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80995A - 数据中心复制 - Google Patents

数据中心复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80995A
CN105980995A CN201380081317.6A CN201380081317A CN105980995A CN 105980995 A CN105980995 A CN 105980995A CN 201380081317 A CN201380081317 A CN 201380081317A CN 105980995 A CN105980995 A CN 1059809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center
data
book
center
volu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8131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S·苏布拉马尼安
R·古鲁穆尔蒂
A·拉加
V·佩基亚潘
S·特卡伊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wlett Packard Development Co LP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Original Assignee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filed Critical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Publication of CN1059809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809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16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hardware
    • G06F11/20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hardware using active fault-masking, e.g. by switching out faulty elements or by switching in spare elements
    • G06F11/202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hardware using active fault-masking, e.g. by switching out faulty elements or by switching in spare elements where processing functionality is redundant
    • G06F11/2041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hardware using active fault-masking, e.g. by switching out faulty elements or by switching in spare elements where processing functionality is redundant with more than one idle spare processing compon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16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hardware
    • G06F11/20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hardware using active fault-masking, e.g. by switching out faulty elements or by switching in spare elements
    • G06F11/202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hardware using active fault-masking, e.g. by switching out faulty elements or by switching in spare elements where processing functionality is redundant
    • G06F11/2048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hardware using active fault-masking, e.g. by switching out faulty elements or by switching in spare elements where processing functionality is redundant where the redundant components share neither address space nor persistent storag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16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hardware
    • G06F11/20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hardware using active fault-masking, e.g. by switching out faulty elements or by switching in spare elements
    • G06F11/2097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hardware using active fault-masking, e.g. by switching out faulty elements or by switching in spare elements maintaining the standby controller/processing unit updat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一种示例系统可以包括具有主数据卷的第一数据中心;具有来自第一数据中心的主数据卷的复制的第二数据中心;具有来自第一数据中心的主数据卷的复制的第三数据中心,第三数据中心具有以预确定的间隔更新或同步的恢复数据卷,该恢复数据卷为所述主数据卷的拷贝;以及具有来自第三数据中心的恢复数据卷的复制的第四数据中心。第一数据中心可以包括来自第三数据中心或第四数据中心中的至少一个的恢复数据卷的复制。

Description

数据中心复制
背景技术
数据中心广泛用于为各种实体及组织存储数据。例如,大型企业可以在可能位于中心的一个或多个数据中心处存储数据。存储在此类数据中心处的数据可能对于该企业的运行至关重要,并且可以包括例如雇员数据、客户数据等。
附图说明
为了更完整地理解各种示例,现在参考结合附图的以下描述,其中:
图1图解根据示例的系统;
图2图解构成两个三数据中心(3DC)布置的图1的示例系统;以及
图3为图解示例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描述的各种示例为具有数据流通的数据中心提供了成功的灾难恢复,同时还提供了防止数据损坏蔓延。在此方面,本公开提供了可以被实现为同时构成用于主数据卷的复制的第一三数据中心(3DC)布置和用于恢复数据卷的复制的第二3DC布置的四数据中心布置的解决方案。恢复数据卷可以在时间方面滞后,从而防止在主数据卷中可能发生的数据损坏的蔓延。
现在参考图1,图解根据第一示例的系统。图1的示例系统100包括四个数据中心110、120、130、140。第一数据中心(数据中心A)110和第二数据中心(数据中心B)120可以位于彼此附近,而第三数据中心(数据中心C)130和第四数据中心(数据中心D)140可以位于彼此附近,但远离第一数据中心110和第二数据中心120。在此方面,在各种示例中,第一数据中心110和第二数据中心120可以位于第一区域中(例如,同一邻域、城市、州等),而第三数据中心(数据中心C)130和第四数据中心(数据中心D)140位于第二区域中。因此,如果灾难(例如,自然的、政治的、经济的等)将侵袭第一区域,企业的运行可以使用位于第二区域中的数据中心继续。
在图1图解的示例中,第一数据中心110包括用于数据存储的主数据卷112。在各种示例中,主数据卷112可以包括各种非暂时性存储介质中的任何,包括硬盘驱动、闪存驱动等。另外,存储在主数据卷112上的数据可以包括任何类型的数据,包括数据库、程序数据、软件程序等。第一数据中心110的主数据卷112可以是用于企业的主数据存储。在此方面,第一数据中心110的主数据卷112可以是针对所有数据读取和写入请求所访问的存储源。
在某些示例中,如图1所示,可以向第一数据中心110提供第二数据卷,图1中被示为恢复数据卷118。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主数据卷112和恢复数据卷118可以是或者分离的存储介质或者单个存储介质的分离的部分(例如,虚拟)。
第一数据中心110还可以包括各种其它组件,诸如高速缓存114和服务器116,其可以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高速缓存114和服务器116可以促进数据在主数据卷112上的存储、写入及访问。
可以向第二数据中心120、第三数据中心130和第四数据中心140每一个都提供与第一数据中心110类似的组件。例如,第二数据中心120包括主数据卷122、高速缓存124和服务器126。示例第三数据中心130包括主数据卷132、高速缓存134、服务器136和恢复数据卷138。另外,示例第四数据中心140包括恢复数据卷148、高速缓存144和服务器146。
如上所述,在各种示例中,第一数据中心110和第二数据中心120位于彼此附近。如图1所示,第一数据中心110的主数据卷112和第二数据中心120的主数据卷122互相复制,如被标为“A”的箭头所指示的那样。在各种示例中,当第一数据中心110和第二数据中心120相对紧密的接近彼此时,同步执行被示为A的复制。在此方面,服务器116可以通过高速缓存114将数据写入到主数据卷112。第一数据中心110的主数据卷112可以写入到第二数据中心120的主数据卷122。仅在第一数据中心的主数据卷112从第二数据中心120的主数据卷122接收到确认后,才可以向第一数据中心110的服务器116确认该写入。因此,同步复制可以确保将被写入到第一数据中心110的主数据卷112的数据复制到第二数据中心120的主数据卷122。当所复制的数据卷位于相对地靠近彼此(例如,小于100英里)时,同步复制是有效的。
再次参考图1,将来自第一数据中心110的主数据卷112复制到在第三数据中心130处的主数据卷132,如被标为“B”的箭头所指示的那样。在各种示例中,当第三数据中心130位于相对远离第一数据中心110和第二数据中心120时,异步执行被示为B的复制。在此方面,服务器116可以通过高速缓存114将数据写入到主数据卷112,并立刻向第一数据中心110的服务器116确认该写入。接着,可以将所缓存的写入数据推至第三数据中心130的主数据卷132。在其它示例中,在可以被存储在第一数据中心110内的日志中指示所缓存的写入数据。第三数据中心130可以周期性地轮询第一数据中心以读取日志信息,且如果需要的话,检索用于写入到第三数据中心130的主数据卷132的数据。因此,由于在数据向第三数据中心130的任意传送之前将该写入的确认发送至服务器112,因此异步复制可能无法确保将被写入到第一数据中心110的主数据卷112的所有数据复制到第三数据中心130的主数据卷132。可以为位于远离彼此(例如,大于100英里)的数据中心有效地实现异步复制。
虽然图1图解从第一数据中心110异步复制第三数据中心130的主数据卷132(线B),但在其它示例中,可以从第二数据中心120复制第三数据中心130的主数据卷132。
再次参考图1,在第三数据中心130处,主数据卷132用于生成、更新或同步灰复数据卷138,如被标为“C”的箭头所指示的那样。在各种示例中,在初始拷贝步骤期间可以生成恢复数据卷138。之后,可以例如以定期的间隔更新恢复数据卷138或将其与主数据卷132同步。虽然图1将恢复数据卷138图解为与主数据卷132分离的存储设备,但在各种示例中,可以在同一存储设备上在例如存储设备的虚拟分离的部分中提供恢复数据卷138。
在各种示例中,可以基于例如预确定的时间表周期性地执行恢复数据卷138的生成。可以基于特定实现的需要确定生成恢复数据卷138的频率。在一个示例中,每6个小时生成恢复数据卷138。
再次参考图1,将来自第三数据中心130的恢复数据卷138复制到在第四数据中心140处的恢复数据卷148,如被标为“D”的箭头所指示的那样。在各种示例中,第三数据中心130和第四数据中心140位于相对地靠近彼此。因此,可以有效地同步执行恢复数据卷138到恢复数据卷148的复制。
在某些示例中,可以将第三数据中心130的恢复数据卷138复制到在第一数据中心110处的恢复数据卷118,如被标为“E”的箭头所指示的那样。在各种示例中,第三数据中心130和第一数据中心110位于相对远离彼此。因此,可以有效地异步执行灰复数据卷138到恢复数据卷118的复制。虽然图1图解从第三数据中心130的第一数据中心110的恢复卷118的复制,但在其它示例中,可以从第四数据中心140的恢复卷148复制恢复卷118。
图1的示例图解被提供有服务器和高速缓存的各数据中心110、120、130、140。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在某些示例中,在某些数据中心中所述服务器可能不是必需的。例如,图1的第二数据中心120在正常操作下可能不需要服务器126。倘若例如发生在其期间可能需要第二数据中心120充当主数据中心的灾难,第二数据中心120可能仅在恢复模式期间需要服务器126。类似地,第三数据中心130和第四数据中心140在正常操作中可能也不需要服务器。
现在参考图2,图1的示例系统100被图解为构成两个三数据中心(3DC)布置。在此方面,由实线三角形图解第一3DC布置210。第一3DC布置210包括第一数据中心110,更特别地,第一数据中心110的主数据卷112。还由第二数据中心120和第三数据中心(更特别地,第三数据中心130的主数据卷132)构成第一3DC布置210。如上面参考图1所述,第二数据中心120包括主数据卷122,其具有来自第一数据中心110的主数据卷112的同步复制。另外,第三数据中心130包括来自第一数据中心110的主数据卷112的异步复制。
示例系统100还包括第二3DC布置220,如由虚线三角形图解的那样。第二3DC布置220包括第三数据中心130,更特别地,第三数据中心130的恢复数据卷138。还由第四数据中心140和第一数据中心(更特别地,第一数据中心110的恢复数据卷118)构成第二3DC布置220。如上面参考图1所述,第四数据中心140包括恢复数据卷148,其具有来自第三数据中心130的恢复数据卷138的同步复制。另外,第一数据中心110包括来自第三数据中心130的恢复数据卷138的异步复制。
因此,第一数据中心110可以包括具有当前数据的主数据卷112,以及具有时间滞后的数据的恢复数据卷。另外,将所复制的恢复数据卷从主数据卷隔离。因此,提供了对可能影响第一数据中心110和第二数据中心120两者位于其中的整个区域的本地灾难的保护、以及对数据损坏的蔓延的保护。
现在参考图3,提供了图解示例方法的流程图。根据示例方法300,同步复制在第一数据中心110和第二数据中心120处的主数据卷(块310),如上面图1和2中被标为“A”的线所示。如上所述,因为第一和第二数据中心位于相对紧密的接近,因此同步复制是有效模式。
将在第一数据中心110处的主数据卷异步复制到第三数据中心(块312),如上面图1和2中被标为“B”的线所示。另外,在其中第三数据中心位于相对远离第一数据中心的示例中,异步复制是最有效的模式。
在块314,进行关于是否到了用于恢复卷的周期性更新或同步的时间的确定。如上所述,恢复卷起初可以被生成为主卷的拷贝,并可以在周期性的基础上被更新或被与主卷同步。如果确定了还未到用于更新或同步恢复卷的时间,那么过程返回至块310,并继续第一和第二数据中心的同步复制以及第三数据中心的异步复制。当到了用于更新或同步恢复卷的时间时,过程进行到块316,恢复数据卷被更新或被与在第三数据中心130处的主卷同步,如图1和2中被标为“C”的线所示。如上所述,可以针对特定实现设置更新或同步恢复数据卷的频率。
然后,可以将在第三数据中心处的恢复数据卷同步复制到第四数据中心(块318),如图1和2中被标为“D”的线所示。因为第三和第四数据中心位于紧密的接近彼此,因此可以有效地实现同步复制。
将在第三数据中心130处的恢复数据卷异步复制到第一数据中心110(块320),如上面图1和2中被标为“E”的线所示。另外,在其中第三数据中心位于相对远离第一数据中心的示例中,异步复制为最有效的模式。然后过程300返回至块310。
再次参考块314,如上所述,当确定了到了用于更新或同步恢复卷的时间时,过程进行到块316,并更新或同步在第三数据中心处的恢复数据卷。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可以与块310和312中的复制同时执行恢复数据卷的更新或同步。因此,在更新或同步恢复数据卷期间,无需挂起可能实质上连续的块310和312中的复制。
因此,根据本文中描述的各种示例,四个数据中心可以用于构成两个分离的3DC布置。3DC布置之一提供了在附近的数据中心(同步)和远处的数据中心(异步)处的数据中心的主数据的复制,而另一3DC布置为时间上滞后的恢复数据卷提供了类似的复制。因此,提供了对地区性灾难以及数据损坏蔓延的数据保护。
在方法步骤或过程的总体上下文中描述了本文中描述的各种示例,其可以在一个示例中通过被体现在机器可读介质中的软件程序产品或组件来实现,包括诸如由在联网环境中的实体执行的程序代码的可执行指令。通常,程序模块可以包括例程、程序、对象、组件、数据结构等,其执行特定任务或实现特定的抽象数据类型。可执行指令、相关联的数据结构、和程序模块表示用于执行本文中公开的方法的步骤的程序代码的示例。此类可执行指令或相关联的数据结构的特定序列表示用于实现此类步骤或过程中描述的功能的对应行为的示例。
可以采用具有基于规则的逻辑和用以实现各种数据库搜索步骤或过程、相关性步骤或过程、比较步骤或过程、以及决策步骤或过程的其它逻辑的标准编程技术来实现各种示例的软件实现。
出于说明和描述的目的,介绍了各种示例的前述描述。前述描述不旨在穷尽或限制所公开的示例,根据上面的教导的更改和变化是可能的,或可以从各种示例的实践获得。为了解释本公开的各种示例的原理和性质及其实际应用,选择并描述了本文中讨论的示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各种示例中并由于适用于所预期的特定使用而采用各种更改来利用本公开。可以以方法、装置、模块、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所有可能的组合来组合本文中描述的示例的特征。
本文中还应注意的是,虽然上面描述了示例,但是不应以限制性意义看待这些描述。相反,可以进行若干变化和更改而不背离所附的权利要求中限定的范畴。

Claims (15)

1.一种系统,包括:
第一数据中心,具有主数据卷;
第二数据中心,具有来自所述第一数据中心的所述主数据卷的复制;
第三数据中心,具有来自所述第一数据中心的所述主数据卷的复制,所述第三数据中心具有以预确定的间隔更新或同步的恢复数据卷,所述恢复数据卷为所述主数据卷的拷贝;以及
第四数据中心,具有来自所述第三数据中心的所述恢复数据卷的复制,
其中所述第一数据中心包括来自所述第三数据中心或所述第四数据中心中的至少一个的恢复数据卷的复制。
2.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数据中心处于与所述第二数据中心相同的区域。
3.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三数据中心处于与所述第四数据中心相同的区域。
4.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在所述第二数据中心处的所述主数据卷的复制为同步复制,以及
其中在所述第三数据中心处的所述主数据卷的复制为异步复制。
5.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在所述第四数据中心处的所述恢复数据卷的复制为同步复制。
6.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在所述第一数据中心处的所述恢复数据卷的复制为异步复制。
7.一种方法,包括:
将在第一数据中心处的数据卷复制到第二数据中心;
将所述数据卷复制到第三数据中心;
在所述第三数据中心处,周期性地更新或同步所述数据卷的拷贝;以及
将在所述第三数据中心处的所述数据卷的拷贝复制到所述第一数据中心或第四数据中心中的至少一个。
8.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数据中心处于与所述第二数据中心相同的区域。
9.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三数据中心处于与所述第四数据中心相同的区域。
10.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同步执行将在所述第一数据中心处的数据卷复制到所述第二数据中心,以及
其中异步执行将所述数据卷复制到所述第三数据中心。
11.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将在所述第三数据中心处的数据卷的拷贝复制到所述第一数据中心或第四数据中心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将在所述第三数据中心处的数据卷的拷贝异步复制到所述第一数据中心。
12.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将在所述第三数据中心处的数据卷的拷贝复制到所述第一数据中心或第四数据中心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将在第三数据中心处的数据卷的拷贝同步复制到所述第四数据中心,其中所述第四数据中心处于与所述第三数据中心相同的区域。
13.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将在所述第三数据中心处的数据卷的拷贝复制到所述第一数据中心或第四数据中心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将在所述第三数据中心处的数据卷的拷贝异步复制到所述第一数据中心并同步复制到所述第四数据中心。
14.一种系统,包括:
第一三数据中心(3DC)布置,其构成为:
第一数据中心,具有主数据卷;
第二数据中心,具有来自所述第一数据中心的所述主数据卷的同步复制;以及
第三数据中心,具有来自所述第一数据中心的所述主数据卷的异步复制;以及
第二3DC布置,其构成为:
所述第一数据中心;
所述第三数据中心;以及
第四数据中心,
其中所述第三数据中心包括以预确定的间隔更新或同步的恢复数据卷,所述恢复数据卷为所述主数据卷的拷贝,
其中所述第四数据中心包括来自所述第三数据中心的所述恢复数据卷的同步复制,以及
其中所述第一数据中心包括来自所述第三数据中心或所述第四数据中心中的至少一个的所述恢复数据卷的异步复制。
15.权利要求14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数据中心和所述第二数据中心处于第一区域,并且所述第三数据中心和所述第四数据中心处于第二区域。
CN201380081317.6A 2013-10-30 2013-10-30 数据中心复制 Pending CN10598099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US2013/067629 WO2015065399A1 (en) 2013-10-30 2013-10-30 Datacenter replication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80995A true CN105980995A (zh) 2016-09-28

Family

ID=530048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81317.6A Pending CN105980995A (zh) 2013-10-30 2013-10-30 数据中心复制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3063638A4 (zh)
CN (1) CN105980995A (zh)
WO (1) WO2015065399A1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39959A1 (en) * 2002-08-21 2004-02-26 Lecrone Douglas E. SAR restart and going home procedures
WO2010122676A1 (ja) * 2009-04-23 2010-10-2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計算機システ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バックアップ方法
WO2011024221A1 (en) * 2009-08-26 2011-03-03 Hitachi,Ltd. Remote copy system
US7979651B1 (en) * 2006-07-07 2011-07-12 Symantec Operating Corporation Method, system,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for asynchronously processing write operations for a data storage volume having a copy-on-write snapshot
US8359491B1 (en) * 2004-03-30 2013-01-22 Symantec Operating Corporation Disaster recovery rehearsal using copy on write
CN103197988A (zh) * 2012-01-05 2013-07-1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南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备份、恢复的方法、设备和数据库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94590B2 (en) * 2001-02-28 2007-03-20 Hitachi, Ltd. Three data center adaptive remote copy
US7139885B2 (en) * 2001-12-27 2006-11-21 Hitachi,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storage based replication
US7149919B2 (en) * 2003-05-15 2006-12-12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Disaster recovery system with cascaded resynchronization
JP2005309550A (ja) * 2004-04-19 2005-11-04 Hitachi Ltd リモートコピー方法及びリモートコピー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39959A1 (en) * 2002-08-21 2004-02-26 Lecrone Douglas E. SAR restart and going home procedures
US8359491B1 (en) * 2004-03-30 2013-01-22 Symantec Operating Corporation Disaster recovery rehearsal using copy on write
US7979651B1 (en) * 2006-07-07 2011-07-12 Symantec Operating Corporation Method, system,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for asynchronously processing write operations for a data storage volume having a copy-on-write snapshot
WO2010122676A1 (ja) * 2009-04-23 2010-10-2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計算機システ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バックアップ方法
WO2011024221A1 (en) * 2009-08-26 2011-03-03 Hitachi,Ltd. Remote copy system
CN103197988A (zh) * 2012-01-05 2013-07-1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南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备份、恢复的方法、设备和数据库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063638A4 (en) 2017-07-26
EP3063638A1 (en) 2016-09-07
WO2015065399A1 (en) 2015-05-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090744B2 (ja) 分散データベースクラスタシステム、及びデータ同期方法
CN100440155C (zh) 用于创建虚拟数据拷贝的方法和系统
US947159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plicating virtual machine images using deduplication metadata
US7941622B2 (en) Point in time remote copy for multiple sites
US7330859B2 (en) Database backup system using data and user-defined routines replicators for maintaining a copy of database on a secondary server
CN101401073B (zh) 跨存储子系统的一致更新
CN103780638B (zh) 数据同步方法及系统
CN106407040A (zh) 一种远程数据复制方法及系统
CN105843702B (zh) 一种用于数据备份的方法以及装置
CN105574187B (zh) 一种异构数据库复制事务一致性保障方法及系统
CN104714756B (zh) 用于在双向同步镜像环境中进行本地锁定的方法和系统
CN108197159A (zh) 基于分布式文件系统的数据读取、写入方法及装置
CN104021200B (zh) 一种数据库的数据同步方法和装置
CN107003890A (zh) 高效地提供虚拟机参考点
CN104486438B (zh) 分布式存储系统的容灾方法及装置
CN103902405A (zh) 一种准连续性数据复制方法及装置
US9009431B2 (en) Virtual snapshot system and method
CN106919465A (zh) 用于存储系统中多重数据保护的方法和装置
WO2014087287A1 (en) Replication control using eventually consistent meta-data
CN104486387B (zh) 一种数据同步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7203327A (zh) 一种用于存储系统的方法和装置
CN104978336A (zh) 基于Hadoop分布式计算平台的非结构化数据存储系统
CN106605217A (zh) 使用跨越故障转移集群中的数据存储库的同步复制的应用透明持续可用性
CN109145060A (zh)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0402429A (zh) 复制用于管理基于云的资源的存储表以抵挡存储账户中断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