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05478B - 具有气动加热防护的超低轨道卫星 - Google Patents

具有气动加热防护的超低轨道卫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05478B
CN106005478B CN201610349292.9A CN201610349292A CN106005478B CN 106005478 B CN106005478 B CN 106005478B CN 201610349292 A CN201610349292 A CN 201610349292A CN 106005478 B CN106005478 B CN 10600547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tellite
layer
temperature
ultralow
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4929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05478A (zh
Inventor
王建平
付碧红
胡兰芳
张永智
张晓峰
黄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Engineering Center for Microsatellites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Engineering Center for Microsatellit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Engineering Center for Microsatellites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Engineering Center for Microsatellites
Priority to CN20161034929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005478B/zh
Publication of CN1060054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054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054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0547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GCOSMONAUTICS; VEHICLES OR EQUIPMENT THEREFOR
    • B64G1/00Cosmonautic vehicles
    • B64G1/10Artificial satellites; Systems of such satellites; Interplanetary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GCOSMONAUTICS; VEHICLES OR EQUIPMENT THEREFOR
    • B64G1/00Cosmonautic vehicles
    • B64G1/22Parts of, or equip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tting in or to, cosmonautic vehicles
    • B64G1/52Protection, safety or emergency devices; Survival aids
    • B64G1/58Thermal protection, e.g. heat shiel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ritical Car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mergency Medicin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Insulation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气动加热防护的超低轨道卫星,包括星体,星体包括卫星头部、卫星底板和卫星侧面结构板,卫星侧面结构板分为卫星锥段和卫星柱段,还包括:星体内部且位于卫星头部与卫星锥段之间的隔热垫片;位于卫星头部和卫星锥段外表面的气凝胶;位于气凝胶及卫星柱段外表面的第一隔热层;位于星体内部且覆盖卫星头部和卫星侧面结构板内侧的第二隔热层。本发明有效地解决了卫星在低轨高速运行时,因气动加热而引起的卫星头部及侧边的高温问题,能够使卫星内部的单机工作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填补了航天领域中超低轨道区域长时间运行的卫星的热防护问题。

Description

具有气动加热防护的超低轨道卫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空航天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气动加热防护的超低轨道卫星。
背景技术
在航空航天领域,各式各样的飞行器飞行在从地面到深空的各个区域,目前国际上对于各区域之间还未作过详细的划分标准,一般认为海拔20km以下的空间区域为航空区域,20km~100km之间的区域为临近空间区域,100km以上的空间区域为航天区域。此外,高度达到大气层之上(即100km之上)但是由于速度不足无法完成绕地周转飞行的飞行器称为“亚轨道飞行器”,它们只是在100km~300km的高度“路过”,常用于弹道导弹和太空旅游。
由于高度非常低,临近空间飞行器和亚轨道飞行器具有探测精度高、突防能力强等突出优点,但难以在轨长期运行。在航天区域的下边界,即100km~200km区域,虽然大气密度较大,但飞行器通过持续高频度轨道维持,可以将大气阻力的摄动衰减作用抵消,在轨较长时间运行,兼顾临近空间飞行器和轨道卫星的优势。
目前已经进入临近空间飞行的飞行器主要有飞艇、无人侦查机、太空船等,具体请参见表1,但均属于短期飞行。
表1 已进入临近空间的飞行器
序号 飞行器名称 时间 高度/km
1 SR-71黑鸟 1962年 25.52
2 X-15高空飞机 1963年 108
3 D-21高空高速无人侦察机 1966年 27
4 U2侦察机 1998年 21
5 全球鹰 1998年 20
6 太阳神无人机 2001年 28.95
7 攀登者Ascender 2003年 30
8 太空船1号 2004年 103
9 X-43A 2004年 33.5
飞行器在100km~200km超低轨道区域时,高速气流流过物体时,由于气流与物面的强烈摩擦,在边界层内,气流损失的动能转化为热能,使边界层内气流温度上升,并对物体加热。在高速飞行中,飞行器周围的空气因受剧烈压缩而出现高温,是气动加热的主要热源。气动加热会使飞行器结构的刚度下降,强度减弱,并产生热应力、热应变和材料烧蚀等现象,同时引起飞行器内部温度升高,使舱内工作环境恶化,进而影响卫星内部的单机正常工作。
据计算,当卫星轨道高度为120km时,卫星飞行速度为7.8km/s,此高度下大气压力在1×10-2Pa左右,大气密度为2×10-8kg/m3左右,高速气流流过物体时,由于气流与物面的强烈摩擦,在边界层内,气流损失的动能转化为热能,使边界层内气流温度上升,并对物体加热。根据仿真计算,120km轨道时,卫星迎风面气动加热为5100W/m2,根据卫星构型,卫星锥段和柱段受到的气动加热平均值分别为头部的12%和3.5%,卫星底部不受气动加热的影响。为了确保卫星内部单机工作在正常的温度条件下,需对外部气动热流与卫星本体进行隔热。卫星本体对其内部也要隔热,保证单机的正常工作温度。
另外,迄今为止,尚未见在100km~200km超低轨道区域长时间运行的飞行器报道,属于一个空白空间区域。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气动加热防护的超低轨道卫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超低轨道卫星在飞行中因气动加热而引起卫星高温、导致星内单机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一种具有气动加热防护的超低轨道卫星,包括星体,所述星体包括卫星头部、卫星底板和卫星侧面结构板,所述卫星侧面结构板分为卫星锥段和卫星柱段,还包括:隔热垫片,位于所述星体内部,且位于所述卫星头部与所述卫星锥段之间,适于增加所述卫星头部与所述卫星锥段之间的热阻;气凝胶,位于所述卫星头部和所述卫星锥段的外表面,适于减小所述星体内部与所述星体外部的热传导;第一隔热层,位于所述气凝胶及所述卫星柱段的外表面,适于对所述卫星头部和所述卫星侧面结构板进行隔热处理;第二隔热层,位于所述星体的内部,且覆盖所述卫星头部和所述卫星侧面结构板的内侧,适于减小所述卫星侧面与所述卫星内部之间的热交换。
于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隔热垫片为玻璃钢,所述玻璃钢的厚度不小于15mm。
于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隔热垫片、所述卫星头部与所述卫星锥段之间通过钛合金螺钉固定。
于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隔热层包括依次叠置的第一多层包覆层、第一低温材料层、中温材料层、高温材料层及外包覆层;其中,所述第一多层包覆层覆盖于所述气凝胶及所述卫星柱段的外表面,并通过尼龙搭扣固定于所述气凝胶的外表面。
于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低温材料层、所述中温材料层及所述高温材料层均为叠层结构;其中,所述第一低温材料层包括依次叠置的第一低温间隔层及第一低温反射层,且所述第一低温材料层的底层为第一低温间隔层,顶层为第一低温反射层;所述中温材料层包括依次叠置的中温间隔层及中温反射层,且所述中温材料层的底层为中温间隔层,顶层为中温反射层;所述高温材料层包括依次叠置的高温间隔层及高温反射层,且所述高温材料层的底层为高温间隔层,顶层为高温反射层。
于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低温反射层、所述中温反射层及所述高温反射层均接地。
于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低温材料层中,所述第一低温间隔层与所述第一低温反射层的层数相同,均为9~12层;所述中温材料层中,所述中温间隔层与所述中温反射层的层数相同,均为4~5层;所述高温材料层中,所述高温间隔层与所述高温反射层的层数相同,均为2~3层。
于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隔热层包括依次叠置的第二多层包覆层、第二低温材料层和第三多层包覆层;其中,所述第二多层包覆层覆盖于所述卫星头部和所述卫星侧面结构板的内侧,并通过尼龙搭扣固定于所述卫星侧面结构板的内表面。
于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低温材料层包括依次叠置的第二低温间隔层及第二低温反射层,所述第二低温材料层的底层为第二低温间隔层,顶层为第二低温反射层,且所述第二低温反射层接地。
于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低温间隔层和所述第二低温反射层的层数相同,均为10~15层。
于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卫星底板外表面喷涂有高发射率、低吸收率的涂层,适于减小对空间热流的吸收,增大向空间的辐射散热。
于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星内单机、载荷和适于安装所述星内单机及所述载荷的安装板;所述星内单机、所述载荷和所述安装板均位于所述星体内部。
于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星内单机表面、所述载荷表面及所述卫星底板内部均喷涂高发射率涂层,适于增大所述星内单机之间及所述星内单机与所述卫星底板之间的热交换。
于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星内单机及载荷与所述卫星底板之间连接有热管,适于将所述星内单机及所述载荷产生的热量传递至所述卫星底板进行辐射散热。
如上所述,本发明具有气动加热防护的超低轨道卫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能够有效地解决卫星在低轨高速运行时,因气动加热而引起的卫星头部及侧边的高温问题,能够使卫星内部的单机工作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填补了航天领域中超低轨道区域长时间运行的卫星的热防护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发明提供的具有气动加热防护的超低轨道卫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为图1中M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显示为本发明提供的具有气动加热防护的超低轨道卫星的第一隔热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显示为本发明提供的具有气动加热防护的超低轨道卫星的第二隔热层的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卫星头部
2 卫星侧面结构板
21 卫星锥段
22 卫星柱段
3 卫星底板
4 隔热垫片
5 气凝胶
6 第一隔热层
61 第一多层包覆层
62 第一低温材料层
621 第一低温间隔层
622 第一低温反射层
63 中温材料层
631 中温间隔层
632 中温反射层
64 高温材料层
641 高温间隔层
642 高温反射层
65 外包覆层
7 第二隔热层
71 第二多层包覆层
72 第二低温材料层
721 第二低温间隔层
722 第二低温反射层
73 第三多层包覆层
8 星内单机
9 安装板
10 尼龙搭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构想,虽图示中仅显示与本发明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请参阅图1和图2,显示为本发明提供的具有气动加热防护的超低轨道卫星的结构示意图和部分结构放大图。所述具有气动加热防护的超低轨道卫星,包括星体,所述星体包括卫星头部1、卫星底板3和卫星侧面结构板2,所述卫星侧面结构板2分为卫星锥段21和卫星柱段22,关键在于本发明具有气动加热防护的超低轨道卫星还包括:隔热垫片4,位于所述星体内部,且位于所述卫星头部1与所述卫星锥段21之间,适于增加所述卫星头部1与所述卫星锥段21之间的热阻;气凝胶5,位于所述卫星头部1和所述卫星锥段21的外表面,适于减小所述星体内部与所述星体外部的热传导,减小漏入所述星体表面的热量;第一隔热层6,位于所述气凝胶5及所述卫星柱段22的外表面,适于对所述卫星头部21和所述卫星侧面结构板2进行隔热处理;第二隔热层7,位于所述星体的内部,且覆盖所述卫星头部1和所述卫星侧面结构板2的内侧,适于减小所述卫星侧面与所述卫星内部之间的热交换。
作为示例,所述隔热垫片4的材料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隔热垫片4为玻璃钢,所述玻璃钢的厚度不小于15mm,所述隔热垫片4用于减小所述卫星头部1与所述卫星侧面结构板2之间的热耦合。由于卫星头部1为卫星的迎风面,气动加热功率能够达到5100W/m2,同时还受太阳辐射、地球红外辐射、地球反照的影响,热流很大。增加隔热垫片4利于阻止卫星头部1温度传递给所述卫星侧面结构板2,以及阻止卫星头部1的腔内传递于所述卫星锥段21的腔内,利于保护星内单机8。
作为示例,所述隔热垫片4、所述卫星头部1与所述卫星锥段21之间可以通过钛合金螺钉固定,改固定方式具有拆卸安装容易的优点。作为示例,所述气凝胶5是一种固体物质形态,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体,是目前热导率最低的固态材料,隔热效果良好,将所述气凝胶5均匀涂覆于所述卫星头部1和所述卫星锥段21的外表面,用于减小星体外部与星内的热传导,所述气凝胶5的厚度为4mm左右。
作为示例,由于所述卫星头部1、所述卫星锥段21及所述卫星柱段22均受气动加热、太阳辐射、地球红外辐射及地球反照的影响,卫星为第一宇宙速度飞行,气动加热的热流大,头部达到5100W/m2,星体外部温度较高,通过所述第一隔热层6进行隔热处理。
作为示例,所述第二隔热层7是根据星体的内部结构进行设计安装的。
作为示例,请参阅图3,显示为本发明提供的具有气动加热防护的超低轨道卫星的第一隔热层6的结构示意图。由图3可知,所述第一隔热层6包括依次叠置的第一多层包覆层61、第一低温材料层62、中温材料层63、高温材料层64及外包覆层65;其中,所述第一多层包覆层61覆盖于所述气凝胶5及所述卫星柱段22的外表面,并通过尼龙搭扣10固定于所述气凝胶5的外表面,易于拆卸和安装。
作为示例,所述第一低温材料层62、所述中温材料层63及所述高温材料层64均为叠层结构;其中,所述第一低温材料层62包括依次叠置的第一低温间隔层622及第一低温反射层621,且所述第一低温材料层62的底层为第一低温间隔层622,顶层为第一低温反射层621;所述中温材料层63包括依次叠置的中温间隔层631及中温反射层632,且所述中温材料层63的底层为中温间隔层631,顶层为中温反射层632;所述高温材料层64包括依次叠置的高温间隔层641及高温反射层642,且所述高温材料层64的底层为高温间隔层641,顶层为高温反射层642。
作为示例,所述第一低温反射层621、所述中温反射层632及所述高温反射层642均接地。接地的作用是为了防止静电积累。
作为示例,所述第一低温材料层62中,所述第一低温间隔层622与所述第一低温反射层621的层数相同,均为9~12层;所述中温材料层63中,所述中温间隔层631与所述中温反射层632的层数相同,均为4~5层;所述高温材料层64中,所述高温间隔层641与所述高温反射层642的层数相同,均为2~3层。
需要指出的是,若将所述第一低温材料层62、所述中温材料层63及所述高温材料层64的间隔层和反射层当作一层的话,则总层数的厚度为15~20层左右为佳。
请参阅图4,显示为本发明提供的具有气动加热防护的超低轨道卫星的第二隔热层7的结构示意图。作为示例,所述第二隔热层7包括依次叠置的第二多层包覆层71、第二低温材料层72和第三多层包覆层73;其中,所述第二多层包覆层71覆盖于所述卫星头部1和所述卫星侧面结构板2的内侧,并通过尼龙搭扣10固定于所述卫星侧面结构板2的内表面,适于减小所述卫星侧面结构板2与星内单机8之间的热交换。
作为示例,所述第二低温材料层72包括依次叠置的第二低温间隔层721及第二低温反射层722,所述第二低温材料层72的底层为第二低温间隔层721,顶层为第二低温反射层722,且所述第二低温反射层722接地。
作为示例,所述第二低温间隔层721和所述第二低温反射层722的层数相同,均为10~15层。也即所述第二低温材料层72的总层数的厚度为15~20层左右为佳。
作为示例,所述第一隔热层6和所述第二隔热层7的各层优选的材料如下:所述高温反射层642为不锈钢箔,所述高温间隔层641为玻璃钢纤维;所述中温反射层632为铝箔,所述中温间隔层631为玻璃钢纤维;所述第一低温反射层621为双面镀铝打孔薄膜,所述第一低温间隔层622为涤纶网巾;所述外包覆层65为高硅氧布,所述第一多层包覆层61、所述第二多层包覆层71和所述第三多层包覆层73均为25μm厚的聚酰亚胺薄膜。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第一隔热层6和所述第二隔热层7的各层的材料仅为一种示例,并不以此为限。
作为示例,所述卫星底板3外表面喷涂有高发射率、低吸收率的涂层,适于减小对空间热流的吸收,增大向空间的辐射散热。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指“高发射率、低吸收率”定义为:发射率高于0.75,吸收率低于0.3;本发明优选发射率为0.855吸收率为0.25的涂层。
作为示例,所述具有启动加热防护的超低轨道卫星还包括星内单机8、载荷(未示出)和适于安装所述星内单机8及所述载荷的安装板9;所述星内单机8、所述载荷和所述安装板9均位于所述星体内部。
作为示例,所述星内单机8表面、所述载荷表面及所述卫星底板3内部均喷涂高发射率涂层,适于增大所述星内单机8之间及所述星内单机8与所述卫星底板3之间的热交换。
作为示例,所述星内单机8及载荷与所述卫星底板3之间连接有热管(未示出),适于将所述星内单机8及所述载荷产生的热量传递至所述卫星底板3进行辐射散热。
如上所述,为了确保卫星内部单机工作在正常的温度条件下,本发明对外部气动热流与卫星本体进行隔热,同时卫星本体对其内部也进行了隔热,所以,本发明提供的具有气动加热防护的超低轨道卫星能够有效地解决卫星在低轨高速运行时,因气动加热而引起的卫星头部1及卫星侧面结构板2的高温问题,能够使卫星内部的星内单机8工作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填补了航天领域中超低轨道区域长时间运行的卫星的热防护问题。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3)

1.一种具有气动加热防护的超低轨道卫星,包括星体,所述星体包括卫星头部、卫星底板和卫星侧面结构板,所述卫星侧面结构板分为卫星锥段和卫星柱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隔热垫片,位于所述星体内部,且位于所述卫星头部与所述卫星锥段之间,适于增加所述卫星头部与所述卫星锥段之间的热阻;
气凝胶,位于所述卫星头部和所述卫星锥段的外表面,适于减小所述星体内部与所述星体外部的热传导;
第一隔热层,位于所述气凝胶及所述卫星柱段的外表面,适于对所述卫星头部和所述卫星侧面结构板进行隔热处理;
第二隔热层,位于所述星体的内部,且覆盖所述卫星头部和所述卫星侧面结构板的内侧,适于减小所述卫星侧面与所述卫星内部之间的热交换;
其中,所述第一隔热层包括依次叠置的第一多层包覆层、第一低温材料层、中温材料层、高温材料层及外包覆层;其中,所述第一多层包覆层覆盖于所述气凝胶及所述卫星柱段的外表面,并通过尼龙搭扣固定于所述气凝胶的外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气动加热防护的超低轨道卫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垫片为玻璃钢,所述玻璃钢的厚度不小于15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气动加热防护的超低轨道卫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垫片、所述卫星头部与所述卫星锥段之间通过钛合金螺钉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气动加热防护的超低轨道卫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低温材料层、所述中温材料层及所述高温材料层均为叠层结构;其中,所述第一低温材料层包括依次叠置的第一低温间隔层及第一低温反射层,且所述第一低温材料层的底层为第一低温间隔层,顶层为第一低温反射层;所述中温材料层包括依次叠置的中温间隔层及中温反射层,且所述中温材料层的底层为中温间隔层,顶层为中温反射层;所述高温材料层包括依次叠置的高温间隔层及高温反射层,且所述高温材料层的底层为高温间隔层,顶层为高温反射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气动加热防护的超低轨道卫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低温反射层、所述中温反射层及所述高温反射层均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气动加热防护的超低轨道卫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低温材料层中,所述第一低温间隔层与所述第一低温反射层的层数相同,均为9~12层;所述中温材料层中,所述中温间隔层与所述中温反射层的层数相同,均为4~5层;所述高温材料层中,所述高温间隔层与所述高温反射层的层数相同,均为2~3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气动加热防护的超低轨道卫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热层包括依次叠置的第二多层包覆层、第二低温材料层和第三多层包覆层;其中,所述第二多层包覆层覆盖于所述卫星头部和所述卫星侧面结构板的内侧,并通过尼龙搭扣固定于所述卫星侧面结构板的内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气动加热防护的超低轨道卫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低温材料层包括依次叠置的第二低温间隔层及第二低温反射层,所述第二低温材料层的底层为第二低温间隔层,顶层为第二低温反射层,且所述第二低温反射层接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气动加热防护的超低轨道卫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低温间隔层和所述第二低温反射层的层数相同,均为10~15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气动加热防护的超低轨道卫星,其特征在于:所述卫星底板外表面喷涂有高发射率、低吸收率的涂层,适于减小对空间热流的吸收,增大向空间的辐射散热。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气动加热防护的超低轨道卫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星内单机、载荷和适于安装所述星内单机及所述载荷的安装板;所述星内单机、所述载荷和所述安装板均位于所述星体内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具有气动加热防护的超低轨道卫星,其特征在于:所述星内单机表面、所述载荷表面及所述卫星底板内部均喷涂高发射率涂层,适于增大所述星内单机之间及所述星内单机与所述卫星底板之间的热交换。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具有气动加热防护的超低轨道卫星,其特征在于:所述星内单机及载荷与所述卫星底板之间连接有热管,适于将所述星内单机及所述载荷产生的热量传递至所述卫星底板进行辐射散热。
CN201610349292.9A 2016-05-24 2016-05-24 具有气动加热防护的超低轨道卫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0054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49292.9A CN106005478B (zh) 2016-05-24 2016-05-24 具有气动加热防护的超低轨道卫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49292.9A CN106005478B (zh) 2016-05-24 2016-05-24 具有气动加热防护的超低轨道卫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05478A CN106005478A (zh) 2016-10-12
CN106005478B true CN106005478B (zh) 2018-03-09

Family

ID=570931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49292.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005478B (zh) 2016-05-24 2016-05-24 具有气动加热防护的超低轨道卫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00547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64618B (zh) * 2016-10-14 2020-05-19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航天器气动构型
CN108528760A (zh) * 2018-03-12 2018-09-14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一种卫星顶板精细化热设计装置
CN109057971A (zh) * 2018-06-15 2018-12-21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星用发动机低温轻量化多层隔热组件
CN109533398B (zh) * 2018-12-18 2020-03-03 航天科工空间工程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卫星热控包覆的安装方法和卫星舱板
CN112977883B (zh) * 2020-08-11 2023-10-17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稀薄大气飞行皮纳卫星
CN112249365B (zh) * 2020-10-29 2022-09-06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一种可重复使用航天器
CN113071718B (zh) * 2021-02-26 2023-06-02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月面起飞上升器热防护装置及其隔热性能计算方法
CN113479350B (zh) * 2021-07-06 2023-02-21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卫星承载与热管理一体化结构及制备方法
CN113650814A (zh) * 2021-09-17 2021-11-16 北京国电高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捷型防护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02439A (en) * 1987-01-20 1987-10-27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Navy Support for thermally expanding conical heatshield
JPH04151500A (ja) * 1990-10-16 1992-05-25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高速飛行物体の赤外線透過窓保護装置
JP3840391B2 (ja) * 2001-10-02 2006-11-01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高速飛翔体フェアリングの熱応力抑制構造
CN103770954A (zh) * 2013-09-30 2014-05-07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高超声速飞行器大面积热防护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05478A (zh) 2016-10-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05478B (zh) 具有气动加热防护的超低轨道卫星
CN107914862B (zh) 一种全主动冷却高超声速飞行器
US2908455A (en) Surface cooling means for aircraft
CN105612105B (zh) 用于飞机的防结冰系统和方法
Fernandez Villace et al. The thermal paradox of hypersonic cruisers
WO2014021742A2 (ru) Способ перемещения грузов в атмосфере планет на скоростях выше первой космической и многорежимный сверхгиперзвуковой летательный аппарат с высокой интеграцией планера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CN100423989C (zh) 一种高超声速飞行器无烧蚀自适应防热和减阻系统
CN101306725A (zh) 空间隐身飞行技术方法
CN110553554A (zh) 一种用于高超声速导弹的轻质热防护结构
Scharnhorst An overview of military aircraft supersonic inlet aerodynamics
CN106347637B (zh) 一种高马赫环境下姿控喷管防热导流一体化装置
US7137596B2 (en) Aircraft surface ice inhibitor
CN107738755B (zh) 一种适应天地往返的高效主被动热管理系统及其设计方法
Kojima et al. Conceptual study on heat resistant and cooling system of hypersonic airplanes
CN106394938A (zh) 一种高超声速、大攻角再入飞行器的姿控系统热防护装置
Ahlers An introduction to aircraft thermal management
Polezhaev Will there or will there not be a hypersonic airplane?
Finchenko et al. On the use of inflatable decelerators in the design of spacecraft intended for the study of Venus
Domack et al. Concept development of a Mach 4 high-speed civil transport
CN113619769B (zh) 飞行器相变吸热与分解吸热复合可重复使用热防护结构
CN117055659B (zh) 基于液滴蒸发冷却的高速飞行器主动控温系统及方法
Sarnataro Thermal control of the avionics box for a commercial supersonic aircraft through Reverse Bootstrap cycle
Jones et al. Fail-safe system for activity cooled supersonic and hypersonic aircraft
Fumo et al. USV3: An Autonomous Space Vehicle with Re-Entry and Landing Capability
Djojodihardjo Green aircraft technology imperatives for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