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72609A - 一种带负荷校正的垃圾炉焚烧自动控制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负荷校正的垃圾炉焚烧自动控制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72609A
CN105972609A CN201610378066.3A CN201610378066A CN105972609A CN 105972609 A CN105972609 A CN 105972609A CN 201610378066 A CN201610378066 A CN 201610378066A CN 105972609 A CN105972609 A CN 1059726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rottle opening
burn
out temperature
temperature control
jud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7806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72609B (zh
Inventor
许润
刘金刚
马越峰
赖景宇
刘双刚
董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upc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upc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upc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upc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37806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972609B/zh
Publication of CN1059726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726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726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726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GCREMATION FURNACES; CONSUMING WASTE PRODUCTS BY COMBUSTION
    • F23G5/00Incineration of waste; Incinerator constructions; Details, accessories or control therefor
    • F23G5/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GCREMATION FURNACES; CONSUMING WASTE PRODUCTS BY COMBUSTION
    • F23G2207/00Control
    • F23G2207/10Arrangement of sensing devices
    • F23G2207/101Arrangement of sensing devices for tempera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GCREMATION FURNACES; CONSUMING WASTE PRODUCTS BY COMBUSTION
    • F23G2207/00Control
    • F23G2207/20Waste supp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cineration Of Wast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负荷校正的垃圾炉焚烧自动控制方法,包括:判断燃尽温度控制偏差是否超限,若是,则:判断风门开度是否达到限幅状态,若是,则:获取燃尽温度控制偏差超限且风门开度达到限幅状态的累计时间;判断累计时间是否达到校正周期,若是,则:通过修正推料增量校正负荷输出。本发明通过负荷校正实现炉排锅炉系统稳定控制,保证系统处理垃圾能力被合理应用,同时保证垃圾充分燃烧,满足排污指标要求。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带负荷校正的垃圾炉焚烧自动控制系统。

Description

一种带负荷校正的垃圾炉焚烧自动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焚烧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负荷校正的垃圾炉焚烧自动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是目前国际上最流行,也是最有效的垃圾处理方法之一,该技术经历了将近130年的发展过程,已经日臻成熟并得到了广发的应用,同时也是最适合我国国情的一种垃圾处理方法。往复式机械炉排生活垃圾焚烧锅炉具有对垃圾处理适应力强,单台垃圾处理能力大以及已于控制调节等优点,目前已成为我国焚烧炉的主要设备。
目前现有的垃圾炉控制系统在适应垃圾热值变化大,保证热灼减率方面有很大不足。当垃圾热值变化后,为快速响应负荷要求,燃尽段调整好垃圾处理量后,没有闭环校正环节,往往在燃尽段容易出现要么温度过高,系统垃圾处理能力余量被严重闲置,炉排易出现干烧现象;要么温度过低,当前热值的垃圾系统处理能力已达上限,极易燃烧不充分的现象。进而导致整个控制系统无法适应系统垃圾与负荷变化,无法连续在线良好运行。针对这一不足,极需一种具有负荷校正功能的闭环系统,真正实现适应垃圾热值变化,保证良好性能的同时,长期在线运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负荷校正的垃圾炉焚烧自动控制方法,通过负荷校正实现炉排锅炉系统稳定控制,保证系统处理垃圾能力被合理应用,同时保证垃圾充分燃烧,满足排污指标要求。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负荷校正的垃圾炉焚烧自动控制方法,包括:
判断燃尽温度控制偏差是否超限,若是,则:
判断风门开度是否达到限幅状态,若是,则:
获取所述燃尽温度控制偏差超限且风门开度达到限幅状态的累计时间;
判断所述累计时间是否达到校正周期,若是,则:
通过修正推料增量校正负荷输出。
优选地,所述判断所述燃尽温度控制偏差是否超限包括:
获取燃尽温度控制环节的燃尽温度测量值PV;
获取燃尽温度控制环节的燃尽温度设定值SV;
通过所述燃尽温度测量值PV和所述燃尽温度设定值SV计算燃尽温度控制偏差PV-SV;
判断所述燃尽温度控制偏差PV-SV是否大于偏差限幅Ltd,若是,则表明燃尽温度控制偏差超限。
优选地,所述判断风门开度是否达到限幅状态包括:
判断风门开度是否大于风门开度约束上限HL,当判断风门开度大于风门开度约束上限HL时,风门开度达到上限状态触发,判断风门开度是否小于HL-R,当判断风门开度小于HL-R时,表明风门开度达到上限状态取消;
判断风门开度是否小于风门开度约束下限LL,当判断风门开度小于风门开度约束下限LL时,风门开度达到下限状态触发,判断风门开度是否大于LL+R,当判断风门开度大于LL+R时,表明风门开度达到下限状态取消。
优选地,所述判断风门开度是否达到限幅状态,若是,则:
判断所述燃尽温度控制偏差PV-SV正向且绝对值是否大于偏差限幅Ltd,且风门开度是否达到下限状态;
或者,
判断所述燃尽温度控制偏差PV-SV反向且绝对值是否大于偏差限幅Ltd,且风门开度是否达到上限状态;若是,则:
获取所述燃尽温度控制偏差超限且风门开度达到限幅的累计时间。
优选地,所述通过修正推料增量修正负荷输出具体为:
依据负荷校正公式调整负荷量;
其中,g表示校正增益,Tadj表示校正判断时间,Tempsv表示燃尽温度设定值SV,Temppv表示燃尽温度测量值PV。
一种带负荷校正的垃圾炉焚烧自动控制系统,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燃尽温度控制偏差是否超限;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判断燃尽温度控制偏差超限时,判断风门开度是否达到限幅状态;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判断单元判断风门开度达到限幅状态时,获取所述燃尽温度控制偏差超限且风门开度达到限幅状态的累计时间;
第三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累计时间是否达到校正周期;
校正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三判断单元判断累计时间达到校正周期时,通过修正推料增量修正负荷输出。
优选地,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燃尽温度控制环节的燃尽温度测量值PV;
第三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燃尽温度控制环节的燃尽温度设定值SV;
计算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燃尽温度测量值PV和所述燃尽温度设定值SV计算燃尽温度控制偏差PV-SV;
第四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燃尽温度控制偏差PV-SV是否大于偏差限幅Ltd,若是,则表明燃尽温度控制偏差超限。
优选地,所述第二判断单元包括:
第五判断单元,用于判断风门开度是否大于风门开度约束上限HL,当判断风门开度大于风门开度约束上限HL时,风门开度达到上限状态触发,判断风门开度是否小于HL-R,当判断风门开度小于HL-R时,表明风门开度达到上限状态取消;
第六判断单元,用于判断风门开度是否小于风门开度约束下限LL,当判断风门开度小于风门开度约束下限LL时,风门开度达到下限状态触发,判断风门开度是否大于LL+R,当判断风门开度大于LL+R时,表明风门开度达到下限状态取消。
优选地,当所述第二判断单元判断风门开度达到限幅状态时,还包括:
第七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燃尽温度控制偏差PV-SV正向且绝对值是否大于偏差限幅Ltd,且风门开度是否达到下限状态L;
或者,
第八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燃尽温度控制偏差PV-SV反向且绝对值是否大于偏差限幅Ltd,且风门开度是否达到上限状态;
当所述第七判断单元判断所述燃尽温度控制偏差PV-SV正向且绝对值大于偏差限幅Ltd,且风门开度达到下限状态;或者,当所述第八判断单元判断所述燃尽温度控制偏差PV-SV反向且绝对值大于偏差限幅Ltd,且风门开度达到上限状态时,所述第三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燃尽温度控制环节的燃尽温度设定值SV。
优选地,所述校正单元具体用于:
依据负荷校正公式调整负荷量;
其中,g表示校正增益,Tadj表示校正判断时间,Tempsv表示燃尽温度设定值SV,Temppv表示燃尽温度测量值PV。
由上述方案可知,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带负荷校正的垃圾炉焚烧自动控制方法,通过判断燃尽温度控制偏差是否超限以及风门开度是否达到限幅状态,当判断燃尽温度控制偏差超限以及风门开度达到限幅状态时,获取燃尽温度控制偏差超限且风门开度达到限幅的累计时间,并判断累计时间是否达到校正周期,当判断累计时间达到校正周期时,通过修正推料增量校正负荷输出,实现炉排燃烧段垃圾处理量的校正调整,从而保证在垃圾热值发生变化时,能够长期保证在充分发挥系统垃圾处理能力的同时,实现垃圾充分燃烧,实现系统各指标稳定控制的同时,满足环保要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公开的一种带负荷校正的垃圾炉焚烧自动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公开的判断燃尽温度控制偏差是否超限的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公开的判断风门开度是否达到限幅的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公开的一种带负荷校正的垃圾炉焚烧自动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公开的一种带负荷校正的垃圾炉焚烧自动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公开的第一判断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公开的第二判断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四公开的一种带负荷校正的垃圾炉焚烧自动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对本发明进行描述之前,首先说明垃圾焚烧系统各控制环节的具体实施过程。垃圾焚烧系统各控制环节具体包括:锅炉负荷控制、烟氧含量控制、炉膛负压控制、料层厚度控制、炉排温度控制、燃尽温度控制和主气温度控制。
锅炉负荷控制:
锅炉负荷采用标准锅炉热力计算公式表征,蒸汽流量与汽包压力微分线性组合:
Heat=a1D+a2dP/dt
其中,
a1表示蒸汽流量系数;
a2表示汽包压力微分系数;
D表示蒸汽流量;
dP/dt表示汽包压力微分;
采用改进型非线性PID控制器,通过控制推料量来实现锅炉热负荷控制。推料调整量由两部分组成:
DMv p u s h = DMv p u s h H e a t + DMv p u s h A d j
其中,
DMvpush表示推料调整量;
表示推料量来自锅炉负荷调整量;
表示推料量来自负荷校正调整量;
推料调节量计算得出后,根据系统各关键配比关系,实时分配一次风、二次风、逆推炉排速度、顺推炉排速度,实现系统快速响应负荷需求。
一次风调节来自负荷调整量为:
DMv p r i m H e a t = DMv p u s h × K 0 × ( 1 - K 3 )
其中,
表示一次风来自锅炉负荷调整量;
K0表示总风量与推料量之比;
K3表示二次风占总风量之比;
二次风来自负荷调整量为:
DMv sec H e a t = DMv p u s h × K 0 × K 3
其中,
表示二次风来自锅炉负荷调整量;
逆推炉排速度来自负荷调整量为:
DMv n p u s h H e a t = DMv p u s h × K 1
表示逆推炉排来自锅炉负荷调整量;
K1表示逆推炉排速度与推料速度之比;
顺推炉排速度来自负荷调整量为:
DMv f p u s h H e a t = DMv p u s h × K 2
表示顺推炉排来自锅炉负荷调整量;
K2表示顺推炉排速度与推料速度之比。
烟氧含量控制:
烟氧含量通过二次风调节实现其自动控制,控制器采用改进型非线性PID控制器。二次风调节量组成如下:
DMv sec = DMv sec O 2 + DMv sec H e a t
其中,
DMvsec表示二次风调节量;
表示来自氧量调节量;
表示来自负荷分配量。
炉膛负压控制:
炉膛负压通过引风机调节实现其自动控制,控制器采用改进型非线性PID控制器。考虑到一次风与二次风调整对炉膛负压的即时影响,为加快系统的响应速度并提高炉膛负压的控制精度,将一次风与二次风调节反馈量以前馈量形式引入炉膛负压控制器参与自动调节。
料层厚度控制:
保持指定料层厚度稳定是防止炉内炉排上燃料分布不均的有效手段,对炉内垃圾燃烧连续稳定进行十分重要。当垃圾热值变化后要适当调整料层厚度,热值变大时,应增大料层厚度,增加处理量,反之,当垃圾热值变小时,应减小料层厚度,增加一次风穿透量,保证热灼减率稳定。合适的料层厚度由人工设定,要根据热值与负荷变化适当调整。
垃圾料层厚度采用外部软测量计算结果为系统所用,通过逆推炉排速度调节实现其稳定控制,控制器采用改进型非线性PID控制器。逆推炉排速度调节量组成如下:
DMv n p u s h = DMv n p u s h t h i c k + DMv n p u s h H e a t
其中,
DMvnpush表示逆推炉排速度调节量;
表示逆推炉排速度来自料层厚度调节量。
炉排温度控制:
炉排温度控制目标为保证炉排上方烟气温度满足要求。垃圾分布均匀情况下,当温度变高时,说明热量释放量变多,由垃圾量变少导致的风量过多或是垃圾热值变高,应适当减少燃烧段一次风量,当温度变低时,说明热量释放量变少,由垃圾量变多导致风量不足或是垃圾热值变小,应适增加燃烧段一次风量。
垃圾分布不均匀情况下,仅靠调整燃烧段一次风量无法长时间保证温度稳定,需要其他环节整体协调控制,这一情况的变化势必会导致燃尽段的温度变化,可由燃尽段的调整进行弥补。
炉排温度采用燃烧段一次风调节实现其稳定控制,控制器采用改进型非线性PID控制器。一次风调节量组成如下:
DMv p r i m = DMv p r i m s t e m p + DMv p r i m H e a t
其中,
DMvprim表示一次风调节量;
表示一次风来自炉排温度调节量。
燃尽温度控制:
燃尽温度通过调节燃尽段一次风实现其稳定控制,目标在于保证系统要求的热灼减率达标,保证垃圾燃烧的充分性,进而满足排污要求。控制器采用改进型非线性PID控制器。
该环节需要根据温度控制效果与相应的风门调节状态判断燃烧段的垃圾量是否合适,进而适时适量的负荷校正处理,后面做详细说明。
主汽温度控制:
主汽温度采用典型的串级控制方式,已减温器出口温度为内环,通过减温水调节阀自调实现温度稳定控制。控制器采用改进型非线性PID控制器。
锅炉负荷校正是在燃尽温度控制环节进行温度控制检测,同时结合当前一次风调节状态判断当前炉排热负荷是否合适,即是否达到负荷处理极限或是尚有充足的余量空间。当需要进行负荷量校正时,通过合适的调整强度与周期对燃烧段的垃圾处理量进行微调校正,从而保证最大化利用系统负荷处理能力的同时,维持较低的热灼减率,垃圾充分燃烧,满足低排污要求。
具体的,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公开的一种带负荷校正的垃圾炉焚烧自动控制方法,包括:
S101、判断燃尽温度控制偏差是否超限,若是,则进入S102:
判断当前热负荷处理量是否合适,主要通过燃尽温度控制偏差及燃尽段一次风开度情况两点进行分析。首先判断燃尽温度控制偏差是否超限。
S102、判断风门开度是否达到限幅状态,若是,则:
当判断燃尽温度控制偏差超限后,继续对风开度是否达到限幅进行判断。
S103、获取所述燃尽温度控制偏差超限且风门开度达到限幅状态的累计时间;
当判断燃尽温度控制偏差超限且风开度达到限幅状态时,获取燃尽温度控制偏差超限且风门开度达到限幅状态的累计时间,即在燃尽温度控制偏差超限且风开度达到限幅时开始计时得到累计时间。
S104、判断所述累计时间是否达到校正周期,若是,则进入S105:
判断燃尽温度控制偏差超限且风开度达到限幅的累计时间是否达到校正周期。
S105、通过修正推料增量校正负荷输出。
当判断燃尽温度控制偏差超限且风开度达到限幅的累计时间达到校正周期时,通过修正推料增量校正负荷输出。
综上所述,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判断燃尽温度控制偏差是否超限以及风门开度是否达到限幅状态,当判断燃尽温度控制偏差超限以及风门开度达到限幅状态时,获取燃尽温度控制偏差超限且风门开度达到限幅状态的累计时间,并判断累计时间是否达到校正周期,当判断累计时间达到校正周期时,通过修正推料增量校正负荷输出,实现炉排燃烧段垃圾处理量的校正调整,从而保证在垃圾热值发生变化时,能够长期保证在充分发挥系统垃圾处理能力的同时,实现垃圾充分燃烧,实现系统各指标稳定控制的同时,满足环保要求。
具体的,在上述实施例中,判断燃尽温度控制偏差是否超限的其中一种实现方法如图2所示,包括:
S201、获取燃尽温度控制环节的燃尽温度测量值PV;
S202、获取燃尽温度控制环节的燃尽温度设定值SV;
S203、通过所述燃尽温度测量值PV和所述燃尽温度设定值SV计算燃尽温度控制偏差PV-SV;
S204、判断燃尽温度控制偏差PV-SV是否大于偏差限幅Ltd,若是,则表明燃尽温度控制偏差超限。
具体的,在上述实施例中,判断风门开度是否达到限幅状态的其中一种实现方法如图3所示,包括:
S301、判断风门开度是否大于风门开度约束上限HL,当判断风门开度大于风门开度约束上限HL时,风门开度达到上限状态触发,判断风门开度是否小于HL-R,当判断风门开度小于HL-R时,表明风门开度达到上限状态取消;
S302、判断风门开度是否小于风门开度约束下限LL,当判断风门开度小于风门开度约束下限LL时,风门开度达到下限状态触发,判断风门开度是否大于LL+R,当判断风门开度大于LL+R时,表明风门开度达到下限状态取消。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二还公开的一种带负荷校正的垃圾炉焚烧自动控制方法,具体如图4所示,包括:
S401、判断燃尽温度控制偏差是否超限,若是,则进入S402:
判断当前热负荷处理量是否合适,主要通过燃尽温度控制偏差及燃尽段一次风开度情况两点进行分析。首先判断燃尽温度控制偏差是否超限。
S402、判断风门开度是否达到限幅状态,若是,则进入S403:
当判断燃尽温度控制偏差超限后,继续对风开度是否达到限幅状态进行判断。
S403、判断所述燃尽温度控制偏差PV-SV正向且绝对值是否大于偏差限幅Ltd,且风门开度是否达到下限状态;
或者,
判断所述燃尽温度控制偏差PV-SV反向且绝对值是否大于偏差限幅Ltd,且风门开度是否达到上限状态;若是,则进入S404:
S404、获取所述燃尽温度控制偏差超限且风门开度达到限幅状态的累计时间;
当判断燃尽温度控制偏差超限且风开度达到限幅状态时,获取燃尽温度控制偏差超限且风门开度达到限幅状态的累计时间,即在燃尽温度控制偏差超限且风开度达到限幅时开始计时得到累计时间。
S405、判断所述累计时间是否达到校正周期,若是,则进入S406:
判断燃尽温度控制偏差超限且风开度达到限幅的累计时间是否达到校正周期。
S406、通过修正推料增量校正负荷输出。
当判断燃尽温度控制偏差超限且风开度达到限幅的累计时间达到校正周期时,通过修正推料增量校正负荷输出。
综上所述,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判断燃尽温度控制偏差是否超限以及风门开度是否达到限幅,当判断燃尽温度控制偏差超限以及风门开度达到限幅状态时,获取燃尽温度控制偏差超限且风门开度达到限幅的累计时间,并判断累计时间是否达到校正周期,当判断累计时间达到校正周期时,通过修正推料增量校正负荷输出,实现炉排燃烧段垃圾处理量的校正调整,从而保证在垃圾热值发生变化时,能够长期保证在充分发挥系统垃圾处理能力的同时,实现垃圾充分燃烧,实现系统各指标稳定控制的同时,满足环保要求。
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三公开的一种带负荷校正的垃圾炉焚烧自动控制系统,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501,用于判断燃尽温度控制偏差是否超限;
判断当前热负荷处理量是否合适,主要通过燃尽温度控制偏差及燃尽段一次风开度情况两点进行分析。首先判断燃尽温度控制偏差是否超限。
第二判断单元502,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判断燃尽温度控制偏差超限时,判断风门开度是否达到限幅状态;
当判断燃尽温度控制偏差超限后,继续对风开度是否达到限幅状态进行判断。
第一获取单元503,用于当所述第二判断单元判断风门开度达到限幅状态时,获取所述燃尽温度控制偏差超限且风门开度达到限幅状态的累计时间;
当判断燃尽温度控制偏差超限且风开度达到限幅状态时,获取燃尽温度控制偏差超限且风门开度达到限幅状态的累计时间,即在燃尽温度控制偏差超限且风开度达到限幅时开始计时得到累计时间。
第三判断单元504,用于判断所述累计时间是否达到校正周期;
判断燃尽温度控制偏差超限且风开度达到限幅的累计时间是否达到校正周期。
校正单元505,用于当所述第三判断单元判断累计时间达到校正周期时,通过修正推料增量修正负荷输出。
当判断燃尽温度控制偏差超限且风开度达到限幅的累计时间达到校正周期时,通过修正推料增量校正负荷输出。
综上所述,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判断燃尽温度控制偏差是否超限以及风门开度是否达到限幅状态,当判断燃尽温度控制偏差超限以及风门开度达到限幅状态时,获取燃尽温度控制偏差超限且风门开度达到限幅状态的累计时间,并判断累计时间是否达到校正周期,当判断累计时间达到校正周期时,通过修正推料增量校正负荷输出,实现炉排燃烧段垃圾处理量的校正调整,从而保证在垃圾热值发生变化时,能够长期保证在充分发挥系统垃圾处理能力的同时,实现垃圾充分燃烧,实现系统各指标稳定控制的同时,满足环保要求。
如图6所示,为本发明公开的第一判断单元,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601,用于获取燃尽温度控制环节的燃尽温度测量值PV;
第三获取单元602,用于获取燃尽温度控制环节的燃尽温度设定值SV;
计算单元603,用于通过所述燃尽温度测量值PV和所述燃尽温度设定值SV计算燃尽温度控制偏差PV-SV;
第四判断单元604,用于判断所述燃尽温度控制偏差PV-SV是否大于偏差限幅Ltd,若是,则表明燃尽温度控制偏差超限。
如图7所示,为本发明公开的第二判断单元,包括:
第五判断单元701,用于判断风门开度是否大于风门开度约束上限HL,当判断风门开度大于风门开度约束上限HL时,风门开度达到上限状态触发,判断风门开度是否小于HL-R,当判断风门开度小于HL-R时,表明风门开度达到上限状态取消;
第六判断单元702,用于判断风门开度是否小于风门开度约束下限LL,当判断风门开度小于风门开度约束下限LL时,
风门开度达到下限状态触发,判断风门开度是否大于LL+R,当判断风门开度大于LL+R时,表明风门开度达到下限状态取消。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四还公开的一种带负荷校正的垃圾炉焚烧自动控制系统,具体如图8所示,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801,用于判断燃尽温度控制偏差是否超限;
判断当前热负荷处理量是否合适,主要通过燃尽温度控制偏差及燃尽段一次风开度情况两点进行分析。首先判断燃尽温度控制偏差是否超限。
第二判断单元802,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判断燃尽温度控制偏差超限时,判断风门开度是否达到限幅状态;
当判断燃尽温度控制偏差超限后,继续对风开度是否达到限幅状态进行判断。
第七判断单元803,用于当所述第二判断单元判断风门开度达到限幅状态时,判断所述燃尽温度控制偏差PV-SV正向且绝对值是否大于偏差限幅Ltd,且风门开度是否达到下限状态;
或者,
第八判断单元804,用于当所述第二判断单元判断风门开度达到限幅状态时,判断所述燃尽温度控制偏差PV-SV反向且绝对值是否大于偏差限幅Ltd,且风门开度是否达到上限状态L;
第一获取单元805,用于获取所述燃尽温度控制偏差超限且风门开度达到限幅状态的累计时间;
获取燃尽温度控制偏差超限且风门开度达到限幅状态的累计时间,即在燃尽温度控制偏差超限且风开度达到限幅时开始计时得到累计时间。
第三判断单元806,用于判断所述累计时间是否达到校正周期;
判断燃尽温度控制偏差超限且风开度达到限幅状态的累计时间是否达到校正周期。
校正单元807,用于当所述第三判断单元判断累计时间达到校正周期时,通过修正推料增量修正负荷输出。
当判断燃尽温度控制偏差超限且风开度达到限幅状态的累计时间达到校正周期时,通过修正推料增量校正负荷输出。
综上所述,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判断燃尽温度控制偏差是否超限以及风门开度是否达到限幅状态,当判断燃尽温度控制偏差超限以及风门开度达到限幅状态时,获取燃尽温度控制偏差超限且风门开度达到限幅状态的累计时间,并判断累计时间是否达到校正周期,当判断累计时间达到校正周期时,通过修正推料增量校正负荷输出,实现炉排燃烧段垃圾处理量的校正调整,从而保证在垃圾热值发生变化时,能够长期保证在充分发挥系统垃圾处理能力的同时,实现垃圾充分燃烧,实现系统各指标稳定控制的同时,满足环保要求。
本实施例方法所述的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设备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移动计算设备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带负荷校正的垃圾炉焚烧自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判断燃尽温度控制偏差是否超限,若是,则:
判断风门开度是否达到限幅状态,若是,则:
获取所述燃尽温度控制偏差超限且风门开度达到限幅状态的累计时间;
判断所述累计时间是否达到校正周期,若是,则:
通过修正推料增量校正负荷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燃尽温度控制偏差是否超限包括:
获取燃尽温度控制环节的燃尽温度测量值PV;
获取燃尽温度控制环节的燃尽温度设定值SV;
通过所述燃尽温度测量值PV和所述燃尽温度设定值SV计算燃尽温度控制偏差PV-SV;
判断所述燃尽温度控制偏差PV-SV是否大于偏差限幅Ltd,若是,则表明燃尽温度控制偏差超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风门开度是否达到限幅状态包括:
判断风门开度是否大于风门开度约束上限HL,当判断风门开度大于风门开度约束上限HL时,风门开度达到上限状态触发,判断风门开度是否小于HL-R,当判断风门开度小于HL-R时,表明风门开度达到上限状态取消;
判断风门开度是否小于风门开度约束下限LL,当判断风门开度小于风门开度约束下限LL时,风门开度达到下限状态触发,判断风门开度是否大于LL+R,当判断风门开度大于LL+R时,表明风门开度达到下限状态取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风门开度是否达到限幅状态,若是,则:
判断所述燃尽温度控制偏差PV-SV正向且绝对值是否大于偏差限幅Ltd,且风门开度是否达到下限状态;
或者,
判断所述燃尽温度控制偏差PV-SV反向且绝对值是否大于偏差限幅Ltd,且风门开度是否达到上限状态;若是,则:
获取所述燃尽温度控制偏差超限且风门开度达到限幅的累计时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修正推料增量修正负荷输出具体为:
依据负荷校正公式调整负荷量;
其中,g表示校正增益,Tadj表示校正判断时间,Tempsv表示燃尽温度设定值SV,Temppv表示燃尽温度测量值PV。
6.一种带负荷校正的垃圾炉焚烧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燃尽温度控制偏差是否超限;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判断燃尽温度控制偏差超限时,判断风门开度是否达到限幅状态;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判断单元判断风门开度达到限幅状态时,获取所述燃尽温度控制偏差超限且风门开度达到限幅状态的累计时间;
第三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累计时间是否达到校正周期;
校正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三判断单元判断累计时间达到校正周期时,通过修正推料增量修正负荷输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燃尽温度控制环节的燃尽温度测量值PV;
第三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燃尽温度控制环节的燃尽温度设定值SV;
计算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燃尽温度测量值PV和所述燃尽温度设定值SV计算燃尽温度控制偏差PV-SV;
第四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燃尽温度控制偏差PV-SV是否大于偏差限幅Ltd,若是,则表明燃尽温度控制偏差超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判断单元包括:
第五判断单元,用于判断风门开度是否大于风门开度约束上限HL,当判断风门开度大于风门开度约束上限HL时,风门开度达到上限状态触发,判断风门开度是否小于HL-R,当判断风门开度小于HL-R时,表明风门开度达到上限状态取消;
第六判断单元,用于判断风门开度是否小于风门开度约束下限LL,当判断风门开度小于风门开度约束下限LL时,风门开度达到下限状态触发,判断风门开度是否大于LL+R,当判断风门开度大于LL+R时,表明风门开度达到下限状态取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判断单元判断风门开度达到限幅状态时,还包括:
第七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燃尽温度控制偏差PV-SV正向且绝对值是否大于偏差限幅Ltd,且风门开度是否达到下限状态L;
或者,
第八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燃尽温度控制偏差PV-SV反向且绝对值是否大于偏差限幅Ltd,且风门开度是否达到上限状态;
当所述第七判断单元判断所述燃尽温度控制偏差PV-SV正向且绝对值大于偏差限幅Ltd,且风门开度达到下限状态;或者,当所述第八判断单元判断所述燃尽温度控制偏差PV-SV反向且绝对值大于偏差限幅Ltd,且风门开度达到上限状态时,所述第三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燃尽温度控制环节的燃尽温度设定值SV。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单元具体用于:
依据负荷校正公式调整负荷量;
其中,g表示校正增益,Tadj表示校正判断时间,Tempsv表示燃尽温度设定值SV,Temppv表示燃尽温度测量值PV。
CN201610378066.3A 2016-05-31 2016-05-31 一种带负荷校正的垃圾炉焚烧自动控制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59726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78066.3A CN105972609B (zh) 2016-05-31 2016-05-31 一种带负荷校正的垃圾炉焚烧自动控制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78066.3A CN105972609B (zh) 2016-05-31 2016-05-31 一种带负荷校正的垃圾炉焚烧自动控制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72609A true CN105972609A (zh) 2016-09-28
CN105972609B CN105972609B (zh) 2017-11-10

Family

ID=570099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78066.3A Active CN105972609B (zh) 2016-05-31 2016-05-31 一种带负荷校正的垃圾炉焚烧自动控制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972609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76193A (zh) * 2017-09-18 2018-01-12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转底炉生球干燥系统温度控制方法
CN111765478A (zh) * 2020-06-24 2020-10-13 广州环投从化环保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垃圾焚烧炉一次风风量自动控制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79037A (zh) * 2003-07-08 2004-03-03 华中科技大学 垃圾焚烧炉焚烧过程的控制方法
JP2006038430A (ja) * 2004-07-30 2006-02-09 Miura Co Ltd 乾留焼却炉
JP2006226674A (ja) * 2006-05-16 2006-08-31 Sumitomo Heavy Ind Ltd ボイラ設備を持たないごみ焼却炉の燃焼制御方式
CN103423750A (zh) * 2013-09-04 2013-12-04 南京科远自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垃圾焚烧炉的燃烧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79037A (zh) * 2003-07-08 2004-03-03 华中科技大学 垃圾焚烧炉焚烧过程的控制方法
JP2006038430A (ja) * 2004-07-30 2006-02-09 Miura Co Ltd 乾留焼却炉
JP2006226674A (ja) * 2006-05-16 2006-08-31 Sumitomo Heavy Ind Ltd ボイラ設備を持たないごみ焼却炉の燃焼制御方式
CN103423750A (zh) * 2013-09-04 2013-12-04 南京科远自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垃圾焚烧炉的燃烧控制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76193A (zh) * 2017-09-18 2018-01-12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转底炉生球干燥系统温度控制方法
CN107576193B (zh) * 2017-09-18 2020-08-11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转底炉生球干燥系统温度控制方法
CN111765478A (zh) * 2020-06-24 2020-10-13 广州环投从化环保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垃圾焚烧炉一次风风量自动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72609B (zh) 2017-1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0015694A1 (zh) 生物质锅炉的燃烧风量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3216836B (zh) 一种生活垃圾焚烧炉自动燃烧热灼减率控制系统
CN103423750B (zh) 一种垃圾焚烧炉的燃烧控制方法
CN101876449B (zh) 加热炉内氧量气氛场的控制方法
CN103557534B (zh) 工业炉高精度脉冲燃烧控制方法
CN103234207B (zh) 一种生活垃圾焚烧炉自动燃烧垃圾料层厚度控制系统
DE102006046599B4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diskontinuierlichen Verbrennung von Brennstoffen
CN105783024A (zh) 一种热风炉空燃比自动控制方法
CN105408502A (zh) 蓄热式加热炉的燃烧排气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JP6153090B2 (ja) 廃棄物焼却炉及び廃棄物焼却方法
CN104676638B (zh) 一种锅炉降负荷过程中的低氮燃烧风门控制方法
US6752093B2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a refuse incineration plant
CN105972609A (zh) 一种带负荷校正的垃圾炉焚烧自动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3363804B (zh) 一种烧结点火炉流量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3216834B (zh) 一种生活垃圾焚烧炉自动燃烧蒸汽流量控制系统
CN108488831B (zh) 锅炉燃烧控制系统和方法
NO150613B (no) Vaeskekjoelt turbinskovl med forbedret varmeoverfoeringsevne
JP2008001816A (ja) コークス炉の燃焼制御方法
CN202512382U (zh) 链条锅炉燃烧滚动自寻优-pid复合控制系统
CN111647701B (zh) 一种基于模糊控制思想的热风炉自动燃烧控制方法
CN105114960B (zh) 一种垃圾焚烧炉炉膛压力控制的方法
US7845291B2 (en) Control method for waste incineration plants with auxiliary burner operation
CN110500595B (zh) 一种适用于马丁炉垃圾焚烧配风的方法
CN107401923A (zh) 炉窑燃烧效率控制方法
CN204786351U (zh) 分级混烧燃煤工业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