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60780B - 一种跨层路径建立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跨层路径建立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60780B
CN105960780B CN201480074847.2A CN201480074847A CN105960780B CN 105960780 B CN105960780 B CN 105960780B CN 201480074847 A CN201480074847 A CN 201480074847A CN 105960780 B CN105960780 B CN 1059607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h
lower layer
mark
node
layer pa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7484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60780A (zh
Inventor
张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9607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607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607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607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64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using an overlay routing lay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5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using label swapping, e.g.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 [MP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跨层路径建立方法及装置,涉及通信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从下层PCE计算出路径到完成跨上层和下层的路径建立过程中,由于时延导致的路径建立不成功或者无法满足带宽要求的问题。具体方案为:上层PCE根据待建立的标签交换路径LSP的上层首末节点的标识和带宽要求,确定待建立的LSP的上层路径信息、下层路径的首末节点的标识(S101);获取与下层路径的首末节点的标识以及带宽要求匹配的且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S102);向上层首节点发送包含上层路径信息和下层路径的标识的路径建立指示,以使得上层首节点根据上层路径信息和下层路径的标识建立待建立的LSP(S103)。用于建立跨上层和下层的路径的过程中。

Description

一种跨层路径建立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跨层路径建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解决自动交换光网络(Automatically Switched Optical Network,ASON)中复杂的路径计算问题,因特网工程任务组(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IETF)提出路径计算单元(Path Computation Element,PCE)。PCE是网络中专门负责路径计算的一个新的功能实体,PCE可以集成在网元内部,也可以是一个独立的设备。
通常情况下,每个网络都可以配置一个PCE,例如,网际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网络和光网络(Optical Network)中分别配置有一个PCE。其中,IP网络中的PCE(简称IP层PCE)负责IP网络的路径计算,光网络中的PCE(简称光层PCE)负责光网络的路径计算。
现有技术提出了一种IP网络和光网络融合(IP over Optical)网络,在IP overOptical网络中,IP层PCE首先自行尝试计算满足路径带宽要求的从IP层首节点到IP层末节点的路径;若IP层PCE无法计算出满足上述要求的待建立路径,IP层PCE可以请求光层PCE计算出一条可以作为上述要求的待建立路径的底层路径的光层路径,IP层PCE结合该底层路径和IP层的信息以得到一条完整的满足上述要求的从IP层首节点到IP层末节点的路径;IP层首节点使用信令协议,携带此条完整的路径信息,完成跨IP层和光层的路径建立。
在实现上述跨IP层和光层的路径建立的过程中,由于从光层PCE计算出上述底层路径到IP层首节点完成完整的路径建立的过程存在时延,当IP层首节点进行完整的路径建立时,光层PCE计算出的待建立路径的底层路径可能已经被其他业务占用或者带宽不足,从而可能导致后续不能够成功建立待建立路径或者建立的待建立路径无法满足带宽要求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跨层路径建立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能够成功建立待建立路径或者建立的待建立路径无法满足带宽要求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跨层路径建立方法,包括:
上层路径计算单元PCE根据待建立的标签交换路径LSP的上层首节点的标识、上层末节点的标识和带宽要求,确定所述待建立的LSP的上层路径信息、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和所述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所述上层路径信息包含待建立的LSP所经过的上层节点的标识;所述下层路径作为所述待建立的LSP的底层路径,用于承载上层业务数据;
获取与所述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所述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所述带宽要求匹配的、且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
向所述上层首节点发送包含所述上层路径信息和所述下层路径的标识的路径建立指示,以使得所述上层首节点根据所述上层路径信息和所述下层路径的标识建立所述待建立的LSP。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与所述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所述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所述带宽要求匹配的、且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包括:
向下层PCE发送路径建立消息,所述路径建立消息中包含所述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所述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所述带宽要求;
接收来自所述下层PCE的路径指示消息,所述路径指示消息中包含与所述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所述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所述带宽要求匹配的、且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
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获取与所述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所述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所述带宽要求匹配的、且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下层PCE的第一连接信息,所述第一连接信息中包含所述下层PCE所在的网络中的已规划的下层路径的规划信息;所述已规划的下层路径包括:所述已建立的下层路径和已规划但未建立的下层路径;
所述规划信息中至少包括所述下层路径的标识、所述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所述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和所述下层路径的带宽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与所述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所述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所述带宽要求匹配的、且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连接信息中,与所述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所述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所述带宽要求匹配的下层路径的标识;
向所述下层PCE发送路径建立消息,所述路径建立消息中包含获取到的下层路径的标识;
接收来自所述下层PCE的路径指示消息,所述路径指示消息中包含与所述获取到的下层路径的标识匹配的,且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
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规划信息还包括:所述下层路径的状态信息;所述下层路径的状态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下层路径已建立或者所述下层路径已规划但未建立。
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获取与所述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所述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所述带宽要求匹配的、且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下层PCE的第二连接信息,所述第二连接信息中至少包含所述状态信息发生变化的下层路径的标识和所述状态信息发生变化的下层路径的状态更新信息;
根据所述状态信息发生变化的下层路径的标识,采用所述状态更新信息更新所述状态信息发生变化的下层路径的状态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与所述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所述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所述带宽要求匹配的、且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连接信息中,与所述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所述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所述带宽要求匹配的下层路径的标识;
根据获取到的下层路径的标识对应的下层路径的状态信息,在所述获取到的下层路径的标识中查找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
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下层PCE的所述规划信息中的所述下层路径的带宽变化信息,所述带宽变化信息用于表征所述下层路径的业务承载情况;
根据所述带宽变化信息,更新所述下层路径的带宽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跨层路径建立方法,包括:
下层路径计算单元PCE接收来自上层PCE的路径建立消息;所述路径建立消息用于指示下层首节点建立作为待建立的标签交换路径LSP的底层路径的下层路径,以承载上层业务数据;所述路径建立消息中包含: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所述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带宽要求;
若已建立与所述路径建立消息中的所述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所述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所述带宽要求匹配的下层路径,则向所述上层PCE发送包含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的路径指示消息,以使得所述上层PCE向上层首节点发送包含所述路径指示消息中的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的路径建立指示,进而使得所述上层首节点建立所述待建立的LSP;或者,
若未建立与所述路径建立消息中的所述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所述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所述带宽要求匹配的下层路径,则建立与所述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所述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所述带宽要求匹配的下层路径,并向所述上层PCE发送包含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的路径指示消息,以使得所述上层PCE向上层首节点发送包含所述路径指示消息中的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的路径建立指示,进而使得所述上层首节点建立所述待建立的LSP。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还提供一种跨层路径建立方法,包括:
下层路径计算单元PCE接收来自上层PCE的路径建立消息;所述路径建立消息用于指示下层首节点建立作为待建立的标签交换路径LSP的底层路径的下层路径,以承载上层业务数据;所述路径建立消息中包含:下层路径的标识;
若已建立与所述路径建立消息中的所述下层路径的标识匹配的下层路径,则向所述上层PCE发送包含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的路径指示消息,以使得所述上层PCE向上层首节点发送包含所述路径指示消息中的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的路径建立指示,进而使得所述上层首节点建立所述待建立的LSP;或者,
若未建立与所述路径建立消息中的所述下层路径的标识匹配的下层路径,则建立与所述下层路径的标识匹配的下层路径,并向所述上层PCE发送包含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的路径指示消息,以使得所述上层PCE向上层首节点发送包含所述路径指示消息中的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的路径建立指示,进而使得所述上层首节点建立所述待建立的LSP。
结合第三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下层PCE接收来自上层PCE的路径建立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上层PCE发送第一连接信息,所述第一连接信息中包含所述下层PCE所在的网络中的已规划的下层路径的规划信息;所述已规划的下层路径包括:所述已建立的下层路径和已规划但未建立的下层路径;
所述规划信息中至少包括所述已规划的下层路径的标识、所述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所述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和所述下层路径的带宽信息。
结合第三方面和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规划信息还包括:所述下层路径的状态信息;所述下层路径的状态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下层路径已建立或者所述下层路径已规划但未建立。
结合第三方面和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上层PCE发送第二连接信息,所述第二连接信息中至少包含所述状态信息发生变化的下层路径的标识和所述状态信息发生变化的下层路径的状态更新信息;所述状态更新信息用于所述上层PCE根据所述状态信息发生变化的下层路径的标识,更新所述状态信息发生变化的下层路径的状态信息。
结合第三方面和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规划信息中的所述下层路径的带宽变化信息,所述带宽变化信息用于表征所述下层路径的业务承载情况;
发送所述带宽变化信息至所述上层PCE,以使得所述上层PCE根据所述带宽变化信息,更新所述下层路径的带宽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四方面,还提供一种路径计算单元PCE,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待建立的标签交换路径LSP的上层首节点的标识、上层末节点的标识和带宽要求,确定所述待建立的LSP的上层路径信息、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和所述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所述上层路径信息包含待建立的LSP所经过的上层节点的标识的标识;所述下层路径作为所述待建立的LSP的底层路径,用于承载上层业务数据;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与所述确定单元确定的所述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所述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所述带宽要求匹配的、且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
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上层首节点发送包含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上层路径信息和所述下层路径的标识的路径建立指示,以使得所述上层首节点根据所述上层路径信息和所述下层路径的标识建立所述待建立的LSP。
结合第四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单元,包括:
第一发送子单元,用于向下层PCE发送路径建立消息,所述路径建立消息中包含所述确定单元确定的所述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所述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所述带宽要求;
第一接收子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所述下层PCE的路径指示消息,所述路径指示消息中包含与所述第一发送子单元发送的所述路径建立消息中的所述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所述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所述带宽要求匹配的、且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
结合第四方面和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PCE,还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在所述获取单元执行所述获取所述下层PCE的所述与所述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所述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所述带宽要求匹配的、且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之前,接收来自下层PCE的第一连接信息,所述第一连接信息中包含所述下层PCE所在的网络中的已规划的下层路径的规划信息;所述已规划的下层路径包括:所述已建立的下层路径和已规划但未建立的下层路径;
所述规划信息中至少包括所述下层路径的标识、所述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所述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和所述下层路径的带宽信息。
结合第四方面和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单元,包括:
第一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第一连接信息中,与所述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所述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所述带宽要求匹配的下层路径的标识;
第二发送子单元,用于向所述下层PCE发送路径建立消息,所述路径建立消息中包含所述第一获取子单元获取到的下层路径的标识;
第二接收子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所述下层PCE的路径指示消息,所述路径指示消息中包含与所述第一获取子单元获取到的下层路径的标识对应的,且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
结合第四方面和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规划信息还包括:所述下层路径的状态信息;所述下层路径的状态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下层路径已建立或者所述下层路径已规划但未建立。
结合第四方面和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在所述获取单元获取与所述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所述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所述带宽要求匹配的、且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之前接收来自下层PCE的第二连接信息,所述第二连接信息中至少包含所述状态信息发生变化的下层路径的标识和所述状态信息发生变化的下层路径的状态更新信息;
第一更新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状态信息发生变化的下层路径的标识,采用所述状态更新信息更新所述状态信息发生变化的下层路径的状态信息。
结合第四方面和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单元,包括:
第二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第一连接信息中,与所述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所述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所述带宽要求匹配的下层路径的标识;
查找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获取子单元获取到的下层路径的标识对应的下层路径的状态信息,在所述获取到的下层路径的标识中查找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
结合第四方面和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来自下层PCE的所述规划信息中的所述下层路径的带宽变化信息,所述带宽变化信息用于表征所述下层路径的业务承载情况;
第二更新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带宽变化信息,更新所述下层路径的带宽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五方面,还提供一种路径计算单元PCE,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上层PCE的路径建立消息;所述路径建立消息用于指示下层首节点建立作为待建立的标签交换路径LSP的底层路径的下层路径,以承载上层业务数据;所述路径建立消息中包含: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所述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带宽要求;
建立单元,用于若未建立与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路径建立消息中的所述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所述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所述带宽要求匹配的下层路径,则建立与所述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所述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所述带宽要求匹配的下层路径;
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上层PCE发送包含所述建立单元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的路径指示消息;若已建立与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路径建立消息中的所述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所述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所述带宽要求匹配的下层路径,则向所述上层PCE发送包含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的路径指示消息,以使得所述上层PCE向上层首节点发送包含所述路径指示消息中的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的路径建立指示,进而使得所述上层首节点建立所述待建立的LSP。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六方面,还提供一种路径计算单元PCE,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上层PCE的路径建立消息;所述路径建立消息用于指示下层首节点建立作为待建立的标签交换路径LSP的底层路径的下层路径,以承载上层业务数据;所述路径建立消息中包含:下层路径的标识;
建立单元,用于若未建立与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路径建立消息中的所述下层路径的标识匹配的下层路径,则建立与所述下层路径的标识匹配的下层路径;
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上层PCE发送包含所述建立单元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的路径指示消息;若已建立与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路径建立消息中的所述下层路径的标识匹配的下层路径,则向所述上层PCE发送包含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的路径指示消息,以使得所述上层PCE向上层首节点发送包含所述路径指示消息中的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的路径建立指示,进而使得所述上层首节点建立所述待建立的LSP。
结合第六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来自所述上层PCE的路径建立消息之前,向所述上层PCE发送第一连接信息,所述第一连接信息中包含本PCE所在的网络中的已规划的下层路径的规划信息;所述已规划的下层路径包括:所述已建立的下层路径和已规划但未建立的下层路径;
所述规划信息中至少包括所述已规划的下层路径的标识、所述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所述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和所述下层路径的带宽信息。
结合第六方面和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规划信息还包括:所述下层路径的状态信息;所述下层路径的状态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下层路径已建立或者所述下层路径已规划但未建立。
结合第六方面和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上层PCE发送第二连接信息,所述第二连接信息中至少包含所述状态信息发生变化的下层路径的标识和所述状态信息发生变化的下层路径的状态更新信息;所述状态更新信息用于所述上层PCE根据所述状态信息发生变化的下层路径的标识,更新所述状态信息发生变化的下层路径的状态信息。
结合第六方面和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PCE,还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规划信息中的所述下层路径的带宽变化信息,所述带宽变化信息用于表征所述下层路径的业务承载情况;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发送所述带宽变化信息至所述上层PCE,以使得所述上层PCE根据所述带宽变化信息,更新所述下层路径的带宽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跨层路径建立方法及装置,与现有技术中从下层PCE计算出路径到完成跨上层和下层的路径建立过程中,由于时延导致的底层路径可能已经被其他业务占用或者带宽不足,进而导致后续路径建立不成功或者无法满足带宽要求的问题相比,本方案中,上层PCE获取到的下层路径是已建立的用于承载上层业务数据的底层路径,后续上层首节点建立完整路径时,不需要再建立底层路径,因此不会出现底层路径被其他业务占用的情况,并且上层获取到的下层路径是满足带宽要求要求的路径,因此不会出现带宽不足的情况,这样可以提高上层首节点路径建立的成功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1中的一种跨层路径建立方法流程图;
图2为实施例1中的待建立的LSP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2中的一种跨层路径建立方法流程图;
图4为实施例3中的一种跨层路径建立方法流程图;
图5为实施例4中的一种跨层路径建立方法流程图;
图6为实施例4中的另一种跨层路径建立方法流程图;
图7为实施例4中的另一种跨层路径建立方法流程图;
图8为实施例5中的一种PCE组成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5中的另一种PCE组成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5中的另一种PCE组成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5中的另一种PCE组成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5中的另一种PCE组成示意图;
图13为实施例5中的另一种PCE组成示意图;
图14为实施例6或实施例7中的一种PCE组成示意图;
图15为实施例7中的另一种PCE组成示意图;
图16为实施例8中的一种PCE组成示意图;
图17为实施例8中的另一种PCE组成示意图;
图18为实施例9或实施例10中的一种PCE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另外,本文中术语“系统”和“网络”在本文中常被可互换使用。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为了方便理解本发明实施例,首先在此介绍本发明实施例描述中会用到的一些术语。
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是一种用于快速数据包交换和路由的体系,它为网络数据流量提供了目标、路由地址、转发和交换等能力。更特殊的是,它具有管理各种不同形式通信流的机制。MPLS提供了一种方式,将网际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地址映射为简单的具有固定长度的标签,用于不同的包转发和包交换技术。在MPLS中,数据传输发生在标签交换路径(Label Switched Path,LSP)上。LSP是一条用标签序列表示的从首节点到末节点的路径。
路由协议,例如,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协议(Open Shortest Path First,OSPF),用于节点交互从而实现网络信息的全网发布,以及分布式的路径计算。
信令协议,例如,资源预留协议(Resource Reservation Protocol,RSVP)和带流量工程的资源预留协议(Resource Reservation Protocol,Traffic Engineering,RSVP-TE),用于分布式地实现路径建立(即,逐跳地节点信息交互,来实现从源到宿的路径建立)的功能。
示例性的,在通过光网络(Optical Network)进行IP网络中的IP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时,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上层路径计算单元(Path Computation Element,PCE)可以为IP层PCE,下层PCE为光层PCE;在通过以太网(Ethernet)进行IP网络中的IP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时,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上层PCE可以为IP层PCE,下层PCE为以太网PCE;在通过光网络进行以太网中的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时,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上层PCE可以为以太网PCE,下层PCE为光层PCE。当然,本发明实施例也可以应用于建立跨其他两个网络的路径的过程中,本发明实施例对上层PCE和下层PCE不做具体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上层首节点需要建立一条从上层首节点到上层末节点的LSP时,若上层PCE能计算出一条从上层首节点到上层末节点,且满足待建立的LSP的带宽要求的路径时,则上层首节点可以根据上层PCE计算出的路径建立待建立的LSP;若上层PCE不能计算出一条从上层首节点到上层末节点,且满足待建立的LSP的带宽要求的路径时,则需要下层建立下层路径作为待建立的LSP的底层路径,用于承载上层业务数据,进而上层首节点可以结合上层节点和下层建立的底层路径建立一条跨上层和下层,且满足待建立LSP的首末节点和带宽要求的路径。本发明实施例应用于上层PCE不能计算出一条从上层首节点到上层末节点仅经过上层节点,且满足待建立的LSP的带宽要求的路径的场景。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跨层路径建立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
S101、上层PCE根据待建立的LSP的上层首节点的标识、上层末节点的标识和带宽要求,确定待建立的LSP的上层路径信息、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和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
其中,上层路径信息包含待建立的LSP所经过的上层节点的标识。下层路径作为待建立的LSP的底层路径,用于承载上层业务数据。带宽要求用于表征上层业务的带宽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待建立的LSP为上层首节点(待建立的LSP的起始节点)将要建立的从上层首节点到上层末节点(待建立的LSP的终止节点)的满足上述带宽要求的LSP。若上层PCE不能计算出一条从上层首节点到上层末节点,且满足待建立的LSP的带宽要求的路径时,则需要下层建立下层路径作为待建立的LSP的底层路径,用于承载上层业务数据。上层PCE需要确定上层路径信息、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和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用于指示待建立的LSP的底层路径的起始节点,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用于指示待建立的LSP的底层路径的终止节点。
例如,假设上层节点R1需要建立从上层首节点R1到上层末节点R5的LSP,如图2所示,若上层PCE不能计算出一条从R1到R5,且满足带宽要求的路径,则需要下层建立下层路径作为待建立的LSP的底层路径。上层PCE确定的上层路径R1-R3,R3和下层节点A连接,则A为下层路径的首节点;上层PCE确定的上层路径R4-R5,R4和下层节点E连接,则E为下层路径的末节点。
S102、上层PCE获取与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带宽要求匹配的、且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
其中,与带宽要求匹配包括:下层路径的带宽等于或者大于待建立的LSP的带宽要求。
已建立的下层路径包括:已规划的下层路径已经建立;或者,已规划但未建立的下层路径,经过下层PCE计算后,已经由下层首节点建立完成。在后续建立完整的LSP时,由于该下层路径已经建立成功,因此可以直接将该下层路径作为待建立的LSP的底层路径。
如图2所示,上层PCE获取到的与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带宽要求匹配的、且已建立的下层路径为A-C-E。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层PCE获取与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带宽要求匹配的、且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的过程可以有三种情形。
第一种情形:下层PCE向上层PCE发送第一连接信息,第一连接信息中包括下层PCE所在的网络中的已规划的下层路径的规划信息;上层PCE根据第一连接信息,获取满足下层路径的首末节点的标识以及带宽要求的路径的标识,并将该标识发送至下层PCE;下层PCE根据接收到的标识,确定接收到的标识所指示的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并将该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发送至上层PCE。
第二种情形:下层PCE向上层PCE发送第一连接信息,在上述规划信息的基础上,该规划信息中还包括用于指示下层路径是否已建立的状态信息;上层PCE根据接收到的第一连接信息,可以确定出与下层路径的首末节点的标识以及带宽要求匹配的、且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
第三种情形:上层PCE直接向下层PCE发送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带宽要求;下层PCE根据上述要求,向上层PCE发送满足上述要求且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
上述三种情形的具体描述可以参考本发明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本发明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S103、上层PCE向上层首节点发送包含上层路径信息和下层路径的标识的路径建立指示,以使得上层首节点根据上层路径信息和下层路径的标识建立待建立的LSP。
其中,下层路径的标识用于指示S102中上层PCE获取到的满足待建立的LSP的底层路径的首末节点和带宽要求且已建立的下层路径。
其中,上层首节点建立待建立的LSP时,由于待建立的LSP的下层路径已经建立成功,因此可以直接将该下层路径作为待建立的LSP的底层路径,而不需要再去建立下层路径,减小了时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跨层路径建立方法,与现有技术中从下层PCE计算出路径到完成跨上层和下层的路径建立过程中,由于时延导致的底层路径可能已经被其他业务占用或者带宽不足,进而导致后续路径建立不成功或者无法满足带宽要求的问题相比,本方案中,上层PCE获取到的下层路径是已建立的用于承载上层业务数据的底层路径,后续上层首节点建立完整路径时,不需要再建立底层路径,因此不会出现底层路径被其他业务占用的情况,并且上层获取到的下层路径是满足带宽要求要求的路径,因此不会出现带宽不足的情况,这样可以提高上层首节点路径建立的成功率。
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跨层路径建立方法,如图3所示,包括:
S201、下层PCE接收来自上层PCE的路径建立消息。
其中,路径建立消息用于指示下层首节点建立作为待建立的LSP的底层路径的下层路径,以承载上层业务数据。路径建立消息中可以包含: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带宽要求。
其中,下层路径的首节点为待建立的LSP的底层路径的起始节点,下层路径的末节点为待建立的LSP的底层路径的终止节点。
S202、下层PCE判断下层是否存在已建立的与上述路径建立消息中的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带宽要求匹配的下层路径。
若下层不存在已建立的与上述路径建立消息中的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带宽要求匹配的下层路径,则先执行S203,再执行S204;若下层存在已建立的与上述路径建立消息中的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带宽要求匹配的下层路径,则直接执行S204。
S203、下层PCE触发下层首节点建立与路径建立消息中的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带宽要求匹配的下层路径。
其中,下层首节点建立待建立的LSP的下层路径的方法可以参考现有技术中的路径建立方法。
S204、下层PCE向上层PCE发送与路径建立消息中的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带宽要求匹配的且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
其中,下层PCE向上层PCE发送与路径建立消息中的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带宽要求匹配的且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表示底层路径已经建立,可以用于承载上层业务数据。此时,上层PCE可以向上层首节点发送包含上述下层路径的标识的路径建立指示,以使得上层首节点建立一条跨上层和下层,且满足待建立LSP的首末节点和带宽要求的路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跨层路径建立方法,与现有技术中从下层PCE计算出路径到完成跨上层和下层的路径建立过程中,由于时延导致的底层路径可能已经被其他业务占用或者带宽不足,进而导致后续路径建立不成功或者无法满足带宽要求的问题相比,在本方案中,下层PCE可以在接收到来自上层PCE的路径建立消息后,向上层PCE发送包含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的路径指示消息,由于上层PCE接收到的下层路径的标识所指示的下层路径是已建立的用于承载上层业务数据的底层路径,后续上层首节点建立完整路径时,不需要再建立底层路径,因此不会出现底层路径被其他业务占用的情况,并且上层获取到的下层路径是满足带宽要求要求的路径,因此不会出现带宽不足的情况,这样可以提高上层首节点路径建立的成功率。
实施例3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跨层路径建立方法,如图4所示,包括:
S301、下层PCE接收来自上层PCE的路径建立消息。
其中,路径建立消息用于指示下层首节点建立作为待建立的LSP的底层路径的下层路径,以承载上层业务数据。路径建立消息中可以包含:下层路径的标识。
S302、下层PCE判断下层是否存在已建立的与上述路径建立消息中的下层路径的标识匹配的下层路径。
若下层不存在已建立的与上述路径建立消息中的下层路径的标识匹配的下层路径,则先执行S303,再执行S304;若下层存在已建立的与上述路径建立消息中的下层路径的标识匹配的下层路径,则直接执行S304。
S303、下层PCE触发下层首节点建立与路径建立消息中下层路径的标识匹配的下层路径。
其中,下层首节点建立待建立的LSP的下层路径的方法可以参考现有技术中的路径建立方法。
S304、下层PCE向上层PCE发送与路径建立消息中下层路径的标识匹配的且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
其中,下层PCE向上层PCE发送与路径建立消息中下层路径的标识匹配的且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表示底层路径已经建立,可以用于承载上层业务数据。此时,上层PCE可以向上层首节点发送包含上述下层路径的标识的路径建立指示,以使得上层首节点建立一条跨上层和下层,且满足待建立LSP的首末节点和带宽要求的路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跨层路径建立方法,与现有技术中从下层PCE计算出路径到完成跨上层和下层的路径建立过程中,由于时延导致的底层路径可能已经被其他业务占用或者带宽不足,进而导致后续路径建立不成功或者无法满足带宽要求的问题相比,在本方案中,下层PCE可以在接收到来自上层PCE的路径建立消息后,向上层PCE发送包含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的路径指示消息,由于上层PCE接收到的下层路径的标识所指示的下层路径是已建立的用于承载上层业务数据的底层路径,后续上层首节点建立完整路径时,不需要再建立底层路径,因此不会出现底层路径被其他业务占用的情况,并且上层获取到的下层路径是满足带宽要求要求的路径,因此不会出现带宽不足的情况,这样可以提高上层首节点路径建立的成功率。
实施例4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跨层路径建立方法,如图5所示,包括:
S401、上层PCE和下层PCE进行能力通告。
其中,上层PCE和下层PCE进行能力通告用以确定上层PCE和下层PCE中,用于发起LSP建立指示的PCE和用于接收LSP建立指示,以建立LSP的PCE。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层PCE用于发起LSP建立指示;下层PCE用于接收上层PCE发起的LSP建立指示,并根据LSP建立指示计算用于承载上层业务数据的下层路径。
具体的,上层PCE和下层PCE的交互可以是互相发送消息,例如,可以通过在PCE协议(PCE protocol,PCEP)现有的Open消息中携带2个bit(比特)位(PI和PT)来进行能力通告,可以在Open消息中携带PCE交互能力(Inter-PCE capability)对象来表示,采用TLV(包括类型(Type),长度(Length),值(Value)三个字段)格式,Inter-PCE capability对象的格式如表1所示。其中,
PI=1,表示发送这个bit位的主体支持PCE交互。
PI=0,表示发送这个bit位的主体不支持PCE交互。
PT=1,表示自身发送路径建立指令。
PT=0,表示自身接收路径建立指令。
表1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层PCE的Inter-PCE capability对象设置应该为PI=1,PT=1;下层PCE的Inter-PCE capability对象设置应该为PI=1,PT=0。
需要说明的是,PT仅在PI=1的前提下有意义,否则忽略PT的值。并且,进行能力通告的两个主体的Inter-PCE capability对象设置只能分别是PI=1,PT=1(例如,上层)和PI=1,PT=0(例如,下层),若出现其他PI、PT的值组合的情况,则需要关闭能力通告的两个主体之间的交互。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层PCE是发送建立LSP指令的主体,下层LSP是接收建立LSP指令的主体。本发明实施例应用于建立跨上层和下层的LSP的场景中,上层PCE向下层PCE发送建立底层路径指令,下层LSP接收来自上层PCE的建立底层路径指令。
可选的,上层PCE和下层PCE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进行能力通告,例如,上层PCE和下层PCE可以通过建立OSPF邻居关系,利用控制信道,互相发送OSPF的PCE能力发现(PCED)对象来表明哪个PCE是发送建立LSP指令的主体,哪个是接收建立LSP指令的主体。具体的PCED对象的格式可以和上述Inter-PCE capability对象的格式相同,不同之处在于PCED对象是承载在OSPF协议的PCED消息中发送的。
S402、上层PCE根据待建立的LSP的上层首节点的标识、上层末节点的标识和带宽要求,确定待建立的LSP的上层路径信息、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和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
其中,上层路径信息包含待建立的LSP所经过的上层节点的标识。下层路径作为待建立的LSP的底层路径,用于承载上层业务数据。待建立的LSP是指上层首节点(待建立的LSP的起始节点)将要建立的从上层首节点到上层末节点(待建立的LSP的终止节点)的满足上述带宽要求的LSP。若上层PCE不能计算出一条从上层首节点到上层末节点,且满足待建立的LSP的带宽要求的路径时,则需要下层建立下层路径作为待建立的LSP的底层路径,用于承载上层业务数据。上层PCE需要确定上层路径信息、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和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用于指示待建立的LSP的底层路径的起始节点,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用于指示待建立的LSP的底层路径的终止节点。
可选的,如图5或图6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种应用场景中,在上层PCE确定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带宽要求之后,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还可以包括S403:
S403、下层PCE向上层PCE发送第一连接信息。
其中,第一连接信息中包含下层PCE所在的网络中的已规划的下层路径的规划信息;已规划的下层路径包括:已建立的下层路径和已规划但未建立的下层路径。
规划信息中至少包括下层路径的标识、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和下层路径的带宽信息。
第一连接信息可以承载在虚拟网络拓扑报告(Virtual Network TopologyReport,VNTRpt)消息中发送。例如,可以在VNTRpt中定义一个ConnecInfo对象来表示。ConnecInfo对象的格式如表2所示。其中,No.of Entry表示连接信息条目(Entry)的数目,即N,该字段占据8个bit位;Length表示消息长度,该字段占据8个bit位;Reserved表示预留字段,该字段占据16个bit位;Connec.Entry 1-N表示1-N个连接信息条目,该字段是可变长度,是32bit的整数倍。
表2
每一个Connec.Entry对象表示一条连接路径的信息,Connec.Entry对象的格式如表3所示。其中,Type表示类型,该字段占据4个bit位,Length表示消息长度,该字段占据8个bit位;Reserved表示预留字段,该字段占据20个bit位;Bandwidth表示带宽,该字段占据32个bit位,Optional TLVs表示可选的TLV格式,根据Type的不同,Optional TLVs字段携带的信息不同。Type当前可以定义如下几种类型:
Type=1,Optional TLVs字段可以携带节点列表信息(至少包含首末节点,可以包含中间节点)。其中,可以用0001表示Type=1。
Type=2,Optional TLVs字段可以携带节点列表信息(至少包含首末节点,可以包含中间节点)和其他属性信息(如共享风险链路组,时延等)。其中,可以用0010表示Type=2。
Type=3,Optional TLVs字段可以携带节点列表信息(至少包含首末节点,可以包含中间节点)和状态信息(例如:该路径是否已经建立好)。其中,可以用0011表示Type=3。
上述Type类型仅为示例,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扩展新的Type类型。
表3
S404、上层PCE获取与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带宽要求匹配,且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
S404a、上层PCE获取第一连接信息中,与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带宽要求匹配的下层路径的标识。
可选的,在第一种应用场景的第一种情形下,上层PCE可以通过发送包含获取到的下层路径的标识的路径建立消息至下层PCE,以使得下层PCE从路径建立消息中的下层路径的标识中确定出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
具体的,在这种情形下,如图5所示,S404可以包括S404a-S404e:
S404b、上层PCE向下层PCE发送路径建立消息,路径建立消息中包含下层路径的标识。
S404c、下层PCE查找路径建立消息中包含的下层路径的标识所指示下层路径是否已建立。
若下层PCE查找到下层路径的标识所指示的下层路径未建立,则执行S404d-S404e;若下层PCE查找到下层路径的标识所指示的下层路径已建立,则直接执行S404e。
S404d、下层PCE触发下层首节点建立与路径建立消息中的下层路径的标识匹配的下层路径。
其中,路径建立消息中的下层路径的标识为上层PCE从第一连接信息中获取到的已规划的下层路径的标识。由于路径建立消息中的下层路径的标识所指示的下层路径已规划,因此,下层首节点可以根据路径建立消息中的下层路径的标识,建立对应的下层路径。
S404e、下层PCE向上层PCE发送路径指示消息,路径指示消息中包含与下层PCE获取到的下层路径的标识匹配的,且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
具体的,路径指示消息可以为PCEP协议中现有的路径计算报告(PathComputation Report,PCRpt)消息。下层PCE可以通过PCRpt消息向上层PCE发送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
进一步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路径指示消息也可以为PCEP协议中重新定义的路径建立通告(Path Establishment Report,PERpt)消息。下层PCE可以通过PERpt消息向上层PCE发送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PERpt对象的格式如表4所示。其中,链路标识(Link ID Type)表示链路标识的信息类型,该字段占据8个bit位,链路状态标识(LinkStatus Flag)表示链路的状态,该段占据9个bit位,Reserved表示预留字段,该字段占据15个bit位,Optional TLVs表示可选的TLV格式。根据Link ID Type的不同,Optional TLVs字段可以携带不同的内容。
Link ID Type目前定义的类型为:
Link ID Type=1,Optional TLVs字段通过单标识符(Single Identifier)标识链路,该单标识符占32个bit位,且对于每一条链路都是唯一的。其中,可以用00000001表示Type=1。
Link ID Type=2,Optional TLVs字段通过一个包含首末节点的节点对信息(NodePair Identifier)标识链路。其中,可以用00000010表示Type=2。
表4
其中,当Link Status Flag状态位为1时,则表示该下层路径已经建立(Established);当Link Status Flag状态位为0时,则表示该下层路径未能成功建立(Failed)。
进一步可选的,在第一种应用场景的第二种情形下,第一连接信息中的规划信息还可以包括:下层路径的状态信息。其中,下层路径的状态信息用于指示下层路径已建立或者下层路径已规划但未建立。
其中,下层路径的状态信息可以承载在Connec.Entry对象的Optional TLVs字段发送。具体的,可以将Connec.Entry对象的Type设置为3,此时,Connec.Entry对象中的Optional TLVs字段携带状态信息。当然,也可以重新定义其他的Connec.Entry对象的Type类型,以使得Connec.Entry对象包含下层路径的状态信息。
在第二种情形下,由于下层路径的状态信息可以用于指示下层路径是否已建立,因此上层PCE可以在获取到第一连接信息中,与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带宽要求匹配的下层路径的标识之后,直接根据下层路径的状态信息确定出获取到的下层路径中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
具体的,在第二种情形下,如图6所示,S404可以包括S404a和S404f:
S404f、上层PCE根据获取到的下层路径的标识对应的下层路径的状态信息,在获取到的下层路径的标识中查找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
需要说明的是,上层PCE也可以先查找第一连接信息中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然后从已建立的下层路径中查找与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带宽要求匹配的下层路径,即可以先执行:上层PCE根据第一连接信息中的状态信息,查找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上层PCE在查找到的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所指示的下层路径中,确定与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带宽要求匹配的下层路径,并获取该下层路径的标识。
进一步可选的,由于第一连接信息中包含的下层路径的状态信息可以用于指示下层路径是否已建立,而由于下层路径的状态信息可能会发生变化,例如下层路径可能从未建立状态变为已建立状态,因此,需要实时更新下层路径的状态信息,以使得上层PCE获得下层路径当前最新的状态信息。
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种应用场景的第二种情形下,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还可以包括:下层PCE向上层PCE发送第二连接信息;第二连接信息中至少包含状态信息发生变化的下层路径的标识和状态信息发生变化的下层路径的状态更新信息;状态更新信息用于上层PCE根据状态信息发生变化的下层路径的标识,更新状态信息发生变化的下层路径的状态信息。
第二连接信息也可以承载在PERpt消息中发送,PERpt消息的具体格式可以参考S404中的相关描述,本发明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种应用场景的第二种情形下,若上层PCE根据获取到的下层路径的标识对应的下层路径的状态信息,在获取到的下层路径的标识中未查找到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则可以采用第一种情形中的方法,向下层PCE发送包含获取到的下层路径的标识的路径建立消息,以使得下层PCE触发下层首节点建立路径建立消息中的下层路径的标识所指示的下层路径,并获取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种应用场景中,上层PCE可以直接向下层PCE发送包含待建立的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带宽要求的路径建立消息,由下层PCE确定与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带宽要求匹配的,且已建立的下层路径,并向上层PCE发送下层PCE确定下层路径的标识。
具体的,在第二种应用场景中,如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可以不包括S403,并且在第二种应用场景中S404可以包括S404b′和S404c′:
S404b′、上层PCE向下层PCE发送路径建立消息,路径建立消息中包含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带宽要求。
S404c′、下层PCE查找与路径建立消息中包含的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带宽要求匹配,且已建立的下层路径。
若下层PCE未查找到与路径建立消息中包含的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带宽要求匹配,且已建立的下层路径,则执行S404d′-S404e′;若下层PCE查找到与路径建立消息中包含的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带宽要求匹配,且已建立的下层路径,则直接执行S404e′;
S404d′、下层PCE触发下层首节点建立与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带宽要求匹配下层路径。
S404e′、下层PCE向上层PCE发送路径指示消息,路径指示消息中包含与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带宽要求匹配,且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
具体的,下层PCE向上层PCE发送与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带宽要求匹配,且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的路径指示消息与S404e中描述的路径指示消息类似,本发明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S405、上层PCE向上层首节点发送包含上层路径信息和下层路径的标识的路径建立指示,以使得上层首节点根据上层路径信息和下层路径的标识建立待建立的LSP。
需要说明的是,若下层路径的带宽有变化,需要实时向上层PCE上报下层路径的带宽变化信息,需要执行S406-S407。S406-S407的位置可以在上述步骤的任意一步之后,只要下层路径的带宽有变化,就可以执行S406-S407。本发明实施例这里不进行限制。
S406、下层PCE向上层PCE上报规划信息中下层路径的带宽变化信息,带宽变化信息用于表征下层路径的业务承载情况。
其中,带宽变化信息可以用于表征下层路径的业务承载情况,业务承载情况从无业务承载变为有业务承载,可用带宽会减小;业务承载情况从有业务承载变为有无务承载,可用带宽会增大。相应的,带宽信息发生变化,表明下层路径的业务承载情况发生了变化。
其中,下层PCE可以根据下层首节点上报的信息得到下层路径的带宽变化信息,并将获得的下层路径的带宽变化信息上报给上层PCE。下层首节点向下层PCE上报下层路径的带宽变化信息可以通过PCRpt消息承载。下层PCE向上层PCE上报下层路径的带宽变化信息可以通过前文定义的VNTRpt消息承载。
具体的,可以在下层首节点向下层PCE发送的PCRpt消息中定义一个标识位(B),用于标识下层路径的业务承载情况。具体的,可以采用B=0表示无业务承载,采用B=1表示有业务承载;并且,当B=1时,PCRpt消息中还包括该下层路径的剩余可用带宽大小。
需要说明的是,下层路径承载的业务分为两类,一类是上层业务,另一类是本域内(下层)业务。可以为业务分配优先级,并设置一个优先级门限。在下层为上层业务预留资源的前提下,可以允许下层低优先级的业务临时使用预留资源。若临时使用预留资源的下层的优先级低于优先级门限,则将该业务使用的资源视为可用资源。对应本步骤中,若临时使用预留资源的下层的优先级低于优先级门限,可以认为下层路径的带宽无变化,业务承载情况为无业务承载,即B=0。当上层业务需要抢占该资源时,需要先断开使用该资源的下层业务。这样,当上层不使用预留资源时,下层低优先级的业务可以临时使用预留资源,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S407、上层PCE根据带宽变化信息,更新下层路径的带宽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跨层路径建立方法,与现有技术中从下层PCE计算出路径到完成跨上层和下层的路径建立过程中,由于时延导致的底层路径可能已经被其他业务占用或者带宽不足,进而导致后续路径建立不成功或者无法满足带宽要求的问题相比,本方案中,上层PCE获取到的下层路径是已建立的用于承载上层业务数据的底层路径,后续上层首节点建立完整路径时,不需要再建立底层路径,因此不会出现底层路径被其他业务占用的情况,并且上层获取到的下层路径是满足带宽要求要求的路径,因此不会出现带宽不足的情况,这样可以提高上层首节点路径建立的成功率。
实施例5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PCE,如图8所示,包括:确定单元51、获取单元52和发送单元53。
确定单元51,用于根据待建立的LSP的上层首节点的标识、上层末节点的标识和带宽要求,确定待建立的LSP的上层路径信息、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和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上层路径信息包含待建立的LSP所经过的上层节点的标识;下层路径作为待建立的LSP的底层路径,用于承载上层业务数据。
获取单元52,用于获取与确定单元51确定的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带宽要求匹配的、且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
发送单元53,用于向上层首节点发送包含获取单元52获取的上层路径信息和下层路径的标识的路径建立指示,以使得上层首节点根据上层路径信息和下层路径的标识建立待建立的LSP。
可选的,对应实施例4中不同的应用场景,本PCE可以有所不同。
对应实施例4中的第二种应用场景,如图9所示,获取单元52可以包括:第一发送子单元521和第一接收子单元522。
第一发送子单元521,用于向下层PCE发送路径建立消息,路径建立消息中包含确定单元51确定的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带宽要求。
第一接收子单元522,用于接收来自下层PCE的路径指示消息,路径指示消息中包含与第一发送子单元521发送的路径建立消息中的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带宽要求匹配的、且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
对应实施例4中的第一种应用场景,如图10所示,本PCE还包括接收单元54。
接收单元54,用于在获取单元52执行获取下层PCE的与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带宽要求匹配的、且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之前,接收来自下层PCE的第一连接信息,第一连接信息中包含下层PCE所在的网络中的已规划的下层路径的规划信息;已规划的下层路径包括:已建立的下层路径和已规划但未建立的下层路径。
规划信息中至少包括下层路径的标识、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和下层路径的带宽信息。
对应实施例4中的第一种应用场景的第一种情形,如图11所示,获取单元52可以包括:第一获取子单元523、第二发送子单元521和第二接收子单元522。
第一获取子单元523,用于获取接收单元54接收的第一连接信息中,与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带宽要求匹配的下层路径的标识。
第二发送子单元521,用于向下层PCE发送路径建立消息,路径建立消息中包含第一获取子单元523获取到的下层路径的标识。
第二接收子单元522,用于接收来自下层PCE的路径指示消息,路径指示消息中包含与第一获取子单元523获取到的下层路径的标识对应的,且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
对应实施例4中的第一种应用场景的第二种情形,规划信息还包括:下层路径的状态信息;下层路径的状态信息用于指示下层路径已建立或者下层路径已规划但未建立。
对应实施例4中的第一种应用场景的第二种情形,接收单元54还用于在获取单元52获取与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带宽要求匹配的、且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之前接收来自下层PCE的第二连接信息,第二连接信息中至少包含状态信息发生变化的下层路径的标识和状态信息发生变化的下层路径的状态更新信息。
对应实施例4中的第一种应用场景的第二种情形,如图12所示,本PCE还可以包括第一更新单元55。
第一更新单元55,用于根据接收单元54接收的状态信息发生变化的下层路径的标识,采用状态更新信息更新状态信息发生变化的下层路径的状态信息。
对应实施例4中的第一种应用场景的第二种情形,如图13所示,获取单元52可以包括:第二获取子单元521和查找子单元522。
第二获取子单元521,用于获取接收单元54接收的第一连接信息中,与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带宽要求匹配的下层路径的标识。
查找子单元522,用于根据第二获取子单元521获取到的下层路径的标识对应的下层路径的状态信息,在获取到的下层路径的标识中查找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
在上述任一种场景中,接收单元54,还用于接收来自下层PCE的规划信息中的下层路径的带宽变化信息,带宽变化信息用于表征下层路径的业务承载情况。
在上述任一种场景中,本PCE还包括第二更新单元56。
第二更新单元56,用于根据接收单元54接收的带宽变化信息,更新下层路径的带宽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PCE中部分功能模块的具体描述可以参考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内容,本实施例这里不再详细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PCE,与现有技术中从下层PCE计算出路径到完成跨上层和下层的路径建立过程中,由于时延导致的底层路径可能已经被其他业务占用或者带宽不足,进而导致后续路径建立不成功或者无法满足带宽要求的问题相比,本方案中的PCE获取到的下层路径是已建立的用于承载上层业务数据的底层路径,后续上层首节点建立完整路径时,不需要再建立底层路径,因此不会出现底层路径被其他业务占用的情况,并且上层获取到的下层路径是满足带宽要求要求的路径,因此不会出现带宽不足的情况,这样可以提高上层首节点路径建立的成功率。
实施例6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PCE,如图14所示,可以包括:接收单元61、建立单元62和发送单元63。
接收单元61,用于接收来自上层PCE的路径建立消息;路径建立消息用于指示下层首节点建立作为待建立的LSP的底层路径的下层路径,以承载上层业务数据;路径建立消息中包含: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带宽要求。
建立单元62,用于若未建立与接收单元61接收的路径建立消息中的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带宽要求匹配的下层路径,则建立与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带宽要求匹配的下层路径。
发送单元63,用于向上层PCE发送包含建立单元62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的路径指示消息;若已建立与接收单元61接收的路径建立消息中的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带宽要求匹配的下层路径,则向上层PCE发送包含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的路径指示消息,以使得上层PCE向上层首节点发送包含路径指示消息中的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的路径建立指示,进而使得上层首节点建立待建立的LSP。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PCE中部分功能模块的具体描述可以参考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内容,本实施例这里不再详细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PCE,可以接收来自上层PCE的路径建立消息;若已建立与路径建立消息中的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带宽要求匹配的下层路径,则向上层PCE发送包含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的路径指示消息;若未建立与路径建立消息中的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带宽要求匹配的下层路径,则建立与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带宽要求匹配的下层路径,并向上层PCE发送包含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的路径指示消息,以使得上层PCE向上层首节点发送包含路径指示消息中的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的路径建立指示,进而使得上层首节点建立待建立的LSP。
与现有技术中从本PCE计算出路径到完成跨上层和下层的路径建立过程中,由于时延导致的底层路径可能已经被其他业务占用或者带宽不足,进而导致后续路径建立不成功或者无法满足带宽要求的问题相比,本方案中的PCE可以在接收到来自上层PCE的路径建立消息后,向上层PCE发送包含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的路径指示消息,由于上层PCE接收到的下层路径的标识所指示的下层路径是已建立的用于承载上层业务数据的底层路径,后续上层首节点建立完整路径时,不需要再建立底层路径,因此不会出现底层路径被其他业务占用的情况,并且上层获取到的下层路径是满足带宽要求要求的路径,因此不会出现带宽不足的情况,这样可以提高上层首节点路径建立的成功率。
实施例7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PCE,如图14所示,可以包括:接收单元61、建立单元62和发送单元63。
接收单元61,用于接收来自上层PCE的路径建立消息;路径建立消息用于指示下层首节点建立作为待建立的LSP的底层路径的下层路径,以承载上层业务数据;路径建立消息中包含:下层路径的标识。
建立单元62,用于若未建立与接收单元61接收的路径建立消息中的下层路径的标识匹配的下层路径,则建立与下层路径的标识匹配的下层路径。
发送单元63,用于向上层PCE发送包含建立单元62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的路径指示消息;若已建立与接收单元61接收的路径建立消息中的下层路径的标识匹配的下层路径,则向上层PCE发送包含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的路径指示消息,以使得上层PCE向上层首节点发送包含路径指示消息中的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的路径建立指示,进而使得上层首节点建立待建立的LSP。
可选的,对应实施例4中不同的应用场景,本PCE可以有所不同。
对应实施例4中的第一种应用场景,发送单元63,还用于在接收单元61接收来自上层PCE的路径建立消息之前,向上层PCE发送第一连接信息,第一连接信息中包含本PCE所在的网络中的已规划的下层路径的规划信息;已规划的下层路径包括:已建立的下层路径和已规划但未建立的下层路径。
规划信息中至少包括已规划的下层路径的标识、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和下层路径的带宽信息。
对应实施例4中的第一种应用场景的第二种情形,规划信息还包括:下层路径的状态信息;下层路径的状态信息用于指示下层路径已建立或者下层路径已规划但未建立。
对应实施例4中的第一种应用场景的第二种情形,发送单元63,还用于向上层PCE发送第二连接信息,第二连接信息中至少包含状态信息发生变化的下层路径的标识和状态信息发生变化的下层路径的状态更新信息;状态更新信息用于上层PCE根据状态信息发生变化的下层路径的标识,更新状态信息发生变化的下层路径的状态信息。
在上述任一中场景中,如图15所示,本PCE还包括获取单元64。
获取单元64,用于获取规划信息中的下层路径的带宽变化信息,带宽变化信息用于表征下层路径的业务承载情况。
发送单元63,还用于发送带宽变化信息至上层PCE,以使得上层PCE根据带宽变化信息,更新下层路径的带宽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PCE中部分功能模块的具体描述可以参考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内容,本实施例这里不再详细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PCE,可以接收来自上层PCE的路径建立消息;若已建立与路径建立消息中的下层路径的标识匹配的下层路径,则向上层PCE发送包含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的路径指示消息;若未建立与路径建立消息中的下层路径的标识匹配的下层路径,则建立与下层路径的标识匹配的下层路径,并向上层PCE发送包含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的路径指示消息,以使得上层PCE向上层首节点发送包含路径指示消息中的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的路径建立指示,进而使得上层首节点建立待建立的LSP。
与现有技术中从本PCE计算出路径到完成跨上层和下层的路径建立过程中,由于时延导致的底层路径可能已经被其他业务占用或者带宽不足,进而导致后续路径建立不成功或者无法满足带宽要求的问题相比,本方案中的PCE可以在接收到来自上层PCE的路径建立消息后,向上层PCE发送包含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的路径指示消息,由于上层PCE接收到的下层路径的标识所指示的下层路径是已建立的用于承载上层业务数据的底层路径,后续上层首节点建立完整路径时,不需要再建立底层路径,因此不会出现底层路径被其他业务占用的情况,并且上层获取到的下层路径是满足带宽要求要求的路径,因此不会出现带宽不足的情况,这样可以提高上层首节点路径建立的成功率。
实施例8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PCE,如图16所示,包括:处理器71和发送器72。
处理器71,用于根据待建立的LSP的上层首节点的标识、上层末节点的标识和带宽要求,确定待建立的LSP的上层路径信息、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和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上层路径信息包含待建立的LSP所经过的上层节点的标识;下层路径作为待建立的LSP的底层路径,用于承载上层业务数据;获取与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带宽要求匹配的、且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
发送器72,用于向上层首节点发送包含处理器71获取到的上层路径信息和下层路径的标识的路径建立指示,以使得上层首节点根据上层路径信息和下层路径的标识建立待建立的LSP。
可选的,对应实施例4中不同的应用场景,本PCE可以有所不同。
对应实施例4中的第二种应用场景,发送器72,还用于向下层PCE发送径建立消息,路径建立消息中包含处理器71确定的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带宽要求。
对应实施例4中的第二种应用场景,如图17所示,本PCE,还包括:接收器73。
接收器73,用于接收来自下层PCE的路径指示消息,路径指示消息中包含与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带宽要求匹配的、且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
对应实施例4中的第一种应用场景,如图17所示,本PCE,还包括:接收器73。
接收器73,用于在处理器71获取与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带宽要求匹配的、且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之前,接收来自下层PCE的第一连接信息,第一连接信息中包含下层PCE所在的网络中的已规划的下层路径的规划信息;已规划的下层路径包括:已建立的下层路径和已规划但未建立的下层路径。
规划信息中至少包括下层路径的标识、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和下层路径的带宽信息。
对应实施例4中的第一种应用场景的第一种情形,处理器71,还用于获取第一连接信息中,与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带宽要求匹配的下层路径的标识。
对应实施例4中的第一种应用场景的第一种情形,发送器72,还用于向下层PCE发送路径建立消息,路径建立消息中包含处理器71获取到的下层路径的标识。
对应实施例4中的第一种应用场景的第一种情形,接收器73,还用于接收来自下层PCE的路径指示消息,路径指示消息中包含与处理器71获取到的下层路径的标识匹配的,且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
对应实施例4中的第一种应用场景的第二种情形,规划信息还包括:下层路径的状态信息;下层路径的状态信息用于指示下层路径已建立或者下层路径已规划但未建立。
对应实施例4中的第一种应用场景的第二种情形,接收器73,还用于在处理器71获取与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带宽要求匹配的、且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之前,接收来自下层PCE的第二连接信息,第二连接信息中至少包含状态信息发生变化的下层路径的标识和状态信息发生变化的下层路径的状态更新信息。
对应实施例4中的第一种应用场景的第二种情形,处理器71,还用于根据状态信息发生变化的下层路径的标识,采用状态更新信息更新状态信息发生变化的下层路径的状态信息。
对应实施例4中的第一种应用场景的第二种情形,处理器71,还用于获取第一连接信息中,与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带宽要求匹配的下层路径的标识;根据获取到的下层路径的标识对应的下层路径的状态信息,在获取到的下层路径的标识中查找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
在上述任一中场景中,接收器73,还用于接收来自下层PCE的规划信息中的下层路径的带宽变化信息,带宽变化信息用于表征下层路径的业务承载情况。
处理器71,还用于根据接收器73接收的带宽变化信息,更新下层路径的带宽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PCE中部分功能模块的具体描述可以参考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内容,本实施例这里不再详细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PCE,与现有技术中从下层PCE计算出路径到完成跨上层和下层的路径建立过程中,由于时延导致的底层路径可能已经被其他业务占用或者带宽不足,进而导致后续路径建立不成功或者无法满足带宽要求的问题相比,本方案中的PCE获取到的下层路径是已建立的用于承载上层业务数据的底层路径,后续上层首节点建立完整路径时,不需要再建立底层路径,因此不会出现底层路径被其他业务占用的情况,并且上层获取到的下层路径是满足带宽要求要求的路径,因此不会出现带宽不足的情况,这样可以提高上层首节点路径建立的成功率。
实施例9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PCE,如图18所示,可以包括:接收器81、处理器82和发送器83。
接收器81,用于接收来自上层PCE的路径建立消息;路径建立消息用于指示下层首节点建立作为待建立的LSP的底层路径的下层路径,以承载上层业务数据;路径建立消息中包含: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带宽要求。
处理器82,用于若未建立与接收器81接收的路径建立消息中的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带宽要求匹配的下层路径,则建立与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带宽要求匹配的下层路径。
发送器83,用于向上层PCE发送包含处理器82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的路径指示消息;若已建立与接收器81接收的路径建立消息中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带宽要求匹配的下层路径,则向上层PCE发送包含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的路径指示消息,以使得上层PCE向上层首节点发送包含路径指示消息中的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的路径建立指示,进而使得上层首节点建立待建立的LSP。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PCE中部分功能模块的具体描述可以参考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内容,本实施例这里不再详细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PCE,可以接收来自上层PCE的路径建立消息;若已建立与路径建立消息中的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带宽要求匹配的下层路径,则向上层PCE发送包含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的路径指示消息;若未建立与路径建立消息中的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带宽要求匹配的下层路径,则建立与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带宽要求匹配的下层路径,并向上层PCE发送包含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的路径指示消息,以使得上层PCE向上层首节点发送包含路径指示消息中的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的路径建立指示,进而使得上层首节点建立待建立的LSP。
与现有技术中从本PCE计算出路径到完成跨上层和下层的路径建立过程中,由于时延导致的底层路径可能已经被其他业务占用或者带宽不足,进而导致后续路径建立不成功或者无法满足带宽要求的问题相比,本方案中的PCE可以在接收到来自上层PCE的路径建立消息后,向上层PCE发送包含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的路径指示消息,由于上层PCE接收到的下层路径的标识所指示的下层路径是已建立的用于承载上层业务数据的底层路径,后续上层首节点建立完整路径时,不需要再建立底层路径,因此不会出现底层路径被其他业务占用的情况,并且上层获取到的下层路径是满足带宽要求要求的路径,因此不会出现带宽不足的情况,这样可以提高上层首节点路径建立的成功率。
实施例10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PCE,如图18所示,可以包括:接收器81、处理器82和发送器83。
接收器81,用于接收来自上层PCE的路径建立消息;路径建立消息用于指示下层首节点建立作为待建立的LSP的底层路径的下层路径,以承载上层业务数据;路径建立消息中包含:下层路径的标识。
处理器82,用于若未建立与接收器81接收的路径建立消息中的下层路径的标识匹配的下层路径,则建立与下层路径的标识匹配的下层路径。
发送器83,用于向上层PCE发送包含处理器82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的路径指示消息;若已建立与接收器81接收的路径建立消息中的下层路径的标识匹配的下层路径,则向上层PCE发送包含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的路径指示消息,以使得上层PCE向上层首节点发送包含路径指示消息中的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的路径建立指示,进而使得上层首节点建立待建立的LSP。
可选的,对应实施例4中不同的应用场景,本PCE可以有所不同。
对应实施例4中的第一种应用场景,发送器83,还用于在接收器71接收来自上层PCE的路径建立消息之前,向上层PCE发送第一连接信息,第一连接信息中包含本PCE所在的网络中的已规划的下层路径的规划信息;已规划的下层路径包括:已建立的下层路径和已规划但未建立的下层路径。
规划信息中至少包括已规划的下层路径的标识、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和下层路径的带宽信息。
对应实施例4中的第一种应用场景的第二种情形,规划信息还包括:下层路径的状态信息;下层路径的状态信息用于指示下层路径已建立或者下层路径已规划但未建立。
对应实施例4中的第一种应用场景的第二种情形,发送器83,还用于向上层PCE发送第二连接信息,第二连接信息中至少包含状态信息发生变化的下层路径的标识和状态信息发生变化的下层路径的状态更新信息;状态更新信息用于上层PCE根据状态信息发生变化的下层路径的标识,更新状态信息发生变化的下层路径的状态信息。
在上述任一中场景中,处理器82,还用于获取规划信息中的下层路径的带宽变化信息,带宽变化信息用于表征下层路径的业务承载情况。
在上述任一中场景中,发送器83,还用于发送处理器82获取的带宽变化信息至上层PCE,以使得上层PCE根据带宽变化信息,更新下层路径的带宽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PCE中部分功能模块的具体描述可以参考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内容,本实施例这里不再详细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PCE,可以接收来自上层PCE的路径建立消息;若已建立与路径建立消息中的下层路径的标识匹配的下层路径,则向上层PCE发送包含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的路径指示消息;若未建立与路径建立消息中的下层路径的标识匹配的下层路径,则建立与下层路径的标识匹配的下层路径,并向上层PCE发送包含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的路径指示消息,以使得上层PCE向上层首节点发送包含路径指示消息中的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的路径建立指示,进而使得上层首节点建立待建立的LSP。
与现有技术中从本PCE计算出路径到完成跨上层和下层的路径建立过程中,由于时延导致的底层路径可能已经被其他业务占用或者带宽不足,进而导致后续路径建立不成功或者无法满足带宽要求的问题相比,本方案中的PCE可以在接收到来自上层PCE的路径建立消息后,向上层PCE发送包含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的路径指示消息,由于上层PCE接收到的下层路径的标识所指示的下层路径是已建立的用于承载上层业务数据的底层路径,后续上层首节点建立完整路径时,不需要再建立底层路径,因此不会出现底层路径被其他业务占用的情况,并且上层获取到的下层路径是满足带宽要求要求的路径,因此不会出现带宽不足的情况,这样可以提高上层首节点路径建立的成功率。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42)

1.一种跨层路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层路径计算单元PCE根据待建立的标签交换路径LSP的上层首节点的标识、上层末节点的标识和带宽要求,确定所述待建立的LSP的上层路径信息、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和所述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所述上层路径信息包含待建立的LSP所经过的上层节点的标识;所述下层路径作为所述待建立的LSP的底层路径,用于承载上层业务数据;
获取与所述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所述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所述带宽要求匹配的、且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
向所述上层首节点发送包含所述上层路径信息和所述下层路径的标识的路径建立指示,以使得所述上层首节点根据所述上层路径信息和所述下层路径的标识建立所述待建立的LSP。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与所述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所述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所述带宽要求匹配的、且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包括:
向下层PCE发送路径建立消息,所述路径建立消息中包含所述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所述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所述带宽要求;
接收来自所述下层PCE的路径指示消息,所述路径指示消息中包含与所述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所述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所述带宽要求匹配的、且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与所述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所述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所述带宽要求匹配的、且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下层PCE的第一连接信息,所述第一连接信息中包含所述下层PCE所在的网络中的已规划的下层路径的规划信息;所述已规划的下层路径包括:所述已建立的下层路径和已规划但未建立的下层路径;
所述规划信息中至少包括所述下层路径的标识、所述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所述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和所述下层路径的带宽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与所述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所述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所述带宽要求匹配的、且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连接信息中,与所述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所述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所述带宽要求匹配的下层路径的标识;
向所述下层PCE发送路径建立消息,所述路径建立消息中包含获取到的下层路径的标识;
接收来自所述下层PCE的路径指示消息,所述路径指示消息中包含与所述获取到的下层路径的标识匹配的,且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规划信息还包括:所述下层路径的状态信息;所述下层路径的状态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下层路径已建立或者所述下层路径已规划但未建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与所述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所述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所述带宽要求匹配的、且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下层PCE的第二连接信息,所述第二连接信息中至少包含所述状态信息发生变化的下层路径的标识和所述状态信息发生变化的下层路径的状态更新信息;
根据所述状态信息发生变化的下层路径的标识,采用所述状态更新信息更新所述状态信息发生变化的下层路径的状态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与所述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所述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所述带宽要求匹配的、且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连接信息中,与所述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所述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所述带宽要求匹配的下层路径的标识;
根据获取到的下层路径的标识对应的下层路径的状态信息,在所述获取到的下层路径的标识中查找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
8.根据权利要求3-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来自下层PCE的所述规划信息中的所述下层路径的带宽变化信息,所述带宽变化信息用于表征所述下层路径的业务承载情况;
根据所述带宽变化信息,更新所述下层路径的带宽信息。
9.一种跨层路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层路径计算单元PCE接收来自上层PCE的路径建立消息;所述路径建立消息用于指示下层首节点建立作为待建立的标签交换路径LSP的底层路径的下层路径,以承载上层业务数据;所述路径建立消息中包含: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所述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带宽要求;
若已建立与所述路径建立消息中的所述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所述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所述带宽要求匹配的下层路径,则向所述上层PCE发送包含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的路径指示消息,以使得所述上层PCE向上层首节点发送包含所述路径指示消息中的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的路径建立指示,进而使得所述上层首节点建立所述待建立的LSP;或者,
若未建立与所述路径建立消息中的所述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所述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所述带宽要求匹配的下层路径,则建立与所述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所述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所述带宽要求匹配的下层路径,并向所述上层PCE发送包含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的路径指示消息,以使得所述上层PCE向上层首节点发送包含所述路径指示消息中的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的路径建立指示,进而使得所述上层首节点建立所述待建立的LSP。
10.一种跨层路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层路径计算单元PCE接收来自上层PCE的路径建立消息;所述路径建立消息用于指示下层首节点建立作为待建立的标签交换路径LSP的底层路径的下层路径,以承载上层业务数据;所述路径建立消息中包含:下层路径的标识;
若已建立与所述路径建立消息中的所述下层路径的标识匹配的下层路径,则向所述上层PCE发送包含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的路径指示消息,以使得所述上层PCE向上层首节点发送包含所述路径指示消息中的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的路径建立指示,进而使得所述上层首节点建立所述待建立的LSP;或者,
若未建立与所述路径建立消息中的所述下层路径的标识匹配的下层路径,则建立与所述下层路径的标识匹配的下层路径,并向所述上层PCE发送包含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的路径指示消息,以使得所述上层PCE向上层首节点发送包含所述路径指示消息中的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的路径建立指示,进而使得所述上层首节点建立所述待建立的LSP。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层PCE接收来自上层PCE的路径建立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上层PCE发送第一连接信息,所述第一连接信息中包含所述下层PCE所在的网络中的已规划的下层路径的规划信息;所述已规划的下层路径包括:所述已建立的下层路径和已规划但未建立的下层路径;
所述规划信息中至少包括所述已规划的下层路径的标识、所述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所述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和所述下层路径的带宽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规划信息还包括:所述下层路径的状态信息;所述下层路径的状态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下层路径已建立或者所述下层路径已规划但未建立。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向所述上层PCE发送第二连接信息,所述第二连接信息中至少包含所述状态信息发生变化的下层路径的标识和所述状态信息发生变化的下层路径的状态更新信息;所述状态更新信息用于所述上层PCE根据所述状态信息发生变化的下层路径的标识,更新所述状态信息发生变化的下层路径的状态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1-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所述规划信息中的所述下层路径的带宽变化信息,所述带宽变化信息用于表征所述下层路径的业务承载情况;
发送所述带宽变化信息至所述上层PCE,以使得所述上层PCE根据所述带宽变化信息,更新所述下层路径的带宽信息。
15.一种路径计算单元PCE,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待建立的标签交换路径LSP的上层首节点的标识、上层末节点的标识和带宽要求,确定所述待建立的LSP的上层路径信息、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和所述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所述上层路径信息包含待建立的LSP所经过的上层节点的标识的标识;所述下层路径作为所述待建立的LSP的底层路径,用于承载上层业务数据;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与所述确定单元确定的所述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所述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所述带宽要求匹配的、且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
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上层首节点发送包含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上层路径信息和所述下层路径的标识的路径建立指示,以使得所述上层首节点根据所述上层路径信息和所述下层路径的标识建立所述待建立的LSP。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PCE,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单元,包括:
第一发送子单元,用于向下层PCE发送路径建立消息,所述路径建立消息中包含所述确定单元确定的所述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所述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所述带宽要求;
第一接收子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所述下层PCE的路径指示消息,所述路径指示消息中包含与所述第一发送子单元发送的所述路径建立消息中的所述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所述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所述带宽要求匹配的、且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PCE,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在所述获取单元执行所述获取所述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所述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所述带宽要求匹配的、且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之前,接收来自下层PCE的第一连接信息,所述第一连接信息中包含所述下层PCE所在的网络中的已规划的下层路径的规划信息;所述已规划的下层路径包括:所述已建立的下层路径和已规划但未建立的下层路径;
所述规划信息中至少包括所述下层路径的标识、所述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所述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和所述下层路径的带宽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PCE,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单元,包括:
第一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第一连接信息中,与所述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所述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所述带宽要求匹配的下层路径的标识;
第二发送子单元,用于向所述下层PCE发送路径建立消息,所述路径建立消息中包含所述第一获取子单元获取到的下层路径的标识;
第二接收子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所述下层PCE的路径指示消息,所述路径指示消息中包含与所述第一获取子单元获取到的下层路径的标识对应的,且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PCE,其特征在于,所述规划信息还包括:所述下层路径的状态信息;所述下层路径的状态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下层路径已建立或者所述下层路径已规划但未建立。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PCE,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在所述获取单元获取与所述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所述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所述带宽要求匹配的、且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之前接收来自下层PCE的第二连接信息,所述第二连接信息中至少包含所述状态信息发生变化的下层路径的标识和所述状态信息发生变化的下层路径的状态更新信息;
第一更新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状态信息发生变化的下层路径的标识,采用所述状态更新信息更新所述状态信息发生变化的下层路径的状态信息。
21.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PCE,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单元,包括:
第二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第一连接信息中,与所述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所述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所述带宽要求匹配的下层路径的标识;
查找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获取子单元获取到的下层路径的标识对应的下层路径的状态信息,在所述获取到的下层路径的标识中查找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
22.根据权利要求17-20中任一项所述的PCE,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来自下层PCE的所述规划信息中的所述下层路径的带宽变化信息,所述带宽变化信息用于表征所述下层路径的业务承载情况;
第二更新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带宽变化信息,更新所述下层路径的带宽信息。
23.一种路径计算单元PCE,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上层PCE的路径建立消息;所述路径建立消息用于指示下层首节点建立作为待建立的标签交换路径LSP的底层路径的下层路径,以承载上层业务数据;所述路径建立消息中包含: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所述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带宽要求;
建立单元,用于若未建立与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路径建立消息中的所述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所述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所述带宽要求匹配的下层路径,则建立与所述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所述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所述带宽要求匹配的下层路径;
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上层PCE发送包含所述建立单元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的路径指示消息;若已建立与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路径建立消息中的所述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所述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所述带宽要求匹配的下层路径,则向所述上层PCE发送包含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的路径指示消息,以使得所述上层PCE向上层首节点发送包含所述路径指示消息中的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的路径建立指示,进而使得所述上层首节点建立所述待建立的LSP。
24.一种路径计算单元PCE,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上层PCE的路径建立消息;所述路径建立消息用于指示下层首节点建立作为待建立的标签交换路径LSP的底层路径的下层路径,以承载上层业务数据;所述路径建立消息中包含:下层路径的标识;
建立单元,用于若未建立与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路径建立消息中的所述下层路径的标识匹配的下层路径,则建立与所述下层路径的标识匹配的下层路径;
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上层PCE发送包含所述建立单元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的路径指示消息;若已建立与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路径建立消息中的所述下层路径的标识匹配的下层路径,则向所述上层PCE发送包含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的路径指示消息,以使得所述上层PCE向上层首节点发送包含所述路径指示消息中的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的路径建立指示,进而使得所述上层首节点建立所述待建立的LSP。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PCE,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来自所述上层PCE的路径建立消息之前,向所述上层PCE发送第一连接信息,所述第一连接信息中包含本PCE所在的网络中的已规划的下层路径的规划信息;所述已规划的下层路径包括:所述已建立的下层路径和已规划但未建立的下层路径;
所述规划信息中至少包括所述已规划的下层路径的标识、所述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所述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和所述下层路径的带宽信息。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PCE,其特征在于,所述规划信息还包括:所述下层路径的状态信息;所述下层路径的状态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下层路径已建立或者所述下层路径已规划但未建立。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PCE,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上层PCE发送第二连接信息,所述第二连接信息中至少包含所述状态信息发生变化的下层路径的标识和所述状态信息发生变化的下层路径的状态更新信息;所述状态更新信息用于所述上层PCE根据所述状态信息发生变化的下层路径的标识,更新所述状态信息发生变化的下层路径的状态信息。
28.根据权利要求25-27中任一项所述的PCE,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规划信息中的所述下层路径的带宽变化信息,所述带宽变化信息用于表征所述下层路径的业务承载情况;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发送所述带宽变化信息至所述上层PCE,以使得所述上层PCE根据所述带宽变化信息,更新所述下层路径的带宽信息。
29.一种路径计算单元PCE,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用于根据待建立的标签交换路径LSP的上层首节点的标识、上层末节点的标识和带宽要求,确定所述待建立的LSP的上层路径信息、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和所述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所述上层路径信息包含待建立的LSP所经过的上层节点的标识;所述下层路径作为所述待建立的LSP的底层路径,用于承载上层业务数据;获取与所述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所述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所述带宽要求匹配的、且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
发送器,用于向所述上层首节点发送包含所述处理器获取到的所述上层路径信息和所述下层路径的标识的路径建立指示,以使得所述上层首节点根据所述上层路径信息和所述下层路径的标识建立所述待建立的LSP。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PCE,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器,还用于向下层PCE发送径建立消息,所述路径建立消息中包含所述处理器确定的所述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所述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所述带宽要求;
本PCE,还包括:
接收器,用于接收来自所述下层PCE的路径指示消息,所述路径指示消息中包含与所述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所述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所述带宽要求匹配的、且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
31.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PCE,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器,用于在所述处理器获取与所述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所述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所述带宽要求匹配的、且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之前,接收来自下层PCE的第一连接信息,所述第一连接信息中包含所述下层PCE所在的网络中的已规划的下层路径的规划信息;所述已规划的下层路径包括:所述已建立的下层路径和已规划但未建立的下层路径;
所述规划信息中至少包括所述下层路径的标识、所述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所述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和所述下层路径的带宽信息。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PCE,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一连接信息中,与所述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所述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所述带宽要求匹配的下层路径的标识;
所述发送器,还用于向所述下层PCE发送路径建立消息,所述路径建立消息中包含所述处理器获取到的下层路径的标识;
所述接收器,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下层PCE的路径指示消息,所述路径指示消息中包含与所述处理器获取到的下层路径的标识匹配的,且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
33.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PCE,其特征在于,所述规划信息还包括:所述下层路径的状态信息;所述下层路径的状态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下层路径已建立或者所述下层路径已规划但未建立。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PCE,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器,还用于在所述处理器获取与所述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所述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所述带宽要求匹配的、且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之前,接收来自下层PCE的第二连接信息,所述第二连接信息中至少包含所述状态信息发生变化的下层路径的标识和所述状态信息发生变化的下层路径的状态更新信息;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状态信息发生变化的下层路径的标识,采用所述状态更新信息更新所述状态信息发生变化的下层路径的状态信息。
35.根据权利要求33或34所述的PCE,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一连接信息中,与所述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所述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所述带宽要求匹配的下层路径的标识;根据获取到的下层路径的标识对应的下层路径的状态信息,在所述获取到的下层路径的标识中查找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
36.根据权利要求31-34中任一项所述的PCE,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器,还用于接收来自下层PCE的所述规划信息中的所述下层路径的带宽变化信息,所述带宽变化信息用于表征所述下层路径的业务承载情况;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器接收的所述带宽变化信息,更新所述下层路径的带宽信息。
37.一种路径计算单元PCE,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器,用于接收来自上层PCE的路径建立消息;所述路径建立消息用于指示下层首节点建立作为待建立的标签交换路径LSP的底层路径的下层路径,以承载上层业务数据;所述路径建立消息中包含: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所述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带宽要求;
处理器,用于若未建立与所述接收器接收的所述路径建立消息中的所述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所述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所述带宽要求匹配的下层路径,则建立与所述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所述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所述带宽要求匹配的下层路径;
发送器,用于向所述上层PCE发送包含所述处理器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的路径指示消息;若已建立与所述接收器接收的所述路径建立消息中所述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所述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以及所述带宽要求匹配的下层路径,则向所述上层PCE发送包含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的路径指示消息,以使得所述上层PCE向上层首节点发送包含所述路径指示消息中的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的路径建立指示,进而使得所述上层首节点建立所述待建立的LSP。
38.一种路径计算单元PCE,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器,用于接收来自上层PCE的路径建立消息;所述路径建立消息用于指示下层首节点建立作为待建立的标签交换路径LSP的底层路径的下层路径,以承载上层业务数据;所述路径建立消息中包含:下层路径的标识;
处理器,用于若未建立与所述接收器接收的所述路径建立消息中的所述下层路径的标识匹配的下层路径,则建立与所述下层路径的标识匹配的下层路径;
发送器,用于向所述上层PCE发送包含所述处理器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的路径指示消息;若已建立与所述接收器接收的所述路径建立消息中的所述下层路径的标识匹配的下层路径,则向所述上层PCE发送包含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的路径指示消息,以使得所述上层PCE向上层首节点发送包含所述路径指示消息中的已建立的下层路径的标识的路径建立指示,进而使得所述上层首节点建立所述待建立的LSP。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PCE,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器,还用于在所述接收器接收来自上层PCE的路径建立消息之前,向所述上层PCE发送第一连接信息,所述第一连接信息中包含所述下层PCE所在的网络中的已规划的下层路径的规划信息;所述已规划的下层路径包括:所述已建立的下层路径和已规划但未建立的下层路径;
所述规划信息中至少包括所述已规划的下层路径的标识、所述下层路径的首节点的标识、所述下层路径的末节点的标识和所述下层路径的带宽信息。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PCE,其特征在于,所述规划信息还包括:所述下层路径的状态信息;所述下层路径的状态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下层路径已建立或者所述下层路径已规划但未建立。
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PCE,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器,还用于向所述上层PCE发送第二连接信息,所述第二连接信息中至少包含所述状态信息发生变化的下层路径的标识和所述状态信息发生变化的下层路径的状态更新信息;所述状态更新信息用于所述上层PCE根据所述状态信息发生变化的下层路径的标识,更新所述状态信息发生变化的下层路径的状态信息。
42.根据权利要求39-41中任一项所述的PCE,其特征在于,处理器,还用于获取所述规划信息中的所述下层路径的带宽变化信息,所述带宽变化信息用于表征所述下层路径的业务承载情况;
所述发送器,还用于发送所述处理器获取到的所述带宽变化信息至所述上层PCE,以使得所述上层PCE根据所述带宽变化信息,更新所述下层路径的带宽信息。
CN201480074847.2A 2014-07-18 2014-07-18 一种跨层路径建立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596078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4/082520 WO2016008156A1 (zh) 2014-07-18 2014-07-18 一种跨层路径建立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60780A CN105960780A (zh) 2016-09-21
CN105960780B true CN105960780B (zh) 2018-11-30

Family

ID=550778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74847.2A Active CN105960780B (zh) 2014-07-18 2014-07-18 一种跨层路径建立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3163812B1 (zh)
CN (1) CN105960780B (zh)
WO (1) WO201600815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95649B (zh) 2017-12-29 2022-02-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获取跨域链路的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46322A1 (en) * 2006-10-16 2008-04-2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istributed pce-based system and architecture in a multi-layer network
CN102065006A (zh) * 2010-12-01 2011-05-18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跨域标签交换路径域间失效的恢复方法
CN103188150A (zh) * 2011-12-30 2013-07-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路径确定方法及装置
WO2013149675A1 (en) * 2012-04-05 2013-10-10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mputing end-to-end paths through a network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network domains
CN103688497A (zh) * 2013-09-26 2014-03-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跨域路径的建立方法及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417195B1 (ko) * 2010-10-18 2014-07-09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다계층 네트워크에서의 계층간 경로 설정 방법 및 시스템
US9231851B2 (en) * 2011-01-31 2016-01-05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puting point-to-point label switched path crossing multiple domain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46322A1 (en) * 2006-10-16 2008-04-2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istributed pce-based system and architecture in a multi-layer network
CN102065006A (zh) * 2010-12-01 2011-05-18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跨域标签交换路径域间失效的恢复方法
CN103188150A (zh) * 2011-12-30 2013-07-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路径确定方法及装置
WO2013149675A1 (en) * 2012-04-05 2013-10-10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mputing end-to-end paths through a network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network domains
CN103688497A (zh) * 2013-09-26 2014-03-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跨域路径的建立方法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6008156A1 (zh) 2016-01-21
CN105960780A (zh) 2016-09-21
EP3163812A1 (en) 2017-05-03
EP3163812B1 (en) 2018-10-24
EP3163812A4 (en) 2017-08-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414874B1 (en) Border gateway protocol for communication among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 controllers
CN100493013C (zh) 用于使用路径密钥从路径计算元件中取回计算出的路径的系统和方法
CN101606341B (zh) 用于在穿过提供商网络的ce-ce路径上高效路由ip流量的技术
US7787364B2 (en) Control scheme for standby channel route
CN102598599B (zh) 快速重新路由条件下的rsvp-te完美重启
EP2892188B1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packet forwarding path, network device and control device
CN101047651B (zh) 设置ip优先级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5049350A (zh) 分段路由-出口对等工程(sp-epe)
CN109361600B (zh) 一种获取路径标识的方法和设备
CA2931515A1 (en) Multi-domain source routed forwarding based on collaborating network controllers
CN112953834A (zh) 网络区域划分方法、网络设备和系统
CN101494608B (zh) 一种设置多协议标签交换报文优先级的方法及设备
KR101457317B1 (ko) 라우팅 정보 업데이트의 우선 순위 지정
WO2017193569A1 (zh) 一种路径建立方法及控制器
CN100484079C (zh) 一种保证二级运营商公网带宽的方法、路由器和系统
CN101141376A (zh) 建立te路径的方法、路径计算设备和系统
CN105191213A (zh) 网络路径计算方法、装置和系统
JP5083168B2 (ja) 擬似ワイヤの設定方法及び装置
CN111464440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5960780B (zh) 一种跨层路径建立方法及装置
CN102571530A (zh) 域间链路状态信息的处理方法及路径计算单元
CN111464441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4539623A (zh) 混合组网中igp协议多进程cspf的实现系统及方法
JP2009194713A (ja) パケット中継システム
CN104348744A (zh) 一种路径计算方法及路径计算单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