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77681A - 一种安全防触电插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安全防触电插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77681A
CN105977681A CN201610444117.8A CN201610444117A CN105977681A CN 105977681 A CN105977681 A CN 105977681A CN 201610444117 A CN201610444117 A CN 201610444117A CN 105977681 A CN105977681 A CN 1059776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bar
intermediate plate
metal intermediate
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44411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77681B (zh
Inventor
张德金
韩振泉
李红梅
王毅
郭玉新
曲修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jin Power Supply Company State Grid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Co
Original Assignee
Xiajin Power Supply Company State Grid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jin Power Supply Company State Grid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Co filed Critical Xiajin Power Supply Company State Grid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Co
Priority to CN20161044411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977681B/zh
Publication of CN1059776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776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776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7768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4Means for preventing access to live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5Pins, blades or sockets having separate spring member for producing or increasing contact pressure
    • H01R13/187Pins, blades or sockets having separate spring member for producing or increasing contact pressure with spring member in the socket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安全防触电插座,包括壳体、挡块装置、滚轮装置、定位装置、支架装置、金属夹片装置及顶靠装置,壳体上设有插孔、垫块、第一凹槽,挡块装置包括挡块、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一滚轮、第三连接杆及第一弹簧,滚轮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滚轮及第一拉线,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定位块、第二弹簧,金属夹片装置包括第一金属夹片、第二金属夹片、第三金属夹片、第四金属夹片及第三弹簧,支架装置包括第一移动杆、第二支撑杆、第一弯曲杆、第二移动杆、第一竖杆、定位杆、斜杆,顶靠装置包括顶靠杆、固定杆、第三滚轮及弹性绳,本发明能够有效的防止儿童触摸到插座内部带电的金属夹片,进而可以保证儿童的安全,并且金属夹片夹持的较为稳固。

Description

一种安全防触电插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插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全防触电插座。
背景技术
公知的,在学校、家庭和办公场所中安装插座是一种必须的配置,通过插座可使得各种电器获取电能,然而插座的安装位置一般较低,插座的两脚插座和三脚插座孔径较大,一般可以容下二通的手指,而儿童的天性好奇,喜欢用手指抠插座的插座孔,由此引发的儿童触电事件时有发生。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安全防触电插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安全防触电插座,所述安全防触电插座包括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的挡块装置、位于所述挡块装置下方的滚轮装置、位于所述壳体内左右两侧的定位装置、设置于所述定位装置上的支架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架装置上的金属夹片装置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顶靠装置,所述壳体上设有位于其上表面左右两侧的插孔、位于其上方的若干垫块、设置于所述壳体内表面的第一凹槽,所述挡块装置包括挡块、位于所述挡块下方的第一连接杆、设置于所述壳体内表面的第二连接杆、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杆上的第一滚轮、设置于所述第一滚轮上的第三连接杆及设置于所述第三连接杆上的第一弹簧,所述滚轮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杆、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上的第二滚轮及顶靠在所述第二滚轮上的第一拉线,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定位块、收容于所述第一定位块内的第二弹簧,所述金属夹片装置包括第一金属夹片、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夹片一侧的第二金属夹片、设置于所述第二金属夹片上的第三金属夹片、设置于所述第一金属夹片上的第四金属夹片及设置于所述第四金属夹片上的第三弹簧,所述支架装置包括第一移动杆、位于所述第一移动杆上方的第二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杆左右两侧的第一弯曲杆、位于所述第一弯曲杆左侧的第二移动杆、位于所述第一弯曲杆上方的第一竖杆、设置于所述第一竖杆上的定位杆、位于所述定位杆上的斜杆,所述顶靠装置包括顶靠杆、位于所述顶靠杆左右两侧的固定杆、设置于所述顶靠杆下端的第三滚轮及位于所述第三滚轮下方的弹性绳。
所述插孔设有两个,所述垫块设有四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插孔的左右两侧,所述垫块呈长方体,所述垫块的下表面与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挡块呈长方体状,所述挡块收容于所述插孔内且与所述壳体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呈弯曲状,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挡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滚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上端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下端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滚轮呈圆柱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滚轮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二连接杆轴转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滚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上端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三连接杆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支撑杆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二滚轮呈圆柱体,所述第二滚轮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滚轮收容于所述第三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一支撑杆轴转连接,所述第一拉线的上端与所述第三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拉线的下端穿过所述第三凹槽且顶靠在所述第二滚轮上。
所述第一定位块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定位块的一侧面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块的另一端设有第四凹槽,所述第二弹簧呈水平状,所述第二弹簧收容于所述第四凹槽内,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定位块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金属夹片呈弯曲状,所述第一金属夹片采用导电的金属材料制成,所述第一金属夹片的下端与所述第四金属夹片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金属夹片呈弯曲状,所述第二金属夹片顶靠在所述第一金属夹片上,所述第二金属夹片采用导电的金属材料制成。
所述第三金属夹片呈凹字形,所述第三金属夹片的两端与所述第二金属夹片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金属夹片采用导电的金属材料制成,所述第四金属夹片采用导电的金属材料制成,所述第四金属夹片的一端与所述第三金属夹片固定连接,所述第四金属夹片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金属夹片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呈水平状,所述第三弹簧的两端与所述第四金属夹片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移动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移动杆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且与所述壳体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移动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第四金属夹片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弯曲杆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弯曲杆呈弯曲状,所述第一弯曲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移动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弯曲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金属夹片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移动杆呈水平状,所述第二移动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弯曲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移动杆的另一端收容于所述第四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一定位块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移动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弯曲杆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杆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定位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竖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杆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定位块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斜杆呈倾斜状,所述斜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竖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斜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定位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拉线的下端与所述第一竖杆固定连接。
所述顶靠杆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顶靠杆的上端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顶靠杆的下端设有第五凹槽,所述第三滚轮呈圆柱体,所述第三滚轮收容于所述第五凹槽内且与所述顶靠杆轴转连接,所述第三滚轮顶靠在所述弹性绳上,所述弹性绳端部与所述第一弯曲杆固定连接,所述弹性绳采用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固定杆设有两个,所述固定杆的一端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顶靠杆的侧面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安全防触电插座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有效的防止儿童触摸到插座内部带电的金属夹片,进而可以保证儿童的安全,并且金属夹片夹持的较为稳固,使得其与插头能够充分接触,防止出现接触不良的现象,同时可以实现金属夹片的移动,在不使用时,可以使得金属夹片与插孔错开放置,进而可以有效的防止与其接触,保证人身财产的安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安全防触电插座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安全防触电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安全防触电插座包括壳体1、设置于所述壳体1上的挡块装置2、位于所述挡块装置2下方的滚轮装置3、位于所述壳体1内左右两侧的定位装置4、设置于所述定位装置4上的支架装置6、设置于所述支架装置6上的金属夹片装置5及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的顶靠装置7。
如图1所示,所述壳体1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壳体1上设有位于其上表面左右两侧的插孔11、位于其上方的若干垫块12、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表面的第一凹槽13。所述插孔11设有两个,所述插孔11呈方形且与所述壳体1的内部相通。所述垫块12设有四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插孔11的左右两侧,所述垫块12呈长方体,所述垫块12的下表面与所述壳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凹槽13呈长方体状。
如图1所示,所述挡块装置2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顶靠装置7的左右两侧。所述挡块装置2包括挡块21、位于所述挡块21下方的第一连接杆22、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表面的第二连接杆23、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杆23上的第一滚轮24、设置于所述第一滚轮24上的第三连接杆25及设置于所述第三连接杆25上的第一弹簧26。所述挡块21呈长方体状,所述挡块21可以收容于所述插孔11内且与所述壳体1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22呈弯曲状,所述第一连接杆22的一端与所述挡块2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2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滚轮2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23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二连接杆23的上端与所述壳体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23的下端设有第二凹槽231,所述第二凹槽231呈长方体状。所述第一滚轮24呈圆柱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滚轮24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231内且与所述第二连接杆23轴转连接,使得所述第一滚轮24可以在所述第二凹槽231内旋转。所述第三连接杆25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滚轮2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26的上端与所述壳体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26的下端与所述第三连接杆25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第三连接杆25起到支撑作用。
如图1所示,所述滚轮装置3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壳体1内的左右两侧。所述滚轮装置3包括第一支撑杆31、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杆31上的第二滚轮32及顶靠在所述第二滚轮32上的第一拉线33。所述第一支撑杆31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31的一端与所述壳体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31的另一端设有第三凹槽311,所述第三凹槽311呈长方体状。所述第二滚轮32呈圆柱体,所述第二滚轮32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滚轮32收容于所述第三凹槽311内且与所述第一支撑杆31轴转连接,使得所述第二滚轮32可以在所述第三凹槽311内旋转。所述第一拉线33的上端与所述第三连接杆2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拉线33的下端穿过所述第三凹槽311且顶靠在所述第二滚轮32上。
如图1所示,所述定位装置4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壳体1内的左右两侧。所述定位装置4包括第一定位块41、收容于所述第一定位块41内的第二弹簧42。所述第一定位块41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定位块41的一侧面与所述壳体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块41的另一端设有第四凹槽411,所述第四凹槽411呈长方体状。所述第二弹簧42呈水平状,所述第二弹簧42收容于所述第四凹槽411内,所述第二弹簧4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定位块41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金属夹片装置5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顶靠装置7的左右两侧,一侧的金属夹片装置5与火线电性连接,位于另一侧的金属夹片装置5与零线电性连接。所述金属夹片装置5包括第一金属夹片51、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夹片51一侧的第二金属夹片52、设置于所述第二金属夹片52上的第三金属夹片53、设置于所述第一金属夹片51上的第四金属夹片54及设置于所述第四金属夹片54上的第三弹簧55。所述第一金属夹片51呈弯曲状,所述第一金属夹片51采用导电的金属材料制成,所述第一金属夹片51的下端与所述第四金属夹片5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金属夹片52呈弯曲状,所述第二金属夹片52顶靠在所述第一金属夹片51上,所述第二金属夹片52采用导电的金属材料制成。所述第三金属夹片53呈凹字形,所述第三金属夹片53的两端与所述第二金属夹片52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金属夹片53采用导电的金属材料制成。所述第四金属夹片54采用导电的金属材料制成,所述第四金属夹片54的一端与所述第三金属夹片53固定连接,所述第四金属夹片5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金属夹片51固定连接,所述第四金属夹片54具有弹性,使得所述第一金属夹片51与所述第二金属夹片52稳固的相互顶靠在一起。所述第三弹簧55呈水平状,所述第三弹簧55的两端与所述第四金属夹片54固定连接,从而使得所述第四金属夹片54的两端相互靠近,使得第一金属夹片51与所述第二金属夹片52相互顶靠的更加稳固。
如图1所示,所述支架装置6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金属夹片装置5的下方。所述支架装置6包括第一移动杆61、位于所述第一移动杆61上方的第二支撑杆62、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杆62左右两侧的第一弯曲杆63、位于所述第一弯曲杆63左侧的第二移动杆64、位于所述第一弯曲杆63上方的第一竖杆67、设置于所述第一竖杆67上的定位杆65、位于所述定位杆65上的斜杆66。所述第一移动杆61呈长方体,所述第一移动杆61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13内且与所述壳体1滑动连接,使得所述第一移动杆61可以在所述第一凹槽13内左右移动。所述第二支撑杆62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支撑杆62的下端与所述第一移动杆6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62的上端与所述第四金属夹片5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金属夹片装置5起到支撑作用。所述第一弯曲杆63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杆62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弯曲杆63呈弯曲状,所述第一弯曲杆6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移动杆6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弯曲杆6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金属夹片54的侧面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第四金属夹片54起到支撑作用。所述第二移动杆64呈水平状,所述第二移动杆6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弯曲杆6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移动杆64的另一端收容于所述第四凹槽411内且与所述第一定位块41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弹簧4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移动杆64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第二移动杆64起到支撑作用。所述第一竖杆67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弯曲杆63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杆65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定位杆65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竖杆67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杆65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定位块41的上表面滑动连接,使得所述定位杆65可以稳定的左右移动。所述斜杆66呈倾斜状,所述斜杆66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竖杆67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斜杆66的另一端与所述定位杆6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第一竖杆67起到支撑作用。所述第一拉线33的下端与所述第一竖杆67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顶靠装置7包括顶靠杆71、位于所述顶靠杆71左右两侧的固定杆74、设置于所述顶靠杆71下端的第三滚轮72及位于所述第三滚轮72下方的弹性绳73。所述顶靠杆71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顶靠杆71的上端与所述壳体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顶靠杆71的下端设有第五凹槽711,所述第五凹槽711呈长方体状。所述第三滚轮72呈圆柱体,所述第三滚轮72收容于所述第五凹槽711内且与所述顶靠杆71轴转连接,所述第三滚轮72顶靠在所述弹性绳73上。所述弹性绳73端部与所述第一弯曲杆73固定连接,所述弹性绳73采用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弹性绳73可以发生弹性变形。所述固定杆74设有两个,所述固定杆74的一端与所述壳体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74的另一端与所述顶靠杆71的侧面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本发明安全防触电插座使用时,首先金属夹片专职或5位于所述壳体1内部的中间,且与所述插孔21错开放置。然后将插头的金属插片顶靠在所述挡块21上,然后使得所述挡块21向下移动,进而使得所述第一滚轮24旋转,同时所述第一弹簧26被压缩,从而对所述挡块21起到支撑作用。当所述第一弹簧26被压缩时,所述第一拉线33被拉紧,所述第一竖杆67向两侧移动,进而使得所述第二弹簧42被压缩,同时带动所述移动装置6及金属夹片装置5向两侧移动,直至所述金属夹片装置5位于所述插孔11的下方,然后插头的金属插片穿过插孔11后顶靠在所述第一金属夹片51及第二金属夹片52之间,并且使得所述第一金属夹片51及第二金属夹片52顶靠在插头的金属插片上,从而实现电路的导通。同时由于第三弹簧55的设置,使得所述第一夹片51及第二金属夹片52稳定的顶靠在插头的金属插片上。金属夹片装置5及移动装置6向两侧移动时,所述弹性绳73发生弹性变形,进而使得金属夹片装置5向中间移动,并且所述第三滚轮72顶靠在所述弹性绳73上,对所述弹性绳73起到支撑作用。当使用完毕后,将插头的金属插片拔出,此时所述挡块21重新恢复到初始位置收容于所述插孔11内,同时第一连接杆22及第三连接杆25恢复到初始位置。然后第一拉线33不再处于拉紧状态。所述第二弹簧42恢复到初始位置,使得所述移动装置6及金属夹片装置5向中间移动,同时弹性绳73使得移动装置6及金属夹片装置5向中间移动且不再处于插孔11的下方,直至所述移动装置6及金属夹片装置5恢复到初始位置。至此,本发明安全防触电插座使用过程描述完毕。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安全防触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防触电插座包括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的挡块装置、位于所述挡块装置下方的滚轮装置、位于所述壳体内左右两侧的定位装置、设置于所述定位装置上的支架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架装置上的金属夹片装置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顶靠装置,所述壳体上设有位于其上表面左右两侧的插孔、位于其上方的若干垫块、设置于所述壳体内表面的第一凹槽,所述挡块装置包括挡块、位于所述挡块下方的第一连接杆、设置于所述壳体内表面的第二连接杆、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杆上的第一滚轮、设置于所述第一滚轮上的第三连接杆及设置于所述第三连接杆上的第一弹簧,所述滚轮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杆、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上的第二滚轮及顶靠在所述第二滚轮上的第一拉线,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定位块、收容于所述第一定位块内的第二弹簧,所述金属夹片装置包括第一金属夹片、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夹片一侧的第二金属夹片、设置于所述第二金属夹片上的第三金属夹片、设置于所述第一金属夹片上的第四金属夹片及设置于所述第四金属夹片上的第三弹簧,所述支架装置包括第一移动杆、位于所述第一移动杆上方的第二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杆左右两侧的第一弯曲杆、位于所述第一弯曲杆左侧的第二移动杆、位于所述第一弯曲杆上方的第一竖杆、设置于所述第一竖杆上的定位杆、位于所述定位杆上的斜杆,所述顶靠装置包括顶靠杆、位于所述顶靠杆左右两侧的固定杆、设置于所述顶靠杆下端的第三滚轮及位于所述第三滚轮下方的弹性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防触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设有两个,所述垫块设有四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插孔的左右两侧,所述垫块呈长方体,所述垫块的下表面与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防触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块呈长方体状,所述挡块收容于所述插孔内且与所述壳体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呈弯曲状,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挡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滚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上端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下端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滚轮呈圆柱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滚轮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二连接杆轴转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滚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上端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三连接杆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防触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二滚轮呈圆柱体,所述第二滚轮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滚轮收容于所述第三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一支撑杆轴转连接,所述第一拉线的上端与所述第三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拉线的下端穿过所述第三凹槽且顶靠在所述第二滚轮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全防触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块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定位块的一侧面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块的另一端设有第四凹槽,所述第二弹簧呈水平状,所述第二弹簧收容于所述第四凹槽内,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定位块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全防触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夹片呈弯曲状,所述第一金属夹片采用导电的金属材料制成,所述第一金属夹片的下端与所述第四金属夹片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金属夹片呈弯曲状,所述第二金属夹片顶靠在所述第一金属夹片上,所述第二金属夹片采用导电的金属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全防触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金属夹片呈凹字形,所述第三金属夹片的两端与所述第二金属夹片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金属夹片采用导电的金属材料制成,所述第四金属夹片采用导电的金属材料制成,所述第四金属夹片的一端与所述第三金属夹片固定连接,所述第四金属夹片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金属夹片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呈水平状,所述第三弹簧的两端与所述第四金属夹片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安全防触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移动杆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且与所述壳体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移动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第四金属夹片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弯曲杆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弯曲杆呈弯曲状,所述第一弯曲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移动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弯曲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金属夹片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移动杆呈水平状,所述第二移动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弯曲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移动杆的另一端收容于所述第四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一定位块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移动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弯曲杆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杆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定位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竖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杆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定位块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斜杆呈倾斜状,所述斜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竖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斜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定位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拉线的下端与所述第一竖杆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安全防触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靠杆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顶靠杆的上端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顶靠杆的下端设有第五凹槽,所述第三滚轮呈圆柱体,所述第三滚轮收容于所述第五凹槽内且与所述顶靠杆轴转连接,所述第三滚轮顶靠在所述弹性绳上,所述弹性绳端部与所述第一弯曲杆固定连接,所述弹性绳采用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固定杆设有两个,所述固定杆的一端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顶靠杆的侧面固定连接。
CN201610444117.8A 2016-06-21 2016-06-21 一种安全防触电插座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9776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44117.8A CN105977681B (zh) 2016-06-21 2016-06-21 一种安全防触电插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44117.8A CN105977681B (zh) 2016-06-21 2016-06-21 一种安全防触电插座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77681A true CN105977681A (zh) 2016-09-28
CN105977681B CN105977681B (zh) 2018-06-29

Family

ID=570220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44117.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977681B (zh) 2016-06-21 2016-06-21 一种安全防触电插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977681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24806A (zh) * 2017-02-27 2017-05-31 广州凯柔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烧水壶结构
CN110635293A (zh) * 2019-09-29 2019-12-31 杭州欣茂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过程中防止触电和脱落的盲人群体充电装置
CN112003056A (zh) * 2020-09-01 2020-11-27 惠州吉顺康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便插高寿命插座及用于该插座的插头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18077Y (zh) * 2007-02-08 2008-02-06 马满生 一种防触电电源插座
CN101320861A (zh) * 2008-07-20 2008-12-10 陈通平 一种电源受插头控制的安全插座
CN103178415A (zh) * 2013-03-29 2013-06-26 苏州启智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防触电插座
CN203250950U (zh) * 2013-03-20 2013-10-23 苏州瑞琪丹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插座
FR2991111A1 (fr) * 2012-05-24 2013-11-29 Schneider Electric Ind Sas Ensemble de prises electriques
CN103700974A (zh) * 2013-12-16 2014-04-02 惠州柯林电器有限公司 插座
CN105406247A (zh) * 2015-12-11 2016-03-16 苏州太阳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消防报警主机的安全插座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18077Y (zh) * 2007-02-08 2008-02-06 马满生 一种防触电电源插座
CN101320861A (zh) * 2008-07-20 2008-12-10 陈通平 一种电源受插头控制的安全插座
FR2991111A1 (fr) * 2012-05-24 2013-11-29 Schneider Electric Ind Sas Ensemble de prises electriques
CN203250950U (zh) * 2013-03-20 2013-10-23 苏州瑞琪丹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插座
CN103178415A (zh) * 2013-03-29 2013-06-26 苏州启智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防触电插座
CN103700974A (zh) * 2013-12-16 2014-04-02 惠州柯林电器有限公司 插座
CN105406247A (zh) * 2015-12-11 2016-03-16 苏州太阳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消防报警主机的安全插座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24806A (zh) * 2017-02-27 2017-05-31 广州凯柔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烧水壶结构
CN110635293A (zh) * 2019-09-29 2019-12-31 杭州欣茂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过程中防止触电和脱落的盲人群体充电装置
CN112003056A (zh) * 2020-09-01 2020-11-27 惠州吉顺康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便插高寿命插座及用于该插座的插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77681B (zh) 2018-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77681A (zh) 一种安全防触电插座
CN204286476U (zh) 一种环境监测仪的支撑装置
CN203707424U (zh) 一种插座
CN112886473B (zh) 一种高压电力户外恶劣环境专用维护设备
CN106020409A (zh) 一种供电设备
CN204538770U (zh) 用于电动汽车充电的伸缩式充电桩
CN207381696U (zh) 线束组装治具
CN210893652U (zh) 一种弹簧弯曲试验装置
CN209545215U (zh) 一种移动机器人自主充电对接装置
CN207868460U (zh) 一种用于插头的插脚安装结构
CN104852253A (zh) 一种插插头的辅助杆
CN204651661U (zh) 一种插插头的辅助杆
CN215735137U (zh) 一种便于移动的大数据服务器设备
CN105135062A (zh) 一种石油管道支撑架
CN102683955B (zh) 一种多功能安全插座
CN209344682U (zh) 一种弱电工程线管安装固定器
CN106051038A (zh) 一种防震型移动电站
CN110757416B (zh) 一种室内装修墙面冲撞装置用固定装置
CN204760798U (zh) 一种具有固定装置的户外环网箱
CN203607494U (zh) 一种可调锂电池接插装置
CN204541948U (zh) 一种变磁双面擦玻璃器
CN208986568U (zh) 一种可调节电缆支架
CN203597930U (zh) 一种便于学生使用的日光灯清洁装置
CN205123080U (zh) 一种变电站专用减震放触电活动小车
CN207651997U (zh) 一种采矿设备电缆接头防护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Zhang Dejin

Inventor after: Yin Rongqing

Inventor after: Han Zhenquan

Inventor after: Li Hongmei

Inventor after: Wang Yi

Inventor after: Guo Yuxin

Inventor after: Qu Xiupeng

Inventor before: Zhang Dejin

Inventor before: Han Zhenquan

Inventor before: Li Hongmei

Inventor before: Wang Yi

Inventor before: Guo Yuxin

Inventor before: Qu Xiupeng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629

Termination date: 201906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