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75204A - 一种图片处理方法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图片处理方法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75204A
CN105975204A CN201610277852.4A CN201610277852A CN105975204A CN 105975204 A CN105975204 A CN 105975204A CN 201610277852 A CN201610277852 A CN 201610277852A CN 105975204 A CN105975204 A CN 1059752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cture
original image
crop box
target photo
siz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7785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建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inli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Jinli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Jinli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Jinli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27785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975204A/zh
Publication of CN1059752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7520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45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for image manipulation, e.g. dragging, rotation, expansion or change of colou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片处理方法及终端,包括:接收用户针对原始图片输入的图片裁剪指令;输出图片裁剪框,并检测用户针对图片裁剪框的第一触控操作;获取第一目标图片的图片特征信息,第一目标图片为执行第一触控操作后的图片裁剪框所包含的且属于原始图片的图片;根据第一目标图片的图片特征信息生成第二目标图片。由此可见,实施本发明实施能够提高图片处理过程中的处理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图片处理方法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图片处理方法及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终端的迅速普及,终端的功能日益完善,例如用户可以利用终端存储图片,并可以根据需要裁剪存储在终端上的原始图片,以获得最终需要的图片。具体地,当终端接收到用户输入的裁剪指令之后,终端会输出一个裁剪框,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调整裁剪框的大小,并可以移动裁剪框以在原始图片上确定最终需要的图片。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发现,用户裁剪得到的图片均属于原始图片,且在裁剪过程中可能对于原始图片的边缘区域无法进行裁剪,当用户需要裁剪原始图片的边缘区域的图片时,需要将图片上传至计算机,并借助计算机中安装的用于编辑图片的应用程序来裁剪,从而降低了裁剪图片过程中的裁剪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片处理方法及终端,能够提高图片处理过程中的处理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片处理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针对原始图片输入的图片裁剪指令;
输出图片裁剪框,并检测用户针对所述图片裁剪框的第一触控操作;
获取第一目标图片的图片特征信息,所述第一目标图片为执行所述第一触控操作后的所述图片裁剪框所包含的且属于所述原始图片的图片;
根据所述第一目标图片的图片特征信息生成第二目标图片。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针对原始图片输入的图片裁剪指令;
输出单元,用于输出图片裁剪框;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用户针对所述图片裁剪框的第一触控操作;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目标图片的图片特征信息,所述第一目标图片为执行所述第一触控操作后的所述图片裁剪框所包含的且属于所述原始图片的图片;
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目标图片的图片特征信息生成第二目标图片。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接收到用户针对原始图片输入的图片裁剪指令之后;终端可以输出图片裁剪框,并检测用户针对图片裁剪框的第一触控操作;并获取第一目标图片的图片特征信息,第一目标图片为执行第一触控操作后的图片裁剪框所包含的且属于原始图片的图片;最后根据第一目标图片的图片特征信息生成第二目标图片。由此可见,在整个图片处理过程中无需借助其他终端也可以完成整个处理过程,从而能够提高图片处理过程中的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片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b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片裁剪框示意图;
图1c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目标图片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图片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片处理方法及终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整个图片处理过程中无需借助其他终端也可以完成整个处理过程,从而能够提高图片处理过程中的处理效率。
请参阅图1a,图1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片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其中,图1a所示的方法可以适用于智能手机(如Android手机、iOS手机等)、平板电脑、掌上电脑以及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 Internet Devices,MID)等终端中。如图1a所示,该图片处理方法可以包括:
101、接收用户针对原始图片输入的图片裁剪指令。
本发明实施例中,图片裁剪指令主要是指将图片进行裁剪操作的指令。其中,用户针对原始图片输入图片裁剪指令的方式具有多样性。举例来说,用户可以通过在显示原始图片的显示界面上输入触控操作进行输入图片裁剪指令;用户也可以通过输入语音信号进行输入图片裁剪指令;用户还可以通过输入手势进行输入图片裁剪指令;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
具体地,当用户通过在显示原始图片的显示界面上输入触控操作进行输入图片裁剪指令时,终端可以检测该触控操作对应的触控参数与预设的用于表征输入图片裁剪指令的参数是否匹配,若匹配,则可以将该触控操作视为用户针对原始图片输入图片裁剪指令的操作。
具体地,当用户通过输入语音信号进行输入图片裁剪指令时,终端可以检测该语音信号的参数与预设的用于表征输入图片裁剪指令的参数是否匹配,若匹配,则可以将该语音信号视为用户针对原始图片输入图片裁剪指令的信号。其中,语音信号的参数包括音色、音调以及响度中的一种或多种。
具体地,当用户通过输入手势进行输入图片裁剪指令时,终端可以将采集到的手势与预设的用于表征输入图片裁剪指令的手势进行匹配,若匹配,则可以将该手势视为用户针对原始图片输入图片裁剪指令的手势。其中,终端采集手势可以是利用普通摄像头进行采集,也可以是通过广角摄像头进行采集。
根据上述描述可知,上述原始图片一定是当前在终端的显示界面显示的图片,且原始图片可以是存储在终端中的图片,也可以是终端刚采集到的还未存储的图片,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
102、输出图片裁剪框,并检测用户针对图片裁剪框的第一触控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图片裁剪框的大小以及形状是可以根据用户需要进行调整的。也即,图片裁剪框的大小是可以调整的,图片裁剪框的形状也可以调整,且不一定是规则图片,也即,图片裁剪框的形状可以是规则图形,也可以是不规则图形。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接收用户针对原始图片输入的图片裁剪指令之后,终端可以在用于显示原始图片的显示界面上输出图片裁剪框。具体地,请一并参阅图1b,图1b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片裁剪框示意图,如图1b所示,在终端显示界面上有三个框,从内到外依次为图片裁剪框、原始图片边缘框以及根据原始图片的尺寸设置的一个背景图片边缘框。其中,背景图片边缘框的尺寸会依据原始图片的边缘框的尺寸来设置,在设置过程中可以是用户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也可以是终端默认的,但是应注意的是背景图片边缘框的尺寸应大于原始图片边缘框的尺寸。
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针对图片裁剪框的第一触控操作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用户针对图片裁剪框的大小的调整操作、用户针对图片裁剪框的形状的调整操作以及用户针对图片裁剪框的位置的移动操作中的一种或多种。
103、获取第一目标图片的图片特征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目标图片为执行第一触控操作后的图片裁剪框所包含的且属于原始图片的图片。请一并参阅图1c,图1c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目标图片的示意图。如图1c所示,在图1c中包括了原始图片边缘区域对应的图片(第一目标图片),也包括了背景图片。也即,图片裁剪框所包含的图片不一定只包括原始图片的图片,还可以包括其他图片的图片。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目标图片的图片特征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第一目标图片的像素分布信息、第一目标图片的图片格式、第一目标图片的大小、第一目标图片的形状、第一目标图片的颜色、第一目标图片的色调以及第一目标图片的背景等信息。
104、根据第一目标图片的图片特征信息生成第二目标图片。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获取第一目标图片的图片特征信息之后,则终端还可以根据第一目标图片的图片特征信息生成第二目标图片。
其中,第二目标图片是由第一目标图片以及背景图片合成的图片,因此,终端根据第一目标图片的图片特征信息生成第二目标图片的过程,实际上是终端根据第一目标图片的图片特征信息确定背景图片对应的图片特征信息,并将背景图片的特征信息调整至与第一目标图片特征信息匹配的信息,最后合成第一目标图片与经调整后的背景图片,以得到第二目标图片。
进一步,由于第一目标图片信息可以包括多种,则终端在根据第一目标图片的图片特征信息确定背景图片对应的图片特征信息时应注意严格的匹配原则。举例来说,若第一目标图片的图片特征信息包括第一目标图片的像素分布信息,则在确定背景图片对应的图片特征信息时,主要是根据第一目标图片的像素分布信息确定背景图片对应的像素分布信息。通过实施该发明实施例,可以保证第一目标图片与背景图片的匹配性,以使由第一目标图片与背景图片生成的第二目标图片的协调性,不至于出现图片的某些部分很突兀。
在图1a中,详细描述了终端在接收到用户针对原始图片输入的图片裁剪指令之后;终端可以输出图片裁剪框,并检测用户针对图片裁剪框的第一触控操作;并获取第一目标图片的图片特征信息,第一目标图片为执行第一触控操作后的图片裁剪框所包含的且属于原始图片的图片;最后根据第一目标图片的图片特征信息生成第二目标图片。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进行裁剪原始图片的过程中,图片裁剪框所包含的图片并不一定全是原始图片(其中,图片裁剪框包含的且属于原始图片的那部分图片也即是第一目标图片),也即,图片裁剪框所包含的图片有原始图片,也可以有终端本身设置的背景图片,并能够在获取第一目标图片的图片特征信息,根据第一目标图片的图片特征信息将背景图片填补上来,以生成第二目标图片,由于裁剪过程中,图片裁剪框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移动和调整,则对于原始图片的边缘区域的图片仍可以裁剪。由此可见,在整个图片处理过程中无需借助其他终端也可以完成整个处理过程,从而能够提高图片处理过程中的处理效率。
请参阅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图片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图片处理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201、接收用户针对原始图片输入的图片裁剪指令。
本发明实施例中,图片裁剪指令主要是指将图片进行裁剪操作的指令。其中,用户针对原始图片输入图片裁剪指令的方式具有多样性。举例来说,用户可以通过在显示原始图片的显示界面上输入触控操作进行输入图片裁剪指令;用户也可以通过输入语音信号进行输入图片裁剪指令;用户还可以通过输入手势进行输入图片裁剪指令;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终端在执行步骤接收用户针对原始图片输入的图片裁剪指令之后,还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11)启动倒计时模式;
12)检测在倒计时模式计时结束前是否接收到用户在显示原始图片的显示屏上输入的第二触控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倒计时模式中的计时时长可以是用户根据需要进行设定,也可以是终端根据用户的历史设定记录进行设定,还可以是终端从服务器中获取到的根据其他终端的设置时长进行设定,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第二触控操作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滑动操作、点击操作以及按压操作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实施例中,若检测在倒计时模式计时结束前未接收到用户在显示原始图片的显示屏上输入的第二触控操作,则说明用户并不需要自己去确定图片裁剪框,则终端可以输出终端中默认的图片裁剪框。
进一步,若检测在倒计时模式计时结束前接收到用户在显示原始图片的显示屏上输入的第二触控操作,则终端还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21)获取第二触控操作的触控轨迹;
22)根据触控轨迹确定第三目标图片,并获取第三目标图片的图片特征信息;
23)根据第三目标图片的图片特征信息生成第四目标图片。
本发明实施例中,若检测在倒计时模式计时结束前接收到用户在显示原始图片的显示屏上输入的第二触控操作,则说明用户想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去确定图片裁剪框。因此,终端可以获取第二触控操作的触控轨迹,并根据触控轨迹确定第三目标图片,并获取第三目标图片的图片特征信息,最后根据第三目标图片的图片特征信息生成第四目标图片。通过实施该发明实施例能够增加用户参与感,增加图片裁剪框的确定方式的多样性,从而可以提高用户体验。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三目标图片的图片特征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第三目标图片的像素分布信息、第三目标图片的图片格式、第三目标图片的大小、第三目标图片的形状、第三目标图片的颜色、第三目标图片的色调以及第三目标图片的背景等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获取第三目标图片的图片特征信息之后,终端还可以根据第三目标图片的图片特征信息生成第四目标图片。
其中,第四目标图片是由第三目标图片以及背景图片合成的图片,因此,终端根据第三目标图片的图片特征信息生成第四目标图片的过程,实际上是终端根据第三目标图片的图片特征信息确定背景图片对应的图片特征信息,并将背景图片的特征信息调整至与第三目标图片特征信息匹配的信息,最后合成第三目标图片与经调整后的背景图片,以得到第四目标图片。
进一步,由于第三目标图片信息可以包括多种,则终端在根据第三目标图片的图片特征信息确定背景图片对应的图片特征信息时应注意严格的匹配原则。举例来说,若第三目标图片的图片特征信息包括第三目标图片的像素分布信息,则在确定背景图片对应的图片特征信息时,主要是根据第三目标图片的像素分布信息确定背景图片对应的像素分布信息。通过实施该发明实施例,可以保证第三目标图片与背景图片的匹配性,以使由第三目标图片与背景图片生成的第四目标图片的协调性,不至于出现图片的某些部分很突兀。
202、获取原始图片的尺寸。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接收用户针对原始图片输入的图片裁剪指令之后,终端还可以获取原始图片的尺寸。
203、根据原始图片的尺寸确定编辑区域的尺寸。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获取原始图片的尺寸之后,终端还可以根据原始图片的尺寸确定编辑区域的尺寸。其中,编辑区域的尺寸大于原始图片的尺寸。
本发明实施例中,编辑区域中可以设置有背景图片,也可以是空白区域。
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根据原始图片的尺寸确定编辑区域的尺寸可以是根据预设的确定规则来设定,也可以是根据终端中预先存储的原始图片的尺寸与编辑区域的尺寸的映射关系来确定,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
204、在显示编辑区域的显示屏中输出图片裁剪框。
还可以在显示编辑区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根据原始图片的尺寸确定编辑区域的尺寸之后,终端域的显示屏中输出图片裁剪框。其中,图片裁剪框的尺寸小于编辑区域的尺寸。
综上所述,图片裁剪框的尺寸小于编辑区域的尺寸,且按照图片裁剪的原则,图片裁剪框的尺寸也应该小于或等于原始图片的尺寸。
205、检测用户针对图片裁剪框的第一触控操作。
206、获取第一目标图片的图片特征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目标图片为执行第一触控操作后的图片裁剪框所包含的且属于原始图片的图片。
其中,应注意的是,第一触控操作与第二触控操作只是在不同阶段的触控操作,且第一触控操作与第二触控操作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滑动操作、点击操作以及按压操作中的一种或多种。
207、根据第一目标图片的图片特征信息生成第二目标图片。
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根据第一目标图片的图片特征信息生成第二目标图片之后,还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31)检测针对第二目标图片的编辑指令。
32)响应编辑指令,检测编辑指令对应的编辑操作是否为合法操。
33)若检测编辑指令对应的编辑操作为合法操作,则存储执行编辑操作后的第二目标图片。
本发明实施例中,针对第二目标图片的编辑指令主要包括用于编辑第二目标图片的指令。其中,针对第二目标图片的编辑指令对应的编辑操作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针对第二目标图片的尺寸调节、针对第二目标图片的形状调节以及针对第二目标图片的色彩调节等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检测编辑指令对应的编辑操作是否为合法操可以是依据终端中预先存储的检测规则来检测。举例来说,若终端中将针对第二目标图片的尺寸调节、针对第二目标图片的形状调节以及针对第二目标图片的色彩调节均视为合法操作,当用户针对第二目标图片执行除上述操作以外的操作,则将该操作视为非法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若检测编辑指令对应的编辑操作为合法操作,则存储执行编辑操作后的第二目标图片;若检测编辑指令对应的编辑操作为非法操作,则不响应编辑指令对应的编辑操作;当检测编辑指令对应的编辑操作为非法操作的次数超过N次时,则可以控制终端强制性关机,或者,暂时不响应终端接收到的任何编辑操作。其中,N为自然数。通过实施该发明实施例,能够增加存储在终端中的图片的安全性。
在图2中,详细描述了在进行裁剪原始图片的过程中,图片裁剪框所包含的图片并不一定全是原始图片(其中,图片裁剪框包含的且属于原始图片的那部分图片也即是第一目标图片),也即,图片裁剪框所包含的图片有原始图片,也可以有终端本身设置的背景图片,并能够在获取第一目标图片的图片特征信息,根据第一目标图片的图片特征信息将背景图片填补上来,以生成第二目标图片,由于裁剪过程中,图片裁剪框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移动和调整,则对于原始图片的边缘区域的图片仍可以裁剪。由此可见,在整个图片处理过程中无需借助其他终端也可以完成整个处理过程,从而能够提高图片处理过程中的处理效率。且在进行图片处理过程中,也通过验证,增加了存储在终端中的图片的安全性。
请参阅图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用于执行上述图片处理方法。其中,图3所示的终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如Android手机、iOS手机等)、平板电脑、掌上电脑以及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Internet Devices,MID)等终端。如图3所示,该终端可以包括:
接收单元301,用于接收用户针对原始图片输入的图片裁剪指令。
本发明实施例中,图片裁剪指令主要是指将图片进行裁剪操作的指令。其中,用户针对原始图片输入图片裁剪指令的方式具有多样性。举例来说,用户可以通过在显示原始图片的显示界面上输入触控操作进行输入图片裁剪指令;用户也可以通过输入语音信号进行输入图片裁剪指令;用户还可以通过输入手势进行输入图片裁剪指令;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
具体地,当用户通过在显示原始图片的显示界面上输入触控操作进行输入图片裁剪指令时,终端可以检测该触控操作对应的触控参数与预设的用于表征输入图片裁剪指令的参数是否匹配,若匹配,则可以将该触控操作视为用户针对原始图片输入图片裁剪指令的操作。
具体地,当用户通过输入语音信号进行输入图片裁剪指令时,终端可以检测该语音信号的参数与预设的用于表征输入图片裁剪指令的参数是否匹配,若匹配,则可以将该语音信号视为用户针对原始图片输入图片裁剪指令的信号。其中,语音信号的参数包括音色、音调以及响度中的一种或多种。
具体地,当用户通过输入手势进行输入图片裁剪指令时,终端可以将采集到的手势与预设的用于表征输入图片裁剪指令的手势进行匹配,若匹配,则可以将该手势视为用户针对原始图片输入图片裁剪指令的手势。其中,终端采集手势可以是利用普通摄像头进行采集,也可以是通过广角摄像头进行采集。
根据上述描述可知,上述原始图片一定是当前在终端的显示界面显示的图片,且原始图片可以是存储在终端中的图片,也可以是终端刚采集到的还未存储的图片,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
输出单元302,用于输出图片裁剪框。
检测单元303,用于检测用户针对图片裁剪框的第一触控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图片裁剪框的大小以及形状是可以根据用户需要进行调整的。也即,图片裁剪框的大小是可以调整的,图片裁剪框的形状也可以调整,且不一定是规则图片,也即,图片裁剪框的形状可以是规则图形,也可以是不规则图形。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接收单元301接收用户针对原始图片输入的图片裁剪指令之后,输出单元302可以在用于显示原始图片的显示界面上输出图片裁剪框。具体地,请一并参阅图1b,图1b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片裁剪框示意图,如图1b所示,输出单元302在终端显示界面上有三个框,从内到外依次为图片裁剪框、原始图片边缘框以及根据原始图片的尺寸设置的一个背景图片边缘框。其中,背景图片边缘框的尺寸会依据原始图片边缘框的尺寸来设置,在设置过程中可以是用户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也可以是终端默认的,但是应注意的是背景图片边缘框的尺寸应大于原始图片边缘框的尺寸。
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针对图片裁剪框的第一触控操作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用户针对图片裁剪框的大小的调整操作、用户针对图片裁剪框的形状的调整操作以及用户针对图片裁剪框的位置的移动操作中的一种或多种。
获取单元304,用于获取第一目标图片的图片特征信息,第一目标图片为执行第一触控操作后的图片裁剪框所包含的且属于原始图片的图片。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目标图片为执行第一触控操作后的图片裁剪框所包含的且属于原始图片的图片。请一并参阅图1c,图1c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目标图片的示意图。如图1c所示,在图1c中包括了原始图片边缘区域对应的图片(第一目标图片),也包括了背景图片的图片。也即,图片裁剪框所包含的图片不一定只包括原始图片的图片,还可以包括其他图片的图片。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目标图片的图片特征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第一目标图片的像素分布信息、第一目标图片的图片格式、第一目标图片的大小、第一目标图片的形状、第一目标图片的颜色、第一目标图片的色调以及第一目标图片的背景等信息。
生成单元305,用于根据第一目标图片的图片特征信息生成第二目标图片。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获取单元304获取第一目标图片的图片特征信息之后,则生成单元305还可以根据第一目标图片的图片特征信息生成第二目标图片。
其中,第二目标图片是由第一目标图片以及背景图片合成的图片,因此,生成单元305根据第一目标图片的图片特征信息生成第二目标图片的过程,实际上是生成单元305根据第一目标图片的图片特征信息确定背景图片对应的图片特征信息,并将背景图片的特征信息调整至与第一目标图片特征信息匹配的信息,最后合成第一目标图片与经调整后的背景图片,以得到第二目标图片。
进一步,由于第一目标图片信息可以包括多种,则生成单元305在根据第一目标图片的图片特征信息确定背景图片对应的图片特征信息时应注意严格的匹配原则。举例来说,若第一目标图片的图片特征信息包括第一目标图片的像素分布信息,则生成单元305在确定背景图片对应的图片特征信息时,主要是根据第一目标图片的像素分布信息确定背景图片对应的像素分布信息。通过实施该发明实施例,可以保证第一目标图片与背景图片的匹配性,以使由第一目标图片与背景图片生成的第二目标图片的协调性,不至于出现图片的某些部分很突兀。
在图3中,详细描述了在接收单元301接收到用户针对原始图片输入的图片裁剪指令之后;输出单元302可以输出图片裁剪框,检测单元303并检测用户针对图片裁剪框的第一触控操作;并获取单元304获取第一目标图片的图片特征信息,第一目标图片为执行第一触控操作后的图片裁剪框所包含的且属于原始图片的图片;最后生成单元305根据第一目标图片的图片特征信息生成第二目标图片。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进行裁剪原始图片的过程中,图片裁剪框所包含的图片并不一定全是原始图片(其中,图片裁剪框包含的且属于原始图片的那部分图片也即是第一目标图片),也即,图片裁剪框所包含的图片有原始图片,也可以有终端本身设置的背景图片,并能够在获取第一目标图片的图片特征信息,根据第一目标图片的图片特征信息将背景图片填补上来,以生成第二目标图片,由于裁剪过程中,图片裁剪框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移动和调整,则对于原始图片的边缘区域的图片仍可以裁剪。由此可见,在整个图片处理过程中无需借助其他终端也可以完成整个处理过程,从而能够提高图片处理过程中的处理效率。
请参阅图4,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用于执行上述图片处理方法。其中,图4是在图3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得到,除包括图3所示的所有单元外,还可以包括:启动单元306、
启动单元306,用于接收单元301接收用户针对原始图片输入的图片裁剪指令之后,输出单元302输出图片裁剪框之前,启动倒计时模式。
检测单元303,还用于检测在倒计时模式计时结束前是否接收到用户在显示原始图片的显示屏上输入的第二触控操作。
输出单元302输出图片裁剪框的具体实施方式为若检测单元303检测在倒计时模式计时结束前未接收到用户在显示原始图片的显示屏上输入的第二触控操作,输出图片裁剪框。
检测单元303,还用于检测针对第二目标图片的编辑指令。
检测单元303,还用于响应编辑指令,检测编辑指令对应的编辑操作是否为合法操作。
存储单元307,用于若检测单元303检测编辑指令对应的编辑操作为合法操作,则存储执行编辑操作后的第二目标图片。
获取单元304,还用于若检测单元303检测在倒计时模式计时结束前接收到用户在显示原始图片的显示屏上输入的第二触控操作,获取第二触控操作的触控轨迹。
第一确定单元308,用于根据触控轨迹确定第三目标图片。
获取单元304,还用于获取第三目标图片的图片特征信息。
生成单元305,还用于根据第三目标图片的图片特征信息生成第四目标图片。
获取单元304,还用于接收单元301接收用户针对原始图片输入的图片裁剪指令之后,获取原始图片的尺寸。
第二确定单元309,用于根据原始图片的尺寸确定编辑区域的尺寸,编辑区域的尺寸大于原始图片的尺寸。
输出单元302输出图片裁剪框的具体实施方式为在显示编辑区域的显示屏中输出图片裁剪框,图片裁剪框的尺寸小于编辑区域的尺寸。
通过实施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能够提高图片处理过程中的处理效率。
请参阅图5,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用于执行上述图片处理方法。其中,该终端5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501,至少一个输入装置502,至少一个输出装置503,存储器505等组件。其中,这些组件通过一条或多条总线504进行通信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5中示出的终端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它既可以是总线形结构,也可以是星型结构,还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其中:
处理器501为终端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终端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505内的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505内的数据,以执行终端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处理器501可以由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简称IC)组成,例如可以由单颗封装的IC所组成,也可以由连接多颗相同功能或不同功能的封装IC而组成。举例来说,处理器501可以仅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也可以是CPU、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简称DSP)、图形处理器(Graphic ProcessingUnit,简称GPU)及各种控制芯片的组合。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CPU可以是单运算核心,也可以包括多运算核心。
输入装置502可以包括标准的触摸屏、键盘等,也可以包括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等。
输出装置503可以包括显示屏、扬声器等,也可以包括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等。
存储器505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501、输入装置502以及输出装置503通过调用存储在存储器505中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终端的各项功能应用以及实现数据处理。存储器505主要包括程序存储区和数据存储区,其中,程序存储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等;数据存储区可存储根据终端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操作系统可以是Android系统、iOS系统或Windows操作系统等等。
具体地,处理器501调用存储在存储器505中的应用程序,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接收用户针对原始图片输入的图片裁剪指令;
输出图片裁剪框,并检测用户针对图片裁剪框的第一触控操作;
获取第一目标图片的图片特征信息,第一目标图片为执行第一触控操作后的图片裁剪框所包含的且属于原始图片的图片;
根据第一目标图片的图片特征信息生成第二目标图片。
本发明中,处理器501调用存储在存储器505中的应用程序,执行步骤接收用户针对原始图片输入的图片裁剪指令之后,执行步骤输出图片裁剪框之前,还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启动倒计时模式;
检测在倒计时模式计时结束前是否接收到用户在显示原始图片的显示屏上输入的第二触控操作;
若检测在倒计时模式计时结束前未接收到用户在显示原始图片的显示屏上输入的第二触控操作,则执行输出图片裁剪框的步骤。
本发明中,处理器501调用存储在存储器505中的应用程序,还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若检测在倒计时模式计时结束前接收到用户在显示原始图片的显示屏上输入的第二触控操作,获取第二触控操作的触控轨迹;
根据触控轨迹确定第三目标图片,并获取第三目标图片的图片特征信息;
根据第三目标图片的图片特征信息生成第四目标图片。
本发明中,处理器501调用存储在存储器505中的应用程序,还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检测针对第二目标图片的编辑指令;
响应编辑指令,检测编辑指令对应的编辑操作是否为合法操作;
若检测编辑指令对应的编辑操作为合法操作,则存储执行编辑操作后的第二目标图片。
本发明中,处理器501调用存储在存储器505中的应用程序,执行步骤接收用户针对原始图片输入的图片裁剪指令之后,还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获取原始图片的尺寸;
根据原始图片的尺寸确定编辑区域的尺寸,编辑区域的尺寸大于原始图片的尺寸;
其中,处理器501调用存储在存储器505中的应用程序,执行步骤输出图片裁剪框,包括:
在显示编辑区域的显示屏中输出图片裁剪框,图片裁剪框的尺寸小于编辑区域的尺寸。
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中介绍的终端可以实施本发明结合图1a、图2介绍的图片处理方法实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流程。
本发明所有实施例中的模块或子模块,可以通过通用集成电路,例如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或通过ASIC(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来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方法中的步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顺序调整、合并和删减。
本发明实施例终端中的单元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并、划分和删减。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等。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图片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用户针对原始图片输入的图片裁剪指令;
输出图片裁剪框,并检测用户针对所述图片裁剪框的第一触控操作;
获取第一目标图片的图片特征信息,所述第一目标图片为执行所述第一触控操作后的所述图片裁剪框所包含的且属于所述原始图片的图片;
根据所述第一目标图片的图片特征信息生成第二目标图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用户针对原始图片输入的图片裁剪指令之后,所述输出图片裁剪框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启动倒计时模式;
检测在所述倒计时模式计时结束前是否接收到用户在显示所述原始图片的显示屏上输入的第二触控操作;
若检测在所述倒计时模式计时结束前未接收到用户在显示所述原始图片的显示屏上输入的第二触控操作,则执行所述输出图片裁剪框的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检测在所述倒计时模式计时结束前接收到用户在显示所述原始图片的显示屏上输入的第二触控操作,获取所述第二触控操作的触控轨迹;
根据所述触控轨迹确定第三目标图片,并获取所述第三目标图片的图片特征信息;
根据所述第三目标图片的图片特征信息生成第四目标图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针对所述第二目标图片的编辑指令;
响应所述编辑指令,检测所述编辑指令对应的编辑操作是否为合法操作;
若检测所述编辑指令对应的编辑操作为所述合法操作,则存储执行所述编辑操作后的第二目标图片。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用户针对原始图片输入的图片裁剪指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原始图片的尺寸;
根据所述原始图片的尺寸确定编辑区域的尺寸,所述编辑区域的尺寸大于所述原始图片的尺寸;
其中,所述输出图片裁剪框,包括:
在显示所述编辑区域的显示屏中输出图片裁剪框,所述图片裁剪框的尺寸小于所述编辑区域的尺寸。
6.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针对原始图片输入的图片裁剪指令;
输出单元,用于输出图片裁剪框;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用户针对所述图片裁剪框的第一触控操作;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目标图片的图片特征信息,所述第一目标图片为执行所述第一触控操作后的所述图片裁剪框所包含的且属于所述原始图片的图片;
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目标图片的图片特征信息生成第二目标图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还包括:
启动单元,用于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用户针对原始图片输入的图片裁剪指令之后,所述输出单元输出图片裁剪框之前,启动倒计时模式;
所述检测单元,还用于检测在所述倒计时模式计时结束前是否接收到用户在显示所述原始图片的显示屏上输入的第二触控操作;
所述输出单元输出图片裁剪框的具体实施方式为若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在所述倒计时模式计时结束前未接收到用户在显示所述原始图片的显示屏上输入的第二触控操作,输出图片裁剪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若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在所述倒计时模式计时结束前接收到用户在显示所述原始图片的显示屏上输入的第二触控操作,获取所述第二触控操作的触控轨迹;
所述终端还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触控轨迹确定第三目标图片;
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三目标图片的图片特征信息;
所述生成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三目标图片的图片特征信息生成第四目标图片。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单元,还用于检测针对所述第二目标图片的编辑指令;
所述检测单元,还用于响应所述编辑指令,检测所述编辑指令对应的编辑操作是否为合法操作;
所述终端还包括:
存储单元,用于若所述检测单元检测所述编辑指令对应的编辑操作为所述合法操作,则存储执行所述编辑操作后的第二目标图片。
10.根据权利要求6~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用户针对原始图片输入的图片裁剪指令之后,获取所述原始图片的尺寸;
所述终端还包括: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原始图片的尺寸确定编辑区域的尺寸,所述编辑区域的尺寸大于所述原始图片的尺寸;
所述输出单元输出图片裁剪框的具体实施方式为在显示所述编辑区域的显示屏中输出图片裁剪框,所述图片裁剪框的尺寸小于所述编辑区域的尺寸。
CN201610277852.4A 2016-04-28 2016-04-28 一种图片处理方法及终端 Pending CN10597520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77852.4A CN105975204A (zh) 2016-04-28 2016-04-28 一种图片处理方法及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77852.4A CN105975204A (zh) 2016-04-28 2016-04-28 一种图片处理方法及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75204A true CN105975204A (zh) 2016-09-28

Family

ID=569934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77852.4A Pending CN105975204A (zh) 2016-04-28 2016-04-28 一种图片处理方法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97520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89250A (zh) * 2019-05-28 2019-08-30 成都依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图片裁剪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53718A (ja) * 2004-08-11 2006-02-23 Noritsu Koki Co Ltd 写真処理装置
CN104484855A (zh) * 2014-12-24 2015-04-01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图片裁剪的方法和装置
CN104484853A (zh) * 2014-12-24 2015-04-01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对包含图形标志的图片进行裁剪的方法和装置
CN104867109A (zh) * 2014-02-24 2015-08-2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991725A (zh) * 2015-07-28 2015-10-21 北京金山安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图片裁剪的方法和系统
CN105005426A (zh) * 2014-04-18 2015-10-28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触屏终端截屏、数据分享的方法及系统
CN105204745A (zh) * 2015-09-30 2015-12-30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用于移动终端的截屏方法和装置
CN105447815A (zh) * 2014-06-16 2016-03-30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设备中图片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53718A (ja) * 2004-08-11 2006-02-23 Noritsu Koki Co Ltd 写真処理装置
CN104867109A (zh) * 2014-02-24 2015-08-2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5005426A (zh) * 2014-04-18 2015-10-28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触屏终端截屏、数据分享的方法及系统
CN105447815A (zh) * 2014-06-16 2016-03-30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设备中图片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4484855A (zh) * 2014-12-24 2015-04-01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图片裁剪的方法和装置
CN104484853A (zh) * 2014-12-24 2015-04-01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对包含图形标志的图片进行裁剪的方法和装置
CN104991725A (zh) * 2015-07-28 2015-10-21 北京金山安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图片裁剪的方法和系统
CN105204745A (zh) * 2015-09-30 2015-12-30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用于移动终端的截屏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89250A (zh) * 2019-05-28 2019-08-30 成都依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图片裁剪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12086B (zh) 信息处理设备以及信息处理方法
US11158057B2 (en) Device, method, an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for processing document
CN104281847B (zh) 一种点读方法、装置及设备
US9251169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reating photo collages
CN108924440B (zh) 贴纸显示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6303293B (zh) 视频处理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5657254A (zh) 一种图像合成方法及装置
EP4258165A1 (en) Two-dimensional code display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device, and medium
US10922479B2 (en)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for creating an electronic signature
US20240119082A1 (en) Method, apparatus, device,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and product for media content processing
CN111223045B (zh) 一种拼图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4991733A (zh) 一种图片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895575A (zh) 屏幕录制方法、屏幕录制装置及电子终端
CN107045682A (zh) 移动终端及指纹支付方法
JP2024506639A (ja) 画像表示方法、装置、機器及び媒体
CN105279778A (zh) 一种图片填色方法及终端
CN109522869A (zh) 人脸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4394315A (zh) 一种拍摄图像的方法
CN105045554A (zh) 一种图片显示方法及用户终端
CN105574834A (zh) 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6162150A (zh) 一种拍照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0377220A (zh) 一种指令响应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US20170161871A1 (en)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for previewing picture on intelligent terminal
CN104834699B (zh) 基于使用状态删除照片的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9068010A (zh) 语音内容记录方法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