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75182A - 一种终端操作方法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终端操作方法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75182A
CN105975182A CN201610355080.1A CN201610355080A CN105975182A CN 105975182 A CN105975182 A CN 105975182A CN 201610355080 A CN201610355080 A CN 201610355080A CN 105975182 A CN105975182 A CN 1059751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ngerprint
terminal
model
fingerprint model
operational or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5508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75182B (zh
Inventor
高吟佳
涂鸿雁
袁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35508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975182B/zh
Publication of CN1059751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751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751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751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47Interaction techniques to control parameter settings, e.g. interaction with sliders or dia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2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pri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llating Specific Pattern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终端操作方法及终端。该终端操作方法包括:获取用户指纹信息;将所述用户指纹信息与预设的指纹模型对比,获取与所述用户指纹信息匹配的指纹模型;获取并执行与所述匹配的指纹模型对应的操作指令。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指纹模型与操作指令的对应关系,在终端获取用户的指纹信息后通过与预设指纹模型进行对比可以获得匹配的指纹模型对应的操作指令,进而可以直接执行该操作指令,该过程无需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然后再根据用户指令执行操作,而是直接根据用户指纹执行对应操作,因此,减少了用户与设备之间的多重交互,简化了操作过程。

Description

一种终端操作方法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终端操作方法及终端。
背景技术
指纹,由于其具有终身不变性、唯一性和方便性,已几乎成为生物特征识别的代名词。指纹识别即指通过比较不同指纹的细节特征点来进行鉴别,由于每个人的指纹不同,因此指纹可用于身份鉴定。
指纹识别技术广泛地运用于许多行业中,例如电脑安全登录、门禁、ATM卡、制造防伪证件等。首先,在某一设备中预先保存指纹,当操作者操作该设备时,通过指纹采集头,例如可识别指纹的触摸屏(感应式或者电容式触摸屏),采集操作者的指纹,并与预先保存的指纹进行比对,若两指纹相匹配,则允许该操作者操作设备。由此可见,现有技术中,指纹识别技术主要应用于对用户身份的识别,即通过指纹进行身份验证。
然而,上述现有技术中指纹识别仅用于用户身份识别,在用户通过身份验证后执行后续操作时,仍然需要用户与设备之间的多重交互,操作过程繁琐。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终端操作方法及终端,能够减少用户与设备之间的交互,简化操作过程。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操作方法,包括:获取用户指纹信息;将所述用户指纹信息与预设的指纹模型对比,获取与所述用户指纹信息匹配的指纹模型;获取并执行与所述匹配的指纹模型对应的操作指令。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预设的指纹模型为终端预先设置的指纹信息,在建立指纹模型时同时指定与其对应的操作指令;其中,所述指纹模型为一个或多个,不同的指纹模型对应不同的操作指令。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对应的操作指令包括:对功能模块的打开指令和对网站的接入指令中至少一种。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示获取用户指纹信息具体为:在指定位置获取用户指纹信息。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用户指纹信息;匹配单元,用于将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用户指纹信息与预设的指纹模型对比,获取与所述用户指纹信息匹配的指纹模型;执行单元,用于获取并执行与所述匹配单元获取的匹配的指纹模型对应的操作指令。
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预设的指纹模型,以及在建立指纹模型时同时指定的与所述指纹模型对应的操作指令;其中,所述指纹模型为终端预先设置的指纹信息,所述指纹模型为一个或多个,不同的指纹模型对应不同的操作指令。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对应的操作指令包括:对功能模块的打开指令和对网站的接入指令中至少一种。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示获取用户指纹信息具体为:在指定位置获取用户指纹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指纹模型与操作指令的对应关系,在终端获取用户的指纹信息后通过与预设指纹模型进行对比可以获得匹配的指纹模型对应的操作指令,进而可以直接执行该操作指令,该过程无需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然后再根据用户指令执行操作,而是直接根据用户指纹执行对应操作,因此,减少了用户与设备之间的多重交互,简化了操作过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种终端操作方法的第一实施例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终端操作方法的第二实施例流程图;
图3为图2所示实施例中指纹模型与操作指令的对应关系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指纹模型与操作指令的对应关系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终端的第一实施例框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终端的第二实施例框图;
图7为本发明一种终端的第三实施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并使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为本发明一种终端操作方法的第一实施例流程图。
该终端操作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101,获取用户指纹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获取用户指纹信息的过程可以通过指纹读取器来获取,该指纹读取器可以设置在终端内部或外部,具体可以是可获取指纹信息的触摸屏或者摄像头,或者其它内嵌的读取器等。获取的指纹信息可以是指纹图像,也可以是其它可以表征该指纹的数据信息等。
步骤102,将用户指纹信息与预设的指纹模型对比,获取与用户指纹信息匹配的指纹模型。
该终端中可以预先设置有指纹模型,该指纹模型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其中不同的指纹模型可以对应不同的操作指令,例如,用户的不同手指指纹分别对应不同的操作指令,也可以不同的指纹模型对应同一操作指令。该操作指令可以在建立指纹模型时同时设置,具体的,该操作指令可以是对功能模块的打开指令,或者是对网站的接入指令等。
终端在获取用户的指纹信息后调取预设的指纹模型进行对比,具体可以是逐一将预设的指纹模型与该指纹信息进行对比,也可以采用其它方式。该对比过程可以是图像比对,也可以是数据比对,具体可以设定匹配阈值,当指纹信息与某一指纹模型的对比相似度大于等于该匹配阈值时,则认定该指纹信息与该某一指定模型相匹配。在获得与用户指纹信息匹配的指纹模型后,转入下一步骤。
步骤103,获取并执行与匹配的指纹模型对应的操作指令。
在确定匹配的指纹模型后,即可调取预先存储的与该匹配的指纹模型对应的操作指令,并执行该操作指令,例如打开该匹配的指纹模型对应的功能模块,或者接入该匹配的指纹模型对应的网站等。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指纹模型与操作指令的对应关系,在终端获取用户的指纹信息后通过与预设指纹模型进行对比可以获得匹配的指纹模型对应的操作指令,进而可以直接执行该操作指令,该过程无需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然后再根据用户指令执行操作,而是直接根据用户指纹执行对应操作,因此,减少了用户与设备之间的多重交互,简化了操作过程。
参见图2,为本发明一种终端操作方法的第二实施例流程图。
该终端操作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201,预先设置指纹模型及与指纹模型对应的操作指令。
在本实施例中,该指纹模型是预先存储的用户的指纹图像,与该指纹模型对应的操作指令可以是对该终端不同功能模块的打开指令,如图3所示。例如用户左手的大拇指指纹对应打开日历,食指指纹对应打开蓝牙,中指指纹对应打开浏览器,无名指指纹对应打开拨号盘,小拇指指纹对应打开短信,同样,右手的各手指指纹也可以分别设置对应不同的操作指令。当然,也可以不同指纹模型对应同一操作指令,例如左手大拇指和右手大拇指对应同一操作指令等,也还可以是不同用户,如不同家庭成员的指纹对应同一操作指令等。该指纹模型与对应的操作指令可以存储在终端的数据库中。
步骤202,获取用户的指纹图像。
该终端可以通过触摸屏,或摄像头,或内嵌的指纹识别器等在指定位置获取用户的指纹图像。例如,单次触摸型传感器,要求手指在指纹采集区进行可靠的触摸;第二种需要用手指在传感器表面擦过,传感器会采集一套特定的数据,然后进行快速分析。具体获取指纹图像的方式有多种,此处不再一一列举。
步骤203,对用户的指纹图像和预设的指纹模型进行对比,获取与用户指纹图像匹配的指纹模型。
本步骤中,可以分别获取用户指纹图像和指纹模型上的特征点,通过特征点比对等方式获取与用户指纹图像匹配的指纹模型。在其它实施例中,如果预存储的指纹模型为表征指纹图像的数据,则在本步骤中也可以根据读取的用户的指纹图像计算获得表征用户指纹图像的数据,然后通过比对数据来获取与用户指纹图像匹配的指纹模型。
步骤204,获取并执行与匹配的指纹模型对应的操作指令。
在获得匹配的指纹模型后,例如获取的用户的指纹图像为预存储的用户食指的指纹,则进一步调取与用户食指指纹对应的操作指令,即打开蓝牙,则本步骤进一步执行打开蓝牙的操作。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预设的与指纹模型对应的操作指令也可以是对不同功能模块的操作指令,例如短信的删除等,也还可以是对不同网站的接入指令,如图4所示。例如用户左手的大拇指指纹对应打开新浪新闻网站,食指指纹对应打开搜狐科技网站,中指指纹对应打开腾讯网站等。终端在浏览器网址框或指定位置获取用户的指纹信息后,终端执行与步骤202~204的类似步骤即可进入对应网站。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该与指纹模型对应的操作指令还可以是对不同系统的操作或不同应用内的操作。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应用上述方法的终端,具体可以是手机、PC或其它电子设备,如家用电器。例如,可以设置指纹模型与冰箱门的打开指令,女主人的指纹可以打开冰箱的所有门,而孩子的指纹只能打开冷藏室的门等。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指纹模型与操作指令的对应关系,在终端获取用户的指纹信息后通过与预设指纹模型进行对比可以获得匹配的指纹模型对应的操作指令,进而可以直接执行该操作指令,该过程减少了用户与设备之间的多重交互,简化了操作过程,提升了用户体验,例如,在盲人专用手机中,可以通过不同手指的指纹完成不同的功能命令,比语音指令更精确,方便快捷。对于不会打字,不会输复杂网址的老年人可以通过事先设定指纹的操作指令进入到自己常看的几个网站,比书签更安全,更人性化。对于普通用户来说,从系统待机界面触摸屏幕即可进入到手机各个模块,减少交互操作,一触直达。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以上是对本发明方法实施例的描述,下面对实现上述方法的终端进行介绍。
参见图5,为本发明一种终端的第一实施例框图。
该终端可以包括:
获取单元501,用于获取用户指纹信息。
匹配单元502,用于将获取单元501获取的用户指纹信息与预设的指纹模型对比,获取与用户指纹信息匹配的指纹模型。
执行单元503,用于获取并执行与匹配单元502获取的匹配的指纹模型对应的操作指令。
该终端中可以预先设置有指纹模型,该指纹模型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其中不同的指纹模型可以对应不同的操作指令,例如,用户的不同手指指纹分别对应不同的操作指令,也可以不同的指纹模型对应同一操作指令。该终端的获取单元501获取用户的指纹信息,该指纹信息可以是用户指纹的图像信息等,在获取用户的指纹信息后匹配单元502调取预设的指纹模型进行对比,具体可以是逐一将预设的指纹模型与该指纹信息进行对比,也可以采用其它方式。该对比过程可以是图像比对,也可以是数据比对,具体可以设定匹配阈值,当指纹信息与某一指纹模型的对比相似度大于等于该匹配阈值时,则认定该指纹信息与该某一指定模型相匹配。在获得与用户指纹信息匹配的指纹模型后,执行单元503即可调取预先存储的与该匹配的指纹模型对应的操作指令,并执行该操作指令。
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通过上述单元可以直接根据用户指纹执行对应操作,减少了用户与设备之间的多重交互,简化了操作过程。
参见图6,为本发明一种终端的第二实施例框图。
该终端除了可以包括获取单元601、匹配单元602、执行单元603之外,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604。其中,获取单元601、匹配单元602、执行单元603与前述实施例中的获取单元501、匹配单元502、执行单元503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其中,存储单元604,用于存储预设的指纹模型,以及在建立指纹模型时同时指定的与所述指纹模型对应的操作指令;其中,所述指纹模型为终端预先设置的指纹信息,所述指纹模型为一个或多个,不同的指纹模型对应不同的操作指令。该对应的操作指令具体可以是对功能模块的打开指令或对网站的接入指令等。
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通过上述单元可以直接根据用户指纹执行对应操作,减少了用户与设备之间的多重交互,简化了操作过程。
参见图7,为本发明一种终端的第三实施例框图。
该终端可以包括:
存储器701,用于存储指纹模型以及与所述指纹模型对应的操作指令。
指纹读取器702,用于获取用户指纹信息。该指纹读取器702可以是终端的触摸屏、摄像头或内嵌的指纹识别硬件等。
处理器703,用于将所述指纹读取器702获取的用户指纹信息与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预设的指纹模型对比,获取与所述用户指纹信息匹配的指纹模型,获取所述存储器中与所述匹配的指纹模型对应的操作指令并执行获取的所述操作指令。
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通过上述器件可以直接根据用户指纹执行对应操作,减少了用户与设备之间的多重交互,简化了操作过程,提升了用户体验。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的本发明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终端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用户输入的指纹图像;
将所述用户输入的指纹图像与所述终端内预设的指纹模型对比;其中,所述终端内预设的指纹模型包括预先存储的多个指纹图像,所述终端内预设的指纹模型中不同的指纹模型对应不同的操作指令;所述操作指令中不同的操作指令对应所述终端不同的功能模块;
获取与所述用户输入的指纹图像匹配的指纹模型;
获取与所述匹配的指纹模型对应的操作指令;
如果所述匹配的指纹模型为第一指纹模型,则从所述终端的系统待机界面直接进入到所述终端的第一功能模块,所述第一功能模块为所述第一指纹模型对应的操作指令对应的功能模块;
如果所述匹配的指纹模型为第二指纹模型,则从所述终端的系统待机界面直接进入到所述终端的第二功能模块,所述第二功能模块为所述第二指纹模型对应的操作指令对应的功能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用户指纹信息具体为:
在指定位置获取用户指纹信息。
3.一种终端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用户输入的指纹图像;
将所述用户输入的指纹图像与所述终端内预设的指纹模型对比;其中,所述终端内预设的指纹模型包括预先存储的多个指纹图像,所述终端内预设的指纹模型中不同的指纹模型对应不同的操作指令;所述操作指令中不同的操作指令对应所述终端不同的系统;
获取与所述用户输入的指纹图像匹配的指纹模型;
获取与所述匹配的指纹模型对应的操作指令;
如果所述匹配的指纹模型为第一指纹模型,则从所述终端的系统待机界面直接进入到所述终端的第一系统,所述第一系统为所述第一指纹模型对应的操作指令对应的系统;
如果所述匹配的指纹模型为第二指纹模型,则从所述终端的系统待机界面直接进入到所述终端的第二系统,所述第二系统为所述第二指纹模型对应的操作指令对应的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用户指纹信息具体为:
在指定位置获取用户指纹信息。
5.一种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用户输入的指纹图像;
将所述用户输入的指纹图像与所述终端内预设的指纹模型对比;其中,所述终端内预设的指纹模型包括预先存储的多个指纹图像,所述终端内预设的指纹模型中不同的指纹模型对应不同应用内的操作指令;所述操作指令中不同的操作指令对应所述终端不同的应用;
获取与所述用户输入的指纹图像匹配的指纹模型;
获取与所述匹配的指纹模型对应的操作指令;
如果所述匹配的指纹模型为第一指纹模型,则从所述终端的系统待机界面直接进入到所述终端的第一应用,所述第一应用为所述第一指纹模型对应的操作指令对应的应用;
如果所述匹配的指纹模型为第二指纹模型,则从所述终端的系统待机界面直接进入到所述终端的第二应用,所述第二应用为所述第二指纹模型对应的操作指令对应的应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用户指纹信息具体为:
在指定位置获取用户指纹信息。
7.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指纹图像;
匹配单元,用于将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用户输入的指纹图像与所述终端内预设的指纹模型对比,获取与所述用户输入的指纹图像匹配的指纹模型;所述终端内预设的指纹模型包括预先存储的多个指纹图像;
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终端内预设的指纹模型;其中,所述终端内预设的指纹模型中不同的指纹模型对应不同的操作指令;所述操作指令中不同的操作指令对应所述终端不同的功能模块;
执行单元,用于获取与所述匹配单元获取的匹配的指纹模型对应的操作指令;如果所述匹配的指纹模型为第一指纹模型,则从所述终端的系统待机界面直接进入到所述终端的第一功能模块,所述第一功能模块为所述第一指纹模型对应的操作指令对应的功能模块;如果所述匹配的指纹模型为第二指纹模型,则从所述终端的系统待机界面直接进入到所述终端的第二功能模块,所述第二功能模块为所述第二指纹模型对应的操作指令对应的功能模块。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用户指纹信息具体为:
在指定位置获取用户指纹信息。
9.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指纹图像;
匹配单元,用于将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用户输入的指纹图像与所述终端内预设的指纹模型对比,获取与所述用户输入的指纹图像匹配的指纹模型;所述终端内预设的指纹模型包括预先存储的多个指纹图像;
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终端内预设的指纹模型;其中,所述终端内预设的指纹模型中不同的指纹模型对应不同的操作指令;所述操作指令中不同的操作指令对应所述终端不同的系统;
执行单元,用于获取与所述匹配单元获取的匹配的指纹模型对应的操作指令;如果所述匹配的指纹模型为第一指纹模型,则从所述终端的系统待机界面直接进入到所述终端的第一系统,所述第一系统为所述第一指纹模型对应的操作指令对应的系统;如果所述匹配的指纹模型为第二指纹模型,则从所述终端的系统待机界面直接进入到所述终端的第二系统,所述第二系统为所述第二指纹模型对应的操作指令对应的系统。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用户指纹信息具体为:
在指定位置获取用户指纹信息。
11.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指纹图像;
匹配单元,用于将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用户输入的指纹图像与所述终端内预设的指纹模型对比,获取与所述用户输入的指纹图像匹配的指纹模型;所述终端内预设的指纹模型包括预先存储的多个指纹图像;
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终端内预设的指纹模型;其中,所述终端内预设的指纹模型中不同的指纹模型对应不同的操作指令;所述操作指令中不同的操作指令对应所述终端不同的应用;
执行单元,用于获取与所述匹配单元获取的匹配的指纹模型对应的操作指令;如果所述匹配的指纹模型为第一指纹模型,则从所述终端的系统待机界面直接进入到所述终端的第一应用,所述第一应用为所述第一指纹模型对应的操作指令对应的应用;如果所述匹配的指纹模型为第二指纹模型,则从所述终端的系统待机界面直接进入到所述终端的第二应用,所述第二应用为所述第二指纹模型对应的操作指令对应的应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用户指纹信息具体为:
在指定位置获取用户指纹信息。
CN201610355080.1A 2012-08-20 2012-08-20 一种终端操作方法及终端 Active CN1059751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55080.1A CN105975182B (zh) 2012-08-20 2012-08-20 一种终端操作方法及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964178A CN102902354A (zh) 2012-08-20 2012-08-20 一种终端操作方法及终端
CN201610355080.1A CN105975182B (zh) 2012-08-20 2012-08-20 一种终端操作方法及终端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964178A Division CN102902354A (zh) 2012-08-20 2012-08-20 一种终端操作方法及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75182A true CN105975182A (zh) 2016-09-28
CN105975182B CN105975182B (zh) 2019-05-24

Family

ID=4757464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55080.1A Active CN105975182B (zh) 2012-08-20 2012-08-20 一种终端操作方法及终端
CN2012102964178A Pending CN102902354A (zh) 2012-08-20 2012-08-20 一种终端操作方法及终端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964178A Pending CN102902354A (zh) 2012-08-20 2012-08-20 一种终端操作方法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2) CN105975182B (zh)
WO (1) WO201402932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12155A (zh) * 2019-02-26 2019-07-12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话录音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75182B (zh) * 2012-08-20 2019-05-24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操作方法及终端
CN104143060A (zh) * 2013-05-10 2014-11-12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面向多应用的屏幕解锁方法和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CN104238789B (zh) * 2013-06-17 2017-12-2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3345364B (zh) * 2013-07-09 2016-01-2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手绘方法与系统
CN104376241B (zh) * 2013-08-12 2019-04-2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3544295A (zh) * 2013-10-31 2014-01-29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快速搜索信息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US10613687B2 (en) 2014-01-13 2020-04-07 Beijing Lenovo Software Lt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4808914B (zh) * 2014-01-27 2018-10-1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036175A (zh) * 2014-07-03 2014-09-10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指纹注册方法、利用指纹组合顺序执行操作的方法及终端
CN105745600A (zh) * 2014-08-14 2016-07-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鉴权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5574476A (zh) * 2015-03-27 2016-05-11 酷派软件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校验方法及装置
CN104834848A (zh) * 2015-04-10 2015-08-1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指纹识别的方法及装置
CN106295472A (zh) * 2015-05-26 2017-01-04 深圳指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模式应用方法及装置
CN105630146A (zh) * 2015-05-27 2016-06-0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操作模式选择方法、操作模式选择装置和终端
CN105094887A (zh) * 2015-06-18 2015-11-25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终端及其指纹识别方法
CN105138113A (zh) * 2015-07-14 2015-12-0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点亮屏幕的方法及装置
CN105630347A (zh) * 2015-07-20 2016-06-0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指纹识别的操作方法、操作装置和终端
CN105573614B (zh) * 2015-07-28 2018-12-25 东莞酷派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屏幕解锁方法及用户终端
CN105629746A (zh) * 2015-07-30 2016-06-0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用户信息识别的设备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5630348A (zh) * 2015-07-31 2016-06-0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指纹信息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138132A (zh) * 2015-08-31 2015-12-09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指纹识别的触控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5205410B (zh) * 2015-09-14 2018-06-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管理方法及终端
CN106528279B (zh) * 2015-09-14 2019-08-02 广州市动景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切换浏览器配置的方法和系统
CN105353874A (zh) * 2015-10-30 2016-02-2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多媒体内容分享方法和终端
CN105338145A (zh) * 2015-10-30 2016-02-17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设备拨号盘显示方法及系统、移动设备
CN107831992B (zh) 2016-03-14 2021-01-2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解锁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7203736A (zh) * 2016-03-17 2017-09-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指纹操作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7038360B (zh) * 2016-06-01 2023-08-18 柳州梓博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指纹注册方法和指纹识别方法
CN106022027B (zh) * 2016-06-28 2019-03-19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设备的解锁方法和装置
CN106569703A (zh) * 2016-10-31 2017-04-19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左右手指纹实现不同功能的移动终端及其应用
CN106937373A (zh) * 2017-02-14 2017-07-07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指纹识别调节路由器信号的方法及系统
CN108959875A (zh) * 2017-05-19 2018-12-07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其操作方法、非挥发性计算机可读取记录媒体
WO2019071440A1 (zh) * 2017-10-10 2019-04-18 深圳传音通讯有限公司 一种拍摄对焦方法、装置
CN112567319A (zh) * 2018-03-09 2021-03-26 彼乐智慧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输入的方法及装置
CN109085986B (zh) * 2018-07-10 2020-12-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0502963B (zh) * 2018-09-12 2022-04-12 深圳市文鼎创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指纹认证方法、指纹认证装置及终端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47136A1 (en) * 2006-10-18 2008-04-24 Pipa Solutions Ltd Biometric match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1699888A (zh) * 2009-11-16 2010-04-28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上网拨号方法、无线上网设备和系统
CN101833651A (zh) * 2009-03-10 2010-09-15 Lg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终端和控制移动终端的方法
CN101853379A (zh) * 2009-03-18 2010-10-06 Lg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终端和控制该移动终端的方法
CN102063254A (zh) * 2010-12-23 2011-05-18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移动终端的指纹操作方法及系统
CN202058092U (zh) * 2011-04-28 2011-11-30 上海博泰悦臻电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车载装置和车载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85217A1 (en) * 2003-10-21 2005-04-21 Chae-Yi Lim Method for setting shortcut key and performing function based on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using thereof
CN102135830A (zh) * 2010-11-22 2011-07-27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触摸屏触发方法及触摸装置
CN105975182B (zh) * 2012-08-20 2019-05-24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操作方法及终端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47136A1 (en) * 2006-10-18 2008-04-24 Pipa Solutions Ltd Biometric match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1833651A (zh) * 2009-03-10 2010-09-15 Lg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终端和控制移动终端的方法
CN101853379A (zh) * 2009-03-18 2010-10-06 Lg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终端和控制该移动终端的方法
CN101699888A (zh) * 2009-11-16 2010-04-28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上网拨号方法、无线上网设备和系统
CN102063254A (zh) * 2010-12-23 2011-05-18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移动终端的指纹操作方法及系统
CN202058092U (zh) * 2011-04-28 2011-11-30 上海博泰悦臻电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车载装置和车载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12155A (zh) * 2019-02-26 2019-07-12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话录音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02354A (zh) 2013-01-30
CN105975182B (zh) 2019-05-24
WO2014029324A1 (zh) 2014-0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75182A (zh) 一种终端操作方法及终端
US10248776B2 (en) Background enrollment and authentication of a user
US967919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llecting an electronic signature on a first device and incorporating the signature into a document on a second device
Blanco‐Gonzalo et 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handwritten signature recognition in mobile environments
EP2950193A1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foldable display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CN103425914A (zh) 应用程序的登录方法及通信终端
CN106022079B (zh) 一种指纹解锁方法及终端
WO2015034593A1 (en) Background enrollment and authentication of a user
CN103902147A (zh) 一种开启应用程序的方法和装置
CN106843660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其设备
CN104660688B (zh) 一种获取登录信息的方法与装置
CN109478290A (zh) 基于指纹扫描来认证或识别用户的方法
CN109074435A (zh) 用于提供用户信息的电子设备和方法
CN104573456A (zh) 一种终端界面控制方法
CN105827409A (zh) 一种身份验证的方法及装置
CN105930076A (zh) 移动通信终端及其隐藏选中对象的显示方法
CN101471981A (zh) 电话拨号方法
CN109583164A (zh) 多功能身份识别系统及验证方法
WO2016197717A1 (zh) 一种在移动终端上输入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KR20140066506A (ko) 스마트폰의 지문 인식을 통한 금융 업무 서비스 제공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7742073A (zh) 信息展示方法、装置、计算机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423441A (zh) 一种图片关联方法及其装置、电子设备
EP4163854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ducting remote user authentication
CN107895271A (zh) 支付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4378202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电子终端和服务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1102

Address after: Metro Songshan Lake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City Road 523808 No. 2 South Factory (1) project B2 -5 production workshop

Applicant after: HUAWEI terminal (Dongguan)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Bantian HUAWEI base B District, building 2, building No.

Applicant before: Huawei Device Co.,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23808 Southern Factory Building (Phase I) Project B2 Production Plant-5, New Town Avenue, Songshan Lake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Huawei Device Co., Ltd.

Address before: 523808 Southern Factory Building (Phase I) Project B2 Production Plant-5, New Town Avenue, Songshan Lake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HUAWEI terminal (Dongguan) Co., 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