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78789B - 一种消息推送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消息推送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78789B
CN105978789B CN201610272819.2A CN201610272819A CN105978789B CN 105978789 B CN105978789 B CN 105978789B CN 201610272819 A CN201610272819 A CN 201610272819A CN 105978789 B CN105978789 B CN 10597878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quest
mobile terminal
server
external server
gatew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7281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78789A (zh
Inventor
安占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Bos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Bos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Bos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Bos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27281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978789B/zh
Publication of CN1059787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787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787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787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58Message adaptat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073Registration or de-regist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5Push-based network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6Provisioning of proxy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16Implementation or adaptation of Internet protocol [IP], of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CP] or of user datagram protocol [UDP]
    • H04L69/161Implementation details of TCP/IP or UDP/IP stack architecture; Specification of modified or new header fields
    • H04L69/162Implementation details of TCP/IP or UDP/IP stack architecture; Specification of modified or new header fields involving adaptations of sockets based mechanis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息推送系统及方法,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所述系统包括:移动终端、代理服务器和网关;所述移动终端,用于向代理服务器发送监听请求;所述代理服务器,用于接收移动终端发来的监听请求;将所述监听请求封装为通用代理请求,并将所述代理请求定时发送至网关进行轮询;所述网关,用于将外部服务器响应信息发送至代理服务器;相应地,所述代理服务器,还用于接收网关发来的外部服务器响应信息,并从所述外部服务器响应信息中解析出移动终端可以识别的消息;将所述消息推送至移动终端,本发明通过代理服务器和网关与各外部服务器进行轮询通信,节省了移动终端的流量和电量,提高了移动终端和各外部服务器信息交换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消息推送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息推送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开发Android应用程序时,我们往往需要从服务器不定时的向手机客户端即时推送各种通知消息,要获取服务器上不定时更新的信息,一般来说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客户端使用Pull(拉)的方式,就是隔一段时间就去服务器上获取一下信息,看是否有更新的信息出现;第二种就是服务器使用Push(推送)的方式,当服务器有新的信息了,则把最新的信息Push到客户端上,这样,客户端就能自动的接收到消息,虽然Pull和Push两种方式都能实现获取服务器端更新信息的功能,但是明显来说Push方式比Pull方式更优越。因为Pull方式更费客户端的网络流量,更主要的是费电量,还需要我们的程序不停地去监测服务端的变化。
现有技术中,Google提供了C2DM(Cloudto Device Messaging)服务,用来帮助开发者从服务器向Android应用程序发送数据的服务。这个服务存在很大的问题:C2DM内置于Android的2.2系统上,无法兼容老的1.6到2.1系统;C2DM需要依赖于Google官方提供的C2DM服务器,由于国内的网络环境,这个服务经常不可用,如果想要很好的使用,相应的AppServer必须也在国外,这个恐怕不是每个开发者都能够实现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消息推送系统及方法,通过代理服务器和网关与各外部服务器进行轮询通信,节省了移动终端的流量和电量,提高了移动终端和各外部服务器信息交换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消息推送系统,包括:移动终端、代理服务器和网关;
所述移动终端,用于向代理服务器发送监听请求;
所述代理服务器,用于接收移动终端发来的监听请求;将所述监听请求封装为通用代理请求,并将所述代理请求定时发送至网关进行轮询;
所述网关,用于将外部服务器响应信息发送至代理服务器;相应地,
所述代理服务器,还用于接收网关发来的外部服务器响应信息,并从所述外部服务器响应信息中解析出移动终端可以识别的消息;将所述消息推送至移动终端。
可选地,所述监听请求包括需要监听的外部服务器标识和移动终端本地标识。
可选地,还包括注册服务器;
所述注册服务器,用于对所述监听请求进行登记,并向代理服务器发送注册通知;相应地,
所述移动终端,还用于向注册服务器注册监听请求;
所述代理服务器,还用于收到所述注册通知后,向所述注册服务器发出查询请求,接收所述监听请求。
可选地,所述网关,还用于:
接收所述通用代理请求,从所述通用代理请求中识别出所述外部服务器标识对应的外部服务器;
将所述通用代理请求转换为与所述外部服务器对应的目标请求;
将所述目标请求定时发送至所述外部服务器进行轮询,接收外部服务器响应信息;
将所述外部服务器响应信息发送至代理服务器。
可选地,还包括外部服务器;
所述外部服务器,用于接收网关定时发来的目标请求,并对所述目标请求进行响应,生成响应信息,所述响应信息中包括所述移动终端需要监听的消息。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的一种消息推送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代理服务器接收移动终端发来的监听请求;
将所述监听请求封装为通用代理请求,并将所述代理请求定时发送至网关进行轮询;
接收网关发来的外部服务器响应信息,并从所述外部服务器响应信息中解析出移动终端可以识别的消息;
将所述消息推送至移动终端。
可选地,所述监听请求包括需要监听的外部服务器标识和移动终端本地标识。
可选地,所述代理服务器接收移动终端发来的监听请求包括:
移动终端向注册服务器注册监听请求;
注册服务器对所述监听请求进行登记,并向代理服务器发送注册通知;
代理服务器收到所述注册通知后,向所述注册服务器发出查询请求,接收所述监听请求。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代理请求定时发送至网关进行轮询之后,接收网关发来的外部服务器响应信息之前还包括:
网关接收所述通用代理请求,从所述通用代理请求中识别出所述外部服务器标识对应的外部服务器;
将所述通用代理请求转换为与所述外部服务器对应的目标请求;
将所述目标请求定时发送至所述外部服务器进行轮询,接收外部服务器响应信息;
将所述外部服务器响应信息发送至代理服务器。
可选地,所述移动终端和代理服务器通过TCP套接字进行通信。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消息推送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移动终端、代理服务器和网关;所述移动终端,用于向代理服务器发送监听请求;所述代理服务器,用于接收移动终端发来的监听请求;将所述监听请求封装为通用代理请求,并将所述代理请求定时发送至网关进行轮询;所述网关,用于将外部服务器响应信息发送至代理服务器;相应地,所述代理服务器,还用于接收网关发来的外部服务器响应信息,并从所述外部服务器响应信息中解析出移动终端可以识别的消息;将所述消息推送至移动终端,本发明通过代理服务器和网关与各外部服务器进行轮询通信,节省了移动终端的流量和电量,提高了移动终端和各外部服务器信息交换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一个可选的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如图1所示的移动终端的无线通信系统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消息推送系统示范性结构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消息推送系统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消息推送系统各部分之间的协作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消息推送系统示范性结构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消息推送系统示范性结构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消息推送方法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消息推送方法流程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一种消息推送方法流程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发明的说明,其本身并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与"部件"可以混合地使用。
移动终端可以以各种形式来实施。例如,本发明中描述的终端可以包括诸如移动电话、智能电话、笔记本电脑、数字广播接收器、PDA(个人数字助理)、PAD(平板电脑)、PMP(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导航装置等等的移动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等的固定终端。下面,假设终端是移动终端。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除了特别用于移动目的的元件之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构造也能够应用于固定类型的终端。
图1为实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一个可选的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移动终端100可以包括无线通信单元110、A/V(音频/视频)输入单元120、用户输入单元130、感测单元140、输出单元150、存储器160、接口单元170、控制器180和电源单元190等等。图1示出了具有各种组件的移动终端,但是应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所有示出的组件。可以替代地实施更多或更少的组件。将在下面详细描述移动终端的元件。
无线通信单元110通常包括一个或多个组件,其允许移动终端100与无线通信系统或网络之间的无线电通信。例如,无线通信单元可以包括移动通信模块112、无线互联网模块113、短程通信模块114中的至少一个。
移动通信模块112将无线电信号发送到基站(例如,接入点、节点B等等)、外部终端以及服务器中的至少一个和/或从其接收无线电信号。这样的无线电信号可以包括语音通话信号、视频通话信号、或者根据文本和/或多媒体消息发送和/或接收的各种类型的数据。
无线互联网模块113支持移动终端的无线互联网接入。该模块可以内部或外部地耦接到终端。该模块所涉及的无线互联网接入技术可以包括WLAN(无线LAN)(Wi-Fi)、Wibro(无线宽带)、Wimax(全球微波互联接入)、HSDPA(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等等。
短程通信模块114是用于支持短程通信的模块。短程通信技术的一些示例包括蓝牙TM、射频识别(RFID)、红外数据协会(IrDA)、超宽带(UWB)、紫蜂TM等等。
A/V输入单元120用于接收音频或视频信号。A/V输入单元120可以包括摄像头121和麦克风1220,摄像头121对在视频捕获模式或图像捕获模式中由图像捕获装置获得的静态图片或视频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图像帧可以显示在显示单元151上。经摄像头121处理后的图像帧可以存储在存储器160(或其它存储介质)中或者经由无线通信单元110进行发送,可以根据移动终端的构造提供两个或更多摄像头1210。麦克风122可以在电话通话模式、记录模式、语音识别模式等等运行模式中经由麦克风接收声音(音频数据),并且能够将这样的声音处理为音频数据。处理后的音频(语音)数据可以在电话通话模式的情况下转换为可经由移动通信模块112发送到移动通信基站的格式输出。麦克风122可以实施各种类型的噪声消除(或抑制)算法以消除(或抑制)在接收和发送音频信号的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或者干扰。
用户输入单元130可以根据用户输入的命令生成键输入数据以控制移动终端的各种操作。用户输入单元130允许用户输入各种类型的信息,并且可以包括键盘、锅仔片、触摸板(例如,检测由于被接触而导致的电阻、压力、电容等等的变化的触敏组件)、滚轮、摇杆等等。特别地,当触摸板以层的形式叠加在显示单元151上时,可以形成触摸屏。
感测单元140检测移动终端100的当前状态,(例如,移动终端100的打开或关闭状态)、移动终端100的位置、用户对于移动终端100的接触(即,触摸输入)的有无、移动终端100的取向、移动终端100的加速或减速移动和方向等等,并且生成用于控制移动终端100的操作的命令或信号。例如,当移动终端100实施为滑动型移动电话时,感测单元140可以感测该滑动型电话是打开还是关闭。另外,感测单元140能够检测电源单元190是否提供电力或者接口单元170是否与外部装置耦接。
接口单元170用作至少一个外部装置与移动终端100连接可以通过的接口。例如,外部装置可以包括有线或无线头戴式耳机端口、外部电源(或电池充电器)端口、有线或无线数据端口、存储卡端口、用于连接具有识别模块的装置的端口、音频输入/输出(I/O)端口、视频I/O端口、耳机端口等等。识别模块可以是存储用于验证用户使用移动终端100的各种信息并且可以包括用户识别模块(UIM)、客户识别模块(SIM)、通用客户识别模块(USIM)等等。另外,具有识别模块的装置(下面称为"识别装置")可以采取智能卡的形式,因此,识别装置可以经由端口或其它连接装置与移动终端100连接。接口单元170可以用于接收来自外部装置的输入(例如,数据信息、电力等等)并且将接收到的输入传输到移动终端100内的一个或多个元件或者可以用于在移动终端和外部装置之间传输数据。
另外,当移动终端100与外部底座连接时,接口单元170可以用作允许通过其将电力从底座提供到移动终端100的路径或者可以用作允许从底座输入的各种命令信号通过其传输到移动终端的路径。从底座输入的各种命令信号或电力可以用作用于识别移动终端是否准确地安装在底座上的信号。输出单元150被构造为以视觉、音频和/或触觉方式提供输出信号(例如,音频信号、视频信号、警报信号、振动信号等等)。输出单元150可以包括显示单元151、音频输出模块152等等。
显示单元151可以显示在移动终端100中处理的信息。例如,当移动终端100处于电话通话模式时,显示单元151可以显示与通话或其它通信(例如,文本消息收发、多媒体文件下载等等)相关的用户界面(UI)或图形用户界面(GUI)。当移动终端100处于视频通话模式或者图像捕获模式时,显示单元151可以显示捕获的图像和/或接收的图像、示出视频或图像以及相关功能的UI或GUI等等。
同时,当显示单元151和触摸板以层的形式彼此叠加以形成触摸屏时,显示单元151可以用作输入装置和输出装置。显示单元151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薄膜晶体管LCD(TFT-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柔性显示器、三维(3D)显示器等等中的至少一种。这些显示器中的一些可以被构造为透明状以允许用户从外部观看,这可以称为透明显示器,典型的透明显示器可以例如为TOLED(透明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等等。根据特定想要的实施方式,移动终端100可以包括两个或更多显示单元(或其它显示装置),例如,移动终端可以包括外部显示单元(未示出)和内部显示单元(未示出)。触摸屏可用于检测触摸输入压力以及触摸输入位置和触摸输入面积。
音频输出模块152可以在移动终端处于呼叫信号接收模式、通话模式、记录模式、语音识别模式、广播接收模式等等模式下时,将无线通信单元110接收的或者在存储器160中存储的音频数据转换音频信号并且输出为声音。而且,音频输出模块152可以提供与移动终端100执行的特定功能相关的音频输出(例如,呼叫信号接收声音、消息接收声音等等)。音频输出模块152可以包括扬声器、蜂鸣器等等。
存储器160可以存储由控制器180执行的处理和控制操作的软件程序等等,或者可以暂时地存储己经输出或将要输出的数据(例如,电话簿、消息、静态图像、视频等等)。而且,存储器160可以存储关于当触摸施加到触摸屏时输出的各种方式的振动和音频信号的数据。
存储器160可以包括至少一种类型的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包括闪存、硬盘、多媒体卡、卡型存储器(例如,SD或DX存储器等等)、随机访问存储器(RAM)、静态随机访问存储器(S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磁性存储器、磁盘、光盘等等。而且,移动终端100可以与通过网络连接执行存储器160的存储功能的网络存储装置协作。
控制器180通常控制移动终端的总体操作。例如,控制器180执行与语音通话、数据通信、视频通话等等相关的控制和处理。另外,控制器180可以包括用于再现(或回放)多媒体数据的多媒体模块1810,多媒体模块1810可以构造在控制器180内,或者可以构造为与控制器180分离。控制器180可以执行模式识别处理,以将在触摸屏上执行的手写输入或者图片绘制输入识别为字符或图像。
电源单元190在控制器180的控制下接收外部电力或内部电力并且提供操作各元件和组件所需的适当的电力。
这里描述的各种实施方式可以以使用例如计算机软件、硬件或其任何组合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来实施。对于硬件实施,这里描述的实施方式可以通过使用特定用途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装置(DSPD)、可编程逻辑装置(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被设计为执行这里描述的功能的电子单元中的至少一种来实施,在一些情况下,这样的实施方式可以在控制器180中实施。对于软件实施,诸如过程或功能的实施方式可以与允许执行至少一种功能或操作的单独的软件模块来实施。软件代码可以由以任何适当的编程语言编写的软件应用程序(或程序)来实施,软件代码可以存储在存储器160中并且由控制器180执行。
至此,己经按照其功能描述了移动终端。下面,为了简要起见,将描述诸如折叠型、直板型、摆动型、滑动型移动终端等等的各种类型的移动终端中的滑动型移动终端作为示例。因此,本发明能够应用于任何类型的移动终端,并且不限于滑动型移动终端。
参考图2,CDMA无线通信系统可以包括多个移动终端100、多个基站(BS)270、基站控制器(BSC)275和移动交换中心(MSC)280。MSC280被构造为与公共电话交换网络(PSTN)290形成接口。MSC280还被构造为与可以经由回程线路耦接到基站270的BSC275形成接口。回程线路可以根据若干己知的接口中的任一种来构造,所述接口包括例如E1/T1、ATM,IP、PPP、帧中继、HDSL、ADSL或xDSL。将理解的是,如图2中所示的系统可以包括多个BSC2750。
每个BS270可以服务一个或多个分区(或区域),由多向天线或指向特定方向的天线覆盖的每个分区放射状地远离BS270。或者,每个分区可以由用于分集接收的两个或更多天线覆盖。每个BS270可以被构造为支持多个频率分配,并且每个频率分配具有特定频谱(例如,1.25MHz,5MHz等等)。
分区与频率分配的交叉可以被称为CDMA信道。BS270也可以被称为基站收发器子系统(BTS)或者其它等效术语。在这样的情况下,术语"基站"可以用于笼统地表示单个BSC275和至少一个BS270。基站也可以被称为"蜂窝站"。或者,特定BS270的各分区可以被称为多个蜂窝站。
如图2中所示,广播发射器(BT)295将广播信号发送给在系统内操作的移动终端100。如图1中所示的广播接收模块111被设置在移动终端100处以接收由BT295发送的广播信号。在图2中,示出了几个全球定位系统(GPS)卫星300。卫星300帮助定位多个移动终端100中的至少一个。
在图2中,描绘了多个卫星300,但是理解的是,可以利用任何数目的卫星获得有用的定位信息。
作为无线通信系统的一个典型操作,BS270接收来自各种移动终端100的反向链路信号。移动终端100通常参与通话、消息收发和其它类型的通信。特定基站270接收的每个反向链路信号被在特定BS270内进行处理。获得的数据被转发给相关的BSC275。BSC提供通话资源分配和包括BS270之间的软切换过程的协调的移动管理功能。BSC275还将接收到的数据路由到MSC280,其提供用于与PSTN290形成接口的额外的路由服务。类似地,PSTN290与MSC280形成接口,MSC与BSC275形成接口,并且BSC275相应地控制BS270以将正向链路信号发送到移动终端100。
基于上述移动终端硬件结构以及通信系统,提出本发明方法各个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一种消息推送系统,包括:移动终端10、代理服务器20和网关30;
所述移动终端10,用于向代理服务器发送监听请求;
所述代理服务器20,用于接收移动终端发来的监听请求;将所述监听请求封装为通用代理请求,并将所述代理请求定时发送至网关进行轮询;
所述网关30,用于将外部服务器响应信息发送至代理服务器;相应地,
所述代理服务器20,还用于接收网关发来的外部服务器响应信息,并从所述外部服务器响应信息中解析出移动终端可以识别的消息;将所述消息推送至移动终端。
现有技术中,移动终端直接和各外部服务器通过轮询的方式进行信息通信,要考虑轮询的频率,如果太慢可能导致某些消息的延迟,如果太快,则会大量消耗网络带宽和电池。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代理服务器和网关与各外部服务器进行轮询通信,节省了移动终端的流量和电量,提高了移动终端和各外部服务器信息交换效率,使用代理服务器与外部服务器进行轮询通信,可以调高轮询的频率,避免了消息延迟,也不会消耗移动终端的流量和电量;进行通信的不同系统很大程度上是异构系统,由于协议不同,和其他系统交换信息必须通过协议的转换来实现,本实施例中,网关就是为了实现移动终端和各异构系统进行无差别的交换信息。
如图4所示,为本实施例消息推送系统示意图,每个代理服务器可以对应多个移动终端,移动终端中也会包括不同的监听请求,对应不同的外部服务器,在代理服务器和移动终端之间还设置有注册服务器,其工作流程如下。
移动终端将包含有需要监听的外部服务器标识和移动终端本地标识的监听请求登记至注册服务器,以便于代理服务器将所述监听请求与移动终端及外部服务器对应起来,移动终端可以通过TCP套接字与代理服务器进行通信;能解析代理服务器返回的XML信息包;将复杂性从客户端转移到服务器端。这使得客户端编写变得非常容易,更新系统功能也同样变得容易。客户端与服务端通过XML在TCP套接字的特定端口进行通信,而不需要客户端之间直接进行通信。
注册服务器负责对移动终端的注册请求进行登记,并向代理服务器发送注册通知。
代理服务器终处在侦听状态,收到所述注册通知后,向所述注册服务器发出查询请求,接收所述监听请求;将所述监听请求封装为通用代理请求,该通用代理请求不针对特定服务器,方便异构服务器的请求,减轻代理服务器的逻辑,并将所述代理请求定时发送至网关进行轮询,代理服务器包括了一个计时模块,每一个计时周期,向网关发送一次请求,确保外部服务器的更新能及时的收到。
代理服务用于监听移动终端,并直接与移动终端应用程序通信;对监听请求的进行封装装、用户的身份和权限进行认证;另外,代理服务器还可以通过附加服务来进行扩展,如制定安全策略等。
如图5所示,为本实施例中消息推送系统各部分之间的协作流程图。
在本实施例中,网关用于接收所述通用代理请求,从所述通用代理请求中识别出所述外部服务器标识对应的外部服务器;将所述通用代理请求转换为与所述外部服务器对应的目标请求;将所述目标请求定时发送至所述外部服务器进行轮询,接收外部服务器响应信息;将所述外部服务器响应信息发送至代理服务器;由于协议的不同,代理服务器和各种外部服务器交换信息必须通过协议的转换来实现,由于网关的存在,本实施例中的消息推送系统事实上可以兼容所有其他通信网络,这无疑大大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在本实施例中,当移动终端应用程序APP接收完推送消息后,若要退出应用程序,需要从注册服务器进行反登记,代理服务器解除相应的轮询请求。
实施例二
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基于实施例一,消息推送系统还包括注册服务器40;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还包括了注册服务器40。
所述注册服务器40,用于对所述监听请求进行登记,并向代理服务器发送注册通知;相应地,
所述移动终端10,还用于向注册服务器注册监听请求;
所述代理服务器20,还用于收到所述注册通知后,向所述注册服务器发出查询请求,接收所述监听请求。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网关30,还用于:
接收所述通用代理请求,从所述通用代理请求中识别出所述外部服务器标识对应的外部服务器;
将所述通用代理请求转换为与所述外部服务器对应的目标请求;
将所述目标请求定时发送至所述外部服务器进行轮询,接收外部服务器响应信息;
将所述外部服务器响应信息发送至代理服务器。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协议的不同,代理服务器和各种外部服务器交换信息必须通过协议的转换来实现,由于网关的存在,本实施例中的消息推送系统事实上可以兼容所有其他通信网络,这无疑大大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实施例三
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基于实施例二,消息推送系统还包括外部服务器50;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还包括了外部服务器50。
所述外部服务器50,用于接收网关定时发来的目标请求,并对所述目标请求进行响应,生成响应信息,所述响应信息中包括所述移动终端需要监听的消息。
在本实施例中,不同的外部服务器对应不同的监听请求,各种不同的应用程序APP皆对应不同的外部服务器,如中国移动网上营业厅、中国联通网上营业厅、美团网、建设银行等都具有其各自的服务器,用于对移动终端进行消息推送。
实施例四
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对应于实施例一,一种消息推送方法,包括:
S10、代理服务器接收移动终端发来的监听请求;
S20、将所述监听请求封装为通用代理请求,并将所述代理请求定时发送至网关进行轮询;
S30、接收网关发来的外部服务器响应信息,并从所述外部服务器响应信息中解析出移动终端可以识别的消息;
S40、将所述消息推送至移动终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监听请求包括需要监听的外部服务器标识和移动终端本地标识。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和代理服务器通过TCP套接字进行通信。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代理服务器和网关与各外部服务器进行轮询通信,节省了移动终端的流量和电量,提高了移动终端和各外部服务器信息交换效率,使用代理服务器与外部服务器进行轮询通信,可以调高轮询的频率,避免了消息延迟,也不会消耗移动终端的流量和电量;进行通信的不同系统很大程度上是异构系统,由于协议不同,和其他系统交换信息必须通过协议的转换来实现,本实施例中,网关就是为了实现移动终端和各异构系统进行无差别的交换信息。
移动终端将包含有需要监听的外部服务器标识和移动终端本地标识的监听请求登记至注册服务器,以便于代理服务器将所述监听请求与移动终端及外部服务器对应起来,移动终端可以通过TCP套接字与代理服务器进行通信;能解析代理服务器返回的XML信息包;将复杂性从客户端转移到服务器端。这使得客户端编写变得非常容易,更新系统功能也同样变得容易。客户端与服务端通过XML在TCP套接字的特定端口进行通信,而不需要客户端之间直接进行通信。
代理服务器终处在侦听状态,收到注册通知后,向注册服务器发出查询请求,接收所述监听请求;将所述监听请求封装为通用代理请求,该通用代理请求不针对特定服务器,方便异构服务器的请求,减轻代理服务器的逻辑,并将所述代理请求定时发送至网关进行轮询,代理服务器包括了一个计时模块,每一个计时周期,向网关发送一次请求,确保外部服务器的更新能及时的收到。
代理服务器还可以通过附加服务来进行扩展,如制定安全策略等。
实施例五
如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基于实施例四,本实施例与实施例四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对步骤S10进行了细化,并引入了注册服务器;对应于实施例二,所述步骤S10包括:
S11、移动终端向注册服务器注册监听请求;
S12、注册服务器对所述监听请求进行登记,并向代理服务器发送注册通知;
S13、代理服务器收到所述注册通知后,向所述注册服务器发出查询请求,接收所述监听请求。
在本实施例中,注册服务器负责对移动终端的注册请求进行登记,并向代理服务器发送注册通知。
实施例六
如图1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基于实施例五,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五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在步骤S20与步骤S30之间添加了一些步骤,使得本方法更详细,更有逻辑性,并引入了外部服务器;并与实施例三对应,所述步骤S20与步骤S30之间还包括:
S21、网关接收所述通用代理请求,从所述通用代理请求中识别出所述外部服务器标识对应的外部服务器;
S22、将所述通用代理请求转换为与所述外部服务器对应的目标请求;
S23、将所述目标请求定时发送至所述外部服务器进行轮询,接收外部服务器响应信息;
S24、将所述外部服务器响应信息发送至代理服务器。
在本实施例中,网关用于接收所述通用代理请求,从所述通用代理请求中识别出所述外部服务器标识对应的外部服务器;将所述通用代理请求转换为与所述外部服务器对应的目标请求;将所述目标请求定时发送至所述外部服务器进行轮询,接收外部服务器响应信息;将所述外部服务器响应信息发送至代理服务器;由于协议的不同,代理服务器和各种外部服务器交换信息必须通过协议的转换来实现,由于网关的存在,本实施例中的消息推送系统事实上可以兼容所有其他通信网络,这无疑大大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消息推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终端、代理服务器、网关和注册服务器;
所述移动终端,用于向代理服务器发送监听请求;
所述代理服务器,用于接收移动终端发来的监听请求;将所述监听请求封装为通用代理请求,并将所述代理请求定时发送至网关进行轮询;
所述网关,用于将外部服务器响应信息发送至代理服务器;相应地,
所述代理服务器,还用于接收网关发来的外部服务器响应信息,并从所述外部服务器响应信息中解析出移动终端可以识别的消息;将所述消息推送至移动终端;
所述注册服务器,用于对所述监听请求进行登记,并向代理服务器发送注册通知;相应地,
所述移动终端,还用于向注册服务器注册监听请求;
所述代理服务器,还用于收到所述注册通知后,向所述注册服务器发出查询请求,接收所述监听请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息推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听请求包括需要监听的外部服务器标识和移动终端本地标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消息推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关,还用于:
接收所述通用代理请求,从所述通用代理请求中识别出所述外部服务器标识对应的外部服务器;
将所述通用代理请求转换为与所述外部服务器对应的目标请求;
将所述目标请求定时发送至所述外部服务器进行轮询,接收外部服务器响应信息;
将所述外部服务器响应信息发送至代理服务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消息推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部服务器;
所述外部服务器,用于接收网关定时发来的目标请求,并对所述目标请求进行响应,生成响应信息,所述响应信息中包括所述移动终端需要监听的消息。
5.一种消息推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代理服务器接收移动终端发来的监听请求;
将所述监听请求封装为通用代理请求,并将所述代理请求定时发送至网关进行轮询;
接收网关发来的外部服务器响应信息,并从所述外部服务器响应信息中解析出移动终端可以识别的消息;
将所述消息推送至移动终端;
所述代理服务器接收移动终端发来的监听请求包括:
移动终端向注册服务器注册监听请求;
注册服务器对所述监听请求进行登记,并向代理服务器发送注册通知;
代理服务器收到所述注册通知后,向所述注册服务器发出查询请求,接收所述监听请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消息推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听请求包括需要监听的外部服务器标识和移动终端本地标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消息推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代理请求定时发送至网关进行轮询之后,接收网关发来的外部服务器响应信息之前还包括:
网关接收所述通用代理请求,从所述通用代理请求中识别出所述外部服务器标识对应的外部服务器;
将所述通用代理请求转换为与所述外部服务器对应的目标请求;
将所述目标请求定时发送至所述外部服务器进行轮询,接收外部服务器响应信息;
将所述外部服务器响应信息发送至代理服务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消息推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和代理服务器通过TCP套接字进行通信。
CN201610272819.2A 2016-04-28 2016-04-28 一种消息推送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059787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72819.2A CN105978789B (zh) 2016-04-28 2016-04-28 一种消息推送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72819.2A CN105978789B (zh) 2016-04-28 2016-04-28 一种消息推送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78789A CN105978789A (zh) 2016-09-28
CN105978789B true CN105978789B (zh) 2020-07-10

Family

ID=569933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72819.2A Active CN105978789B (zh) 2016-04-28 2016-04-28 一种消息推送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97878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71933B (zh) * 2019-04-28 2021-11-12 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安全套接层加速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205401A (zh) * 2020-09-17 2022-03-18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网络服务去中心化的数据传输系统及其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13228A (zh) * 2012-03-09 2013-09-18 上海数龙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Android系统下的消息传送方法
CN103916442A (zh) * 2013-01-07 2014-07-09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消息推送实现方法、移动终端及消息推送系统
CN104980289A (zh) * 2014-04-14 2015-10-1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消息推送方法、装置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24452B2 (en) * 2006-05-02 2011-09-20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Dynamic syndicated content delivery system and method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13228A (zh) * 2012-03-09 2013-09-18 上海数龙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Android系统下的消息传送方法
CN103916442A (zh) * 2013-01-07 2014-07-09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消息推送实现方法、移动终端及消息推送系统
CN104980289A (zh) * 2014-04-14 2015-10-1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消息推送方法、装置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78789A (zh) 2016-09-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437463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service in service zone
CN108702602B (zh) 分享图像的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
CN110213318B (zh) 一种数据传输控制的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413128B (zh) 一种投影方法及移动终端
US20160191458A1 (en) Method, a device, and a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for data transmission in a network system
EP4117212A1 (en) Data blind re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storage medium, and terminal device
CN112087362B (zh) 一种客户端之间的消息转发方法和装置以及终端
CN107070981B (zh) 多终端的设备协同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1800794B (zh) 解调参考信号位置的确定方法及设备
US2022014164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system message,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04113620A (zh) 通讯录更新方法、更新装置及用户终端
CN105978789B (zh) 一种消息推送系统及方法
CN106375843A (zh) 一种无线投影装置、系统及方法
CN104639428B (zh) 即时通讯中会话场景的自适应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8401081B (zh) 一种volte网络性能测试方法及装置
WO2018010640A1 (zh) 一种基于虚拟卡的通信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6792878B (zh) 一种数据流量监控方法及装置
US20220053585A1 (en) Method for pc5 link establishment, device, and system
KR101810464B1 (ko)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의 서비스 캐퍼비리티 디스커버리 방법
EP4087284A1 (en) Multicast service processing method, multicast service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5657181B (zh) 一种数据备份方法及装置
US8798588B2 (en)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zone-based service outside of service zone
CN106453603B (zh) 一种接口数据信息的管理控制方法及其管理控制系统
CN106612282B (zh) 网络访问限制装置及方法
CN106550365B (zh) 一种wifi网络访问处理的方法及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603

Address after: Room 918, building 1, Zhongqiao center, southwest corner, intersection of Qianshan Road and Xiuning Road, Shushan District,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230000

Applicant after: Anhui Bos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Guangdong Province, Shenzhen high tech Zone of Nanshan District City, No. 9018 North Central Avenue's innovation building A, 6-8 layer, 10-11 layer, B layer, C District 6-10 District 6 floor

Applicant before: NUBIA 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