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26254B - 电子设备及其充电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及其充电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26254B
CN106026254B CN201610462789.1A CN201610462789A CN106026254B CN 106026254 B CN106026254 B CN 106026254B CN 201610462789 A CN201610462789 A CN 201610462789A CN 106026254 B CN106026254 B CN 1060262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electronic equipment
equipment
processor
electron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46278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26254A (zh
Inventor
冉岩昊
李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utian Xianzhe Trade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Wi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Wi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Wi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46278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026254B/zh
Publication of CN1060262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262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262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262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02J7/0077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及其充电方法。本发明中,电子设备包括:检测单元和充电芯片;检测单元用于检测连接于电子设备的充电设备的最大输出电流;其中,充电设备通过USB接口连接于电子设备;充电芯片用于根据检测单元检测到的充电设备的最大输出电流进行充电。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充电方法。本发明实施方式与现有技术相比,使得电子设备能够检测到其使用的充电设备所支持的最大充电电流,从而可以根据充电设备的最大充电电流进行充电,不仅能够物尽其用的发挥各种充电设备的最大充电效率而且也不会损坏充电设备。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及其充电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及其充电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智能手机等的电子设备本身有限的续航能力,其充电问题一直是业内关注的重点。随着人们对充电效率要求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快速充电技术逐渐出现。
但是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目前智能手机上的充电方案多种多样,比如,一些快速充电器的规格有5V(伏特)—1A(安培),还有5V—2A,一些原有充电器的规格为5V—700mA(毫安)等,而通常各大厂商都有推出基于自己设计的手机产品的快充方案,比如,当其推出的充电设备的规格为5V—1A时,在其手机上会针对该种规格的充电设备进行代码优化,导致该手机在充电时对恒流阶段充电电流限制在了1A,由此导致不同厂商的手机产品无法兼容其他厂商的充电设备,进而带来两方面的问题,其一:当手机产品A使用非标充电器B进行充电时,当该非标充电器B的充电电流大于手机产品A内设定的充电电流时,手机产品A也无法以该非标充电器B的支持的充电电流进行充电,即手机产品A无法有效兼容更高效的充电方案,从而物尽其用的实现最大充电效率,其二:当手机产品A使用另一种非标充电器C进行充电时,当该非标充电器C的充电电流小于该手机产品A内设定的充电电流时,手机产品A仍旧以其设定的充电电流进行充电,导致该非标充电器C容易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及其充电方法,使得电子设备能够检测到其使用的充电设备所支持的最大充电电流,从而可以根据充电设备的最大充电电流进行充电,不仅能够物尽其用的发挥各种充电设备的最大充电效率而且也不会损坏充电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检测单元和充电芯片;所述检测单元用于检测连接于所述电子设备的充电设备的最大输出电流;其中,所述充电设备通过USB接口连接于所述电子设备;所述充电芯片用于根据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所述充电设备的最大输出电流进行充电。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充电方法,应用于如前所述的电子设备,包括:检测接入所述电子设备的USB接口的充电设备的最大输出电流;根据检测到的最大输出电流设定所述电子设备的恒流充电电流。
本发明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电子设备中增设有检测单元,从而通过检测单元检测电子设备的充电设备的最大充电电流,并且充电芯片可以根据检测单元检测到的充电设备的最大输出电流进行充电,从而使得电子设备在恒流充电阶段可以充电设备所支持的最大充电电流进行充电,使得电子设备可以兼容不同规格的充电设备,不仅能够物尽其用地发挥充电设备的最大充电效率,而且也不会损坏充电设备。
另外,所述检测单元包括:处理器、电子开关;其中所述电子开关包括:控制端、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信号端连接于所述电子开关的控制端,所述电子开关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USB接口的电源端,所述电子开关的第二端接地。通过处理器的控制信号端输出的控制信号,对连接于USB接口的电源端的分支电路上的电流和电压进行调节,从而检测出充电设备的最大输出电流,结构简单。
另外,所述检测单元还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电容;所述电子开关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电子设备USB接口的电源端;所述电子开关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电子开关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电阻之间;所述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处理器的第一采集端连接于所述电子开关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电阻之间;所述处理器的第二采集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电阻的接地端;其中,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信号端用于发出控制信号;所述第一采集端和所述第二采集端用于将采集到的电压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后给到所述处理器。通过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可以对电路中的电流进行限流,防止电流过大导致器件损坏,通过第一采集端和第二采集端将采集到的第二电阻上的模拟电压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给到处理器,便于处理器计算充电设备的最大输出电流,由于本实施方式利用了处理器自身的控制、计算能力,所以仅需在电子设备中增加少量的器件即可实现最大输出电流的检测功能,成本低廉,适于推广。
另外,所述电子开关为以下任意一种:NPN型三极管、PNP型三极管、场效应晶体管,从而使得设计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选型不同的器件作为电子开关。
另外,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信号端用于输出脉冲宽度调制控制信号,从而可以利用处理器本身普遍具有的脉冲宽度调制控制器,实现以数字方式控制充电设备的最大输出电流检测,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成本低、功耗低。
另外,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信号端用于输出占空比线性增加的脉冲宽度调制信号;其中,所述第一采集端采集到的信号随所述脉冲宽度调制信号的占空比的增加而减小;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采集端和所述第二采集端采集到的电压信号、以及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计算得到所述充电设备的最大输出电流。通过逐步调节脉冲宽度调制信号的占空比,可以逐渐逼近充电设备的最大输出电流。
另外,所述第一电阻的阻抗为10千欧姆,所述第二电阻的阻抗为1欧姆,从而,可以有效限制电路中的电流,对电路起到保护作用。
另外,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设备类型检测单元,所述设备类型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接入所述电子设备的USB接口的外部设备是否为充电设备。从而可以方便地识别出充电设备进行充电。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充电设备最大输出电流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充电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发明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电子设备。举例而言,电子设备可以为智能手机、数码相机等便携式电子设备。
如图1所示,电子设备1包括:检测单元10、充电芯片11和USB接口12。检测单元10用于检测连接于电子设备1的充电设备的最大输出电流。其中,充电设备通过USB接口12连接于电子设备1。充电芯片11用于根据检测单元检测到的充电设备的最大输出电流进行充电。
智能手机等的电子设备的充电过程大体上分为预充电、恒流充电、恒压充电等三个阶段。在这三个充电阶段中起决定性作用且影响充电效率的为恒流充电阶段。市面上常见的充电设备的规格比如有5V—700mA、5V—1A、5V—2A等。本实施方式通过在电子设备内部增设检测单元,从而可以在充电前预先检测出充电设备的最大输出电流,并将该最大输出电流动态设定为智能手机恒流充电阶段的充电电流,从而使得该电子设备能够兼容不同规格的充电设备,不仅可以物尽其用地发挥不同充电设备的最大充电效率,而且不会损坏充电设备。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电子设备。第二实施方式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做出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优选的检测单元,其不仅结构简单,成本低,而且可以有效地检测出充电设备的最大输出电流。
如图2、3所示,该电子设备1包括:检测单元10、充电芯片11、USB接口12、设备类型检测单元13。检测单元10包括:处理器100、电子开关101。其中,USB接口12的电源端VBUS连接于充电芯片11的电源输入端VBUS。处理器100的充电使能端EN连接于充电芯片11的充电使能端EN。本实施方式中的设备类型检测单元13可以为电子设备的电源管理芯片PMU(Power Management Unit,简称“PMU”)。USB接口12的数据信号DM、DP分别连接于PMU上的数据信号DM、DP。PMU通信连接于处理器100。当有外部设备接入电子设备的USB接口12时,当PMU检测到其上的数据信号DM、DP短接时,将外部设备判断为充电设备,并将外部设备类型告知处理器100。
本实施方式中,电子开关101包括:控制端、第一端和第二端。处理器100的控制信号端连接于电子开关101的控制端,电子开关101的第一端连接于USB接口11的电源端,电子开关101的第二端接地。需要说明的是,电子开关可以为以下任意一种:NPN型三极管、PNP型三极管、场效应晶体管。本实施方式中,以NPN型三极管作为电子开关的示例进行说明。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亦可根据电子开关的具体结构设计出对应的检测电路,本实施方式对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方式的检测单元还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电容。NPN型三极管的第一端连接于第一电阻R1的一端,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于电子设备的USB接口12的电源端VBUS。NPN型三极管的第二端连接于第二电阻R2的一端,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电容的一端连接于电子开关101的第二端和第二电阻R2之间,电容的另一端接地。处理器100的第一采集端ADC_1连接于电子开关101的第二端和第二电阻R2之间。处理器100的第二采集端ADC_2连接于第二电阻R2的接地端。第一采集端ADC_1和第二采集端ADC_2用于将采集到的电压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后给到处理器100。
作为优选,本实施方式的第一电阻R1的阻抗为10千欧姆,第二电阻R2的阻抗为1欧姆,从而可以起到限流作用,保护电子开关不被烧毁。
处理器100的控制信号端用于发出控制信号,本实施方式中,处理器100的控制信号端用于输出脉冲宽度调制控制信号。脉冲宽度调制控制信号是以数字信号对电子开关101进行控制。
由于充电设备通常具有额定充电功率P,且P=U*I,即充电功率P为充电电压U和充电电流I的乘积。本申请的发明人通过长期试验积累发现,对于5V标准充电接口的充电设备而言,其充电电压U可以在4.4V至6.5V之间浮动,相应地,当充电电压为4.4V时,可以将此时检测到的充电电流作为该充电设备的最大输出电流,并且该充电电压可以对设备进行安全、稳定的充电。基于此,本实施方式可以将4.4V作为充电设备的预设充电电压。为了检测到最大输出电流,本实施方式处理器的控制信号端用于输出占空比线性增加的脉冲宽度调制信号,用于逐步地逼近充电设备的预设充电电压,以便检测出最大输出电流。在处理器输出占空比逐渐增加的控制信号时,第一采集端ADC_1采集到的信号随脉冲宽度调制信号的占空比的增加而减小。处理器100用于根据第一采集端ADC_1和第二采集端ADC_2采集到的数字电压信号、以及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计算得到充电设备的最大输出电流。
现对本实施方式电子设备的充电过程进行说明如下:
先将充电设备连接于电子设备,此时处理器的充电使能端EN默认为0,充电芯片11尚未开始工作。电子设备执行该充电设备所支持的最大充电电流的检测过程,如图4所示为充电设备的最大输出电流的检测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判断接入电子设备的USB接口的是否为充电设备。如果为充电设备,则执行步骤402,如果不为充电设备,则结束检测流程。步骤401中,可以通过电源管理芯片PMU检测USB接口的DM、DP引脚是否短接检测接入电子设备的设备类型,当两者短接时判定外部设备为充电设备(AC Adapter,交流适配器),执行步骤402,当两者未短接时判定外部设备为其他USB设备,结束检测流程。
步骤402:处理器向电子开关发出占空比为初始值的脉冲宽度调制控制信号,并计算出USB接口电源端的输出电压VBUS。
步骤402中,控制信号占空比初始值可以为1%。VBUS的计算公式为:ADC_1*(R1+R2)/R2。因此,处理器根据该公式即可计算得到占空比初始值对应的VBUS电压。
步骤403:判断检测到的VBUS电压是否小于或者等于预设电压值。如果检测到的VBUS电压等于或者小于预设电压值,则执行步骤405,如果检测到的VBUS电压大于预设电压值,则执行步骤404。本实施方式中,检测单元中的预设电压值为4.4V。比如,当检测到的电压为4.6V时,PWM的占空比还需要增大,执行步骤404。
步骤404:输出增加了预设步长的占空比值的控制信号,并计算出USB接口电源端的输出电压VBUS。
步骤404中,占空比的预设步长比如可以为1%,即下一个控制信号的占空比总是等于当前占空比信号加上1%。计算得到VBUS时,返回执行步骤403。比如,当增加后的占空比等于30%时,检测得到的VBUS=4.4V,此时,步骤403中判断出VBUS等于预设电压值,此时执行步骤405。
步骤405:计算充电设备的最大输出电流。
步骤405中,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充电设备的最大输出电流Imax
Imax=(ADC_1-ADC_2)/R2
在检测到充电设备的最大输出电流时,使PWM控制信号占空比=0,即关闭检测单元。接下来使处理器的充电使能端EN=1,即使能充电芯片,开始充电。同时将该最大输出电流值动态地写入软件代码中,作为电子设备充电时恒流阶段的充电电流。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占空比增加的预设步长值仅为示例性说明,实际应用中,占空比的预设步长可以为比1%更小的数值。由于目前处理器的处理速度很快,所以充电设备的最大输出电流的检测过程可以在几毫秒内完成,基本不会对充电效率造成影响。
本实施方式的检测单元可以利用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实现计算和控制,实际仅需在电子设备中增加一个三极管、2个电阻和一个电容,即可实现对充电设备的最大输出电流的检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适于推广实施。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各模块均为逻辑模块,在实际应用中,一个逻辑单元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也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的一部分,还可以以多个物理单元的组合实现。此外,为了突出本发明的创新部分,本实施方式中并没有将与解决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问题关系不太密切的单元引入,但这并不表明本实施方式中不存在其它的单元。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个设备(可以是单片机,芯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充电方法,应用于如第一实施方式或者第二实施方式所述的电子设备。
如图5所示,该充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1:检测接入电子设备的USB接口的充电设备的最大输出电流。
步骤502:根据检测到的最大输出电流设定电子设备的恒流充电电流。
步骤502中,比如将检测到的最大输出电流动态地写入优化代码,从而将该最大输出电流作为电子设备充电时的恒流充电电流。
本实施方式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电子设备中增设有检测单元,从而可以利用检测单元检测出该电子设备的充电设备的最大输出电流,进而可以根据检测到的最大输出电流动态调整电子设备的恒流充电电流,与现有技术中恒流充电电流为固定值的充电方式相比,使得电子设备可以兼容不同规格的充电设备,不仅能够最大化地发挥充电设备的充电效率,而且当充电设备的最大输出电流小于电子设备预制的恒流充电电流时也不会损坏充电设备。
不难发现,本实施方式为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对应的方法实施例,本实施方式可与第一实施方式互相配合实施。第一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在本实施方式中依然有效,为了减少重复,这里不再赘述。相应地,本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也可应用在第一实施方式中。
上面各种方法的步骤划分,只是为了描述清楚,实现时可以合并为一个步骤或者对某些步骤进行拆分,分解为多个步骤,只要包含相同的逻辑关系,都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对算法中或者流程中添加无关紧要的修改或者引入无关紧要的设计,但不改变其算法和流程的核心设计都在该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8)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单元和充电芯片;
所述检测单元用于检测连接于所述电子设备的充电设备的最大输出电流;其中,所述充电设备通过USB接口连接于所述电子设备;
所述充电芯片用于根据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所述充电设备的最大输出电流进行充电;
所述检测单元包括:处理器、电子开关;其中所述电子开关包括:控制端、第一端和第二端;
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信号端连接于所述电子开关的控制端,所述电子开关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USB接口的电源端,所述电子开关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检测单元还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电容;
所述电子开关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电子设备USB接口的电源端;
所述电子开关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电容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电子开关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电阻之间;
所述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处理器的第一采集端连接于所述电子开关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电阻之间;
所述处理器的第二采集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电阻的接地端;
其中,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信号端用于发出控制信号;所述第一采集端和所述第二采集端用于将采集到的电压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后给到所述处理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开关为以下任意一种:NPN型三极管、PNP型三极管、场效应晶体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信号端用于输出脉冲宽度调制控制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信号端用于输出占空比线性增加的脉冲宽度调制信号;其中,所述第一采集端采集到的信号随所述脉冲宽度调制信号的占空比的增加而减小;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采集端和所述第二采集端采集到的电压信号、以及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计算得到所述充电设备的最大输出电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阻的阻抗为10千欧姆,所述第二电阻的阻抗为1欧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设备类型检测单元,所述设备类型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接入所述电子设备的USB接口的外部设备是否为充电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为智能手机。
8.一种充电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接入所述电子设备的USB接口的充电设备的最大输出电流;
根据检测到的最大输出电流设定所述电子设备的恒流充电电流。
CN201610462789.1A 2016-06-23 2016-06-23 电子设备及其充电方法 Active CN1060262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62789.1A CN106026254B (zh) 2016-06-23 2016-06-23 电子设备及其充电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62789.1A CN106026254B (zh) 2016-06-23 2016-06-23 电子设备及其充电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26254A CN106026254A (zh) 2016-10-12
CN106026254B true CN106026254B (zh) 2019-06-04

Family

ID=570865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62789.1A Active CN106026254B (zh) 2016-06-23 2016-06-23 电子设备及其充电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02625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99752A (zh) * 2019-06-04 2019-10-01 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控制方法、智能终端及充电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40011A (zh) * 2008-08-07 2009-01-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充电方法和装置
EP2493048A1 (en) * 2011-02-23 2012-08-29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cting power supply source electrical current capacity
CN103502828A (zh) * 2011-04-01 2014-01-08 英特尔公司 用于测量充电电流的方法和装置
CN205921407U (zh) * 2016-06-23 2017-02-01 上海与德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33719A (ja) * 1996-02-26 1997-09-05 Saitama Nippon Denki Kk 充電器
KR100259263B1 (ko) * 1997-05-21 2000-06-15 윤종용 휴대용 컴퓨터 시스템의 배터리 충전회로 및 그 충전방법
TWI351802B (en) * 2007-10-19 2011-11-01 Richtek Technology Corp Universal serial bus charger circuit and charging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40011A (zh) * 2008-08-07 2009-01-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充电方法和装置
EP2493048A1 (en) * 2011-02-23 2012-08-29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cting power supply source electrical current capacity
CN103502828A (zh) * 2011-04-01 2014-01-08 英特尔公司 用于测量充电电流的方法和装置
CN205921407U (zh) * 2016-06-23 2017-02-01 上海与德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26254A (zh) 2016-10-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87055B (zh) 一种充电电路、系统、方法及终端
CN102570546B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充电设备、方法
CN104052138A (zh) 一种智能移动终端及其充电时温度的控制方法
CN205485902U (zh) 一种自动开机电路以及电子设备
CN103579706A (zh) 调整充电电流的充电方法
CN104467109B (zh) 用于为电子设备供电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4701583A (zh) 基于usb接口的电池充电方法、适配器、用电设备和系统
CN106026247A (zh) 充电设备及其充电方法
WO2015196641A1 (zh) 电池充电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6410960A (zh) 电源电路、供电方法及其制成的用电信息采集终端
CN103412262A (zh) 一种电池充放电测试设备及方法
CN105098268A (zh) 一种终端的充电方法及装置
CN105914810A (zh) 用于为电子设备充电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5762883B (zh) 用于为电子设备充电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6450535A (zh) 一种对移动终端充电的方法及装置以及充电系统
CN204304536U (zh) 移动电子设备及快速充电外围分立电路
CN104410116A (zh) 快速充电装置和快速充电方法
CN104485712B (zh) 一种充电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6026254B (zh) 电子设备及其充电方法
CN206878506U (zh) 一种数据线和适配器
CN205921407U (zh) 电子设备
CN103825450A (zh) 一种时分多址负载系统usb接口供电方法和供电设备
CN206331096U (zh) 一种恒压恒流充电老化测试系统
KR20150080260A (ko) 휴대 단말기용 멀티 포트 고속 충전 장치
CN204376473U (zh) 移动电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401

Address after: 830002 No. 61, Wuxing Road, Tianshan District, the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Urumqi

Patentee after: Wang Zhenhuan

Address before: 201506 Shanghai city Jinshan District Industry Road No. 218 Building 2 layer 3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YUD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817

Address after: 351100 room 706, No.3 building, no.696, lihuadong Avenue, Xialin street, Chengxiang District, Putian City,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Putian Xianzhe Trade Co.,Ltd.

Address before: 830002 No. 61, Wuxing Road, Tianshan District, the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Urumqi

Patentee before: Wang Zhenhua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