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55666A - 电子设备、向直连的另一电子设备提供数据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向直连的另一电子设备提供数据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55666A
CN105955666A CN201610285308.4A CN201610285308A CN105955666A CN 105955666 A CN105955666 A CN 105955666A CN 201610285308 A CN201610285308 A CN 201610285308A CN 105955666 A CN105955666 A CN 1059556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equipment
otg
electronic device
user data
device patter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8530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健
于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mobil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LeTV Holding Beijing Co Ltd
LeTV Mobile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TV Holding Beijing Co Ltd
LeTV Mobile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TV Holding Beijing Co Ltd, LeTV Mobile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LeTV Holding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28530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955666A/zh
Publication of CN1059556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55666A/zh
Priority to PCT/CN2016/103396 priority patent/WO2017185694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29Configuration or reconfiguration of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34Configuration or reconfiguration of storage systems by changing the state or mode of one or more 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42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 G06F13/4282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on a serial bus, e.g. I2C bus, SPI b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46Horizontal data movement in storage systems, i.e. moving data in between storage devices or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62Virtualisation aspects
    • G06F3/0664Virtualisation aspects at device level, e.g. emulation of a storage device or syste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6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adopting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0671In-line storage system
    • G06F3/0673Single storage device
    • G06F3/0679Non-volatile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e.g. flash memory, one time programmable memory [OTP]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2213/0042Universal serial bus [USB]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第一电子设备向直连的第二电子设备提供数据的方法和第一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实施于第一电子设备中,包括以下步骤:接收设置为otg device模式的命令,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设置为otg device模式,以使得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otg数据线连接的第二电子设备将自身设置为otg host模式;接收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来的读取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用户数据分区的请求;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用户数据分区枚举为一个U盘,以供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直接从枚举出的U盘中读取用户数据。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读取直连的电子设备的用户数据分区。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向直连的另一电子设备提供数据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设备,尤其涉及第一电子设备向直连的第二电子设备提供数据的方法和第一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USB是一种主从结构,主机为Host,从机为Device,USB的数据交换只能发生在主机(Host)和设备(Device)之间,主机(Host)和主机(Host)、以及设备(Device)和设备(Device)之间不能互连,所有的数据传输都由主机(Host)主动发起,而设备(Device)只是被动的负责应答,例如,在读数据时,主机(Host)先发出读命令,设备(Device)收到该命令后,才返回数据。现有技术中,通常是电脑为主机(Host),其它USB外设为设备(Device)。
USB OTG(On-The-Go)标准完全兼容USB2.0标准,可以利用OTG标准在没有电脑的情况下,实现其它USB外设之间的数据传送。如果相连的两个USB外设都是OTG双功能设备(DRD,Dual-Role Device),都可以在Host/Device之间切换,将两者用OTG数据线连接,就可以读取对方设备的SD卡中的数据,但仍然无法识别到对方设备的用户数据分区(USERDATA),更加不能够从对方设备的用户数据分区(USER DATA)中读取数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向直连的电子设备提供数据的方法、以及相关电子设备,使得电子设备能够读取直连的另一电子设备的用户数据分区(USER DATA)。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第一电子设备向直连的第二电子设备提供数据的方法,所述方法实施于第一电子设备中,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接收设置为otg device模式的命令,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设置为otg device模式,以使得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otg数据线连接的第二电子设备将自身设置为otg host模式;
步骤2、接收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来的读取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用户数据分区的请求;
步骤3、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用户数据分区枚举为一个U盘,以供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直接从枚举出的U盘中读取用户数据。
可选地,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为智能手机。
优选地,所述将第一电子设备设置为otg device模式,包括:通过硬件控制电路控制相关寄存器的数据,以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设置为otgdevice模式。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第一电子设备,包括以下模块:模式控制模块、请求接收模块、以及枚举模块;
所述模式控制模块,用于接收设置为otg device模式的命令,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设置为otg device模式,以使得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otg数据线连接的第二电子设备将自身设置为otg host模式;
所述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来的读取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用户数据分区的请求;
所述枚举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用户数据分区枚举为一个U盘,以供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直接从枚举出的U盘中读取用户数据。
可选地,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为智能手机。
优选地,所述模式控制模块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设置为otg device模式,包括:通过硬件控制电路控制相关寄存器的数据,以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设置为otg device模式。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第一电子设备,具有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所述指令用于控制所述处理器进行操作以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本发明利用了电子设备现有的otg功能,将第一电子设备设置为otgdevice模式,如果接收到与其直连的第二电子设备读取用户数据分区的请求,就将第一电子设备自身的用户数据分区枚举为一个U盘,这样第二电子设备就可以从枚举出的U盘中读取用户数据,方便了用户的使用。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电子设备向直连的第二电子设备提供数据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电子设备的框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电子设备的硬件配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本发明中的生物识别信息,是指人类的个性化生理特征,例如指纹、虹膜、声音等,这些生理特征是个性化的,因此可以利用这些生物识别信息来识别用户。
<实施例一>
参考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第一电子设备向直连的第二电子设备提供数据的方法。
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直连,是指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之间不经过第三电子设备(例如电脑)中转,而是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通过otg数据线直接连接。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1、第一电子设备接收用户发来的设置成otg device模式的命令,将第一电子设备设置为otg device模式,由于USB OTG的协商机制,会使得与第一电子设备通过otg数据线连接的第二电子设备设置为otg host模式。在步骤101完成后,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符合USB OTG的主从结构,其中第一电子设备为Device,第二电子设备为Host。
102、接收从第二电子设备发来的读取第一电子设备的用户数据分区(USER DATA)的请求。
103、接收到所述请求后,将第一电子设备的用户数据分区(USERDATA)枚举为一个U盘,以供第二电子设备直接从枚举出的U盘中读取用户数据。
其中,步骤101中可以通过硬件控制电路控制相关寄存器的数据,从而将第一电子设备设置为otg device模式。当然,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还可以采用别的方式将第一电子设备设置为otg device模式。
本发明利用了电子设备现有的otg功能,将第一电子设备设置为otgdevice模式,如果接收到与其直连的第二电子设备读取用户数据分区的请求,就将第一电子设备自身的用户数据分区枚举为一个U盘,这样第二电子设备就可以从枚举出的U盘中读取用户数据,方便了用户的使用。
特别的,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可以为智能手机,现有技术中的智能手机多支持otg host/device模式,可以利用本方法将旧智能手机中的用户数据区轻易地读取到新智能手机中,大大提升了用户更换新智能手机的容易性,驱动用户购买智能手机,因此本发明还具有很大的商业价值。
<实施例二>
参考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了第一电子设备10。第一电子设备10和第二电子设备直连,是指第一电子设备10和第二电子设备之间不经过第三电子设备(例如电脑)中转,而是第一电子设备10和第二电子设备通过OTG数据线直接连接。
第一电子设备10包括模式控制模块11、请求接收模块12、以及枚举模块13。
模式控制模块11,用于接收设置为otg device模式的命令,将第一电子设备10设置为otg device模式,由于USB OTG的协商机制,会使得与第一电子设备10通过otg数据线连接的第二电子设备设置为otg host模式。这一过程完成后,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符合USB OTG的主从结构,其中第一电子设备为Device,第二电子设备为Host。
请求接收模块12,用于接收从第二电子设备发来的读取第一电子设备10的用户数据分区的请求。
枚举模块13,用于在请求接收模块12接收到所述请求后,将第一电子设备10的用户数据分区枚举为一个U盘,以供第二电子设备直接从枚举出的U盘中读取第一电子设备10的用户数据。
其中,模式控制模块11可以通过硬件控制电路控制相关寄存器的数据,从而将第一电子设备10设置为otg device模式。当然,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还可以采用别的方式将第一电子设备10设置为otg device模式。
本发明利用了电子设备现有的otg功能,将第一电子设备设置为otgdevice模式,如果接收到与其直连的第二电子设备读取用户数据分区的请求,就将第一电子设备自身的用户数据分区枚举为一个U盘,这样第二电子设备就可以从枚举出的U盘中读取用户数据,方便了用户的使用。
特别的,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可以为智能手机,现有技术中的智能手机多支持otg host/device模式,可以利用本方法将旧智能手机中的用户数据区轻易地读取到新智能手机中,大大提升了用户更换新智能手机的容易性,驱动用户购买智能手机。
<实施例三>
参考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第一电子设备30,具有处理器3010和存储器3020,其中,存储器3020用于存储指令,所述指令用于控制处理器3010进行操作以执行实施例一中的方法。
第一电子设备30还包括接口装置3030、通信装置3040、显示装置3050、输入装置3060、扬声器3070、麦克风3080,等等。
处理器3010例如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PU、微处理器MCU等。存储器3020例如包括ROM(只读存储器)、RAM(随机存取存储器)、诸如硬盘的非易失性存储器等。接口装置3030例如包括USB接口、OTG接口、耳机接口等。通信装置3040例如能够进行有线或无线通信,通信装置3040应当包括WIFI通信模块和移动数据通信模块(例如SIM卡)。显示装置3050例如是液晶显示屏、触摸显示屏等。输入装置3060例如可以包括触摸屏、键盘等。用户可以通过扬声器3070和麦克风3080输入/输出语音信息。
图3所示的电子设备仅是解释性的,并且决不是为了要限制本发明、其应用或用途。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尽管在图3中示出了多个装置,但是,本发明可以仅涉及其中的部分装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发明所公开方案设计指令,指令如何控制处理器进行操作是本领域公知技术,故在此不再详细描述。
本发明可以是系统、方法和/或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载有用于使处理器实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可以保持和存储由指令执行设备使用的指令的有形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存储设备、磁存储设备、光存储设备、电磁存储设备、半导体存储设备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便携式压缩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记忆棒、软盘、机械编码设备、例如其上存储有指令的打孔卡或凹槽内凸起结构、以及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这里所使用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不被解释为瞬时信号本身,诸如无线电波或者其他自由传播的电磁波、通过波导或其他传输媒介传播的电磁波(例如,通过光纤电缆的光脉冲)、或者通过电线传输的电信号。
这里所描述的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下载到各个计算/处理设备,或者通过网络、例如因特网、局域网、广域网和/或无线网下载到外部计算机或外部存储设备。网络可以包括铜传输电缆、光纤传输、无线传输、路由器、防火墙、交换机、网关计算机和/或边缘服务器。每个计算/处理设备中的网络适配卡或者网络接口从网络接收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并转发该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以供存储在各个计算/处理设备中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
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是汇编指令、指令集架构(ISA)指令、机器指令、机器相关指令、微代码、固件指令、状态设置数据、或者以一种或多种编程语言的任意组合编写的源代码或目标代码,所述编程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诸如Smalltalk、C++等,以及常规的过程式编程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编程语言。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利用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的状态信息来个性化定制电子电路,例如可编程逻辑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可编程逻辑阵列(PLA),该电子电路可以执行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从而实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
这里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框图描述了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应当理解,流程图和/或框图的每个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框图中各方框的组合,都可以由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实现。
这些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从而生产出一种机器,使得这些指令在通过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执行时,产生了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作的装置。也可以把这些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这些指令使得计算机、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和/或其他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从而,存储有指令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则包括一个制造品,其包括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作的各个方面的指令。
也可以把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加载到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过程,从而使得在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执行的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作。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指令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指令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公知的是,通过硬件方式实现、通过软件方式实现以及通过软件和硬件结合的方式实现都是等价的。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7)

1.一种第一电子设备向直连的第二电子设备提供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实施于第一电子设备中,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接收设置为otg device模式的命令,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设置为otg device模式,以使得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otg数据线连接的第二电子设备将自身设置为otg host模式;
步骤2、接收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来的读取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用户数据分区的请求;
步骤3、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用户数据分区枚举为一个U盘,以供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直接从枚举出的U盘中读取用户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为智能手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第一电子设备设置为otg device模式,包括:
通过硬件控制电路控制相关寄存器的数据,以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设置为otg device模式。
4.一种第一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模块:模式控制模块、请求接收模块、以及枚举模块;
所述模式控制模块,用于接收设置为otg device模式的命令,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设置为otg device模式,以使得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otg数据线连接的第二电子设备将自身设置为otg host模式;
所述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来的读取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用户数据分区的请求;
所述枚举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用户数据分区枚举为一个U盘,以供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直接从枚举出的U盘中读取用户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第一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为智能手机。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第一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式控制模块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设置为otg device模式,包括:
通过硬件控制电路控制相关寄存器的数据,以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设置为otg device模式。
7.一种第一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具有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所述指令用于控制所述处理器进行操作以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610285308.4A 2016-04-29 2016-04-29 电子设备、向直连的另一电子设备提供数据的方法 Pending CN10595566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85308.4A CN105955666A (zh) 2016-04-29 2016-04-29 电子设备、向直连的另一电子设备提供数据的方法
PCT/CN2016/103396 WO2017185694A1 (zh) 2016-04-29 2016-10-26 电子设备以及向直连的另一电子设备提供数据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85308.4A CN105955666A (zh) 2016-04-29 2016-04-29 电子设备、向直连的另一电子设备提供数据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55666A true CN105955666A (zh) 2016-09-21

Family

ID=569134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85308.4A Pending CN105955666A (zh) 2016-04-29 2016-04-29 电子设备、向直连的另一电子设备提供数据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5955666A (zh)
WO (1) WO201718569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85694A1 (zh) * 2016-04-29 2017-11-02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以及向直连的另一电子设备提供数据的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14089B1 (en) * 2006-01-13 2007-05-08 I/O Interconnect Inc. Universal serial bus On-The-Go apparatus
CN101500325A (zh) * 2008-02-01 2009-08-05 上海晨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usb电缆实现手机互连共享信息的方法
CN101764877A (zh) * 2009-12-18 2010-06-30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两部手机互传数据的方法
CN102325223A (zh) * 2011-09-13 2012-01-18 深圳桑菲消费通信有限公司 手机间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
CN102662897A (zh) * 2012-03-31 2012-09-12 北京壹人壹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以及移动终端之间数据交互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84144Y (zh) * 2007-04-27 2008-07-09 桂林海威科技有限公司 Usb自由通道
CN103294625A (zh) * 2012-09-24 2013-09-11 天津思博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移动电话或掌上电脑的采集终端usb接口模块的实现
CN103019981B (zh) * 2012-11-16 2016-08-03 深圳市文鼎创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信号转接控制方法及信号转接装置
CN104572564B (zh) * 2015-01-13 2018-04-20 上海动联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android移动设备与USB OTG主机通讯的方法
CN105955666A (zh) * 2016-04-29 2016-09-21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向直连的另一电子设备提供数据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14089B1 (en) * 2006-01-13 2007-05-08 I/O Interconnect Inc. Universal serial bus On-The-Go apparatus
CN101500325A (zh) * 2008-02-01 2009-08-05 上海晨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usb电缆实现手机互连共享信息的方法
CN101764877A (zh) * 2009-12-18 2010-06-30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两部手机互传数据的方法
CN102325223A (zh) * 2011-09-13 2012-01-18 深圳桑菲消费通信有限公司 手机间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
CN102662897A (zh) * 2012-03-31 2012-09-12 北京壹人壹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以及移动终端之间数据交互的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85694A1 (zh) * 2016-04-29 2017-11-02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以及向直连的另一电子设备提供数据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185694A1 (zh) 2017-1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78313B (zh) 支付手段操作支持方法和用于支持该方法的电子设备
US20190318545A1 (en) Command displaying method and command displaying device
WO2015058709A1 (en) Secured payment method and relevant device and system
CN105893989A (zh) 用于超声波指纹识别的动态校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8986806A (zh) 基于声源方向的语音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7408005A (zh) 管理一个或更多个通知的方法及其电子装置
CN106055300A (zh) 用于控制声音输出的方法及其电子设备
CN106030455A (zh) 电子设备及其节电方法
CN107665038A (zh) 电子设备和用于操作该电子设备的方法
CN106019952A (zh) 无线路由器管理智能家居的方法、无线路由器
CN106203275A (zh) 用于指纹解锁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4978023A (zh) 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电子装置的用户界面方法和设备
CN107924286A (zh) 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输入方法
CN105677697A (zh) 提供兴趣点的方法及其电子装置
CN107704849A (zh) 双重验证功能的人脸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12487973A (zh) 用户图像识别模型的更新方法和装置
CN105931053A (zh) 鉴权认证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5955476A (zh) 用于电子设备的指令触发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5955666A (zh) 电子设备、向直连的另一电子设备提供数据的方法
CN105975353A (zh) 电子设备、从直连的另一电子设备中复制数据的方法
CN108810401A (zh) 引导拍照的方法及系统
CN107959845A (zh) 图像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客户端装置及头戴显示设备
CN106055189A (zh) 电子设备及其用于提供用户界面的方法
CN107408249A (zh) 用于控制支付功能的方法和装置
CN105721655B (zh) 一种智能穿戴设备上添加联系人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