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48390A - 漂浮式河道底部污染物去除及净化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漂浮式河道底部污染物去除及净化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48390A
CN105948390A CN201610403901.4A CN201610403901A CN105948390A CN 105948390 A CN105948390 A CN 105948390A CN 201610403901 A CN201610403901 A CN 201610403901A CN 105948390 A CN105948390 A CN 1059483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
comb
purifier
collection device
river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40390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48390B (zh
Inventor
李道源
金晟
章卫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ino Korea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Sino Korea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Sino Korea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Sino Korea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40390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948390B/zh
Publication of CN1059483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483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483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4839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9/00Multistage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2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t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5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cculation or precipitation of suspended impurities
    • C02F1/5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cculation or precipitation of suspended impurities using organic material
    • C02F1/56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001/007Processes including a sedimentation step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3/00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 C02F2103/007Contaminated open waterways, rivers, lakes or po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9/0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parameters in water treatment
    • C02F2209/001Upstream control, i.e. monitoring for predictive contro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4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microorganisms used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 Physical Water Treatments (AREA)
  • Aeration Devices For Treatment Of Activated Polluted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漂浮式河道底部污染物去除及净化装置及方法,包括一个或多个前端装置,具有微生物载体模块、沉淀池、污染隔离膜、感应器;一个或多个后端装置,具有微生物载体模块外罩、污染隔离膜、微生物培养供给装置、高浓度氧气溶解装置、浮体;中部装置,包括初级沉淀物收集装置和二级沉淀物收集装置,以及加压空气喷洒装置、微小气泡产生装置、潜水摄像机、污染隔离膜、浮体。本发明可漂浮在河湖、江水、海洋等不同水体表面去除水体中的悬浮物、沉淀物和污染底泥,从根本上解决水生态修复问题的根治净化方式。

Description

漂浮式河道底部污染物去除及净化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体净化装置及方法,具体涉及漂浮式河道底部污染物去除及净化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以溶解氧或真空反应处理的气浮技术广泛应用于污染水体修复过程中。
气浮技术是利用微小气泡将水体中的污染物吸附并上浮去除的技术。采用结构型设备时,根据药剂反应得到稳定的处理效果。但是,将上述去除水体中污染物的方式直接应用到河湖水体治理时,往往在理论和实际运行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
通过微小气泡、无机聚合物PAC、铝盐絮凝剂或高分子聚合物(polymer)与水体中的藻类或悬浮污染物的反应达到上浮并分离去除方式的处理效果有限。药剂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以外,其他方式的去除效果非常低,且水体中的悬浮污染物与药剂的反应产物的绝大部分沉降到底床或扩散到水体中造成二次污染。污染河道为治理对象时,周边工厂排放的废水中的重金属、染料、化学物质等大量污染物堆积到河床底泥的情况较多。
在排水系统不完善的地区,每天大量的生活污水直接或间接流入到周边河道中,有机污染物和表面活性剂等加重污染程度,被污染的河水又流入到江水导致水系底床污染物堆积问题。治理流动性水体污染的同时改善污染程度较严重的底泥状态,达到根本上改善水生态的目的。
河湖水体污染主要受到从外部流入的污染物、长期沉积在底床的污染底泥、气温引起的水温变化、水的流动情况及紫外线透过范围等影响下日益严重。
一般的河湖水体治理方法的理论预测和实际效果之间相差较大,不同污染情况存在不同问题。
流动性污染水体治理方式中的植物种植修复法、污染物上浮去除法、微生物药剂投放处理等方法有部分处理效果,与投入的费用和人力相比,得到的持续性效果不佳。
比较典型的河湖污染情况是根据水体污染程度藻类生长受到季节影响后过度繁殖,而后随着水温的降低大量死亡后沉降到水体底床,长期沉积在底床的藻类尸体向水体中释放大量营养物质,消耗氧气,导致水体中厌氧状态,形成恶性循环后果。
通常不同河湖水体底床呈现不同污染状态和污染程度。
城市河道一般维持一定的水深和流速,通过对某个区间进行隔断施工后采用阶段性的疏浚方式改善污染底泥,但由于较高的处理成本和处理过程中的污染物扩散问题导致很难应用到实际污染现场中。
底泥疏浚不能根本上解决水体污染问题,疏浚过程中对底泥进行扰动,底泥中的重金属、有机物、营养盐等污染物可能释放到水体中加重污染程度,破坏或扰乱生态系统。
疏浚后水体在短期间内由于流入到水体中的污染物反复被污染。
类似于本发明中的漂浮在水面上的净化装置尚未检验其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主要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的可漂浮在河湖、江水、海洋等不同水体表面去除水体中的悬浮物、沉淀物和污染底泥,从根本上解决水生态修复问题的根治净化方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漂浮式河道底部污染物去除及净化装置,包括:
a.一个或多个前端装置,
包括分解有机污染物的微生物载体模块、沉淀池、污染隔离膜、感应器,微生物载体模块下面设置污染隔离膜,沉淀池内设置污泥输送泵,所述的微生物载体模块和沉淀池外连接有浮体,感应器位于所述的微生物载体模块下方并通过连接杆与浮体连接,
b.一个或多个后端装置,
包括微生物载体模块外罩、污染隔离膜、微生物培养供给装置、高浓度氧气溶解装置、浮体,
微生物载体模块外罩,固定在浮体上,
微生物培养供给装置,设置在微生物载体模块外罩上方,其输出端连接有微生物排管,排管尾端位于微生物载体模块外罩下方,
高浓度氧气溶解装置,设置在微生物载体模块外罩上方,其输出端连接有氧气排管,氧气排管尾端位于微生物载体模块外罩下方,
污染隔离膜,位于微生物载体模块外罩下方,上端固定在微生物载体模块外罩上,
c.中部装置,
包括初级沉淀物收集装置和二级沉淀物收集装置,以及加压空气喷洒装置、微小气泡产生装置、潜水摄像机、污染隔离膜、浮体,其中,
初级沉淀物收集装置上设有将沉淀物吸至二级沉淀物收集装置的吸泵管路,初级沉淀装置位于二级沉淀物收集装置的下方,
高压加压空气喷洒装置,固定在浮体上,包括高压送风机,高压送风机的输出端上连接有排管,排管上具有管道伸缩机构,排管尾端连接有横向的加压喷洒管,高压送风机位于二级沉淀物收集装置上方,加压喷洒管位于初级沉淀物收集装置下方,
微小气泡产生装置,包括气泵、气泵输出端上连接有排管,排管上具有管道伸缩机构,排管尾端连接有横向的微小气泡喷洒管,气泵位于二级沉淀物收集装置上方,微小气泡喷洒管位于初级沉淀物物收集装置下方,
污染隔离膜,设置于微小气泡喷洒管的两侧,上端固定在浮体上
潜水监控装置,包括潜水摄像机、固定台连接杆,固定台固定在浮体上,潜水摄像机位于初级沉淀物收集装置下方,并通过连接杆与固定台连接。
该进化装置还具有如下优化结构:
中部装置、前端装置和后端装置的底部以及加压喷洒管和微小气泡喷洒管的喷头上郡均安装有感应器。
还包括带有浮体的污泥收集装置。
所述的管道伸缩机构由排管支撑部和排管侧面附着的齿轮箱和齿轮手柄构成。
所述的微生物载体模块由微生物载体模块外罩和内部污染物吸附载体构成。
该漂浮式河道底部污染物去除及净化装置上还设置有螺旋桨和锚。
所述的二次沉淀物收集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上具有气浮污泥进入口,壳体内具有倾斜板分离装置。
初次沉淀物收集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上具有污泥进入口,壳体内具有倾斜板分离装置。
本发明还包括一种漂浮式河道底部污染物去除及净化方法,采用上述的漂浮式河道底部污染物去除及净化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a.设置所述的漂浮式河道底部污染物去除及净化装置,
将所述的一个或多个前端装置设置在河道的下游,一个或多个后端装置设置在河道的上游,中部装置设置在前端装置和后端装置之间,前端装置、后端装置和中部装置均通过其各自连接的浮体部分浮于水面,
设置中部装置,调节高压加压空气喷洒装置的管道伸缩机构使所述的加压喷洒管降到河道底部,调节微小气泡产生装置的管道伸缩机构使所述的微小气泡喷洒管位于加压喷洒管的上方,污染隔离膜竖直设置于微小气泡喷洒管的两侧,潜水摄像机调节至河道底部,吸泵管路、高压送风机、气泵开始工作,
设置前端装置,将感应器调节至潜水摄像机可拍摄位置,
设置后端装置,开启所述的微生物培养供给装置和高浓度氧气溶解装置,
b.河道底部污染物去除及净化
利用安装在所述中部装置的高压加压空气喷洒装置对水体底床污染底泥进行强制性搅拌,同时微小气泡产生装置和加压槽产生的微小气泡通过安装在高压喷嘴上部的微小气泡产生装置有效的使搅拌污泥上浮,上浮的污泥通过初次沉淀收集装置和二次沉淀收集装置有效得得到沉淀去除,被吸收的底泥由吸泵管路输送到二次沉淀收集装置后排放到外部,中部装置的污染隔离膜防止上浮产生的浮游物的流动扩散,后端装置的高浓度氧气溶解装置供给氧气以修复水体底部污泥,通过微生物培养供给装置有效的培养水体底泥中的好氧微生物。
进一步的,采用对环境无害的、可生物分解且防止污染物再次溶出的壳聚糖和矿物为基础的天然絮凝剂,该天然絮凝剂通过高压加压空气喷洒装置进行喷洒,能够有效得促进水体中污染物和天然絮凝剂的混合反应,与微小气泡产生装置形成混合喷洒的结构。
如上述内容,本发明具有以下效果。
利用潜水摄像机确认漂浮式移动型净化装置工作前和工作中的水中状态,监控水体中污染物状态并掌握水体中地形结构。根据监控信息设定工作进度和现场作业计划。
漂浮式移动型净化装置利用高压空气将水体底床的污染底泥搅拌并上浮,同时使用微小气泡产生器或天然絮凝剂有效吸附并气浮污染物,再通过初次或二次污染物收集装置将悬浮物去除或向外部排除。污染程度较重的底泥,利用高压高扬程吸泵将底泥输送至二次污染物收集装置内去除或外排。
利用漂浮式移动型净化装置上附着的污染物隔离膜有效防止净化过程中悬浮物的扩散。设置在漂浮式移动型净化装置前端部下面的漂浮型装置上形成由净化模块和防止悬浮物扩散的污染物隔离膜组成的沉淀池,悬浮物在沉淀池中沉淀后外排。
通过后端部水体上流区漂浮型净化装置上设置净化模块和污染物隔离膜防止净化过程中产生的污染悬浮物扩散到已净化完的上流水域中。利用漂浮式净化装置上的微生物培养供给装置向水体上流区域的底泥中注入高浓度微生物来维持生态系统。同时利用高浓度氧气溶解装置将净化后的上流水体循环处理,得到根治效果。
本发明根本上解决河湖、江水等水体污染底泥问题的同时可去除水体中污染物,并通过土著微生物和高浓度溶解氧气维持长期性净化效果和生态恢复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所示本发明净化装置的安装剖面结构,说明水体底部和装置功能。
图2是图1的平面配置图。
图3是图2配置上根据处理对象水体的宽度连接多个前端装置、后端装置和中部装置的平面结构图。
图4是前端装置的扶手示意图。
图5是中部装置的后侧剖面图。
图6是后端装置的剖面图。
图7是二次沉淀物收集装置的剖面图。
图8是后端装置的正面图。
图9是前端装置的正面图。
图10是装置之间连接平面图,组装式浮桥的安装图。
图11是管道伸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面主要部分的符号说明
100:漂浮式净化装置(前端、后端装置)
200:漂浮式移动型净化装置(中部装置)
10:沉淀池
20:漂浮式浮力球(浮体) 25:感应器
30a:漂浮式污染物隔离膜 30b:漂浮式移动型净化装置污染隔离膜
35:潜水摄像机 35a:潜水摄像机支撑台
35b:潜水摄像机监视器
40:高压送风机 40a:高压送风机空气排管
40b:高压送风机空气喷嘴
45:齿轮箱 45a:齿轮手柄
45b:齿轮轴 45c:轴固定台
50:微小气泡产生装置 50a:微小气泡供给排管
50b:微小气泡喷嘴
55:药品箱 55a:药品泵
60:二次沉淀物收集储藏装置 60a:倾斜板分离装置
70:微生物混合培养装置 70a:微生物供给泵
70b:微生物供给排管
80:氧气溶解装置 80a:氧气溶解装置给水泵
80b:氧气溶解水供给泵 80c:氧气或氧气产生装置
90:沉淀物吸泵 90a:沉淀物吸入装置
90b:沉淀物吸入管 90c:沉淀物排管
95:螺旋杆装置
110:初次沉淀物收集储藏装置 110a:倾斜板分离装置
110b:污泥输送泵
120a,120b:调控盘
160a,160b:污泥输送泵
170:锚 170a:锚升降驱动装置
300:装置间连接固定装置 350:安全扶手
400:漂浮式装置间连接装置 500:组装式浮桥装置
600:水深感应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具体阐述上述技术的发明目的、特征及优势。
利用所添加的图举例详细说明实施方法。
如图1所示,利用安装在所述漂浮式移动型污染物净化装置200上部的高压空气产生装置40和高压喷嘴40b对水体底床污染底泥进行强制性搅拌,同时微小气泡产生装置50和加压槽产生的微小气泡通过安装在高压喷嘴上部的微小气泡产生装置喷嘴50b有效的使搅拌污泥上浮,上浮的污泥通过初次沉淀收集装置110和二次沉淀收集装置60有效得得到沉淀去除,上层水通过排水结构装置被排出。针对局部性污染程度较严重的水体底部沉淀物,采用由高性能、高扬程的吸沙泵90、吸收装置90a和控制装置120a等吸收去除,被吸收的底泥储藏到二次沉淀收集装置60后排放到外部。漂浮式移动型污染物净化装置200前方安装污染隔离膜30a,30b防止上浮产生的浮游物的流动扩散,同时安装由多个污染物吸附载体组成的膜框架20a和沉淀装置20的漂浮式净化装置100。漂浮式装置上部具备氧气溶解供给装置80和氧气供给方式80c,能够快速修复水体底部污泥。另外,通过微生物培养及供给装置有效的培养水体底泥中的好氧微生物。所述各个装置根据一定的顺序安装组合后形成一体型河湖水质净化装置。
为提高浮游污染物的凝聚及去除效果,采用对环境无害的、可生物分解且防止污染物再次溶出的壳聚糖和矿物为基础的天然絮凝剂。加压槽将药剂泵55a提供的天然絮凝剂和加压泵提供的微小气泡压缩并提供,加压槽同时喷洒天然絮凝剂和高压水,喷嘴50b喷洒的高压水能够有效得促进水体中污染物和天然絮凝剂的混合反应,与微小气泡产生装置50形成混合喷洒的结构。
漂浮式移动型污染物净化装置200上部高压空气供给排管40a、微小气泡产生排管50a和污泥输送排管110b上安装自动阀门,以便计划性运行操作。另外,通过防水结构的控制板控制整个机械装置。
漂浮式移动型污染物净化装置200主体材质和组合方式上,采用能够组合使用的单位规格漂浮材料;上浮污染物收集装置110,60由FRP材质的外罩和单位体组成,采用钢铁材质的外框和固定装置确保整个装置的稳定性、耐久性、移动性和扩张性,安装和拆分较方便。
通过结构坚固的连接固定装置300将安装在前端的漂浮式净化装置100和漂浮式移动型污染物净化装置200连接到后端的漂浮式净化装置100。另外,将扶手350和组合式浮桥装置500连接起来,确保工作人员安全。
前端和后端的漂浮式净化装置上安装可调整或固定回转方向的螺旋装置95,辅助装置移动的同时使装置安装更容易;漂浮式净化装置和流动型净化装置上安装锚状物170防止水流和风向影响装置的固定;锚状物170上连接升降驱动装置170a,方便提升或降低锚状物。
利用高压加压空气供给排管40a和高压喷嘴40b,将水体底床的沉淀物、底泥等污染物强力搅拌后使其上浮。为了防止底床的沉淀物和石块等异物对排管和高压喷嘴的破损,并事先排除流动中进行的作业所受到的阻碍,漂浮型净化装置100的后底部、漂浮移动型净化装置200的底部或高压送风机空气喷嘴40b全面安装感应器。
水体底床污染物浓度较高或沉淀物较多导致气浮或吸收的污泥量较多时,可另外添加使用带有浮力球的污泥收集装置。
在漂浮移动型净化装置200上部设置由排管支撑部和排管侧面附着的齿轮箱45和齿轮手柄45a(附带齿轮形状连接口)构成的升降装置,以便根据底床障碍物或地形的高低情况调整高压加压空气喷嘴和微小气泡产生器喷嘴排管的位置。
考虑到供电较难的处理现场,在漂浮式净化装置100或浮力装置等上面设置太阳光框架进行供电。
考虑到深水区作业等特殊工种和工作人员的作业时安全问题,离漂浮移动型净化装置有一定距离的地点设置远控系统来控制漂浮式净化装置100和漂浮移动型净化装置200,包括可接受远距离发来的信号并根据接受信号发出驱动信号的控制装置。
在净化装置前头上层部设置监测装置35b并在前头竖直向下浅水中部设置潜水摄像头35,通过观察处理前或处理过程中水体中部和底部污染状态、污染物堆积区间、地形结构状况、障碍物等,提高工作效率并防止潜水装备故障。
图1中,利用高压空气强制性的对污染底泥进行破碎和上浮,再通过设置在底部的微小气泡装置将污染悬浮物气浮,污染物粒径逐渐增大后通过固液分离装置沉淀分离去除。另外,利用高压高扬程的沉淀物吸泵90可直接将污染底泥去除处理。净化工作结束后,通过高浓度微生物培养供给装置和高浓度溶解氧气装置使水体生态得到恢复。利用潜水摄像机支撑台35a和潜水摄像机35形成潜水摄像监控器35b确认净化前的水中状态并做出净化工作计划,同时监控净化过程和效果。
本发明适用于去除水底床的污染底。如图所示,水体下流区域通过一个或多个横向连接装置400连接净化载体单体20a和沉淀池10组成的漂浮式净化装置100;中部安装由高压送风机40、微小气泡产生装置50、药品供给装置、调控版120a等组成的治理河湖底泥及水体中污染物的漂浮式移动型净化装置200;水体上流区域安装高浓度溶解氧气供给装置80和高浓度培养土著微生物装置70及调控版120b等维持净化后的水体生态环境;水体下流区域安装由防止污染物扩散的污染物隔离膜30a和净化载体单体20a组成的一个或多个漂浮式净化装置100,并由横向连接装置连接在一起。
漂浮式移动型净化装置200上部提供高压加压空气的高压送风机40和垂直下面连接到水体底部的高压加压空气排管40a根据一定距离连接在一起,通过高压加压喷嘴40b将水体底部的污染底泥强制破碎搅拌后使其上浮,加压空气喷嘴40b上面的与微小气泡喷嘴50b连接的装置上部设置污染物隔离膜30b,污染物隔离膜中间下部连接到微小气泡产生装置50和垂直结构的微小气泡供给排管50a中底部两侧设置流入口,使污染物更容易进入并通过倾斜板分离装置110a沉淀分离后再收集到初次沉淀物收集装置110内得到处理。
密度较大的污泥在初次沉淀物收集装置110内得到固液分离,沉淀污泥将通过空气输送泵110b排出。
初次沉淀物收集装置110内的污泥通过空气输送泵110b输送到二次沉淀物收集装置。
利用自动阀门调整供给空气,自动阀门通过调控盘运行。
初次沉淀物收集装置110上部或水面安装由气浮污泥进入口和倾斜板分离装置60a组成的二次沉淀物收集装置60。二次沉淀物收集装置60上设置可将污泥排出外部的污泥输送泵160a,污泥输送泵160a上形成PE材质的排管和排管连接口。
高压加压空气喷洒喷嘴40b外观上可能与图1和图5中描述的有所差异,
喷嘴具有在水深较低的底部高压喷洒的结构和移动时不收阻碍和破损的特征。
高压加压空气喷洒排管受空气压力影响而变形的问题采用不锈钢材质,下部连接高压加压空气喷嘴40b的排管中间部使用PE材质的压力排管,下部不锈钢材质的排管部和带动排管部的固定齿轮态轴45b的轴固定台45c,通过调整固定在地表上的排管固定支撑台连接的齿轮箱45和齿轮手柄45a实现不同规格排管的连接,利用上部的齿轮手柄45a调整高低,齿轮态轴采用钢铁材质防止变形,漂浮式移动型净化装置外框上连接并固定高压加压空气排管40a。
初次、二次沉淀物收集装置11060采用耐久性的FRP材质设计制作而成,根据适用规模可制作出多种大小和面积,并通过调整污泥沉淀倾斜板数量可实现多种制作方式。
初次沉淀物收集装置110内的污泥输送到二次沉淀物收集装置60后再通过二次沉淀物收集装置60的污泥泵160a排出系统,将此机械装备设置到漂浮式移动型污染物净化装置200的上部。
漂浮式移动型污染物净化装置200利用组装型浮力球,功能和结构上通过驳船形式构成较稳定。
在装置后端设置一个或多个高扬程高压砂泵90去除底床中的污染物和底泥,通过沉淀物吸泵装置90a将底泥输送到二次沉淀物收集装置内进行固液分离后再将上层水排到水体中。沉淀物含量较多时,装置后端添加具有沉淀物收集装置和浮力球的驳船型漂浮式装置。
带有潜水摄像机35的漂浮式净化装置100已通过数次验证确保其处理效果,本发明中的装置除了有净化载体单位体20a和防止污染物扩散的漂浮式污染物隔离膜30a外,整个净化过程中起到主处理作用的漂浮式移动型净化装置上部形成微生物混合培养装置70和培养微生物所需的供氧泵70a和排管。
微生物培养装置70内投放一定的菌体和河水进行培养后,部分排到水体底部,部分留到装置内循环培养,培养过程所需的营养物质根据水质分析数据投放。
高浓度氧气溶解装置80的氧气溶解水供给排管80a设置在水体底部,氧气或氧气产生装置80c产生的纯氧气通过氧气溶解水供给排管80a供给到高浓度氧气溶解装置80内后持续性的注入到水体底部。
本发明中的净化装置不仅改善污染水体水质,且有效改善水体底床底泥状态,根本上实现水体净化效果,可广泛应用到河湖及污染海洋治理过程中。
上述说明内容不局限于所添加的图面,本发明技术范围内可实现多种置换、变更和变形等改造。

Claims (10)

1.一种漂浮式河道底部污染物去除及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a.一个或多个前端装置,
包括分解有机污染物的微生物载体模块、沉淀池、污染隔离膜、感应器,微生物载体模块下面设置污染隔离膜,沉淀池内设置污泥输送泵,所述的微生物载体模块和沉淀池外连接有浮体,感应器位于所述的微生物载体模块下方并通过连接杆与浮体连接,
b.一个或多个后端装置,
包括微生物载体模块外罩、污染隔离膜、微生物培养供给装置、高浓度氧气溶解装置、浮体,
微生物载体模块外罩,固定在浮体上,
微生物培养供给装置,设置在微生物载体模块外罩上方,其输出端连接有微生物排管,排管尾端位于微生物载体模块外罩下方,
高浓度氧气溶解装置,设置在微生物载体模块外罩上方,其输出端连接有氧气排管,氧气排管尾端位于微生物载体模块外罩下方,
污染隔离膜,位于微生物载体模块外罩下方,上端固定在微生物载体模块外罩上,
c.中部装置,
包括初级沉淀物收集装置和二级沉淀物收集装置,以及加压空气喷洒装置、微小气泡产生装置、潜水摄像机、污染隔离膜、浮体,其中,
初级沉淀物收集装置上设有将沉淀物吸至二级沉淀物收集装置的吸泵管路,
初级沉淀装置位于二级沉淀物收集装置的下方,
高压加压空气喷洒装置,固定在浮体上,包括高压送风机,高压送风机的输出端上连接有排管,排管上具有管道伸缩机构,排管尾端连接有横向的加压喷洒管,高压送风机位于二级沉淀物收集装置上方,加压喷洒管位于初级沉淀物收集装置下方,
微小气泡产生装置,包括气泵、气泵输出端上连接有排管,排管上具有管道伸缩机构,排管尾端连接有横向的微小气泡喷洒管,气泵位于二级沉淀物收集装置上方,微小气泡喷洒管位于初级沉淀物物收集装置下方,
污染隔离膜,设置于微小气泡喷洒管的两侧,上端固定在浮体上潜水监控装置,包括潜水摄像机、固定台连接杆,固定台固定在浮体上,潜水摄像机位于初级沉淀物收集装置下方,并通过连接杆与固定台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漂浮式河道底部污染物去除及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中部装置、前端装置和后端装置的底部以及加压喷洒管和微小气泡喷洒管的喷头上郡均安装有感应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漂浮式河道底部污染物去除及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带有浮体的污泥收集装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漂浮式河道底部污染物去除及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道伸缩机构由排管支撑部和排管侧面附着的齿轮箱和齿轮手柄构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漂浮式河道底部污染物去除及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生物载体模块由微生物载体模块外罩和内部污染物吸附载体构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漂浮式河道底部污染物去除及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漂浮式河道底部污染物去除及净化装置上还设置有螺旋桨和锚。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漂浮式河道底部污染物去除及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次沉淀物收集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上具有气浮污泥进入口,壳体内具有倾斜板分离装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漂浮式河道底部污染物去除及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初次沉淀物收集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上具有污泥进入口,壳体内具有倾斜板分离装置。
9.一种漂浮式河道底部污染物去除及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漂浮式河道底部污染物去除及净化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a.设置所述的漂浮式河道底部污染物去除及净化装置,
将所述的一个或多个前端装置设置在河道的下游,一个或多个后端装置设置在河道的上游,中部装置设置在前端装置和后端装置之间,前端装置、后端装置和中部装置均通过其各自连接的浮体部分浮于水面,
设置中部装置,调节高压加压空气喷洒装置的管道伸缩机构使所述的加压喷洒管降到河道底部,调节微小气泡产生装置的管道伸缩机构使所述的微小气泡喷洒管位于加压喷洒管的上方,污染隔离膜竖直设置于微小气泡喷洒管的两侧,潜水摄像机调节至河道底部,吸泵管路、高压送风机、气泵开始工作,设置前端装置,将感应器调节至潜水摄像机可拍摄位置,设置后端装置,开启所述的微生物培养供给装置和高浓度氧气溶解装置,
b.河道底部污染物去除及净化
利用安装在所述中部装置的高压加压空气喷洒装置对水体底床污染底泥进行强制性搅拌,同时微小气泡产生装置和加压槽产生的微小气泡通过安装在高压喷嘴上部的微小气泡产生装置有效的使搅拌污泥上浮,上浮的污泥通过初次沉淀收集装置和二次沉淀收集装置有效得得到沉淀去除,被吸收的底泥由吸泵管路输送到二次沉淀收集装置后排放到外部,中部装置的污染隔离膜防止上浮产生的浮游物的流动扩散,后端装置的高浓度氧气溶解装置供给氧气以修复水体底部污泥,通过微生物培养供给装置有效的培养水体底泥中的好氧微生物。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漂浮式河道底部污染物去除及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对环境无害的、可生物分解且防止污染物再次溶出的壳聚糖和矿物为基础的天然絮凝剂,该天然絮凝剂通过高压加压空气喷洒装置进行喷洒,能够有效得促进水体中污染物和天然絮凝剂的混合反应,与微小气泡产生装置形成混合喷洒的结构。
CN201610403901.4A 2016-06-08 2016-06-08 漂浮式河道底部污染物去除及净化装置及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9483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03901.4A CN105948390B (zh) 2016-06-08 2016-06-08 漂浮式河道底部污染物去除及净化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03901.4A CN105948390B (zh) 2016-06-08 2016-06-08 漂浮式河道底部污染物去除及净化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48390A true CN105948390A (zh) 2016-09-21
CN105948390B CN105948390B (zh) 2021-02-19

Family

ID=569089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03901.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948390B (zh) 2016-06-08 2016-06-08 漂浮式河道底部污染物去除及净化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948390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93639A (zh) * 2018-07-22 2018-11-13 段修生 一种新型污水净化处理装置
CN109351001A (zh) * 2018-12-04 2019-02-19 浙江爱科乐环保有限公司 极简易水处理装置及拉网式处理水煤浆大水面污染的方法
CN109759387A (zh) * 2019-01-15 2019-05-17 长沙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清理珊瑚礁上泥沙的装置
CN110451766A (zh) * 2019-07-17 2019-11-15 湖南君诚绿康环境治理有限公司 河湖底泥污染源削减设备
CN112673135A (zh) * 2018-09-14 2021-04-16 B·G·范罗姆帕伊 用于从湿地的底部清除污泥和/或沙子的装置
CN113072265A (zh) * 2021-05-07 2021-07-06 杞梓林生态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市政景观水循环系统及其水处理方法
CN115961600A (zh) * 2023-03-14 2023-04-14 四川东方水利智能装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清藻机器人及清藻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02428A (ja) * 1999-01-19 2000-07-25 Shigetomo Nishijima 湖水等の水浄化装置
CN201962153U (zh) * 2011-01-29 2011-09-07 青岛鑫源环保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高效气浮一体化净水设备
CN104787987A (zh) * 2015-04-27 2015-07-22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一种利用工业废物进行湖泊富营养控制的装置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02428A (ja) * 1999-01-19 2000-07-25 Shigetomo Nishijima 湖水等の水浄化装置
CN201962153U (zh) * 2011-01-29 2011-09-07 青岛鑫源环保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高效气浮一体化净水设备
CN104787987A (zh) * 2015-04-27 2015-07-22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一种利用工业废物进行湖泊富营养控制的装置和方法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93639A (zh) * 2018-07-22 2018-11-13 段修生 一种新型污水净化处理装置
CN108793639B (zh) * 2018-07-22 2021-01-15 苏州金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污水净化处理装置
CN112673135A (zh) * 2018-09-14 2021-04-16 B·G·范罗姆帕伊 用于从湿地的底部清除污泥和/或沙子的装置
CN109351001A (zh) * 2018-12-04 2019-02-19 浙江爱科乐环保有限公司 极简易水处理装置及拉网式处理水煤浆大水面污染的方法
CN109759387A (zh) * 2019-01-15 2019-05-17 长沙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清理珊瑚礁上泥沙的装置
CN109759387B (zh) * 2019-01-15 2022-07-19 长沙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清理珊瑚礁上泥沙的装置
CN110451766A (zh) * 2019-07-17 2019-11-15 湖南君诚绿康环境治理有限公司 河湖底泥污染源削减设备
CN113072265A (zh) * 2021-05-07 2021-07-06 杞梓林生态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市政景观水循环系统及其水处理方法
CN113072265B (zh) * 2021-05-07 2022-05-27 杞梓林生态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市政景观水循环系统及其水处理方法
CN115961600A (zh) * 2023-03-14 2023-04-14 四川东方水利智能装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清藻机器人及清藻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48390B (zh) 2021-0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48390A (zh) 漂浮式河道底部污染物去除及净化装置及方法
CN105668950B (zh) 漂浮式综合水处理设备、水处理方法及该设备的反洗方法
US9345993B2 (en) Cleaning apparatus for filtration layer in seawater infiltration intake
KR101371405B1 (ko) 조류수거방법
CN104895031A (zh) 一种污染水体泥水同步修复船及使用方法
CN103288160A (zh) 移动式气浮平台去除富营养化水体中藻类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3819005A (zh) 一种由生态袋构筑的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CN107445369A (zh) 一种蓝藻水草处理船舶及蓝藻水草处理方法
CN111362406A (zh) 悬浮式太阳能一体化净水设备及净水方法
CN107097918A (zh) 湖体内源污染治理的水下机器人及沉积污染物的清理方法
CN103663886B (zh)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箱式泥鳅生态处理装置
CN207060361U (zh) 一种湖体内源污染治理的水下机器人
CN108911429A (zh) 一种城市河道生态治理装置
CN104671600B (zh) 具有清渣耦合空气驱动生物转盘一体结构的污水预处理装置
CN108423956B (zh) 一种河湖淤泥原位修护净化装置
JP3939664B2 (ja) 湖沼などの浄化方法及びその浄化システム
CN203639969U (zh) 一种可拆卸式水上清淤设备
KR100352584B1 (ko) 수질정화용 선박
CN207193042U (zh)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105585215A (zh) 多相循环一体化污水处理工艺
CN112759181B (zh) 一种新型的黑臭河水内源治理方法
CN209292157U (zh) 综合式污水净化处理装置
CN207608441U (zh) 一种蓝藻水草处理船舶
KR101127995B1 (ko) 정체수역 저면 정화장치
JP2001025785A (ja) ポーラスセラミックス複合体・紐状接触材併用の汚水バイオ浄化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