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21837A - 一种基于虚拟仪器的水和水蒸气相态判定算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虚拟仪器的水和水蒸气相态判定算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21837A
CN106021837A CN201510963267.5A CN201510963267A CN106021837A CN 106021837 A CN106021837 A CN 106021837A CN 201510963267 A CN201510963267 A CN 201510963267A CN 106021837 A CN106021837 A CN 1060218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trict
equation
subprogram
pressure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96326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晓光
范辉
安国银
卢盛阳
魏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Electric Power Construction Adjustment Test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Electric Power Construction Adjustment Test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Electric Power Construction Adjustment Test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Hebei Electric Power Construction Adjustment Test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51096326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021837A/zh
Publication of CN1060218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218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Z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16Z99/00Subject matter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main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虚拟仪器的水和水蒸气相态判定算法,其包括在计算机上建立虚拟仪器平台的步骤,根据工业用水和水蒸气热力性质IAPWS‑IF97计算公式编制子程序的步骤,通过输入水和水蒸气热力参数及其组合判断其所处相态并计算其热力性质的步骤;其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基于虚拟仪器技术并按照模块化的思想,将水和水蒸气各区的基本方程、反推方程、补充方程以及边界方程作为子程序,根据输入热力参数调用各个区域子程序,实现水和水蒸气相态的自动判断并计算其热力性质;本发明进一步提高了计算和分析水和水蒸气热力性质的效率,实现了人工查水和水蒸气表及图时所无法达到的高效性和经济性。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虚拟仪器的水和水蒸气相态判定算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火力发电机组热力试验虚拟仪器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虚拟仪器的水和水蒸气相态判定算法。
背景技术
虚拟仪器技术是基于计算机的技术,在现阶段,依靠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通过计算机硬件资源和用于数据分析、过程通信以及用户自定义界面的软件资源组成数据处理和测试仪器系统,可以提供高性能的数据处理能力。传统仪器通过仪器面板上的控件和按钮实现操作和控制,而虚拟仪器技术通过各种交互式输入/输出控件、对话框、菜单以及应用函数模块模拟传统仪器面板完成操作和开发,并利用计算机强大的运算、分析和处理功能对控制对象和显示控件进行操作和控制,也使数据处理和分析结果更加直观形象。
在以水和水蒸汽为运行介质的工业领域中,水和水蒸汽相态判定及其热力性质计算是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以火力发电机组为例,煤在锅炉中燃烧,将其化学能转变为热能,锅炉水冷壁中的水吸热后变为水蒸汽,并且在过热器内过热,成为过热蒸汽,此时蒸汽的温度、压力比外界环境的温度和压力高,具备作功能力。当过热蒸汽被导入汽轮机后,先通过喷管膨胀,速度增大,热力学能变成动能,具有一定动能的蒸汽推动汽轮机叶片转动作功。作功后的蒸汽从汽轮机进入凝汽器,被循环水冷凝成过冷水,并由泵加压送入锅炉加热,完成一个循环。在此过程中,作为工质的水和水蒸汽不断的蒸发、沸腾以及凝结,通过水的相态变化过程完成了火电机组的运行。因此水和水蒸汽的相态判定及其热力性质计算是火电机组能耗计算和节能评估的基础,其计算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火电机组热力系统的优化控制和性能指标评价
由于水和水蒸气热力性质十分复杂,国际水和水蒸气热力性质委员会(IAPWS)于1997年发布了新的工业用水和水蒸气热力性质计算公式,该计算模型扩展了原有的IFC-67(1967年国际公式化委员会IFC在第六届水蒸气性质国际会议上发布的官方标准公式)适用范围,并且在计算精度、速度以及区域边界一致性上都优于原有的IFC-67计算模型。将热能动力以及工程热力学领域中水和水蒸气的相态判定及热力性质计算通过虚拟仪器技术实现,使其应用更加的灵活方便,算法设计也便于管理和维护。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更加高效准确的获取不同热力输入参数状态下水和水蒸汽所处的相态及其热力性质基于虚拟仪器的水和水蒸气相态判定算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虚拟仪器的水和水蒸气相态判定算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 在计算机上建立虚拟仪器平台,所述虚拟仪器平台包括设置在计算机的存储器上的主程序模块和设置在计算机的显示器上的虚拟面板;所述虚拟面板包括输入界面、输出界面、饱和水按钮、饱和蒸汽按钮、亚稳态按钮和过冷水按钮;所述输入界面的输入参数包括压力、温度、比焓、比熵和密度;所述输出界面的输出参数压力、温度、比焓、密度、比熵、比容、音速、比热力学能、定容比热容和定压比热容;
步骤2根据工业用水和水蒸气热力性质IAPWS-IF97计算公式中的1区基本方程、2区基本方程、3区基本方程、4区基本方程、5区基本方程以及2区与3区之间边界方程分别作为编制子程序:1区基本方程子程序、1区反推方程子程序、2区基本方程子程序、3区基本方程子程序、4区基本方程子程序、5区基本方程子程序以及2区与3区之间边界方程子程序;所述1区基本方程子程序、2区基本方程子程序、2区补充方程子程序、3区基本方程子程序、4区基本方程子程序、4区反推方程子程序、5区基本方程子程序以及2区与3区之间边界方程子程序分别设置在所述计算机的存储器上;
步骤3 通过输入水和水蒸气热力参数及其组合判断其所处相态并计算其热力性质;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3-1输入参数为热力学温度1;
或者,则主程序模块判断所述热力学温度1处于IAPWS-IF97的有效计算范围,主程序模块使饱和水按钮、饱和蒸汽按钮置为可用;通过饱和水按钮调用1区基本方程子程序求解饱和水的热力性质或者通过饱和蒸汽按钮调用2区基本方程子程序求解饱和蒸汽的热力性质;否则,热力学温度1参数越界,主程序模块使饱和水按钮、饱和蒸汽按钮置为不可用;需重新输入热力参数及其组合;
步骤3-2 输入参数为压力1;
,则主程序模块判断所述压力1处于IAPWS-IF97的有效计算范围,主程序模块使饱和水按钮、饱和蒸汽按钮置为可用;通过饱和水按钮调用1区基本方程子程序求解饱和水的热力性质或者通过饱和蒸汽按钮调用2区基本方程子程序求解饱和蒸汽的热力性质;否则,压力1参数越界,主程序模块使饱和水按钮、饱和蒸汽按钮置为不可用;需重新输入热力参数及其组合;
步骤3-3输入参数为压力2与热力学温度2的组合,主程序模块判断所述压力2与热力学温度2的组合是否处于IAPWS-IF97的有效计算区域;
若满足
或者
则所述压力2与热力学温度2的组合处于IAPWS-IF97的有效计算区域;否则需重新输入热力参数及其组合;
在所述压力2与热力学温度2的组合处于IAPWS-IF97的有效计算区域的情况下,主程序模块判断热力学温度2是否满足,同时主程序模块调用4区基本方程子程序判断压力是否满足
若满足,则主程序模块调用1区基本方程子程序、2区基本方程子程序、2区补充方程子程序和4区基本方程子程序来计算水和水蒸气干度和压力,并判断其是否满足
若满足,则主程序模块使亚稳态按钮和过冷水按钮置为可用;通过亚稳态按钮和过冷水按钮调用1区基本方程子程序求解过冷水的热力性质或者调用2区补充方程子程序求解亚稳态蒸汽的热力性质;
若不满足,那么调用4区基本方程子程序、2区与3区之间边界方程子程序并判断热力学温度2和压力2是否满足:
或者
或者
若满足
或者
或者
则主程序模块调用2区基本方程子程序计算过热蒸汽热力性质;
如果不满足
或者
或者
则主程序模块进一步判断是否满足
若满足,则主程序调用5区基本方程求解高温状态水和水蒸气热力性质;否则参数越界,重新输入热力参数及其组合;
步骤3-4 当输入参数为压力3与比焓时,主程序模块调用4区反推方程子程序和1区基本方程子程序计算所述压力3对应饱的和状态比焓,并判断比焓是否满足;若满足则主程序模块调用1区基本方程子程序和1区反推方程子程序计算过冷水热力性质;若不满足则主程序模块调用4区反推方程子程序和2区基本方程子程序,并判断输入参数压力3与比焓是否满足2区边界条件要求;若满足2区边界条件要求则调用2区基本方程子程序计算过热蒸汽状态下的水和水蒸气热力性质;若不满足2区边界条件要求则重新输入热力参数及其组合;
步骤3-5 当输入参数为压力4与比熵时,主程序模块调用4区反推方程子程序和1区基本方程子程序计算压力4对应的饱和状态比焓,并判断比焓是否满足;若满足则主程序模块调用1区基本方程子程序和1区反推方程子程序计算过冷水热力性质;若不满足则主程序模块调用4区反推方程子程序和2区基本方程子程序,并判断输入参数压力4与比焓是否满足2区边界条件要求;若满足2区边界条件要求则计算过热蒸汽状态下的水和水蒸气热力性质;若不满足2区边界条件要求则重新输入热力参数及其组合;
步骤3-6 若输入参数为热力学温度3与密度时,主程序模块调用3区基本方程子程序获得所述输入参数热力学温度3与密度对应的压力5值,并调用2区基本方程子程序和3区基本方程子程序边界方程判断热力学温度3与压力5是否满足:;若满足,则主程序模块调用3区基本方程子程序计算处于临界状态的水和水蒸气性质,否则重新输入热力参数及其组合。
所述1区基本方程为:
是以压力和温度为自变量的Gibbs自由能函数,气体常数,无量纲参数,;1区边界条件为:,其中是对应温度的饱和压力;
1区以压力和比焓为自变量的反推方程为:
其中,,,
以压力和比熵为自变量的反推方程为:
其中,
2区基本方程为:
是以压力和温度为自变量的Gibbs自由能函数,无量纲参数
2区补充方程为:
其中,
2区和3区边界方程为:
其中,
则2区边界条件表示为:
其中,为对应温度的饱和压力,由B23方程确定;
为了对2区反推方程做出说明,IAPWS-IF97在2区内将2区再次划分为a,b,c三个子区域,其中,a区边界条件为,b区边界条件为,c区边界条件为。则以压力和比焓为自变量的a区域的反推方程为:
其中,
以压力和比熵为自变量的a区域的反推方程为:
其中,
则以压力和比焓为自变量的b区域的反推方程为:
其中,
以压力和比熵为自变量的b区域的反推方程为:
其中,
则以压力和比焓为自变量的c区域的反推方程为:
其中,
以压力和比熵为自变量的c区域的反推方程为:
其中,
3区基本方程为:
是以密度和温度为自变量的Helmholtz自由能函数,无量纲参数,临界参数
3区边界条件为:
其中,由2区和3区边界方程确定;
4区基本方程为:
其中,
并且,为饱和温度;
4区边界条件为:
4区反推方程为:
其中,,并且:
为饱和压力;
5区基本方程为:
是以压力和温度为自变量的Gibbs自由能函数,无量纲参数
5区边界条件为:
其中,是相关拟合参数常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全面分析IAPWS-IF97计算模型的基础上,基于虚拟仪器技术并按照模块化的思想,将水和水蒸气各区的基本方程、反推方程、补充方程以及边界方程作为子程序,根据输入热力参数调用各个区域子程序,可以实现水和水蒸气相态的自动判断并计算其热力性质;本发明通过水和水蒸气相态的判定及热力性质的计算,为后续的机组性能指标计算和设备运行状态诊断分析提供了有效的,有价值的数据支撑;本发明中通过算法的应用和实施,进一步提高了计算和分析水和水蒸气热力性质的效率,实现了人工查水和水蒸气表及图时所无法达到的高效性和经济性,同时也有助于提升计算精度和速度,在实际工程应用和科学计算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虚拟面板的水和水蒸气计算界面。
图3为虚拟面板的水和水蒸气相态判定界面。
图4为IAPWS-IF97水和水蒸气区域及方程。
在图2-3中,1输入界面、1输出界面、3饱和水按钮、4饱和蒸汽按钮、5亚稳态按钮、6过冷水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图4以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国际水和水蒸气热力性质委员会(IAPWS)于1997年发布了新的工业用水和水蒸气热力性质计算公式,该计算模型扩展了原有的IFC-67(1967年国际公式化委员会IFC在第六届水蒸气性质国际会议上发布的官方标准公式)适用范围,并且在计算精度、速度以及区域边界一致性上都优于原有的IFC-67计算模型;
虚拟仪器技术结合了现代计算机技术和测试测量技术,通过利用软件程序模拟传统仪器面板的各种器件,并结合高效灵活的软件平台完成测试、测量和自动化应用。通过基于虚拟仪器技术实现IAPWS-IF97计算模型开发,可以实现完全意义上的用户自定义界面系统,有助于对输出结果进行相关的操作和控制;
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水和水蒸气相态判定算法是按照IAPWS-IF97计算模型要求,以虚拟仪器技术为基础,通过输入水和水蒸气相关热力参数自动判断其所处相态并计算其热力性质。
IAPWS-IF97计算模型分析,为国际水和水蒸气热力性质委员会(IAPWS)于1997年发布的工业用水和水蒸气热力性质计算公式。IAPWS-IF97将水和水蒸气有效计算区域划分为5个区域见附图4所示,其中1区为过冷水区;2区为过热蒸汽区;3区为临界水和蒸汽区;4区为饱和状态区;5区为高温低压区。
1区、2区和5区基本方程是采用自变量为压力P和热力学温度T的 Gibbs自由能函数,;3区基本方程是采用自变量为密度和热力学温度的Helmholtz自由能函数,;4区基本方程是采用自变量为热力学温度的饱和压力方程。除此之外,在2区和3区之间定义了一个边界方程称为B23方程。同时,为了对水和水蒸气亚稳态做出说明,IAPWS-IF97还发布了2区的补充方程。为了求解隐函数方程相关区域的反推方程也给出了说明。
1区基本方程为:
是以压力和温度为自变量的Gibbs自由能函数,气体常数,无量纲参数,。1区边界条件为:,其中是对应温度的饱和压力。
1区以压力和比焓为自变量的反推方程为:
其中,,,
以压力和比熵为自变量的反推方程为:
其中,
2区基本方程为:
是以压力和温度为自变量的Gibbs自由能函数,无量纲参数
2区补充方程为:
其中,
2区和3区边界方程B23方程为:
其中,
则2区边界条件表示为:
其中,为对应温度的饱和压力,由B23方程确定。
为了对2区反推方程做出说明,IAPWS-IF97在2区内将2区再次划分为a,b,c三个子区域,其中,a区边界条件为,b区边界条件为,c区边界条件为。则以压力和比焓为自变量的a区域的反推方程为:
其中,
以压力和比熵为自变量的a区域的反推方程为:
其中,
则以压力和比焓为自变量的b区域的反推方程为:
其中,
以压力和比熵为自变量的b区域的反推方程为:
其中,
则以压力和比焓为自变量的c区域的反推方程为:
其中,
以压力和比熵为自变量的c区域的反推方程为:
其中,
3区基本方程为:
是以密度和温度为自变量的Helmholtz自由能函数,无量纲参数,临界参数
3区边界条件为:,其中,由2区和3区边界方程确定。
4区基本方程为:
其中,
并且,为饱和温度。
4区边界条件为:
4区反推方程为:
其中,,并且:
为饱和压力。
5区基本方程为:
是以压力和温度为自变量的Gibbs自由能函数,无量纲参数
5区边界条件为:
上述公式中是相关拟合参数常量。IAPWS-IF97计算模型给出了基本方程、补充方程以及反推方程基本公式,并通过他们以及其组合实现水和水蒸气所有热力性质参数的计算。
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IAPWS-IF97计算模型实现,是将水和水蒸气各区方程作为一个子程序,并按照虚拟仪器的特点将各区方程的自变量作为输入接口,以控制输入参数,待求解参数作为输出接口,用于控制输出参数,通过输入和输出参数接口实现主程序对各个子程序的调用,完成水和水蒸气计算模型的程序化开发。
按照IAPWS-IF97计算模型要求,以虚拟仪器技术为基础,通过输入水和水蒸气相关热力参数自动判断其所处相态并计算其热力性质,具体步骤如下:
输入:水和水蒸气热力参数及其组合;
输出:水和水蒸气相态及其热力性质。
Step1:选择输入参数及其组合;
Step2:根据输入参数及其组合调用子程序;
(1)如果输入参数为热力学温度,判断其是否处于IAPWS-IF97的有效计算范围,若或者则通过虚拟仪器按钮调用IAPWS-IF97计算模型1区基本方程求解饱和水的热力性质或者调用2区基本方程 求解饱和蒸汽的热力性质,若超出有效计算区域,则参数越界,重新输入热力参数及其组合;
(2)如果输入参数为压力,判断其是否处于IAPWS-IF97的有效计算范围,若:,则通过虚拟仪器按钮调用IAPWS-IF97计算模型1区基本方程求解饱和水的热力性质或者调用2区基本方程求解饱和蒸汽的热力性质,若超出有效计算区域,则参数越界,重新输入热力参数及其组合;
(3)若输入参数为压力和热力学温度的组合,判断其是否处于IAPWS-IF97的有效计算范围,如果:或者,则处于有效计算区域。
判断热力学温度是否满足,并调用4区基本方程判断压力是否满足,若均满足则调用1区基本方程、2区基本方程、2区补充方程和4区基本方程计算水和水蒸气干度和压力,并判断其是否满足,若满足则通过虚拟仪器按钮调用IAPWS-IF97计算模型1区基本方程求解过冷水的热力性质或者调用2区补充方程求解亚稳态蒸汽的热力性质。如果不满足水和水蒸气1区边界条件和2区补充方程边界条件要求,那么调用4区基本方程、2区和3区边界方程并判断热力学温度和压力是否满足:
或者
或者
若满足则调用2区基本方程计算过热蒸汽热力性质。如果不满足则进一步判断其是否满足
若满足则调用5区基本方程求解高温状态水和水蒸气热力性质。否则参数越界,重新输入热力参数及其组合;
(4)当输入参数为压力与比焓时,调用4区反推方程和1区基本方程计算该压力对应饱和状态的比焓,并判断比焓是否满足,若符合该条件则调用1区基本方程和1区反推方程计算过冷水热力性质。否则调用4区反推方程和2区基本方程,判断输入参数压力与比焓是否满足2区边界条件要求,若满足则计算过热蒸汽状态下的水和水蒸气热力性质。否则重新输入热力参数及其组合;
(5)当输入参数为压力与比熵时,调用4区反推方程和1区基本方程计算该压力对应饱和状态的比焓,并判断比焓是否满足,若符合该条件则调用1区基本方程和1区反推方程计算过冷水热力性质。否则调用4区反推方程和2区基本方程,判断输入参数压力与比焓是否满足2区边界条件要求,若满足则计算过热蒸汽状态下的水和水蒸气热力性质。否则重新输入热力参数及其组合;
(6)若输入参数为热力学温度与密度时,调用3区基本方程获得对应该输入参数热力学温度与密度时的压力值,并调用2区和3区边界方程判断热力学温度与压力是否满足:,若满足则调用3区基本方程计算处于临界状态的水和水蒸气性质,否则重新输入热力参数及其组合;
(7)若输入的热力参数值不满足有效计算区域,则参数越界,重新输入热力参数及其组合。
注:一、步骤(4)步骤(5)中关于饱和状态比焓计算方法为:
首先令输入参数压力,并代入4区反推方程,获得输入参数压力对应状态下的饱和温度,将输入参数压力和饱和温度代入1区基本方程获得以压力和温度为自变量的Gibbs自由能函数
则饱和状态比焓的计算公式分别为:
,其中Gibbs自由能函数对自变量温度求偏导。
二、步骤(3)中涉及到的水和水蒸气干度计算方法为:
首先,令热力学温度并将热力学温度代入4区基本方程,获得对应状态下的饱和压力,将饱和压力和热力学温度代入1区基本方程,获得以压力和温度为自变量的Gibbs自由能函数,然后计算饱和水比焓
其次,令热力学温度并将热力学温度代入4区基本方程,获得对应状态下的饱和压力,将饱和压力和热力学温度代入2区基本方程,获得以压力和温度为自变量的Gibbs自由能函数,然后计算饱和蒸汽比焓
最后,将输入参数压力和热力学温度并代入2区补充方程,获得以压力和温度为自变量的Gibbs自由能函数,并按照求解比焓,则水和水蒸气干度计算方法为:
对于水和水蒸气相态判定及热力性质计算,通过虚拟仪器技术,按照模块化的思想,将水和水蒸气各个区域方程编写为子程序,通过输入不同的热力参数判断水和水蒸气所处的相态,并调用水和水蒸气各个区域的基本方程、反推方程、补充方程以及边界方程实现水和水蒸气相态的判定以及热力性质的计算。
水和水蒸气热力性质计算作为相关工业领域科学研究的基础和工具,其计算结果直接影响到以水和水蒸气为运行介质的工业系统的优化控制和性能评价分析,因此在实际工程应用和科学计算中有必要对水和水蒸气的热力性质进行定量计算并准确判断其所处的相态。该算法的引入对于火电机组后续的能耗指标计算以及性能评价分析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采用上述算法可以针对火电机组热力计算中水和水蒸气相态判定问题,通过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相态判定算法为后续机组性能指标计算和设备运行状态诊断分析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本方法在虚拟仪器的基础上,以国际水和水蒸气热力性质委员会(IAPWS)1997年发布的工业用水和水蒸气热力性质计算公式为准则,采用有效的相态判定算法,实现了对水和水蒸气热力学状态的判定,确立了一种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水和水蒸气相态判定算法。
通过选择不同的输入参数类型组合,首先判断输入参数是否处于IAPWS-IF97计算模型的有效范围内:
如果输入参数超出计算有效范围,需重新输入相关参数,否则,根据水和水蒸气各区边界条件判断所处计算区域,并调用对应计算区域的子程序,通过模块化的设计思想可以实现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水和水蒸气相态判定算法。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并非本发明可行实施例的穷举。对于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背离本发明原理和精神的前提下对其所作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动,都应当被认为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

1.一种基于虚拟仪器的水和水蒸气相态判定算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 在计算机上建立虚拟仪器平台,所述虚拟仪器平台包括设置在计算机的存储器上的主程序模块和设置在计算机的显示器上的虚拟面板;所述虚拟面板包括输入界面(1)、输出界面(2)、饱和水按钮(3)、饱和蒸汽按钮(4)、亚稳态按钮(5)和过冷水按钮(6);所述输入界面(1)的输入参数包括压力、温度、比焓、比熵和密度;所述输出界面(2)的输出参数包括压力、温度、比焓、密度、比熵、比容、音速、比热力学能、定容比热容和定压比热容;
步骤2根据工业用水和水蒸气热力性质IAPWS-IF97计算公式中的1区基本方程、2区基本方程、3区基本方程、4区基本方程、5区基本方程以及2区与3区之间边界方程分别编制子程序:1区基本方程子程序、1区反推方程子程序、2区基本方程子程序、3区基本方程子程序、4区基本方程子程序、5区基本方程子程序以及2区与3区之间边界方程子程序;所述1区基本方程子程序、2区基本方程子程序、2区补充方程子程序、3区基本方程子程序、4区基本方程子程序、4区反推方程子程序、5区基本方程子程序以及2区与3区之间边界方程子程序分别设置在所述计算机的存储器上;
步骤3 通过输入水和水蒸气热力参数及其组合判断其所处相态并计算其热力性质;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3-1输入参数为热力学温度1;
或者,则主程序模块判断所述热力学温度1处于IAPWS-IF97的有效计算范围,主程序模块使饱和水按钮(3)、饱和蒸汽按钮(4)置为可用;通过饱和水按钮(3)调用1区基本方程子程序求解饱和水的热力性质或者通过饱和蒸汽按钮(4)调用2区基本方程子程序求解饱和蒸汽的热力性质;否则,热力学温度1参数越界,主程序模块使饱和水按钮(3)、饱和蒸汽按钮(4)置为不可用;需重新输入热力参数及其组合;
步骤3-2 输入参数为压力1;
,则主程序模块判断所述压力1处于IAPWS-IF97的有效计算范围,主程序模块使饱和水按钮(3)、饱和蒸汽按钮(4)置为可用;通过饱和水按钮(3)调用1区基本方程子程序求解饱和水的热力性质或者通过饱和蒸汽按钮(4)调用2区基本方程子程序求解饱和蒸汽的热力性质;否则,压力1参数越界,主程序模块使饱和水按钮(3)、饱和蒸汽按钮(4)置为不可用;需重新输入热力参数及其组合;
步骤3-3输入参数为压力2与热力学温度2的组合,主程序模块判断所述压力2与热力学温度2的组合是否处于IAPWS-IF97的有效计算区域;
若满足
或者
则所述压力2与热力学温度2的组合处于IAPWS-IF97的有效计算区域;否则需重新输入热力参数及其组合;
在所述压力2与热力学温度2的组合处于IAPWS-IF97的有效计算区域的情况下,主程序模块判断热力学温度2是否满足,同时主程序模块调用4区基本方程子程序判断压力是否满足
若满足,则主程序模块调用1区基本方程子程序、2区基本方程子程序、2区补充方程子程序和4区基本方程子程序来计算水和水蒸气干度和压力,并判断其是否满足;若满足,则主程序模块使亚稳态按钮(5)和过冷水按钮(6)置为可用;通过亚稳态按钮(5)和过冷水按钮(6)调用1区基本方程子程序求解过冷水的热力性质或者调用2区补充方程子程序求解亚稳态蒸汽的热力性质;
若不满足,那么调用4区基本方程子程序、2区与3区之间边界方程子程序并判断热力学温度2和压力2是否满足:
或者
或者
若满足
或者
或者
则主程序模块调用2区基本方程子程序计算过热蒸汽热力性质;
如果不满足
或者
或者
则主程序模块进一步判断是否满足
若满足,则主程序调用5区基本方程求解高温状态水和水蒸气热力性质;否则参数越界,重新输入热力参数及其组合;
步骤3-4 当输入参数为压力3与比焓时,主程序模块调用4区反推方程子程序和1区基本方程子程序计算所述压力3对应饱的和状态比焓,并判断比焓是否满足;若满足则主程序模块调用1区基本方程子程序和1区反推方程子程序计算过冷水热力性质;若不满足则主程序模块调用4区反推方程子程序和2区基本方程子程序,并判断输入参数压力3与比焓是否满足2区边界条件要求;若满足2区边界条件要求则调用2区基本方程子程序计算计算过热蒸汽状态下的水和水蒸气热力性质;若不满足2区边界条件要求则重新输入热力参数及其组合;
步骤3-5 当输入参数为压力4与比熵时,主程序模块调用4区反推方程子程序和1区基本方程子程序计算压力4对应的饱和状态比焓,并判断比焓是否满足;若满足则主程序模块调用1区基本方程子程序和1区反推方程子程序计算过冷水热力性质;若不满足,则主程序模块调用4区反推方程子程序和2区基本方程子程序,并判断输入参数压力4与比焓是否满足2区边界条件要求;若满足2区边界条件要求则计算过热蒸汽状态下的水和水蒸气热力性质;若不满足2区边界条件要求则重新输入热力参数及其组合;
步骤3-6 若输入参数为热力学温度3与密度时,主程序模块调用3区基本方程子程序获得所述输入参数热力学温度3与密度对应的压力5值,并调用2区基本方程子程序和3区基本方程子程序边界方程判断热力学温度3与压力5是否满足:;若满足,则主程序模块调用3区基本方程子程序计算处于临界状态的水和水蒸气性质,否则重新输入热力参数及其组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虚拟仪器的水和水蒸气相态判定算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1区基本方程为:
是以压力和温度为自变量的Gibbs自由能函数,气体常数,无量纲参数,;1区边界条件为:,其中是对应温度的饱和压力;
1区以压力和比焓为自变量的反推方程为:
其中,,,
以压力和比熵为自变量的反推方程为:
其中,
2区基本方程为:
是以压力和温度为自变量的Gibbs自由能函数,无量纲参数
2区补充方程为:
其中,
2区和3区边界方程为:
其中,
则2区边界条件表示为:
其中,为对应温度的饱和压力,由B23方程确定;
为了对2区反推方程做出说明,IAPWS-IF97在2区内将2区再次划分为a,b,c三个子区域,其中,a区边界条件为,b区边界条件为,c区边界条件为
则以压力和比焓为自变量的a区域的反推方程为:
其中,
以压力和比熵为自变量的a区域的反推方程为:
其中,
则以压力和比焓为自变量的b区域的反推方程为:
其中,
以压力和比熵为自变量的b区域的反推方程为:
其中,
则以压力和比焓为自变量的c区域的反推方程为:
其中,
以压力和比熵为自变量的c区域的反推方程为:
其中,
3区基本方程为:
是以密度和温度为自变量的Helmholtz自由能函数,无量纲参数,临界参数
3区边界条件为:
其中,由2区和3区边界方程确定;
4区基本方程为:
其中,
并且,为饱和温度;
4区边界条件为:
4区反推方程为:
其中,,并且:
为饱和压力;
5区基本方程为:
是以压力和温度为自变量的Gibbs自由能函数,无量纲参数
5区边界条件为:
其中,是相关拟合参数常量。
CN201510963267.5A 2015-12-21 2015-12-21 一种基于虚拟仪器的水和水蒸气相态判定算法 Pending CN10602183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63267.5A CN106021837A (zh) 2015-12-21 2015-12-21 一种基于虚拟仪器的水和水蒸气相态判定算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63267.5A CN106021837A (zh) 2015-12-21 2015-12-21 一种基于虚拟仪器的水和水蒸气相态判定算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21837A true CN106021837A (zh) 2016-10-12

Family

ID=570824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963267.5A Pending CN106021837A (zh) 2015-12-21 2015-12-21 一种基于虚拟仪器的水和水蒸气相态判定算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02183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79070A (zh) * 2019-12-18 2020-04-28 新奥数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热力参数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13343480A (zh) * 2021-06-25 2021-09-03 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水空气混合物物性仿真计算方法和系统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95094A (zh) * 2011-12-19 2012-06-13 武汉大学 一种水和水蒸气焓熵值的在线计算方法
JP2013206049A (ja) * 2012-03-28 2013-10-07 Toray Ind Inc 熱流体解析方法、熱流体解析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95094A (zh) * 2011-12-19 2012-06-13 武汉大学 一种水和水蒸气焓熵值的在线计算方法
JP2013206049A (ja) * 2012-03-28 2013-10-07 Toray Ind Inc 熱流体解析方法、熱流体解析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W.WAGNER等: "The IAPWS Industrial Formulation 1997 for the Thermodynamic Properties of Water and Steam", 《TRANSACTIONS OF THE ASME》 *
刘明福等: "基于MATLAB GUI的IAPWS-IF97软件设计与开发", 《机械管理开发》 *
周艳明等: "水和水蒸气性质IAPWS-IF97计算模型分析及算法设计", 《热能动力工程》 *
徐杰彦等: "基于IAPWS-IF97的水和水蒸汽性质计算软件", 《发电设备》 *
苏明旭等: "新的水和水蒸汽热力性质国际标准IAPWS-IF97及计算软件", 《锅炉制造》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79070A (zh) * 2019-12-18 2020-04-28 新奥数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热力参数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11079070B (zh) * 2019-12-18 2023-11-03 新奥数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热力参数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13343480A (zh) * 2021-06-25 2021-09-03 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水空气混合物物性仿真计算方法和系统
CN113343480B (zh) * 2021-06-25 2022-05-27 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水空气混合物物性仿真计算方法和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Besagni et al. Computational fluid-dynamics modeling of supersonic ejectors: Screening of turbulence modeling approaches
Valdes et al.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of the cavitating flow through a ball check valve
Guo et al. Computational investigation of precessing vortex breakdown and energy separation in a Ranque–Hilsch vortex tube
Zhang et al. Analysis on the fluid flow in vortex tube with vortex periodical oscillation characteristics
Meng et al. Multiscale lattice Boltzmann approach to modeling gas flows
Wang et al. Fully resolved DNS of droplet array combustion in turbulent convective flows and modelling for mixing fields in inter-droplet space
Lagrandeur et al. Thermodynamic modeling and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of air counterflow vortex tubes
Sindareh-Esfahani et al. Cold start-up condition model for heat recovery steam generators
Gräber et al. Moving boundary heat exchanger model and validation procedure
CN106021837A (zh) 一种基于虚拟仪器的水和水蒸气相态判定算法
Wang et al. A non-equal fragment model of a water-wall in a supercritical boiler
Fu et al. Implementation of an object-oriented dynamic modeling library for absorption refrigeration systems
Bieder et al. Large Eddy Simulation of the injection of cold ECC water into the cold leg of a pressurized water reactor
Le´ onard et al. Steady/Unsteady Reynolds Averaged Navier-Stokes and Large Eddy Simulations of a turbine blade at high subsonic outlet Mach number
Bodys et al. Effect of turbulence models and cavitation intensity on the motive and suction nozzle mass flow rate prediction during a non-equilibrium expansion process in the CO2 ejector
Rodriguez et al.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f forced convection heat transfer from a sphere at low Prandtl numbers
Zhou et al. Dynamic modeling and thermodynamic analysis of lithium bromide absorption refrigeration system using Modelica
Xue et al. State-space modelling for the ejector-based refrigeration system driven by low grade energy
Gong et al. Research of multiple refined degree simulating and modeling for high pressure feed water heat exchanger in nuclear power plant
Zhang et al. Modeling and assessment of two-phase transonic steam flow with condensation through the convergent-divergent nozzle
Du et al.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parameter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coupled heat transfer by PCCS containment wall
Mazzoni et al. Capabilities of thermal wall functions to predict heat transfer on the ngvs of a gas turbine with multiple can combustors
Li Effective models for simulation of thermal stratification and mixing induced by steam injection into a large pool of water
CN105158007B (zh) 一种基于过桥漏汽率的煤耗排序试验方法
Enjadat CFD Comparison of multiphase models in the pool boiling stat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050091 Hebei high tech District of Shijiazhuang City Xinshi North Road, No. 368

Applicant after: National network Hebei Energy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Address before: 050091 Hebei high tech District of Shijiazhuang City Xinshi North Road, No. 368

Applicant before: Hebei Electric Power Construction & Adjustment Research Institute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01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