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58318A - 一种气液逆流喷溅式负离子产生及分离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液逆流喷溅式负离子产生及分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58318A
CN105958318A CN201610470371.5A CN201610470371A CN105958318A CN 105958318 A CN105958318 A CN 105958318A CN 201610470371 A CN201610470371 A CN 201610470371A CN 105958318 A CN105958318 A CN 1059583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wer body
separator
water inlet
gas
generator t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47037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ONING HAITIANG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AONING HAITIANG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AONING HAITIANG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AONING HAITIANG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47037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958318A/zh
Publication of CN1059583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583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TSPARK GAPS; OVERVOLTAGE ARRESTERS USING SPARK GAPS; SPARKING PLUGS; CORONA DEVICES; GENERATING IONS TO BE INTRODUCED INTO NON-ENCLOSED GASES
    • H01T23/00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ions to be introduced into non-enclosed gases, e.g. into the atmosphere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液逆流喷溅式负离子产生及分离装置,包括水槽和发生器塔体,所述发生器塔体上部连接有第二进水管,所述发生器塔体上表面左侧连接有第二进水管,第一进水管的一端联接有水泵的出水口,所述水泵的进水口置于水槽内,所述第一进水管的另一端位于发生器塔体内部,并且连接有喷头,所述发生器塔体内部设有上分离器和下分离器,所述上分离器和下分离器分别位于喷头的上方和下方,所述的发生器塔体上端设有出风口,发生器塔体下端设有进风口,进风口位于下分离器的下端,出风口位于上分离器的上端,所述进风口连接有风机,所述水泵的进水口连接有第三进水管,多缝隙结构的表面可漆覆接触媒,催化剂等物质,用以提高负离子的产生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气液逆流喷溅式负离子产生及分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负离子发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液逆流喷溅式负离子产生及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负离子发生器是一种生成空气负离子的装置,该装置一般将输入的直流或交流电经EMI处理电路及雷击保护电路处理后,通过脉冲式电路,过压限流;高低压隔离等线路升为交流高压,然后通过特殊等级电子材料整流滤波后得到纯净的直流负高压,将直流负高压连接到金属或碳元素制作的释放尖端,利用尖端直流高压产生高电晕,高速地放出大量的电子(e-),而电子无法长久存在于空气中(存在的电子寿命只有nS级),立刻会被空气中的氧分子(O2)捕捉,从而生成空气负离子。实验研究表明:生态级小粒径负氧离子更易透过人体血脑屏障,起到医疗保健的作用;另一方面,由负离子发生装置释放的负离子能使空气中烟尘、病菌、胞子、花粉、毛屑等微粒带电,再被放电集成装置吸附,其作用效果远远大于采用过滤(即使是用很细的滤孔材料也不能过滤小于滤孔的固体微粒,更不能过滤气态的污染物)或吸附(如活性炭等材料只具有选择性吸附功能)等纯物理方式而产生的效果,因此,负离子才是真正的完全空气净化器。
由于人们对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各种科学文献充分证明了负离子对人体的健康作用,从而提高了人们对负离子的正确认识,来自全球的众多家电、礼品、台灯、保健品,气车用品等行业的经销商、制造们纷纷将负离子功能加装到各种产品中去。应用负离子的产品主要有:电风扇、空气清新机、空调器、中央空调器、空调扇、大厦扇、电暖器、电吹风、直发器、电夹板、电动梳、显示器、电脑机箱、台灯、节能灯、小夜灯、加湿机、干手机、电话机、DVD、音响,气车负离子风口香水等产品。
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城市中的污染源也越来越多,雾霾这一词汇也不断地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PM2.5更是跃居各大搜索榜前列,而随着大家对自己生活环境的关注,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设备也越发受到重视,直到现在,市面上的空气净化器依然参照这一原理制造,所不同的是用来过滤空气中对人体有害物质的滤网的层数越来越多,每一层滤网的网眼更小,可以过滤的东西更多,但这样的空气净化器存在一个问题,滤网的寿命是有限的,且网眼越小的滤网生产加工的成本就越高,也就是说,想要获得持续不断的良好的净化功能,就需要不断的更换滤网,其使用成本并不理想。
因此本发明设计一种气液逆流喷溅式负离子产生及分离装置来解决这些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液逆流喷溅式负离子产生及分离装置,将水通过进水管、喷头以0.01米3/秒至50米3/秒的速度,喷射到多孔或多缝隙的非金属材料体上,并在风速为0.01米3/秒至50米3/秒的流体吹动下,产生离子在风和多孔或多缝隙的蜂窝体结构的作用下,将负离子分离出来,产生浓度为10-1000万个/立方厘米的负离子,由出风口吹出,在液体的循环路径和蜂窝体的多孔,多缝隙结构的表面可漆覆接触媒,催化剂等物质,用以提高负离子的产生效率,可以有效解决技术背景中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气液逆流喷溅式负离子产生及分离装置,包括水槽和发生器塔体,所述发生器塔体上部连接有第二进水管,所述发生器塔体上表面左侧连接有第二进水管,所述第一进水管的一端联接有水泵的出水口,所述水泵的进水口置于水槽内,所述第一进水管的另一端位于发生器塔体内部,并且连接有喷头,所述发生器塔体内部设有上分离器和下分离器,所述上分离器和下分离器分别位于喷头的上方和下方,所述的发生器塔体上端设有出风口,所述的发生器塔体下端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位于下分离器的下端,所述出风口位于上分离器的上端,所述进风口连接有风机,所述水泵的进水口连接有第三进水管。
进一步地,所述的发生器塔体的材料采用非金属、金属或非金属的复合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的发生器塔体的材料采用玻璃钢或者塑料材质。
进一步地,所述上分离器和下分离器均采用多孔结构或多缝隙结构,采用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或非金属的组合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上分离器和下分离器均采用各种塔体填料,塑料薄片组合形成的多孔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喷头采用压力喷头采用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或非金属的组合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喷头采用螺旋喷头。
进一步地,所述的上分离器和下分离器内的气体以0.1米/秒至50米/秒的风速通过;所述的负离子产生及分离装置可产生0-1000万个/立方厘米的负离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将水通过进水管、喷头以0.01米3/秒至50米3/秒的速度,喷射到多孔或多缝隙的非金属材料体上,并在风速为0.01米3/秒至50米3/秒的流体吹动下,产生离子在风和多孔或多缝隙的蜂窝体结构的作用下,将负离子分离出来,产生浓度为10-1000巧个/立方厘米的负离子,由出风口吹出,在液体的循环路径和蜂窝体的多孔,多缝隙结构的表面可漆覆接触媒,催化剂等物质,用以提高负离子的产生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1-水槽;2-发生器塔体;3-第一进水管;4-第二进水管;5-进风口;6-出风口;7-上分离器;8-下分离器;9-喷头;10-风机;11-水泵;12-第三进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气液逆流喷溅式负离子产生及分离装置,包括水槽1和发生器塔体2,所述发生器塔体2上部连接有第二进水管3,所述发生器塔体2上表面左侧连接有第二进水管4,所述第一进水管3的一端联接有水泵11的出水口,所述水泵11的进水口置于水槽1内,所述第一进水管3的另一端位于发生器塔体2内部,并且连接有喷头9,所述发生器塔体2内部设有上分离器7和下分离器8,所述上分离器7和下分离器8分别位于喷头9的上方和下方,所述的发生器塔体2上端设有出风口6,所述的发生器塔体2下端设有进风口5,所述进风口5位于下分离器8的下端,所述出风口6位于上分离器7的上端,所述进风口5连接有风机10,所述水泵11的进水口连接有第三进水管12。
图中标号为:1-水槽;2-发生器塔体;3-第一进水管;4-第二进水管;5-进风口;6-出风口;7-上分离器;8-下分离器;9-喷头;10-风机;11-水泵;12-第三进水管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的发生器塔体2的材料采用非金属、金属或非金属的复合材料。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的发生器塔体2的材料采用玻璃钢或者塑料材质。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上分离器7和下分离器8均采用多孔结构或多缝隙结构,采用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或非金属的组合材料。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上分离器7和下分离器8均采用各种塔体填料,塑料薄片组合形成的多孔结构。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喷头9采用压力喷头采用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或非金属的组合材料。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喷头9采用螺旋喷头。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的上分离器7和下分离器8内的气体以0.1米/秒至50米/秒的风速通过;所述的负离子产生及分离装置可产生0-1000万个/立方厘米的负离子。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流程:
如图2所示,水槽1和发生器塔体2通过第一进水管3和第二进水管4构成一个循环体结构,液体可在这个循环体内循环。按图3所示的方向循环;
如图4所示,在发生器塔体2的上部和下部开设进风口5和出风口6,在发生器塔体2的内部设置两个蜂窝体结构,分别称为上分离器7,下分离器8,气体可以从进风口5流入,通过分离器8,7由出风口6流出;
在水槽1和第一进水管3之间,设置水泵11,在水槽1和水泵11间设有第三进水管12,使得水槽1中的液体可以通过第三进水管12,在水泵11的作用下进入第一进水管3;
在第一进水管3的另一端布置有喷头9,安装在发生器塔体2内部的上分离体7和下分离体8之间容器1内的液体可以在水泵11的作用下,经第三进水管12和第一进水管3由喷头9高速喷出;
在发生器塔体2的进风口5处,联接风机10,使得空气在风机10的作用下由进风口5进入到发生器塔体2内部,经分离器8和9,由出风口6流出,其间与喷头9喷出的高速水滴发生碰撞、摩擦。
基于上述,本发明将水通过进水管、喷头以0.01米3/秒至50米3/秒的速度,喷射到多孔或多缝隙的非金属材料体上,并在风速为0.01米3/秒至50米3/秒的流体吹动下,产生离子在风和多孔或多缝隙的蜂窝体结构的作用下,将负离子分离出来,产生浓度为10-1000万个/立方厘米的负离子,由出风口吹出,在液体的循环路径和蜂窝体的多孔,多缝隙结构的表面可漆覆接触媒,催化剂等物质,用以提高负离子的产生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气液逆流喷溅式负离子产生及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槽和发生器塔体,所述发生器塔体上部连接有第二进水管,所述发生器塔体上表面左侧连接有第二进水管,所述第一进水管的一端联接有水泵的出水口,所述水泵的进水口置于水槽内,所述第一进水管的另一端位于发生器塔体内部,并且连接有喷头,所述发生器塔体内部设有上分离器和下分离器,所述上分离器和下分离器分别位于喷头的上方和下方,所述的发生器塔体上端设有出风口,所述的发生器塔体下端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位于下分离器的下端,所述出风口位于上分离器的上端,所述进风口连接有风机,所述水泵的进水口连接有第三进水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液逆流喷溅式负离子产生及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生器塔体的材料采用非金属、金属或非金属的复合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气液逆流喷溅式负离子产生及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生器塔体的材料采用玻璃钢或者塑料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液逆流喷溅式负离子产生及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分离器和下分离器均采用多孔结构或多缝隙结构,采用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或非金属的组合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气液逆流喷溅式负离子产生及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分离器和下分离器均采用各种塔体填料,塑料薄片组合形成的多孔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液逆流喷溅式负离子产生及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采用压力喷头采用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或非金属的组合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一种气液逆流喷溅式负离子产生及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采用螺旋喷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液逆流喷溅式负离子产生及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分离器和下分离器内的气体以0.1米/秒至50米/秒的风速通过;所述的负离子产生及分离装置可产生0-1000万个/立方厘米的负离子。
CN201610470371.5A 2016-06-21 2016-06-21 一种气液逆流喷溅式负离子产生及分离装置 Pending CN10595831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70371.5A CN105958318A (zh) 2016-06-21 2016-06-21 一种气液逆流喷溅式负离子产生及分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70371.5A CN105958318A (zh) 2016-06-21 2016-06-21 一种气液逆流喷溅式负离子产生及分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58318A true CN105958318A (zh) 2016-09-21

Family

ID=569048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70371.5A Pending CN105958318A (zh) 2016-06-21 2016-06-21 一种气液逆流喷溅式负离子产生及分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95831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39590A (zh) * 2017-03-01 2018-09-14 湖南三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分离式空气负离子发生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25479A (ja) * 1999-05-18 2000-11-28 Nikko Sohonsha:Kk 負イオン発生方法および負イオン発生装置
CN104949232A (zh) * 2015-05-13 2015-09-30 北京运特科技有限公司 水力空化负离子除霾新风过滤器
CN105140783A (zh) * 2015-09-18 2015-12-09 周强 一种模拟自然提高城区负氧离子含量的简易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25479A (ja) * 1999-05-18 2000-11-28 Nikko Sohonsha:Kk 負イオン発生方法および負イオン発生装置
CN104949232A (zh) * 2015-05-13 2015-09-30 北京运特科技有限公司 水力空化负离子除霾新风过滤器
CN105140783A (zh) * 2015-09-18 2015-12-09 周强 一种模拟自然提高城区负氧离子含量的简易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39590A (zh) * 2017-03-01 2018-09-14 湖南三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分离式空气负离子发生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75331B (zh) 一种高压气流携水分子撞击碰撞面的空气负离子发生装置
EP3132807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ducing negative oxygen ions, and method and device for purifying air
WO2009020300A1 (en) Wet air cleaning device
CN103917297A (zh)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及方法
CN104764102A (zh) 一种室内空气净化装置
CN103285695A (zh) 空气净化器
CN208493651U (zh) 一种负离子恒湿水过滤装置
CN106440087B (zh) 一种消除空气中超微悬浮物的净化装置
CN105958318A (zh) 一种气液逆流喷溅式负离子产生及分离装置
CN207012748U (zh) 一种洗涤与光催化氧化组合废气治理装置
CN109420385A (zh) 一种涡式空气净化器及基于该净化器的空气净化方法
CN107126818A (zh) 一种纳米粉尘吸收处理装置及方法
CN205494473U (zh) 一种瀑布水溅式负离子发生器
CN107913559A (zh) 一种无泵水帘过滤室
CN103691246B (zh) 挥发性气体处理循环使用系统及其方法
CN207162750U (zh)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CN206980370U (zh) 一种文丘里水幕除尘器
CN203355520U (zh) 一种空气清洗机
CN205517019U (zh) 一种新型民用空气净化装置
CN105864909B (zh) 一种空气净化器
CN108211703A (zh) 一种生物氧化及光触媒净化废气装置
CN106352424A (zh) 一种宽频谱紫外光杀菌系统
CN103263817A (zh) 气体净化装置
CN205995215U (zh) 一种纳米级环保一体式除尘净化系统
CN205641402U (zh) 一种新型改良风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92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