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35085A - 一种园艺植物的培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园艺植物的培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35085A
CN106035085A CN201610406847.9A CN201610406847A CN106035085A CN 106035085 A CN106035085 A CN 106035085A CN 201610406847 A CN201610406847 A CN 201610406847A CN 106035085 A CN106035085 A CN 1060350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nt
days
nutritional solution
root
gard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40684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建军
杨恩利
董秀兰
田观尧
叶百诚
高小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Flower Gardening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Flower Gardening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Flower Gardening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Flower Gardening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40684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035085A/zh
Publication of CN1060350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350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HNEW PLANTS OR NON-TRANSGENIC PROCESSES FOR OBTAINING THEM; PLANT REPRODUCTION BY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 A01H4/00Plant reproduction by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therefor
    • A01H4/008Methods for regeneration to complete pla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4/00Growth substrates; Culture media; Apparatus or method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9/00Cultivation in receptacles, forcing-frames or greenhouses; Edging for beds, lawn or the like
    • A01G9/02Receptacles, e.g. flower-pots or boxes; Glasses for cultivating flowers
    • A01G9/029Receptacles for seedl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F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e.g. FERTILISERS FROM WASTE OR REFUSE
    • C05F1/00Fertilisers made from animal corpses, or parts thereof
    • C05F1/005Fertilisers made from animal corpses, or parts thereof from meat-wastes or from other wastes of animal origin, e.g. skins, hair, hoofs, feathers, blood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Developmental Biology & Embry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ydroponics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园艺植物的培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无菌环境中采用基本培养基进行3‑6天的植物组织初步培养;采用升级培养基进行3‑5天后续培养,至长出2‑5mm根须;S2、将S1中的植物组织依次置于第一、第二和第三营养液中培养;S3、将S2中的植物组织依次置于带有第一、第二和第三营养液的海绵上培养至变成植物幼苗;S4、在树穴中均匀加入肥料,再将S3中的植物幼苗进行裸根处理并涂覆生根液,移植至树穴,浇水;S5、将S4中的植物幼苗进行5‑7天的保湿和遮阴保护,湿度为85‑95%,遮阴程度为65‑75%,温度为23‑27℃;再降低保湿和遮阴保护,湿度为70‑80%,遮阴程度为50‑65%,温度为23‑30℃;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营养液中基础营养液:水的重量份数比分别为0.003‑0.005:1,0.007‑0.01:1和0.003‑0.007:1。

Description

一种园艺植物的培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和园艺植物培育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园艺植物的培植方法。
背景技术
用于园林绿化或观赏用的植物一般通过大批量统一培育,当其适合独立栽培时再根据需要将植物移植至不同环境中。植物组织培养是一种较为快速的繁殖手段,培养条件可人为控制,生长周期短,可提高植物组织的繁殖率,且便于管理,可提高工厂化生产效率和自动化程度,进行大批量培育园林绿化或观赏用植物。
申请公布号为CN102388738A、申请公布日为2012年03月28日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树熊食用桉树的育植方法。该育植方法通过桉树品种的选种、育苗、桉树苗的移栽、移栽苗的管理以及桉树的截干处理等步骤培育出了成活率高大95%,所述育苗过程在无菌环境中进行,且湿度控制在85%以上,温度控制在20-28℃,光照时间控制在5-8小时/每天,培养40-50天至桉树苗真叶2-3片,主根系约为1.5cm后移栽至苗床上营养袋里培养30-40天,再进行移植并施以化肥。
现有技术通过桉树培养基对桉树组织进行培养,育苗阶段一直在无菌环境中进行,且无菌环境的湿度一直控制在85%以上,温度一直控制在20-28℃,光照时间一直控制在每天5-8小时,直至桉树苗长出的真叶达到2-3片且主根系约1.5cm,再进行营养袋中培养。从桉树组织培养至桉树苗,采用相同的培养条件,在桉树苗换环境进行后续的培养时,有可能因为环境的突变而使桉树苗产生不适应,从而影响其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最终会影响桉树苗的成长速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园艺植物的培育方法以及移栽方法,其解决了由于环境突变造成植物幼苗不适应从而影响对营养物质的吸收甚至影响成长速度的问题,具有使植物幼苗快速适应环境并快速吸收营养物质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园艺植物的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植物组织在无菌环境中采用基本培养基进行为期3-6天的初步培养;再采用升级培养基进行为期3-5天的植物组织后续培养,至植物组织长出2-5mm根须;
S2、将步骤S1中的植物组织先置于第一营养液中培养3-5天;然后置于第二营养液中培养5-7天;再置于第三营养液中培养3-5天;
S3、将步骤S2中的经第三营养液培养后的植物组织先置于带有第一营养液的海绵上培养3-5天;然后置于带有第二营养液的海绵上培养5-7天;再置于带有第三营养液的海绵上培养3-5天,至获得植物幼苗;
S4、将步骤S3中获得的植物幼苗经裸根处理并在根部涂覆生根液,再移植至均匀加有肥料的树穴中,进行初次浇水;
S5、将步骤S4中移植至树穴中的植物幼苗进行5-7天的保湿和遮阴保护,湿度为85-95%,遮阴程度为65-75%,温度为23-27℃;再降低保湿和遮阴保护,湿度为70-80%,遮阴程度为50-65%,温度为23-30℃;
所述基本培养基为MS培养基,所述MS培养基中还包括6-苄基嘌呤、IAA(吲哚乙酸)和IBA(吲哚丁酸);所述升级培养基为1/2MS和MS培养基,所述1/2MS和MS培养基中还包括6-苄基嘌呤、NAA和IBA;所述第一营养液中基础营养液∶水的重量份数比为0.003-0.005∶1;所述第二营养液中基础营养液∶水的重量份数比为0.007-0.01∶1;所述第三营养液中基础营养液∶水的重量份数比为0.003-0.007∶1。
添加有6-苄基嘌呤、IAA和IBA的MS培养基可促使植物组织生长,并使植物组织适应该种营养基质;再使用含有更强促进生长的NAA的1/2MS和MS培养基进行培育,在该1/2MS和MS培养基中还包含了6-苄基嘌呤和IBA,使植物组织逐渐适应比基本培养基具有更强促生长功能的营养物质,吸收并成长生根。
出现2-5mm根须时,植物组织吸收营养物质的能力增加,将根须浸没于养分更为充足的营养液中,进行营养液培养。本申请中,第一营养液中基础营养液∶水的重量份数比为0.003-0.005∶1,第二营养液中基础营养液∶水的重量份数比为0.007-0.01∶1,第三营养液中基础营养液∶水的重量份数比为0.003-0.007∶1, 依次采用第一、第二和第三营养液对植物组织进行培育,植物组织的根须接触到的营养成分浓度先升高再降低,第一营养液中基础营养液的含量较少,营养成分可通过渗透作用进入根须中,再通过植物组织中的运输作用达到整个植物组织中,使根须和植物组织逐渐成长,第一营养液浓度较低,还可保护根须,防止外界浓度过高而致使根须脱水;再置于第二营养液中培育,经3-5天的适应和生长,根须不断成长且变得粗壮,可承受更高浓度的营养成分,第二营养液中的基础营养液含量较高,较多养分通过渗透差进入根须中,传输至整个植物组织中,使植物组织达到快速成长的效果,且根须继续增长和增粗;第三营养液与第二营养液相比,减少了基础营养液的含量,从而降低了养分浓度,可锻炼植根须自动汲取养分的能力,且使植物组织逐渐适应养分含量较低时的情况,在养分浓度较低时也可主动吸收养分以供生长所需。再采用同种海绵分别将相应浓度的第一、第二和第三营养液充分吸收,使植物组织从海绵中汲取营养物质,为达到自身生长需要,根须沿着有养分处努力生长和延伸,促进其生长;且养分浓度或高或低,锻炼根须在生长过程中不断适应新的环境,且当环境中养分含量极低时,也可快速适应,并快速汲取养分和成长,从而使整个植物组织随着根须所汲取的养分而快速成长为植物幼苗。
经不同浓度营养物质的培育后,植物组织的根须沿着含有养分处不断增长并增粗,因此,会出现根须长势不够均匀的现象,对其进行裸根处理,使根须呈松散的团状,减少在进行移植过程中根须受到损伤的可能;通过在根部涂覆生根液,促使植物幼苗在新的环境中快速生根,在植物幼苗的根部进入树穴前,对树穴的内侧壁涂覆肥料,填好土后浇水,并提供遮阴保护,水渗透泥土,不仅使根部周围的泥土与肥料与根部产生更为良好的接触,水还使部分肥料溶解,使根部在陌生的环境中快速吸收周围养分以供生长需要。当植物幼苗逐渐适应新环境后,降低对其的遮阴保护程度,使其逐渐适应周围环境,当根须充分扎入树穴周围的泥土里后,植物变得更加稳固,并且植物可通过延伸至泥土中的根须从泥土中汲取所需养分,促进自身成长,即使周围环境恶劣,依旧可以抵抗。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步骤S4中的肥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沙质土30-36份;
羊粪5-10份;
玉米秸秆5-20份;
草灰10-15份;
鸡蛋壳粉5-12份;
牛骨粉3-8份;
所述肥料经充分混合后采用多菌灵800倍液消毒。
本申请的肥料采用沙质土、羊粪、玉米秸秆、草灰、鸡蛋壳粉和牛骨粉充分混匀制成,经多菌灵800倍液消毒去除其中的细菌后,填于树穴中,采用泥土将植物幼苗固定于树穴中,浇水后,水沿着表层泥土渗入,将部分肥料中的养分随着水渗透至根须处。沙质土可对根须表明形成一层保护层,使根须周围的土层结构较为松散,从而可使根须吸收养分的效果更好;玉米秸秆、羊粪、草灰、鸡蛋壳粉和牛骨粉中具有大量植物所需的成分以及微量元素,可在植物幼苗适应新环境的过程中,为其提供养分,使其吸收养分并促使根部向周围泥土中扎入并茁壮成长;且肥料中的各成分均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不会危害土质。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肥料中还包括珍珠岩和蛭石,所述珍珠岩的重量份数为10-16份,所述蛭石的重量份数为10-16份,所述珍珠岩和蛭石均经第二营养液充分浸泡。
珍珠岩和蛭石中均带有大量细孔,可充分吸收第二营养液中的营养液;珍珠岩、蛭石与各成分均匀混合后填于树穴中,经浇水后,水流至珍珠岩和蛭石中,使其中的第二营养液缓慢溶出并渗透至根须处,由于在前期采用了第二营养液对植物组织进行培育,因此,第二营养液对于植物幼苗而言较为熟悉,促进植物幼苗快速适应新环境;且第二营养液中含有更高浓度的营养成分,从而为植物幼苗在新环境中提供良好的养分,促使植物幼苗在新环境中快速成长。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基础营养液包括日本园艺均衡营养液和海藻粉,所述日本园艺均衡营养液∶海藻粉的重量份数比为1∶0.01-0.015。
海藻粉中含有大量氮、钾、多量微量元素及植物激素,与植物本身含有的元素类似,易被植物所吸收。由于日本园艺均衡营养液中含有比海藻粉中更多的营养元素,在日本园艺均衡营养液中按照比例添加,促进了植物组织对日本园艺均衡营养液中养分的吸收,从而加快了植物组织的长根及整体的成长。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步骤S4中生根液包括水、ABT6和2,4-D,所述水∶ ABT6∶2,4-D的重量份数比为1∶0.05∶0.01-0.03。
本申请中采用生根液涂覆于根部,使生根液中的有效成分更易被根部吸收。在裸根处理的过程中,难免会使部分根须受损,2,4-D可对根须受损处进行修复,促进受损组织重新生长,增加了植物幼苗的存活率;且当将植物幼苗插入树穴中,生根液中的ABT6成分可促进其根须生长,从而加快幼苗扎根和吸收养分,并对幼苗提供成长所需的养分。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步骤S1中控制环境湿度为80-88%RH,控制环境温度为23-27℃,控制光照时长为5-8h/天;所述步骤S2中控制环境湿度为83-90%RH,控制环境温度为23-27℃,控制光照时长为6-10h/天;所述步骤S3中控制环境湿度为85-95%RH,控制环境温度为23-30℃,控制光照时长为8-12h/天。
在培育初期,植物组织很脆弱,且含有较多水分,较为湿润、温暖的环境和适当的光照有助于植物组织中的叶绿素和根须的生长;当其长出根须后,逐渐提高环境湿度并延长光照时间,促使外界较高浓度和更多类型的养分快速进入植物组织并通过内部的运输作用而输送至植物组织的各个部位,促进根须的快速生长,从而提高汲取养分的能力。在步骤S3中,改变了培育方式,采用海绵为载体吸收培育用的营养液,同时提高湿度、温度,并增加光照时间,促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吸收作用,可合成一些无法从营养液中获取的物质的同时,还能加快根须适应新环境的速度,加速根须沿着有营养液的方向生长并汲取营养液。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步骤S2中植物组织的根须长达13-18mm并长出真叶2-3片;所述步骤S3中植物组织的根须长达25-30mm并长出真叶8-15片。
当步骤S2中植物组织的根须长达13-18mm并长出真叶2-3片时,真叶可进行良好的光合作用,根须也足够强壮,可从海绵中吸收养分。步骤S3中的根须长达25-30mm并长出真叶8-15片,通过以上培育,使植物组织转变成植物幼苗,不仅可进行良好的光合作用,还可快速适应泥土质的环境,快速扎根并成长。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步骤S4中树穴的规格为42cm×42cm。
标准的树穴规格为40cm×40cm,增大了树穴中的空间,便于在树穴中填充肥料而不会使植物幼苗的根部受到较大的压迫,同时也为植入树穴中的植物幼苗提供营养物质。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基本培养基后再采用升级培养基对植物组织进行培育,使植物组织首先通过较为温和的基本培养基获得养分,经适应并生长后,更易接受效力更强的升级培养基中的营养成分,避免出现由于外界养分过高而导致脱水的现象,且含量更高、种类更多的养分有助于提高植物组织根须的生长速度;产生2-5mm根须后,再对其提供波浪形浓度的营养物质,在促使根须快速成长的同时,还锻炼植物组织对不同营养环境的适应能力,从而提高其存活率。
2.第二营养液中的营养物质被珍珠岩和蛭石充分吸附,植物幼苗植入树穴后,填土浇水,珍珠岩和蛭石中的营养物质随着水缓慢溶出并渗入肥料和泥土中,一开始溶出的营养物质的量较少,可避免对根部造成灼伤,熟悉的养料使被周围的肥料和泥土包围的根部向有营养物质处快速延伸,并吸收营养物质,使幼苗快速适应周围环境,同时还促使根部向树穴周围的泥土扎根,从而扩大了根部可汲取养分的范围,增加了植物幼苗的成活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一种园艺植物的培植方法
S1、在无菌环境中采用含有6-苄基嘌呤、IAA和IBA的MS培养基进行为期3天的植物组织初步培养;再采用含有6-苄基嘌呤、NAA和IBA的1/2MS和MS培养基进行为期5天的植物组织后续培养,至植物组织长出4mm根须;
S2、将步骤S1中的植物组织置于第一营养液中培养3天;置于第二营养液中培养5天;再置于第三营养液中培养3天;至根须长达14mm并长出真叶2片;其中,第一营养液中海藻粉∶日本园艺均衡营养液∶水的重量份数比为0.000042∶0.0035∶1,第二营养液中海藻粉∶日本园艺均衡营养液∶水的重量份数比为0.00012∶0.01∶1,第三营养液中海藻粉∶日本园艺均衡营养液∶水的重量份数比为0.000072∶0.006∶1;
S3、将步骤S2中的植物组织置于带有相应浓度的第一营养液的海绵上培养3天;再置于带有相应浓度的第二营养液的海绵上培养5天;再置于带有相应浓度的第三营养液的海绵上培养3天,根须长达25mm并长出真叶10片,变成植物幼苗;
S4、在规格为42cm×42cm的树穴中均匀加入肥料,再将步骤S3中的植物幼苗 进行裸根处理,在根部涂覆生根液,并移植至树穴中,进行初次浇水;该肥料采用多菌灵800倍液消毒,其中包括沙质土36份,羊粪7份,玉米秸秆20份,草灰11份,鸡蛋壳粉6份,牛骨粉6份;而生根液中,水∶ABT6∶2,4-D的重量份数比为1∶0.05∶0.02;
S5、将步骤S4中移植至树穴中的植物幼苗进行7天的保湿和遮阴保护,湿度为95%RH,遮阴程度为75%,温度为27℃;再降低保湿和遮阴保护,湿度为80%RH,遮阴程度为65%,温度为30℃。
实施例2:一种园艺植物的培植方法
S1、在无菌环境中采用含有6-苄基嘌呤、IAA和IBA的MS培养基进行为期5天的植物组织初步培养;再采用含有6-苄基嘌呤、NAA和IBA的1/2MS和MS培养基进行为期3天的植物组织后续培养,至植物组织长出3mm根须;
S2、将步骤S1中的植物组织置于第一营养液中培养5天;置于第二营养液中培养7天;再置于第三营养液中培养5天;至根须长达18mm并长出真叶3片;其中,第一营养液中海藻粉∶日本园艺均衡营养液∶水的重量份数比为0.00005∶0.005∶1,第二营养液中海藻粉∶日本园艺均衡营养液∶水的重量份数比为0.00009∶0.009∶1,第三营养液中海藻粉∶日本园艺均衡营养液∶水的重量份数比为0.00003∶0.003∶1;
S3、将步骤S2中的植物组织置于带有相应浓度的第一营养液的海绵上培养5天;再置于带有相应浓度的第二营养液的海绵上培养7天;再置于带有相应浓度的第三营养液的海绵上培养5天,根须长达30mm并长出真叶15片,变成植物幼苗;
S4、在规格为42cm×42cm的树穴中均匀加入肥料,再将步骤S3中的植物幼苗进行裸根处理,在根部涂覆生根液,并移植至树穴中,进行初次浇水;该肥料采用多菌灵800倍液消毒,其中包括沙质土30份,羊粪5份,玉米秸秆13份,草灰10份,鸡蛋壳粉10份,牛骨粉5份,珍珠岩16份,蛭石12份,且珍珠岩和蛭石均经相应浓度的第二营养液充分浸泡;而生根液中,水∶ABT6∶2,4-D的重量份数比为1∶0.05∶0.01;
S5、将步骤S4中移植至树穴中的植物幼苗进行5天的保湿和遮阴保护,湿度为85%RH,遮阴程度为65%,温度为23℃;再降低保湿和遮阴保护,湿度为70%RH,遮阴程度为50%,温度为23℃。
实施例3:一种园艺植物的培植方法
S1、在无菌环境中采用含有6-苄基嘌呤、IAA和IBA的MS培养基进行为期5天的植物组织初步培养;再采用含有6-苄基嘌呤、NAA和IBA的1/2MS和MS培养基进行为期5天的植物组织后续培养,至植物组织长出5mm根须;
S2、将步骤S1中的植物组织置于第一营养液中培养4天;置于第二营养液中培养7天;再置于第三营养液中培养4天;至根须长达16mm并长出真叶3片;其中,第一营养液中海藻粉∶日本园艺均衡营养液∶水的重量份数比为0.000052∶0.004∶1,第二营养液中海藻粉∶日本园艺均衡营养液∶水的重量份数比为0.000091∶0.007∶1,第三营养液中海藻粉∶日本园艺均衡营养液∶水的重量份数比为0.000065∶0.005∶1;
S3、将步骤S2中的植物组织置于带有相应浓度的第一营养液的海绵上培养4天;再置于带有相应浓度的第二营养液的海绵上培养7天;再置于带有相应浓度的第三营养液的海绵上培养4天,根须长达28mm并长出真叶13片,变成植物幼苗;
S4、在规格为42cm×42cm的树穴中均匀加入肥料,再将步骤S3中的植物幼苗进行裸根处理,在根部涂覆生根液,并移植至树穴中,进行初次浇水;该肥料采用多菌灵800倍液消毒,其中包括沙质土33份,羊粪9份,玉米秸秆5份,草灰12份,鸡蛋壳粉9份,牛骨粉8份,珍珠岩12份,蛭石15份,且珍珠岩和蛭石均经相应浓度的第二营养液充分浸泡;而生根液中,水∶ABT6∶2,4-D的重量份数比为1∶0.05∶0.025;
S5、将步骤S4中移植至树穴中的植物幼苗进行5天的保湿和遮阴保护,湿度为90%RH,遮阴程度为70%,温度为25℃;再降低保湿和遮阴保护,湿度为75%RH,遮阴程度为60%,温度为27℃。
实施例4:一种园艺植物的培植方法
S1、在无菌环境中采用含有6-苄基嘌呤、IAA和IBA的MS培养基进行为期3天的植物组织初步培养;再采用含有6-苄基嘌呤、NAA和IBA的1/2MS和MS培养基进行为期3天的植物组织后续培养,至植物组织长出2mm根须;
S2、将步骤S1中的植物组织置于第一营养液中培养3天;置于第二营养液中培养7天;再置于第三营养液中培养3天;至根须长达14mm并长出真叶3片;其中,第一营养液中海藻粉∶日本园艺均衡营养液∶水的重量份数比为 0.000045∶0.003∶1,第二营养液中海藻粉∶日本园艺均衡营养液∶水的重量份数比为0.00013∶0.0085∶1,第三营养液中海藻粉∶日本园艺均衡营养液∶水的重量份数比为0.00006∶0.004∶1;
S3、将步骤S2中的植物组织置于带有相应浓度的第一营养液的海绵上培养3天;再置于带有相应浓度的第二营养液的海绵上培养7天;再置于带有相应浓度的第三营养液的海绵上培养3天,根须长达27mm并长出真叶12片,变成植物幼苗;
S4、在规格为42cm×42cm的树穴中均匀加入肥料,再将步骤S3中的植物幼苗进行裸根处理,在根部涂覆生根液,并移植至树穴中,进行初次浇水;该肥料采用多菌灵800倍液消毒,其中包括沙质土36份,羊粪10份,玉米秸秆15份,草灰13份,鸡蛋壳粉12份,牛骨粉7份,珍珠岩10份,蛭石14份,珍珠岩和蛭石均经相应浓度的第二营养液充分浸泡;而生根液中,水∶ABT6∶2,4-D的重量份数比为1∶0.05∶0.03;
S5、将步骤S4中移植至树穴中的植物幼苗进行7天的保湿和遮阴保护,湿度为88%RH,遮阴程度为75%,温度为27℃;再降低保湿和遮阴保护,湿度为78%RH,遮阴程度为62%,温度为30℃。
实施例5:一种园艺植物的培植方法
S1、在无菌环境中采用含有6-苄基嘌呤、IAA和IBA的MS培养基进行为期4天的植物组织初步培养;再采用含有6-苄基嘌呤、NAA和IBA的1/2MS和MS培养基进行为期5天的植物组织后续培养,至植物组织长出5mm根须;
S2、将步骤S1中的植物组织置于第一营养液中培养4天;置于第二营养液中培养6天;再置于第三营养液中培养4天;至根须长达14mm并长出真叶3片;其中,第一营养液中海藻粉∶日本园艺均衡营养液∶水的重量份数比为0.0000495∶0.0045∶1,第二营养液中海藻粉∶日本园艺均衡营养液∶水的重量份数比为0.000088∶0.008∶1,第三营养液中海藻粉∶日本园艺均衡营养液∶水的重量份数比为0.000077∶0.007∶1;
S3、将步骤S2中的植物组织置于带有相应浓度的第一营养液的海绵上培养4天;再置于带有相应浓度的第二营养液的海绵上培养6天;再置于带有相应浓度的第三营养液的海绵上培养4天,根须长达27mm并长出真叶12片,变成植物幼苗;
S4、在规格为42cm×42cm的树穴中均匀加入肥料,再将步骤S3中的植物幼苗 进行裸根处理,在根部涂覆生根液,并移植至树穴中,进行初次浇水;该肥料采用多菌灵800倍液消毒,其中包括沙质土35份,羊粪8份,玉米秸秆10份,草灰15份,鸡蛋壳粉8份,牛骨粉3份,珍珠岩,4份,蛭石10份,且珍珠岩和蛭石均经相应浓度的第二营养液充分浸泡;而生根液中,水∶ABT6∶2,4-D的重量份数比为1∶0.05∶0.015;
S5、将步骤S4中移植至树穴中的植物幼苗进行7天的保湿和遮阴保护,湿度为83%RH,遮阴程度为68%,温度为25℃;再降低保湿和遮阴保护,湿度为70%RH,遮阴程度为50%,温度为23℃。
对照样1
S1、在无菌环境中采用含有6-苄基嘌呤、IAA和IBA的MS培养基进行为期15天的植物组织初步培养;至植物组织长出2mm根须;
S2、将步骤S1中的植物组织置于营养液中培养20天,其中,营养液中海藻粉∶日本园艺均衡营养液∶水的重量份数比为0.000055∶0.004∶1;
S3、将步骤S2中的植物幼苗植入规格为40cm×40cm的树穴中,进行初次浇水;
S4、将步骤S3中移植至树穴中的植物幼苗进行7天的保湿和遮阴保护,湿度为83%RH,遮阴程度为50%,温度为20℃;再进行5天的降低保湿和遮阴保护,湿度为60%RH,遮阴程度为40%,温度为18℃。
对照样2
S1、在无菌环境中采用含有6-苄基嘌呤、IAA和IBA的MS培养基进行为期30天的植物组织初步培养;至植物组织长出4mm根须;
S2、将步骤S1中的植物组织置于第一营养液中培养3天;置于第二营养液中培养7天;再置于第三营养液中培养3天;至根须长达10mm并长出真叶2片;其中,第一营养液中海藻粉∶日本园艺均衡营养液∶水的重量份数比为0.000045∶0.003∶1,第二营养液中海藻粉∶日本园艺均衡营养液∶水的重量份数比为0.00013∶0.0085∶1,第三营养液中海藻粉∶日本园艺均衡营养液∶水的重量份数比为0.00006∶0.004∶1;
S3、将步骤S2中的植物幼苗植入规格为40cm×40cm的树穴中,进行初次浇水;
S4、将步骤S3中移植至树穴中的植物幼苗进行7天的保湿和遮阴保护,湿度为88%RH,遮阴程度为75%,温度为27℃;再进行5天的降低保湿和遮阴保护, 湿度为60%RH,遮阴程度为50%,温度为30℃。
对照样3
S1、在无菌环境中采用含有6-苄基嘌呤、IAA和IBA的MS培养基进行为期3天的植物组织初步培养;再采用含有6-苄基嘌呤、NAA和IBA的1/2MS和MS培养基进行为期3天的植物组织后续培养,至植物组织长出2mm根须;
S2、将步骤S1中的植物组织置于营养液中培养20天,其中,营养液中海藻粉∶日本园艺均衡营养液∶水的重量份数比为0.00007∶0.004∶1;
S3、将步骤S2中的植物组织置于带有相应浓度的第一营养液的海绵上培养5天;再置于带有相应浓度的第二营养液的海绵上培养7天;再置于带有相应浓度的第三营养液的海绵上培养5天,根须长达18mm并长出真叶10片,变成植物幼苗;
S4、将步骤S3中的植物幼苗植入规格为40cm×40cm的树穴中,进行初次浇水;
S5、将步骤S4中移植至树穴中的植物幼苗进行5天的保湿和遮阴保护,湿度为75%RH,遮阴程度为60%,温度为23℃;再进行5天的降低保湿和遮阴保护,湿度为70%RH,遮阴程度为50%,温度为20℃。
对照样4
S1、在无菌环境中采用含有6-苄基嘌呤、IAA和IBA的MS培养基进行为期3天的植物组织初步培养;再采用含有6-苄基嘌呤、NAA和IBA的1/2MS和MS培养基进行为期3天的植物组织后续培养,至植物组织长出2mm根须;
S2、将步骤S1中的植物组织置于营养液中培养20天,其中,营养液中海藻粉∶日本园艺均衡营养液∶水的重量份数比为0.00005∶0.004∶1;
S3、在规格为42cm×42cm的树穴中均匀加入肥料,再将步骤S2中的植物幼苗进行裸根处理,在根部涂覆生根液,并移植至树穴中,进行初次浇水;该肥料采用多菌灵800倍液消毒,其中包括沙质土36份,羊粪10份,玉米秸秆15份,草灰13份,鸡蛋壳粉12份,牛骨粉7份,珍珠岩10份,蛭石14份,珍珠岩和蛭石均经相应浓度的第二营养液充分浸泡;而生根液中,水∶ABT6∶2,4-D的重量份数比为1∶0.05∶0.03;
S5、将步骤S4中移植至树穴中的植物幼苗进行7天的保湿和遮阴保护,湿度为88%RH,遮阴程度为75%,温度为27℃;再进行5天的降低保湿和遮阴保护,湿度为78%RH,遮阴程度为62%,温度为30℃。
对比例
试验样品:将90块相同品种且相同的植物组织平均分成9组,每组10块,分别标号为A-I。将A-E组中的植物组织采用实施例1-5中的培植方法进行培植,将F-I组中的植物组织分别采用对照样1-4中的培植方法进行培植,移栽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和12个月时,对每一组植物的叶子颜色和树干高度进行记录;在12个月后,记录每组的存活率,将植物小心挖掘出,观察其根茎生长状况,记录数据并进行平均处理;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分析。
试验结果:A-I组中植物的存活率和根茎生长状况如表1所示;A-I组中植物在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和12个月时的高度如表2所示;A-E组中的植物在12个月内均呈绿色,而F-I组中的植物在第1个月记录时就出现不同程度的发黄现象,出现该情况的原因主要为植物幼苗在刚移植至土壤中后会出现不适应,从而导致其无法从周围环境中获取充足的营养成分,导致营养不良而出现叶子发黄的现象。
由表1可知,A-E组中的植物存活率高达100%,而F-I组中的植物存活率比A-E组中的存活率低,主要由于F-I组中的植物在培育器件所获得的养料不足导致其在前期发育不够好,且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差,在移植后无法适应新的环境,并从周围环境中获取充足养分,最终导致部分植物死亡;且存活的植物,由于在移植后需要较长时间重新适应新的环境,并且通过根须从新的环境中获得养分,该过程进行得较为困难,导致其根茎在泥土中延伸的范围较小,扎根不够稳固。
由表2可知,A-E组中的植物,一年后的高度普遍超过100cm,且每次记录时均具有较高的增长幅度,而F-I组中的植物在成长过程中,高度增加幅度较小,成长较为缓慢。主要原因为F-I组中的植物在培育过程中缺乏对环境适应性的锻炼,从而导致其在自然环境中无法以在培育过程中的速度成长;且在培育和移植过程中,F-I组中的植物缺少相应的营养补充,发育不够好。
表1A-I组中植物的存活率和根茎生长状况
表2A-I组中植物在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和12个月时的高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园艺植物的培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植物组织在无菌环境中采用基本培养基进行为期3-6天的初步培养;再采用升级培养基进行为期3-5天的植物组织后续培养,至植物组织长出2-5mm根须;
S2、将步骤S1中的植物组织先置于第一营养液中培养3-5天;然后置于第二营养液中培养5-7天;再置于第三营养液中培养3-5天;
S3、将步骤S2中的经第三营养液培养后的植物组织先置于带有第一营养液的海绵上培养3-5天;然后置于带有第二营养液的海绵上培养5-7天;再置于带有第三营养液的海绵上培养3-5天,至获得植物幼苗;
S4、将步骤S3中获得的植物幼苗经裸根处理并在根部涂覆生根液,再移植至均匀加有肥料的树穴中,进行初次浇水;
S5、将步骤S4中移植至树穴中的植物幼苗进行5-7天的保湿和遮阴保护,湿度为85-95%,遮阴程度为65-75%,温度为23-27℃;再降低保湿和遮阴保护,湿度为70-80%,遮阴程度为50-65%,温度为23-30℃;
所述基本培养基为MS培养基,所述MS培养基中还包括6-苄基嘌呤、IAA(吲哚乙酸)和IBA(吲哚丁酸);所述升级培养基为1/2 MS和MS培养基,所述1/2 MS和MS培养基中还包括6-苄基嘌呤、NAA和IBA;所述第一营养液中基础营养液:水的重量份数比为0.003-0.005:1;所述第二营养液中基础营养液:水的重量份数比为0.007-0.01:1;所述第三营养液中基础营养液:水的重量份数比为0.003-0.007: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艺植物的培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的肥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沙质土30-36份;
羊粪5-10份;
玉米秸秆5-20份;
草灰10-15份;
鸡蛋壳粉5-12份;
牛骨粉3-8份;
所述肥料经充分混合后采用多菌灵800倍液消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园艺植物的培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肥料中还包括珍珠岩和蛭石,所述珍珠岩的重量份数为10-16份,所述蛭石的重量份数为10-16份,所述珍珠岩和蛭石均经第二营养液充分浸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艺植物的培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营养液包括日本园艺均衡营养液和海藻粉,所述日本园艺均衡营养液:海藻粉的重量份数比为1:0.01-0.0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艺植物的培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生根液包括水、ABT6和2,4-D,所述水:ABT6:2,4-D的重量份数比为1:0.05:0.01-0.0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艺植物的培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控制环境湿度为80-88%RH,控制环境温度为23-27℃,控制光照时长为5-8h/天;所述步骤S2中控制环境湿度为83-90%RH,控制环境温度为23-27℃,控制光照时长为6-10h/天;所述步骤S3中控制环境湿度为85-95%RH,控制环境温度为23-30℃,控制光照时长为8-12h/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艺植物的培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植物组织的根须长达13-18mm并长出真叶2-3片;所述步骤S3中植物组织的根须长达25-30mm并长出真叶8-15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艺植物的培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树穴的规格为42cm×42cm。
CN201610406847.9A 2016-06-11 2016-06-11 一种园艺植物的培植方法 Pending CN10603508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06847.9A CN106035085A (zh) 2016-06-11 2016-06-11 一种园艺植物的培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06847.9A CN106035085A (zh) 2016-06-11 2016-06-11 一种园艺植物的培植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35085A true CN106035085A (zh) 2016-10-26

Family

ID=571698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06847.9A Pending CN106035085A (zh) 2016-06-11 2016-06-11 一种园艺植物的培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035085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13279A (zh) * 2017-01-11 2017-05-10 杭州花泽园艺工程有限公司 园艺植物的栽培方法
CN107135772A (zh) * 2017-05-19 2017-09-08 浙江天地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园艺植物的种植方法
CN107135770A (zh) * 2017-05-19 2017-09-08 浙江天地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园艺植物的种植方法
CN108243892A (zh) * 2017-12-29 2018-07-06 黄颖 一种盆栽绿萝的培养方法
US20230113737A1 (en) * 2020-03-31 2023-04-13 Lg Electronics Inc. Plant cultivation device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31089A (zh) * 2004-12-24 2005-06-29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大岩桐栽培方法
CN102388738A (zh) * 2011-07-29 2012-03-28 广州长隆集团有限公司香江野生动物世界分公司 桉树的育植方法
CN103299838A (zh) * 2013-05-30 2013-09-18 杭州蓝天园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树木根部损伤修复方法
CN104082299A (zh) * 2014-07-09 2014-10-08 湖南省森林植物园 一种用于邓恩桉扦插育苗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及邓恩桉扦插育苗的方法
CN105325294A (zh) * 2015-10-23 2016-02-17 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小干松针叶束水培营养液和水培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31089A (zh) * 2004-12-24 2005-06-29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大岩桐栽培方法
CN102388738A (zh) * 2011-07-29 2012-03-28 广州长隆集团有限公司香江野生动物世界分公司 桉树的育植方法
CN103299838A (zh) * 2013-05-30 2013-09-18 杭州蓝天园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树木根部损伤修复方法
CN104082299A (zh) * 2014-07-09 2014-10-08 湖南省森林植物园 一种用于邓恩桉扦插育苗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及邓恩桉扦插育苗的方法
CN105325294A (zh) * 2015-10-23 2016-02-17 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小干松针叶束水培营养液和水培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13279A (zh) * 2017-01-11 2017-05-10 杭州花泽园艺工程有限公司 园艺植物的栽培方法
CN107135772A (zh) * 2017-05-19 2017-09-08 浙江天地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园艺植物的种植方法
CN107135770A (zh) * 2017-05-19 2017-09-08 浙江天地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园艺植物的种植方法
CN108243892A (zh) * 2017-12-29 2018-07-06 黄颖 一种盆栽绿萝的培养方法
US20230113737A1 (en) * 2020-03-31 2023-04-13 Lg Electronics Inc. Plant cultivation devic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53377B (zh) 一种刺葡萄的繁殖方法
CN106035085A (zh) 一种园艺植物的培植方法
CN101946661B (zh) 白茶工厂化快速繁育方法
CN104920460B (zh) 一种紫薇免移栽的嫩枝扦插育苗药剂及方法
CN103081679A (zh) 一种油茶、香榧幼林套种方法
CN102487805B (zh) 一种短葶飞蓬种子的育苗移栽方法及其专用育苗基质和育苗培养液
CN105359797A (zh) 一种轻基质埋根培育泡桐苗木的容器育苗方法
CN108029467A (zh) 波棱瓜缓释育苗块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52441A (zh) 一种烟草种植方法
CN108718740A (zh) 采用地膜对金槐扦插育苗的方法
CN107371979A (zh) 一种有机软枣猕猴桃的栽培方法
CN109496724A (zh) 一种一点红的高效种植方法
CN105724043A (zh) 一种植物玛咖的种植方法
CN107996248A (zh) 一种能够提高水杉成活率的水杉种子培育方法
CN101889530B (zh) 调控杏黄兜兰生长繁殖的方法
CN111602486A (zh) 一种芭蕉芋实生种子的育苗移栽方法
CN107926530A (zh) 一种番茄育苗方法
CN108718739A (zh) 金槐扦插育苗方法
CN108934517A (zh) 一种白牛茶树苗的培育方法
CN105265159B (zh) 红大戟组培苗栽培方法
CN107683768A (zh) 一种愈伤组织诱导的暴马丁香组培苗的炼苗移栽方法
CN107821340A (zh) 一种柑橘木虱的饲养装置及木虱饲养方法
CN107801547B (zh) 八角的扦插育苗方法
CN105532401A (zh) 以沼液为肥料和杀虫剂的钩藤大棚漂浮育苗方法
CN202907514U (zh) 有机吸水种植海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