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40894A - 一种甘薯种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甘薯种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40894A
CN105940894A CN201610259870.XA CN201610259870A CN105940894A CN 105940894 A CN105940894 A CN 105940894A CN 201610259870 A CN201610259870 A CN 201610259870A CN 105940894 A CN105940894 A CN 1059408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hizoma dioscoreae
sweet potato
dioscoreae esculentae
implantation methods
stra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5987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贵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YINJIANG COUNTY YIREN FOO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YINJIANG COUNTY YIREN FOO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YINJIANG COUNTY YIREN FOOD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IZHOU YINJIANG COUNTY YIREN FOO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25987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940894A/zh
Publication of CN1059408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4089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BPHOSPHATIC FERTILISERS
    • C05B3/00Fertilisers based essentially on di-calcium phospha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BPHOSPHATIC FERTILISERS
    • C05B7/00Fertilisers based essentially on alkali or ammonium orthophosph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CNITROGENOUS FERTILISERS
    • C05C9/00Fertilisers containing urea or urea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3/00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additives not having a specially fertilising activity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Botan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薯类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甘薯种植方法,通过对甘薯种植过程中,种植基地的结构处理,使得甘薯种植基地能够满足甘薯种植过程中的营养、养分的供给需求,而且还降低了杂草丛生率,使得甘薯种植过程中的除草次数降低,避免大量劳动力的投入,降低了种植成本,而且还避免过多的除草处理,使得甘薯幼苗遭受损坏的缺陷,使得甘薯的生长质量得到了保证;而且结合营养剂、草木灰、中药成分、有机营养物、有机营养液等物质的使用,并且对其所处在基地结构层中的位置进行控制,使得其能够根据甘薯生长的不同周期,提供不同的营养成分,快速提高甘薯的生长,提高甘薯的产量,降低劳动力的投入,降低了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甘薯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薯类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甘薯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伴随着农业的发展,甘薯的种植方法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单位面积产量也越来越高。甘薯主要可供人类食用的部分主要集中在块根部分,因此,在甘薯种植过程中,如何提高块根的膨胀程度,就显得尤其重要。并且,对于甘薯块根部分的生长优化,在现有技术中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与改善,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甘薯种植方法,其块根的膨胀程度以及块根的分化程度还远远无法达到最优效果,使得甘薯种植产业中的甘薯产量受到了大幅度的局限性,而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甘薯的块根在基地中,由于基地结构层的不合理,使得甘薯的块根在受到土壤的压力下,块根的膨胀程度受限,侧根侧茎数量过少,甚至导致大量的侧根侧茎难以形成较大形状的块根。并且除此之外,甘薯在室外种植,也极易染上病虫害,虽然,施加一定的农药可以减少病虫害导致的产量减收的问题,但是,施加农药却会对食品的安全产生威胁。
鉴于此,现有技术中出现了大量关于甘薯种植的优化方案,如中国专利201310185445.7公开一种甘薯的大小行双芽栽培方法,其具体公开一种甘薯的大小行双芽栽培方法,所述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栽培步骤:精选姜种、姜窖消毒、秋耕地、浸种、变温催芽、打地弓棚开沟备播、双芽播种、出芽期管理、幼苗期管理、旺盛生长期管理、收获成熟的甘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增加亩株数1-2千株,增加亩芽数7-8千个,一亩地顶二亩地,大大提高了甘薯产量;2、大行边行优势大,小行遮荫抗逆,利于甘薯生长发育;3、肥料充足,营养易于到位,不烧种、不烧苗;4、调控措施得当,分枝多,生长强,膨大快。
再如中国专利201310257242.4公开一种甘薯全程化学控制栽培方法,其具体公开甘薯全程化学控制栽培方法,属于甘薯栽培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栽培方法,甘薯苗在栽插之前用生根粉5号药液浸泡,配合特定浇窝水量;栽插后35-60天,喷施烯效唑溶液2次;收获之前的第30-40天,喷施DA-6溶液2次;“前期促发根、中期控旺长、后期缓衰老”,体现了对甘薯生长全过程进行化学调控的理念。采用本发明的栽培方法所栽培的甘薯,产量提高了16%,同时,其品质(块头大小及均程度)有明显提高。另一方面,本发明的栽培方法,步骤简单、使用劳力少;各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用量少。
再如专利申请号为201410582668.1的一种甘薯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成熟甘薯切成块根后,得到甘薯种子;在日晒光条件下,将甘薯种子晒至表面发亮;将甘薯种子催芽;施肥堆土;移植。通过上述甘薯的种植装置,可以避免引入对人体有害的农药成分,保障了食品安全,同时,还可以有效提高甘薯块根的分化和膨胀程度,此外,上述甘薯的种植装置具有成本低,收率高,管理方便等优点,适合大规模的甘薯栽培种植。
可见,现有技术中,主要是对甘薯种植过程中的处理方式以及具体在对甘薯进行无土种植技术领域的装置研究,并未从基地栽培过程中的详细优化方向进行改善,使得甘薯种植难以实现产业化生产与种植;基于此,本研究者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为甘薯种植过程中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甘薯种植方法。
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甘薯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含沙率在65-85%的平坦土地上,并采用田泥按照每亩10-20kg平铺,再深耕7-11cm,并采用草木灰按照每亩80-110kg撒入,再进行深耕15-19cm,并采用营养剂按照每亩撒入90-130kg后,采用地膜覆盖一层,处理30-50天;
2)将地膜去掉,并采用细度为30-50目的泥土平铺2-5cm,并在泥土表面上平铺一层0.7-1.3cm的中药成分,再采用草木灰覆盖2-5cm厚,再将甘薯种子放在草木灰上,并采用细度为45-65目的泥土与55-60目的河沙按照质量比为2∶3~5混合均匀后,覆盖在种子上,覆盖厚度为0.5-0.9cm;甘薯种子放在草木灰上的密度为每平方米8-16颗;
3)再在步骤2)处理完成的上表面覆盖0.15-0.35cm厚的有机营养物,并采用有机营养液按照每亩喷洒20-25kg,再采用地膜覆盖;
4)在甘薯种子出芽后,将地膜去掉后,再采用有机营养液与澄清石灰水按照质量比为2~5∶1~3混合后,按照每亩喷洒13-25kg,喷洒处理一次,进行常规管理,完成甘薯的种植。
所述的营养剂,其原料成分以重量份计为甘蔗秸秆5-12份、玉米秸秆7-19份、稻草5-9份、羊粪2-3份、鸡粪1-4份、松针1-3份、硫酸0.015-0.035份、磷酸氢钙0.15-0.45份。
所述的营养剂,其制备方法是将鸡粪、羊粪、硫酸、磷酸氢钙混合后,将其置于发酵池中采用环境温度为35-55℃,湿度为65-75%发酵处理1-3天,得到营养混合物;将甘蔗秸秆、玉米秸秆、稻草、松针混合均匀后,将其采用温度为67-73℃烘烤13-17min,再将其送入粉碎机中粉碎成80-100目的粉末后,再将其送入湿度为50-67%的环境中,控制环境温度为65-85℃,放置5-8天,得到秸秆混合物;将秸秆混合物与营养混合物混合均匀后,将其送入发酵池中,并向其中喷洒占秸秆混合物质量7-13%的水,调整温度为55-65℃,发酵处理17-23天,即得。
所述的中药成分,其原料成分以重量份计为蒲公英2-5份、甘草0.13-0.37份、陈皮5-7份、山药0.9-1.5份、鱼腥草2-4份。
所述的中药成分,其制备方法是将甘草、陈皮、山药混合均匀后,将其置于温度为40-45℃的环境中,烘烤1-3min,再将蒲公英、鱼腥草加入,并将其搅拌均匀后,送入研磨机中,研磨成70-90目的粉末后,即得。
所述的有机营养物,其原料成分以重量份计为尿素1-3份、草酸0.1-0.5份、脲甲醛1-2份、猪粪50-80份、牛粪1-10份。
所述的有机营养物,其制备方法是将尿素与脲甲醛在温度为55-65℃下,控制湿度为70-85%混合均匀,并随后加入草酸,调整温度为43-60℃,处理20-30min后,加入猪粪、牛粪,并采用搅拌速度为400-450r/min搅拌处理13-19min,调整温度为90-95℃处理1-3min,获得。
所述的有机营养液,其原料成分以重量份计为磷酸二氢钙0.5-2.3份、多菌灵0.2-0.27份、水11-23份、中药提取液1.5-3份、磷酸二氢钾2.1-3.7份。
所述的有机营养液,其制备方法是将磷酸二氢钙、磷酸二氢钾、多菌灵混合均匀后,将中药提取液加入,并采用搅拌速度为30-50r/min搅拌处理20-30min,再将水加入,并采用超声波处理20-30min,即得。
所述的超声波,其频率为70-100Hz。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效果体现在:
本发明通过对甘薯种植过程中,种植基地的结构处理,使得甘薯种植基地能够满足甘薯种植过程中的营养、养分的供给需求,而且还降低了杂草丛生率,使得甘薯种植过程中的除草次数降低,避免大量劳动力的投入,降低了种植成本,而且还避免过多的除草处理,使得甘薯幼苗遭受损坏的缺陷,使得甘薯的生长质量得到了保证;而且结合营养剂、草木灰、中药成分、有机营养物、有机营养液等物质的使用,并且对其所处在基地结构层中的位置进行控制,使得其能够根据甘薯生长的不同周期,提供不同的营养成分,快速提高甘薯的生长,提高甘薯的产量,降低劳动力的投入,降低了成本。
尤其通过营养剂、中药成分、有机营养物、有机营养液的原料成分进行合理的选取与搭配,并结合制备过程中的处理,能够确保上述物质中的原料成分中的有效成分之间发生复杂的微观作用,提高其对甘薯营养价值的供给,提高了甘薯的产量。
尤其是通过营养剂、中药成分、有机营养物、有机营养液等原料成分的选择,有效的提高了甘薯种子在出芽过程中的营养需求,苗期的营养供给,使得甘薯的出芽率和成活率得到显著的提高,提高了甘薯的产量,降低成本。
本发明在有机营养液的制备过程中,采用了中药提取液,其实将中药成分进行配比设计后,将其与水按照质量比为1∶5-10混合后,将其煎煮20-30min后,将其过滤获得的滤液。
除此之外,本研究者还将本发明的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的甘薯种植方法过程中的亩产量、除草次数、甘薯出芽率、成活率与现有技术文件进行对比,其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由表1的数据显示可以看出,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中的亩产量、除草次数、甘薯出芽率、成活率等均有明显的改善,能够有效提高甘薯的产量,降低甘薯的种植成本,降低劳动强度。
上述的现有技术是以专利申请号为201410582668.1的一种甘薯的种植方法为基础,并在该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结合传统的番薯种植技术来进行试验操作的。
本发明的操作方法简单,易于产业化,能够实现农业的扩大化生产种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限定,但要求保护的范围不仅局限于所作的描述。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其采用的甘薯种子是将甘薯块根切成3-5cm大小的颗粒后,将其在自然阳光下晒3-7h后,将其进行催芽处理1-3天后的甘薯块根颗粒。
实施例1
一种甘薯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含沙率在85%的平坦土地上,并采用田泥按照每亩20kg平铺,再深耕11cm,并采用草木灰按照每亩110kg撒入,再进行深耕19cm,并采用营养剂按照每亩撒入130kg后,采用地膜覆盖一层,处理50天;
2)将地膜去掉,并采用细度为50目的泥土平铺5cm,并在泥土表面上平铺一层1.3cm的中药成分,再采用草木灰覆盖5cm厚,再将甘薯种子放在草木灰上,并采用细度为65目的泥土与60目的河沙按照质量比为2∶5混合均匀后,覆盖在种子上,覆盖厚度为0.9cm;甘薯种子放在草木灰上的密度为每平方米16颗;
3)再在步骤2)处理完成的上表面覆盖0.35cm厚的有机营养物,并采用有机营养液按照每亩喷洒25kg,再采用地膜覆盖;
4)在甘薯种子出芽后,将地膜去掉后,再采用有机营养液与澄清石灰水按照质量比为5∶3混合后,按照每亩喷洒25kg,喷洒处理一次,进行常规管理,完成甘薯的种植。
所述的营养剂,其原料成分以重量计为甘蔗秸秆12kg、玉米秸秆19kg、稻草9kg、羊粪3kg、鸡粪4kg、松针3kg、硫酸0.035kg、磷酸氢钙0.45kg。
所述的营养剂,其制备方法是将鸡粪、羊粪、硫酸、磷酸氢钙混合后,将其置于发酵池中采用环境温度为55℃,湿度为75%发酵处理3天,得到营养混合物;将甘蔗秸秆、玉米秸秆、稻草、松针混合均匀后,将其采用温度为73℃烘烤17min,再将其送入粉碎机中粉碎成100目的粉末后,再将其送入湿度为67%的环境中,控制环境温度为85℃,放置8天,得到秸秆混合物;将秸秆混合物与营养混合物混合均匀后,将其送入发酵池中,并向其中喷洒占秸秆混合物质量13%的水,调整温度为65℃,发酵处理23天,即得。
所述的中药成分,其原料成分以重量计为蒲公英5kg、甘草0.37kg、陈皮7kg、山药1.5kg、鱼腥草4kg。
所述的中药成分,其制备方法是将甘草、陈皮、山药混合均匀后,将其置于温度为45℃的环境中,烘烤3min,再将蒲公英、鱼腥草加入,并将其搅拌均匀后,送入研磨机中,研磨成90目的粉末后,即得。
所述的有机营养物,其原料成分以重量计为尿素3kg、草酸0.5kg、脲甲醛2kg、猪粪80kg、牛粪10kg。
所述的有机营养物,其制备方法是将尿素与脲甲醛在温度为65℃下,控制湿度为85%混合均匀,并随后加入草酸,调整温度为60℃,处理30min后,加入猪粪、牛粪,并采用搅拌速度为450r/min搅拌处理19min,调整温度为95℃处理3min,获得。
所述的有机营养液,其原料成分以重量计为磷酸二氢钙2.3kg、多菌灵0.27kg、水23kg、中药提取液3kg、磷酸二氢钾3.7kg。
所述的有机营养液,其制备方法是将磷酸二氢钙、磷酸二氢钾、多菌灵混合均匀后,将中药提取液加入,并采用搅拌速度为50r/min搅拌处理30min,再将水加入,并采用超声波处理30min,即得。
所述的超声波,其频率为100Hz。
实施例2
一种甘薯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含沙率在65%的平坦土地上,并采用田泥按照每亩10kg平铺,再深耕7cm,并采用草木灰按照每亩80kg撒入,再进行深耕15cm,并采用营养剂按照每亩撒入90kg后,采用地膜覆盖一层,处理30天;
2)将地膜去掉,并采用细度为30目的泥土平铺2cm,并在泥土表面上平铺一层0.7cm的中药成分,再采用草木灰覆盖2cm厚,再将甘薯种子放在草木灰上,并采用细度为45目的泥土与55目的河沙按照质量比为2∶3混合均匀后,覆盖在种子上,覆盖厚度为0.5cm;甘薯种子放在草木灰上的密度为每平方米8颗;
3)再在步骤2)处理完成的上表面覆盖0.15cm厚的有机营养物,并采用有机营养液按照每亩喷洒20kg,再采用地膜覆盖;
4)在甘薯种子出芽后,将地膜去掉后,再采用有机营养液与澄清石灰水按照质量比为2∶1混合后,按照每亩喷洒13kg,喷洒处理一次,进行常规管理,完成甘薯的种植。
所述的营养剂,其原料成分以重量计为甘蔗秸秆5kg、玉米秸秆7kg、稻草5kg、羊粪2kg、鸡粪1kg、松针1kg、硫酸0.015kg、磷酸氢钙0.15kg。
所述的营养剂,其制备方法是将鸡粪、羊粪、硫酸、磷酸氢钙混合后,将其置于发酵池中采用环境温度为35℃,湿度为65%发酵处理1天,得到营养混合物;将甘蔗秸秆、玉米秸秆、稻草、松针混合均匀后,将其采用温度为67℃烘烤13min,再将其送入粉碎机中粉碎成80目的粉末后,再将其送入湿度为50%的环境中,控制环境温度为65℃,放置5天,得到秸秆混合物;将秸秆混合物与营养混合物混合均匀后,将其送入发酵池中,并向其中喷洒占秸秆混合物质量7%的水,调整温度为55℃,发酵处理17天,即得。
所述的中药成分,其原料成分以重量计为蒲公英2kg、甘草0.13kg、陈皮5kg、山药0.9kg、鱼腥草2kg。
所述的中药成分,其制备方法是将甘草、陈皮、山药混合均匀后,将其置于温度为40℃的环境中,烘烤1min,再将蒲公英、鱼腥草加入,并将其搅拌均匀后,送入研磨机中,研磨成70目的粉末后,即得。
所述的有机营养物,其原料成分以重量计为尿素1kg、草酸0.1kg、脲甲醛1kg、猪粪50kg、牛粪1kg。
所述的有机营养物,其制备方法是将尿素与脲甲醛在温度为55℃下,控制湿度为70%混合均匀,并随后加入草酸,调整温度为43℃,处理20min后,加入猪粪、牛粪,并采用搅拌速度为400r/min搅拌处理13min,调整温度为90℃处理1min,获得。
所述的有机营养液,其原料成分以重量计为磷酸二氢钙0.5kg、多菌灵0.2kg、水11kg、中药提取液1.5kg、磷酸二氢钾2.1kg。
所述的有机营养液,其制备方法是将磷酸二氢钙、磷酸二氢钾、多菌灵混合均匀后,将中药提取液加入,并采用搅拌速度为30r/min搅拌处理20min,再将水加入,并采用超声波处理20min,即得。
所述的超声波,其频率为70Hz。
实施例3
一种甘薯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含沙率在75%的平坦土地上,并采用田泥按照每亩15kg平铺,再深耕9cm,并采用草木灰按照每亩90kg撒入,再进行深耕17cm,并采用营养剂按照每亩撒入100kg后,采用地膜覆盖一层,处理40天;
2)将地膜去掉,并采用细度为40目的泥土平铺4cm,并在泥土表面上平铺一层0.9cm的中药成分,再采用草木灰覆盖3cm厚,再将甘薯种子放在草木灰上,并采用细度为55目的泥土与57目的河沙按照质量比为1∶2混合均匀后,覆盖在种子上,覆盖厚度为0.7cm;甘薯种子放在草木灰上的密度为每平方米13颗;
3)再在步骤2)处理完成的上表面覆盖0.25cm厚的有机营养物,并采用有机营养液按照每亩喷洒23kg,再采用地膜覆盖;
4)在甘薯种子出芽后,将地膜去掉后,再采用有机营养液与澄清石灰水按照质量比为3∶2混合后,按照每亩喷洒17kg,喷洒处理一次,进行常规管理,完成甘薯的种植。
所述的营养剂,其原料成分以重量份计为甘蔗秸秆7kg、玉米秸秆15kg、稻草7kg、羊粪2.5kg、鸡粪3kg、松针2kg、硫酸0.025kg、磷酸氢钙0.35kg。
所述的营养剂,其制备方法是将鸡粪、羊粪、硫酸、磷酸氢钙混合后,将其置于发酵池中采用环境温度为45℃,湿度为70%发酵处理2天,得到营养混合物;将甘蔗秸秆、玉米秸秆、稻草、松针混合均匀后,将其采用温度为72℃烘烤15min,再将其送入粉碎机中粉碎成90目的粉末后,再将其送入湿度为59%的环境中,控制环境温度为75℃,放置7天,得到秸秆混合物;将秸秆混合物与营养混合物混合均匀后,将其送入发酵池中,并向其中喷洒占秸秆混合物质量11%的水,调整温度为60℃,发酵处理19天,即得。
所述的中药成分,其原料成分以重量计为蒲公英4kg、甘草0.25kg、陈皮6kg、山药1.3kg、鱼腥草3kg。
所述的中药成分,其制备方法是将甘草、陈皮、山药混合均匀后,将其置于温度为43℃的环境中,烘烤2min,再将蒲公英、鱼腥草加入,并将其搅拌均匀后,送入研磨机中,研磨成80目的粉末后,即得。
所述的有机营养物,其原料成分以重量计为尿素2kg、草酸0.3kg、脲甲醛1.5kg、猪粪70kg、牛粪5kg。
所述的有机营养物,其制备方法是将尿素与脲甲醛在温度为60℃下,控制湿度为77%混合均匀,并随后加入草酸,调整温度为55℃,处理25min后,加入猪粪、牛粪,并采用搅拌速度为430r/min搅拌处理15min,调整温度为93℃处理2min,获得。
所述的有机营养液,其原料成分以重量计为磷酸二氢钙1.7kg、多菌灵0.25kg、水17kg、中药提取液2.2kg、磷酸二氢钾3.1kg。
所述的有机营养液,其制备方法是将磷酸二氢钙、磷酸二氢钾、多菌灵混合均匀后,将中药提取液加入,并采用搅拌速度为40r/min搅拌处理25min,再将水加入,并采用超声波处理25min,即得。
所述的超声波,其频率为90Hz。
实施例4
一种甘薯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含沙率在75%的平坦土地上,并采用田泥按照每亩10kg平铺,再深耕11cm,并采用草木灰按照每亩110kg撒入,再进行深耕15cm,并采用营养剂按照每亩撒入90kg后,采用地膜覆盖一层,处理50天;
2)将地膜去掉,并采用细度为40目的泥土平铺3cm,并在泥土表面上平铺一层1.3cm的中药成分,再采用草木灰覆盖2cm厚,再将甘薯种子放在草木灰上,并采用细度为45目的泥土与60目的河沙按照质量比为2∶3混合均匀后,覆盖在种子上,覆盖厚度为0.9cm;甘薯种子放在草木灰上的密度为每平方米8颗;
3)再在步骤2)处理完成的上表面覆盖0.15cm厚的有机营养物,并采用有机营养液按照每亩喷洒25kg,再采用地膜覆盖;
4)在甘薯种子出芽后,将地膜去掉后,再采用有机营养液与澄清石灰水按照质量比为2∶3混合后,按照每亩喷洒13kg,喷洒处理一次,进行常规管理,完成甘薯的种植。
所述的营养剂,其原料成分以重量份计为甘蔗秸秆11kg、玉米秸秆9kg、稻草9kg、羊粪2kg、鸡粪3kg、松针2kg、硫酸0.035kg、磷酸氢钙0.45kg。
所述的营养剂,其制备方法是将鸡粪、羊粪、硫酸、磷酸氢钙混合后,将其置于发酵池中采用环境温度为55℃,湿度为65%发酵处理1天,得到营养混合物;将甘蔗秸秆、玉米秸秆、稻草、松针混合均匀后,将其采用温度为73℃烘烤17min,再将其送入粉碎机中粉碎成80目的粉末后,再将其送入湿度为50%的环境中,控制环境温度为65℃,放置5天,得到秸秆混合物;将秸秆混合物与营养混合物混合均匀后,将其送入发酵池中,并向其中喷洒占秸秆混合物质量13%的水,调整温度为65℃,发酵处理17天,即得。
所述的中药成分,其原料成分以重量计为蒲公英2kg、甘草0.25kg、陈皮5kg、山药1kg、鱼腥草3kg。
所述的中药成分,其制备方法是将甘草、陈皮、山药混合均匀后,将其置于温度为43℃的环境中,烘烤2min,再将蒲公英、鱼腥草加入,并将其搅拌均匀后,送入研磨机中,研磨成80目的粉末后,即得。
所述的有机营养物,其原料成分以重量计为尿素2kg、草酸0.3kg、脲甲醛2kg、猪粪70kg、牛粪1kg。
所述的有机营养物,其制备方法是将尿素与脲甲醛在温度为55℃下,控制湿度为75%混合均匀,并随后加入草酸,调整温度为55℃,处理20min后,加入猪粪、牛粪,并采用搅拌速度为450r/min搅拌处理13min,调整温度为90℃处理3min,获得。
所述的有机营养液,其原料成分以重量计为磷酸二氢钙2.3kg、多菌灵0.2kg、水11kg、中药提取液1.5kg、磷酸二氢钾3.7kg。
所述的有机营养液,其制备方法是将磷酸二氢钙、磷酸二氢钾、多菌灵混合均匀后,将中药提取液加入,并采用搅拌速度为50r/min搅拌处理30min,再将水加入,并采用超声波处理30min,即得。
所述的超声波,其频率为70Hz。
实施例5
一种甘薯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含沙率在85%的平坦土地上,并采用田泥按照每亩10kg平铺,再深耕11cm,并采用草木灰按照每亩80kg撒入,再进行深耕19cm,并采用营养剂按照每亩撒入90kg后,采用地膜覆盖一层,处理40天;
2)将地膜去掉,并采用细度为30目的泥土平铺5cm,并在泥土表面上平铺一层0.7cm的中药成分,再采用草木灰覆盖2cm厚,再将甘薯种子放在草木灰上,并采用细度为65目的泥土与55目的河沙按照质量比为2∶3混合均匀后,覆盖在种子上,覆盖厚度为0.5cm;甘薯种子放在草木灰上的密度为每平方米16颗;
3)再在步骤2)处理完成的上表面覆盖0.15cm厚的有机营养物,并采用有机营养液按照每亩喷洒20kg,再采用地膜覆盖;
4)在甘薯种子出芽后,将地膜去掉后,再采用有机营养液与澄清石灰水按照质量比为5∶3混合后,按照每亩喷洒13kg,喷洒处理一次,进行常规管理,完成甘薯的种植。
所述的营养剂,其原料成分以重量计为甘蔗秸秆5kg、玉米秸秆17kg、稻草5kg、羊粪2kg、鸡粪4kg、松针3kg、硫酸0.025kg、磷酸氢钙0.15kg。
所述的营养剂,其制备方法是将鸡粪、羊粪、硫酸、磷酸氢钙混合后,将其置于发酵池中采用环境温度为35℃,湿度为75%发酵处理3天,得到营养混合物;将甘蔗秸秆、玉米秸秆、稻草、松针混合均匀后,将其采用温度为73℃烘烤13min,再将其送入粉碎机中粉碎成80目的粉末后,再将其送入湿度为67%的环境中,控制环境温度为85℃,放置5天,得到秸秆混合物;将秸秆混合物与营养混合物混合均匀后,将其送入发酵池中,并向其中喷洒占秸秆混合物质量13%的水,调整温度为65℃,发酵处理17天,即得。
所述的中药成分,其原料成分以重量计为蒲公英3kg、甘草0.23kg、陈皮6kg、山药0.9kg、鱼腥草4kg。
所述的中药成分,其制备方法是将甘草、陈皮、山药混合均匀后,将其置于温度为40℃的环境中,烘烤1min,再将蒲公英、鱼腥草加入,并将其搅拌均匀后,送入研磨机中,研磨成90目的粉末后,即得。
所述的有机营养物,其原料成分以重量计为尿素2kg、草酸0.1kg、脲甲醛1kg、猪粪80kg、牛粪1kg。
所述的有机营养物,其制备方法是将尿素与脲甲醛在温度为65℃下,控制湿度为70%混合均匀,并随后加入草酸,调整温度为60℃,处理20min后,加入猪粪、牛粪,并采用搅拌速度为450r/min搅拌处理13min,调整温度为95℃处理1min,获得。
所述的有机营养液,其原料成分以重量计为磷酸二氢钙0.9kg、多菌灵0.2kg、水11kg、中药提取液3kg、磷酸二氢钾3.7kg。
所述的有机营养液,其制备方法是将磷酸二氢钙、磷酸二氢钾、多菌灵混合均匀后,将中药提取液加入,并采用搅拌速度为30r/min搅拌处理20min,再将水加入,并采用超声波处理30min,即得。
所述的超声波,其频率为100Hz。

Claims (10)

1.一种甘薯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含沙率在65-85%的平坦土地上,并采用田泥按照每亩10-20kg平铺,再深耕7-11cm,并采用草木灰按照每亩80-110kg撒入,再进行深耕15-19cm,并采用营养剂按照每亩撒入90-130kg后,采用地膜覆盖一层,处理30-50天;
2)将地膜去掉,并采用细度为30-50目的泥土平铺2-5cm,并在泥土表面上平铺一层0.7-1.3cm的中药成分,再采用草木灰覆盖2-5cm厚,再将甘薯种子放在草木灰上,并采用细度为45-65目的泥土与55-60目的河沙按照质量比为2∶3~5混合均匀后,覆盖在种子上,覆盖厚度为0.5-0.9cm;甘薯种子放在草木灰上的密度为每平方米8-16颗;
3)再在步骤2)处理完成的上表面覆盖0.15-0.35cm厚的有机营养物,并采用有机营养液按照每亩喷洒20-25kg,再采用地膜覆盖;
4)在甘薯种子出芽后,将地膜去掉后,再采用有机营养液与澄清石灰水按照质量比为2~5∶1~3混合后,按照每亩喷洒13-25kg,喷洒处理一次,进行常规管理,完成甘薯的种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薯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营养剂,其原料成分以重量份计为甘蔗秸秆5-12份、玉米秸秆7-19份、稻草5-9份、羊粪2-3份、鸡粪1-4份、松针1-3份、硫酸0.015-0.035份、磷酸氢钙0.15-0.45份。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甘薯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营养剂,其制备方法是将鸡粪、羊粪、硫酸、磷酸氢钙混合后,将其置于发酵池中采用环境温度为35-55℃,湿度为65-75%发酵处理1-3天,得到营养混合物;将甘蔗秸秆、玉米秸秆、稻草、松针混合均匀后,将其采用温度为67-73℃烘烤13-17min,再将其送入粉碎机中粉碎成80-100目的粉末后,再将其送入湿度为50-67%的环境中,控制环境温度为65-85℃,放置5-8天,得到秸秆混合物;将秸秆混合物与营养混合物混合均匀后,将其送入发酵池中,并向其中喷洒占秸秆混合物质量7-13%的水,调整温度为55-65℃,发酵处理17-23天,即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薯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成分,其原料成分以重量份计为蒲公英2-5份、甘草0.13-0.37份、陈皮5-7份、山药0.9-1.5份、鱼腥草2-4份。
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甘薯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成分,其制备方法是将甘草、陈皮、山药混合均匀后,将其置于温度为40-45℃的环境中,烘烤1-3min,再将蒲公英、鱼腥草加入,并将其搅拌均匀后,送入研磨机中,研磨成70-90目的粉末后,即得。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薯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营养物,其原料成分以重量份计为尿素1-3份、草酸0.1-0.5份、脲甲醛1-2份、猪粪50-80份、牛粪1-10份。
7.如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甘薯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营养物,其制备方法是将尿素与脲甲醛在温度为55-65℃下,控制湿度为70-85%混合均匀,并随后加入草酸,调整温度为43-60℃,处理20-30min后,加入猪粪、牛粪,并采用搅拌速度为400-450r/min搅拌处理13-19min,调整温度为90-95℃处理1-3min,获得。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薯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营养液,其原料成分以重量份计为磷酸二氢钙0.5-2.3份、多菌灵0.2-0.27份、水11-23份、中药提取液1.5-3份、磷酸二氢钾2.1-3.7份。
9.如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甘薯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营养液,其制备方法是将磷酸二氢钙、磷酸二氢钾、多菌灵混合均匀后,将中药提取液加入,并采用搅拌速度为30-50r/min搅拌处理20-30min,再将水加入,并采用超声波处理20-30min,即得。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甘薯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声波,其频率为70-100Hz。
CN201610259870.XA 2016-04-25 2016-04-25 一种甘薯种植方法 Pending CN10594089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59870.XA CN105940894A (zh) 2016-04-25 2016-04-25 一种甘薯种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59870.XA CN105940894A (zh) 2016-04-25 2016-04-25 一种甘薯种植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40894A true CN105940894A (zh) 2016-09-21

Family

ID=569165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59870.XA Pending CN105940894A (zh) 2016-04-25 2016-04-25 一种甘薯种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940894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13844A (zh) * 2016-12-09 2017-05-10 河池市技术开发中心 马铃薯气雾栽培专用营养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79700A (zh) * 2017-05-18 2017-08-22 何振贤 一种丘陵旱区有机甘薯高产栽培的方法
CN108271644A (zh) * 2018-01-10 2018-07-13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一种能够有效促进甘蔗分蘖的种植方法
CN114080961A (zh) * 2021-09-30 2022-02-25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减少甘薯行间杂草的种植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72184A (zh) * 2012-12-06 2013-03-20 衡山县种福白薯种植专业合作社 一种早白薯的栽培方法
CN103650865A (zh) * 2013-12-06 2014-03-26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一种甘薯育苗方法
CN103718819A (zh) * 2014-01-16 2014-04-16 祁晓玲 一种三免循复式马铃薯的种植方法
CN104663222A (zh) * 2015-03-10 2015-06-03 沾益县龙冠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紫山药的育苗栽培方法
CN105052483A (zh) * 2015-08-07 2015-11-18 蔡鹏� 脱毒马铃薯高产栽培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72184A (zh) * 2012-12-06 2013-03-20 衡山县种福白薯种植专业合作社 一种早白薯的栽培方法
CN103650865A (zh) * 2013-12-06 2014-03-26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一种甘薯育苗方法
CN103718819A (zh) * 2014-01-16 2014-04-16 祁晓玲 一种三免循复式马铃薯的种植方法
CN104663222A (zh) * 2015-03-10 2015-06-03 沾益县龙冠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紫山药的育苗栽培方法
CN105052483A (zh) * 2015-08-07 2015-11-18 蔡鹏� 脱毒马铃薯高产栽培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建: "《大棚设施周年利用高效模式》", 31 December 2010,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王宏明: "优质甘薯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 《现代农业科技》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13844A (zh) * 2016-12-09 2017-05-10 河池市技术开发中心 马铃薯气雾栽培专用营养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79700A (zh) * 2017-05-18 2017-08-22 何振贤 一种丘陵旱区有机甘薯高产栽培的方法
CN107079700B (zh) * 2017-05-18 2020-09-01 何振贤 一种丘陵旱区有机甘薯高产栽培的方法
CN108271644A (zh) * 2018-01-10 2018-07-13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一种能够有效促进甘蔗分蘖的种植方法
CN114080961A (zh) * 2021-09-30 2022-02-25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减少甘薯行间杂草的种植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50855B (zh) 一种野生半夏的人工栽培方法
CN102986405B (zh) 一种马铃薯-水稻复种模式的种植方法
CN105594533B (zh) 一种富硒米水稻的育苗方法
CN104718940A (zh) 一种优质高产牡丹栽培方法
CN103975714B (zh) 一种大棚四季豆春早熟栽培方法
CN105010073B (zh) 一种红肉蜜柚种植方法
CN107182496A (zh) 一种香葱种植方法
CN107750874A (zh) 一种甜菜增糖高产绿色种植方法
CN107624577A (zh) 一种花生高产绿色环保种植方法
CN106665092A (zh) 一种高产高品质红薯的种植方法
CN105940894A (zh) 一种甘薯种植方法
CN105103851A (zh) 一种玉米和丹参的间套种植方法
CN107223423A (zh) 一种芋头种植方法
CN105052663A (zh) 一种黑核桃的种植方法
CN107466626A (zh) 一种金铁锁的有机种植方法
CN106034689A (zh) 一种辣椒地膜种植方法
CN105850462A (zh) 一种紫薯种植方法
CN110073908A (zh) 一种瓜蒌高产种植方法
CN109452120A (zh) 一种大豆的高产栽培方法
CN110235713A (zh) 一种提高藜麦产量的种植方法
CN107950333A (zh) 一种有利于白薯高效生长的种植方法
CN106069162A (zh) 无公害蒲公英大棚栽培方法
CN107211708A (zh) 一种南瓜的种植方法
CN107172997A (zh) 一种上海青的育苗方法
CN106613234A (zh) 草莓的种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92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