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35018A - 一种玉露的炼苗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玉露的炼苗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035018A CN106035018A CN201610361817.0A CN201610361817A CN106035018A CN 106035018 A CN106035018 A CN 106035018A CN 201610361817 A CN201610361817 A CN 201610361817A CN 106035018 A CN106035018 A CN 10603501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ardening
- seedling
- seedling exercising
- substrate
- soi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31/00—Soilless cultivation, e.g. hydroponic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4/00—Growth substrates; Culture media; Apparatus or methods therefor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玉露的炼苗方法。该炼苗方法包括:将玉露组培苗从组培容器中取出,去除丛生苗,在阴凉通风处放置15~20天,移栽至炼苗基质进行炼苗,待生根后移栽至生长基质;炼苗基质的成分包括鹿沼土、赤玉土和泥炭土。采用本发明炼苗方法对玉露组培苗进行炼苗,玉露组培苗的成活率高达95%以上,比传统组培炼苗手段提高了75%。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玉露的炼苗方法。
背景技术
玉露,属独尾草科十二卷属的多肉植物,原产南非,现在世界各地均有栽培,经过多年的杂交培育,有非常多的栽培品种。玉露的形态特征为:多年生肉质草本植物,植株初为单生,以后逐渐呈群生状;肉质叶呈紧凑的莲座状排列,叶片肥厚饱满,翠绿色,上半段呈透明或半透明状,称为“窗”,有深色的线状脉纹,在阳光较为充足的条件下,其脉纹为褐色,叶顶端有细小的“须”;松散的总状花序,小花白色。玉露植株玲珑小巧,种类丰富,叶色晶莹剔透,富于变化,是有生命活力的工艺品,是近年来人气较旺的小型多肉植物品种之一。然而,玉露生长缓慢,耐干旱,不耐强光,传统繁殖方法主要靠分株和叶插,一棵成株每年只能繁殖10~20棵,繁殖数量极为有限,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组织培养技术是在无菌的条件下将活器官、组织或细胞置于培养基内,并放在适宜的环境中,进行连续培养而成的细胞、组织或个体。这种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农业和生物、医药的研究。近年来,组织培养技术逐渐应用到玉露的繁殖方面,并开始代替传统的叶插、分株等繁殖方法。且组培繁殖采用玉露的花剑作为组培材料,不会对植株造成伤害,一根花剑每年可以通过组培技术繁殖出5000~10000棵苗,是传统繁殖方式无法比拟的。但是,玉露组培苗水分含量大,采用传统的泥炭基质和高湿度环境炼苗方法极易发生植株腐烂死亡,炼苗成活率很低,仅为20%,在夏季高温季节尤为严重,极大的制约了组培技术在玉露繁殖上的应用。
目前针对玉露的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较少,在组培苗炼苗方面更是一片空白,几乎没有科研单位和企业针对玉露的炼苗硬化技术开展相关研究。因此,需要从根本上解决玉露的炼苗死亡率高的关键问题,以满足市场需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玉露的炼苗方法。采用本发明提供的玉露组培苗的炼苗方法进行炼苗,玉露组培苗的成活率高达95%以上,比传统组培炼苗手段提高了75%。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玉露的炼苗方法,包括:将玉露组培苗从组培容器中取出,去除丛生苗,在阴凉通风处放置15~20天,移栽至炼苗基质进行炼苗,待生根后移栽至生长基质;
炼苗基质的成分包括鹿沼土、赤玉土和泥炭土。
作为优选,炼苗基质中鹿沼土、赤玉土与泥炭土的重量比为2:2:1。
作为优选,炼苗为:在通风、空气湿度70%以下、遮阴的条件下进行炼苗。
作为优选,炼苗的浇水方式为:移栽后待炼苗基质干透再浇水,保持土壤微潮;待根长出后按常规方法浇水。
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浇水过程中施用甲基托布津。
作为优选,待根长出后叶面施用磷酸二氢钾。
作为优选,炼苗的时间不少于120天。
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去除丛生苗后,在阴凉通风处放置15天,待其玉露植株最外部的两片叶片完全干瘪即可。
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生长基质的成分包括鹿沼土、赤玉土和泥炭土,生长基质中鹿沼土、赤玉土与泥炭土的重量比为1:1:2。
作为优选,生长基质的成分还包括缓释肥。
作为优选,将玉露组培苗从组培容器中取出之前还包括:将组培苗放置于光照强度为2000~3000lux、温度为15~25℃、湿度为60%~70%的条件下炼苗25~30天。
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将玉露组培苗从组培容器中取出之前的炼苗天数为25天。
作为优选,在去除丛生苗与在阴凉通风处放置15~20天之间还包括:在组培苗伤口处涂杀菌剂。
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杀菌剂为腐霉利。
作为优选,炼苗基质还包括多菌灵,以mg/cm3计,多菌灵与炼苗基质的用量比为(0.5~1):(800~1000)。
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以mg/cm3计,多菌灵与炼苗基质的用量比为1:900。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玉露的炼苗方法。该炼苗方法包括:将玉露组培苗从组培容器中取出,去除丛生苗,在阴凉通风处放置15~20天,移栽至炼苗基质进行炼苗,待生根后移栽至生长基质;炼苗基质的成分包括鹿沼土、赤玉土和泥炭土。采用本发明炼苗方法对玉露组培苗进行炼苗,玉露组培苗的成活率高达95%以上,比传统组培炼苗手段提高了75%。
附图说明
图1示出瓶苗形态;
图2示无根组培苗放置阴凉通风处15天后外层叶片干瘪,但内层叶片饱满;
图3示栽植30天后根系长出;
图4示栽植90天后玉露组培苗根系发达,叶片饱满,植株生长健康。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玉露的炼苗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进工艺参数实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发明。本发明的方法及应用已经通过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发明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所述的方法和应用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发明技术。
本发明提供的玉露的炼苗方法中所用设施、基质、农药、肥料等均可由市场购得。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的玉露炼苗技术如下:
(1)炼苗大棚的建设
大棚的长度和宽度根据场地要求确定,高度为3.5米,大棚上安装有聚乙烯膜,且聚乙烯膜内部设置有内遮阳网,外部设置有外遮阳网,遮阳网选用三针遮阳网。大棚内平行设置有多个苗床,苗床宽度为2米,高度为0.8米,且相邻苗床间距为0.5米。
(2)基质的制备
炼苗基质:采用2~3毫米粒径的鹿沼土、赤玉土和过筛(2毫米)泥炭土混合配制,按照2:2:1(重量比)的比例进行配制,配好后暴晒两天,再混合适量多菌灵,混匀后备用;
生长基质:采用2~3毫米粒径的鹿沼土、赤玉土和过筛(2毫米)泥炭土混合配制,按照1:1:2(重量比)的比例进行配制,同时加入缓释肥,促进植物生长。
(3)组培苗出瓶前的管理
将组培室内的组培瓶放置在大棚苗床上,控制大棚内的光照强度为2000-3000lux,温度在15~25摄氏度,湿度为60~70%,利用自然光炼苗25天后,即可出瓶分苗硬化;
(4)组培苗出瓶后的处理
打开组培瓶瓶盖,用镊子夹住植株的基部轻轻向上提起,夹出瓶口后放入水池,用清水将培养基冲洗干净,然后用手术刀片将丛生苗从基部切开,并在伤口涂上腐霉利干粉,放置干净纱布上晾干水珠,见图1。
(5)组培苗的第一阶段炼苗
将晾干的无根组培苗放置阴凉通风处15天,最外部的两片叶片完全干瘪(图2)后再进行移栽。移栽前将配好的土壤(本实施例制得的炼苗基质)用水喷湿,拌匀,潮土栽植。栽植后不再浇水,待土壤完全干透后再少量给水,保持土壤微潮即可。30天后,新根基本长出(图3),即可开始正常浇水,但应注意遮阴防晒。20-25摄氏度条件下玉露组培苗长根较快,如果是冬季栽植,在气温低于20摄氏度的条件下,玉露组培苗生根缓慢,一般在40-60天才会开始长根。
养护期间注意保持通风、干燥的环境条件,空气湿度保持在70%以下,否则,组培苗极易发生霉烂死亡。此外,在浇水时加入适量甲基托布津进行预防,效果更好。
(6)组培苗的第二阶段炼苗
组培苗生根后,其表皮基本已经角质化,已经能够适应外界的环境,即可开始正常浇水养护。但由于其在组培时外界供给高浓度的激素,因此在移栽到无激素的环境之后会有一个生长停滞期,表现为生长缓慢,叶片发育不正常。在此阶段,施用低浓度的磷酸二氢钾,叶面喷施,严禁施用大量氮肥,待新叶完全长出后,植株基本建立了内源激素激发体系,植株的生长速度会明显加快,恢复正常生长。栽植90天后玉露组培苗根系发达,叶片饱满,植株生长健康(图4)。
(7)组培苗的移栽
组培苗硬化炼苗4个月后,得到合格的玉露组培硬化苗,此时再将植株从炼苗基质中移栽到本实施例制得的生长基质中进行培养。经过60天后统计成活率,炼苗成活率可达95%以上。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玉露的炼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玉露组培苗从组培容器中取出,去除丛生苗,在阴凉通风处放置15~20天,移栽至炼苗基质进行炼苗,待生根后移栽至生长基质;
所述炼苗基质的成分包括鹿沼土、赤玉土和泥炭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炼苗方法,其特征在于,炼苗基质中所述鹿沼土、所述赤玉土与所述泥炭土的重量比为2:2: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炼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炼苗为:在通风、空气湿度70%以下、遮阴的条件下进行炼苗。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炼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炼苗的浇水方式为:移栽后待炼苗基质干透再浇水,保持土壤微潮;待根长出后按常规方法浇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炼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根长出后叶面施用磷酸二氢钾。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炼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炼苗的时间不少于120天。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炼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长基质的成分包括鹿沼土、赤玉土和泥炭土,生长基质中所述鹿沼土、所述赤玉土与所述泥炭土的重量比为1:1:2。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炼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玉露组培苗从组培容器中取出之前还包括:将组培苗放置于光照强度为2000~3000lux、温度为15~25℃、湿度为60%~70%的条件下炼苗25~30天。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炼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去除丛生苗与所述在阴凉通风处放置15~20天之间还包括:在组培苗伤口处涂杀菌剂;所述杀菌剂为腐霉利。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炼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炼苗基质还包括多菌灵,以mg/cm3计,所述多菌灵与所述炼苗基质的用量比为(0.5~1):(800~100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361817.0A CN106035018A (zh) | 2016-05-27 | 2016-05-27 | 一种玉露的炼苗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361817.0A CN106035018A (zh) | 2016-05-27 | 2016-05-27 | 一种玉露的炼苗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035018A true CN106035018A (zh) | 2016-10-26 |
Family
ID=571747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361817.0A Pending CN106035018A (zh) | 2016-05-27 | 2016-05-27 | 一种玉露的炼苗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035018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169268A (zh) * | 2018-08-08 | 2019-01-11 |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一种大苍角殿繁殖的方法 |
CN112075299A (zh) * | 2020-09-23 | 2020-12-15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 一种蕉麻1号的移栽方法 |
CN112868487A (zh) * | 2019-11-29 | 2021-06-01 | 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 | 一种在低温盐碱环境下种植山茶花的方法 |
-
2016
- 2016-05-27 CN CN201610361817.0A patent/CN106035018A/zh active Pending
Non-Patent Citations (4)
Title |
---|
佚名: "【组培】玉露组培苗实验中", 《玉露吧百度贴吧HTTP://TIEBA.BAIDU.COM/P/4433736977》 * |
史玉娟: "《萌宠多肉》", 31 August 2014 * |
吴沙沙等: "《萌多肉小典》", 30 June 2015 * |
陈红刚等: "玉露的组织培养与快速扩繁", 《北方园艺》 *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169268A (zh) * | 2018-08-08 | 2019-01-11 |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一种大苍角殿繁殖的方法 |
CN112868487A (zh) * | 2019-11-29 | 2021-06-01 | 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 | 一种在低温盐碱环境下种植山茶花的方法 |
CN112075299A (zh) * | 2020-09-23 | 2020-12-15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 一种蕉麻1号的移栽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352804B (zh) | 一种鹿茸草的炼苗移栽方法 | |
CN103340068B (zh) | 金线莲林下栽培基质及栽培方法 | |
CN102113445B (zh) | 思茅松嫩枝高效扦插扩繁育苗方法 | |
CN107996166B (zh) | 楸树快速扦插繁育方法 | |
CN105532218A (zh) | 一种白芨的种植技术 | |
CN102577783A (zh) | 一种不经低温或低温不足的牡丹冬季催花方法 | |
CN102754560B (zh) | 优质滁菊穴盘扦插育苗的方法 | |
CN105210608A (zh) | 一种青钱柳苗木繁殖方法 | |
CN106034936A (zh) | 一种玉兰花盆栽的培育方法 | |
CN109496768A (zh) | 一种花榈木育苗方法 | |
CN104838829A (zh) | 一种优质食用香榧的无性快繁方法 | |
CN102550271B (zh) | 耐寒天竺桂种质容器苗商品化培育方法 | |
CN105746288B (zh) | 一种卡西亚松扦插育苗体系的建立方法 | |
CN106035018A (zh) | 一种玉露的炼苗方法 | |
CN105123226A (zh) | 一种美登木扦插繁殖方法 | |
CN108377775A (zh) | 一种浪荡子杨梅品种改良方法 | |
CN106577216A (zh) | 一种促进景天科多肉植物侧芽萌发的方法 | |
CN106069050A (zh) | 一种栀子花盆栽的培育方法 | |
CN108142126A (zh) | 一种沉水樟的扦插育苗方法 | |
CN104303966B (zh) | 一种野生金线莲的栽培方法 | |
CN105766263A (zh) | 一种粗枝云杉扦插育苗的方法 | |
CN106688793A (zh) | 一种桂花的种植方法 | |
CN106900307A (zh) | 一种玉簪的分株繁殖方法 | |
CN1194603C (zh) | 红豆杉的人工栽培方法 | |
CN107439373B (zh) | 一种铁皮石斛的批量育苗驯化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026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