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75685A - 一种用于渣油延迟焦化过程的建模和优化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渣油延迟焦化过程的建模和优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75685A
CN105975685A CN201610288413.3A CN201610288413A CN105975685A CN 105975685 A CN105975685 A CN 105975685A CN 201610288413 A CN201610288413 A CN 201610288413A CN 105975685 A CN105975685 A CN 1059756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eling
delayed coking
reaction
oil
l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8841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钱锋
杨明磊
杜文莉
钟伟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61028841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975685A/zh
Publication of CN1059756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756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30Circuit design
    • G06F30/36Circuit design at the analogue level
    • G06F30/367Design verification, e.g. using simulation, simulation program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emphasis [SPICE], direct methods or relaxation method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渣油延迟焦化过程的建模和优化方法,基于集总理论建模方法,将原料分为饱和分、芳香分、胶质和沥青质四个集总,产品分为气体、液化气、汽油、柴油、蜡油和焦炭六个集总,考虑反应过程的压力和温度稳定不变,建立延迟焦化集总动力学模型,并且基于该模型采用差分进化算法对多套延迟焦化装置的原料配置、操作温度进行优化,发挥了现有装置的潜能,提高整体效益,为提高延迟焦化装置运行水平提供指导。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渣油延迟焦化过程的建模和优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渣油延迟焦化过程建模和优化方法,该方法可用于工业延迟焦化过程模拟仿真和操作优化。
背景技术
渣油是原油中最重的馏分,一般初馏点在500℃以上。随着国内原油重质化、劣质化情况越来越严重,如何更好地利用现有的渣油加工装置提升企业效益成为当前炼化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目前渣油加工装置主要有渣油加氢、溶剂脱沥青和延迟焦化。其中延迟焦化具有工艺简单、操作成本低等特点,是目前渣油处理的主流工艺。
延迟焦化采用热裂解的方法,将渣油、脱油沥青、污油等重油转化为干气、液化气、汽油、柴油、蜡油和焦炭,增加炼油装置整体液收,提高综合效益。图1是典型的延迟焦化流程图,原料油先进入分馏塔底部,吸收塔釜再沸器热量后抽出,送至加热炉进一步加热至反应温度,高温油气经过三通阀进入焦炭塔进行裂解反应,生成轻质油和焦炭等,反应产物再返回至分馏塔,从侧线抽出各个产品。
在渣油延迟焦化装置的实际工况操作中,技术人员主要关注如何根据原料性质确定合适的操作条件,使装置的液体收率达到最大,提高经济效益。对于具有多套延迟焦化装置的企业,还需考虑原料如何根据装置特性进行配置。然而延迟焦化反应过程机理复杂,操作变量多且耦合性强,很难对其进行系统的分析,因此一直以来就缺乏较为有效的方法来为实际工况确定原料配置以及操作条件。
目前,许多学者基于集总理论对炼油过程中的反应单元开展了部分建模与操作优化的研究,如连续重整、催化裂化、加氢裂化等。延迟焦化也有集总相关的理论研究,最具代表性的为11集总动力学模型。由于该模型对原料划分较细,工业上往往难以提供相应数据,对模型的实际应用带来较大的局限性。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提出一种简化的延迟焦化建模方法,并结合差分进化算法,将该模型应用于原料和操作条件优化,对指导实际工况的操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渣油延迟焦化过程建模和优化的方法,此发明基于集总理论,针对工业延迟焦化装置建模,结合差分进化算法对原料和工艺操作条件进行优化,用于指导实际工业操作。
本发明的特点如下:
1.集总划分以工业分析数据为依据,构建的集总模型能够准确反映工业延迟焦化装置的原料性质以及操作温度变化对主要产品收率的影响,为进一步优化提供良好的模型基础。
2.具有完善的反应动力学体系,能够从裂解反应机理上描述不同原料组分对产品收率的贡献,并计算得到延迟焦化反应过程各组分浓度沿停留时间的分布。
3.优化采用的差分进化算法相较于普通算法,不仅在收敛性上具有优越性,而且求解时间也比较短。
根据上述特点,对渣油延迟焦化过程进行建模和优化。首先,基于集总理论,根据反应动力学原理,建立了完全符合工业延迟焦化实际过程的机理模型,精确描述反应器内集总组分分布和产物转化率。其次,基于建立的动力学机理模型,采用差分进化优化算法,对多套延迟焦化装置的原料配置、操作温度进行优化,为提高延迟焦化装置运行水平提供指导。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渣油延迟焦化过程的建模和优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根据工业延迟焦化装置确定特定温度和压力下的参数,包括设计参数以及操作参数,并确定延迟焦化的集总划分方法;
步骤2:确定延迟焦化反应网络及反应速率方程;
步骤3:延迟焦化反应动力学模型的求解;
步骤4:基于实际工业运行数据校正延迟焦化集总动力学参数;
步骤5:确定优化策略;
步骤6:优化计算。
所述设计参数包括反应器长度和直径。
所述操作参数包括流量和切换时间。
所述集总划分方法为:将原料分为饱和分、芳香分、胶质和沥青质四个集总,产品分为气体、液化气、汽油、柴油、蜡油和焦炭六个集总。
所述反应动力学参数主要包括:反应活化能和指前因子。
所述反应网络为反应物和产物集总之间的转化路径,假定产品集总之间互不转化,共计二十三个反应,反应速率常数采用阿伦尼乌斯公式进行计算,各产品反应速率方程如下:
气体:dxG/dt=kSGxS+kAGxA+kRGxR+kBGxB
液化气:dxL/dt=kSLxS+kALxA+kRLxR+kBLxB
汽油:dxN/dt=kSNxS+kANxA+kRNxR+kBNxB
柴油:dxD/dt=kSDxS+kADxA+kRDxR+kBDxB
蜡油:dxV/dt=kSVxS+kAVxA+kRVxR+kBVxB
焦炭:dxC/dt=kACxA+kRCxR+kBCxB
所述优化策略为:针对焦化原料选择以及操作温度的优化问题进行求解和分析。
所述优化计算的过程中,决策变量的范围来源于工艺设计规定,目标函数为产品效益最大化。
所述优化计算采用差分进化算法。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采用集总理论对延迟焦化装置进行模拟,集总划分以工业可获得的分析信息为依据,结果表明,10集总动力学模型能精确描述实际反应过程,模型输入条件完全能从工业现场获得;
2.针对渣油延迟焦化反应过程变量多,约束多等特点,应用差分进化算法进行优化可快速,准确获得全局最优点,在优化过程中表现了较好的优化效果;
3.基于反应动力学模型,结合装置加工量、反应温度等约束,获得最佳原料配置和反应器操作温度,指导实际工况选择最优操作点。
4、本方法适应性较为广泛,可用于模拟和优化具有不同负荷及进料性质要求的延迟焦化工业反应器。
附图说明
图1是工业延迟焦化流程示意图;
图2是10集总反应网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用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内容,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实施例。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和保护范围的情况下做出的其它的变化和修改,仍包括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基于延迟焦化实际工况,开发10集总机理模型,并基于该模型将差分进化优化算法用于渣油延迟焦化原料配置以及操作温度优化过程,根据实际工况要求,选择最优操作点。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工业延迟焦化装置确定特定温度和压力下的参数:包括设计参数(反应器长度、直径)以及操作参数(流量、切换时间等),并根据集总理论,将原料划分为四个集总,产品划分为6个集总;
2、确定延迟焦化反应动力学模型
采用集总理论,考虑反应过程的压力和温度稳定不变,建立延迟焦化集总动力学模型,速率常数通过阿仑尼乌斯方程进行计算,将反应器近似为管式反应器,不考虑反应器的径向扩散,产物反应速率方程如下:
气体:dxG/dt=kSGxS+kAGxA+kRGxR+kBGxB
液化气:dxL/dt=kSLxS+kALxA+kRLxR+kBLxB
汽油:dxN/dt=kSNxS+kANxA+kRNxR+kBNxB
柴油:dxD/dt=kSDxS+kADxA+kRDxR+kBDxB
蜡油:dxV/dt=kSVxS+kAVxA+kRVxR+kBVxB
焦炭:dxC/dt=kACxA+kRCxR+kBCxB
3、延迟焦化反应动力学模型求解;根据延迟焦化反应动力学方程,结合装置参数,对模型输出进行求解,模拟延迟焦化产品收率;
4、基于实际工业运行数据校正延迟焦化反应动力学参数。
根据10集总反应网络,延迟焦化过程涉及23个反应,因此需校核的动力学因子包含23个活化能和23个指前因子。整个校核过程需要使用10套工业数据,包含进料条件、反应温度和产物收率。本发明收集了近6个月内不同工况条件下的装置实时数据和实验室分析数据,如不同装置负荷,操作条件和产品方案等。所选的数据中,进料性质变化范围较宽(饱和分:11~22%;芳烃分:41~57%;胶质:18~33%;沥青质:5~13%)。
参数校核实际为优化过程。通过自动调整46个动力学因子,使反应器出口实际值和计算值间的偏差最小化。自动调整过程中使用差分进化算法进行计算。预测后的数据偏差如表1所示。模型对汽油、柴油、蜡油和焦炭的预测偏差分别为1.33%,1.65%,1.79%和1.49%。结果表明模型能准确描述实际工业过程。
表1
5、确定优化策略
国内诸多炼厂加工的原油都偏重,大部分原油的API值在21~28之间,因此每个炼油厂都基本配备了能力较大的延迟焦化等渣油处理装置。随着国内炼厂装置规模越来越大,同系列的装置均配置了多套,因此,每套延迟焦化的原料渣油来源有多处,同样每个减压塔渣油也可去不同的延迟焦化反应器。如何根据不同的渣油原料性质,同时考虑装置的反应特性,选择原料去向,合理配置原料以及调整相应反应温度,是延迟焦化装置降本增效的关键。此外,结合模型进行优化之前还需对决策变量的约束条件进行选择,决策变量的筛选是根据工业实际情况分析得来,其对反应产物分布的影响程度较于其他变量更大;约束条件是根据反应器的工艺设计条件以及装置实际条件限制进行确定。
本实施例中选择的优化对象包含三套延迟焦化反应器。原料渣油根据加工的原油种类不同具有两种选择。其中第一种渣油(1#渣油)的饱和分、芳香分、胶质和沥青质的质量百分含量分别为15.6%,46.08%,32.69%和5.63%,对于第二种,四组份浓度分别为13.85%,56.55%,18.62%和10.98%。各个反应器的当前原料分布以及反应器进料温度如表2所示。
表2
项目 范围 当前值 优化值
1#DC,t/h 70~100 100:0* 83.47:10.11*
2#DC,t/h 35~50 50:0* 42.89:2.11*
3#DC,t/h 70~100 0:80* 23.64:67.78*
1#DC,℃ 480~510 505 502
2#DC,℃ 480~510 505 507
3#DC,℃ 480~510 505 510
注:A:B*表示1#渣油与2#渣油的质量流量之比。
6、优化计算
本实施例将差分进化算法应用到渣油延迟焦化过程原料配置和操作温度优化过程中,其计算步骤如下:
1.针对本实施案例的要求,确定优化目标为:产品效益最大化。
2.根据延迟焦化原料以及装置工艺条件约束,选定各个反应器进料配置(X1:X2,Y1:Y2,Z1:Z2)、各反应器温度为决策变量,其余操作条件为固定变量,各决策变量的范围依据工艺设计情况而定,其中1#,2#和3#反应器负荷约束分别为70~100t/h,35~50t/h和70~100t/h,反应温度为480摄氏度到510摄氏度。
3.在此优化过程中,设定种群规模为50,最大迭代次数为400。
表2中显示了优化后的原料配置和操作参数。表3中显示了优化前后产品效益对比。
表3
从表2和表3中可以看到,两种渣油原料混合进料有利于提高石脑油和柴油收率,降低蜡油收率,增加整体产品效益。优化原料的同时,反应温度也需调整,其中1#反应器降低3度,2#和3#反应器分别提高2度和5度。优化后产品经济效益提升3820元/h。
基于以上步骤建立的模型和优化方法可应用于工业延迟焦化反应过程模拟仿真以及操作条件优化,提高操作运行水平。

Claims (9)

1.一种用于渣油延迟焦化过程的建模和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根据工业延迟焦化装置确定特定温度和压力下的参数,包括设计参数以及操作参数,并确定延迟焦化的集总划分方法;
步骤2:确定延迟焦化反应网络及反应速率方程;
步骤3:延迟焦化反应动力学模型的求解;
步骤4:基于实际工业运行数据校正延迟焦化集总动力学参数;
步骤5:确定优化策略;
步骤6:优化计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模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计参数包括反应器长度和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模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参数包括流量和切换时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模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总划分方法为:将原料分为饱和分、芳香分、胶质和沥青质四个集总,产品分为气体、液化气、汽油、柴油、蜡油和焦炭六个集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模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动力学参数主要包括:反应活化能和指前因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模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网络为反应物和产物集总之间的转化路径,假定产品集总之间互不转化,共计二十三个反应,反应速率常数采用阿伦尼乌斯公式进行计算,各产品反应速率方程如下:
气体:dxG/dt=kSGxS+kAGxA+kRGxR+kBGxB
液化气:dxL/dt=kSLxS+kALxA+kRLxR+kBLxB
汽油:dxN/dt=kSNxS+kANxA+kRNxR+kBNxB
柴油:dxD/dt=kSDxS+kADxA+kRDxR+kBDxB
蜡油:dxV/dt=kSVxS+kAVxA+kRVxR+kBVxB
焦炭:dxC/dt=kACxA+kRCxR+kBCxB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模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优化策略为:针对焦化原料选择以及操作温度的优化问题进行求解和分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模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优化计算的过程中,决策变量的范围来源于工艺设计规定,目标函数为产品效益最大化。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模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优化计算采用差分进化算法。
CN201610288413.3A 2016-05-03 2016-05-03 一种用于渣油延迟焦化过程的建模和优化方法 Pending CN10597568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88413.3A CN105975685A (zh) 2016-05-03 2016-05-03 一种用于渣油延迟焦化过程的建模和优化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88413.3A CN105975685A (zh) 2016-05-03 2016-05-03 一种用于渣油延迟焦化过程的建模和优化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75685A true CN105975685A (zh) 2016-09-28

Family

ID=569936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88413.3A Pending CN105975685A (zh) 2016-05-03 2016-05-03 一种用于渣油延迟焦化过程的建模和优化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975685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08572A (zh) * 2018-01-15 2018-06-01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蜡油加氢裂化过程建模和优化方法
CN109817287A (zh) * 2019-02-01 2019-05-28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延迟焦化模型集成方法
CN110245434A (zh) * 2019-06-18 2019-09-17 南京延长反应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Miha纯气动操作条件下氢气传输调控模型建模方法
CN115831255A (zh) * 2023-02-20 2023-03-21 新疆独山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延迟焦化产物预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862759A (zh) * 2023-02-20 2023-03-28 新疆独山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延迟焦化反应优化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46453A (zh) * 2006-07-28 2009-01-14 巴西石油公司 延迟焦化单元中改进原料的方法
CN104765347A (zh) * 2015-03-26 2015-07-08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渣油延迟焦化过程中收率实时预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46453A (zh) * 2006-07-28 2009-01-14 巴西石油公司 延迟焦化单元中改进原料的方法
CN104765347A (zh) * 2015-03-26 2015-07-08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渣油延迟焦化过程中收率实时预测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金先 等: "延迟焦化装置流程模拟及应用", 《石油炼制与化工》 *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08572A (zh) * 2018-01-15 2018-06-01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蜡油加氢裂化过程建模和优化方法
CN108108572B (zh) * 2018-01-15 2021-08-10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蜡油加氢裂化过程建模和优化方法
CN109817287A (zh) * 2019-02-01 2019-05-28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延迟焦化模型集成方法
WO2020155865A1 (zh) * 2019-02-01 2020-08-06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延迟焦化模型集成方法
CN109817287B (zh) * 2019-02-01 2023-08-11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延迟焦化模型集成方法
CN110245434A (zh) * 2019-06-18 2019-09-17 南京延长反应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Miha纯气动操作条件下氢气传输调控模型建模方法
CN110245434B (zh) * 2019-06-18 2023-06-27 南京延长反应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Miha纯气动操作条件下氢气传输调控模型建模方法
CN115831255A (zh) * 2023-02-20 2023-03-21 新疆独山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延迟焦化产物预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862759A (zh) * 2023-02-20 2023-03-28 新疆独山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延迟焦化反应优化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75685A (zh) 一种用于渣油延迟焦化过程的建模和优化方法
Pashikanti et al. Predictive modeling of large-scale integrated refinery reaction and fractionation systems from plant data. Part 2: Fluid catalytic cracking (FCC) process
CN104804761B (zh) 一种加氢裂化装置的收率实时预测方法
Guerra et al. Improvements in petroleum refinery planning: 1. Formulation of process models
CN103914595A (zh) 中温煤焦油全馏分加氢裂化集总动力学模型建模方法
CN108108572A (zh) 一种用于蜡油加氢裂化过程建模和优化方法
US20210253956A1 (en) Predictive control systems and methods with fluid catalytic cracking volume gain optimization
CN104789256A (zh) 一种催化裂化装置的收率实时预测方法
CN110020444B (zh) 一种氢气资源的优化方法及系统
Ancheyta-Juarez et al. Estimation of kinetic constants of a five-lump model for fluid catalytic cracking process using simpler sub-models
US20200096982A1 (en) A hybrid machine learning approach towards olefins plant optimization
CN104765347B (zh) 一种渣油延迟焦化过程中收率实时预测方法
CN105701267A (zh) 一种石油催化裂化反应再生部分的建模方法
Gao et al. Eight-lump kinetic modeling of vacuum residue catalytic cracking in an independent fluid bed reactor
CN113764046A (zh) 一种提高催化柴油加氢转化高附加值产品收率的方法
Elordi et al. Energetic viability of a polyolefin pyrolysis plant
Zhang et al. A level-by-level debottlenecking approach in refinery operation
US10614533B2 (en) Methods for optimizing petrochemical facilities through stream lined transferal
Radu et al. Modelling and simulation of an industrial fluid catalytic cracking unit
Araujo-Monroy et al.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an industrial fluid catalytic cracking riser reactor using a lump-kinetic model for a distinct feedstock
Sadighi et al. Kinetic Study on a Commercial Amorphous Hydrocracking Catalyst by Weighted Lumping Strategy
CN109988054B (zh) 一种乙烯生产所用裂解原料的配置方法
CN105319339A (zh) 一种利用热重分析仪模拟乙烯裂解燃料油掺炼延迟焦化原料焦化过程的方法
Jiang et al. Optimization of the countercurrent continuous reforming process based on equation-oriented modeling and the SQP algorithm
Wang et al. Study of optimal reaction conditions and a modified residue catalytic cracking process for maximizing liquid produc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