由器110。网管系统130还适于下发上述提到的第一NAT策略至双向NAT路由器110的第一接口111,同时还适于下发为上述站点配置CDN的命令至CDN节点120,该命令指示CDN节点120为上述站点配置CDN服务。
双向NAT路由器110接收到更新BGP表项的命令后,可以响应于接收到该更新BGP表项的命令,将目的IP地址为上述站点的IP地址的请求导向双向NAT路由器110的路由添加至该双向NAT路由器110的BGP路由表。
双向NAT路由器110接收到第一NAT策略后,可以响应于接收到该第一NAT策略,为第一接口配置第一NAT策略。
CDN节点120接收到为上述站点配置CDN的命令后,可以响应于接收到为上述站点配置CDN的命令,为该站点配置CDN服务,例如缓存该站点的资源等。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对使用IP地址访问的站点实现CDN的系统100的结构框图。与图1的区别在于,图2所示的系统100还可以包括双向NAT路由器110的网关所在的路由器140。具体地,可以将双向NAT路由器110的网关设置为路由器140中与双向NAT路由器110第一接口111所在网络连接的一个接口,那么双向NAT路由器110记录的缺省路由则可以指示:访问上述站点的IP地址的请求通过第一接口111发送至网关的IP地址。双向NAT路由器110可以根据该缺省路由,通过第一接口111将资源获取请求发送至双向NAT路由器110的网关。网关所在的路由器140通过网关接收该资源获取请求,并将其发送至资源获取请求的目的站点。
网关预先配置有策略路由,该策略路由指示:对于该网关接收的、目的IP地址为上述站点的IP地址的请求,从靠近该站点的接口发出。则路由器140可以根据该策略路由,通过路由器140的另一个靠近该站点的接口将CDN节点120对该站点的资源获取请求发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该策略路由同样由网管系统130下发。具体地,网管系统130可以响应于用户添加站点为要实现CDN的站点,下发配置上述策略路由的命令至双向NAT路由器110的网关。网关所在的路由器140接收到配置策略路由的命令,可以响应于接收到该配置策略路由的命令,为网关配置策略路由。
另外,路由器140运行有BGP协议,并可以与双向NAT路由器110建立BGP邻居关系。建立BGP邻居关系后,双向NAT路由器110可以根据BGP协议将目的IP地址为上述站点的IP地址的请求导向双向NAT路由器110的路由传递至路由器140,例如通过BGP表项更新命令来传递路由,路由器140可以在接收该路由后,将其存储至路由器140的BGP路由表。这样路由器即可以根据该存储的路由将对上述站点的访问请求导向双向NAT路由器110,从而导向相应为该站点配置了CDN服务的CDN节点。
由上所知,本发明结合策略路由、BGP等路由协议、NAT技术和CDN技术,为那些没有域名、仅使用IP地址访问的站点提供了一种可行的实现CDN的方案,同时也降低了单点故障的概率。
下面结合图3举例来对本发明实现CDN的原理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假设用户的IP地址为100.1.1.4,某使用IP地址访问的站点的IP地址为200.1.1.8,CDN节点的IP地址为20.1.1.10。路由器R1部署有三个接口,分别为E1接口、E2接口和E3接口,对应的IP地址分别为100.1.1.2、10.1.1.2和200.1.1.2。路由器R2部署有2个接口,分别为E1’和E2’,对应的IP地址分别为10.1.1.6和20.1.1.6。而且,用户的网关为路由器R1的E1接口的IP地址,即100.1.1.2。站点的网关为路由器R1的E3接口的IP地址,即200.1.1.2。路由器R2的网关为路由器R1的E2接口的IP地址,即10.1.1.2。CDN节点的网关为路由器R2的E2’接口的IP地址,即20.1.1.6。其中,路由器R1与路由器R2建立BGP邻居关系,路由器R2在E1’接口上配置NAT outbound(easy IP模式),指示将源IP地址转换为E1’接口的IP地址;还在E2’接口上也配置NAT outbound(easy IP模式),指示将源IP地址转换为E2’接口的IP地址。
那么,当管理员在网管系统上添加上述站点为要实现CDN的站点时,网管系统会进行以下操作:
令路由器R1在指定的访问控制列表中加入规则:目的IP地址为上述站点的IP地址,可以通过“rule 5destination-ip 200.1.1.8 0”类似的指令来实现。还令路由器R1在E2接口配置策略路由:对于E2接口接收的、符合上述指定的访问控制列表中对应规则的请求,从E3接口发出。
网管系统还会进行以下操作:
下发BGP表项更新的命令至路由器R2,指示路由器R2添加将目的IP地址为200.1.1.8的请求导向路由器R2的路由。
网管系统还会进行以下操作:
令路由器R2在E2’接口配置NAT server,指示将目的IP地址为200.1.1.8的请求的目的IP地址转换为20.1.1.10,即CDN节点的IP地址。
最后,网管系统还会进行以下操作:
令CDN节点为站点200.1.1.8配置CDN服务,例如缓存资源、功能开关等等。
在网管系统进行上述配置之后,用户访问站点200.1.1.8的实际过程如下:
用户访问站点200.1.1.8的请求从路由器R1被导向路由器R2。该请求在路由器R2的E1’接口匹配到NAT server配置,路由器R2对该请求进行DNAT,转换其目的IP地址为20.1.1.10。而后查找路由器R2的路由表,确定从E2’接口将该请求发出。同时,在E2’接口上匹配到NAT outbound配置,路由器R2对该请求进行SNAT,转换其源IP地址为20.1.1.6。
CDN节点接收该请求,将缓存的资源返回用户。这样就完成了对站点200.1.1.8实现CDN的过程。
其中,当CDN节点需要从站点200.1.1.8缓存资源时,过程如下:
CDN节点生成到站点200.1.1.8获取资源的请求,并将其发送至CDN节点的网关,即路由器R2的E2’接口。
路由器R2的E2’接口接收到请求后,查找路由表,确定下一跳路由器为10.1.1.2,即路由器R1的E2接口,并且从路由器R2的E1’接口发出。在E1’接口时匹配到E1’接口的NAToutbound配置,转换请求的源IP地址为10.1.1.6后,发送至路由器R1的E2接口。
路由器R1的E2接口接收到该请求,匹配到配置的策略路由,因此将该请求从E3接口发出。最后站点200.1.1.8接收到该请求并响应。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对使用IP地址访问的站点实现CDN的方法200的流程图。方法200始于步骤S210,在步骤S210中,在双向NAT路由器的第一接口处接收用户对使用IP地址访问的站点的访问请求,该访问请求的目的IP地址为该站点的IP地址。
而后在步骤S220中,根据第一接口预先配置的第一NAT策略,在第一接口处将访问请求的目的IP地址转换为CDN节点的IP地址,其中该第一NAT策略指示:对于第一接口接收的、目的IP地址为该站点的IP地址的请求,将其目的IP地址转换为双向NAT路由器的第二接口连接的局域网内CDN节点的IP地址。
其中,第一NAT策略由网管系统下发。具体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方法200还可以包括步骤:在网管系统处响应于用户添加该站点为要实现CDN的站点,下发上述第一NAT策略至双向NAT路由器的第一接口;以及在双向NAT路由器处响应于接收到第一NAT策略,为第一接口配置第一NAT策略。
而后,在步骤S230中,根据双向NAT路由器的缺省路由,在双向NAT路由器的第二接口处将访问请求发送至上述CDN节点。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在双向NAT路由器的第二接口处将访问请求发送至上述CDN节点之前,可以根据第二接口预先配置的第三NAT策略,在第二接口处将访问请求的源IP地址转换为第二接口的IP地址,其中该第三NAT策略指示:对于第二接口接收的、从该接口流出的请求,将其源IP地址转换为双向NAT路由器的第二接口的IP地址。
最后在步骤S240中,CDN节点处响应该访问请求,将缓存的站点的资源返回至用户。其中,CDN节点已经预先缓存好该站点的资源,具体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方法200还可以包括步骤:在网管系统处响应于用户添加该站点为要实现CDN的站点,下发为该站点配置CDN的命令至CDN节点,该命令指示CDN节点为该站点配置CDN服务,例如缓存资源等。在CDN节点处响应于接收到为站点配置CDN的命令,为站点配置CDN服务。
当CDN节点需要向该站点请求缓存资源时,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方法200还可以包括步骤:在CDN节点处发送对该站点请求获取资源的资源获取请求至双向NAT路由器的第二接口;在双向NAT路由器的第二接口处接收该资源获取请求;根据双向NAT路由器的缺省路由,在双向NAT路由器的第一接口处将该资源获取请求发送至站点。
其中,在双向NAT路由器的第一接口处将该资源获取请求发送至站点之前,还可以根据第一接口预先配置的第二NAT策略,在第一接口处将资源获取请求的源IP地址转换为第一接口的IP地址,其中该第二NAT策略指示:对于第一接口接收的、从该接口流出的请求,将其源IP地址转换为第一接口的IP地址。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方法200还可以包括步骤:在网管系统处响应于用户添加该站点为要实现CDN的站点,下发更新BGP表项的命令至双向NAT路由器,其中更新BGP表项的命令指示:将目的IP地址为该站点的IP地址的请求导向双向NAT路由器;以及在双向NAT路由器处响应于接收到该更新BGP表项的命令,将目的IP地址为该站点的IP地址的请求导向双向NAT路由器的路由添加至双向NAT路由器的BGP路由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在双向NAT路由器的第一接口处将该资源获取请求发送至站点的步骤还可以包括:根据双向NAT路由器的缺省路由,在双向NAT路由器的第一接口处将该资源获取请求发送至双向NAT路由器的网关;在双向NAT路由器的网关处接收资源获取请求;根据网关预先配置的策略路由,在该网关所在路由器的另一个靠近该站点的接口处将CDN节点对站点的资源获取请求发送至该站点,其中策略路由指示:对于网关接收的、目的IP地址为该站点的IP地址的请求,从靠近该站点的接口发出。
这里策略路由也由网管系统下发,具体地,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方法200还可以包括步骤:在网管系统处响应于用户添加站点为要实现CDN的站点,下发配置该策略路由的命令至双向NAT路由器的网关;在网关处响应于接收到配置策略路由的命令,配置该策略路由。
其中,网关所在的路由器处与双向NAT路由器预先建立BGP邻居关系,根据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实施方式,方法200还可以包括步骤:在网关所在的路由器处与双向NAT路由器建立BGP邻居关系;在双向NAT路由器处根据BGP协议将目的IP地址为该站点的IP地址的请求导向双向NAT路由器的路由传递至该路由器,以便路由器根据该路由将对该站点的访问请求导向双向NAT路由器。
以上在结合图1~图3说明系统100实现CDN的原理的具体描述中已经对各步骤中的相应处理进行了详细解释,这里不再对重复内容进行赘述。
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公开并帮助理解各个发明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发明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方法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特征。更确切地说,如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发明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发明的单独实施例。
本领域那些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本文所公开的示例中的设备的模块或单元或组件可以布置在如该实施例中所描述的设备中,或者可替换地可以定位在与该示例中的设备不同的一个或多个设备中。前述示例中的模块可以组合为一个模块或者此外可以分成多个子模块。
本领域那些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对实施例中的设备中的模块进行自适应性地改变并且把它们设置在与该实施例不同的一个或多个设备中。可以把实施例中的模块或单元或组件组合成一个模块或单元或组件,以及此外可以把它们分成多个子模块或子单元或子组件。除了这样的特征和/或过程或者单元中的至少一些是相互排斥之外,可以采用任何组合对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开的任何方法或者设备的所有过程或单元进行组合。除非另外明确陈述,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的替代特征来代替。
本发明还包括:A6、如A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步骤:在网管系统处响应于用户添加所述站点为要实现CDN的站点,下发为所述站点配置CDN的命令至所述CDN节点,该命令指示所述CDN节点为所述站点配置CDN服务;以及在CDN节点处响应于接收到为所述站点配置CDN的命令,为所述站点配置CDN服务。A7、如A2或3所述的方法,所述在双向NAT路由器的第一接口处将该资源获取请求发送至站点的步骤还包括:根据双向NAT路由器的缺省路由,在双向NAT路由器的第一接口处将该资源获取请求发送至双向NAT路由器的网关;在双向NAT路由器的网关处接收所述资源获取请求;根据所述网关预先配置的策略路由,在该网关所在路由器的另一个靠近所述站点的接口处将CDN节点对所述站点的资源获取请求发送至所述站点,其中所述策略路由指示:对于所述网关接收的、目的IP地址为所述站点的IP地址的请求,从靠近所述站点的接口发出。A8、如A7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步骤:在所述网关所在的路由器处与所述双向NAT路由器建立BGP邻居关系;在双向NAT路由器处根据BGP协议将目的IP地址为所述站点的IP地址的请求导向所述双向NAT路由器的路由传递至所述路由器,以便该路由器根据该路由将对所述站点的访问请求导向所述双向NAT路由器。A9、如A8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在网管系统处响应于用户添加所述站点为要实现CDN的站点,下发配置所述策略路由的命令至所述双向NAT路由器的网关;在所述网关处响应于接收到配置所述策略路由的命令,配置所述策略路由。
B15、如B14所述的系统,所述网管系统还适于响应于用户添加所述站点为要实现CDN的站点,下发为所述站点配置CDN的命令至所述CDN节点,该命令指示所述CDN节点为所述站点配置CDN服务;所述CDN节点还适于响应于接收到为所述站点配置CDN的命令,为所述站点配置CDN服务。B16、如B11或12所述的系统,还包括双向NAT路由器的网关所在的路由器,所述双向NAT路由器还适于根据缺省路由,通过第一接口将该资源获取请求发送至双向NAT路由器的网关;所述路由器适于通过网关接收所述资源获取请求,并根据网关预先配置的策略路由,通过所述路由器的另一个靠近所述站点的接口将CDN节点对所述站点的资源获取请求发送至所述站点,其中所述策略路由指示:对于所述网关接收的、目的IP地址为所述站点的IP地址的请求,从靠近所述站点的接口发出。B17、如B16所述的系统,所述路由器还适于与所述双向NAT路由器建立BGP邻居关系;所述双向NAT路由器还适于根据BGP协议将目的IP地址为所述站点的IP地址的请求导向所述双向NAT路由器的路由传递至所述路由器,以便该路由器根据该路由将对所述站点的访问请求导向所述双向NAT路由器。B18、如B17所述的系统,所述网管系统还适于响应于用户添加所述站点为要实现CDN的站点,下发配置所述策略路由的命令至所述双向NAT路由器的网关;所述路由器适于响应于接收到配置所述策略路由的命令,为所述网关配置所述策略路由。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此外,所述实施例中的一些在此被描述成可以由计算机系统的处理器或者由执行所述功能的其它装置实施的方法或方法元素的组合。因此,具有用于实施所述方法或方法元素的必要指令的处理器形成用于实施该方法或方法元素的装置。此外,装置实施例的在此所述的元素是如下装置的例子:该装置用于实施由为了实施该发明的目的的元素所执行的功能。
如在此所使用的那样,除非另行规定,使用序数词“第一”、“第二”、“第三”等等来描述普通对象仅仅表示涉及类似对象的不同实例,并且并不意图暗示这样被描述的对象必须具有时间上、空间上、排序方面或者以任意其它方式的给定顺序。
尽管根据有限数量的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受益于上面的描述,本技术领域内的技术人员明白,在由此描述的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设想其它实施例。此外,应当注意,本说明书中使用的语言主要是为了可读性和教导的目的而选择的,而不是为了解释或者限定本发明的主题而选择的。因此,在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对于本发明的范围,对本发明所做的公开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

Claims (18)

1.一种对使用IP地址访问的站点实现CDN的方法,包括:
在双向NAT路由器的第一接口处接收用户对所述站点的访问请求,该访问请求的目的IP地址为所述站点的IP地址;
根据第一接口预先配置的第一NAT策略,在第一接口处将所述访问请求的目的IP地址转换为CDN节点的IP地址,其中所述第一NAT策略指示:对于第一接口接收的、目的IP地址为所述站点的IP地址的请求,将其目的IP地址转换为双向NAT路由器的第二接口连接的局域网内CDN节点的IP地址;
根据双向NAT路由器的缺省路由,在双向NAT路由器的第二接口处将所述访问请求发送至所述CDN节点;以及
在所述CDN节点处响应所述访问请求,将缓存的所述站点的资源返回至用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CDN节点处发送对所述站点请求获取资源的资源获取请求至双向NAT路由器的第二接口;
在双向NAT路由器的第二接口处接收该资源获取请求;
根据双向NAT路由器的缺省路由,在双向NAT路由器的第一接口处将该资源获取请求发送至所述站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所述在双向NAT路由器的第一接口处将该资源获取请求发送至站点的步骤包括:
根据第一接口预先配置的第二NAT策略,在第一接口处将所述资源获取请求的源IP地址转换为第一接口的IP地址,其中所述第二NAT策略指示:对于第一接口接收的、从该接口流出的请求,将其源IP地址转换为第一接口的IP地址。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步骤:
在网管系统处响应于用户添加所述站点为要实现CDN的站点,下发更新BGP表项的命令至所述双向NAT路由器,其中所述更新BGP表项的命令指示:将目的IP地址为所述站点的IP地址的请求导向所述双向NAT路由器;以及
在双向NAT路由器处响应于接收到所述更新BGP表项的命令,将目的IP地址为所述站点的IP地址的请求导向所述双向NAT路由器的路由添加至所述双向NAT路由器的BGP路由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步骤:
在网管系统处响应于用户添加所述站点为要实现CDN的站点,下发所述第一NAT策略至所述双向NAT路由器的第一接口;以及
在双向NAT路由器处响应于接收到所述第一NAT策略,为第一接口配置第一NAT策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步骤:
在网管系统处响应于用户添加所述站点为要实现CDN的站点,下发为所述站点配置CDN的命令至所述CDN节点,该命令指示所述CDN节点为所述站点配置CDN服务;以及
在CDN节点处响应于接收到为所述站点配置CDN的命令,为所述站点配置CDN服务。
7.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所述在双向NAT路由器的第一接口处将该资源获取请求发送至站点的步骤还包括:
根据双向NAT路由器的缺省路由,在双向NAT路由器的第一接口处将该资源获取请求发送至双向NAT路由器的网关;
在双向NAT路由器的网关处接收所述资源获取请求;
根据所述网关预先配置的策略路由,在该网关所在路由器的另一个靠近所述站点的接口处将CDN节点对所述站点的资源获取请求发送至所述站点,其中所述策略路由指示:对于所述网关接收的、目的IP地址为所述站点的IP地址的请求,从靠近所述站点的接口发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步骤:
在所述网关所在的路由器处与所述双向NAT路由器建立BGP邻居关系;
在双向NAT路由器处根据BGP协议将目的IP地址为所述站点的IP地址的请求导向所述双向NAT路由器的路由传递至所述路由器,以便该路由器根据该路由将对所述站点的访问请求导向所述双向NAT路由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
在网管系统处响应于用户添加所述站点为要实现CDN的站点,下发配置所述策略路由的命令至所述双向NAT路由器的网关;
在所述网关处响应于接收到配置所述策略路由的命令,配置所述策略路由。
10.一种对使用IP地址访问的站点实现CDN的系统,包括:CDN节点和双向NAT路由器,所述双向NAT路由器包括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第一接口与外网连接,第二接口与所述CDN节点所在局域网连接,其中
所述双向NAT路由器适于通过第一接口接收用户对所述站点的访问请求,该访问请求的目的IP地址为所述站点的IP地址;
所述第一接口预先配置有第一NAT策略,所述第一NAT策略指示:对于第一接口接收的、目的IP地址为所述站点的IP地址的请求,将其目的IP地址转换为所述第二接口连接的局域网内CDN节点的IP地址,所述双向NAT路由器适于根据第一NAT策略,将所述访问请求的目的IP地址转换为所述CDN节点的IP地址;还适于根据缺省路由,通过第二接口将所述访问请求发送至该CDN节点;
所述CDN节点适于响应该访问请求,将缓存的所述站点的资源返回至用户。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所述CDN节点还适于发送对所述站点请求获取资源的资源获取请求至双向NAT路由器的第二接口,所述双向NAT路由器适于通过第二接口接收该资源获取请求,并根据缺省路由,将该资源获取请求通过第一接口发送至所述站点。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所述双向NAT路由器还适于根据第一接口预先配置的第二NAT策略,将所述资源获取请求的源IP地址转换为第一接口的IP地址,其中所述第二NAT策略指示:对于第一接口接收的、访问外网的请求,将其源IP地址转换为第一接口的IP地址。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还包括网管系统,所述网管系统适于响应于用户添加所述站点为要实现CDN的站点,下发更新BGP表项的命令至所述双向NAT路由器,其中所述更新BGP表项的命令指示:将目的IP地址为所述站点的IP地址的请求导向所述双向NAT路由器;
所述双向NAT路由器还适于响应于接收到所述更新BGP表项的命令,将目的IP地址为所述站点的IP地址的请求导向所述双向NAT路由器的路由添加至所述双向NAT路由器的BGP路由表。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所述网管系统还适于响应于用户添加所述站点为要实现CDN的站点,下发所述第一NAT策略至所述双向NAT路由器的第一接口;
所述双向NAT路由器还适于响应于接收到所述第一NAT策略,为第一接口配置第一NAT策略。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系统,所述网管系统还适于响应于用户添加所述站点为要实现CDN的站点,下发为所述站点配置CDN的命令至所述CDN节点,该命令指示所述CDN节点为所述站点配置CDN服务;
所述CDN节点还适于响应于接收到为所述站点配置CDN的命令,为所述站点配置CDN服务。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还包括双向NAT路由器的网关所在的路由器,所述双向NAT路由器还适于根据缺省路由,通过第一接口将该资源获取请求发送至双向NAT路由器的网关;所述路由器适于通过网关接收所述资源获取请求,并根据网关预先配置的策略路由,通过所述路由器的另一个靠近所述站点的接口将CDN节点对所述站点的资源获取请求发送至所述站点,其中所述策略路由指示:对于所述网关接收的、目的IP地址为所述站点的IP地址的请求,从靠近所述站点的接口发出。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所述路由器还适于与所述双向NAT路由器建立BGP邻居关系;所述双向NAT路由器还适于根据BGP协议将目的IP地址为所述站点的IP地址的请求导向所述双向NAT路由器的路由传递至所述路由器,以便该路由器根据该路由将对所述站点的访问请求导向所述双向NAT路由器。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系统,所述网管系统还适于响应于用户添加所述站点为要实现CDN的站点,下发配置所述策略路由的命令至所述双向NAT路由器的网关;所述路由器适于响应于接收到配置所述策略路由的命令,为所述网关配置所述策略路由。
CN201610613914.4A 2016-07-28 2016-07-28 一种对使用ip地址访问的站点实现cdn的系统和方法 Active CN1060598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13914.4A CN106059836B (zh) 2016-07-28 2016-07-28 一种对使用ip地址访问的站点实现cdn的系统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13914.4A CN106059836B (zh) 2016-07-28 2016-07-28 一种对使用ip地址访问的站点实现cdn的系统和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59836A CN106059836A (zh) 2016-10-26
CN106059836B true CN106059836B (zh) 2019-04-02

Family

ID=571958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13914.4A Active CN106059836B (zh) 2016-07-28 2016-07-28 一种对使用ip地址访问的站点实现cdn的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05983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33108A (zh) * 2019-08-05 2021-02-05 南京中兴新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业务调度的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46774A (zh) * 2011-12-27 2012-07-04 厦门市美亚柏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二次重定向的cdn路由方法及系统
KR20120081767A (ko) * 2011-01-12 2012-07-20 주식회사 솔루션박스 분산형 콘텐츠 전송 네트워크 서비스 제공 시스템
CN103532817A (zh) * 2013-10-12 2014-01-22 无锡云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cdn动态加速的系统及方法
CN104753965A (zh) * 2013-12-25 2015-07-01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Web 加速方法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20081767A (ko) * 2011-01-12 2012-07-20 주식회사 솔루션박스 분산형 콘텐츠 전송 네트워크 서비스 제공 시스템
CN102546774A (zh) * 2011-12-27 2012-07-04 厦门市美亚柏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二次重定向的cdn路由方法及系统
CN103532817A (zh) * 2013-10-12 2014-01-22 无锡云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cdn动态加速的系统及方法
CN104753965A (zh) * 2013-12-25 2015-07-01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Web 加速方法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59836A (zh) 2016-10-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54302B (zh) 网络设备、地址解析方法、网络和缓存表减小方法
JP5607252B2 (ja) 処理方法、代理処理エージェント、dhtクライアントノードのルーティングテーブルを埋める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ルータ、ならびにdhtクライアントノード
JP6146950B2 (ja) ネットワークコンピューティングコンポーネントを使用してルーティングをリクエストする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CN102893556B (zh) 用于源对等体基于容量的Diameter负载共享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6230942B (zh) 一种回源访问的方法及系统
CN104243627A (zh) 一种域名解析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130332619A1 (en) Method of Seamless Integration and Independent Evolution of Information-Centric Networking via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
CN105743670B (zh) 访问控制方法、系统和接入点
CN104935625B (zh) 在面向服务的架构(soa)网络中发现服务的方法及系统
CN103780654B (zh) 业务请求处理方法、用户终端、业务路由器及网络系统
CN108780410A (zh) 计算系统中的容器的网络虚拟化
CN107431727A (zh) 在覆盖网络中使用任播和基于终端用户的映射的流量传递
US10616179B1 (en) Selective routing of domain name system (DNS) requests
CN111884902B (zh) 一种vpn场景网络分流方法及装置
CN103618801B (zh) 一种p2p资源共享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1997759A (zh) 一种业务实现方法及业务系统
WO2017161965A1 (zh) 一种动态域名系统dns重定向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169978A (zh) Bmp报文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5681249B (zh) 一种网络访问方法和网络转换设备
CN110225144A (zh) 获取及提供服务的方法、用户设备和管理服务器
CN108881034A (zh) 一种应用于bt系统的请求响应方法、设备及系统
US20130117308A1 (en) Apparatus, Method and System for Node Discovering
JP2016111703A (ja) 情報指向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コンテンツ配置
CN104408086B (zh) 数据全局处理系统和方法
CN106059836B (zh) 一种对使用ip地址访问的站点实现cdn的系统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Room 311501, Unit 1, Building 5, Courtyard 1, Futong East Street,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100102

Patentee after: Beijing Zhichuangy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97 Jinwei Building 803, 55 Lanindichang South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Knows Chuangy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