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28434B - 一种动态干扰导向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动态干扰导向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28434B
CN106028434B CN201610364292.6A CN201610364292A CN106028434B CN 106028434 B CN106028434 B CN 106028434B CN 201610364292 A CN201610364292 A CN 201610364292A CN 106028434 B CN106028434 B CN 10602843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ference
destinations traffic
signal
transmitter
recei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6429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28434A (zh
Inventor
李钊
郭风娟
舒灿宇
肖丽媛
丁汉清
姚俊良
马骁
韩维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di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Xidi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di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Xidi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61036429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028434B/zh
Publication of CN1060284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284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284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284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3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he radio access network or backbone network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206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he radio access network or backbone network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access points, e.g. base 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H04W52/243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taking into account interferences
    • H04W52/244Interferences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e.g. among macro and femto or pico cells or other sector / system interference [OSI]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态干扰导向方法,主要解决干扰管理方法中功率开销过大导致用户数据速率降低的问题。其方案是:各发射机之间信道状态和数据信息共享;目标和干扰通信对分别设计预编码向量与滤波向量;目标通信发射机计算干扰导向信号的预编码向量,使干扰导向信号与干扰信号在期望信号方向上的投影分量方向相反;进而计算最佳的动态干扰导向系数,将干扰导向功率开销与残留干扰折衷;再据此构造动态干扰导向信号,与期望信号一同向目标通信接收机发送,实现干扰动态导向;最后接收机恢复期望数据。本发明通过对受干扰的接收机所对应的发射机的发射功率进行合理分配,最大化受干扰接收机的频谱效率,用于接收机受干扰情况下的数据传输。

Description

一种动态干扰导向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技术领域,更进一步主要涉及干扰导向方法,具体是一种动态干扰导向方法。可用于混合蜂窝网络,企业网等无线通信网络系统中。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数据传输的需求不断提高,有限的区域内将存在大量的用户和数据连接。人们一方面努力寻求高效的资源利用方式,另一方面也意识到干扰已成为制约网络性能提升的重要因素。因此,干扰管理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现有的干扰管理方式有迫零波束赋形(Zero-forcing Beamforming,ZFBF)、迫零接收(Zero-forcing,ZF)、干扰对齐(Interference Alignment,IA)、干扰中和(Interference Neutralization,IN),它们可使干扰信号在接收端得到抑制或消除。但是使用ZFBF和IA调整发射信号的波束方向会造成信号功率的损失。使用IN构造干扰中和信号对干扰进行消除时,会导致发射功率的损耗。另外,ZFBF、IA和ZF技术比IN需要更多的接受端自由度来区分干扰和期望信号,而IN使干扰信号在无线信道中传播时相互中和,不需要消耗自由度。现有的干扰管理方法主要关注干扰的消除或抑制,却没有考虑管理的开销。
C.Suh,M.Ho,and D.Tse,“Downlink interference alignment,”IEEETrans.Commun.,vol.59,no.9,pp.2616–2626,Sep.2011(下行链路中的干扰对齐),提出为了使通信系统的吞吐量性能提升四倍需要给每个接收机配置大量的天线。此方法的缺点是需要调整发射信号的波束方向从而造成信号功率的损失,同时需要更多的接收端自由度来区分干扰和期望信号。
H.Cao,P.Wang,L.Chen,et al.,“User Satisfaction Based ZFBF SchedulingAlgorithm in Multi-user MIMO System,”IEEE 11th Inter.Conf.on Trust,pp.1486–1490,June 2012(多用户MIMO系统中基于用户满意度的ZFBF调度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满意度的调度方法,在下行传输中采用ZFBF进行预编码。此方法虽然达到了通信系统中每个用户需求的通信质量,但是没有考虑发射机的发射功率及接收端自由度方面的开销。
J.Chen,A.Singh,P.Elia,et al.,“Interference neutralization forseparated multiuser uplink-downlink with distributed relays,”in Proc.of theInf.Theory and Applications Workshop(ITA),pp.1-9,2011(分布式中继多用户上下行的干扰中和),提出了一种线性分布式IN方案,对不同用户的上行和下行双向通信系统进行时间和空间上的编码。但是在进行干扰对齐消除干扰的同时也会消耗发射机的发射功率,导致用于发送期望信号的功率减少。
T.Gou,S.A.Jafar,C.Wang,et al.,“Aligned interference neutralizationand the degrees of freedom of the 2×2×2interference channel,”IEEETrans.Inf.Theory,vol.58,no.7,pp.4381-4395,2012(基于2×2×2干扰信道的干扰对齐中和及其自由度研究),将干扰对齐与干扰中和相结合,应用在由两个源节点、两个中继和两个目的节点构成的网络中,发送端通过预编码处理实现干扰对齐,中继对解码的信号进行转发,在接收端通过干扰中和实现期望信号的恢复,该方法适用于有中继的模型,也没有考虑干扰中和对发射机的功率的消耗。
上述方法,均未考虑干扰管理的功率开销,在发射机发射功率受限的条件下,用于干扰管理的功率开销在实现干扰抑制的同时,也会导致用于传输期望信号的功率降低。因此,有效的干扰管理方法应当对干扰管理开销与干扰管理的干扰抑制效果进行综合考虑和优化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态干扰导向方法,旨在解决干扰管理方法的功率开销过大导致用于传输期望信号的功率减少,进而降低可达数据速率的问题。
本发明是一种动态干扰导向方法,主要适用于包括目标通信对和干扰通信对的混合蜂窝网络中,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如下步骤:
(1)发射机之间实现信道状态信息和数据信息共享:
目标通信接收机与干扰通信接收机分别估计各自的信道状态信息并反馈给各自的发射机,目标通信发射机向自己的接收机发送目标数据x0,干扰通信发射机向自己的接收机发送干扰数据x1
(2)目标通信对和干扰通信对分别根据各自的信道矩阵设计通信预编码向量与滤波向量;
(3)目标通信发射机计算干扰导向信号预编码向量pDIS,使干扰导向信号与干扰信号在期望信号方向上的分量方向相反;
(4)目标通信发射机计算最佳的动态干扰导向系数ρ*,实现干扰导向所需的功率开销与残留干扰的折衷;
(5)目标通信发射机构造动态干扰导向信号st
目标通信发射机根据干扰导向信号的预编码向量pDIS和最佳的动态干扰导向系数ρ*构造动态干扰导向信号st
(6)目标通信发射机向其接收机发送动态干扰导向信号:
目标通信发射机将动态干扰导向信号st与期望信号一同发送给目标通信接收机,目标通信发射机用此动态干扰导向信号动态地对目标通信接收机受到的干扰进行导向,目标接收机再通过滤波向量f0对目标接收机的数据x0进行恢复,使目标通信接收机有效消除了干扰,保证目标通信接收机的频谱效率最大。
本发明的设计思路是对干扰管理的收益与代价进行折衷,使发射机的总功率在导向干扰所需的功率开销与期望信号的传输功率之间得到有效分配。通过干扰导向功率系数的选择与发射预编码设计,实现动态的干扰导向,合理利用发射功率,最大化接收机的频谱效率。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与现有技术相比,对于给定的发射机功率,采用本发明可以确定用于期望信号发送和干扰导向的功率分配的最佳比例,从而实现发射功率的合理利用,最大化接收机信的频谱效率。
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动态干扰导向方法,通过干扰导向系数选择与发射预编码设计,能实现基于功率动态分配的干扰导向。
3、本发明由受干扰的接收机对应的发射机进行干扰导向信号的构造与发送,受干扰接收机需要估计其与干扰发射机之间的信道信息,没有增加其它的信号处理工作,便于实现。
4、本发明不仅适用于只存在一对目标通信对和一对干扰通信对的情况,还适用于干扰通信对为一对但其传输多路数据,干扰通信对大于等于两对,目标通信对为一对但其传输多路数据或者目标通信对大于等于两对时的通信场景。
5、本发明不仅适用于基于信道矩阵奇异值分解的预编码向量和滤波向量设计,还适用于其它各种预编码向量和滤波向量的设计算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现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使用的混合蜂窝通信系统模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在弱干扰情况下的微微用户频谱效率(Spectrum Efficiency,SE)与干扰导向系数ρ的关系曲线图;
图4是本发明在强干扰情况下的微微用户频谱效率SE与干扰导向系数ρ的关系曲线图;
图5是本发明在功率比值ξ取不同值时的微微用户的可达频谱效率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1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数据传输的需求不断提高,有限的区域内将存在大量的用户和数据连接。人们一方面努力寻求高效的资源利用方式,另一方面也意识到干扰已成为制约网络性能提升的重要因素。因此,干扰管理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至今人们提出了很多干扰管理方法,但是现有的干扰管理方法均未考虑干扰管理的功率开销。在发射机发射功率受限的条件下,用于干扰管理的功率开销在实现干扰抑制的同时,也会导致用于传输期望信号的功率降低。因此,有效的干扰管理方法应当对干扰管理开销与干扰管理对干扰的抑制效果进行综合考虑和优化设计。
针对这种研究现状,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动态干扰导向方法,主要适用于包括目标通信对和干扰通信对的混合蜂窝网络中。参见图2,混合蜂窝网络中包含一个微微蜂窝网络和一个宏蜂窝网络,其中微微蜂窝网络中的微微基站(PBS)和微微用户(PUE)分别为目标通信发射机和目标通信接收机,宏蜂窝网络中的宏基站(MBS)和宏用户(MUE)分别为干扰通信发射机和干扰通信接收机,微微基站(PBS)和微微用户(PUE)之间的信道矩阵为H0,宏基站(MBS)和宏用户(MUE)之间的信道矩阵为H1,宏基站(MBS)微微用户(PUE)之间的信道矩阵为H10。微微蜂窝网络中的上部的线代表干扰导向信号,下部的线代表自己的目标数据x0。宏蜂窝网络中的上部的线代表干扰信号,下部的线代表自己的目标数据x1。通信网络系统中至少包含两组发射机与接收机,定义一组发射机与接收机之间的通信为目标通信对,其余发射机与接收机之间的通信对目标通信产生干扰,除了目标通信对外的发射机与接收机之间的通信对称为干扰通信对。本发明对动态干扰导向的功率开销和残留干扰进行综合考虑与优化设计,参见图1,包括有如下步骤:
(1)发射机之间实现信道状态信息和数据信息共享:
(1a)目标通信接收机与干扰通信接收机分别估计各自的信道状态信息并反馈给各自的发射机:
干扰通信接收机估计干扰通信对之间的信道状态信息,即得到干扰通信对之间的信道矩阵H1;受干扰的目标通信接收机估计目标通信对之间的信道状态信息,即得到目标通信对之间的信道矩阵H0;受干扰的目标通信接收机估计干扰通信发射机与目标通信接收机之间的信道状态信息,即得到干扰信道矩阵H10;并将这些信息反馈给各自的发射机。
(1b)目标通信发射机向自己的目标通信接收机发送目标数据x0,干扰通信发射机向自己的干扰通信接收机发送干扰数据x1
(2)目标通信对和干扰通信对分别根据各自的信道矩阵设计通信预编码向量与滤波向量,当干扰通信对为一对时:
(2a)干扰通信发射机根据干扰通信对之间的信道矩阵H1设计干扰通信预编码向量p1
(2b)目标通信发射机根据目标通信对之间的信道矩阵H0设计目标通信预编码向量p0
(2c)干扰通信接收机根据干扰通信对之间的信道矩阵H1设计干扰通信滤波向量f1
(2d)目标通信接收机根据目标通信对之间的信道矩阵H0设计目标通信滤波向量f0
(3)目标通信发射机计算干扰导向信号预编码向量pDIS,使干扰导向信号与干扰信号在期望信号方向上的分量方向相反。
(4)目标通信发射机计算最佳的动态干扰导向系数ρ*,实现干扰导向所需的功率开销与残留干扰的最佳折衷。
(5)目标通信发射机构造动态干扰导向信号st
目标通信发射机根据干扰导向信号的预编码向量pDIS和最佳的动态干扰导向系数ρ*构造动态干扰导向信号st
(6)目标通信发射机向其接收机发送动态干扰导向信号:
目标通信发射机将动态干扰导向信号st与期望信号一同发送给目标通信接收机,目标通信发射机用此动态干扰导向信号动态地对目标通信接收机受到的干扰进行导向,目标接收机再通过滤波向量f0对目标接收机的数据x0进行恢复,使目标通信接收机有效抑制了干扰,保证目标通信接收机的频谱效率最大。期望信号是目标通信发射机向目标通信接收机发送的已知数据x0
对于给定的发射机功率,本发明采用动态干扰导向,首先受干扰的接收机对应的发射机根据期望信号与干扰信号的强度以及空间特征的相关关系确定干扰导向信号的预编码以及最佳的干扰导向系数,从而对受干扰影响的接收机观测到的干扰信号的空间特征进行动态调整,使用于干扰导向的功率开销和残留的干扰达到最佳的平衡;然后受干扰的接收机所对应的发射机根据干扰导向信号的预编码向量以及最佳的干扰导向系数构造干扰导向信号,并将干扰导向信号与期望信号一同发送到接收机,实现对干扰的动态导向,使受干扰的接收机恢复出期望数据。本发明通过确定用于发送期望信号和干扰导向信号的功率达到最佳分配比例,对受干扰的接收机所对应的发射机的发射功率进行合理分配,能够最大化受干扰接收机的频谱效率。
实施例2
一种动态干扰导向方法同实施例1,步骤(3)中目标通信发射机计算干扰导向信号预编码向量,包括有如下步骤:
(3a)目标通信发射机计算期望信号的方向和原始干扰信号与导向信号合成的信号的方向且要求原始干扰信号被导向到与期望信号正交的方向上,既满足条件其中,H0表示目标通信对之间的信道矩阵,H10表示干扰通信发射机与目标通信接收机之间的信道矩阵,p0表示目标通信发射机对x0的预编码向量,p1表示目标通信发射机对x1的预编码向量,pIS表示目标通信接收机对干扰导向信号的预编码向量。表示干扰通信发射机的发射功率经过路径损耗后的功率,L1为干扰通信发射机到干扰通信接收机的路径损耗,L1=128.1+37.6log10[η(1)/103]dB,η(1)为干扰通信发射机到干扰通信接收机的距离,单位为米(m);表示目标发射机发送干扰导向信号的发射功率经过路径损耗后的功率,L0为目标通信发射机到目标通信接收机的路径损耗,L0=128.1+37.6log10(0)/103]dB,η(0)为微微基站到微微用户的距离,单位为米(m)。
(3b)目标通信发射机计算干扰信号在期望信号方向上的分量其中P为投影矩阵,投影矩阵
(3c)目标通信发射机计算干扰导向信号预编码向量使该干扰导向信号与干扰信号在期望信号方向上的投影分量方向相反。
本发明根据接收机估计出的信道矩阵、计算得到的预编码向量、目标通信发射机和干扰通信发射机的发射功率,计算出期望信号的方向、原始干扰信号与导向信号合成的信号的方向以及投影矩阵,进一步计算出干扰导向信号的预编码向量。
实施例3
一种动态干扰导向方法同实施例1-2,步骤(4)中目标通信发射机计算最佳的动态干扰导向系数ρ*,实现干扰导向所需的功率开销与残留干扰的最佳折衷,包括有如下步骤:
(4a)目标通信发射机计算目标通信滤波向量与干扰信号在期望信号方向上的投影分量的空间特征PH10p1之间的空间相关度其中表示目标通信接收机对x0滤波向量的共轭转置。
(4b)目标通信发射机根据目标通信发射机的发射功率P0计算干扰导向系数取值范围的上限,即最大值
ρmax受目标通信发射机的发射功率P0的限制,当P0>P1||g||2时,能进行完全干扰导向,此时ρmax=1;当P0<P1||g||2时,不能进行完全干扰导向,此时所以动态干扰导向系数的取值范围为ρ∈(0,ρmax],其中 表示目标通信发射机的发射功率经过路径损耗后的功率,g为等效向量,
(4c)目标通信发射机根据ρmax计算最佳的干扰导向系数其中D=2P1 e|χ|2、E=P1 e|χ|2,Δ=(BC+AE)2-ABD2为目标通信矩阵H0的最大奇异值。
本发明根据目标通信发射机和干扰通信发射机的发射功率计算动态干扰导向系数ρ的范围,目标通信发射机再根据动态干扰导向系数的范围计算最佳的动态干扰导向系数ρ*,实现干扰导向所需的功率开销与残留干扰的最佳折衷。
实施例4
一种动态干扰导向方法同实施例1-3,步骤(5)中目标通信发射机构造动态干扰导向信号,包括有如下步骤:
(5a)目标通信发射机根据动态干扰导向系数ρ确定动态干扰导向信号的发射功率经过路径损耗后的功率
(5b)目标通信发射机根据干扰导向信号的预编码向量干扰导向系数ρ以及干扰数据信息x1构造动态干扰导向信号
当目标通信对为一对,干扰通信对至少为两对时,目标通信接收机将接受到多路干扰信号,此时目标通信发射机将重复步骤(1)~(4)计算出相应的干扰导向信号的预编码和干扰导向系数,然后构造多路干扰的动态干扰导向系数即可。
本发明中目标通信发射机根据干扰导向信号的预编码向量pDIS和最佳的动态干扰导向系数ρ*构造动态干扰导向信号st,此干扰导向信号可以将原始干扰信号导向到最佳的方向上,实现进行干扰管理的收益和代价的最佳折衷。
实施例5
一种动态干扰导向方法同实施例1-4,步骤(6)中目标通信发射机发送干扰导向信号st,用以动态导向目标通信接收机观测到的干扰,包括有如下步骤:
(6a)目标通信接收机收到包括期望信号和干扰信号的混合信号为:
其中为目标通信接收机收到的来自目标通信发射机的期望信号,为目标通信接收机观测到的来自干扰通信发射机的干扰信号,n0为零均值单位方差的加性高斯白噪声;
(6b)通过目标通信发射机将动态干扰导向信号与期望信号一同发送给目标通信接收机发射对干扰信号进行动态的导向,得到由期望信号和残留的干扰信号组成的混合信号其中为目标通信发射机发送干扰导向信号的发射功率经过路径损耗后的功率,表示残留干扰信号。
本发明中当干扰强度过大,即P1||g||2>P0时,目标通信发射机没有足够的发射功率产生完全干扰导向所需的导向信号,干扰导向系数的取值范围为
当干扰较弱,即P1||g||2<P0时,目标通信发射机的发射功率足够产生完全干扰导向所需的导向信号,干扰导向系数的取值范围为ρ≤1;
当取ρ=0时,表示最佳干扰导向系数ρ*大于干扰导向系数的最大值ρmax,此时不采用干扰导向方法,
当取ρ=1时,表示将干扰导向到与期望信号的空间特征正交的方向上,Ir=0;
当取ρ<1时,表示将干扰导向到与期望信号的空间特征非正交的方向上,此时目标通信接收机受到残留干扰的影响,Ir≠0;
当干扰导向系数ρ=ρ*时,实现了干扰导向所需的功率开销与残留干扰的最优折衷,目标通信接收机获得最大的频谱效率。
本发明不仅提出了一种动态干扰导向方法还对干扰强度进行了分段,即干扰较强和干扰较弱两种情况,使此发明便于实施便于工程化。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6
一种动态干扰导向方法同实施例1-5,
参照图2,本发明实施例使用的系统模型是混合蜂窝网络的下行通信系统,系统中包含2个基站,2个用户,所有基站和用户的均配置2根天线。微微小区采用开放接入模式。宏基站到宏用户的发射信号会对微微基站与微微用户的信号产生干扰,由于微微基站的覆盖范围受限,且宏用户位于微微基站覆盖范围之外,因此微微基站对宏用户产生的干扰可以忽略,在本例中不予讨论。
参照图1,本发明的实现步骤如下:
步骤1,用户估计信道状态信息,两基站之间实现信道状态信息和数据信息共享。
(1a)宏基站在发送的信号前添加用户侧已知的训练序列;再由各用户对收到的已知训练序列进行判决反馈,实现宏基站与宏用户之间的宏信道矩阵H1和宏基站与微微用户之间的宏微信道矩阵H10的估计;宏用户通过上行通信信道将宏信道矩阵H1反馈给宏基站,微微用户通过上行通信信道将宏微信道矩阵H10反馈给微微基站;
(1b)微微基站在向位于微微小区的微微用户发送的信号前端添加微用户已知的训练序列;再由微微用户对收到的已知训练序列进行判决反馈,实现对微微信道矩阵H0的估计;并通过上行通信信道将宏信道矩阵H0反馈给微微基站;基站间通过X2接口实现信道状态信息共享和数据信息交互。
(1c)微微基站采用波束成形的发射方式发射单个期望数据x0,宏基站采用波束成形的发射方式发射单个干扰数据x1
步骤2,分别根据通信矩阵设计通信预编码向量与滤波向量。
(2a)微微基站对微微信道矩阵H0进行奇异值分解,即H0=U00(V0)H,U0和V0分别为微微信道矩阵H0的左奇异矩阵与右奇异矩阵。
(2b)微微基站计算预编码向量 为微微信道矩阵H0的右奇异矩阵的第一列。
(2c)微微用户计算滤波向量 为微微信道矩阵H0的左奇异矩阵的第一列。
(2d)宏基站对宏信道矩阵H1进行奇异值分解H1=U11(V1)H,U1和V1分别为宏信道矩阵H1的左奇异矩阵与右奇异矩阵。
(2e)宏基站计算预编码向量 为宏信道矩阵H1的右奇异矩阵的第一列。
(2f)宏用户计算滤波向量 为宏信道矩阵H1的左奇异矩阵的第一列。
步骤3,微微基站计算干扰导向信号的预编码向量pDIS,使该干扰导向信号与干扰信号在期望信号方向上的分量方向相反。
根据微微基站与微微用户之间的微微信道矩阵H0,宏基站与微微用户之间的宏微信道矩阵H10,干扰信号的预编码向量信息p1以及投影矩阵P确定干扰导向信号的预编码向量:
其中投影矩阵ds为期望信号的方向
步骤4,微微基站计算干扰导向系数ρ,实现干扰导向所需的功率开销与残留干扰的折衷。
(4a)微微基站根据目标数据的滤波向量宏基站与微微用户之间的宏微信道矩阵H10及干扰数据的预编码向量p1,计算微微用户滤波向量与干扰信号在期望信号方向上的分量的空间特征之间的空间相关度χ:
其中[·]H表示矩阵的共轭转置。
(4b)微微基站计算最佳的干扰导向系数实现导向干扰所需的功率开销与残余干扰的折衷,其中D=2P1 e|χ|2、E=P1 e|χ|2,Δ=(BC+AE)2-ABD2分别表示微微基站和宏基站的发射功率经过路径损耗后的功率;L0为微微基站到微微用户的路径损耗,L0=128.1+37.6log10(0)/103]dB,η(0)为微微基站到微微用户的距离,单位为m;L10为宏基站到微微用户的路径损耗,L10=128.1+37.6log10(10)/103]dB,η(10)为宏基站到微微用户的距离,单位为m;为微微信道矩阵H0的最大奇异值,g为等效向量,
(4c)微微基站计算干扰导向系数取值范围的上限,即最大值并将该最大值与最佳的干扰导向系数进行比较,确定最终的动态干扰导向系数ρ:若ρ*>ρmax,则令动态干扰导向功率系数ρ=0说明干扰强度过大,不进行干扰导向;否则令ρ=ρ*,实现导向干扰导向的功率开销与残留干扰的最佳折衷。
步骤5,微微基站构造动态干扰导向信号。
(5a)微微基站根据干扰导向系数ρ,微微基站与微微用户之间的微微信道矩阵H0,宏基站与微微用户之间的宏微信道矩阵H10以及干扰信号的预编码向量p1和干扰信号的发射功率P1 e,确定干扰导向信号的发射功率经过路径损耗之后的功率
其中变量干扰信号x1的经过路径损耗后的发送功率,L0为微微基站到微微用户的路径损耗,L0=128.1+37.6log10(0)/103]dB,η(0)为微微基站到微微用户的距离,单位为m。
(5b)根据干扰导向信号预编码向量pDIS、发射功率信息PDIN和干扰数据信息x1构造干扰导向信号st为:其中
步骤6,微微基站发射动态干扰导向信号,用以动态地对微微用户接收到的干扰进行导向,再通过滤波向量f0对微微用户接收的数据x0进行恢复,使目标通信接收机的频谱效率最大。
(6a)微微用户接收包括期望信号和干扰信号的混合信号为:其中:
为微微基站发送给微微用户的期望信号;
为宏基站对微微用户造成干扰的干扰信号;
n0为零均值单位方差的加性高斯白噪声;
(6b)微微基站发射干扰导向信号消除干扰信号得到了期望信号和残留的干扰信号组成的混合信号r0':
当干扰导向系数ρ=0时,表示干扰强度过大,微基站没有足够的功率产生所需的最佳干扰导向信号,不进行干扰导向;
当取ρ=1时,表示将干扰导向到与期望信号的空间特征正交的方向上,即干扰信号在期望信号方向上的分量被完全消除,此时为完全干扰导向;
当取ρ<1时,表示将干扰导向到与期望信号的空间特征非正交的方向上,此时微微用户受到残留干扰的影响,及不完全的干扰导向;
当干扰导向系数ρ=ρ*时,表示消除了部分干扰,实现了干扰导向所需的功率开销与残留干扰的折衷,微微基站获得最大的频谱效率。
(6c)微微用户不对剩余干扰信号进行处理,仅对期望信号采用滤波向量f0进行恢复,得到期望数据x0
本发明对干扰管理的收益与代价进行折衷,使发射机的总功率在导向干扰所需的功率开销与期望信号的传输功率之间得到有效分配。通过干扰导向功率系数的选择与发射预编码设计,实现动态的干扰导向,合理利用发射功率,最大化接收机的频谱效率。
本发明的应用效果通过以下的仿真实验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7
一种动态干扰导向方法同实施例1-6,
一、仿真条件:
表1中列出了混合蜂窝网络下的仿真环境参数设置。为了更清楚的表述,定义其中表示来自微微基站的期望信号的发射功率经路径损耗后的功率与噪声的比值。定义ξ表示微微基站的期望信号发射功率经路径损耗后的功率与来自宏基站的干扰信号发射功率经路径损耗后的功率的比值,其中表示微微基站发送的期望信号发射功率经过路径损耗后到达微微用户的功率,表示宏基站发送的干扰信号发射功率经过路径损耗后到达微微用户的功率;在实际中,微微基站的部署位置与宏基站不会很近,且微微小区采用开放的接入模式,用户会根据从多个接入点接收到的信号的强弱选择信号质量最优的接入点,在仿真中设置ξ∈[0.1,100]dB。
表1混合蜂窝网络仿真环境参数设置
二、仿真内容:
仿真1,设置仿真参数功率比值ξ=1,在上述仿真条件下用本发明方法在弱干扰的情况下确定微微用户的频谱效率(Spectrum Efficiency,SE)与干扰导向系数ρ的关系曲线,结果如图3所示。
当干扰较弱时原始干扰可以被完全导向,最大的动态干扰导向系数ρmax的值可以达到1。微微用户在采用动态干扰导向方式下,其频谱效率SE的表达式为:
表示零均值加性高斯白噪声的方差。
由图3可见,干扰比较弱的情况下,即P1||g||2<P0时,导向系数最大值ρmax=1,用于干扰导向的功率足够大,实现完全的干扰导向。经过本发明对用于干扰导向的功率开销和残留干扰的最佳折衷,可以最大化微微用户的频谱效率。
实施例8
一种动态干扰导向方法同实施例1-7,仿真条件和仿真内容同实施例7,
仿真2,设置仿真参数功率比值ξ=1,在上述仿真条件下用本发明方法在强干扰的情况下确定微微用户的频谱效率SE与干扰导向系数ρ的关系曲线,结果如图4。
当干扰较强时原始干扰不可以被完全导向,最大的动态干扰导向系数ρmax的值为小于1。最佳的导向系数ρ*大于导向系数最大值即ρ*>ρmax时,微微基站没有足够的功率进行干扰导向,用户将不进行干扰导向,选取ρ=0,此时微微用户的频谱效率的表达式为:
表示零均值加性高斯白噪声的方差。
由图4可见,干扰比较强的情况下,即P1||g||2>P0时,如果最佳的导向系数ρ*大于导向系数最大值即ρ*>ρmax时,微微基站没有足够的功率用于导向。本发明不仅能适用于较弱的干扰信号导向,也能对较强的干扰进行导向,但是干扰信号的强度不能过强,即ρ*>ρmax时就不再采用干扰导向的干扰管理方法对干扰信号进行导向处理。
实施例9
一种动态干扰导向方法同实施例1-7,仿真条件和仿真内容同实施例7,
仿真3,设置仿真参数在上述仿真条件下用本发明方法在不同功率比值的情况下,计算微微用户的平均可达频谱效率,结果如图5,其中:
图5中五角星代表最高频谱效率对应的导向系数值ρ。当功率比值ξ≤1时,由于干扰相对于目标通信发射机的发射功率较强,最佳导向系数ρ*较小。当功率比值ξ≥1时,由于干扰相对于微微基站的发射功率较弱,ρ*逐渐趋于1。
从图5来看,最佳导向系数ρ*随着ξ的增加而增大。不进行干扰导向,即ρ=0的情况是动态干扰导向的一种特例,所以不进行干扰导向时的频谱效率不会超过采用了动态干扰导向方式的频谱效率。进行完全干扰导向,即ρ=1的情况是动态干扰导向的一种特例,所以进行完全干扰导向时的频谱效率也不会超过采用了动态干扰导向方式的频谱效率。当ξ的值很高时,大部分干扰能被导向掉,当ξ达到100时,最佳导向系数ρ*可以达到0.9。本发明的仿真结果表明,动态干扰导向的干扰管理方法对于不同的功率比值都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实现了进行干扰管理的收益和代价的最佳折衷。
综上所述,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动态干扰导向方法,主要解决现有的干扰管理方法功率开销过大导致用于传输期望信号的功率减少,进而降低用户数据速率的问题。本发明中,受干扰的接收机和干扰接收机之间实现信道状态信息和数据信息共享,受干扰的接收机对应的发射机根据期望信号与干扰信号的强度以及空间特征的相关关系确定干扰导向信号的预编码以及最佳的干扰导向系数,从而对受干扰影响的接收机观测到的干扰信号的空间特征进行动态调整,使用于干扰导向的功率开销和残留的干扰达到最佳的平衡;本发明中受干扰的接收机所对应的发射机根据干扰导向信号的预编码向量以及最佳的干扰导向系数构造干扰导向信号,并将干扰导向信号与期望信号一同发送到接收机,实现对干扰的动态导向,使受干扰的接收机恢复出期望数据。本发明通过对受干扰的接收机所对应的发射机的发射功率进行合理分配,能够最大化受干扰接收机的频谱效率,可用于接收机受干扰情况下的数据传输。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以上的技术方案和构思,给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该包括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动态干扰导向方法,主要适用于包括目标通信对和干扰通信对的混合蜂窝网络中,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如下步骤:
(1)发射机之间实现信道状态信息和数据信息共享:
目标通信接收机与干扰通信接收机分别估计各自的信道状态信息并反馈给各自的发射机,目标通信发射机向自己的接收机发送目标数据x0,干扰通信发射机向自己的接收机发送干扰数据x1
(2)目标通信对和干扰通信对分别根据各自的信道矩阵设计通信预编码向量与滤波向量;
(3)目标通信发射机计算干扰导向信号预编码向量pDIS,使干扰导向信号与干扰信号在期望信号方向上的投影分量方向相反;
(4)目标通信发射机计算最佳的动态干扰导向系数ρ*,实现干扰导向所需的功率开销与残留干扰的最佳折衷;
(5)目标通信发射机构造动态干扰导向信号st
目标通信发射机根据干扰导向信号的预编码向量pDIS和最佳的动态干扰导向系数ρ*构造动态干扰导向信号st
(6)目标通信发射机向其接收机发送动态干扰导向信号:
目标通信发射机将动态干扰导向信号st与期望信号一同发送给目标通信接收机,目标通信发射机用此动态干扰导向信号动态地对目标通信接收机受到的干扰进行动态的导向,目标接收机再通过滤波向量f0对目标接收机的数据x0进行恢复,使目标通信接收机有效抑制了干扰,保证目标通信接收机的频谱效率最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干扰导向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目标通信发射机计算干扰导向信号预编码向量,包括有如下步骤:
(3a)目标通信发射机计算期望信号的方向和原始干扰信号与导向信号合成的信号的方向且要求原始干扰信号被导向到与期望信号正交的方向上,既满足条件
其中,H0表示目标通信对之间的信道矩阵,H10表示干扰通信发射机与目标通信接收机之间的信道矩阵,p0表示目标通信发射机对x0的预编码向量,p1表示目标通信发射机对x1的预编码向量,pIS表示目标通信接收机对干扰导向信号的预编码向量,表示干扰通信发射机的发射功率经过路径损耗后的功率,L1为干扰通信发射机到干扰通信接收机的路径损耗,L1=128.1+37.6log10(1)/103]dB,η(1)为干扰通信发射机到干扰通信接收机的距离,单位为米(m),表示目标发射机发送干扰导向信号的发射功率经过路径损耗后的功率,L0为目标通信发射机到目标通信接收机的路径损耗,L0=128.1+37.6log10(0)/103]dB,η(0)为微微基站到微微用户的距离,单位为米(m);
(3b)目标通信发射机计算干扰信号在期望信号方向上的分量其中P为投影矩阵,投影矩阵
(3c)目标通信发射机计算干扰导向信号预编码向量使该干扰导向信号与干扰信号在期望信号方向上的投影分量方向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态干扰导向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目标通信发射机计算最佳的动态干扰导向系数ρ*,实现干扰导向所需的功率开销与残留干扰的折衷,包括有如下步骤:
(4a)目标通信发射机计算目标通信滤波向量与干扰信号在期望信号方向上的投影分量的空间特征PH10p1之间的空间相关度其中表示目标通信接收机对x0滤波向量的共轭转置;
(4b)目标通信发射机根据目标通信发射机的发射功率P0计算干扰导向系数取值范围的上限,即最大值
ρmax受目标通信发射机的发射功率P0的限制,当P0>P1||g||2时,能进行完全干扰导向,此时ρmax=1;当P0<P1||g||2时,不能进行完全干扰导向,此时所以动态干扰导向系数的取值范围为ρ∈(0,ρmax],其中 表示目标通信发射机的发射功率经过路径损耗后的功率,g为等效向量,
(4c)目标通信发射机根据ρmax计算最佳的干扰导向系数其中D=2P1 e|χ|2、E=P1 e|χ|2,Δ=(BC+AE)2-ABD2为目标通信矩阵H0的最大奇异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态干扰导向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目标通信发射机构造动态干扰导向信号,包括有如下步骤:
(5a)目标通信发射机根据动态干扰导向系数ρ确定动态干扰导向信号的发射功率经过路径损耗后的功率
(5b)目标通信发射机根据干扰导向信号的预编码向量干扰导向系数ρ以及干扰数据信息x1构造动态干扰导向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态干扰导向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目标通信发射机发送干扰0导向信号st,用以动态导向目标通信接收机观测到的干扰,包括有如下步骤:
(6a)目标通信接收机收到包括期望信号和干扰信号的混合信号为:
其中为目标通信接收机收到的来自目标通信发射机的期望信号,为目标通信接收机观测到的来自干扰通信发射机的干扰信号,n0为零均值单位方差的加性高斯白噪声;
(6b)通过目标通信发射机将动态干扰导向信号与期望信号一同发送给目标通信接收机发射对干扰信号进行动态的导向,得到由期望信号和残留的干扰信号组成的混合信号其中为目标通信发射机发送干扰导向信号的发射功率经过路径损耗后的功率,表示残留干扰信号;
当干扰强度过大,即P1||g||2>P0时,目标通信发射机没有足够的发射功率产生完全干扰导向所需的导向信号,干扰导向系数的取值范围为
当干扰较弱,即P1||g||2<P0时,目标通信发射机的发射功率足够产生完全干扰导向所需的导向信号,干扰导向系数的取值范围为ρ≤1;
当取ρ=0时,表示最佳干扰导向系数ρ*大于干扰导向系数的最大值ρmax,此时不采用干扰导向方法,
当取ρ=1时,表示将干扰导向到与期望信号的空间特征正交的方向上,Ir=0;
当取ρ<1时,表示将干扰导向到与期望信号的空间特征非正交的方向上,此时目标通信接收机受到残留干扰的影响,Ir≠0;
当干扰导向系数ρ=ρ*时,实现了干扰导向所需的功率开销与残留干扰的最优折衷,目标通信接收机获得最大的频谱效率。
CN201610364292.6A 2016-05-27 2016-05-27 一种动态干扰导向方法 Active CN1060284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64292.6A CN106028434B (zh) 2016-05-27 2016-05-27 一种动态干扰导向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64292.6A CN106028434B (zh) 2016-05-27 2016-05-27 一种动态干扰导向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28434A CN106028434A (zh) 2016-10-12
CN106028434B true CN106028434B (zh) 2019-04-19

Family

ID=570913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64292.6A Active CN106028434B (zh) 2016-05-27 2016-05-27 一种动态干扰导向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02843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77839B (zh) * 2017-06-01 2020-05-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空域与功率自适应的干扰导向方法及蜂窝通信系统
CN107181512B (zh) * 2017-06-13 2020-11-03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针对信号个数过载的多用户接收方法
CN107682060B (zh) * 2017-09-26 2020-10-02 江苏雷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干扰规避的频谱共享方法及通信接收机
CN108173583B (zh) * 2017-12-07 2021-06-04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大规模mimo单目标干扰导向方法、移动通信系统及应用
CN112152685B (zh) * 2020-09-28 2022-02-01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站点、ap、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波束赋形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3115305B (zh) * 2021-01-28 2022-11-2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免疫编码的干扰管理和安全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13595605B (zh) * 2021-06-09 2023-08-04 西安邮电大学 一种兼顾安全和干扰管理的传输方法及通信系统
CN113595675B (zh) * 2021-06-09 2024-01-23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最大化安全数据传输速率的干扰管理方法及其系统
CN114339736B (zh) * 2021-12-13 2024-03-19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增强型安全编码的传输方法及无线通信系统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76027A (zh) * 2011-01-25 2011-09-07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高动态干扰自跟踪稳健抑制方法
CN105636215A (zh) * 2016-01-21 2016-06-0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功率动态分配的干扰中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76027A (zh) * 2011-01-25 2011-09-07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高动态干扰自跟踪稳健抑制方法
CN105636215A (zh) * 2016-01-21 2016-06-0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功率动态分配的干扰中和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ligned interference neutralization and the degree of freedom of the two-user wireless networks with an instantaneous relay;Lee N, Wang C;《Communications 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20130717;全文
Approximate Capacity of a Class of Gaussian Interference-Relay Networks;Mohajer S, Diggavi S N, Tse D N C;《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mposium on Information》;20110419;全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28434A (zh) 2016-10-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28434B (zh) 一种动态干扰导向方法
Hou et al. MIMO-NOMA networks relying on 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 A signal cancellation-based design
Xia et al. Cooperative AF relaying in spectrum-sharing systems: Outage probability analysis under co-channel interferences and relay selection
CN105636215B (zh) 基于功率动态分配的干扰中和方法
Hoang et al. Outage probability and ergodic capacity of user clustering and beamforming MIMO-NOMA relay system with imperfect CSI over Nakagami-$ m $ fading channels
Singh et al. Exploiting FD/HD cooperative-NOMA in underlay cognitive hybrid satellite-terrestrial networks
Jeong et al. Beamforming optimization for multiuser two-tier networks
Dong et al. Weighted cross-layer cooperative beamforming for wireless networks
CN107277839B (zh) 基于空域与功率自适应的干扰导向方法及蜂窝通信系统
Anokye et al. Achievable sum-rate analysis of massive MIMO full-duplex wireless backhaul links in heterogeneous cellular networks
Akoum et al. Data sharing coordination and blind interference alignment for cellular networks
Fang et al. Massive MIMO for full-duplex cellular two-way relay network: A spectral efficiency study
Wang et al. Distributed learning for MIMO relay networks
Toka et al.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OSTBC-NOMA system in the presence of practical impairments
CN108173583A (zh) 基于大规模mimo单目标干扰导向方法、移动通信系统及应用
Li et al. Non-orthogonal broadcast and unicast joint transmission for multibeam satellite system
CN108092928B (zh) 聚合干扰导向干扰管理方法、混合蜂窝网络、无线局域网
Saxena Pilot contamination and mitigation techniques in massive MIMO systems
Soleymani et al. Rate region of MIMO RIS-assisted broadcast channels with rate splitting and improper signaling
Un et al. Joint transmit beamforming optimization and uplink/downlink user selection in a full-duplex multi-user MIMO system
Kong et al. Multi-pair two-way AF relaying systems with massive arrays and imperfect CSI
CN104202277B (zh) 一种认知中继网络的次用户网络线性收发机的设计方法
Elhattab et al. Power allocation optimization and decoding order selection in uplink C-NOMA networks
Cao et al. Joint distributed beamforming and power allocation in underlay cognitive two-way relay links using second-order channel statistics
Khalid et al. Upper bound of capacity for a MU-MIMO NOMA in a two way relaying network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