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24260B - 一种用于核磁共振陀螺高精度磁场控制的双线圈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核磁共振陀螺高精度磁场控制的双线圈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24260B
CN106024260B CN201610544338.2A CN201610544338A CN106024260B CN 106024260 B CN106024260 B CN 106024260B CN 201610544338 A CN201610544338 A CN 201610544338A CN 106024260 B CN106024260 B CN 10602426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magnetic field
control
groups
high accurac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54433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24260A (zh
Inventor
邓意成
刘院省
阚宝玺
王学锋
石猛
王妍
李新坤
周维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erospace Times Elec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erospace Times 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erospace Times Elec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China Aerospace Times 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CN20161054433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024260B/zh
Publication of CN1060242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242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242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242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5/00Coils
    • H01F5/02Coils wound on non-magnetic supports, e.g. forme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19/00Gyroscopes; Turn-sensitive devices using vibrating masses; Turn-sensitive devices without moving masses; Measuring angular rate using gyroscopic effects
    • G01C19/58Turn-sensitive devices without moving masses
    • G01C19/60Electronic or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gyromet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5/00Coils
    • H01F5/02Coils wound on non-magnetic supports, e.g. formers
    • H01F2005/025Coils wound on non-magnetic supports, e.g. formers wound on coaxial arrangement of two or more form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核磁共振陀螺高精度磁场控制的双线圈结构,该结构采用一个骨架固定密绕螺线管线圈和亥姆赫兹线圈。静磁场采用密绕螺线管线圈和亥姆赫兹线圈共同发生。整套结构置于多层磁屏蔽筒中,通过多层磁屏蔽筒可屏蔽一部分地磁场;密绕螺线管线圈用于生成稳定的强磁场,其磁场均匀度较高,适用于粗略调节静磁场;亥姆核磁线圈用于补偿磁屏蔽筒内的剩余磁场,生成磁场强度较小,其均匀度较差,但调节精度较高。采用两组线圈配合,可减小装置体积,解决数控电子系统控制精度不足的问题。通过采用此种双线圈结构,可将控制精度提高75倍。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核磁共振陀螺高精度磁场控制的双线圈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核磁共振陀螺仪的磁场发生领域,特别是一种高精度磁场补偿结构。
背景技术
微型核磁共振陀螺仪具有小体积、低功耗、高性能、大动态范围等特性,已成为新型惯性器件的研究重点和热点。核磁共振陀螺仪的性能静磁场强度的稳定性影响,当静磁场强度波动时,陀螺输出也随之波动,因此为了实现高精度的核磁共振陀螺仪,必须实现静磁场强度的稳定控制。
为了实现静磁场强度高精度稳定控制,必须通过电子系统闭环反馈的方式进行控制。传统的单线圈结构,D/A控制精度有限,磁场控制的最小精度不高,不能实现高精度静磁场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核磁共振陀螺高精度磁场控制的双线圈结构,解决在核磁共振陀螺中静磁场强度控制精度不足的问题,实现静磁场强度的高精度稳定控制。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用于核磁共振陀螺高精度磁场控制的双线圈结构,包括:亥姆赫兹线圈、密绕螺线管线圈、线圈骨架、多层磁屏蔽筒;
线圈骨架为中空结构,线圈骨架的外表面上设置两组环形凹槽;在线圈骨架的两组环形凹槽内缠绕线圈,且两组环形凹槽内缠绕的线圈相连,组成亥姆赫兹线圈;线圈骨架的外表面上设置的两组环形凹槽将线圈骨架的外表面分成三部分,在每部分外表面密绕线圈,三部分密绕线圈依次相连,组成密绕螺线管线圈;将线圈骨架置于多层磁屏蔽筒中;
密绕螺线管线圈和亥姆赫兹线圈通入电流后分别产生静磁场,线圈骨架置于多层磁屏蔽筒中,屏蔽一部分地磁场;密绕螺线管线圈通电流后生成稳定的强磁场,通过调节密绕螺线管线圈的电流粗调静磁场强度,亥姆核磁线圈通电流后产生弱磁场,通过调节亥姆核磁线圈的电流,细调静磁场强度;调节亥姆核磁线圈,精确抵消剩余地磁场。
所述线圈骨架为圆柱形,线圈骨架上设置两组环形凹槽为圆环形,两组凹槽与线圈骨架同轴。
所述密绕螺线管线圈产生磁场强度为-30uT~30uT,控制分辨率为16bit,控制精度为0.9nT。
所述亥姆赫兹线圈产生的磁场强度为-100nT~100nT,控制分辨率为16bit,控制精度为3pT。
所述多层磁屏蔽筒为4层,能够将地磁场屏蔽在20nT以内。
所述密绕螺线管线圈的半径和长度L的比值为1:2.5~1:3.5。
所述两组环形凹槽内亥姆赫兹线圈的半径和两组环形凹槽内亥姆赫兹线圈中心的间距的比例为1:0.9~1:1.1。
所述每组环形凹槽宽度为2~3mm,深度为1~2mm。
所述通过调节密绕螺线管线圈的电流粗调静磁场的方法为:加大密绕螺线管线圈的电流,提高静磁场的磁场强度,减小密绕螺线管线圈的电流,降低静磁场的磁场强度。
双线圈结构还包括原子气室,原子气室位于线圈骨架的中心,原子气室为一个全封闭的玻璃泡,玻璃泡内充入碱金属和惰性气体,双线圈结构提供均匀磁场驱动原子气室实现核磁共振效应。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核磁共振陀螺高精度磁场控制的双线圈结构,密绕螺线管线圈可以产生低精度高强度的磁场,亥姆赫兹线圈可产生高精度低强度的磁场,两种线圈组合使用,可解决数控电子系统控制精度不足的问题。
(2)本发明为增加一组精度较高的亥姆赫兹线圈,通过高精度线圈和低精度线圈组合,实现高精度静磁场稳定控制,解决单线圈控制精度不足的问题。
(3)本发明所述的线圈骨架为圆柱形,线圈骨架上设置两组环形凹槽为圆环形,两组凹槽与线圈骨架同轴,此设计可限制线圈在凹槽内缠绕,避免机械振动导致线圈发生位移,使得线圈产生的磁场发生变化,并且同轴设计可使得两组线圈产生的均匀磁场重合,磁场均匀度提高。
(4)本发明所述密绕螺线管线圈产生磁场强度为-30uT~30uT,控制分辨率为16bit,控制精度为0.9nT;亥姆赫兹线圈产生的磁场强度为-100nT~100nT,控制分辨率为16bit,控制精度为3pT。由于核磁共振陀螺需工作在高精度的强磁场环境下,密绕螺线管可产生的磁场强度较高,但控制精度低,亥姆赫兹线圈产生的磁场强度低但控制精度高,通过两种线圈的组合,实现生成-30uT~30uT之间,精度为3pT的均匀磁场。
(5)本发明的多层磁屏蔽筒为4层,采用1层磁屏蔽不能有效的屏蔽地磁场,只能屏蔽到1uT~5uT以内,采用多层磁屏蔽,可提高屏蔽效果,能够将地磁场屏蔽在20nT以内。
(6)本发明所述密绕螺线管线圈的半径和长度L的比值为1:2.5~1:3.5,此比例下,密绕螺线管线圈产生的磁场均匀度较高,体积较小。
(7)本发明所述的两组环形凹槽内亥姆赫兹线圈的半径和两组环形凹槽内亥姆赫兹线圈中心的间距的比例为1:0.9~1:1.1,此比例下,密绕螺线管线圈产生的磁场均匀度较高,体积较小。
(8)本发明所述的每组环形凹槽宽度为2~3mm,深度为1~2mm。通过设置凹槽宽度和深度,导线可在凹槽内紧密缠绕,避免导线上下堆叠,影响产生磁场的均匀性。
(9)本发明所述的加大密绕螺线管线圈的电流,提高静磁场的磁场强度,减小密绕螺线管线圈的电流,降低静磁场的磁场强度。采用此方案,可通过外接D/A和控制器精确控制生成磁场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A;
图2为本发明的线圈骨架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电控系统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B。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基本思路为:本发明的静磁场采用密绕螺线管线圈和亥姆赫兹线圈共同发生;整套结构置于多层磁屏蔽筒中,通过多层磁屏蔽筒可屏蔽一部分地磁场;密绕螺线管线圈用于生成稳定的强磁场,其磁场均匀度较高,适用于粗略调节静磁场;亥姆核磁线圈用于补偿磁屏蔽筒内的剩余磁场,其均匀度较差,但调节精度较高。
线圈骨架上设计两组凹槽,凹槽内部用于缠绕亥姆赫兹线圈,凹槽周围用于缠绕密绕螺线管线圈。凹槽的间距和凹槽的半径相同,实现标准亥姆赫兹线圈设计。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一种用于核磁共振陀螺高精度磁场控制的双线圈结构,包括:亥姆赫兹线圈、密绕螺线管线圈、线圈骨架、多层磁屏蔽筒;
线圈骨架为中空结构,线圈骨架的外表面上设置两组环形凹槽;在线圈骨架的两组环形凹槽内缠绕线圈,且两组环形凹槽内缠绕的线圈相连,组成亥姆赫兹线圈;线圈骨架的外表面上设置的两组环形凹槽将线圈骨架的外表面分成三部分,在每部分外表面密绕线圈,三部分密绕线圈依次相连,组成密绕螺线管线圈;将线圈骨架置于多层磁屏蔽筒中;
所述线圈骨架为圆柱形,线圈骨架上设置两组环形凹槽为圆环形,两组凹槽与线圈骨架同轴。圆柱形骨架方便缠绕导线,并且体积小。两组凹槽与线圈骨架同轴,此设计可限制线圈在凹槽内缠绕,避免机械振动导致线圈发生位移,使得线圈产生的磁场发生变化,并且同轴设计可使得两组线圈产生的均匀磁场重合,磁场均匀度提高。线圈采用单层密绕的方法缠绕,即导线和导线之间紧密排列,没有缝隙,并且只缠绕一层导线,单层密绕便于工艺实现,并且均匀度高,使得最后生成的磁场的均匀度提高。
所述密绕螺线管线圈产生磁场强度为-30uT~30uT,控制分辨率为16bit,控制精度为0.9nT;亥姆赫兹线圈产生的磁场强度为-100nT~100nT,控制分辨率为16bit,控制精度为3pT。由于核磁共振陀螺需工作在高精度的强磁场环境下,密绕螺线管可产生的磁场强度较高,但控制精度低,亥姆赫兹线圈产生的磁场强度低但控制精度高,通过两种线圈的组合,实现生成-30uT~30uT之间,精度为3pT的均匀磁场。
所述的多层磁屏蔽筒为4层,采用1层磁屏蔽不能有效的屏蔽地磁场,只能屏蔽到1uT~5uT以内,采用多层磁屏蔽,可提高屏蔽效果,能够将地磁场屏蔽在20nT以内。
所述密绕螺线管线圈的半径和长度L的比值为1:2.5~1:3.5,此比例下,密绕螺线管线圈产生的磁场均匀度较高,体积较小。
所述的两组环形凹槽内亥姆赫兹线圈的半径和两组环形凹槽内亥姆赫兹线圈中心的间距的比例为1:0.9~1:1.1,此比例下,密绕螺线管线圈产生的磁场均匀度较高,体积较小。
所述的每组环形凹槽宽度为2~3mm,深度为1~2mm。通过设置凹槽宽度和深度,导线可在凹槽内紧密缠绕,避免导线上下堆叠,影响产生磁场的均匀性。
密绕螺线管线圈和亥姆赫兹线圈通入电流后分别产生静磁场,线圈骨架置于多层磁屏蔽筒中,屏蔽一部分地磁场;密绕螺线管线圈通电流后生成稳定的强磁场,通过调节密绕螺线管线圈的电流粗调静磁场强度,亥姆核磁线圈通电流后产生弱磁场,通过调节亥姆核磁线圈的电流,细调静磁场强度;调节亥姆核磁线圈,精确抵消剩余地磁场。
图1和图4中密绕螺线管线圈4和亥姆赫兹线圈3均缠绕在线圈骨架5上,用于敏感核磁共振效应的原子气室1放置在线圈骨架内部中间磁场均匀度最高的位置。
图2中,线圈骨架5上加工出两组突起的凹槽6,凹槽的中心间距等于凹槽的半径,凹槽内部缠绕亥姆赫兹线圈3,凹槽周围缠绕密绕螺线管线圈4。
图1中将线管骨架5置于多层磁屏蔽筒2中,用于屏蔽地磁场。
图3中密绕螺线管线圈和亥姆赫兹线圈通入电流后分别产生静磁场,线圈骨架置于多层磁屏蔽筒中,屏蔽一部分地磁场;密绕螺线管线圈通电流后生成稳定的强磁场,通过调节密绕螺线管线圈的电流粗调静磁场强度,每调节一个档位,增大或减小0.9nT磁场强度;通过调节亥姆核磁线圈电流细调静磁场强度,每调节一个档位,增大或减小3pT磁场强度。
调节亥姆核磁线圈,精确抵消剩余地磁场的实现装置,包括控制器、一个16bit精度的数模转换器D/A、密绕螺线管线圈、另一个16bit精度的数模转换器D/A、亥姆核磁线圈;采用控制器控制16bit精度的数模转换器D/A产生驱动线圈的电流。一个D/A用于驱动密绕螺线管线圈4,另一个D/A用于驱动亥姆赫兹线圈3。当D/A产生最大电流时,密绕螺线管线圈4最大能够产生的磁场强度为-30uT~30uT,亥姆赫兹线圈3最大能够产生的磁场强度为-100nT~100nT。通过计算,最小磁场控制精度由0.9nT提高到3pT,控制精度提高75倍。
所述密绕螺线管线圈为缠绕后的每圈螺线管线圈紧密贴合。线圈采用单层密绕的方法缠绕,即导线和导线之间紧密排列,没有缝隙,并且只缠绕一层导线,单层密绕便于工艺实现,并且均匀度高,使得最后生成的磁场的均匀度提高。所述两组环形凹槽内缠绕的线圈和线圈骨架的外表面的三部分密绕的线圈为漆包线。漆包线表面有一层绝缘层,使得导线紧密贴合时不短路导通。
所述4层磁屏蔽外壳采用高磁导率坡莫合金制成,彼此不接触,且层与层之间留有1mm~2mm的间隙。设计空隙为了放置磁屏蔽不接触,当磁屏蔽接触时,会极大的降低磁屏蔽的屏蔽效果。因此为了提高磁屏蔽的屏蔽效果,必须保证磁屏蔽层与层之间保持1mm~2mm,保证层与层之间不接触。
为了保持原子了保持原子气室感受的静磁场恒定,需要调节亥姆核磁线圈,精确补偿剩余地磁场,由于亥姆赫兹线圈所能产生的磁场最大为200nT,为了实现磁场抵消补偿,磁屏蔽必须将地磁场屏蔽在200nT以内,这样,无论陀螺如何旋转,总可以保证被屏蔽的地磁场强度在-200nT~200nT以内,此时通过亥姆赫兹线圈对剩余的地磁场进行补偿,可保持磁屏蔽内部的总磁场强度不变。
基于上述结构的一种用于核磁共振陀螺高精度磁场控制的双线圈结构调节静磁场强度的方法,步骤如下:
(1)线圈骨架为中空结构,在线圈骨架的外表面上设置两组环形凹槽;
(2)在线圈骨架的两组环形凹槽内缠绕线圈,且两组环形凹槽内缠绕的线圈相连,组成亥姆赫兹线圈;
(3)在线圈骨架的外表面上设置的两组环形凹槽将线圈骨架的外表面分成三部分,在每部分外表面密绕线圈,三部分密绕线圈依次相连,组成密绕螺线管线圈;
(4)将线圈骨架置于多层磁屏蔽筒中;
(5)密绕螺线管线圈和亥姆赫兹线圈通入电流后分别产生静磁场,线圈骨架置于多层磁屏蔽筒中,屏蔽一部分地磁场;
(6)密绕螺线管线圈通电流后生成稳定的强磁场,通过调节密绕螺线管线圈的电流粗调静磁场强度;
(7)亥姆核磁线圈通电流后产生弱磁场,通过调节亥姆核磁线圈的电流,细调静磁场强度;
(8)调节亥姆核磁线圈,精确抵消剩余地磁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核磁共振陀螺高精度磁场控制的双线圈结构,密绕螺线管线圈可以产生低精度高强度的磁场,亥姆赫兹线圈可产生高精度低强度的磁场,两种线圈组合使用,可解决数控电子系统控制精度不足的问题。本发明经过仿真,最大能够产生的磁场强度为-30uT~30uT,最小磁场控制精度由0.9nT提高到3pT,最小控制精度提高75倍。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核磁共振陀螺高精度磁场控制的双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亥姆赫兹线圈、密绕螺线管线圈、线圈骨架、多层磁屏蔽筒;
线圈骨架为中空结构,线圈骨架的外表面上设置两组环形凹槽;在线圈骨架的两组环形凹槽内缠绕线圈,且两组环形凹槽内缠绕的线圈相连,组成亥姆赫兹线圈;线圈骨架的外表面上设置的两组环形凹槽将线圈骨架的外表面分成三部分,在每部分外表面密绕线圈,三部分密绕线圈依次相连,组成密绕螺线管线圈;将线圈骨架置于多层磁屏蔽筒中;
密绕螺线管线圈和亥姆赫兹线圈通入电流后分别产生静磁场,线圈骨架置于多层磁屏蔽筒中,屏蔽一部分地磁场;密绕螺线管线圈通电流后生成稳定的强磁场,通过调节密绕螺线管线圈的电流粗调静磁场强度,亥姆核磁线圈通电流后产生弱磁场,通过调节亥姆核磁线圈的电流,细调静磁场强度;调节亥姆核磁线圈,精确抵消剩余地磁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核磁共振陀螺高精度磁场控制的双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骨架为圆柱形,线圈骨架上设置两组环形凹槽为圆环形,两组凹槽与线圈骨架同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核磁共振陀螺高精度磁场控制的双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绕螺线管线圈产生磁场强度为-30uT~30uT,控制分辨率为16bit,控制精度为0.9nT。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核磁共振陀螺高精度磁场控制的双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亥姆赫兹线圈产生的磁场强度为-100nT~100nT,控制分辨率为16bit,控制精度为3pT。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核磁共振陀螺高精度磁场控制的双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磁屏蔽筒为4层,能够将地磁场屏蔽在20nT以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核磁共振陀螺高精度磁场控制的双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绕螺线管线圈的半径和长度L的比值为1:2.5~1:3.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核磁共振陀螺高精度磁场控制的双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组环形凹槽内亥姆赫兹线圈的半径和两组环形凹槽内亥姆赫兹线圈中心的间距的比例为1:0.9~1:1.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核磁共振陀螺高精度磁场控制的双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每组环形凹槽宽度为2~3mm,深度为1~2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核磁共振陀螺高精度磁场控制的双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调节密绕螺线管线圈的电流粗调静磁场的方法为:加大密绕螺线管线圈的电流,提高静磁场的磁场强度,减小密绕螺线管线圈的电流,降低静磁场的磁场强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核磁共振陀螺高精度磁场控制的双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原子气室,原子气室位于线圈骨架的中心,原子气室为一个全封闭的玻璃泡,玻璃泡内充入碱金属和惰性气体,双线圈结构提供均匀磁场驱动原子气室实现核磁共振效应。
CN201610544338.2A 2016-07-12 2016-07-12 一种用于核磁共振陀螺高精度磁场控制的双线圈结构 Active CN1060242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44338.2A CN106024260B (zh) 2016-07-12 2016-07-12 一种用于核磁共振陀螺高精度磁场控制的双线圈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44338.2A CN106024260B (zh) 2016-07-12 2016-07-12 一种用于核磁共振陀螺高精度磁场控制的双线圈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24260A CN106024260A (zh) 2016-10-12
CN106024260B true CN106024260B (zh) 2018-02-09

Family

ID=571093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44338.2A Active CN106024260B (zh) 2016-07-12 2016-07-12 一种用于核磁共振陀螺高精度磁场控制的双线圈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02426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25018A (zh) * 2016-09-29 2017-03-22 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 一种用于核磁共振陀螺仪的高精度静磁场发生装置
CN109342985A (zh) * 2018-11-16 2019-02-15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磁阻芯片标定校正系统及方法
CN110133560B (zh) * 2019-05-31 2021-08-06 吉林大学 一种磁力仪测量范围与梯度容限指标测量装置
CN110514192A (zh) * 2019-08-13 2019-11-29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 一种磁场产生装置
CN110764030B (zh) * 2019-11-14 2021-03-09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光泵磁力仪射频线圈装置
CN112735729B (zh) * 2020-12-29 2023-05-26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0研究所 一种圆柱形径向开口的无矩线圈
CN113148154A (zh) * 2021-04-08 2021-07-23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具有组合导航功能的电力设备自动巡检无人机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63207A (en) * 1977-01-31 1977-12-13 Litton Systems, Inc. Coil structure
CN1310344A (zh) * 2000-02-24 2001-08-29 通用电器横河医疗系统株式会社 接收线圈和磁共振成像方法和设备
CN104411237A (zh) * 2012-06-27 2015-03-11 株式会社日立医疗器械 倾斜磁场线圈装置及磁共振成像装置
CN104505273A (zh) * 2014-12-16 2015-04-08 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 一种用于核磁共振陀螺仪的无磁加热装置
CN104819712A (zh) * 2015-04-27 2015-08-05 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 一种用于微型核磁共振陀螺仪的磁补偿线圈结构件
CN105509725A (zh) * 2016-03-08 2016-04-20 中国航空工业第六一八研究所 一种小型化核磁共振陀螺仪
CN105588555A (zh) * 2014-10-23 2016-05-18 北京自动化控制设备研究所 一种主被动磁屏蔽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63207A (en) * 1977-01-31 1977-12-13 Litton Systems, Inc. Coil structure
CN1310344A (zh) * 2000-02-24 2001-08-29 通用电器横河医疗系统株式会社 接收线圈和磁共振成像方法和设备
CN104411237A (zh) * 2012-06-27 2015-03-11 株式会社日立医疗器械 倾斜磁场线圈装置及磁共振成像装置
CN105588555A (zh) * 2014-10-23 2016-05-18 北京自动化控制设备研究所 一种主被动磁屏蔽方法
CN104505273A (zh) * 2014-12-16 2015-04-08 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 一种用于核磁共振陀螺仪的无磁加热装置
CN104819712A (zh) * 2015-04-27 2015-08-05 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 一种用于微型核磁共振陀螺仪的磁补偿线圈结构件
CN105509725A (zh) * 2016-03-08 2016-04-20 中国航空工业第六一八研究所 一种小型化核磁共振陀螺仪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24260A (zh) 2016-10-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24260B (zh) 一种用于核磁共振陀螺高精度磁场控制的双线圈结构
CN104819712B (zh) 一种用于微型核磁共振陀螺仪的磁补偿线圈结构件
US7071694B1 (en) Magnet assembly of an MRI system with concentric annular ferromagnetic laminations
CN102360691B (zh) 一种带有铁环结构的开放式核磁共振磁体系统
US8996083B2 (en) Self-shield ope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uperconducting magnet
US7135948B2 (en) Dipole shim coil for external field adjustment of a shielded superconducting magnet
Hanson et al. Magnetically shielded solenoid with field of high homogeneity
CN105447223B (zh) 一种磁屏蔽环境下的高均匀区磁场线圈设计方法
KR20130138171A (ko) 자기장 프로파일을 변경시키기 위한 수단을 포함하는 사이클로트론 및 관련된 방법
CN104183355B (zh) 超导磁体系统以及屏蔽线圈组件
US5396208A (en) Magnet system fo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US20060061361A1 (en) Hybrid magnet configuration
CN111477424A (zh) 一种多维矢量场磁体结构
CN203503452U (zh) 零磁通高精度电流互感器
Valléau et al. Development of cryogenic undulators with PrFeB magnets at SOLEIL
CN106971806A (zh) 一种核磁共振陀螺仪的三维Braunbeck驱动线圈
CN103440953A (zh) 一种超导波荡器磁体
JP2004273568A (ja) 超電導マグネット装置
CN105451379A (zh) 一种微小型螺绕环式电加热片
JPS59158505A (ja) 超電導装置
CN103021618A (zh) 一种基于磁聚焦的等比例线圈阵列
CN105097180A (zh) 一种用于关节成像的磁共振超导磁体
CN110887466A (zh) 一种无磁耦合双模态高精度永磁力矩器
CN205004937U (zh) 一种磁控微型发电装置
US6670878B2 (en) Magnet arrangement comprising a superconducting magnet coil system and a magnetic field forming device and a dimensioning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