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72777A - 空调扇反馈增强智能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空调扇反馈增强智能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972777A CN105972777A CN201610414794.5A CN201610414794A CN105972777A CN 105972777 A CN105972777 A CN 105972777A CN 201610414794 A CN201610414794 A CN 201610414794A CN 105972777 A CN105972777 A CN 10597277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le
- resistance
- audion
- electric capacity
- chi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tmospheric Sciences (AREA)
- Amplifi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扇反馈增强智能控制系统,由芯片U1,电阻R4,电容C2,温度判断电路,智能控制电路,驱动增强电路,触发增强电路,以及触发反馈电路组成。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扇反馈增强智能控制系统,能够根据外界环境的温度变化自动实现设备的启动与关闭,使得设备的使用更加智能与方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家居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空调扇反馈增强智能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空调扇是一种家用电器,空调扇结合了空调与电扇的优点,比如空调吹出的是机器风,并且需要在一个封闭的环境里,容易让人有不适的感觉,但是空调扇却能够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中使用;电扇虽然是自然风,但如果所处的环境非常脏那吹出的风也一样很脏,但是大部分的空调扇都有除尘网可以过滤空气,若除尘网上再有一层光触媒还可以起到杀菌的效果,所以对环境的要求并没有风扇那么苛刻。同时,空调扇在启动制冷时只有60-80W的功率,其功率大小与冰箱近似,所以使用空调扇并不费电。
基于上述的各项优点,使得空调扇逐渐的为人们所接受,其使用量也逐步的增大。但是,现有的空调扇的智能性并不高,在使用时设备无法对外界环境的温度做出判断,不能智能的根据外界温度环境来调节自身的运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空调扇反馈增强智能控制系统,能够根据外界环境的温度变化自动实现设备的启动与关闭,使得设备的使用更加智能与方便。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空调扇反馈增强智能控制系统,由芯片U1,一端与芯片U1的TRIG管脚相连接、另一端与芯片U1的GND管脚相连接的电阻R4,正极与芯片U1的CONT管脚相连接、负极与芯片U1的GND管脚相连接的电容C2,同时与芯片U1的VCC管脚、THRES管脚和GND管脚相连接的温度判断电路,同时与芯片U1的VCC管脚相、OUT管脚和GND管脚相连接的智能控制电路,同时与温度判断电路和智能控制电路相连接的驱动增强电路,同时与芯片U1的VCC管脚和温度判断电路相连接的触发增强电路,以及同时与驱动增强电路和温度判断电路相连接的触发反馈电路组成;其中,芯片U1的型号为NE555,芯片U1的RESET管脚与VCC管脚相连接,芯片U1的THRES管脚与TRIG管脚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温度判断电路由三极管VT1,三极管VT2,单向晶闸管VS1,一端与三极管VT2的集电极相连接、另一端与单向晶闸管VS1的控制极相连接的温敏电阻RT1,串接在单向晶闸管VS1的控制极与阳极之间的电阻R1,一端与单向晶闸管VS1的阳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滑动端与三极管VT1的基极相连接的滑动变阻器RP1,一端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阻R3,以及一端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另一端与芯片U1的GND管脚相连接的电阻R2组成;其中,单向晶闸管VS1的阴极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三极管VT2的集电极与芯片U1的VCC管脚相连接,三极管VT2的发射极与芯片U2的THRES管脚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智能控制电路由三极管VT3,N极经电阻R7后与三极管VT3的基极相连接、P极与芯片U1的OUT管脚相连接的二极管D1,正极经电阻R8后与三极管VT3的集电极相连接、负极与二极管D1的P极相连接的电容C1,N极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相连接、P极经电阻R9后与电容C2的负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2,以及与二极管D2并联设置的继电器K组成;其中,电容C1的正极与芯片U1的VCC管脚相连接,电容C1的正极与二极管D2的P极组成该智能控制系统的输入端。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增强电路由三极管VT4,MOS管Q1,一端与三极管VT4的基极相连接、另一端顺次经电感L1、电阻R6和电阻R5后与电容C1的正极相连接的电阻R13,正极与电容C2的负极相连接、负极与电阻R13和电感L1的连接点相连接的电容C4,一端与电容C4的负极相连接、另一端经电容C5后接地、滑动端与三极管VT4的集电极相连接的滑动变阻器RP3,P极与二极管D2的P极相连接、N极与电容C5和滑动变阻器RP3的连接点相连接的二极管D3,一端与三极管VT4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与电容C5的接地端相连接的电阻R14,一端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与MOS管Q1的栅极相连接的电阻R10,正极与MOS管Q1的源极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11后与MOS管Q1的栅极相连接的电容C3,以及一端与电容C3的负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4的基极相连接、滑动端经电阻R12后与MOS管Q1的源极相连接的滑动变阻器RP2组成;其中,电容C5的负极接地,MOS管Q1的漏极与芯片U1的GND管脚相连接,电容C1的正极经继电器K的常闭触点K-1后与电容C5的正极组成该智能控制系统的输出端。
进一步的,所述触发增强电路由三极管VT5,三极管VT6,串接在三极管VT5的基极与集电极之间的电阻R15,一端与三极管VT5的基极相连接的电阻R16,一端与三极管VT5的基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6的基极相连接的电阻R17,一端与三极管VT5的基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6的发射极相连接、滑动端与三极管VT6的基极相连接的滑动变阻器RP4,P极经电阻R21后与三极管VT6的发射极相连接、N极经电阻R20后与三极管VT5的基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4,N极与二极管D4的N极相连接、P极接地的二极管D5,正极经电阻R18后与三极管VT5的发射极相连接、负极与二极管D5的P极相连接的电容C6,以及一端与二极管D4的N极相连接、另一端与电容C6的正极相连接的电阻R19组成;其中,三极管VT5的基极与三极管VT6的集电极相连接,电阻R16的另一端作为该触发增强电路的输入端,二极管D4的P极作为该触发增强电路的输出端,三极管VT5的基极经电阻R16后与芯片U1的VCC管脚相连接,二极管D4的P极与三极管VT1的基极相连接。
再进一步的,所述触发反馈电路由运算放大器P1,运算放大器P2,正极与运算放大器P1的正输入端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22后与运算放大器P1的负输入端相连接的电容C7,串接在运算放大器P1的正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的电阻R23,一端与电容C7的正极相连接、另一端经电阻R25后与电容C7的负极相连接的电阻R24,正极经电阻R26后与运算放大器P1的输出端相连接、负极与电阻R24和电阻R25的连接点相连接的电容C8,一端与运算放大器P2的正输入端相连接、另一端与电容C8的负极相连接、滑动端与电容C8的正极相连接的滑动变阻器RP5,一端与电容C8的正极相连接、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P2的输出端相连接的电阻R27,以及一端与运算放大器P2的负输入端相连接、另一端与电容C8的负极相连接的电阻R28组成;其中,电容C8的负极接地,运算放大器P1的输入端作为该触发反馈电路的输入端,运算放大器P2的输出端作为该触发反馈电路的输出端,运算放大器P1的输出端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运算放大器P2的输出端与MOS管Q1的栅极相连接。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发明能够根据外界的温度自行导通与断开对空调扇的供电,提高了设备的智能性,还通过对信号的反馈,提升系统的敏感度,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使用效果,在温度低于预设值时断开供电,避免使用者在温度过低时着凉,更好的保护了使用者的身体健康;另外在系统中设置触发增强电路还能进一步的保证信号触发的强度,提高了系统的反应速度,使得设备运行的更加准确,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智能控制系统的电路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的触发增强电路的电路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的触发反馈电路的电路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如图1所示,空调扇反馈增强智能控制系统,由芯片U1,一端与芯片U1的TRIG管脚相连接、另一端与芯片U1的GND管脚相连接的电阻R4,正极与芯片U1的CONT管脚相连接、负极与芯片U1的GND管脚相连接的电容C2,同时与芯片U1的VCC管脚、THRES管脚和GND管脚相连接的温度判断电路,同时与芯片U1的VCC管脚相、OUT管脚和GND管脚相连接的智能控制电路,同时与温度判断电路和智能控制电路相连接的驱动增强电路,同时与芯片U1的VCC管脚和温度判断电路相连接的触发增强电路,以及同时与驱动增强电路和温度判断电路相连接的触发反馈电路组成;
其中,芯片U1的型号为NE555,芯片U1的RESET管脚与VCC管脚相连接,芯片U1的THRES管脚与TRIG管脚相连接。
温度判断电路由三极管VT1,三极管VT2,单向晶闸管VS1,温敏电阻RT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以及滑动变阻器RP1组成。
连接时,温敏电阻RT1的一端与三极管VT2的集电极相连接、另一端与单向晶闸管VS1的控制极相连接,电阻R1串接在单向晶闸管VS1的控制极与阳极之间,滑动变阻器RP1的一端与单向晶闸管VS1的阳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滑动端与三极管VT1的基极相连接,电阻R3的一端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电阻R2的一端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另一端与芯片U1的GND管脚相连接。
其中,单向晶闸管VS1的阴极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三极管VT2的集电极与芯片U1的VCC管脚相连接,三极管VT2的发射极与芯片U2的THRES管脚相连接。
智能控制电路由三极管VT3,电容C1,电阻R7,电阻R8,电阻R9,二极管D1,二极管D2,以及继电器K组成。
连接时,二极管D1的N极经电阻R7后与三极管VT3的基极相连接、P极与芯片U1的OUT管脚相连接,电容C1的正极经电阻R8后与三极管VT3的集电极相连接、负极与二极管D1的P极相连接,二极管D2的N极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相连接、P极经电阻R9后与电容C2的负极相连接,继电器K与二极管D2并联设置。
其中,电容C1的正极与芯片U1的VCC管脚相连接,电容C1的正极与二极管D2的P极组成该智能控制系统的输入端。
驱动增强电路由三极管VT4,MOS管Q1,电感L1,电阻R5,电阻R6,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4,二极管D3,滑动变阻器RP2,滑动变阻器RP3,电容C3,电容C4,以及电容C5组成。
连接时,电阻R13的一端与三极管VT4的基极相连接、另一端顺次经电感L1、电阻R6和电阻R5后与电容C1的正极相连接,电容C4的正极与电容C2的负极相连接、负极与电阻R13和电感L1的连接点相连接,滑动变阻器RP3的一端与电容C4的负极相连接、另一端经电容C5后接地、滑动端与三极管VT4的集电极相连接,二极管D3的P极与二极管D2的P极相连接、N极与电容C5和滑动变阻器RP3的连接点相连接,电阻R14的一端与三极管VT4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与电容C5的接地端相连接,电阻R10的一端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与MOS管Q1的栅极相连接,电容C3的正极与MOS管Q1的源极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11后与MOS管Q1的栅极相连接,滑动变阻器RP2的一端与电容C3的负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4的基极相连接、滑动端经电阻R12后与MOS管Q1的源极相连接。
其中,电容C5的负极接地,MOS管Q1的漏极与芯片U1的GND管脚相连接,电容C1的正极经继电器K的常闭触点K-1后与电容C5的正极组成该智能控制系统的输出端。
如图2所示,触发增强电路由三极管VT5,三极管VT6,滑动变阻器RP4,电容C6,二极管D4,二极管D5,电阻R15,电阻R16,电阻R17,电阻R18,电阻R19,电阻R20,以及电阻R21组成。
连接时,电阻R15串接在三极管VT5的基极与集电极之间,电阻R16的一端与三极管VT5的基极相连接,电阻R17的一端与三极管VT5的基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6的基极相连接,滑动变阻器RP4的一端与三极管VT5的基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6的发射极相连接、滑动端与三极管VT6的基极相连接,二极管D4的P极经电阻R21后与三极管VT6的发射极相连接、N极经电阻R20后与三极管VT5的基极相连接,二极管D5的N极与二极管D4的N极相连接、P极接地,电容C6的正极经电阻R18后与三极管VT5的发射极相连接、负极与二极管D5的P极相连接,电阻R19的一端与二极管D4的N极相连接、另一端与电容C6的正极相连接。
其中,三极管VT5的基极与三极管VT6的集电极相连接,电阻R16的另一端作为该触发增强电路的输入端,二极管D4的P极作为该触发增强电路的输出端,三极管VT5的基极经电阻R16后与芯片U1的VCC管脚相连接,二极管D4的P极与三极管VT1的基极相连接。
如图3所示,触发反馈电路由运算放大器P1,运算放大器P2,滑动变阻器RP5,电容C7,电容C8,电阻R22,电阻R23,电阻R24,电阻R25,电阻R26,电阻R27,以及电阻R28组成。
连接时,电容C7的正极与运算放大器P1的正输入端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22后与运算放大器P1的负输入端相连接,电阻R23串接在运算放大器P1的正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电阻R24的一端与电容C7的正极相连接、另一端经电阻R25后与电容C7的负极相连接,电容C8的正极经电阻R26后与运算放大器P1的输出端相连接、负极与电阻R24和电阻R25的连接点相连接,滑动变阻器RP5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P2的正输入端相连接、另一端与电容C8的负极相连接、滑动端与电容C8的正极相连接,电阻R27的一端与电容C8的正极相连接、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P2的输出端相连接,电阻R28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P2的负输入端相连接、另一端与电容C8的负极相连接。
其中,电容C8的负极接地,运算放大器P1的输入端作为该触发反馈电路的输入端,运算放大器P2的输出端作为该触发反馈电路的输出端,运算放大器P1的输出端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运算放大器P2的输出端与MOS管Q1的栅极相连接。
使用时,温敏电阻能够根据外界的温度改变自身的阻值,在外界温度低于预设值时文明电阻的阻值降低至临界值,从而使得系统发出触发信号并最终导通继电器K使得继电器K的常闭触点断开,进而停止了对空调扇的供电,从而达到了关闭空调扇的作用;而当外界温度超过预设值时,则断开继电器K,使得系统对空调扇进行供电。
本发明能够根据外界的温度自行导通与断开对空调扇的供电,提高了设备的智能性,还通过对信号的反馈,提升系统的敏感度,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使用效果,在温度低于预设值时断开供电,避免使用者在温度过低时着凉,更好的保护了使用者的身体健康;另外在系统中设置触发增强电路还能进一步的保证信号触发的强度,提高了系统的反应速度,使得设备运行的更加准确,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使用效果。
如上所述,便可很好的实现本发明。
Claims (7)
1.空调扇反馈增强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由芯片U1,一端与芯片U1的TRIG管脚相连接、另一端与芯片U1的GND管脚相连接的电阻R4,正极与芯片U1的CONT管脚相连接、负极与芯片U1的GND管脚相连接的电容C2,同时与芯片U1的VCC管脚、THRES管脚和GND管脚相连接的温度判断电路,同时与芯片U1的VCC管脚相、OUT管脚和GND管脚相连接的智能控制电路,同时与温度判断电路和智能控制电路相连接的驱动增强电路,同时与芯片U1的VCC管脚和温度判断电路相连接的触发增强电路,以及同时与驱动增强电路和温度判断电路相连接的触发反馈电路组成;其中,芯片U1的型号为NE555,芯片U1的RESET管脚与VCC管脚相连接,芯片U1的THRES管脚与TRIG管脚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扇反馈增强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增强电路由三极管VT5,三极管VT6,串接在三极管VT5的基极与集电极之间的电阻R15,一端与三极管VT5的基极相连接的电阻R16,一端与三极管VT5的基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6的基极相连接的电阻R17,一端与三极管VT5的基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6的发射极相连接、滑动端与三极管VT6的基极相连接的滑动变阻器RP4,P极经电阻R21后与三极管VT6的发射极相连接、N极经电阻R20后与三极管VT5的基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4,N极与二极管D4的N极相连接、P极接地的二极管D5,正极经电阻R18后与三极管VT5的发射极相连接、负极与二极管D5的P极相连接的电容C6,以及一端与二极管D4的N极相连接、另一端与电容C6的正极相连接的电阻R19组成;其中,三极管VT5的基极与三极管VT6的集电极相连接,电阻R16的另一端作为该触发增强电路的输入端,二极管D4的P极作为该触发增强电路的输出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扇反馈增强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反馈电路由运算放大器P1,运算放大器P2,正极与运算放大器P1的正输入端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22后与运算放大器P1的负输入端相连接的电容C7,串接在运算放大器P1的正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的电阻R23,一端与电容C7的正极相连接、另一端经电阻R25后与电容C7的负极相连接的电阻R24,正极经电阻R26后与运算放大器P1的输出端相连接、负极与电阻R24和电阻R25的连接点相连接的电容C8,一端与运算放大器P2的正输入端相连接、另一端与电容C8的负极相连接、滑动端与电容C8的正极相连接的滑动变阻器RP5,一端与电容C8的正极相连接、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P2的输出端相连接的电阻R27,以及一端与运算放大器P2的负输入端相连接、另一端与电容C8的负极相连接的电阻R28组成;其中,电容C8的负极接地,运算放大器P1的输入端作为该触发反馈电路的输入端,运算放大器P2的输出端作为该触发反馈电路的输出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扇反馈增强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判断电路由三极管VT1,三极管VT2,单向晶闸管VS1,一端与三极管VT2的集电极相连接、另一端与单向晶闸管VS1的控制极相连接的温敏电阻RT1,串接在单向晶闸管VS1的控制极与阳极之间的电阻R1,一端与单向晶闸管VS1的阳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滑动端与三极管VT1的基极相连接的滑动变阻器RP1,一端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阻R3,以及一端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另一端与芯片U1的GND管脚相连接的电阻R2组成;其中,单向晶闸管VS1的阴极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三极管VT2的集电极与芯片U1的VCC管脚相连接,三极管VT2的发射极与芯片U2的THRES管脚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扇反馈增强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控制电路由三极管VT3,N极经电阻R7后与三极管VT3的基极相连接、P极与芯片U1的OUT管脚相连接的二极管D1,正极经电阻R8后与三极管VT3的集电极相连接、负极与二极管D1的P极相连接的电容C1,N极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相连接、P极经电阻R9后与电容C2的负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2,以及与二极管D2并联设置的继电器K组成;其中,电容C1的正极与芯片U1的VCC管脚相连接,电容C1的正极与二极管D2的P极组成该智能控制系统的输入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扇反馈增强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增强电路由三极管VT4,MOS管Q1,一端与三极管VT4的基极相连接、另一端顺次经电感L1、电阻R6和电阻R5后与电容C1的正极相连接的电阻R13,正极与电容C2的负极相连接、负极与电阻R13和电感L1的连接点相连接的电容C4,一端与电容C4的负极相连接、另一端经电容C5后接地、滑动端与三极管VT4的集电极相连接的滑动变阻器RP3,P极与二极管D2的P极相连接、N极与电容C5和滑动变阻器RP3的连接点相连接的二极管D3,一端与三极管VT4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与电容C5的接地端相连接的电阻R14,一端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与MOS管Q1的栅极相连接的电阻R10,正极与MOS管Q1的源极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11后与MOS管Q1的栅极相连接的电容C3,以及一端与电容C3的负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4的基极相连接、滑动端经电阻R12后与MOS管Q1的源极相连接的滑动变阻器RP2组成;其中,电容C5的负极接地,MOS管Q1的漏极与芯片U1的GND管脚相连接,电容C1的正极经继电器K的常闭触点K-1后与电容C5的正极组成该智能控制系统的输出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扇反馈增强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极管VT5的基极经电阻R16后与芯片U1的VCC管脚相连接,二极管D4的P极与三极管VT1的基极相连接,运算放大器P1的输出端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运算放大器P2的输出端与MOS管Q1的栅极相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414794.5A CN105972777A (zh) | 2016-06-14 | 2016-06-14 | 空调扇反馈增强智能控制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414794.5A CN105972777A (zh) | 2016-06-14 | 2016-06-14 | 空调扇反馈增强智能控制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972777A true CN105972777A (zh) | 2016-09-28 |
Family
ID=570111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414794.5A Pending CN105972777A (zh) | 2016-06-14 | 2016-06-14 | 空调扇反馈增强智能控制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972777A (zh) |
-
2016
- 2016-06-14 CN CN201610414794.5A patent/CN105972777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928783U (zh) | 一种电源开关控制电路 | |
CN204215966U (zh) | 继电器驱动电路及继电器 | |
CN105972777A (zh) | 空调扇反馈增强智能控制系统 | |
CN203838633U (zh) | 具有散热控制装置的计算机主机 | |
CN107702298A (zh) | 设置有触发增强电路的空调扇智能供电控制系统 | |
CN114740773A (zh) | 一种无线蒸汽清洁机电路 | |
CN105972780A (zh) | 设置有触发增强电路的空调扇智能控制系统 | |
CN105972779A (zh) | 空调扇驱动反馈智能控制系统 | |
CN105509455A (zh) | 一种基于三线驱动滤波电路的烘干机温度控制系统 | |
CN105972733A (zh) | 设置有触发反馈电路的空调扇智能控制系统 | |
CN105972732A (zh) | 设置有驱动缓冲电路的空调扇智能控制系统 | |
CN105972781A (zh) | 空调扇智能控制系统 | |
CN103346364A (zh) | 一种利用电池内阻对其进行加热的温控装置 | |
CN105387574A (zh) | 一种基于自整形式电源稳压电路的加湿器用自动控制系统 | |
CN207194703U (zh) | 一种自动门控制器 | |
CN105388920A (zh) | 基于稳压式整流滤波电路的加湿器用自动加水控制系统 | |
CN218068620U (zh) | 一种无线蒸汽清洁机电路 | |
CN107834694A (zh) | 设置有触发反馈电路的空调扇智能供电控制系统 | |
CN204376188U (zh) | 一种基于硬件pi调节的激光器控制电源 | |
CN104344051A (zh) | 基于传感器的触摸式水龙头节水器 | |
CN107747797A (zh) | 设置有驱动缓冲电路的空调扇智能供电控制系统 | |
CN206920951U (zh) | 一种应用于发热鞋的发热模块 | |
CN105783109A (zh) | 一种取暖器用多功能控制系统 | |
CN105387580A (zh) | 一种基于自整形式信号滤波电路的加湿器用自动控制系统 | |
CN206819180U (zh) | 一种宽电压输入的温控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9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