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59625B - 一种使用避雷器实现中压通信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使用避雷器实现中压通信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59625B
CN106059625B CN201610449712.0A CN201610449712A CN106059625B CN 106059625 B CN106059625 B CN 106059625B CN 201610449712 A CN201610449712 A CN 201610449712A CN 106059625 B CN106059625 B CN 1060596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module
arrester
coupler
data proc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44971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59625A (zh
Inventor
丁智华
王东方
章浦军
涂承谦
林振波
吴克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Billion Kun Communications Ltd By Share Ltd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Fuji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Ningde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Fuji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Billion Kun Communications Ltd By Share Ltd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Fuji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Ningde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Fuji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Billion Kun Communications Ltd By Share Ltd,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Fuji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Ningde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Fuji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Billion Kun Communications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44971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059625B/zh
Publication of CN1060596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596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596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596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3/00Lin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3/54Systems for transmission via power distribution lines
    • H04B3/544Setting up communications; Call and signalling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able Transmission Systems, Equalization Of Radio And Reduction Of Echo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避雷器实现中压通信的方法,提供分别配置于10kV线路两端的第一避雷器单元以及第二避雷器单元;在10kV线路一端还设置有依次相连的第一耦合器、第一远距离电力线宽带通信装置以及第一计算机终端;第一耦合器与第一避雷器单元相连;在10kV线路另一端还设置有依次相连的第二耦合器、第二远距离电力线宽带通信装置以及第二计算机终端;第二耦合器与第二避雷器单元相连。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使用避雷器实现中压通信的方法,提供了一种新的10kV线路通信链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通过电力线路外的其他设备进行通信链路的搭建。

Description

一种使用避雷器实现中压通信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避雷器实现中压通信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中压电力线通信技术是指利用电力传输网络中的中压电力线(通常指10KV电压等级)作为信号传输媒介,进行语音、数据信息的传输。该技术被应用于中压配电网的自动化数据传输平台中;近年来,中压电力线宽带网络接入以其基础设施完备、分布广泛、成本低廉的特点,正越来越受到关注,尤其是在偏远农村或者人口稀少的地区,具有极强的实用价值。现有的中压通信技术中多采用线路外接中压电容作为通信链路的搭建方式,但是该种通信链路在安装、运行维护以及故障维修时,均需要停电,才能进行后续的操作,而停电产生的经济损失巨大,造成了极大的不必要的浪费,且在设备检修以及维护中存在许多不便之处,对中压电力通信线路的稳健性发展带来了许多障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避雷器实现中压通信的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使用避雷器实现中压通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分别配置于10kV线路两端的第一避雷器单元以及第二避雷器单元;在所述10kV线路一端还设置有依次相连的第一耦合器、第一远距离电力线宽带通信装置以及第一计算机终端;所述第一耦合器与所述第一避雷器单元相连;在所述10kV线路另一端还设置有依次相连的第二耦合器、第二远距离电力线宽带通信装置以及第二计算机终端;所述第二耦合器与所述第二避雷器单元相连。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耦合器以及所述第二耦合器均为耦合磁环,且所述第一耦合器分别经所述第一避雷器单元中的A相避雷器、B相避雷器以及C相避雷器连接至所述10kV线路的A相线路、B相线路以及C相线路,所述第二耦合器分别经所述第二避雷器单元中的A相避雷器、B相避雷器以及C相避雷器连接至所述10kV线路的A相线路、B相线路以及C相线路。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远距离电力线宽带通信装置包括:第一传输接口、第一数据处理模块、第一信号发送装置、第一信号接收装置以及第一信号耦合模块;所述第一传输接口经所述第一数据处理模块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信号发送装置一端以及所述第一信号接收装置一端;所述第一信号发送装置另一端以及所述第一信号接收装置另一端均与所述第一信号耦合模块相连;所述第一传输接口接收第一计算机终端上传的信号,经所述第一数据处理模块处理后,通过所述第一信号发送装置以及所述第一信号耦合模块传输至第一耦合器,并经第一避雷器单元将信号加载至所述10kV线路上;所述第一信号接收装置通过第一避雷器单元、第一耦合器以及所述第一信号耦合模块接收所述10kV线路上的信号,并经所述第一数据处理模块处理后,通过第一传输接口传输至第一计算机终端。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号发送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电力调制模块以及第一电力载波发送模块;所述第一电力调制模块还与所述第一数据处理模块相连,用于对经所述第一数据处理模块处理后的信号进行调制;所述第一电力载波发送模块还与所述第一信号耦合模块相连。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号接收模块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电力解调模块以及第一电力载波取样模块;所述第一电力载波取样模块还与所述第一信号耦合模块相连,用于对所述第一信号耦合模块传输的信号取样;所述第一电力解调模块还与所述第一数据处理模块相连,对取样后的信号进行解调。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远距离电力线宽带通信装置均包括:第二传输接口、第二数据处理模块、第二信号发送装置、第二信号接收装置以及第二信号耦合模块;所述第二传输接口经所述第二数据处理模块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二信号发送装置一端以及所述第二信号接收装置一端;所述第二信号发送装置另一端以及所述第二信号接收装置另一端均与所述第二信号耦合模块相连;所述第二传输接口接收第二计算机终端上传的信号,经所述第二数据处理模块处理后,通过所述第二信号发送装置以及所述第二信号耦合模块传输至第二耦合器,并经第二避雷器单元将信号加载至所述10kV线路上;所述第二信号接收装置通过第二避雷器单元、第二耦合器以及所述第二信号耦合模块接收所述10kV线路上的信号,并经所述第二数据处理模块处理后,通过第二传输接口至第二计算机终端。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信号发送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二电力调制模块以及第二电力载波发送模块;所述第二电力调制模块还与所述第二数据处理模块相连,用于对经所述第二数据处理模块处理后的信号进行调制;所述第二电力载波发送模块还与所述第二信号耦合模块相连。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信号接收模块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二电力解调模块以及第二电力载波取样模块;所述第二电力载波取样模块还与所述第二信号耦合模块相连,用于对所述第二信号耦合模块传输的信号取样;所述第二电力解调模块还与所述第二数据处理模块相连,对取样后的信号进行解调。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使用避雷器实现中压通信的方法,提供了一种新的10kV线路通信链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通过电力线路外的其他设备进行通信链路的搭建,减少了通信链路搭建的成本。此外,本发明中所采用的避雷器另一端统一通过接地线与大地相连,也即耦合磁环实将电力线通信信号耦合在地线上的,因此无需停电即可进行安装、运维以及故障维修等操作,极大地降低了由于传统维护需要停电操作带了的经济损失,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通过避雷器实现中压通信通信链路的连接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中一实施例中远距离电力线宽带通信装置的连接原理图。
图3为本发明中避雷器与耦合器的连接原理图。
图4为本发明中一实施例中通过避雷器实现中压通信通信链路的连接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具体说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避雷器实现中压通信的方法,如图1所示,提供分别配置于10kV线路两端的第一避雷器单元以及第二避雷器单元;在10kV线路一端还设置有依次相连的第一耦合器、第一远距离电力线宽带通信装置以及第一计算机终端;第一耦合器与第一避雷器单元相连;在10kV线路另一端还设置有依次相连的第二耦合器、第二远距离电力线宽带通信装置以及第二计算机终端;第二耦合器与第二避雷器单元相连。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10kV线路一侧设置有依次相连的计算机终端1,远距离电力线宽带通信装置1,耦合器1以及避雷器1;另一侧设置有依次相连的计算机终端2,远距离电力线宽带通信装置2,耦合器2以及避雷器2。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以及图4所示,第一耦合器以及第二耦合器均为耦合磁环,且第一耦合器分别经第一避雷器单元中的A相避雷器、B相避雷器以及C相避雷器连接至10kV线路的A相线路、B相线路以及C相线路,如图3中的信号点一处,信号通过耦合磁环1耦合于接地线上,再经避雷器注入到三相线上;第二耦合器分别经第二避雷器单元中的A相避雷器、B相避雷器以及C相避雷器连接至10kV线路的A相线路、B相线路以及C相线路,如图3中的信号点二处,信号通过耦合磁环2耦合于接地线上,再经避雷器注入到三相线上。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远距离电力线宽带通信装置包括:第一传输接口、第一数据处理模块、第一信号发送装置、第一信号接收装置以及第一信号耦合模块;第一传输接口经第一数据处理模块分别连接至第一信号发送装置一端以及第一信号接收装置一端;第一信号发送装置另一端以及第一信号接收装置另一端均与第一信号耦合模块相连;第一传输接口接收第一计算机终端上传的信号,经第一数据处理模块处理后,通过第一信号发送装置以及第一信号耦合模块传输至第一耦合器,并经第一避雷器单元将信号加载至10kV线路上;第一信号接收装置通过第一避雷器单元、第一耦合器以及第一信号耦合模块接收10kV线路上的信号,并经第一数据处理模块处理后,通过第一传输接口传输至第一计算机终端。
第一信号发送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电力调制模块以及第一电力载波发送模块;第一电力调制模块还与第一数据处理模块相连,用于对经第一数据处理模块处理后的信号进行调制;第一电力载波发送模块还与第一信号耦合模块相连。
第一信号接收模块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电力解调模块以及第一电力载波取样模块;第一电力载波取样模块还与第一信号耦合模块相连,用于对第一信号耦合模块传输的信号取样;第一电力解调模块还与第一数据处理模块相连,对取样后的信号进行解调。
第二远距离电力线宽带通信装置均包括:第二传输接口、第二数据处理模块、第二信号发送装置、第二信号接收装置以及第二信号耦合模块;第二传输接口经第二数据处理模块分别连接至第二信号发送装置一端以及第二信号接收装置一端;第二信号发送装置另一端以及第二信号接收装置另一端均与第二信号耦合模块相连;第二传输接口接收第二计算机终端上传的信号,经第二数据处理模块处理后,通过第二信号发送装置以及第二信号耦合模块传输至第二耦合器,并经第二避雷器单元将信号加载至10kV线路上;第二信号接收装置通过第二避雷器单元、第二耦合器以及第二信号耦合模块接收10kV线路上的信号,并经第二数据处理模块处理后,通过第二传输接口至第二计算机终端。
第二信号发送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二电力调制模块以及第二电力载波发送模块;第二电力调制模块还与第二数据处理模块相连,用于对经第二数据处理模块处理后的信号进行调制;第二电力载波发送模块还与第二信号耦合模块相连。
第二信号接收模块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二电力解调模块以及第二电力载波取样模块;第二电力载波取样模块还与第二信号耦合模块相连,用于对第二信号耦合模块传输的信号取样;第二电力解调模块还与第二数据处理模块相连,对取样后的信号进行解调。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信号耦合模块以及第二信号耦合模块均具备信号收发控制功能以及电力线阻抗匹配功能。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通过使用避雷器搭建的中压通信链路,分别为通信线路1以及通信线路2。其中,通信线路1包括依次相连的终端1、传输接口1、数据处理模块1、信号发送装置1与信号接收装置1、信号耦合模块1以及耦合磁环1;耦合磁环1分别经与10kV线路相连的A相避雷器、B相避雷器以及C相避雷器接入10kV线路的A相线路、B相线路以及C相线路。信号发送装置1包括依次相连的电力调制模块1以及电力载波发送模块1;信号接收装置1包括依次相连的电力解调模块1以及电力载波取样模块1。通信线路2包括依次相连的终端2、传输接口2、数据处理模块2、信号发送装置2与信号接收装置2、信号耦合模块2以及耦合磁环2;耦合磁环2分别经与10kV线路相连的A相避雷器、B相避雷器以及C相避雷器接入10kV线路的A相线路、B相线路以及C相线路。信号发送装置2包括依次相连的电力调制模块2以及电力载波发送模块2;信号接收装置2包括依次相连的电力解调模块1以及电力载波取样模块2。
以上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技术方案所作的改变,所产生的功能作用未超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时,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

1.一种使用避雷器实现中压通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分别配置于10kV线路两端的第一避雷器单元以及第二避雷器单元;在所述10kV线路一端还设置有依次相连的第一耦合器、第一远距离电力线宽带通信装置以及第一计算机终端;所述第一耦合器与所述第一避雷器单元相连;在所述10kV线路另一端还设置有依次相连的第二耦合器、第二远距离电力线宽带通信装置以及第二计算机终端;所述第二耦合器与所述第二避雷器单元相连;
所述第一耦合器以及所述第二耦合器均为耦合磁环,且所述第一耦合器分别经所述第一避雷器单元中的A相避雷器、B相避雷器以及C相避雷器连接至所述10kV线路的A相线路、B相线路以及C相线路,所述第二耦合器分别经所述第二避雷器单元中的A相避雷器、B相避雷器以及C相避雷器连接至所述10kV线路的A相线路、B相线路以及C相线路;
耦合磁环将电力线通信信号耦合在地线上的,无需停电即可进行安装、运维以及故障维修操作;
所述第一远距离电力线宽带通信装置包括:第一传输接口、第一数据处理模块、第一信号发送装置、第一信号接收装置以及第一信号耦合模块;所述第一传输接口经所述第一数据处理模块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信号发送装置一端以及所述第一信号接收装置一端;所述第一信号发送装置另一端以及所述第一信号接收装置另一端均与所述第一信号耦合模块相连;所述第一传输接口接收第一计算机终端上传的信号,经所述第一数据处理模块处理后,通过所述第一信号发送装置以及所述第一信号耦合模块传输至第一耦合器,并经第一避雷器单元将信号加载至所述10kV线路上;所述第一信号接收装置通过第一避雷器单元、第一耦合器以及所述第一信号耦合模块接收所述10kV线路上的信号,并经所述第一数据处理模块处理后,通过第一传输接口传输至第一计算机终端;
所述第一信号发送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电力调制模块以及第一电力载波发送模块;所述第一电力调制模块还与所述第一数据处理模块相连,用于对经所述第一数据处理模块处理后的信号进行调制;所述第一电力载波发送模块还与所述第一信号耦合模块相连;
所述第一信号接收模块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电力解调模块以及第一电力载波取样模块;所述第一电力载波取样模块还与所述第一信号耦合模块相连,用于对所述第一信号耦合模块传输的信号取样;所述第一电力解调模块还与所述第一数据处理模块相连,对取样后的信号进行解调;
所述第二远距离电力线宽带通信装置均包括:第二传输接口、第二数据处理模块、第二信号发送装置、第二信号接收装置以及第二信号耦合模块;所述第二传输接口经所述第二数据处理模块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二信号发送装置一端以及所述第二信号接收装置一端;所述第二信号发送装置另一端以及所述第二信号接收装置另一端均与所述第二信号耦合模块相连;所述第二传输接口接收第二计算机终端上传的信号,经所述第二数据处理模块处理后,通过所述第二信号发送装置以及所述第二信号耦合模块传输至第二耦合器,并经第二避雷器单元将信号加载至所述10kV线路上;所述第二信号接收装置通过第二避雷器单元、第二耦合器以及所述第二信号耦合模块接收所述10kV线路上的信号,并经所述第二数据处理模块处理后,通过第二传输接口至第二计算机终端;
所述第二信号发送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二电力调制模块以及第二电力载波发送模块;所述第二电力调制模块还与所述第二数据处理模块相连,用于对经所述第二数据处理模块处理后的信号进行调制;所述第二电力载波发送模块还与所述第二信号耦合模块相连;
所述第二信号接收模块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二电力解调模块以及第二电力载波取样模块;所述第二电力载波取样模块还与所述第二信号耦合模块相连,用于对所述第二信号耦合模块传输的信号取样;所述第二电力解调模块还与所述第二数据处理模块相连,对取样后的信号进行解调。
CN201610449712.0A 2016-06-21 2016-06-21 一种使用避雷器实现中压通信的方法 Active CN1060596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49712.0A CN106059625B (zh) 2016-06-21 2016-06-21 一种使用避雷器实现中压通信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49712.0A CN106059625B (zh) 2016-06-21 2016-06-21 一种使用避雷器实现中压通信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59625A CN106059625A (zh) 2016-10-26
CN106059625B true CN106059625B (zh) 2019-08-13

Family

ID=571678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49712.0A Active CN106059625B (zh) 2016-06-21 2016-06-21 一种使用避雷器实现中压通信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059625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64473A (zh) * 2004-03-23 2005-01-12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低压配电网电力线高速数据通信电容宽带耦合装置
CN101800119A (zh) * 2010-04-08 2010-08-11 李景禄 耐雷配电变压器
CN102075216A (zh) * 2011-01-18 2011-05-25 西安新视科技有限公司 电力线通信信号隔离及耦合系统
CN102111189A (zh) * 2011-04-11 2011-06-29 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宁德电业局 远距离高速电力线宽带通信方法
CN202550516U (zh) * 2012-04-20 2012-11-21 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铁路货场电源系统的雷电防护及雷电信息记录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535685B2 (en) * 2006-01-31 2009-05-19 Amperion, Inc. Radio frequency signal coupler, coupling system and method
WO2010101661A1 (en) * 2009-03-06 2010-09-10 Amperion Incorporated Station communications over electrical transmission line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64473A (zh) * 2004-03-23 2005-01-12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低压配电网电力线高速数据通信电容宽带耦合装置
CN101800119A (zh) * 2010-04-08 2010-08-11 李景禄 耐雷配电变压器
CN102075216A (zh) * 2011-01-18 2011-05-25 西安新视科技有限公司 电力线通信信号隔离及耦合系统
CN102111189A (zh) * 2011-04-11 2011-06-29 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宁德电业局 远距离高速电力线宽带通信方法
CN202550516U (zh) * 2012-04-20 2012-11-21 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铁路货场电源系统的雷电防护及雷电信息记录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59625A (zh) 2016-10-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23416B (zh) 基于电力线载波和微功率无线的智能集抄系统
CN102111189B (zh) 远距离高速电力线宽带通信方法
CN101902281A (zh) 可环形组网自愈的数字光纤直放站系统及其数据通信方法
CN109981143A (zh) 电力载波通讯装置、断路器、插座以及系统
CN102142864B (zh) 远距离高速电力线宽带通信装置
CN106059626B (zh) 一种使用避雷器实现中压通信的组网方法
CN106059625B (zh) 一种使用避雷器实现中压通信的方法
CN102629882A (zh) 电缆屏蔽层电力载波通信系统
CN102638291A (zh) 架空线路电力载波通信系统
CN205792578U (zh) 一种使用避雷器实现中压通信的系统
CN105703803A (zh) 一种基于电力载波技术的机器人通讯系统及方法
CN104779975A (zh) 一种高速电力线载波系统的差动耦合通信装置
CN205792579U (zh) 一种使用避雷器实现中压通信的组网系统
CN208922471U (zh) 一种无信号台区用电信息采集传输装置
CN103684577A (zh) 一种基于轨道交通电力接触网的移动通信系统、装置和方法
CN107276633B (zh) 基于直流载波的系留无人机链路通讯系统
CN202535354U (zh) 电缆屏蔽层电力载波通信系统
CN103078679B (zh) 在建变电站与已建变电站或电网节点之间临时通信方法及微波接力‑opgw光纤通信链路
CN201821345U (zh) 通过地线进行数据传输的系统
CN209731582U (zh) 一种多协议通信网络接入系统
CN103391133A (zh) 可环形组网自愈的数字光纤直放站系统及其数据通信方法
CN102750817A (zh) 一种电力数据通信传输系统及方法
CN207993230U (zh) 一种基于中压载波技术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CN105490382A (zh) 一种上行信号处理方法
CN106788597B (zh) 基于电力线传输的olt系统及其调试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